郭氏在心里感慨着,有点羡慕康氏能得了姜宪的喜欢。

她道:“二嫂可定了什么时候启程?到时候我做几件小衣裳您带给大妞儿。”

康氏连连道谢。

三个人在一起说了半天的话。

等到李冬至出嫁的那天,李谦和李骥都没有赶回来,说是公务繁忙,脱不开身。

李驹背了李冬至上轿。

新姑爷高高的个子,白白净净,人很腼腆,看上也挺温和,姜宪觉得不错。

何夫人也觉得不错。

但想到女儿这一嫁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见到人,忍不住又捂着眼睛哭了起来。

郭氏在旁边劝了半晌,直到李冬至的轿子出了太原城,何夫人这才止住哭声。

姜宪开始和康氏收拾行李,准备十一月初四前往京城。

可就在初二的那天,姜宪接到了太皇太后的八百里加急,让她不要进京。

众人满脸的惊愕。

太皇太后告诉姜宪,不知道是谁把当年韩同心说过的“若是皇上不行了,再从宗族里过继一个就是了”的话告诉了小皇帝赵玺,赵玺听了吓得每天都花很多的时间在韩同心的面前尽孝,可韩同心却没有半点变化。赵玺慌了,来给太皇太后问安的时候悄悄地问孟芳苓,姜宪为什么不去看他?孟芳苓当然不好给他讲当年的事,只说姜宪生了孩子,要照顾孩子,没有空回宫。

谁知道过了几天,赵玺突然问孟芳苓,说姜宪是不是被人赶出京城的?

孟芳苓惊讶极了,却也不敢和赵玺直言,只说这是流言。

可赵玺却对太皇太后说,请太皇太后让姜宪进宫,他想念姜宪了,让姜宪去看他。

太皇太后的意思是,姜宪离开京城的时候赵玺才三岁,而且姜宪和赵玺相处的并不多,他从小就把他当宝的闵州他尚且都不想念,他怎么会想念姜宪呢?闵州至今还在上林苑摘苹果,当初要不是太皇太后暗中帮了闵州一把,闵州早不知道去了哪里…

这必定是有人在暗中给赵玺出主意,在算计姜宪!

让姜宪无论如何也不要进京。

她虽然想见到慎哥儿,可是比起亲人间短暂的相聚,她更希望姜宪和慎哥儿都能安全顺遂。

姜宪气得不得了!

她不知道是谁在背后利用赵玺算计着她,她想到了前世自己的死。

但她又觉得,今生不是前世了,前世她所做的一切都符合她作为太后所应该做的事,可今生她却撬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其中的纠葛恐怕比前世还要深,站在赵玺身后的人却未必就是前世的那一个了。

她更想进京了。

不过,她虽然不妄自菲薄,却也不骄傲自大。

她若是要进京,首先要和李谦打个招呼,这不仅是因为她之前就答应过李谦的,同时也是她需要借助李谦手中的兵力,以保护自己和孩子在京城的安全。

可出乎她意料之外的是,李谦和李骥之所以没赶回来送李冬至出嫁,是因为庆格尔泰赶在李谦去“打劫”他之前先来偷袭了甘州。

还好李谦之前早已整装待发,庆格尔泰打过来的时候才没有手忙脚乱。

姜宪暗暗擦了擦额头的冷汗。

前世,李谦唯一的败绩就来自于庆格尔泰。

这样一来,李谦就不可能调兵遣将护送她进京了,她也不可能让李谦在这个时候还分心照顾她,为她担心。

姜宪决定先回西安,让康氏一个人悄悄进京。

康氏太思念女儿了,犹豫了两天,再加上不管是姜宪还是郭氏都劝她,让她不要因为姜宪的缘故就改变行程,她这才下定决心要进京。

李长青非要留了姜宪在太原过年,并道:“你回西安去也不知道那边是怎样一个情景,在太原还有家里人照应。”

姜宪执意要回西安。

这其中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李长青太宠溺慎哥儿了。

第880章 战败

而且这种溺爱,不仅仅表现在对慎哥儿喜好的纵容和放任上面,还表现在对慎哥儿的教育上。

姜宪很担心慎哥儿养成为达目的而崇尚武力的习惯。

李长青最终没有拗得过姜宪,同意了让姜宪回西安去,但想留了慎哥儿在太原过年。

两人又是番暗暗较量,最终在康氏启程去了京城之后,李长青终于还是黯然地送走了姜宪母子。

所有的小孩子都有着惊人的直觉,谁喜欢他,谁不喜欢他,他远远比大人还要清楚明白,不是表面上给他颗糖他就会觉得你对他有好感的。

慎哥儿知道他的祖父是非常喜欢他的。

走的时候趴在马车的车窗户上两眼泪汪汪的对李长青道着:“祖父,您记得要来看我!”

李长青连连点头,时间觉得这官做得也没什么意思。自己的宝贝大孙子,想看看都很艰难。

这种情绪直到姜宪和慎哥儿走了七、天才渐渐散去。

而正赶往西安的姜宪却在半道上得到消息,李谦大败庆格尔泰,庆格尔泰率着残余的几盟兵马往东边逃窜。

往东就是榆林总兵府和太原总兵府的辖地了。

李谦飞鸽传书给金宵和李长青,两个总兵府枕戈待旦,庆格尔泰却像凭空消失了般不见了踪影。

这是最麻烦的情况。

李谦在甘州督战。

姜宪和慎哥儿安全地抵达了西安。

此时已经过了腊节,甜水井早已经开始准备过年的年货了。

6氏、董珊瑚、情客和百结得了信都来看望她。6氏受了谢元希之托还安慰她:“郡主不用担心。王爷和二爷他们都好着呢!只是王爷听说您带着慎哥儿又折了回来,他心里有点着急。先前还准备派人跟您说声,让您依着原来的计划去京城就是了。甘州这边不会有什么事的。没想到您还是赶了回来!”

李谦在边关杀敌,姜宪怕他心挂两头,并没有告诉李谦她为什么没有去京城。闻言她也没有解释,只说是回都回来了,其他的话就不再多说了。

6氏她们都知道姜宪夫妻情深,并没有多想,安慰了她几句,问了问康氏,知道康氏去了京城,就各自打道回府了。

这个时候刘冬月求见。

刘冬月这两年跟着董重锦在外行商,行事越的稳重了,也和姜宪见得少了。

姜宪也有些日子没有见过他了,忙让人请了他进来。

他给慎哥儿带了把镶着宝石的小弯刀。

那宝石都不大,但胜在做工精巧,图案繁华,弯刀没开刃,拿在手里也不重,装饰的效果大于实用。倒是件不错的礼物。慎哥儿十分的喜欢。更难得的是他还记得刘冬月,道:“刘冬冬,你吃饭了没有?”

他第次见到刘冬月的时候,刚好是用午膳的时间。

刘冬月问他用过午膳了没有。

又因为慎哥儿那个时候说话还没有这个时候利落,听到姜宪喊他刘冬月,他就含含糊糊地喊他刘冬冬。

刘冬月又惊又喜,道:“郡主,大公子会说长句子了?”

“可不是!”姜宪现在觉得带孩子非常的有趣,也非常的神奇,“我们有天夜宿临汾的驿站,他突然就会说长句子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她说着,疼爱地摸了摸慎哥儿的头。

刘冬月也为慎哥儿欢喜。

慎哥儿就高高兴兴地拿着他送的小弯刀去向陪他玩的小厮炫耀去了。

刘冬月就抿着嘴看着姜宪。

姜宪立刻把屋里服侍的人都遣了下去。

刘冬月这才上前几步,低声地道:“郡主,福建那边传话过来,说靖海侯和夫人又和好了。腊节那天,靖海侯夫妇还起给靖海侯府的亲朋故旧送了腊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