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汪几道刚才也应该是发现了这个问题,不然他的脸不会这么黑了。

苏佩文庆幸着,可心里到底有些不安。

汪几道也感觉自己失策了。

在他的印象里,赵玺根本不认识李谦,可赵玺见了面却能亲亲热热地喊李谦一声姑父,可见心里所想的,还是姜宪。

这么多年了,他们压着李家,压着李谦,不就因为姜宪吗?

难道他们在这个时候要功亏一溃吗?

汪几道心里有些惴惴不安。

李瑶却是冷眼旁观。

他就知道,在权势面前没有谁不会很快地长大。

皇上虽然年纪轻轻,却已流露出对权势的渴望。不然他也不会见着李谦就喊姑父,试图以这样的方式拉近他与李谦的距离。若这是皇上自己的主意,那这皇上只怕是心机沉沉,要小心对待。若是有人告诉他的,也可以看出来,皇上背后的人是希望皇上和李家、和姜宪亲近的,是想依靠李家的势力的。

这就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了。

他是乐见其成的。

左以明却暗暗高兴。

嘉南郡主这个人真是厉害,她虽然不在京城,可皇上心里却依旧觉得她最好,是最值得信任的人。一个臣子,还有什么比让帝王信任能更有影响力了!

他又有点庆幸。

还好娶李冬至是左泉这个老实敦厚的儿子,要是换了左家的其他人,万一对妻子不敬,两家岂不是由亲家变仇家。可见什么事都要有点运气的。

左家也好,李家也好,这两年的运气都不错。

李瑶就率先说了句:“都散了吧,下午衙门还有一堆事要办呢!”

他语气淡淡的,看不出对李谦第一次来觐见赵玺有什么想法。

汪几道和苏佩文却对视了一眼,意思是有什么话等会再说。

两人一前一后离开乾清宫,却在回家的路上渐渐地走到一起。

汪几道轻声道:“等会去我家里喝杯茶。”

苏佩文会意地点头。

等两人在汪几道外院的书房落座,小厮上了茶点,汪几道说派人去辽东离间李谦和姜镇元的事,佩服地朝汪几道竖起了大拇指,道:“还是汪大人考虑的周到,这样一来,就等同于在李家的背后放置了一个炮竹,而且还是个他不得不忍,不知道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原因就会炸了的炮竹。”

汪几道闻言面色微霁,盘旋在心头的不安才渐渐地淡去。

有小厮进来禀告,说简王来拜访汪几道。

两人不免面面相觑。

因为镇守京城的事,简王已经有些日子没有和他们说话了。

汪几道想了想,还是请了他进来。

苏佩文不由奇道:“这个时候,他来干什么?”

汪几道也猜不透,道:“不管怎么说,上次的事虽说不是我们的错,可我们没能保住简王世子是真。他心中不痛快也是常理。韩氏这个女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到了金陵,我们还得指望着简王勒住她这头疯驴。面上情还是要顾着的。”

苏佩文点头,笑道:“这我知道。不会为他为难的!”

两人一起去迎接了简王。

简王见苏佩文也在,有些意外,但也没有表现的很明显,只是在落座后问了一声“宫里的事都准备的怎样了”。

苏佩文笑着一一答了。

简王这才叹气道:“过两天我们就要启程去金陵了,大家都忙。我也就不绕圈子了。这件事,你们一定得给我想办法才行。你们也知道,金海涛和我是姻亲,他想随我们南下。我已经答应了他了,让他做金陵卫指挥使。他不管是资历还能力,做个金陵卫指挥使都绰绰有余,甚至可以说,是委屈了他。我想,两位应该不会有其他的看法吧!”

这话说得十分强势,颇有些你答应更好,你若是不答应也得答应的味道。而简王,素来不是个非常强势的人,何况是在面对手握实权的汪几道和苏佩文等阁老。

这还是他第一次这样和汪几道等人说话。

汪几道和苏佩文忍不住交换了一个眼神。

在他们看来,如果是从前,金陵卫的指挥使的确是有点委屈金海涛,可现在朝廷南迁,僧多粥少,金陵卫指挥使已经是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了,简王不可能不知道,却突然给金海涛出这个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两都有点懵,却又不好在这个时候往死里得罪简王,只好道:“金陵卫指挥使之前不是订了李瑶的人吗?突然间换人,得和李瑶商量商量才行。这件事太突然了。”

谁都知道这个时候简王或是给时间汪几道和苏佩文私下商量,或是直接拜访李瑶,说服李瑶支持金海涛。谁知道简王却像蒙了心似的,竟然道:“那就请了李大人过来把这件事定下来!”

汪几道和苏佩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简王心里却明白,这件事今天一定要办成了。

不然就真的像蔡氏说得那样,汪几道等人有江南的士子支持,他们却像浮萍似的。所谓的皇权、朝廷都是假的,只有手握重兵才是真的。

姜宪,就是个最好的例子了!

在蔡如意说这话的时候,简王甚至有几息的怀疑。当初姜宪嫁给李谦的时候,是不是已经看到了这一点。

第936章 长辈

与汪几道等人的“忙碌”不同,慈宁宫这边却充满了欢笑和喜悦。

太皇太后已经有好几年没有看到李谦,她不由拉着李谦的手上下打量。

相比从前,李谦的肩更宽,手臂更有力,目光更明亮了。整个人像一棵小白杨似的,高大、挺拔,飒爽。

太皇太后笑眯眯地不住点头,满意之色溢于言表。

李谦恭敬地道:“如今我还没有正式接手京都的防卫,没敢带郡主和孩子一起进京。不过,我这边一安顿好了,就会派了人去接她们母子,请您老人家再等几日。郡主和孩子今年肯定能陪着你一起过年的。”

“都好!都好!”太皇太后满脸喜悦地拍着李谦的手。

李谦这才道:“我走之前郡主反复地交待过我,让我一定要进宫来给您问安,说她很想您,让您保证身体,我们俩口子还有很多事需要仰仗您老人家呢!”

最后这一句,姜宪叮嘱了又叮嘱,让他务必在要带到,并告诉他:“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已别无所求,所以才会放心地撇手。可若是有牵挂,她老人家遇事就得想想,反而能让她老人家多撑几年。当初要不是我远嫁,说不定太皇太后那一病就去了。”

这件事李谦是听说过的,但他觉得子女既然要孝顺,自然是要让长辈万事顺遂,没有忧心之事才是。但姜宪说得这样肯定,他又有点犹豫。就在见到太皇太后之前,他还在思忖着这话要不要说,怎么说,可当他看到太皇太后那殷切的眼睛,骤然间觉得姜宪的话说得太对了。

人活在这世上,就得有牵挂。若是没有了牵挂,就容易丢下红尘俗事,羽化登仙。

何况他能镇守京城,最后关键时刻的确是太皇太后出了力。

他真诚地道:“若是没有您老人家庇护,我哪有今天!孩子还没有见到您,还想着沾沾您的福气呢!”

太后太后呵呵地笑,越看李谦越满意。

从前只觉得这孩子长得好,不过几年的光景,就已经不是长得好了。

不管怎么抬举他,他都兜得住,这就十分的难得了。

太皇太后让人端了太师椅给李谦坐,细细地问着慎哥儿和姜宪的事。

李谦都能答出来。

太皇太后就更满意,直说“好”。

赵玺听着就嘟起了嘴,拉着太皇太后的衣服撒着娇:“曾祖母只喜欢姑父,都不管我了。我过两天就要启程去金陵了,曾祖母不愿意南下,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曾祖母。您每天给姑母焚香敬佛,也要给我焚香敬佛才是。”

就是养个小猫小狗临了还有几分不舍,何况是赵玺这么个活生生的人,平时在太皇太后面前表现的又乖巧又懂事,想到他被韩同心等人逼迫着去了金陵,如那飘零的小舟,以后还不知道会遇到什么事,能不能顺利地亲政都两说,太皇太后那铁石般的心肠还是一软,温声道:“我也一直在给皇上祈福。上次那道衍法师进宫的时候不也说了吗?皇上是先苦后甜的命格,以后只会越来越好。皇上不用担心。”

赵玺就张着一双大眼睛问太皇太后:“那我以后想回来的时候还能回来吗?”

太后太后一直不知道怎么回答好。

赵玺已经朝李谦望过去,并道:“姑父,你镇守京城,会帮朕看好这个家吧?若是朕想回来的时候,你能去金陵接朕吗?”

这才是赵玺今天带他来见太皇太后的真正用意吧?!

李谦在心里感慨。想到慎哥儿,觉得赵玺也真是不容易。

何况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种事,赵啸肯定憧憬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