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听得出来,李冬至和左泉的关系还是很好的,两个孩子也乖巧懂事。”

“老安人怕两个孩子被吓到了,让他们暂时由乳母照顾着,下午的时候再领了来见您。”

她来的时候摆出了郡主的仪杖,其中还要鸣锣开道,两个孩子都还小,一不小心的确会被吓着。

这样的安排很好。

姜宪和李冬至说了半天的悄悄话,中午压根就没能休息。好在是左家的人很贴心,一直没有人来打扰她们说话,甚至安排唱戏的时候早已过了,她们也只是等着姜宪和李冬至出现,没有去催促。

第1037章 秦晋

姜宪和李冬至领了左夫人的情。

两人说着话,眼看着时间不早了,一起去了花厅,和左家的女眷寒暄了几句之后,又移步到了花厅旁的暖阁看戏。

江南的戏班子多,唱得好,但大多数是唱海盐腔或余姚腔,唱昆曲的不多。左家今天请了个唱昆曲的戏班子,也算是投姜宪所好了,很不容易。

大家听了两折,就到了中途休息的时候了。

左家的老安人笑道:“比不得京里,在我们这里已经算是好的了。还是朝廷南迁之后,有人从北边跟了过来,我们这边才渐渐流传开来。”

京城的人喜欢听昆曲。

姜宪想了想,笑道:“皇上南下已经有两、三年了,怎么找个唱昆曲的班子还这么难吗?”

左老安人斟酌地笑道:“主要还是皇上刚刚南下,对南边的事都很好奇,大家都尝鲜似的请了海盐腔或是余姚腔的戏班子去家里凑热闹。”她一面说,一面观察着姜宪的表情,见姜宪面无表情,说话不由又慎重了几分,“京城毕竟是帝都,端庄雅正,江南地处一隅,民风明朗,喜欢的东西多半以轻巧为主,少了几分肃穆,乍一接触的时候,大家都会被南货吸引,时间长了,就会觉得还是京城的东西更大气,符合那些比较严肃的场合。”

姜宪听着不由在心里暗暗点头。

她不是觉得左老安人的话有道理,而是觉得左老安人不愧是江南世家的当家人,行事谨慎,不说别的,就和她说话的这份眼力,都非普通人家的妇人可比的。

姜宪也就不兜圈子了。

她笑道:“既然老安人说起这件事来,我也有件事想请教老安人!”

左老安人神色微凛。

她怕姜宪当着她的面提出过份的要求,她不能不答应。

姜宪看出了她的心思,微微地笑着,道:“我来金陵,除了参加皇上的婚礼,就是惦记着我这小姑了。如今看着她过得很好,我也能放心了。过些日子就准备回去了。不过,我想着我来一趟也不容易,不如趁这个机会办个花会什么的,请大家到清莲宫里坐坐,免得我来了一趟,却连有些命妇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这就是想在金陵扩大影响力了。

左家到了老安人的时候已经有些没落了,左家能有今天,左老安人也曾经努力过,姜宪的话音未落,老安人已猜到了姜宪的心思。

仿若“商女犹唱后庭花”,南下的朝廷,很少有人提及北方的事,他们更关心自己的衣饰、吃食、玩乐,想着怎样把江南那些令人瞪目的奢侈引入自己日常嚼用中去,而不是厉兵秣马,精兵强国,想着去重击倭寇,逐驱鞑子。又因地理位置,北方的战事离朝廷上下已遂远,倭寇扰边却时时迁动着众人的心。朝廷上下推崇赵啸而忽视李谦,长此下去,众人会越来越重视赵啸。

嘉南郡主不是普通的女子。

她有着和男人一样的心胸和谋略。

应该是这几日的江南之行让她意识到了朝廷的风向,觉是长此下去对李谦不利,这才临时决定举办个花会似的聚会,准备以已之力扩大李谦在南边的影响,为以后李谦寻求朝廷的支持打下基础。

这是个绝对不能得罪,甚至是应该好好相好的女子。

左老安人立刻就打定了主意。

她笑道:“南方的天气比北方暖和,这个时候北方的梅花都快要开了,我们这边还只有玉兰花开着。不过,山茶花也正是花期。只看郡主要举办什么样的花会了!照我说,花不花的倒是小事,主要还是把大家邀到一起聚一聚。也不一定要拘在清莲堂了。那里毕竟是内宫。就在金陵的月照楼就很好。那原是一个私家园林,后来那家人家境败落了,又不愿意出卖老祖业,就把那园子向外开放了,租给那些文人骚客办个诗会,办个文集,或是办个集会什么的,说起来也够档次,又不至于让人不自在。郡主若是觉得可以,不妨派人先去看看合不适合!”

姜宪从前没有接触过左家的女眷,前世的左以明又留给她一个溜头溜脑的印象,李家虽和左家结了亲,姜宪主要还是觉得李冬至嫁到左家有左以明照应,决不会吃亏,对左家并没有多少的信任。

此时和左老安人一番交谈,她顿时就决定把左家拉上李家的战车。

这样的人才放着不用,岂不是浪费?!

她笑道:“既是老安人推荐的,想必不会有错。我看我也不用叫谁去看了,就照老安人说的定下来就是了。只是我刚到金陵,不管是我还是身边的人,对这些都不熟悉,想请老安人给推荐个人帮我筹划筹划才是!”

所谓的筹划,当然不只是去订个场地,而是要帮着拟定宴请的名单,制定宴请的菜单,以左家的名义做担保,给江南各大世族的宗妇送请帖,等到宴请那一天,还要帮着姜宪打头阵,招待来客,引荐宾主等等。

这样一来,左家和李家就彻底绑在一起,共进共退,再也没有侥幸的可能了。

可就算是这样的大事,左老安人也不过是犹豫了几息的功夫。

“难得郡主瞧得上。”她笑道,“那就让以明媳妇给郡主打个下手吧!她是去过京城,跟着以明见过世面的,我的其他几个媳妇,帮着做点家务事还可以,筹划宴请,还差了点。”

不做就不做,做就把最好的给姜宪。

姜宪这下子看左老安人的目光都有些不同了。

她决定继续抬举左家的人,笑道:“老安人也太谦逊了,谁不知道你们家的媳妇能干。到时候若是左夫人忙不过来向您借人,您可不能推辞!”

言下之意,是左家的其他几个媳妇也可以一起去帮忙。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左老安人也不藏着掖着了,笑着对身后几个儿媳妇道:“郡主的话你们可都听见了?到时候你们弟妹指使你们,你们可不能不高兴!”

几个媳妇也都是伶俐人,齐齐屈膝,笑着应“是”。

这样一来,众人觉得彼此间又亲昵了几分。

左老安人就指了空着的戏台道:“郡主若是没事,不妨明天也来听戏。这个戏班子唱得还不错!他们家还有一出戏是镇台子的…”

她正说着,有小厮神色慌张地跑了进来。

第1038章 袭职

左老安人面色微沉。

今天左家接待姜宪,事情有多重要,府里上上下下没有不知道的。

按道理,不管出了什么事,这小厮也不可能这样飞奔过来。

她不由微愠,道:“出了什么事?慌慌张张的,没个大小!”

谁知道那小厮闻言像没有察觉到左老安人的情绪似的,“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左老安人和姜宪面前,磕磕巴巴地道:“老安人,郡主,是宫里,是皇上,派人传圣旨,说是要封泉大爷为六品的百户,圣旨已经快到大门口了,来传话的天使让我们家快点准备。大人那边已经得了消息,正要换朝服,让我们赶紧来给您报个信…”

左家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

不要说左以明了,就是左老安人,一时间也回不过神来,没顾得上姜宪就在身边,已急急地和左夫人商量:“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是全都出去接旨?还是只有有品阶的出去接旨?出去接旨的人应该要穿朝服吧?你们可带了朝服过来?”

左家的女眷里,有品阶的除了左夫人就是左夫人的另一个妯娌了。

左夫人是跟着左以明的,还好说,可左夫人的那位妯娌却一直在乡下服侍公婆,虽然有一件朝服,但十天半个月也穿不上一回,从金华过来的时候哪里会想到要带朝服过来!偏偏左夫人的这个妯娌又是老实本份的,生怕因为自己的疏忽而给左家惹了麻烦,急得差点哭了起来:“怎么办?怎么办?”

场面有些混乱。

姜宪看着生出“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玉”之心来。

她道:“大家别慌张。接圣旨要分很多种,可以一块儿去接,也可以由只有封诰的命妇去接。老安人既然来了金陵,总不好不去接旨。但老安人没有封诰在身,您要是去了,其他人肯定得去。我看等会大家要是嫌麻烦呢,就由左夫人一个人去接旨,要是想看看热闹呢,就大家一起去接旨好了。”

左老安人一听这话十分有道理,立刻就应了下来,左家的女眷赶着时间重新梳整了一会儿,由姜宪和左老安人领着,去前院接圣旨去了。

左泉的这个世袭六品来的莫名其妙。

等接了旨,左以明打赏那颁旨的内侍,想从那内侍嘴里问出一、二来,那内侍却连连摆手,眼睛朝着姜宪瞥了瞥,道:“哪里敢当大人如此重礼。大人不问,我也要恭喜大人的。皇上不是要封郡主为大长公主的吗?郡主请辞。皇上也不好勉强,可心里却一直惦记着当年郡主的恩情,就想了这个折中的办法,封了贵府的泉大爷。这也算是天上掉陷饼的事了。恭喜左大人了!恭喜郡主了!”

他说着,还特意绕到姜宪这边来给姜宪道了个贺。

姜宪示意阿吉打赏这个内侍,趁机打量了左泉几眼。

看上去是个身材高高大大的男子,五官周正,一副憨厚老实的模样。

太平常了些!

不过李冬至满意就好!

那内侍才敢接了左家的打赏。

左以明留这内侍喝酒。

内侍哪里还敢多做逗留,客气了几句,急急出了府。

左家趁机把家中的几个小辈引荐给了姜宪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