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章 图纸

造一艘船听起来很简单,可越是了解工序的人就越知道其中的困难。先不说能造船的工匠很少,就是有,也很大一部分归工部所有,其次是造船需要的地方和木料。这两样,福建都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加之靖海侯府几代侯爷的不懈努力,靖海侯府所造的船才有如今的声望,那可不是一朝一夕就成的。

李谦却只花了短短的三年时间就造出了一艘船。

赵啸想起了之前他派人从工部弄来的图纸,心中暗生不妙之感,对那幕僚道:“那图纸当时是谁负的责?拿回来之后我记得先父曾经问过,我五叔亲自督促,照着那图纸做出过两艘福船,只因工艺比我们自家的还要复杂,小船只能在内陆行走,大船只能走海运,并没有我们自家的船方便,后来弃之未用。那图纸呢?”

幕僚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这是怕那图纸被有心人捎了出去。

“我这就去拿!”他说着站了起来,拿了赵啸的令符就亲自出了门。

赵啸问其他的几个幕僚:“李谦那边的船有多大?可曾试水?成功了吗?”

船并不是造出来就能用。还要试水,还要改进。

其他几个幕僚的面色都有些不太好看。其中一个年长的代表他们说话道:“船造得不大,最多也就能装五万担粮食,已经试过水了,据说明年开春就要在通州码头试用了。”

不然他们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把这个消息告诉赵啸,平白给赵啸添堵了。

这个时候才告诉他!

赵啸气得脾气都没有了。

他深深地吸了口气,等着拿图纸的幕僚。

万一他手里的图纸真的丢了,那可就麻烦了!

赵家肯定是进了李谦的奸细。

李谦是从三年前开始造船的,也就是说从那个时候起,他身边就有了李谦的人,而且还是个和他很亲近的人。否则也不可能拿到造船的图纸了。

他觉得呼吸有点困难,拉了拉领口。

去拿图纸的幕僚满脸喜色地跑了进来,手里还捧着一堆卷轴,道:“侯爷,那些图纸还有。包括封条也都在。”

也就是说,没有人动过这些图纸。

那李谦是怎么造出船来的?

赵啸的脸色比刚才更黑了,他沉声道:“查!给我狠狠地查!看看那些荣养的船匠里有没有和李谦那边扯得上关系的。”

只有他们,才可能泄露造船的秘密。

赵啸眉眼间全是腾腾杀气。

那幕僚心知事关重大,心中一凛,忙低头应“是”。

李谦这边,却并没有把造船成功太放在心上。此时的他还不知道这些船会为自己来些什么,他只是觉得当初姜宪费了那么多的功夫把这图纸截了下来,怎么也应该想办法造个船出来。免得他哪天要用船的时候还要和赵啸去买。就像他当年,需要战马,可他宁愿多花几年功夫自己养马,也不愿意直接从鞑子手里卖马。

有些资源,就得捏得自己手心里才行。

正巧这几年风调雨顺,他不管是和董家合伙做的生意还是和郭永固合伙做的生意都赚了个盆满钵满,有能力满足一下姜宪的小小愿望,他派了人去了天津卫,把船坞建了起来。

不过,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船坞的第一桩生意居然来自于郭永固。

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听了消息,派了幕僚过来,想订三十艘大船,二十艘小船。

李谦吓了一大跳,笑道:“我这三年才造了一艘船,你们家大人一口气就向我订了五十艘船,我要做到猴年马月去了!不行,最多也给造个五、六艘船,他要就要,不要拉倒!”

如今的李谦可不是从前的李谦,郭永固虽然在四川经营得很好,仿若自成一国,朝廷也好,李谦也好,都对他失去了控制,可他也不敢得罪李谦。

郭永固的幕僚哪里敢说什么,只能笑嘻嘻地问候郭氏,说是出发之前受了郭永固夫人之托,带了很多东西给郭氏和三个未见面的外孙。

就在不久之前,郭氏生下了第三个儿子。

郭氏有点失望。

她希望能生个女儿。

李驹却很高兴。

因为李谦和李骥都只有一个儿子,他生的越多,李谦的压力就越小。

李谦知道郭家这是要打亲情牌了,可他实在是造不出多的船只来,但他并不想让郭家知道,找了借口笑道:“你也知道,我小时候是在福建长大的,特别想建一支水师。正好天津那边能造出船来了,我准备建一支小小的水师试试,看能不能到到时候连着水匪也一起剿了。”

前段时间他们去剿匪,这才发现水匪多于土匪,而且比土匪的危害更大,那些在他们打鞑子的时候在背后捅冷刀子的,以这些水匪居多。偏偏李谦的军队会水的人不多,不要说剿水匪了,不被水匪剿了就是好的。

李谦不是个服输的人,知道后暴跳如雷,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些水匪全都给剿了,不然算什么长胜之师。

他的决定赢得了那些将领的一致认同,大家都摩拳擦掌的开始学习泅水,准备组建队伍去剿水匪。

这件事还没有传开,不过那郭永固这几年一直拿了只眼睛盯着李谦,李谦又没有存心隐瞒,郭永固才会这么快就知道李谦这边能造船了,李谦有船想建个水师,这么说也合情合理。

那幕僚只好回去请郭永固示下,才好继续和李谦说买船的事。

因书信到四川一去一来最少也要两三个月,那幕僚就先去了太原拜访郭氏。

李长青这几年养优处尊的,加之年事渐长,人胖了很多,听说李谦这边造出了官船,他第一个想的居然是让李谦送他条船,他也开到湖里去显摆显摆,却被李驹一句话给戳得像泄破了的皮球:“就算大哥送了条船给您,您准备停在哪里?我听说郭家出万金求购一条船,你觉得是金银重要还是您的面子重要!”

他从此再也不提船的事了。

倒是郭氏,有点担心两家会因此而有罅隙。

她在李家生活了快十年,儿子都有了三个。而且过了夏天,长子和次子就会被公公带着去京城,在京城读书习武,跟着李谦去奔个前程。

这个时候,她是最怕有什么波折的。

她索性写了一封信给姜宪。

第1059章 长远

让续哥儿和承哥儿进京,是李长青的主意。

在他看来,李谦和姜宪只有慎哥儿一个孩子,以后是要继承临潼王府的,但是双拳难敌四手,慎哥儿身边没有几个相帮的是不行的。而能够帮衬慎哥儿的人,最好还是他的孙子。只是李骥的女儿在外面养了几年,儿子就像眼珠子似的被康氏捧在手心里,那是片刻也不愿意离开,走到哪里带到哪里,就是李谦,都觉得这孩子太娇气了些。偏偏李骥俩口子觉得没什么,让李长青这个做公公的也不好多说。好在是郭氏生了三个儿子,续哥儿也大了,把他送到慎哥儿身边开开眼界正好。

谁知道承哥儿知道续哥儿要去京城陪慎哥儿,他也吵着要去。不去还在家里洒泼打滚,闹得郭氏板着脸吓唬他:“去了以后就只能过年的时候回来探望爹和娘了,也再不能随时见到祖父和和祖母了,你可想清楚了!”

承哥儿却一点也不怕,涎着脸道:“那到时候是不是可以和慎哥儿一起玩?能和慎哥儿一起玩就行!我最喜欢慎哥儿!”

他从前被李冕欺负的时候身边的人都让他忍着,只有慎哥儿,让他放狗咬人,他到现在还记得。而且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人敢欺负他了。

因为他的狗是李长青送给慎哥儿的,而慎哥儿又转送给他了。

要是有人敢打他的狗,他就说是长者赐…如今在太原城里,这条狗比他大哥还有名!

他就想和慎哥儿玩!

痛快!

郭氏被次子这副毫不恋家的模样给打败,让李驹去劝承哥儿。

承哥儿却像笼里的小鸟,一心向往外面的天地,谁说也不听,而且还越说越来劲。

李驹只好和郭氏商量:“就由着他去好了。他不出去,不知道家里好!”

郭氏听了哭笑不得,道:“怕就怕家里没有大哥家里好,他一去就不回来了!”

李驹却道:“你就是对儿子没信心,也要对你自己有信心。你教出来的孩子,都是孝顺的好孩子。不过是孩子还小,玩性大,想出去见见世面,你就让他们去好了。金窝银窝,比不上自己家的狗窝,他们大点就知道了。”

“还狗窝呢?!”郭氏无奈地笑着挥手,道,“你要帮着儿子说好话就明说。扯这些做什么?你既然都舍得,我也没什么不舍得的。”

李驹摸着头笑。

他对这个出身比自己好的老婆向来有些畏惧,不想她不高兴。

这件事就这样定下来了。

姜宪这边得了信,早早就把两兄弟住的地方安排好了,只等他们过来。提前收到郭氏的信,她想也没想,立刻就拆了信封。

结果郭氏在信里说的是郭家向李家订船的事。

据说是因为出川的河道水流湍急,每年都有不少船只翻在河里,郭永固觉得那是因为进出蜀地的船只都太小的缘故,就想向李谦订几艘大一点的船,装的货多些,船更吃重些,会不会翻船的几率就小一点。这样蜀地的东西就能更多的卖出来。免得他们的大米烂在家里,江南那边却因稻米欠收而十室九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