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氏姐妹思忖着道:“邵家和金家原本就是姻亲,还有什么原因要再结亲?”

白愫望着孟芳苓道:“姑姑,您是不是看出什么来了?”

就连在旁边沏茶的汤六也小声地道:“金小姐那么漂亮,嫁给邵二爷,还不是一朵鲜花插在牛屎上了,太可惜了…”

大家的关系好像一下子都亲近了不少,说话也没有了之前的顾忌。

姜宪望着眼前诡异的情景,忍俊不禁。

从前曹宣曾给她说过一句话:没有在一起骂过上司的同僚不能算好同僚!

她们现在在一起背后议论别人的是非,是不是勉强也能算得上是好闺蜜了呢?

大家齐齐地望着她,满眼里都是困惑。

望着眼前大同小异的表情,姜宪笑得越发欢快了。

“没事,没事。”她好不容易才收敛了些笑意,道,“我觉得孟姑姑的话很有道理!”

“你又糊弄我们。”了解她的白愫佯装不满地道,“我知道你最有主见了。你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我们都很好奇金小姐会不会真的就嫁给邵洋?”

大家看着她的目光都热情了不少。

姜宪窘然地轻咳了一声。

想到刚才汤六的嘀咕,突然也有点可惜金媛的遭遇。

她问齐单:“我听你说邵家和金家原本就是姻亲,你知道是谁和谁结亲吗?”

齐单道:“金宵的祖母和邵江的祖母是嫡亲的两姐妹,之前邵家也曾有女儿嫁给金家的旁枝,但那个隔得有点远,我不太清楚。”

“金宵的祖母和邵江的祖母还在吗?”姜宪端颜道。

“还在啊!”齐单讶然地望着姜宪,好像不明白她怎么一下子就变得严肃起来,“去年金家太夫人还做了六十岁大寿的。”

“金家和邵家,谁家的势大?”姜宪又问。

虽然说同样是镇边的将军,齐家就不能和金家比。

同样是国公府,安国公府也不能和镇国公府比。

齐单想也没想地道:“当然是邵家厉害啊!金家祖上虽然曾经尚过公主,底蕴深厚,可邵家这些年来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会打仗的子弟非常,每次都能把鞑子打得抱头鼠窜。那些鞑子若是扰边,通常都会绕过榆林,围攻大同和宣府。

“虽然说鞑子总是骚扰大同和宣府与大同和与两地离京城比较近有关,也与这些年大同和宣府的总兵调换频繁有关。像太原和榆林,就被金家和邵家服侍得像自家的田地一样精细,别的地方都缺军饷的时候他们不缺,别的地方没粮吃的时候他们不缺。有时候朝廷征兵,有些人就宁愿从大同跑去榆林总兵府或是太原总兵府,也不愿意到大同和宣府来。我爹就跟小国公爷说过,让他转告国公爷,大同和宣府不能这样频繁的换将了,他愿意永世镇守大同。”

姜宪默然。

不是姜家不想永镇大同和宣府,而是皇上总是不放心姜家的人,不隔几年换个人心里就像不安生似的。那个马向远,就是因为不是姜家的人才会被调到宣府任总兵的。

说起来,大同和宣府因姜家而兵良马壮,也因为姜家而动荡不安…所以说,事情永远会有两面,你不知道哪一面会伤害你,哪一面会成就你。

屋子里的人也沉默下来。

气氛变得有些凝重。

她们是出来游玩的,又不是出来找难受的。

姜宪笑道:“我是在想,会不会有这种可能。邵家的老夫人和金家的老夫人都年事已高,人走茶凉,邵家怕以后和金家渐行渐远,金家不会像现在这样和他们同声同气了,实力大减,就想再和金家联姻。结果金老夫人怕姐妹的后人基业受损,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一定要促成两家再次联姻。但邵家只有邵氏两兄弟,邵江又早早成了亲,邵洋成了唯一的人选。金大人可能也知道邵洋不争气,想到他有可能是自己的女婿,就只能好好地调教一番,这才让他在自己麾下做了守备。”

她的话让众人眼睛一亮。

齐单惊喜地道:“但金小姐根本不喜欢邵洋那个纨绔,今天在路上和邵洋不期而遇,为了躲邵洋,金小姐和尤小姐这才在逸仙楼落脚,结果却碰到了我们…”

“我也这么觉得。”白愫也变得兴致勃勃起来,道,“你们说,有没有可能邵洋很喜欢金小姐,非她不娶!”

“真有这种可能!”齐双道,“金小姐是山西第一美人,邵洋可是个好色贪杯之辈!有可能就是因为他非要娶金小姐不可,又有两位老夫人在后面推波助澜,吕夫人不愿意为她得罪婆婆,所以金大人明明知道邵洋不是佳婿,也没有办法,只好答应让金小姐嫁给邵洋啊!”

白愫的观点得到认同,非常的高兴,问齐单:“我知道金家有六个儿子,除了金小姐,还有几个女儿?”

“两个!”齐双没等齐单开口,急急地插言道,“其中一个十岁,一个两岁。两岁的那个没有见过。十岁的那个和金小姐长得很像,长大以后肯定也是个大美女。”

“这就对了。”孟姑姑笑道,“对金家的人来说,金小姐再好,也不过是三分之一。”

“真是太可怜了!”齐双情绪低落地道,“我从前很羡慕她的,家势好,长得美,还有个那样优秀出色的哥哥…”

齐单则骂着金海涛:“还是做官的,却一点也不爱护子女。还比不上那些农庄田头的种地的呢!”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啊!”孟姑姑叹道,“各人有各人的缘法!”

“那个吕家也不是什么好人!”汤六打量着姜宪的神情,小声地道,“吕夫人的弟弟,还曾经逼死过自己的佃户。”

大家热火朝天地讨论着这件事。

姜宪睁大了眼睛望着眼前的人,觉得自己好像走错了房间似的,

果然大家最喜欢的还是说八卦啊!

她不由道:“黄老安人过寿,还是散生。金小姐却从太原赶到了大同,还避开了邵二爷。如果我没有猜错,金小姐应该是来向黄老安人求援的。不然她刚才就应该主动过来和我们打招呼才是。”

她再怎么低调,行事做派摆在那儿,金媛出身官宦人家,看到这样的情景不可能不知道她在茶楼里歇脚。

而从礼法上来讲,也的确只有她的外祖母黄老安人才能出面和金家老夫人理论。

所以金媛才没有心情去应酬她。

第238章 糟心

孟芳苓闻言不由暗暗点头。

她们的郡主,终于长大了。

知道遇事要动脑筋,不能听之任之,人云亦云了。

那她嫁到李家去,也应该能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吧!

孟芳苓很欣慰。

齐双却“哎呀”一声,兴奋地道:“郡主,您可真聪明!我们怎么没有想到!我只是觉得她来得有点蹊跷,却没有想到她是有事而来的。”

姜宪微微地笑。

齐单则道:“郡主,这样一来,金小姐就不用嫁给邵洋了吧?”

她望着姜宪的目光闪闪发亮,充满了期待。

姜宪一愣,顿时生出几分不忍之心来,思索着怎么回答她好,看出她有些为难的白愫却接过了话茬,道:“这就要看黄老安人愿不愿意为金小姐出面了!”

齐单讶然。

白愫道:“你们刚才也看见了。金小姐好歹也是总兵府的大小姐,那尤小姐却不过是个商贾出身的女子,却因为自己的姑母是金小姐的舅母,就敢在外人面前拆金小姐的台,可见黄家也未必那么看重金小姐。金小姐此去是福是祸,谁也说不清楚!”

“这样啊!”齐单面色一黯。

齐双看了姐姐一眼,吐吐吞吞地道:“那,那我们就不能帮帮金小姐吗?”

“怎么帮?”白愫叹气道,“姻缘是结两姓之好,是宗族大事。不要说是我们了,就是官府,也管不着。”

本朝地域辽阔,很多地方官府根本就没有人手也没有精力管辖,只能借于各宗族力量来管束族中子弟。遇到什么事,百姓也习惯了先找宗族解决,宗族解决不了,才会去找官府。宗族和官府,是互帮互惠的关系。官府因此很重视宗族的裁决,轻易不能插手宗族事务,打破两者之间的关系。

不要说姜宪现在只是个小小的郡主了,就算前世,她是太后,也不可能强行干扰金邵两家的联姻。

齐氏姐妹也明白,不过是不死心罢了。

两姐妹想想就觉得气愤不已,道:“这世道对女子真是不公平!”

“谁说不是呢!”孟芳苓也很有感触,道,“可这世上的事就是这样的,各有各的缘法,谁也强求不来!”

颇有些让金媛认命的意思。

大家不禁又是一番感叹,都盼着黄老安人能帮金媛出面推了这门亲事。

姜宪没有做声。

前世她位高权重,只有像金海涛之流才可以进入她的视线,就是邵江、金宵这样的家庭继承人,在没有继承家业之前,她就是听说了名字也记不住,更不要说如金媛这样既没有封诰又没有品阶的内宅女子。

她不知道金媛最后有没有嫁给邵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