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我们自家的人,谁敢传出去。”施家三小姐不以为然地道,“娘,我看以后高姐姐在李家的处境堪忧!我们要不要帮她一把。”

“暂时先看看情况再说吧!”施夫人叹气,忍不住道,“我要不是怕你高姐姐为难,又怎么会亲自去给嘉南郡主赔不是。说起来,你高姐姐也是被我们拖累了。”

嘉南郡主要嫁到太原来,当时整个太原府都一片哗然,说什么的都有。可作为太原官员的女眷,不管嘉南郡主是为什么嫁进来,她们虽然不至于没脸没皮地巴结,可也没有一个人愿意得罪的,都打定了主意要和嘉南郡主好好相处。

施家家底单薄,施大人有今天,全靠他们两口子会做人。

所以她才一时没有忍住,派了女儿去见高妙容,想从高妙容嘴里打听些嘉南郡主的喜好,如果能第一个去拜见嘉南郡主就更好了。

不曾想却把事情给办砸了!

而且还连累着高妙容被郡主责问,被何夫人弃之不理。

想到这些,施夫人不由地叮嘱施家三小姐:“我到底是主持中馈的,有些事我做出来有痕迹,你做出来却不打紧。等过两天,你去看看你高姐姐,给她带点天麻、人参补补气血。也算是我们给她赔不是了。”

施家三小姐连连点头,迟疑道:“那表哥的婚事…”

施夫人娘家有个读书种子的侄儿,她见了高妙容之后非常的喜欢,想为自家侄子和高妙容做个媒。

“这件事也等一等。”施夫人算计着,“一来你表哥如今还只是个秀才,心思最好放在读书上,不用那么早成亲。二来高妙华还没有自立门户,高家还是李家的附属,说出去不好听…等过些时日再说。”

施家三小姐点点头,说起了初二的宴请:“金夫人有事带着金家大小姐去了京城,丁大人和李家又素来没有什么交情,您说,丁夫人会去吗?”

如今太原两位三品外命妇是金海涛的夫人和山西布政使丁留的夫人。按察使吴大人和胡以良的夫人也都是三品,可两位夫人在老家,太原的这些应酬就与她们无关了。

施夫人道:“所以我说要等一等。如果丁夫人去,我们自然也是要去的。如果丁夫人不去,那我们就随便带点礼物去应个景好了。”

施家三小姐点头,犹豫道:“娘,我上次去见高姐姐的时候,高姐姐曾说,郡主的头衔听上去很厉害,可毕竟是比不上公主,又远嫁到了山西,皇上不可能鸡毛蒜皮的一点点小事都为郡主出头,郡主能不能在婆家站得住脚,还得靠自己经营。史书上有很多公主,甚至是皇后所出的长公主被驸马家欺负的…是不是真的?”

施夫人听着眉头顿时就皱了起来,道:“妙容真跟你这么说了?”

施家三小姐听出母亲的不悦,忙道:“不是,不是。是我问起高姐姐一些事,高姐姐就跟我讲了,我就觉得,郡主也不是什么金人做的,也和我们是一样的,出嫁之前在家里自然是千恩万宠的宝贝,可嫁了人,一样要看婆婆的脸色行事,一样要伺候夫婿,想办法为夫家开枝散叶。高姐姐说她还挺可怜郡主突然被远嫁,让我以后要对郡主好一些,说郡主毕竟还没有及笄…”

施夫人脸色大霁,道:“你高姐姐说得也不错。所以说,好出身只是给了你们一个好机会,至于过不过得好,就得看个人了…”

她趁着这个机会絮絮叨叨地教训着女儿。

施家三小姐的思绪却早已飘远。

如果高姐姐的出身好一点,说不定就可以嫁到丁家去了。

丁家可是江西有名读书人家,丁家的大公子早在六部任职,二公子今年和李公子一起中了举人,三公子小小年纪已经是秀才了,大小姐更是嫁给了帝师熊正佩家的二公子。

如果能嫁到这样的人家去,那才是不枉此生。

不知道嘉南郡主请客,丁家的二小姐会不会去?

说起来,她也有些时候没有看见丁家二小姐了。说是丁家老安人不舒服,她代丁夫人回山西老家侍疾去了。

高姐姐一直想认识丁家二小姐,也不知道这次能不能如愿?

李家的西跨院,姜宪送走施氏母女,李泰就过来了。

他低目垂首立在堂前,高声道:“郡主,那史家班只在太原唱了三天的大戏就往京里去了。不过,我派人去给他们传了个话。史家班的班主说,他们这就折回来。还说,已经给史家班留在京城的史卿带了话去,让史卿想办法在七月初二之前赶到太原。到时候由史卿主唱。要是万一史卿初二赶不过来,您安排一天,看是初三还是初四,史卿再单独给您唱两天堂会。”

李泰说话时掩饰不住言语间的兴奋与傲然。

史卿是史家班的台柱子。

袁家谓是山西数一数二的富户,而且在太原城里富贵了几代人。他们家老安人过寿,史家班也不过派了几个名角过来,开了高价,唱了三天戏。如今一听是郡主要他们进府唱戏,不仅立刻就折了回来,还要把史卿叫过来。

太原城里,恐怕只有丁留和胡以良有这样的面子。

姜宪却无所谓。

史家班不唱,就请太原本地最有名的戏班子唱就是了。

她道:“那你们就准备准备。让史家班把他们的戏单子早点拿过来,我们也好决定唱哪一出。”

李泰应声而去。

第317章 赠送

姜宪这边安排好了唱戏的事,就开始关心茶酒糖果。

好在后宅的事理顺了,她又用了重典,家里渐渐变得清静起来,李泰又是个能干人,这些事也就很快都解决了。

姜宪就开始找宴请的地方。

七月的天气很热,最好是找个水榭,有风从湖面吹过来,暑气就小了一半。可惜李家只有这么一点点大,整个宅子就三处水塘,一处在东跨院,一处在西跨院,一处在高伏玉住的小别院。

她想来想去,决定还是把宴请的地方设在东跨院的何夫人处。

百结笑道:“您要不要过去看看?”

因为地方小,宴请的地方最好也能听戏,是找个地方唱戏还是搭个戏台子,还真得有经验的人去看看,不然远了听不到,近了太闹腾。

姜宪由百结撑着伞遮着阳光,去了何夫人的宅子。

中途,她们路过角门。

不远处一间厢房门窗大开,十几个年轻的小丫鬟正伏案写着什么,四周鸦雀无声,只听见阵阵蝉鸣,几个小丫鬟热得额头、鼻尖上全是汗。

姜宪脚步一顿。

百结低声道:“是几个跟着情客学写字的小丫鬟,趁着没当值的空闲时候在这里学认字。”

“几个?”姜宪瞥了一眼厢房。

百结忙道:“郡主,开始真的只有几个,后来大家见情客姐姐是真心诚意在教她们,您身边服侍的也都认识几个字,就都大着胆子求了过来。情客姐姐说,教一个也是教,教两个也是教,就把人都收下了。因都是空闲的时候才过来,才教了几天,也不知道她们能不能坚持下来,情客姐姐就说,过两天再告诉您。”

“这样挺好!”姜宪不怎么喜欢管内宅的事,所以很喜欢情客不伤大雅的情况下能自己拿主意,“人从书里乖。你们好生生地把这些人教出来了,以后府里有什么事的时候也不必费那么大的劲解释了。”

两人边说边行,去了东跨院。

何夫人不在屋里,说是去了冬至那里。

姜宪想着这么大的太阳,自己来都来了,难道还空手而归不成?

她索性让小丫鬟带路,去了李冬至那里。

李冬至那里也是窗棂大开,两个小丫鬟站在庑廊下的树荫处靠着合抱粗大红漆柱子打着盹。

姜宪看着微微点头。

整顿内务之前,别说是这样的大热天了,就是初夏凉风习习的时候,那些当值的小丫鬟都会找借口回自己屋里去歇着。

她和百结上了台阶。

良好的礼教让她腰间的挂着的噤步连个撞击声也没有。

两个没敢睡死的小丫鬟顿时惊醒过来。

“郡,郡主…”看到姜宪,两人吓得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

姜宪看了两个小丫鬟一眼,吩咐百结:“这件事交给你了!”然后进了屋。

屋里,李冬至和何瞳娘一左一右地盘坐在宴息室的罗汉床上写字,七、八个小丫鬟正围着她们打着扇,屋里的一角堆着个冰山,透着丝丝的凉意。而何夫人和何大舅太太则笑盈盈地坐在冰山旁摇着扇子,高妙容一身粉色的绡纱单衫,正玉肌无汗地站在罗汉床旁,看着李冬至和何瞳娘写字。

听到动静,屋里的人都抬起头来,露出惊讶的表情。

姜宪也有些意外。

她没有想到这么热的天李冬至和何瞳娘还在练字。

还是何大舅太太第一个反应过来。

“郡主来了!”她起身就笑盈盈地朝姜宪走过来,道,“这天气也太热了,我们在屋里都有些坐不住了。偏偏今年我们三月份才回太原,没能提前向冰库定冰,弄得现在府里没有多少存冰。知道冬至她们因为要练字,所以每天下午都会堆几块冰放在角落里,我们就凑了过来。想着好歹也能给府上节省几块冰…”

这话倒说得实实在在。

姜宪抿了嘴笑。

两个小姑娘忙从罗汉床上下来,给姜宪行礼,一个喊着“大嫂”,一个喊着“表嫂”。

何夫人则忙吩咐小穗给姜宪端个绣墩过来:“放到罗汉床那边去,免得被受了寒气。这一冷一热,最容易生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