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儿子的前途去敬香,不要说在山西境内了,就算是不在山西境内,她也是要去的。

何夫人不由道:“你们明年还去吗?今年说得太匆忙了,我怕没有时间,要不,我们约明年一起去吧?”

陆夫人不过是想和李家走得更近些,中元节去不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九月初九的重阳节,总有一天大家能约着一起出去。

“那赶情好。”她笑眯眯地道,“我到时候了来约你。”

何夫人笑着应好。

有小丫鬟急匆匆地走了过来,道:“夫人、郡主,王参将家的夫人过来了。”

姜宪忙请了她进来。

王夫人头发花白,面容憔悴,目含愁苦,虽然穿着杭绸衣襟,戴着赤金头面,可看上去也不像个官太太反而是哪里来的农妇穿错了衣裳走错了地方。

姜宪吃了一惊。

她请客之前曾经打听过来客的身份,知道王参将年过五旬,是金海涛的得力助手,行事颇为公正,在太原总兵府很有威望。

姜宪没想到王夫人是这样一副模样。

她笑着把人迎了进来,刚刚说了两句话,山西布政司左参议家的周夫人到了。

周夫人带了十二岁的女儿同来。

周小姐被迎去了退步,周夫人则留在花厅里和大家寒暄着。

太原府杨佥事的夫人到了。

她是一个人来的。

不一会,丁夫人和李夫人来了。

姜宪在花厅的门口迎接。

李夫人给两个引荐。

丁夫人虽说是五个孩子的母亲,身段却依旧细条,皮肤白皙,目光明亮,保养得很好,看上去不过三十出头的样子,是个风韵犹存的妇人。

她笑着和姜宪打招呼:“早就想来看看郡主了,没想到郡主走到了我们的前头,提前给我们发了请帖,看来还是我们慢了一拍。”

丁夫人说着,看了李夫人一眼。

李夫人是姜宪的全福人,在这些夫人之中,她和姜宪是最熟的了。

“郡主如今嫁到了太原,”她接过丁夫人的话茬笑道,“以后有的是机会。等过两天我们回请郡主就是了。”

姜宪道了谢,笑:“我在京里就听说丁大人家里有道烧干笋做得很好,有机会一定去尝尝。”

丁家也是江西人,耕读传家,祖上出过两位阁老,子弟出仕的非常多,在京城也有些名声。

可姜宪是宫里长大的,又是镇国公府的大小姐,知道丁家,还知道丁家那道有名的烧干笋,显然是打听过的。

这就比较难得了。

也说明姜宪有意与丁留为善。

丁夫人想到之前听李夫人说的那些话,对还没有及笄的姜宪不由刮目相看,又重视了几分。

她亲自为姜宪引荐了丁家二小姐丁挽。

丁挽恭敬地给姜宪行礼。

姜宪像之前一样,赏了丁挽两个封红。

丁挽温顺地笑着道谢,并没有因为年长就在姜宪面前有所托大,而是像晚辈一样的态度恭逊,跟着情客去了后面专门招待她们这些小姑娘的退步。

姜宪做惯了太后,素来喜欢这样长得漂亮又生气勃勃,温柔有礼的小姑娘,因而对丁挽的印象很好。

大家分主次坐下,姜宪就和丁夫人说起来话。

刚刚问了个籍贯,施夫人带着施家三小姐来了。

看见丁夫人和李夫人,她眼底闪过一线惊讶,但很快就被满脸的笑容给掩饰了。

“丁夫人、李夫人,”她屈膝朝着两人福了福,道,“我还以为我来得算早的了,没想到几位夫人比我来得还早。”

大家又少不得和她打招呼。

行过见面礼之后,施家三小姐被印彩往退步引。

施家三小姐却有些不悦,一副天真无邪的模样望着施夫人:“娘,我好些日子没看见丁夫人和李夫人了,我想在这里听两位夫人说话行吗?”

施夫人想把施家三小姐嫁到像丁、杨那样的读书人家去,因而一直盼着女儿能在丁夫人面前留下个好印象,这种宴请的时候如果女儿能讨了丁夫人的喜欢,她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她笑着刚要应好,姜宪却突然道:“几位小姐都在后面的退步喝茶,施三小姐既然过来了,先去打声招呼吧!等几位夫人过来了,我们也该移坐东跨院听戏了。”

到了她这里,就得守她的规矩。

断然没有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道理!

第324章 诧异

施夫人几不可见地蹙了蹙眉。

施三小姐则怯生生地朝丁夫人望去。

丁夫人低头喝茶,像没有听见似的。

施夫人母女脸上都闪过失望之色。

但没有谁为施家母女说一句话。

花厅里除了姜宪,都是比施三小姐年长之人,哪里有她说话的地方,她这样是很失礼的事。而姜宪作为主人,遇到这样不知道规矩的客人也脸上无光,大家只能装作没有看见。

施三小姐只好跟着丫鬟去了后面的退步。

大家开始小声地说话,笑语殷殷地互相打着招呼,问候着彼此相熟的人,场面热情而又不失温文。

姜宪微笑着听着。

既然要和山西的这些贵妇人打交道,这些贵妇人都是什么出身,和丈夫的关系如何,有几个子女之类的自然要打听清楚。可李家不比之前禁卫军,打听起来自然没有她做太后时的高效和翔实,这就需要她前世的经验做判断了。

不过纸上谈兵终是浅,把人物对上号,再听她们都说了些什么,印象会比较深刻。

何大舅太太在一旁听着,手脚都不知道该放到哪里好。

这里面全是些官太太不说,她们说话行事看上去都很文雅温和,说话的声音更是小得像怕惊飞鸟雀似的,她要竖起耳朵才听得清楚。这让她觉得自己像闯进了金丝雀里的八哥似的,粗鲁且寒酸。

何夫人比何大舅太太也好不到哪里去。

尽管姜宪把每一个夫人都拉到她面前来给她引荐了一番,但她还是觉得不自在。特别是她不知道姜宪为什么要强行地把施家三小姐赶到退步去,丁夫人还像没有看见似的。

在她看来,施家三小姐这样虽然失礼,可那也丢得是施家三小姐的脸,姜宪何必去管,反而白白得罪了施夫人。

她在心里叹着气,决定像书里说的那样“不痴不聋,不做阿姑”,她就做个又痴又聋的阿姑好了。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右、左参政的夫人等都来了。

这几位夫人出身都很平常,又不怎么出来应酬,丈夫本身是文官,对她不冷不热倒也正常。

大家又坐了一会。姜宪是新面孔,其他的人或多或少在应酬的时候见过一面,众人很快熟悉起来。姜宪看着快到晌午了,起身请大家移步东跨院的花厅:“…在那边设了宴,搭了戏台子。”

众人起身。

情客去请了在退步里歇息的几位小姐。

何瞳娘一副主人的姿态在前面引路,李冬至则跟丁家的二小姐丁挽、施家三小姐并肩而行,其他的几位小姐跟在她们的后面。

姜宪瞥了一眼没有做声,领着几位夫人往东跨院去。

路上,她们经过一道花墙,花墙尽头,是扇月洞门。

姜宪她们路过花墙的时候,两个捧着花篮的小丫鬟从月洞门后面走了过来。

看见姜宪等人,两个小丫鬟并没有慌张,而是贴墙而立,低眉垂眼地曲膝行礼,喊了声“郡主”,“夫人”,垂手站在那里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