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郡主要做担担面,结果嫌弃厨房太脏,灶上的花了三天的功夫打扫厨房。担担面早就不翼而飞。

可就算是这样,将军还狠狠地表扬郡主一番,说郡主对他的生活起居关心有加…就算是她在旁边听了,也不得不佩服将军睁眼说瞎话的能力。

情客陪着姜宪去了厨房。

李谦则在自己的书房见客。

“你说李讷言很想鉴赏郡主陪嫁过来的书画?”他面色当然,语气沉凝,道,“这件事郡主知道吗?”

讷言是李知府的长子李宁的字。

他是山西去年秋闱的解元。

“不,不知道。”这样的李谦,高妙华还是第一次见到,在他的印象里,李谦总是笑嘻嘻的,待人很是热情宽厚,原本已经在心中打好的腹稿在面对这样的李谦时,他竟然嗑嗑巴巴的,有些心虚,“所以才来求了宗权。宗权和郡主是夫妻,你要是开了口,郡主肯定会答应。”

如果姜宪不答应呢?

是不是外面很快就会传嘉南郡主根本就没有把他放在眼里?或者是传嘉主郡主性情跋扈,不是贤妻?

他在心时冷笑,面上却不显,道:“郡主的陪嫁都是珍品,李讷言想必也知道,他既然想看,为何不直接来找我或是求见郡主?”

实际上在他和姜宪成亲的时候,李解元已有此意。

他事后还曾为这件事和姜宪商量过。

姜宪觉得李讷言是李知府的儿子,又在士林颇有声望,如果他提出想鉴赏姜宪的陪嫁,就由他鉴赏好了,反正又不带出府去,找个地方让他好好观看、临摩一番就是了,还可以扩大李府在士林中的名声。

现如今李讷言没到,高妙华却冒了出来。

李谦不用猜也知道这是高妙华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有意而为的事。

高妙华也的确是为了在李解元面前显摆,主动揽下的这件事。

只是他怎么好意思跟李谦说。

他虽然和李谦是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却和李谦的关系很寻常。

在他看来,李家是土匪出身,大字不识几个,李谦虽然聪明伶俐,却不能沉下心来读书,得了个秀才的功名就不愿意上进了,开始钻营奉承,醉心仕途。

他瞧不起李谦的选择。

反而是和性情文雅的李麟一起品酒喝茶,读史论今的,更合得来。

所以他来求李谦心里就有点疙瘩。

特别是他们聚会的时候,常有人说起李谦,说他走了狗屎运,娶了嘉南郡主不说,还得了那么多皇家珍藏的书画古玩做陪嫁,让李家从一穷二白恐怕家里连本《千家诗》都没有的穷门小户变成了有藏书过三千的传承之家,让天下读书人都羡慕不已时,他这心里就像被猫抓了似的,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他才会一时冲动的。

现在他冷静下来,心里就更不好过了。

要不是他曾在同伴面前夸下海口,他早就掉头走了。

不过…他心念一转,猝然间有了个让他激动不已的主意。

“男女有别!”高妙华笑道,“讷言原本想直接向郡主开口的,可我觉得这件事还是跟你说一声的好。以我们的交情,你不会觉是我有些多事吧?”

李谦的确觉得他有些多事,何况高妙华吃他们家的住他们家的还时时在暗中摆出一副瞧不起他的样子,他看高妙华也很不顺眼,索性直言道:“我觉得在这件事上你还真不应该插手。不要说嘉南是郡主了,就算是个普通的女子,要借她陪嫁的书画鉴赏,那也得跟书画的所有人说一声吧?哪有像你这样冒冒然地就闯进来的。何况那些书画全都是价值连城,你也太鲁莽了些!”

他的话把高妙华气了个够呛。

李谦要不是娶了个郡主,有什么资格说他!

他深深地吸了几口气才压下心头的怒火,笑道:“那就算我多事好了!我先走了!让李解元自己来向你借好了。”说完,拂袖而去。

李谦坐在那里,生了半天的气,等到气消得差不多了,才回正房。

姜宪正兴高采烈地指使着丫鬟摆碗筷,看他回来,高兴地迎了上来,道:“今天我们吃冷面!我让师傅把红辣椒用油炒了才淋到面里的,肯定很好吃!”

李谦就笑着打量了她一番。

姜宪不解地道:“你看什么?”

李谦握了她的手在掌心细细地摩挲,笑道:“我看看你受了伤没有?”

“当然没有!”姜宪的脸有点红,道,“我站在一旁告诉师傅做的,自己又没有动手。”

“那也是你告诉她做的。”李谦笑着牵了她往里走,“今天饿死了,天气又热,刚回来的时候还在想喝碗绿豆汤算了,没想到你做了冷面,我听着就口水直流,可得好好尝尝。要是好吃,明天让厨房里多做点,给爹也送点去。”

“好啊,好啊!”姜宪就喜欢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凑在一起吃饭玩耍,就算是吵架,也有意思。

用新出的荞麦做得面条柔韧耐嚼,滑顺润喉,加上酸酸辣辣的调味,让决定不管这面好吃不好吃都要吃上一大碗的李谦交口称赞,直问姜宪:“还有没有?要是还有,现在就给爹送点去,他肯定也很喜欢吃!”

姜宪自己是不吃辣的,她把辣椒换成了糖,面条是酸酸甜甜的,也很开胃。就吩咐情客她们把酸辣口味的冷面送给李长青,酸甜口味的冷面各给何夫人、李冬至、何大舅太太、何瞳娘等。

不一会,东跨院那边就传来称赞声。

李长青更是吃得肚大如箩地瘫坐在太师椅上,很是幸福地和高伏玉感慨道:“我这个媳妇身份显赫,娶她进门的时候,我只求她能对我儿子好一点,可没想到,我还有一天能吃上媳妇做的面,难怪别人都说我有福气,我还真有点晚福!”

把原本准备和李长青说说姜宪的高伏玉听得欲言又止,最后和李长青闲聊了几句就起身告辞了。

第341章 生辰

何夫人不免有些担心,悄悄问李长青:“伏玉先生过来说了些什么?”

“没有说什么啊!”李长青有些奇怪,平时何夫人是从来不管这些事的,“就是闲聊了几句。听人说,过几天胡以良的老娘要过六十大寿了。可我怎么记得他老娘去年刚刚过了六十大寿的,你明天帮我查查礼单,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何夫人困惑道:“胡家老夫人不是在老家吗?我们还要去给他们家拜寿啊?”

“你懂什么!”李长青很不耐烦的道,“做寿是小事,收寿礼是大事。他这次只恐怕是要再搜刮一次了。不过,总把自己的老娘推出来这算是什么一回事啊,要推,也推自己老婆啊!”

到时候别人骂起来岂不是要骂胡夫人!

何夫人在心里嘀咕着,暗中撇着嘴,背对着李长青歇了。

李谦这边却在追着姜宪问:“你怎知道用油炒了辣椒很好吃?”

“你怎么这么傻!”姜宪笑道,“我从小吃的是御膳房啊!”

“你少忽悠我!”李谦笑道,“我又不是没有吃过御膳房。御膳房里除了煮就是蒸,怎么可能做这样的辣菜,要是皇上和宫中的贵人上了火怎么办?”

姜宪嘻嘻笑。

李谦就去挠她。

两人在炕上打闹着,李谦狠狠地吻了姜宪一通,这才放过她。

姜宪睁大了眼睛瞪李谦。

她总算看明白了,他哪里是要问她事,分明是想趁机胡闹。她要是再上当,那才是个傻子呢!

李谦全当没有看见,嬉笑着凑过来,轻轻地在她的唇上印了一下,这才去洗漱更衣。

真真是个无赖!

姜宪想着,忍不住扑到床上笑了起来。

结果第二天去给李长青请安的时候,李长青突然道:“我听别人说,这太原城里有头有脸的人到了夏天都会去云龙山避暑,我想了想,觉得你们也应该去那里避暑才是。郡主你觉得如何?”

姜宪一愣。

她无所谓,觉得去哪里都可以。

她公公既然提出来了,她这个做媳妇自然只有顺从的道理。

“全凭您吩咐!”姜宪恭敬地道。

李长青非常满意姜宪的态度,他拍了拍衣襟上并不存在的灰尘,笑道:“那这件事就这样决定了。我这就让人去云龙山买个好一点的别院,到时候你们一起去别庄住些日子,等出了伏再回来。”

最后一句,是叮嘱何夫人的。

何夫人恭谦地应“是”,领着姜宪、李驹几个恭送李长青去了衙门。

李驹几个则出门办事的出门办事,去学堂读书的去学堂读书,各自散了,只有何夫人和姜宪,并肩往内院去。

何夫人道:“你想去那里避暑吗?听说要走一天的路呢!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凉快?要是只比这边凉快点可就让人烦心了。毕竟这边还能堆个冰山什么的,到那里只怕有钱也买不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