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参股。

到时候不管是自己留着用还是卖,都会是笔一本万利的好买卖。

如果操作得好,说不定他们能长期供应生铁,成为九边最重要的家族之一。

只要一想到有这个可能,金宵全身的血都沸腾起来。

金家被邵家压得太久,他也被家里的气氛压得太久。

他需要站起来,站得比父亲还高,看得比父亲还要远,让金城和金媛能躲在他的羽翼下不受伤害。

“宗权,你就让我跟着你一道进京吧?”他放低了姿态,“你也知道,我是门都摸不到的。我总不能在我妹妹刚刚嫁到安陆侯府还没有站稳脚根的时候就去求我妹夫吧?到时候我妹妹在夫家怎么好做人?再说了,邓成禄性子绵和,邓家早已不问朝政,让他帮我牵线搭桥,还不如我自己想办法呢!”

金宵说的也是实话。

但李谦还是有些犹豫。

金宵索性道:“宗权,我实话跟你说了吧!这一年、两年的军饷我们家还是拿得出来的,我爹让我去京城,最主要的是还是想结交几个能在关键时候帮得上我们家的官吏,也不要多大的官,消息灵通就成。至于要不要得到银子,反在其次。”

李谦不敢给他保证,道:“如果我去,就和你一起去!”

金宵大喜。

他要的就是这句话。

随后他说起生铁的事来。

金城帮着李谦做事,李谦并没有瞒着金城,金宵知道这件事也不稀罕。

“现在还不好说。”李谦低调地道,“主要是看郭永固给不给面了。如果能谈下来,你也知道,我这边不缺银子,这批生铁弄回来我是要自己用的。如果你实在想入股,那就占一小股好了。”

他一家独大,鞑子打过来的时候,谁给他帮忙?

最好是几家的实力都强大起来。

金宵喜出望外,觉得这趟来得太值得了。

两人开始讨论哪家的铁打得好。

李家毕竟离开山西快十年了,不比金家是这里的地头蛇,金宵很快就向李谦推荐了两个打铁的师傅,并承诺到时候把这两人弄来给李家打制一批刀剑。

说起感兴趣的话题来,时间就过得特别快。

有小丫鬟奉了姜宪之命过来给李谦传话:“今天是表小姐的生辰,郡主说,她在舅太太那里吃了长寿面就过来!”

李谦就有些意外。

之前可没有听说今天是何瞳娘的生辰。

此时不是问话的好时机,李谦点了点头,要放那小丫鬟走。金宵却对李谦道:“表小姐?是何夫人娘家的侄女吗?”

李谦外祖早就没人了,金宵来之前就打听清楚了。

李谦“嗯”了一声,笑道:“嘉南还挺喜欢她的,常把她和冬至接到身边作伴。”

金宵听了笑道:“相请不如偶遇。我既然遇到了,少不得得做回哥哥。”说着,他喊了近身服侍的小厮进来,让他去银楼买对赤金的长命锁,“给妹妹庆生。”

李谦哈哈笑,道:“我妹妹今年才八岁,不过我这表妹却已及笄,你送长命锁不适合吧?”

金宵闹了个脸红,怪李谦道:“谁让你没有说清楚的。‘郡主常接到身边作伴’,任谁听了这话也会以为你那表妹今年不过八、九岁啊!”

李谦又是一阵笑。

金宵赧然地摸了摸鼻子,随后却是心中一动,吩咐小厮去银楼打副头面送给何瞳娘之后,要求李谦打发了屋里服侍的,正色地道:“宗权,你看我弟弟金城怎样?”

李谦一愣,道:“还不错!”

这是句实话。

金城虽然沉默寡言,却不是那心中无事之人。相反,他不仅心细如发,而且做事踏实稳沉,谨言慎行,处事说不上圆滑却机敏灵动,是典型的庶次子。金宵有他在身边扶佐,以后金家的庶务完全可以全权交给金城,不用操心了。

相比之下,李谦这边却缺了个这样的人。

李骥老实,却也太过木讷,做小事还成,大事却不堪用。

他还得想个办法找个能帮他打点庶务的人。

想到这里,李谦就有些头痛,神色间也平添了些许的无奈。

金宵见状不禁道:“宗权,我跟你说正经的事。金城跟着你做了段时间事,你比我还了解他,他这个人到底怎样?”

“真心不错!”李谦肃然道,“你我朋友一场,金城又是你弟弟,以后你的左膀右臂,我怎么会敷衍你?”

“那就好!”金宵笑着道,问李谦,“你那表妹定亲了没有?”

“应该没有吧?”李谦不敢肯定,在姜宪之前,他压根就没有注意过何瞳娘。

金宵听着呵呵地笑,对李谦道:“宗权,不如你我两家结门亲事吧?”

“你什么意思?”李谦一开始还没有反应过来,可话一出口,他立刻明白过来,明白过来之后不免目瞪口呆,道,“你是说,金城和何表妹?”

“是啊!是啊!”金宵欢快地道,“你看,你也觉得我们家金城不错,而何小姐正当年,如果能结为秦晋之好,这不是两全齐美,锦上添花的事吗”

李谦忙道:“这件事你得金总兵商量商量吧?”

“我爹肯定愿意。”金宵胸有成竹地道,“不说别的,就说你和郡主帮我妹妹找了这么好的一门亲事,我爹也肯定愿意!”

金城虽好,却是庶子。何家的姑娘门户低了点,却是嫡出。

加之何姑娘颇得嘉南的喜欢,又能和李家成为姻亲,何乐而不为?

金宵觉得就算是他爹不答应,他也能说服他爹答应。

“我这边你就别管了,你只管让人去问问何家愿不愿意?”他道,“你要觉得不好意思问,可以请郡主代劳啊!她应该和何夫人、何太太的私交很好才是?”

第370章 加强

金宵这么一说,李谦已经明白金宵打什么主意了。

不过,如果能和金家联姻,特别是和能力出众的金宵关系更牢固,和金宵结亲的确是个很不错选择。

他故作拿不定主意的样子沉思了片刻,道:“这件事还真得请嘉南出面。这位何表妹的情况我还真不知道。”

何夫人是继母,何瞳娘又是何夫人那边的亲戚,李谦知道何瞳娘的事,那才不正常。

金宵不以为然,反复叮嘱李谦要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到时候我肯定给郡主包个大大的红包。”

李谦笑着应了,两人又说了会儿闲话,李谦陪金宵用过晚膳,商量好了明天的行程,这才回屋。

姜宪已经回来了,卸了环钗,梳洗过后正坐在镜台前由印彩帮她梳头。

听到动静她转过头来,眉眼就笑了起来,满心的欢喜掩也掩饰不住地扑面而来。

“你回来了!”她道,“我让厨房给你做了醒酒汤,你喝了之后再去盥洗。”

李谦“嗯”了一声,忍不住上前摸了摸姜宪的头,依她之言喝了醒酒汤,跟着服侍的丫鬟进了洗漱间。

等他出来的时候,姜宪已经绾了个纂儿,换了白绫中衣,靠在床头看着词话。

李谦就凑过去看了一眼,见封面上还是小姐带着个丫鬟在庙里拜观世音菩萨,庙门外一个书生模样的青年男子在窥视,不由笑道:“这本书很好看吗?我看你昨天也是看得这本!”

“一点也不好看!”姜宪说着,有些生气地把书扔在了床上,道,“写这本书的人叫百晓生。他肯定是个落第的秀才,也只能是写出这种酸溜溜的东西了——这书里的书生家徒四壁,就借居在一个庙里读书。有一天,一位富家千金到庙里上香,他一见倾心,就想娶了这富家小姐为妻。那富家小姐的父亲瞧不上书生贫寒,不愿意把女儿嫁给他。他就发奋读书,考上了状元…”

“这不很好吗?”李谦笑着,把她丢在床上的书捡了起来,一面随手翻着,一面道,“那书生功成名就了,就可以去富家千家的家里求亲了,双喜临门,花好月圆,正好成就一段佳话。”

“什么啊!”姜宪越说越生气,道,“那个书生考上了状元,就想着要去羞辱那富家千金的父母一顿,正巧他的恩师有个小女儿,要招婿,看上了他,他欲拒还迎地做了恩师的女婿,成亲之后还带着新婚的妻子特意从富家千金的门前走过。那富家千金的父母后悔不己,求上门去请书生原谅他们有眼无珠,最后还要把女儿嫁给她。富家千金竟然同意了,他恩师的女儿还要和那富家千金效仿娥皇女英…”

李谦大笑,在她耳边低声道:“你到底是生气那书生心胸狭窄,还是生气那富家千金父亲受辱还愿意嫁给那书生?”

他暖暖的气息扑打在姜宪的耳背上,姜宪的耳朵顿时红成了一片,心里更是慌慌的不知所措。

“都,都让人生气!”她说着,朝后挪了挪,想避开李谦太过亲昵的姿态,“那个书生气量狭小,富家千金宁愿给人做小,不知羞耻,恩师的女儿更是莫名其妙,宁愿让别的女人插足他们夫妻之间,她恐怕根本就不喜欢她的丈夫,她只是想要个虚名罢了…”

姜宪喋喋不休地,更显心虚。

李谦微微地笑,轻轻地含住了她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