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宫里出来的女人都这么的彪悍吗?

先有曹太后,后有嘉南郡主…

丁夫人心情复杂,说不出是羡慕多一点还是忌妒多一点。

她忙摇了摇头,赶紧把这种心思压在了心底,服侍着丈夫更衣上床。

远在太原的袁家西边一个僻静的院子里,满头银丝的袁家老安人正襟坐在罗汉床上,四个儿子恭敬地围坐在她的身边,听她问话。

“丁留昨天赶在城门落钥匙的时候赶去了云龙山,”老安人慢慢地道,“今天又和李家的人一起过的中秋节?”

袁大老爷点头,道:“飞鸽传来的话是这么说的。”

老安人皱了皱眉,道:“丁留像个被河水久经冲刷的鹅卵石,滑不溜秋的,李家要是没有他所求的,他决不会这么殷勤地跑过去。可见京里传来的消息是对的,温鹏是被嘉南郡主给扳倒的!”

消息是袁大老爷给的,他早已猜出了答案,倒还没有什么,袁家的另外三位老爷却齐齐惊讶地差点跳了起来。二老爷更是直接道:“娘、大哥,会不会弄错了。郡主就是再尊贵,也是一介女流,没有及笄,她怎么可能影响朝廷官员的任免?”

袁老安人听着重重地“哼”了一声。

袁家三老爷和四老爷想自己的母亲十三岁嫁到袁家,十六岁开始帮父亲看账本,二十岁开始通过父亲掌管本家的生意,就把心中的疑问给咽了下去。

“所以才让你们注意啊!”袁老安人道,“这位嘉南郡主不简单。老大媳妇做得不错,不仅奉了重礼去拜见了嘉南郡主,还亲自定下了给李家的中秋节礼。等过几天三丫头出阁,郡主来,你们一定要上礼待之,郡主不来,老大媳妇就亲自过去给郡主送上宴请回礼,态度势必要恭敬。”

袁家的几位老爷应是。

袁老安人沉吟道:“我记得李家有个庶子,他说了亲没有?若是没有说亲,你看我们家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几位大老爷面面相觑。

袁家是有祖训的,年过四十无子方可纳妾。

因而袁家几乎没有庶子女。就算是有,那也是因为结发之妻生不出来,从来没有发生过哪房嫡庶子嗣都有的。也就是说,袁老安人想拿袁家的嫡女和李家的庶子去婚配。

袁家的几位老爷都不愿意。

袁二老爷干脆地道:“好像没有合适的。”

袁老安人也没有去追究这句话。

在她看来,这个时候提联姻的事还早了点。

虽说她觉得这件事是姜宪干的,可京城却始终没能探听到什么消息。

她此时就更羡慕丁家了。

丁家因是官宦之家,丁留又是两榜进士出身,他们就能比自己更早、更准确地得到消息。

可惜袁家有经商的天分,没有读书的天分,努力了几代,也没有供出几个能在仕途上一展鸿图的读书人来。

两家自认为做得隐密,却没能瞒得过李夫人这个八面玲珑之人。

听说了丁、袁两家的动静,李夫人沉默良久,笑着给姜宪送了封信去。

信到的时候,姜宪刚刚在李家老宅子安顿下来,由李谦领着在李家老宅子里转悠。

第379章 回归

认真的论起来,这里也不是李家的祖宅。

李家在李长青之前穷得叮当响,除了一幢倒了半边的三间茅草屋,什么也没有。

李家压根儿就没有什么祖宅。

后来李长青在外面当土匪,曾悄悄地拿了些银子回来救济家里的兄长,又因为这些钱来得不正,没敢给多的钱子,李麟的父亲才勉强在原来的台基上盖了幢三间的土坯屋。但随着李长青势大,李长青的身份瞒不住了,李麟和姐姐李雪被接到李长青的身边抚养,李家的这幢三间的土坯屋也倒了。就算之后李长青被招安,李长青也不敢乱来,直到李长青在福建做了三年的总兵,寻思着朝廷不会再和他秋后算账了,他这才派人回到老家,将那三间宅基地左右的房子买了下来,建成了如今前后宽敞,占地三十多亩的“祖宅”。

因而这个祖宅很新。

粉白的墙上画着那些吉祥图案的色彩都很明丽。

李谦不免有些尴尬。

姜宪却觉得这样很好。

“你都不知道,我从前最怕去坤宁宫了。”她和李谦走在绘着蓝绿色图案的抄手游廊里,一面和李谦说着话,一面随手揪下了抄手游廊旁垂柳的叶子拿在手里玩着,“因为从慈宁宫去坤宁宫的时候要经过永寿宫。太宗皇帝的慈安皇后就是在那里停的灵,英宗皇帝的贵妃也是在那里没的,先帝的生母,也就是孝宗皇帝的静妃安氏,在那里住了二十年,孝宗皇帝殡天之后,她就是在那里自缢的,先帝登基之后,就锁了永寿宫,只有几个打扫的太监能进去。你想想,一个宅子好几年不住人,会破败成什么样子?我有一次听宫女说,路过永寿宫的时候,突然从里面窜出了几只老鼠,当时把她们吓得,立刻就尖起来。后来曹太后派了人去打扫永寿宫,那里的老鼠,养得比刚出生的小猫还大。御善房的人说,偷吃东西的肯定就是这帮老鼠。我听了之后有好几年都不敢吃御善房的东西…”

这种事李谦还是第一次听到。

他看着姜宪满脸嫌弃的样子,呵呵直笑,把她拉去了李长青之前为他们准备的宅子。

宅子挺大的,三进三出,后面还带个小花园,引了活水进来做成了小溪池塘,旁边种了很多梅花,正房出来是个花圃,院子的角落还竖了两块模样嶙峋的太湖石,新漆的落地柱和门窗在太阳下闪闪发光,屋里还散发淡淡的石灰气。

姜宪笑道:“要是再放些日子过来住就好了。”

李谦听着心动,道:“要不,我们回老宅子过年吧!”

“好啊!”姜宪觉得只要是李谦陪着她,去哪里都行,“你有假吗?”

“不是还有爹顶着吗?”李谦嘻嘻笑,把李长青拉出去做了壮丁。

姜宪抿了嘴笑,之后趁机说了李谦的前程:“你准备就在山西总兵府吗?按朝廷的例律,官员需在离家五百里以外的地方任职。你们家能回山西,是因为曹太后的缘故,算得上是特例。可我担心赵翌把朝廷里的事理顺了之后,会整治官吏。你要不要换个地方做官,和公公分担一下风险。”

李谦觉得姜宪在正事上不会和他说废话。

他微微一愣,道:“你是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姜宪和姜律联系的不多,反而和曹宣、白愫两人书信来往的十分密切。而且温鹏的事,也是托曹宣出的面。姜宪和曹宣之间,仿佛有条无形的纽带,让这两人在很多事上都会走到一块儿去。

或者是因为,他们是在同样的环境里长大的人?

李谦在心里嘀咕着。

前世的经验告诉姜宪,李谦并不是个听见就是雨的人,她早就想到他会问自己,因而她坦诚地摇了摇头,道:“我倒没有听到什么风声。只是这些日子以来一直在想这件事。山西太复杂,你这样跟着公公,只怕十年都难有进展…”说到这里,姜宪自己倒先发起呆来。

李谦不由愕然,却也不催她,静静地陪着她站在抄手游廊的中间。

姜宪此时的思绪却乱极了。

一直以来,她都觉得李谦野心勃勃,肯定是要出人头地的。可李谦的野心到了哪一步,她却从来没有好好和他谈过。

如果他只是想做封疆大吏,留在李长青的身边,慢慢接手李长青的事业,安安稳稳地过上这几年,若是世道乱了,凭着李谦的本事,也不至于吃不上一碗饭。

可若李谦…想如前世般独霸一方,成为左右朝局的人呢?

前世他有她相帮都走得那样艰难,特别是他的功勋都是在战场赚的。

战场上有多危险,她可是亲身体会过。

李谦生死不明时,那种在深夜无望的等待,她再也不想经历了。

姜宪不想让李谦上战场。

可她还是在痛定思痛之后问李谦:“你有没有想过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当然想过啊!”李谦笑道,“大丈夫屹立世间,自然是要建不世的功勋,娶绝世的美人啦!”他说着,突然抱起了姜宪,让她站在了抄手游廊的美人椅上。

姜宪吓了一大跳,忙箍住了他的脖子,却因为站在美人椅上,比李谦还要高出半个头来,变成了她俯视李谦,李谦仰望着她的模样。

“绝世的美人如今已经在我的怀里了,”他望着姜宪,目光深邃而又专注,仿佛她是那罕世的珍宝,世间的万物再也没有任何的东西能吸引他的注意力,再也没有任何的东西比她更让他着迷,“我已再无所求!只求着建不世的功勋,守护着我的绝世美人不被人觊觎…”

姜宪羞得不行,多看李谦一眼都觉得心跳得没有办法呼吸。

她左顾右盼地胡说八道,好像这样,就能让自己自在一些:“你又胡说八道!一会儿说别无所求,一会儿又说只求建不世的功勋…”

李谦笑着把她从美人椅上抱下来,低头抵了她的额头,低声笑道:“若是没有绝世的美人,我立了那不世的功勋又有什么用?”

那你前世在干什么?

话到了嘴边,姜宪立刻咽了下去。

前世是前世,今生是今生,她不能因为前世的事就怨忿今生的他。

她也不应该总想着前世的事。

那样只会让她对李谦先入为主,让她陷入自怜自艾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