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骥的原来明亮的眼睛瞬间像被点燃了的火把。

他一跃而起,像立军功似的身姿笔直地站在了姜宪的面前,道:“嫂嫂,你可真厉害!”

“那是!”姜宪颇有些得意地道,却聪明地没有再往下说。

想当年,她就是这么和内阁的那些老狐狸斗的。

最后那些人还不是纷纷败在她的手下。

这世上要是讲文斗,除了曹宣,就是她了。

当然,若是讲武斗…姜宪摸了摸自己的鼻子,李谦认了第二,估计没有谁认第一。

不过,这个时候李谦和曹宣都还年轻着,她应该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才是。

想到这里,姜宪信心大增。

而李骥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把件卑鄙无耻的事说得这样理直气壮,光明正大。

他被强压在心底的热血一下子就止不住地涌了出来。

“嫂嫂,你怎么说,我怎么做。”他握着拳头,满脸的跃跃欲试,“保证把那家人打得满地找牙。”

“我怎么说你怎么做,”姜宪却不领情,道,“那还要你干什么?随使找个小厮就行了。当然是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行了,再找你大哥给你收拾残局。”

“啊!”李谦和李骥都瞠目结舌地望着她。

姜宪却神色自若,道:“不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吗?这种事,应该由你们男人出面吧?”

李谦哈哈大笑。

他怎么看着,保宁这是在向他撒娇似的。

好像她在外面被人欺负了,要他帮着出头的模样。

李谦不由对李骥道:“既然你嫂嫂这么说了,你就照着你嫂嫂说的去做就是了。万一闯了祸,记得机灵点,快点跑回来跟我说,别被人堵在外面打了。”

“好,好,好!”李骥望着李谦,眼角泛红,喃喃地不知道说什么好。

李雪比兄弟两人反应的慢一点,可话说到这个份上,她就是再迟钝也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她一面觉得姜宪的想法荒唐,一面又为娘家兄弟和弟妹都愿意为她出头感动,心里五味陈杂的,眼中不由水光闪动,说着“你们不必这样,为我伤了和气”。

姜宪撇了撇嘴,道:“现在还有什么和气可言。”然后吩咐李骥,“就算是大姑奶奶嫌麻烦,有些东西不要了,可也不能便宜了那户人家。像什么大姑奶奶嫁进去那年种下的树啊,用过的摆设啊,你都给我带回来!”

她的话再一次把李骥给震住了。

李骥愣愣地道:“树?!树也要挖回来吗?”

姜宪嫌弃他办事不机灵,道:“要是冬月在这里就好了!”随后不得不提点他,“像我,在慈宁宫里的时候就种了好几盆惠兰,留了几盆十分罕见的给太皇太后和太皇太妃,其他的我就让人给带到了山西。大姑奶奶虽然不种惠兰,可总种过树,种过庄嫁吧?全都给我带回来,大姑奶奶惦记着呢!”

李骥也算得上是孺子可教了。

立刻明白过来,摩拳擦掌,连声应诺。

第382章 返乡

就算是为了自己的事,姜宪这样纵李骥胡来,总是有些不妥当,特别李骥还是李家唯一的庶子。

李雪心疼这个从小就心思缜密,与人亲善的孩子。

她朝李谦望去。

李谦在旁边看着姜宪胡闹,微笑不语,神色间有些不曾掩饰的溺爱与娇宠。

李雪心中一震。

她一直以为李谦和姜宪的婚事是宫中贵人们的意思,却从来没有想过李谦有可能是真心的爱慕姜宪。

李雪不禁长长地吁了口气,忍不住悄悄地问李谦:“你就这看着他们乱来不成?”

李谦深深地看了李雪一眼,轻声道:“嘉南千里迢迢,独身一人嫁到山西来,连个能说得上话的玩伴都没有。她如果能找些事做来打发日子,不管是什么事,只要她高兴,我都不会阻止她的。”

李雪倒吸了一口冷气,虽然心中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却知道,这次李骥不管怎么闹,都不会被叔父责骂,这就够了。

那就如李谦所愿,由着嘉南郡主闹腾去,反正天塌了有高个子顶着,与她们这些内宅妇人有何相干?

放下了心中的担忧,李雪的笑容也开朗了几分。

几个人说了会儿话,看着天色不早,到了用午膳的时候,一行人去花厅用膳。

李长青在李家村的地位很特殊。

他是偷偷跑出去做的土匪。

没有成气候的时候,官府并不知道他是哪里的人,李家村自然安然无恙。等他成了气候,朝廷前来剿匪,李家村已在他的地盘,李家村的男丁也多投靠了李长青。再后来,朝廷招安,李家村多跟着李长青发了乱战财,或是回了李家村买房买地安顿下来,或是跟着李长青去了福建。因而李长青虽说是做了一回土匪,不仅没有给李家村带来灾祸,反而让李家村比其他的村落都要富足。

如今李长青又娶了个郡主媳妇,李家村的人对他更是高看一眼。他带着家里的人回乡祭祖,不仅李家村的族长和老辈人亲自上门恭贺李长青,就是家中的小辈和晚辈也都来了。李麟以李家长子长孙的身份跟李长青的身后,不时地跟上门拜访的乡亲邻里寒暄着,外院的棚子里坐满了人,闹哄哄的。

尽管这样,李谦和李骥出现在院子里的时候,还是立刻就引起了李家村众人的注意。

“宗权,你刚才跑哪里去了?让我一阵好找!”有人和李谦套近乎。

也有人道:“宗权,你什么时候回来的?之前怎么没有看见你?你娶了郡主做媳妇,就连人影也不见了!”

还有人道:“宗权,听十五嫂说,你的新娘子漂亮得像画上的仙女,你这家伙可真是好福气啊!我看我们这一辈人里,就你运气最好了!”

李谦听着,压抑不住心底的喜悦,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来喝斥着刚才说话的人:“说什么呢?那可是你嫂子!有你这样说你嫂子的吗?”

众人哄堂大笑,笑声中充满了善意。

李麟冲着李谦直笑。

两人有几分相似的面孔都笑容明快。

而李骥像往常那样,退后几步,走在了李谦的身后,任由李谦的影子挡住了他身影。

姜宪则和李雪去了内宅的花厅。

今天来李府做客的女眷都在花厅落脚。

她一走进去,就有曾经去参加过她婚礼的李家女眷和她打呼。

姜宪从前的习惯,三品以上的大员才记脸,不然根本不记。因为三品以下的大员见到她的时候比较少,她不想在这上面浪费自己的精力。

所以她不认得和她打招呼的都是些什么人,只感觉有些面熟。但以她的手腕,这并不妨碍她笑语嫣然地和在场的女眷们说着话,问她们今年的收成怎样?上次带着孩子一起去的,婚事定下来没有…不一会儿,她身边就围满了人。

有些认亲那会没资格去的年轻嫂子把姜宪围得更紧。

李雪见状大松了口气。

谣言能杀人。

虽说这些都是李家村的人,辈份低,以后姜宪随着李谦回乡祭祖才可能见上一面,可若是能在这些人面前挣个好名声,何乐而不为?

姜宪年纪虽小,却比她想像的懂事多了!

李雪很是欣慰,慢慢地退到了一旁大柱子后面的太师椅上坐下。

前院,李家的族长十七公和李长青商量:“你们来之前我请我们这里最有名的算命师傅看过黄历了,说是明天辰正是个好时辰,我想明天辰正的时候准时开祠堂的正门。”

姜宪的婚事每一步都由姜家请钦天临看过时辰的,包括她随李谦回乡祭祖,什么时候上香,什么时候上谱,姜家都写了个单子过来。

这是别人家求都求不到的事,李长青当然不会违背。

李家的族长只好吹毛求疵,在什么开祠堂大门的事上耍耍威风。

李长青这祖宅还要李家的人帮着看护,并不想得罪他们,想着钦天监让李谦和姜宪明天巳正上谱,不仅笑着答应了,还恭维了十七公一番。

十七公很是受用,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

情客没让姜宪多吃,笑着低声对姜宪道:“郡主,不是我要拦您,是将军。说这些菜油荤太重了,怕您吃了不舒服,让我看着您一点。等会儿回去了,灶上再单独给您做些吃的。”

姜宪点头,只喝了点甜汤。耳边却全是议论李雪的话。

“到底是命不好,年纪轻轻就守了寡。李家如今也是官宦之家了,以后只怕不会让她再蘸。可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