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宪天还没有亮就起来,这一番情绪激动,等静了下来才觉得倦意袭来,太皇太后的话正中下怀,她连声应了,由彩霞服侍着,草草地用了午膳,就和白愫歇下来。

等她醒来,已是夕阳西下。

她暗喊一声“糟糕”,忙爬了起来。

情客快步上前扶了她,道:“郡主,您别急。太皇太后派印霞姐姐来看过您两次了,知道您还没有醒,特意吩咐下来,让您好好地睡一觉,谁也不许打扰。而且清蕙乡君也还没有醒,您正好等清蕙乡君一起去给太皇太后请安。”

姜宪心中一松。

情客让人去叫白愫,转身打了水进来服侍姜宪梳洗。

等姜宪收拾停当,白愫捯饬好了。

两人像从前在慈宁宫似的,手牵着手去了太皇太后那里。

因是为曹太后特别修缮过的,排云殿的两个偏殿都比普通的寺庙要修得宽敞舒适。太皇太后和太皇太妃正坐在临窗的大炕上打叶子牌。

看见两人进来,两位老人家都露出慈爱的笑容,招着手让她们过去。

姜宪顿时有些恍惚,仿佛又回到了从前似的。

她亲热地坐在了太皇太后的身边,想帮太皇太后看牌,太皇太后却丢了牌,握了姜宪的手,道:“手有点凉。山上冷,你要多加件衣裳才是。我走得急,没能把田医正带上,不过,我留了话给他,他应该明天一早就能赶过来,到时候让他给你把把脉。”

姜宪连忙道谢。

太皇太后就问起她李谦的事来:“你准备怎么跟曹氏说?”

“不外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姜宪笑道,“要见了曹太后之后才好定夺。”

太皇太后微微颔首,道:“那我明天中午就把她叫过来用午膳好了!你们就在我这里说。”

让曹太后知道,这件事太皇太后也是知道的,成了,太皇太后自会承她的情。

姜宪对宫里、官场上的那一套做法烂熟于心,哪里还看不出太皇太后的心思。

她靠在太皇太后的肩头,沉声道:“外祖母,我还没有做母亲呢?你一定要好好地,长命百岁,给我的孩子也请封诰命和袭职才行。”

太皇太后听着哈哈大笑起来,拍着她的肩膀道:“放心,我怎么也要活着看到玄孙,给我的玄孙请了荫恩才能安心闭眼睛的。”

第415章 跑官

翌日,姜宪起了个大早,在绿树葱郁、薄雾缭绕的大报恩寺里转了一圈之后,去陪太皇太后用了早膳,又陪着太皇太后去大雄宝殿进了几炷香,然后陪着太皇太后在寺院里散着步。

或者是觉得祖孙俩这次见面之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见,太皇太后说起了姜宪的母亲永安公主:“…从小就冰雪聪明,像个糯米团子似的,谁看了都喜欢。就是你外祖父,那么偏心的一个人,见到你母亲也要抱一抱…养了只白毛绿眼睛的猫,我看着碜人,可你母亲喜欢,走到哪里都带着。有一年大年三十,你外祖父在交泰殿设家宴,我带着你母亲赴宴,半路上那猫跑了,我们找了大半夜才在英武殿的那株百年老柏树的树杈上找到,结果那年的年夜饭也没吃成,你外祖父责怪她,她还和你外祖父顶嘴。你外祖父多好强的一个人,在她面前硬是没了脾气,这件事就这样算了…所以后来,她瞧中了你父亲,要嫁给你父亲,我是没能拦住的…”

这话姜宪曾经听太皇太后说起来。

不过,那时候太皇太后已经病入膏肓,太医说没几天好活了,宗人府、礼部都准备好了寿衣,只等着太皇太后咽气。

姜宪的眼泪就籁籁地落了下来。

“你这孩子!”太皇太后以为姜宪是想起了从未曾谋面的母亲,忙给她擦着眼泪,道,“你不用替你母亲伤心,她这一生啊,可没有受过什么苦。她嫁给你爹之后,你爹把她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好得很。她虽然去得早,可也算是生同衾,死同椁,得偿所愿了。”

姜宪点头,转移了话题,道:“我上次带给您的黄精你给田医正看过了没有?我让孟姑姑加了蔓菁子平时给您熬点粥喝,您喝了没有?”

太皇太后哪里舍得!

她呵呵地笑,道:“喝了,喝了!”

“那我下次再给您带点来。”姜宪道,“山西那里产这个。”

“你不用管我。”太皇太后高兴地拍着姜宪的手,道,“宫里什么没有?你要是有好品相的黄精,就留着自己用。好药材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我那里多的是。”姜宪不在意地说着,有小丫鬟快步走了过来,屈膝行礼之后禀道:“太后娘娘过来了。”

“这么快!”太皇太后很是意外,抬头望了望天,日头还没有到正当午,曹太后的确来得早了一点。

不过,太皇太后并不是真的请曹太后来用午膳的,也就没有太在意,让姜宪在她住的偏殿的碧纱厨里等着,自己坐在了明间中堂罗汉床上,召了曹太后进来。

曹太后进来后恭敬地给太皇太后行了礼,说是安国公夫人下午过来看她。

言下之意,是快点把这顿饭吃了,她下午还有事。

连表面的文章都不愿意敷衍了。

太皇太后也不客气,直接道:“找你过来,原也不是准备一起用膳。是保宁有事,我这才给她搭的这个线。”

“保宁?!”曹太后愕然,随后眼底又浮出困惑之色来,“保宁怎么了?”

照她看来,姜宪就算是出了错,也求不到她的面前来。

太皇太后道:“她此时就在万寿山排云殿的偏殿里,我让她出来直接和你说话吧!”

就在万寿山!

可她居然一点音讯也没有听到。

如果有人再像姜镇元那样带人闯进万寿山来,她还有命在吗?

一时间曹太后的脸色铁青铁青的。

太皇太后难道还会看她的脸色不成,依旧把姜宪叫了出来,道:“太后也算是看着你长大的,你现在有什么事,直接跟太后说就是了。她不会为难你们这些小辈的。至于我,就先出去走走了。等会一起用午膳好了。”

曹太后见到姜宪之后就心神俱震,直到太皇太后出门她脑子里还一片糊的,好不容易喝了几口茶,定了定神,曹太后这才问姜宪:“你怎么回了京城?皇上知道吗?”

“皇上不知道!”姜宪不以为意地笑道,“我这次来,除了拜见太皇太后,主要是来见太后的。”

“见我?”曹太后皱了皱眉。

自从李谦和姜宪成亲之后,李家的事就成了她心口的一根刺。

李家到底想干什么?

他们有没有背叛自己?

李谦勾引了姜宪,到底想攀上姜家这个高枝另谋出路,还是想甩开她这个已经失势的太后重新站队?

这些问题折腾着她,她整日整日地睡不着觉。

如今姜宪却说是来见她的…李家打得什么主意?姜家又打得什么主意?

“你见我做什么?”曹太后心中惊涛骇浪,面上却淡定从容。

姜宪笑道:“我想让李谦去陕西任都司指挥使或是行都司指挥使!”

曹太后讶然。

姜宪,这是来给李谦跑官的吗?

可见姜宪当初是真的和李谦私奔了。

真是蜜罐里长大的孩子,不知道深浅!

曹太后有点想笑。

她问:“这种事,你不是应该求你大伯父吗?”

姜宪闻言就皱了皱鼻子,像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似的道:“大伯父说,陕西那边认识的人不多,陕西都司指挥使或是陕西行都司指挥使不太好求。现在陕西都司指挥使是兵部尚书李瑶的人,而行都司指挥使则是熊正佩推荐的,两人都刚刚上任,板凳还没有坐热呢!”

实际上是因为这两个职务都是正三品,姜镇元想把其中一个换下来,就得拿一个正三品的武官和对方交换。之前姜镇元已失了宣府总兵一职,此时正铆足了劲准备把马向远给拉下马,怎么舍得拿自己有限的几个正三品武官的职务和对方交换呢?

曹太后目光微沉,像哄孩子似的笑着对姜宪道:“保宁,你年纪还小,之前又一直住在慈宁宫里,有些事你不知道。你伯父说得对,正三品的武职,朝廷上下也就那几个,太难了。我看你不如先给李谦谋个正四品的佥事或是同知,以后有了机会,再慢慢地升擢也不迟。”

“那怎么能行!”姜宪的眉头几不可见地蹙了蹙,道,“李谦好歹也是皇亲国戚,若是从正四品的佥事或是同知做起,岂不让别人耻笑?我不想他那么辛苦,还要从正四品熬起,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第416章 信不

“的确!”曹太后很是赞同,目光微微一闪,理解地道,“从正四品的佥事或同知做起,让外面的人看见,还以为我们不重视李谦。像上次,那个叫温鹏的,不就是因为觉得你是远嫁的郡主,所以才敢在你面前说三道四的?可你伯父的顾忌也不是没有道理。要不,让你伯父和李瑶或是汪几道商量商量,看能不能换手抓痒,空个陕西行都司指挥使或是都司指挥使出来,由你伯父帮着安排一下。”

言下之意,是你伯父不愿意帮你,你就找到我这里来了。

姜宪叹气,道:“我求过我伯父了,可我伯父说,只有宣府总兵的位置能动,可那边战事频发,不管是现在的陕西行都司指挥使还是都司指挥使都不足以担当,怕到时候被鞑子破城,让京城受累。万一真的是那样,我岂不是千古的罪人?所以我想来想去,只好来求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