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宪横了他一眼,但心里却抱怨百晓生的词话,难道书里的那些人物就一点也不会觉得腰酸背痛?可见百晓生全是胡编乱造的…

她在心里又把百晓生诋毁了一番。

第475章 回意

姜宪和李谦用过早饭,李麟和李骥就过来了。

兄弟几个见了面,李谦先问了李骥的功课,见李骥对答如流,言之有物,很是欣慰,大方地给了李骥二百两银票,让他买些自己喜欢的文房四宝。

李骥受宠若惊。

他倒不是稀罕这二百两银票,实在是李谦的这种肯定太出乎他意料之外了。

李骥忙向李谦道谢。

李谦知道自己从前忽略了这个弟弟,现在说什么也是虚的,只能以后对他好一点,慢慢肯定他,兄弟之间也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生疏和客气了。

然后他问起李麟和高妙容的婚事:“既然你已经决定了娶她,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不要忘记了自己的初衷。成了亲之后,你也要多看顾着点高小姐,让她少做点小动作,想干什么就去干,背着别人玩那些不入流的手段,只会让人轻瞧了…”

这话说得,让人乍耳一听,还以为李谦是李麟的哥哥。

李麟听着就有些不高兴了。

李谦不过升了个正二品的都指挥使,说话就已经这样大大咧咧了,要是封侯拜相了,岂不是连他这个做哥哥的也要在李谦面前低三下四了!

他不由在心里冷哼。

李家有今天,还不是因为嘉南郡主。

他有什么资格教训自己?

不过是找了个好老婆,又不是自己挣来的正二品!

“我的事我自己心里有数!”李麟不想在这个时候得罪李谦,他为了和高妙容的亲事已经让叔父有些不高兴了,如果再得罪了李谦,岂不是腹背受敌,“我是真心喜欢高小姐…我们也算是青梅竹马,知根知底的了,找别人,就算是家势再显赫,同床异梦,我不喜欢。”

难道那些媒妁之言成亲的人,都同床异梦不成?

李谦见李麟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觉得自己再说下去,不仅不能劝动李麟,还会让李麟对他的举动心生不满,他决定不再管这件事,点了点头,算是应了李麟的话,道:“自己的日子自己过,别人还真不好说什么。你既然觉得高小姐好,那我就在这里恭贺你了。”

李麟笑着点头。

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想起昨天看见姜宪欢天喜地扑到李谦怀里的情景。

他顿时有些心不在焉起来。

随口和李谦说了几句话,李冬至和李雪一起过来了。

她们昨天已经知道李谦回来了,因时间太晚,就没有过来。此时见了李谦,李冬至恭敬地给李谦行礼,对这个兄长敬畏中带着几分仰慕,而李雪则直接得多,站在那里上上下下地打量了李谦一通,直言道:“比在家里瘦了些,可精神却更好了。”

李谦对这个堂姐是很尊敬的,闻言笑道:“甘州的事多,可对我也是个历练,到没觉得自己瘦了!”

能够做出一番事业来,任何一个男人恐怕都不会觉得累。

李雪欣慰地笑了笑。

兄弟姐妹几个坐在一起说话,郑缄和康祥云过来拜访,李谦刚让冰河把两位请到书房坐下,又有常驻在西安的陕西都行司的佥事胡金过来问候李谦。李谦一下子忙起来,兄弟几个只好先散了。李骥跟着李谦一起去见客人,李麟回了自己房间,李雪和李冬至则帮着姜宪安排中午的午膳,寻思着要不要在家里摆个席面,唱个堂会,请了夏哲等人过来做客。

“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走。”姜宪想想就有些舍不得,道,“华阴县不是出了事吗?说是汪几道和熊正佩都气得不得了,要卫所把闹事的人交出来,卫所不愿意交人,汪几道和熊正佩着了陕西按擦司调查这件事,夏哲应该也受了训斥。宗权说他最多能在家里呆三天,可照我看,夏哲肯定会召他和王成去问话,说不定宗权还能多呆几天!”

李雪担心道:“卫所的百户怎么这么大的胆子啊!不交人,只怕是不会干休的!”

姜宪并不担心,前世这种乱糟糟的事多着呢,赵氏王朝也没有倒台,可见还是能撑几年不成问题的。

“管它呢!”她不以为然地道,“宗权在甘州,就算是斥责也斥责不到他身上去。我倒有点担心遇到这件事,只怕甘州那边的防卫要耽搁了。”

李谦到西安来是要军需的。

他害怕春天的时候鞑子会进犯嘉峪关。

可在姜宪的印象里,今年上半年甘肃都相安无事,到了今年的下半年,九月中旬就开始飘雪,等到了十二月份,鞑子的牛羊冻死了不少,十二月中旬的时候,十二部的阿拉汗部开始进关抢东西。

不过,那时李谦应该还跟着他爹在福建…要不就是已经被李长青想办法弄去了宣府…嘉峪关的总兵应该还是魏明…而且好像是打赢了的,因为那时候太皇太后去世了,她正在宫里守孝,记得不太清楚了。但那段时间赵翌的情绪一直挺好,并没有责罚谁,因为这件事,她觉查到赵翌对太皇太后的死并不伤心,很是失望…

姜宪有片刻的恍神,但她很快就把思绪拉了回来。

她得提醒提醒李谦。

今生和前世有了很大的区别,可天气却不受人为的影响,李谦若是有准备,她相信他能应付得了。

姜宪就有点后悔见到李谦的时候净想些杂七杂八的,这么重要的事却忘记了说。

事情却比她想像的有趣。

见过郑缄、康祥云等人之后,李谦去了巡抚衙门见了夏哲。

夏哲和陕西布政使周照在一起,正为华阴县的事犯愁,见到李谦,彼此客气地寒暄了一阵子,李谦见不是好时机,也就没有提自己的来意,请了夏哲和周照吃饭。两人都没有心情,委婉地拒绝了,李谦正好想回去陪姜宪用午膳,也就没有多说,另约了时间,爽快地离开巡抚衙门,回去告诉姜宪,郑缄觉得今年春夏都没有什么问题,冬天可能很难,让他多备些粮草…

姜宪差点笑出声来。

看样子她真的无意间得了个宝物。

郑缄会历法,可她没有想到他居然会看天象,而且准到了这样的程度。

她立刻在李谦的面前推荐郑缄,把郑缄大大地夸奖了一番,让李谦有什么事多和这两人商量:“…不然靖海侯府也不会请了两人去福建。”

李谦奇道:“你相信郑先生所说?”

第476章 推诿

姜宪不是相信郑缄,而是因为郑缄的预测将会变成事实。

只是这话说来太复杂,还要解释前世的那些恩怨,她决定少说两句。

“我相信啊!”姜宪笑道,“因为之前郑先生说哪天要下雨了,哪天要刮风了都一一灵验了!”

李谦是不相信的。

他相信自己的判断,可他更相信姜宪的判断。

“行都司衙门里的一个老伙夫也说过这样的话,只是他位轻人卑没有人相信。”李谦沉吟道,“我回去之后,应该好好地和他说说话了。”

姜宪微微地笑。

冰河跑了进来,急急地道:“大人,夏大人请您过去商议政事。”

姜宪和李谦都吃了一惊。

李谦刚刚从巡抚衙门回来,连一杯茶都没有喝完。

“知道是什么事吗?”李谦问道。

“不知道。”冰河道,“只打听到夏大人还召了王大人。”

应该是华阴县的事。

姜宪起身服侍李谦更衣,叮嘱他:“这种事你别管,弄不好会卷入文武官的纷争之中。”

“我知道!”李谦低声道,“我年纪最小,刚刚来,什么也不知道,这种事就算是让我去我也处置不好。”

姜宪点头,送了李谦出门。

李谦到了巡抚衙门王成还没有到。夏哲已经迫不及待地把他拉到了一旁:“京城密旨,让我们处置了围攻华阴县的百户。”

问题是华阴县的百户是世袭,而且自立国之前就是华阴县的乡绅,亲戚遍布华阴,姻亲盘根错节,这些年来华阴县卫所的军饷都是由这位百户自己拿出来的,华阴县人人皆知,那些卫所的卫士早已是只认百户不认朝廷,陕西巡抚要拿人,就得借助陕西都司或是陕西总兵的人马。而夏哲却叫了他和王成过来,可见是想借用陕西都司的人马,那叫他过来有什么意义?而且还这样推心置腹地请他帮着拿主意?

李谦的脑筋飞快地转了起来。

王成的无能是大家都知道的。

难道夏哲是想让他带了陕西都司的人去拿人?

李谦在心里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