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之间是生死,风险太大。

这并不是董家的立家之本。

可杨俊的话已经说出了口,他却不能拒绝。

董重锦是硬着头皮答应下来的。

董大小姐也是硬着头皮来的。

她在如雷的心跳声中陡然做了一个决定。

“郡主!”董大小姐找了个机会笑盈盈地望向了姜宪,“家里除了李子,还种成了桃子。只是个儿比较小,品相不怎么好,吃着却脆生生的,甜津津的。要不明天给您送点去尝尝吧!”

姜宪笑了起来。

这个小姑娘,胆子真大。

却也不能否认,这样的小姑娘很讨人喜欢。

她若有所指地道:“那就顺便派两个人来看看你们家留下来的暖房吧!我想今年冬天能吃上小黄瓜和心里美萝卜。”

这都是京城里的品种。若是想种出来,就需要长驻甜水井李家。

董大小姐的脸庞都亮了起来,她屈膝向姜宪行礼,道:“谨遵郡主的吩咐!”

姜宪点了点头,问杨夫人:“不是说今天还安排了唱戏吗?唱得是哪一折?哪个戏班唱的?”

杨俊得了董家不少好处却没能好好地帮上董家的忙,杨俊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正巧李谦递了个好过来,杨俊就想干脆把董家引荐给李谦算了,一来卖了董家一个好,二来董家有钱,他也算是给李谦找了个钱篓子,两好合一好,他也算是功得圆满了。

和李家搭上关系,把董家的人介绍给李家。

这才是他办这次赏花会的目的。

现在目的达到了,杨夫人顿时满面春风,道:“还能是哪家戏班?当然是联珠社了!杜大家亲自登台唱《游园惊梦》。”

“哎呀,是杜大家亲自登台啊!”几个杜慧君的戏迷立刻激动地脱口而出。

杨夫人呵呵地笑,道:“等前院几位大人喝完了酒,戏就开锣了。”

大家嘻笑着议论着杜慧君的戏。

有小丫鬟走了进来,向杨夫人禀道:“杜大家听说郡主在这里,想过来给郡主磕个头,问郡主允是不允?”

众人并不知道在翠微山庄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杜慧君进宫献艺的时候就得到过嘉南郡主的赏识,如今在西安唱戏又重新遇到,想奉承郡主,特意进来给郡主请安问好,也是正常。

姜宪前世和李谦吵翻了之后,每每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召了人进宫唱戏,却不是爱听戏,只是喜欢那锣鼓喧天的热闹,对杜慧君这样的戏子也就少了一份喜爱。不过,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杜慧君又十分有诚意,她也就给了杜慧君一个面子,又因为这里全是女眷,若是回避,不免兹事体大,闹得后院不得安宁,姜宪就让他隔着帘子给自己磕了个头。

杜慧君常在内院行走,自然熟知高门大户的规矩,垂着头进来给姜宪磕了头就走,非常的规矩,让那些喜欢他的内宅妇人们夸奖不已,还因此又接了几场戏约,名声也更显赫了。

这当然都是之后的事了。

只说杜慧君刚从二楼下来,就在一楼的抄手游廊里遇到了一个人。

“杜大家!”那人喊他,笑道,“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您。今天唱什么戏?这就要开锣了吗?”

第490章 误会

杜慧君抬头,看见一位温润如玉的少年。

“你是…”他觉得这少年面熟,却一时想不起在哪里见过了。

“我姓卓,”少年赧然地道,“单名一个然字,还没有弱冠,因而也没有字…”

杜慧君记起来了。

这些日子他常去给高门大户唱戏,应该在什么场合见过卓然。

实际上,卓然在西安还颇有些“名气”。

他是良家子,但家中有嗜酒的父亲,把他母亲和姐姐卖人。他母亲如何了不得而知,但她姐姐却被没有生育的周夫人相中,给她放了藉,做了周大人的妾室,并为周大人生下了二子一女。三个孩子都养在周夫人屋里。卓氏不仅貌美,而且对周夫人非常的尊重,很得周夫人的喜欢。周大人升擢至陕西布政使,周夫人借口年事已高,带着三个孩子回了老家,主持打理庶务,由卓氏陪着周大人在任上。

别人都说,周夫人这是要想办法软化三个孩子和卓氏的母子之情。

卓氏却像不知道似的,跟在周大人身边非常的安守本分,逢年过节必派人去问候周夫人,从来不曾有过半点的轻狂,不仅周夫人满意,就是周大人,对这个如夫人也颇为敬重起来。

因为这个原因,周大人和周夫人也愿意提携卓然。不仅给卓然启蒙,还承诺只要他能读得出来,就会支持他科举。

卓然也很争气,小小年纪,已过了县试和院试,只等明年六月过了府试,就是正经的秀才了。

大家都觉得周夫人治家有方,周大人品行端方,对卓然也颇关注。

杜慧君忙上前行礼,道:“卓公子,恕小的一时眼拙,没有认出公了来。”

卓然轻轻摆手,态度温和有礼,让人看了很容易心生好感:“杜大家言重了,我很喜欢听杜大家的戏,看见杜大家,就忍不住出来打个招呼。上面是几位夫人的观戏之处吗?几位夫人都点了什么戏?”

杨俊真正的意图是趁着这个机会把董家的人介绍给李谦,但夏哲和周照、林玉等人都在,而且他也不知道李谦到底是什么想法,和董家的人商量之后,董重锦没有出席赏花会,而是董大小姐先去给姜宪请安,照他们的分析,觉得李谦应该会“惧内”,若是姜宪喜欢董家,恐怕比奉承上李谦更能让彼此之间的关系稳定。前院也就以品茶赏花、交际应酬为主,点戏的事就交给了后院的妇人们。

杜慧君笑道:“夫人们点了《沉香救母》。”

这是典型的大戏,而且是讲忠孝两全的大戏,颇得那些老太太们的喜欢。

卓然听了目光微闪,道:“没有想到郡主喜欢听这样的戏!”

说起这个,杜慧君也有些茫然,忍不住道:“这戏并不是郡主点的。说实话,我给郡主不仅唱戏,也唱过堂会,不是一次、两次打交道了,可郡主从来不曾点过戏,我压根就不知道郡主喜欢听什么戏。”

他只好准备重新排一出大戏献给姜宪。

卓然讶然,沉吟道:“从来不点戏吗?”

“是啊!”杜慧君叹气,道,“也许这是宫里的规矩吧?喜欢吃什么,喜欢干什么,据说那些贵人都不会表现出来,所以宫里的那些大宫女都是察言观色的高手,拿到外面那可是一顶一的能干人…”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人打断了:“卓然,卓然,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让我好一通找!”

两人齐齐循声望了过去。

夏山不知道什么时候找了过来。

他看见杜慧君也颇为惊讶,笑道:“原来是杜大家!我说呢,卓然怎么一去不复返了,原来是遇到了你啊!上次我在翠居,想请你去唱戏,结果你去了翠微山庄,既然这次遇到了,过两天是我生辰,你到时候给我去唱个堂会吧!别人出多少,我出双倍。你这次可不能再推我了!”话到最后,他脸色一沉,很有些仗势欺人的味道。

杜慧君心中一跳。

自简王世子之后,他宁愿给那些老太太们唱戏也不愿意给这些公子哥们唱戏了。

“夏公子言重了。”杜慧君恭敬地给他行礼,露出苦涩的笑容,“您能不能换个时候,郡主那边来了客人,之后的五天我都在甜水井唱戏…”他为难地看着夏山,和夏山商量道,“要不,你再定个时间?”

“定个屁的时间!”夏山气得不得了,道,“你要是真是去郡主家唱戏,我到时候去就是了。我和郡主府上的西席郑先生的儿子是好友,你等着瞧好了!”

说完,飓风一样地拉着卓然走了。

杜慧君并没有说谎。

姜宪的确是让他去府上唱戏,但并不是让他明天就去,而是让他得了闲去。

她见冬至和康大小姐、陆家两位小姐都非常的喜欢听杜慧君唱戏,就决定请他过来唱堂会。

在姜宪看来,读书固然重要,可享受生活的乐趣更重要。

而且,有了这个由头,她就可以借口后院太吵,偷偷地溜去见李谦,而且还可以和李谦躲在书房里不出来。

李谦觉得这样的姜宪很有趣。

他搂着姜宪哈哈大笑,在不倒翁的椅子上说话:“人家陆夫人都已经准备去长安了,你一句话把人家给留了下来,还怪人家不走…”他说着,忍不住亲了姜宪一口,“可怜陆大人,只好一个人去了长安任上,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人见了误会他没有带家眷上任,送他扬州瘦马!”

姜宪只听到了“扬州瘦马”四个字。

她陡然起身,道:“也有人送你吗?”

李谦没想到她还知道这个,面露诧异。

姜宪得意道:“你以后有事可别想逃过我的耳目!”

她斜睨着李谦,有种居高临下的娇纵,让他想起他第一次见到姜宪时的模样,她也是像这样看他,可眼睛是冰冷的,不像现在,眼神是温暖的,就算是娇纵也像是在撒娇,让他的心像被羽毛掠过,痒痒的,更有种说不出道不明的骄傲。

他大笑着把她拉着跌进了他的怀里,揉着她的脑袋,打趣道:“你放心,我一定好好跟周大人说,夫人不开口,我决不自作主张…”

姜宪听着,莫名心中一跳,很多画面从她的脑海里掠过,又很快地消失不见,让她突然间心慌意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