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水井街,姜宪却有些兴奋。

她对康太太和郑太太道:“我在骊山那边买了个五亩左右的别院,正让刘冬月在修缮,等过几天就可以住了。到时候我们一起去骊山避暑吧?”

只是没等两位太太说话,坐在旁边的康家二小姐已道:“郡主,不是过六月六才去避暑的吗?我们这个时候去能行吗?”

她没有她姐姐漂亮,可也明眸皓齿,非常的可爱。

姜宪很喜欢她。

闻言笑着逗她:“是啊!一般都是过了六月六才出门避暑,可我们又不用晒书?我们留在城里做什么呢?难道城隅要晒漂亮的衣服?”

康家二小姐想了想,嘟着嘴道:“晒书是我爹的事,晒衣服是我姐姐的事。”

她和她姐姐是完全两个性格的人。

如果说康家大小姐娴静、懂事,那康家二小姐就有点像小书呆的性子,书读得极好,为人认真、规矩,心思单纯,却有自己的可爱。

姜宪每次看见她就会想起翰林院的那些老学究,就会忍不住发笑。

她道:“我要去避暑,你去吗?”

康家二小姐皱着鼻子想了半天,这才无奈地道:“好吧!我随郡主去骊山避暑。”

她很喜欢姜宪。

因为姜宪不像她的那些堂兄妹,看见她看书的时候总说些“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话,而是会好奇地问她在读什么书,书里都讲了些什么。

这让她觉得自己所做的事很受尊重。

众人都笑了起来。

康太太就有些啼笑皆非,对姜宪道:“郡主可把她都惯坏了。大人还没有说话,她倒先埋怨上了。”说着,已一记眼刀劈向了康家二小姐。

康家的规矩严,都是从小教的,可不会因为一句“孩子还小”就放松。

康家二小姐缩了缩脖子。

姜宪只好呵呵地笑。

郑太太忙过来打圆场,道:“我们什么时候启程去骊山?”

姜宪笑着询问大家的意见:“要不就这几天?”

“那就这几天吧!”康太太道。

康祥云和郑缄过两天要带着芙蓉斋的学生去五台山礼佛。

郑太太自然同意。

康大小姐和李冬至都非常的高兴。

这件事就这样定下来。

收拾箱笼,打扫避暑的别院,甜水井顿时繁忙起来。

董家大小姐来访,说是听说姜宪要去骊山避署,送了些自己做的消暑之物过来。

当时康太太等人正坐在姜宪屋里乘凉,闻言不由奇道:“董家大小姐怎么知道我们要去骊山避暑。”

姜宪笑道:“这宅子就是董家帮着找的啊!听说董家的避暑山庄就在我们的宅子的后面,离我们的宅子不过一刻钟的路程。”

康太太很是意外。

郑太太却了然于心,笑道:“难得董家这样的热心,两家住隔壁,有事也有个照应,挺好,挺好!”

一番话打去了康太太的困惑,和姜宪一起见了董家大小姐。

而太原这边的李家,也忙得不得了。

婚期定下来了,西街那边的宅子就要开始打家具了,这原本是女方家的事,可高家没什么亲戚,高妙华又自认为是读书人,不愿意和这些庶务打交道,又是临时置办家具,找了几家铺子,不是师傅早就预定出去了,就是手艺不怎么样的,急得高伏玉嘴角都起了泡,偏生高妙华还嚷着什么:“谁家娶媳妇会置办那么大的一个宅子,三进两路,这要把宅子填满,得做多少家具。哪里来得及?我看不如先把新房布置出来,其他的东西以后再说。”

高伏玉气得不得了,道:“你以后就是把屋子里堆成个金山银山别人也看不见,不趁着成亲的时候把屋里家具都布置齐整了,你准备你妹妹以后被别人指指点点吗?”

可高家实在是无人,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高伏玉只好求助于柳篱。

柳篱帮着高伏玉跑了几天,终于把这件事办妥当了,可也花了不少银子。

李麟知道后悄悄拿了笔银子给高伏玉,算是贴补高家。

高伏玉怎么会要这银子。

第502章 管制

两人推来推去,这件事被李长青知道了。

他私底下和何大舅道:“阿麟长大了,知道心疼人了。自己的几个体己钱都是从我手里拿的,却全补了老丈人家。难怪别人说这媳妇娶进门,媒人抛过墙。好在是我还有三个儿子,宗权媳妇娘家不要贴宗权就不错了,还轮不到他去补贴。不然我这养儿养女一回,指不定怎么难受呢!”

何大舅是做生意的,虽然老实,可也不是那呆板木讷之辈,听话听音,知道李长青这是在感慨自己把李麟养到这么大了,李麟没怎么孝顺李长青,却对高伏玉掏心掏肺…

他只好安慰李长青:“这联姻,不就是结两姓之好吗?阿麟的婚事要是办得不漂亮,李家也没有脸面啊!”

李长青没有说话。

何大舅就知道他不是这个意思了。

那他是什么意思呢?

何大舅回去把这件事告诉了何大舅太太。

何大舅太太“哎呀”一声,道:“你这个榆木脑袋,姑老爷这分明是嫌弃李麟忘恩负义。你以后,少跟他走得太近。李谦才是这个家里正经的当家人。”

何大舅连连点头。

不几日,不知怎地,这话就传了出去。

而通常被人议论的人都是最后才知道自己被议论了。

李麟一无所察,李长青放了他的长假,他全副心思都放在了装饰西街的宅子上。

在他看来,这宅子就是他以后的祖屋了。就算是以后他跟着李长青去了其他地方做官,这处也是他叶落归根之处,所以一砖一瓦都非常的上心。

好不容易等过了七月半,西安那边带了信过来,说是立了秋,天气转凉,路上太过颠簸,姜宪和李谦都不能回来参加李麟和何瞳娘的婚礼了,到时候李骥会护送李冬至回太原,等过了九九重阳节再返回西安。

何夫人就有些不高兴,问李长青:“就不能让冬至在家里过完了年再过去吗?她年纪还小,学问什么的,慢慢学就是了。倒是女红针线得抓紧了,不然到时候连给自家的孩子做双鞋袜都不会,岂不是惹得婆家不喜。”

李长青最不喜欢和何夫人说这些家长里短的了,每次何夫人给他出主意,最后事情都变得一团糟。

他不悦道:“既然把冬至交给了郡主,那就一切都听郡主的。你不要从中掺合,让冬至不知道听谁的好。”说到这里,他就更不放心了,道:“不行,这件事我得交待郡主一声,也要跟冬至说说,别让人把事情给搅黄了。”

何夫人气得不得了,却没有办法反抗李长青,只好问李驹:“他这些日子的功课怎样?是不是还每天早上都要起来跟着你练习骑射啊!”

李驹五、六岁的时候就被分出去独住了。

这次回到山西,李长青更是将东南角的那个小院子赏了李驹,让他好生在那里读书,何夫人因此一个月也见不到几次。

“男主外,女主内。”李长青不高兴地道,“你问这么多干什么?”

何夫人语塞。

李长青索性道:“你有这功夫,不如把阿骥和冬至的房间收拾出来,等他们回来了也有个热汤热水的。”

何夫人只好愤愤然地去收拾屋子。

李雪不免有些不好意思:“叔父把家里的事都交给我了,按理,这些也是我的事才是…”

“我还给她请仆妇呢?难道她吃饭也要别人喂到嘴里不成?”李长青道,“毕竟这里是阿骥和冬至的家,他们回来了,她总不能一点表示也没有。再说了,我不找点事她做,她只怕又要胡思乱想,乱出主意。”说完,他不禁长叹了口气,歉意地对李雪道,“我知道你受了委屈,可她是你婶婶,你就看在叔父的份上,别和她计较了。”

何夫人知道自己的月例被扣了二十两,而且剩下来的八十两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扣完为止,气得在床上躺了半天,起来之后就叫了何大舅太太进府,让何大舅太太去跟何大舅说,让何大舅把她田庄的收益算一算,送几千两银子进府。

她的陪嫁向来是何大舅管着的,那些收益也都由何大舅收着。之前她管家,这些收益就交给何大舅帮她买田买铺子,并不落她的手。如今李雪当家,居然敢扣她的月例,敢情是李长青吩咐的,她在心里冷哼,她有陪嫁,没有李长青,她一样能过日子。

谁知道何大舅太太却为难地道:“你也知道,瞳娘出阁,我们花了不少银子…”

何夫人一听就跳了起来,道:“你们不会是把我的银子挪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