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李长青就随着小禾过来了,和李长青一道过来的,还有柳篱。

李冬至在心里叹了口气。

这么简单的事,一涉及到读书的事,他爹就像乡下人进城,没有个主张。

好在是她爹也算是个聪明的,把柳先生请了来。

何夫人忙把事情跟李长青说了一遍。

李长青也愣住了。

他朝柳篱望去。

柳篱沉默了片刻,这才慢悠悠地道:“这原是古时候的风俗。那时候字都是刻在竹简上的,一文难求。若是哪家的姑娘出嫁有几块竹简,那可是大手笔…”

李长青心里急得冒烟,哪里有耐心听柳篱这样慢条斯理地绕圈子,一听就急急地打断了柳篱的话:“你也别说从前了,你就说现在,说这件事,我们该怎么办好?”

柳篱是幕僚,他的责任是给李长青出主意,而不是代替李长青做决定。尽管李长青这么说了,他还是不慌不忙地道:“冬至小姐说得对!现在虽然也有像这样做的人家,可那都是夫家贫寒,女方是百年诗书耕读之家,为了帮女婿读书举业,这才会陪送些书册。若是夫家富贵,就得像郡主那样,陪嫁就是传世之作,可做传家宝的东西,是女方身份地位的象征,而不是为了帮衬夫家…”

李长青的脸色都青了。

柳篱忙道:“什么事都要因人而论。高小姐陪嫁的书册我们都没有看到。也许是伏玉先生这些年来的珍藏也不一定。我看这件事,还是问问高家的为好。免得生出什么误会,就不好了!”

高伏玉在跟着李长青之前也不过是个穷困潦倒、三餐不继的穷书生,他能有什么传世珍藏?何况他们高家又不是没有儿子,如果是珍藏,他也会留给高妙华,怎么会给高妙容?”

李长青的脸色更难看了。

而通常谁出的主意谁去解决。

李长青拉着柳篱就道:“这种事我们也不懂,就拜托柳先生去趟高家,跟伏玉先生商量商量了。”

这不是让他去得罪人吗?

柳篱苦笑。

李冬至却突然道:“柳先生,我觉得不管这三百册书是怎么一回事都不适合写在陪嫁的单子里。就像我大嫂,她有很多平时把玩的东西就只登记上册,却不在陪嫁的单子里。我大嫂还说,这些东西她百年以后都会带走的,所以还是别麻烦后人了…您也可以这么说。那三百册书若是高姐姐喜欢,平时常常拿出来看的,登记在册带过来就行了。这样写在陪嫁的单子上,书画又是脆弱之物,若是有些许的损伤会很麻烦的。不如重新拟一张嫁妆单子。”

一席话说得柳篱对李家这位平日里不吭不响的大小姐刮目相看。

他笑着夸奖道:“我们都只知道大人足智多谋,没想到大小姐也是巾帼不让须眉。”

李冬至赧然。

李长青则神色大霁,因为高妙容闹出来的烦心事都消散了不少,谦逊道:“哪里,哪里!”骤然间想到李冬至是去了西安才有的这变化,不禁道,“这也是她嫂嫂教得好。”

柳篱想到如今活泼开朗、神采飞扬的李骥,不由点头笑道:“郡主的性子好,这也是李家的福气。”

“可不是!”李长青毫不掩饰对姜宪的满意,笑道,“我总觉得我们家祖坟埋得不错。之前我还准备请个风水先生把我祖父祖母、我爹娘的坟移一移的,后来听说太后作主,给宗权和郡主赐婚,可把我吓得出了一身冷汗——还好之前要请的那个风水先生拿乔,我晾了晾他,不然这坟就移了,也就没有了今天的富贵运气了。我有时候想,你还别说,我们家还真有点运道,不然怎么这个风水先生不找,那个风水先生不找,找的这个风水先生又拿起乔来,硬是没能把我家的祖坟挪个地方的,可见我们家还真是菩萨保佑着。”

第505章 矛盾

怪力乱神。

柳篱是读书人,自然不太相信这些。听到李长青这么说,他只是在一旁笑。

李长青就催他:“这件事就麻烦先生去跟伏玉先生说一声了。”

柳篱只好硬着头皮去了高家。

高伏玉是个聪明人,柳篱开了个头,他就知道了柳篱的来意。高伏玉顿时心中一堵,被气得半晌没说出句话来,让他不知道该责怪高妙容不懂事好,还是责怪李长青一点亏也不愿意吃,非要和一个小辈这么认真干什么?

李家的出身谁不知道,高家祖上好歹出过秀才,高家又不会到处去嚷,李家收下这三百册书,给高家一个面子有什么不好?

让高妙华在士林里也有几分体面,何乐而不为?

高伏玉闭着眼睛歇了一会才把那口气咽下去,抬了眼睑对柳篱道:“那就如李大人所言,把这三百册书当作妙容的喜好,登记上册,不放在陪嫁之列。”

他说这话的时候语气非常的冷淡,不要说柳篱这样察颜观色的,就连旁边敬茶的小丫鬟也可以看出他的不悦。

柳篱想了想,没有立刻离开,而是慢条斯理地呷了口茶,低声道:“伏玉兄,李大人始于微末的时候您就帮着李大人出谋划策了,是我的前辈。以伏玉兄的审时度势,有些话本不应该由我来说,可我见伏玉兄这些日子一直为侄女的婚事忙着,可能没心思顾及李家这边的情况。照我看来,李家已呈鱼跃龙门之势,李大人蛰伏多年,恐怕一直在等着这个机会。

“他是绝对不会放弃的。

“那李家整顿内务,树立家风就迫在眼睫,势在必行了。

“伏玉兄和李大人是多年的朋友,知交好友,李大人的心思伏玉兄应该很明白才是。

“偏生何夫人又是个不管事的。

“这个时候,他就要更坚定才行。

“想必伏玉兄是能明白李大人的一片苦心的。”

什么苦心,不过就是飞鸟尽,良弓藏吗?

高伏玉在心里冷笑,面上却不显,道:“是李大人让你来劝我的吗?”

“不是。”柳篱想也没想地道,“李大人是什么性子,伏玉兄还不知道吗?是我看伏玉兄心中不快,所以冒昧地劝伏玉兄几句。也不知道讲得对不对,还请伏玉兄不要责怪!”

“我知道你是一片好心。”高伏玉和柳篱寒暄道,可到底太过客气了,让人感觉有些言不由衷。

柳篱在心里暗暗摇头。

李家这还没有富贵呢,高伏玉就和李长青有了罅隙。这要是李家显赫了…

他摇了摇头,离开了高家。

自有李家的媒人提了重礼去找高家的媒人商量嫁妆单子的事。

高妙容知道后勃然大怒,直接冲进了高伏玉的书房,红着眼睛道:“叔父,您不能这样帮着李家…”

高伏玉却疲惫地闭了闭眼睛,低声道:“妙容,李家已经不是从前的李家了,李麟也不是李谦,我更不可能一辈子护着你。你现在做事,要多动些脑筋才是。”

高妙容愣住。

高伏玉朝着她摆摆手,道:“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你一心一意地待嫁好了。其他的事,自有我和你哥哥。你要记得我给你的告诫才是。”

因为李麟不是李谦,所以李长青对她也就没有了宽容之心吗?

高妙容紧抿着嘴,离开高伏玉的书房。

高伏玉叹气,问服侍了他十几年的随从:“你说,我是不是应该回老家养老了?”

那随从沉默而又顺从地道:“我听您的,永远都跟着您。”

高伏玉闻言苦笑,道:“有些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

随从没有作声,心里想,如果真要离开,还管那些做什么,可见还是惦记着高妙华和高妙容。

高伏玉好像也意识到了自己真正的心态,呆坐在那里,半天也没有回过神来。

等到李家来接嫁妆的时候,那三百册书做为了高妙容的心爱之物跟随着陪嫁的丫鬟进了西街的李府。

李家来看热闹的不免把她和前几天刚刚出阁的何瞳娘做比较。

“虽然都是一百二十六抬,可何家大小姐的嫁妆可比高家大小姐的嫁妆实在多了。不说别的,单就这绫罗绸缎,何家大小姐的喜盒塞得满满的,手都插不进去。高家大小姐的却是两三匹叠着,高低立现啊!

“还有那陈设,何家大小姐的玉石盆景都是佛手、石榴、仙桃之类的,全是整块整块的玉石雕琢而成,有些还带着颜色,远远望去,那些颜色就像天生的似的,让那玉石盆景也变得栩栩如生,犹如活的。可你们看高家大小姐的,都是些花啊草啊的,看着花团锦簇的一堆,实际上都是些碎玉雕成的。要论价值,可就差远了。”

周边来观看高妙容嫁妆的有笑话这妇人多事的:“你倒什么都知道?何家的喜盒,难道你用手去插了?还插不进去,我看是你随口说的吧?至于玉石,应该看成色而不是看大小吧?”

也有看戏不怕台高的,道:“嫂子是最能干不过的了,这么说也有些道理。”

众人嘻嘻哈哈的,却谁也不能否定何瞳娘的陪嫁不仅比高妙容丰厚,而且何家连扫床用的马鬃帚子、洗手用的澡豆都准备了,而高家却只准备了两套二百八十头的餐具,非常的敷衍。

大家虽然嘻嘻地笑,心里却觉得高家不敦厚,行事做派浮于表面。

李累听着这些议论,不由暗中摇头。

李麟选的这个媳妇,正如李长青担心的那样,不仅不能给他带来好的影响,还坏了李家人对他的印象。

如果李谦无意担任李家的族长,那李麟就是不二的人选。

可现在…就算是李长青支持李麟做族长,那也要看李家的族人服不服他了。

他娶的这个媳妇,可真是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