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谦道:“我毕竟年纪在那里,又是头次出征就立了功,很多人都认为我是侥幸。”

姜宪不禁安慰他:“你别在意这样的话。不是贤能不招人妒忌,你走到哪里都会遇到这样的人。时间长了大家知道你是怎样的人了,就会认同你了。慢慢来,咱们不着急。你的确还年轻着。”

李谦大笑,道:“怎么说话老气横秋的,像我娘似的。”

姜宪被噎住。

她的确比现在的李谦年纪大…

李谦见状忙道:“我这不是逗你玩的吗?”

姜宪还是横了他一眼。

他就伸臂把她搂在了怀里,低声叹道:“我这也是没有办法了。汪几道的那个女婿已经把其中的五万担粮草贱卖了,就算是汪几道自己有心补漏洞也没有办法,除了要损失一笔银子,还要能买得到五万担粮草才行。现在可是春季,各地都忙着春耕,除非他能想办法挪用户部的粮库,可梅城不是那么好糊弄的。我打听过了,汪几道找过梅城,好像还让他的那个女婿给梅城送了礼,梅城始终都没有松口。他没有办法了,这才同意我的意见。不过,邵瑞也是个精明人,汪几道让他出血,邵瑞十之八九会找个机会让汪几道还的。他的这个女婿可把他给坑惨了。”

的确,前世汪几道就是这样丢的官,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曾是赵翌在位时的首辅,一朝天子一朝臣。

今天一天都在急着赶路,两人说了会话儿,瞌睡也就渐渐上来了,头挨着头躺下睡了。但等到姜宪翌日醒来,两人却像从前似的抱在了一块儿,李谦的那个孽根还顶着她的大腿。

姜宪默默地静躺了片刻,装作不知道的样子起了床。

李谦被惊醒,坐起来声音低沉地问什么时辰了。

声音懒洋洋的,还带着几分醇厚,姜宪听得心都跳快了几拍,更不要说情客等在屋里服侍的,神色间都有些不自在起来。

姜宪抿了嘴笑。

自有机敏的小丫鬟上前在她耳边小声道:“卯时还差三刻钟。”

姜宪传了话。

李谦就趿着鞋子下了床,一面吩咐屋里服侍的小丫鬟去要了水洗漱,一面走到了姜宪的身边坐了下来,道:“今天要赶一天的路,你等会就跟情客、百结、七姑坐一辆马车,她们也能陪你打打叶子牌。我就和金大人他们一块儿说说话。等到了娘子关我陪你一块儿坐马车。”

他们会在娘子关分手。

金海涛父子往太原,他们往西安。

姜宪点头。

情客听了就多拿了两床褥子垫在了马车上。

只是路不太好走,马车摇晃得厉害,姜宪就闭着眼睛听情客和百结轮流给她读书。七姑一面听着,一面做着针线。

姜宪好奇地道:“七姑你都不眼花吗?”

七姑笑道:“我年轻的时候跟着我父亲和师兄弟们常常在外行走,他们都是大老爷们,缝缝补补也就全是我的事了。我已经习惯了。”

姜宪被挑起了兴趣,道:“七姑你给我讲讲从前的事吧?”

已经过去很久了,她心里的伤痕也随着时间慢慢愈合。

她就讲起了自己是怎么到李家落的脚。

姜宪听了沉默良久,道:“那现在那个欧英在干什么呢?”

“不知道!”七姑沉默了一会,疲惫地道,“他是个有野心的,这样的人通常都混得挺好,又娶了个举人家的娘子,想必已经改换门庭,当了大老爷了。”

漕帮再好,在世人眼里也不过是在码头卖苦力的挑夫脚夫而已。

下九流的出身!

姜宪点了点头,等到晚上休息的时候问刘冬月:“咱们在扬州那边有没有什么关系啊?七姑前头的丈夫,也就是那个叫欧英的,忒不是个东西了。还有那个什么举人家的小娘子,明明知道这欧英是有老婆的,还上赶子的要嫁给他。你去想办法帮我把这两个人收拾了。”

要是放在从前,她是绝不可能管这件事的。

可自从她和李谦做了真正意义上的夫妻之后,就特别见不得那些抛妻弃子,陈世美般的男子。

她决定替七姑教训下欧英。

要找关系总是能找得到的,何况是收拾个举人!

刘冬月也听说过七姑的事,姜宪愿意为她出头,他也替七姑高兴,立刻应了,用心地办起这件事来。

之后欧英岳家因买卖田产吃了官司倾家荡产,漕帮利用给朝廷运送粮食的时机私下运货的事曝光,然后把欧英推出去做了替死鬼,弄得声名扫地。欧家长辈有人质疑自欧英的新妇进门之后欧家的运势就越来越不好…林林总总,最终让欧英和续弦翻了脸。

这些事,没有谁对七姑说。

直到很久之后,七姑开始教导姜宪和李谦的女儿习武,刘冬月想让七姑把家传的绝技都教给李家的这位娇娇宝贝才告诉了七姑。

第597章 耀祖

姜宪知道只要是她交待下去的事,刘冬月没有不尽心尽力地去办,也就不再过问。

晚上李谦回到他们落脚的驿站,虽然笑吟吟的,可她还是感觉到他情绪有些低落。不过她不是那种把人粘得死死的人,觉得若是李谦想跟她说了,自然会跟她说。在他没有说之前,还是让他有自己的空间和思索的余地,自己就当不知道好了。

李谦果然早早地就吹灯睡下了,把她搂在怀里的时候也非常的老实,只亲了亲她的鬓角,摸了摸她的头发,就放下帐子睡了。

这样又过了几天,李谦才告诉她:“金海涛一直都怀疑邵瑞和鞑子十二盟中的人有勾结,这么多年以来,他们都受到过鞑子的攻击,只有榆林关没有。从前都传说是因为榆林关兵强马壮,如今看只怕未必是这么简单。但金海涛没有证据,只能提醒我小心一点。”

重生一世,事情并没有因此而变得简单,反而因为她的缘故变得更加不可捉摸。

但姜宪觉得只有她还和李谦在一起,就没有什么可怕的。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金海涛也不是那种乱说话的人,你把邵家当敌人看待就是了。”

李谦点头,叹气道:“我只是觉得心里不舒服。朝廷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他的?他就算不为朝廷着想,也要为九边的黎明百姓着想啊!没办法理解他。”

“那就别理解好了。”姜宪不以为意地说着自己的感受,“这世上千千万万的人,你总不能指望着大家都喜欢你,大家都和你想到一块儿去吧?我们做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了。”

李谦拍了拍姜宪的手,不想继续讨论这个问题,让姜宪听了跟着伤心难过。

他转移了话题:“我刚刚收到我爹的信,爹知道我兼了陕西都司的都指挥使,说这不是太皇太后帮的忙就是镇国公帮的忙,让我要好好谢谢两位老人家,还想让我们回乡给祖宗们上炷香。我觉得赶路太急了,没有空,就回绝了我爹。以我对我爹的了解,他肯定不会死心。我们不去就他,他会来就我们,估计会派人带了族里人等我们。你不必管这些事,到时候躺在马车里不起来就行了。”

这是让她装病吧?!

姜宪失笑,道:“我们不赶时间吧?如果不赶时间,那就回一趟太原好了。公公也是觉得你如今光宗耀祖了,想让你回去显摆显摆罢了。我们做人子女的,能让老人家高兴,也是份孝心。汾阳要是去不了,就去趟太原吧?”

李谦何尝不知。但他自从第一眼看见姜宪就开始关注她,知道她是个颇为冷清的人,加之在宫里长大,见过世面,封爵立后都不稀罕去看热闹,何况是这样的炫耀?这才拒绝李长青的。如今见姜宪能为李长青着想,很是感激,觉得自己不想让姜宪回京的念头很是自私。他不禁握住姜宪的手拉到嘴边亲了亲,低声道:“保宁,我也会好好孝顺太皇太后和伯父、伯母的。等到明年,你再回京去宫里住些日子。”

“不用了!”姜宪看见李谦欢喜,她也跟着欢喜,“我知道你想我留在你身边。”她面色微红地低声道,“等过几年,我再回京去看太皇太后。如今她老人家有田陈氏陪着,肯定会身体强健的。”

到时候说不定她有了孩子,带了重孙子去看望太皇太后,这才是太皇太后最高兴的事。

李谦笑着点头,轻轻地把姜宪搂在了怀里。

等过了娘子关,他们没有和金氏父子分道,而是一起去了太原。

李长青正琢磨着不知道李谦收到他的信没有,会不会趁机回一趟太原。然后又想到李谦就这样白白放弃了到手的奇功,如今既没有升官也没能封爵,心里就很是惋惜。结果突然听到小厮来报,说李谦和姜宪一起回来了。

他大喜过望,忙让小厮开了大门迎接。

还是柳篱拦住了李长青:“我看大爷未必喜欢这样的排场,毕竟这里是山西总兵府。”

李长青这才转过弯来。

他这个做老子的还活着,就算李谦拜相入阁,他也能压李谦这个做儿子的一头,他还在山西,李谦怎么好走大门?

“那就快开了侧门。”李长青忙吩咐。

小厮笑着飞奔而去。

李长青忙让人叫了李泰和李雪过来,吩咐他们一个立刻去置办酒宴,一个安排人手把李谦和姜宪的西跨院打扫出来,让何夫人快点梳装打扮,带着李驹迎接两人回家。

这段时间何夫人的日子不好过,李长青等同于把她拘在了内院,中馈由李雪主持,对外的应酬则称她身体不适,不宜参加。她几次和李长青吵了起来,不是她娘家的嫂子何大舅太太过来劝她,就是她那个出了嫁的侄女何瞳娘跑过来劝她,弄得她有火也不好发。

听说李谦和姜宪回来了,李谦立了那么大的功劳,李长青说起李谦来可是满面春风,她没有看到都能想象得到李长青有多高兴。她心里就像压了块大石似的喘不过气来,妆梳到了一半就发脾气丢了木梳,置气地道:“老爷不是说我身体不好吗?我去迎什么客,参加什么家宴!你去跟老爷说,我病了,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

被何夫人吩咐去传话的小穗吓得人都傻了,知道何夫人这边又要出幺蛾子,她一溜烟地跑去找柳篱。

自从高妙容嫁给了李麟,高妙华出去开了府,高怀玉就借口腿疾不怎么出屋了。李长青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没有像前世那样三顾茅庐般的隔三差五地就去探望高伏玉,反而重用起柳篱来。

柳篱不像高伏玉那样高冷,府里的仆妇有什么为难事都喜欢请他拿个主意,渐渐地,李长青感觉柳离比高伏玉更擅长庶务。而他不做土匪之后,李谦又能独当一面了,有事可以和儿子商量,军师用的少了,写公文奏折的幕僚反而更重要了。

柳篱完全可以胜任得了。

他忙让小穗去请李驹:“让三少爷去请夫人。有些话别人不能说,三少爷却说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