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宪去叫了李谦,两人收拾妥当就去了李长青那里。

何夫人、李麟、何大舅等人都在,大家围在一起用了早膳,李长青和李麟、李驹等下会把李谦夫妻送出门,何夫人和何大舅太太等人只送到垂花门前。

何大舅太太和李雪都抹了抹眼角反复地叮嘱姜宪要注意身体,有空的时候就回来住几天。

何夫人见状也跟着客气了几句。

姜宪笑着安抚了何大舅太太半晌,这才上了马车。

等到了城外,又是另一番光景。

李长青嘱咐李谦要注意那三十万担粮草,李麟则笑着祝李谦前程远大,步步高升,只有李驹,睁着双懵懂的大眼睛望着李谦,很是伤心的样子。

李谦就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发,道:“大哥和二哥都不在家,你就是家里最大的了。你要替我和二哥孝顺父母,照顾妇孺才是。”

李驹连连点头,道:“大哥,您就放心的在外面做事好了,家里的事都交给我,我绝不会拖了大哥的后腿的。”

过了一年,李驹又大了一岁,可到底也只是个还没有到舞勺之年的小孩子,李谦压根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但李驹能这样说,也算得上是个懂事的孩子了,李谦觉得自己应该鼓励鼓励他才是。思忖了片刻,把手中的马鞭送给了李驹:“这是我在战场上用过的,追击布日固德的时候就是用的这根马鞭,现在送给你,希望你记住你说过的话,早日成为家中的支柱。”

李驹激动的直点头,接过马鞭的时候手还发着颤。

李谦笑着朝李驹微微颔首,辞别李长青,翻身跃马,离开了太原城。

不过七天的功夫,他们就到了西安。

虽说路上赶得急,但因为有李谦相伴,姜宪并没有感觉到疲劳,等马车停下来,她看到黑压压一片来迎接李谦的大小官吏,反而生出几分倦意来。

李谦早有准备。

他满脸笑容地迎上前去的时候,云林已在车辕前等着她示下:“郡主,大人说您若是累了,大可不必应酬这些,我们直接回府就是了。至于洗尘宴什么的,等家里安顿好了再说,不差这一日半日的。”

姜宪知道李谦这顿应酬是无论如何也免不了的——他立了奇功,还顺带带了三十万担粮草回来,不管是军事才能还是交际手腕都显示出首屈一指的强大,军中的威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正是趁着这个机会把两司的军权和政权都牢牢地抓在手里的时候,需要和布政司、按察司好好打交道的时候…她还是别打扰李谦为好。

她和云林等人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

刚刚搬进来时她种下的紫藤花经过一个秋冬已经爬满了花架子,正欢快地吐着嫩芽,抽着枝条,让姜宪倍感亲切。

李骥像个小马驹似的冲了过来,人还没到,声音先到:“大嫂,你总算回来了!”

不过大半年没见,李骥又蹿高了半个头,人瘦得厉害,神色却前所未有的飞扬。

姜宪大吃一惊,道:“你怎么在府里?没有去迎你大哥吗?”

李骥腼腆地笑,道:“我想在家里迎接大嫂!”

算这小子有心。

姜宪明媚地笑,和他开着玩笑:“你大哥是不是苛待你了,没让你吃饱啊?你怎么长得这么瘦了。还是回家跟着嫂嫂混好了。”

李骥不好意思地摸着头,小声道:“不是,是我总长个子。”他很是苦恼地道,“再这样长下去,要像竹竿了。”

姜宪笑道:“高好啊!高看上去挺拔!你年纪还小,等你不长个子了,就该长肉了。不过,到时候你可得好好练练,还得娶媳妇呢!”

李骥羞赧地红着脸,手足无措。

大家哄堂大笑。

李冬至这才有机会上前朝着姜宪屈膝行礼,喊了一声“大嫂”。

第613章 应酬

李冬至也长高了,而且神色开朗,眉眼带笑,一扫之前的木讷苦涩,有了她这个年纪的小姑娘该有的天真浪漫之色。

姜宪很是欣慰,问李冬至:“这段时间可好?”

“好!”她回答着姜宪,眼睛亮晶晶的,和李谦非常的像,“您不在的时候,我跟着康太太和康家的两位姐姐读书,做针线,如今我已经读完了《三字经》,开始学《论语》了,还学会了做比甲,过年的时候,我就给娘和大嫂、康太太各做了件比甲,等大嫂安顿下来了,我就拿给您看。”

“哎哟!还有我的!”姜宪笑眯眯地道,突然有点明白有些女人为什么非得要孩子了。这就像个小树苗,春天里种下,秋天里就有了果实。这种丰收的喜悦,是其他东西没办法取代的。

家中的仆妇纷纷上前给姜宪行礼。

姜宪都给他们打了赏,这才在李骥和李冬至等人的簇拥下进了上房。

康太太和郑太太,康家的两位小姐都在抱厦里迎接她。

姜宪笑着和她们打招呼,却看见了一个让她有些惊讶的人——陆家的大小姐。

她不由挑了挑眉。

陆大小姐笑盈盈地上前给她行礼,道:“知道郡主这两天回来,我就厚着脸皮过来做客了。郡主这一路上可好?家母和我都惦记得很。”

难道是有什么事找她?

姜宪在心里思忖着,面上却不露,笑着和众人寒暄。

云林指使着小厮们搬箱笼,情客和百结忙着陈设屋子。

康太太等人不过坐了半盏茶的功夫就都起身告辞:“郡主风尘仆仆的,想必很累了,我等就不打扰郡主了。等过几天郡主这边都收拾停当了,我们再给郡主接风洗尘。”

她们这么说也是有自己的考量的。

李谦立了功,兼了陕西都司的都指挥使,官场上向来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陕西都司的那些人估计都削尖了脑袋想着怎么和李家搭上关系,接下来来拜访姜宪的人除了像夏夫人这样平素就有来往的,估计还会有很多通过七弯八拐的关系找到姜宪这里来的,李家不说是门庭若市,也会人流如织,她们是自己人,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

姜宪明了地笑着点了点头,道:“如此最好不过。到时候我们也可以好好玩玩。”

康太太笑着应是。

陆家大小姐却趁机向姜宪辞行,说是明天就回长安县了:“就不来和郡主辞行了。等过些日子郡主得了闲,我再和家母来拜访郡主。”

姜宪有些意外,笑道:“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找我?你直管直说就是,我这几天可能有点忙,但帮你说句话的功夫还是有的。”

陆大小姐面色微红,真诚地道:“托郡主的福,家里一切都安好。并没有什么其他的事,若是有事,自不会和郡主客气。”

也就是说,人家是专程来迎接她的。

姜宪的脸就有点红。

她是不是太自以为是了。

送走了客人,姜宪感觉有点累,正巧李谦差了人回来报信,说是晚上有接风宴,他用过晚膳再回来。姜宪好好地梳洗了一番,草草地用过晚膳,躺在床上就睡着了。半梦半醒中,感觉有人在自己的身边轻手轻脚地掀了被子钻了进来,她迷迷糊糊地喊了声“李谦”,李谦低低地应了一声,把她搂在了怀里,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背,温声道着“是我,快睡吧,我抱着你呢”。

姜宪“嗯”了一声,扭扭挪挪的,很快就找到了一个让她觉得舒服的位置和姿势,又沉沉地睡着了,只是睡着之前,她好像听到了李谦的一声轻笑。

可等她第二天醒过来,李谦早已不在床上。

她睡眼惺忪地靠坐在床头,半晌才清醒过来,问:“大人呢?”

百结一面将她今天要穿的衣裳熨烫好了拿过来,一面笑道:“大人很早就起来了,在练武场打了一趟拳,回来的时候郡主还没有醒,大人吩咐别把您吵醒了,之后看了会书,准备等您醒了之后和您一起用早膳的,结果谢先生来找大人,好像是谁来了,急着要见大人,大人就吩咐把早膳摆在了外院书院。大人用了早膳回来,您还没醒,大人就留了话,说是今天中午和晚上都不回来用膳了,去了衙门…”

姜宪张大了嘴巴,又很快闭上了。

这才刚刚走马上任,就开始日理万机了。

从前赵翌也没有他这么忙啊!

不过,赵翌是昏君,李谦估计要做能吏。

姜宪腹诽着,重新躺了下来,道:“我还要睡一会,你们过半个时辰再叫我。”

反正李谦已经走了,她也懒得那么早起来了。

百结笑着应是,表情颇有些无可奈何。

姜宪睡了个饱,起来用了不知道应该称之为早膳还是午膳的饭,感觉人精神了很多。然后就接到了夏夫人派人送来的帖子,说是王成明天离开陕西,请她和王夫人吃饭,既是为她洗尘,也为王夫人送行。

她无所谓,让送贴子的嬷嬷回话说自己一定会到。

之后又陆陆续续地收到了各式各样的帖子,有请吃饭的,有请赏花的,有请听戏的,大家的目的都一样,想开始同李家走动。

情客是宫里训练出来准备做姑姑的人,对这些事情门清。姜宪就把这些帖子全交给了情客处置,情客安排她今天去哪家她就去哪家,安排她见什么人她就见什么人,虽说每天都有应酬,却也不累,还认识了几个丈夫在陕西都司任职的太太,平时出去应酬的时候遇到了,在旁边听她们八卦,也挺有趣的。

日子转眼间就到了五月。姜宪这才发现自己和李谦这两个月都早出晚归的,还没有在京城时相处的时间多。而且他们每次亲热的时候都是在她半梦半醒之中,事后她又总是累得直接就睡,几次好像都听到了李谦的叹息声。

李谦肯定对这种情况不满意了!

姜宪想到自己要求李谦除了她谁都不能有…那她就得尽量让李谦别感觉憋屈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