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顿时又惊又喜:“信呢,快些拿过来。”

那小厮忙把信呈了上来。

张氏接过信,迫不及待的拆开看了起来。

小厮口中的舅老爷,说的是张氏的兄长张隽。张隽大器晚成,二十八岁考中了进士,外放做了沧州清池县的县令。携妻儿赴任已有六年。

兄妹两个相隔千里,平日都靠书信来往。张隽的上一封信还是三个月之前的事,忽然接到兄长的来信,也怪不得张氏如此高兴。

慕念春含笑站在一旁,并未探头张望信上的内容。

该来的,果然还是像前世一样都来了…

第四十三章 来信

张氏迅速的将信看了一遍,然后激动的说道:“念春,你舅舅终于肯让子乔到京城来了。”

张子乔,是舅舅张隽的长子,今年十四岁。两年前就考中了童生,可之后的两年里,在学业上再无寸进。

张氏三番五次去信,劝说兄长将侄儿送到慕家的家学来。张隽一直犹豫不决,此时终于下定了决心。

慕念春笑道:“这可真是太好了!舅舅在信上有没有说表哥什么时候来?”

“你舅舅已经让你舅母打点行装,过些日子就会启程了。”张氏神采奕奕的笑道:“清池县离京城有千里之遥,坐马车至少得半个多月才能到京城。趁着这些日子,我正好收拾布置客房,再挑两个伶俐的小厮。对了,还得和你爹说一声…”

有慕正善出面,慕正厚定会欣然收下张子乔。

慕念春主动请缨:“娘,表哥的房间我来帮着收拾布置吧!”

张氏正要点头,转念一想,立刻说道:“这些琐事不用你操心。荷花宴就快到了,你专心的准备荷花宴就行了。”

这样的宴会上,免不了会有吟诗作画才艺展示的环节。就算不想出风头,至少也不能出丑丢人。提前准备是极有必要的。

慕念春敷衍的点了点头。

张氏见她没将此事放在心上,立刻嗔怪道:“这么重要的事你怎么也不放在心上。就算太子妃相不中你,总还有别的女眷去赴宴。你第一次在人前露面,总得给人家留个好印象。说不定还能攀上门好亲事…”

在张氏的谆谆教诲下,慕念春立刻端正态度,做了深刻的自我检讨。再三保证一定会最积极认真的态度准备荷花宴。

张氏这才满意的放过了她。

当天晚上,慕正善刚一回府,张氏便向他提及了张子乔入京读书一事。

慕正善听闻此事,欣然笑道:“大舅兄总算是想清楚了。清池县的县学虽然不错,和我们慕家的家学比起来,可差的不止一筹。再者说了,子乔今年也不小了,总该让他到京城来开开眼界长长见识。”

“老爷说的是。”慕正善这般态度,张氏心里十分高兴,笑着接过了话茬:“我明天就派人收拾客房,家学那边,烦请老爷和大堂伯说一声。”

慕正善一口就应下了。

慕家的家学里有不少慕家旁系的子孙,亲友来借读的也大有人在。张子乔是大舅兄的长子,来慕家家学读书是顺理成章的事。

第二天,张氏又特地将此事禀报了婆婆朱氏。

朱氏笑道:“你侄儿远离父母,特地投奔你这个姑母。你可得精心安排好住处和衣食,万万不能怠慢了人家。”

婆婆的态度如此和善,张氏心下感动不已,忙应了声是。

朱氏想了想又道:“子乔也不算小了,日后又得用功苦读,若是住在你院子里,整日人来人往不免心浮气躁。倒不如让他住到入云轩去。”

入云轩一直空着没人住,虽然小一些,却胜在幽静,又靠近竹里馆,上家学十分方便。

张氏笑道:“还是婆婆想的周到。儿媳这就命人去把入云轩收拾出来。”

当下,便派了仆妇去打扫。接下来几日,又忙着从库房里找了一些合用的家具搬进去。很快就将入云轩收拾妥当,只等着侄儿入京了。

翘首以盼的日子总是过的特别慢。

对慕婉春来说,这段日子无比漫长。

见到慕念春,第一句话就是:“离荷花宴还有五天呢!”紧接着,又会神秘兮兮的问道:“你准备的怎么样了?”

慕念春耸耸肩笑道:“三姐,你就别取笑我了。我琴艺怎么样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可没勇气去丢人现眼。到时候你上台出风头,我为你摇旗呐喊助威。”

慕婉春听的十分受用,口中却道:“有资格赴宴的少女,可都是京城里最出挑露尖的。就算是出风头,也轮不到我。”

顿了顿,又笑道:“不说别人,就我们三姐妹里,大姐也比我强的多。”看似大度,话语中却飘出了一丝酸溜溜的味道。

慕念春心中暗笑,面上却笑道:“谁说的,在我心里,谁都比不过三姐。”

慕婉春听的身心舒畅,又凑的近了一些,低声说道:“听说大姐这些日子一直在练琴,也不知道她练的是哪一曲。可别和我练的一样。”

琴曲相同,到时候可就尴尬了。

姐妹两个,总不好弹奏同一首吧!

慕念春笑嘻嘻的说道:“你心里好奇,直接问她就是了。”

慕婉春撇了撇嘴:“她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倒是问了,可她根本就不肯说。真是半点姐妹情谊都没有。”

慕念春挑眉一笑:“那你有没有告诉她你练的是哪一曲?”

“当然没有了。”慕婉春理直气壮的应道:“她不肯告诉我,我凭什么告诉她。”

慕念春扑哧一声乐了:“那你们两个倒是扯平了。”

听出慕念春话语中的调侃之意,慕婉春不依了,冲上去挠她的痒。两人的嬉闹成一团。

慕元春正巧走了过来,见两人如此亲昵,忍不住多看了一眼。心里既有些不以为然,又有一丝绝不会诉之于口的羡慕。

她自幼在罗家长大,和表姐妹们相处虽然和睦,可毕竟隔了一层。而且,她太过出挑,表姐妹们嘴上不说,心里不免有些酸意。面和心不合是常有的事。

像慕婉春和慕念春这般亲昵随意的,她几乎从未体验过…

眼角余光瞄到慕元春的身影,慕婉春立刻站直了身子,笑吟吟的走了过来,亲昵的挽起她的手:“大姐,你可总算来了,我们正说起你呢!”

慕元春笑着反握住她的手,语气同样亲密随意:“又说我什么坏话了。”

“哪有什么坏话。”慕婉春笑眯眯的说道:“我们两个正讨论你最擅长哪一首琴曲呢!四妹说了,你最近都在苦练,只不知道你练的是哪一曲。”

…怎么又变成是她说的了?

慕念春似笑非笑的瞄了慕婉春一眼。慕婉春厚颜只当没看见。

慕元春不动声色的应道:“我们一起跟着郑娘子学琴,会的琴曲都一样,我哪有什么特别擅长的,无非是平日练习的那一些。”

试探再一次失败!

第四十四章 表哥(一)

慕婉春有些悻悻的松开了手。

慕元春似乎没察觉到慕婉春的不快,笑盈盈的看向慕念春:“四妹,你准备的如何了?”

“我不过是去凑凑热闹,”慕念春笑着应道:“有大姐在,我这点琴艺哪还好意思献丑。”

总算有几分自知之明!

慕元春心里暗暗想着,脸上却露出微笑:“四妹何必如此自谦。你的厨艺可比我们强多了。到时候不妨崭露一手,定能艳惊四座。”

表情温柔真切,语气中却流露出些许嘲讽。

堂堂慕家四小姐,在贵女云集的荷花宴上下厨,传出去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

慕念春仿佛没听出慕元春的刻薄,拍手笑道:“大姐这主意真是好极了,正合我心意。到时候我就主动请缨做些糕点,说不定也能博得众人夸赞呢!”

慕元春:“…”

“四妹,你可别胡闹!”慕婉春嗔道:“要是真的这么做了,人家不笑你才怪。”

到时候丢人的可不止慕念春一个,她和慕元春也会一并成为笑柄。

慕念春眨眨眼,笑道:“三姐你这么说可不对了。我下厨做糕点让大家品尝,大家应该夸赞我才对,怎么可能笑我。我决定了,就做我最拿手的红豆糕。”

慕婉春听的哭笑不得,白了她一眼:“你不怕丢人,我还怕呢!千万别做什么红豆糕绿豆糕,要不然,我可不认你这个妹妹了。”

说着,又扭头对慕元春说道:“大姐,你快些说说四妹。”

慕元春咳嗽一声道:“四妹,三妹说的也有道理…”

“大姐,这主意明明是你想出来的。”慕念春一脸的委屈:“我听了你的话,你现在怎么又说不好了?”

慕元春被噎的说不出话来,心里暗暗咬牙。

这个慕念春!看着一脸忠厚,其实一肚子鬼心眼,半点不肯吃亏。自己若是不肯服软,只怕她真的会闹这么一出,到时候自己也受牵累…

“四妹,刚才是我思虑不周,出了馊主意,你别往心里去。”慕元春果然能屈能伸,硬是挤出一个笑容来,软言道歉。

慕念春欣赏着她憋屈的样子,心里愉快极了,脸上却露出不悦的表情:“大姐,你真是太过分了。怎么可以这么捉弄我!”

真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慕元春继续咬牙,将满心的憋闷都按捺下去,笑着陪了礼。

姐妹对阵,慕念春完胜!

慕婉春此时也咂摸出滋味来了,忍不住瞄了慕念春一眼。这个四妹,真是鬼灵精,刚才一番装模作样,竟连自己也被忽悠住了…

慕元春定定神,扯开话题:“四妹,张家表哥应该已经快到京城了吧!”

张子乔要到慕家家学来读书的事,早已在慕家上下传遍了,慕元春当然也知道。

“嗯,应该就是这几天了。”提起张子乔,慕念春的心里漾起一圈圈的涟漪。脑海中很自然的浮现出一张清秀腼腆的少年脸孔。

当年的她年少情窦初开,眼中看到的只有英气逼人的罗钰。那个默默的温柔凝视她身影的羞涩少年,被她有意无意的忽略的彻底。

后来,她犯下一连串的错误,被父亲彻底冷落关在院子里。张氏病重,整日缠绵病榻,她也变的无人问津,只有表哥张子乔每天来探望她。他的嘴很笨拙,不会说什么好听的话哄她,翻来覆去不过是“表妹你别哭”“表妹你振作些,一切都会过去”之类的。

再后来,新皇登基,下旨从各世家中选适龄的秀女入宫。慕家原本应该是慕元春,却由她这个妹妹代姐入宫。

进宫的那一天,娘亲张氏已经永远的闭上了眼睛。来送行的,依然只有张子乔。

那时候的自己,麻木而茫然,心里一片冰冷。根本没有心情接受任何人的好意,冷言冷语的讥讽了张子乔一通。

张子乔默默的承受着她的迁怒,直到她临走前的那一刻,才轻轻的说道:“表妹,对不起,是我没用,帮不了你,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你跳进火坑里却无能为力。我能给你的,只有我这颗心。”

“这辈子,我不会娶任何女子为妻。因为在我的心里,这个位置是你的。请你一定要好好的活下去,我会一直在宫外陪着你,直到你闭上眼睛的那一天。”

她满脸泪水,却没有回头,一步一步的踏入华丽冰冷的宫廷,将那个痴情的少年抛在了身后。

之后的十年里,支撑她活下去的唯一目标就是杀了龙椅上的那个男子。为此,她做了许多事,几乎全然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她甚至不愿再照镜子,不愿看见那个总是笑的温柔可人的虚伪的自己。

漫长的日子里,她很少想起死去的家人,想起张子乔的次数也极少。可偶尔想起的时候,心里总有些难得的暖意。这个世上,总算还有人是真心喜欢她在意她的。

她像只金丝鸟,被关在华丽的鸟笼里。宫外的人和事,渐渐远离了她的视野。她只知道张子乔回了清池县,之后就杳无音信了。

不知道她的死讯传开之后,张子乔是不是会很难过。毕竟已经过了十年之久,年少情浓时许下的诺言,又有谁能一直铭记于心?

慕元春心思最是敏锐,很快就察觉出了慕念春的心神飘忽,试探着说道:“四妹,你和张家表哥也有六七年没见了吧!”

慕念春迅速的回过神来,神色自若的应道:“是啊,大舅六年前考中进士离开京城,我随娘一起去给他们送行。自那之后,我就再也没见过表哥了。隔了这么久,我都快忘了他长什么样子了。”

“这次你表哥来京城,至少也得住上两三年之久。以后天天见面,想看多久都行。”慕婉春笑着打趣。

慕念春抿唇微笑。

重活一回真好。前世的遗憾可以一一弥补。

她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对张子乔生出男女之情,可即将见到他的事实,还是令她喜悦。

第四十五章 表哥(二)

三天后,舅母一行人终于到了京城。

张氏领着慕念春和枫哥儿亲自在门口等候,远远见了马车,张氏眼圈就红了。整整六年没见过娘家人了,也难怪她如此激动。

马车在门口停了下来。

先下马车的是舅母邱氏。邱氏容貌不算出众,却娴静温柔。一路舟车劳顿,神色间颇有几分疲倦。

紧接着下车的是一个十四岁的少年。这个少年穿着一身浅灰色的儒袍,头上戴着一方书生巾,下车后略有些拘谨的站在邱氏身侧。

和清俊斯文的慕长栩和英气勃勃的罗钰比起来,这个少年最多算是眉目清秀,更不能和俊美贵气的齐王相提并论。可他的身上却有着少见的单纯质朴,如同一汪清澈见底的泉水。令人安心而温暖。

慕念春静静的凝视着他,唇角微微扬起。

好久不见了,子乔表哥!

张子乔似是察觉到了她的目光,偷偷抬眼看了过来。只见一个十二三的粉衣少女正冲他微笑,少女眉目如画姣美可爱,眼眸黑亮,像两颗璀璨的宝石。

当年那个活泼淘气的女童,转眼间已经长成美丽动人的少女了…

张子乔冲慕念春腼腆的一笑。

张氏迎了上去,紧紧的攥住邱氏的手:“大嫂,这一路上辛苦了,快些进府休息安置。”

邱氏打起精神,笑着应了一声,和张氏挽着手进了府。马车上的行李,自有慕家的丫鬟仆妇帮着安置。

“表哥,”慕念春笑盈盈的走近:“我们也一起进府吧!”

看着眼前的如花笑靥,张子乔的脸莫名的热了一热,然后定定神笑道:“有劳表妹在前带路。”

两人虽是嫡亲的表兄妹,却多年未见,不免有些生疏。张子乔又不善言辞,一路上都没说什么话,显得沉默而拘谨。偶尔看慕念春一眼,很快便会微红着脸移开目光。

中间明明流淌过了这么漫长的时光,他却还是记忆中的少年模样。

这一刻,慕念春既觉得熟悉亲切,又有些莫名的唏嘘和感慨。

邱氏和张子乔在入云轩里安置了下来。休息了片刻,邱氏便领着张子乔去了修德堂给朱氏请安。

朱氏笑道:“亲家太太多礼了,快些坐下说话。”接着,又关切的问询起了一路上的情形,态度热情而客气。

邱氏笑着应对了一番。

来京城之前,她心里颇有几分顾虑。小姑虽是慕家长媳,毕竟是续弦,在夫家过的如何实在不好说。儿子前来借住读书,只怕慕家人未必欢迎。正因为顾虑这些,这两年张氏去信劝说多次,她也一直犹豫不决。

现在看来,张氏在慕家过的还算不错。娘家人在婆婆面前也颇有体面。

朱氏寒暄了一番过后,又打量了张子乔两眼,笑着赞道:“一晃这么多年没见,子乔竟长的这么大了。清秀斯文一表人才,和他父亲倒是有六七分相似。”

“老夫人谬赞了。比起长栩他们兄弟几个,子乔可差的远了。”邱氏应对的十分得体:“日后子乔在慕家的家学里读书,多有麻烦之处,还请老夫人对担待。”

朱氏不以为意的笑道:“这算什么麻烦。子乔是张氏的亲侄儿,在我眼里和长栩他们一般无二。只管放心的在府里住下读书,衣食住行都由她姑母打理。缺什么只管张口就是了。”

邱氏感激不已的道谢。张子乔不用吩咐,便走上前,恭敬的躬身行礼:“多谢祖母,子乔今后一定会用功读书。”

朱氏含笑点了点头,温和的鼓励了几句。

一时间,宾主尽欢,气氛十分和谐。

娘家人受了礼遇,张氏只觉得颜面有光,笑容比平时灿烂多了。

慕念春看着眼前这一幕,不由得想起了前世。因为她的缘故,张氏和慕正善时常争吵,感情并不和睦。朱氏对儿媳不满,因此对前来投奔的邱氏母子也没多少好脸色。张氏心里憋屈,暗中哭了好几回。

这一世,有了她的改变,很多事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朱氏笑着吩咐张氏:“让厨房准备两桌家宴,今天晚上等正善正德回来了,一起给亲家太太和子乔接风洗尘。”

张氏一脸欢喜的应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