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轻描淡写的说道:“母妃催了我几回,我便回了。”绝口不提慈云庵里发生的事,也未提起慕念春。

幸好周琰也是满腹心思,并未追问。叔侄两人各怀心思,只随意的闲聊几句,便一起回了上书房。

慕太傅见齐王来了,一开始还挺欣慰。可过不了多久,就开始头痛了。

之前上书房里书声琅琅。可现在,齐王在伏案睡觉,太孙在怔怔发呆,就连一向最认真勤奋的慕长栩也一直在失神。

“榜样”的力量果然不容小觑。

......

散学之后,慕长栩主动来找齐王,歉然说道:“殿下,再有一个月就是会试了。我想每天都回府读书,专心准备会试。”在齐王府里实在容易分心。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能诉之于口的隐秘理由。慕元春正殷切的等着他的回音,他纵然再不情愿,也不忍拒绝她的恳求。

齐王想也不想就点头应了。

......奇怪,齐王今日怎么这么好说话?慕长栩心里闪过一丝疑问,很快又抛到了脑后。他现在满脑子的烦心事,哪里还有心情去揣摩齐王的心思。

慕长栩刚一走,周琰便又凑了过来。

齐王瞄了他一眼:“你刚才探头探脑的,怎么不过来?”

周琰有些心虚的解释道:“慕大公子在和你说话,我没好意思来打扰。”其实是没勇气和慕长栩打照面,所以才特地等了片刻。

依齐王的脾气,不取笑奚落他几句才是怪事。

没想到,齐王竟没追问,就这么轻飘飘的放过了他。

两人并肩出了皇宫。太子府和齐王府就在隔壁,两人索性同乘一辆马车回府。往日两人有说有笑,今天却不约而同的闭了嘴。各自看着一边车窗发愣。

过了一会儿,两人不约而同的转过头来,异口同声的说道:“你今天是怎么了,怎么一直不说话?”

话一出口,两人都笑了起来。原本沉闷的气氛顿时一扫而空。

周琰挤眉弄眼的笑问:“十四叔,你这几天,和慕四小姐亲近的如何?”在外人面前端正守礼的敦厚少年,一到齐王面前就像换了个人似的。

这大概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了。

齐王早料到他有此一问,当然早有准备,不慌不忙的应道:“我去慈云庵是为了陪母妃,哪有时间和她亲近说话。”

一脸正气冠冕堂皇!

周琰不给面子的嗤笑一声,奚落道:“得了吧!不是你没时间和人家亲近,是人家不乐意搭理你吧!”

齐王斜睨他一眼,似笑非笑的说道:“你哪只眼睛看到她不乐意理我了。”

哟!恼羞成怒了啊!看来,果然是被他说中了。

周琰难得的逮着他的痛处,自然不肯放过这样的大好机会,咧嘴笑道:“我就是随口说说罢了。你这么急着反驳做什么,该不会真的是被我说中了吧!”

男人都是要面子的。在慕念春面前吃瘪的事,齐王怎么肯承认,立刻轻哼一声说道:“当然不是。她是恪守闺仪礼数,所以在外人面前和我冷淡疏远。私下里见了我,笑的又甜又美,不知多可爱!”

周琰忍住笑,一本正经的答道:“是是是,十四叔出马,当然马到成功。”

话是这么说,可眼里的笑意分明让人看的清清楚楚。

齐王瞪了周琰一眼。平日积威犹存,周琰果然老实消停不敢吭声了。马车里又重新恢复了沉闷。

齐王原本以为这样自己心情能好些。可惜事与愿违,这样的沉闷,让他情不自禁的又想起了在慈云庵里的那一晚,以及慕念春的嘲弄和戏谑......

平日只有他让人憋屈的份,没想到,这一回竟然栽在一个小丫头手里。真是越想越气闷!

“马车在前面向右转。”齐王忽的扬声喊道。

周琰一愣,脱口而出道:“要回府,不是应该向左转吗?”

齐王丢了个嫌弃的白眼给他:“又不是三岁孩子,这么急着回家做什么,你爹你娘等你吃晚饭吗?”

周琰被臊的红了脸,不再坚持要回府了:“不回府去哪里?”

齐王打起精神,拿出平日吃喝玩乐的纨绔劲儿,挑眉笑道:“外面可去的地方多的是。酒楼喝酒,茶馆品茶听书,画舫上听小曲儿,或者直接去青楼开开眼界......”

话还没说完,周琰就涨红了脸,连连摆手:“酒楼茶馆也就罢了,青楼我可不去。要是被父王母妃知道了,非打断我的腿不可。”

心情不好的时候,逗一逗憨厚老实的太孙,果然是纾解烦闷的最佳选择!

齐王不怀好意的打量周琰一眼,然后问道:“看你这副样子,该不会还是只童子*!”

周琰:“......”

周琰的脸已经热的能煮鸡蛋了。

第八十八章 醉酒

“不是吧!竟然被我说中了!”齐王不厚道的咧嘴笑了:“你今年也有十五了,已经到了说亲的时候。怎么五嫂还管你管的这么紧。”。

周琰红着脸辩解:“母妃也是为了我好,让我专心读书,不要过早接近沉溺女色。”

就连他身边伺候的丫鬟,也都是太子妃亲自挑选的。大多相貌平平,容貌出挑心思多的,根本就到不了他身边伺候。

齐王不以为然的笑道:“五嫂出发点倒是好的,可这么做却未必是好事。”

就因为周琰心性单纯没亲近过女色,才更容易为色所迷。只见了慕元春几面,就被迷的神魂颠倒。

周琰被齐王取笑了一通,心里有些不服气,张口问道:“别只顾着说我,倒是没人管着你,府里美人也多的是。可我从没听说过你纳过哪个美人吧!”

齐王斜睨他一眼,慢悠悠的说道:“这怎么能一样。我是看遍美色,眼高于顶。等闲庸脂俗粉根本入不了我的眼。”

那些美人要么是宫里的妃嫔们赏的,要么是几位“体贴”的兄长送来的。当成花瓶养在府里倒是无所谓,他可没兴趣碰她们半根手指。

前世,他为了做戏逼真,倒是曾经放纵过一段日子。将纨绔的名声发挥的淋漓尽致。后来征战十年,身边也没缺少过美人相伴。攻破皇宫登基为帝后,宫里的美人更是应有尽有。环肥燕瘦,形形色色,任君选择。

可他的心里,始终有一处是寂寥的。

这一生,他不想再过那样的生活。他想要的,是一个心心相映心意相通的妻子。举案齐眉共度终生。

重生不久,他就遇到了放在心上多年的女子。那一刻,没有人知道他是多么的喜悦。

即使她对自己充满戒备不假辞色。即使她还没喜欢上自己。可他已经认定了,今生非她不娶。为了她洁身自好。当然值得。

这种事,无需向任何人解释。

论口舌,周琰远远不是齐王的对手。短短几句话,便落了下风。

周琰想了半天,终于憋出了一句:“反正,青楼我是不去的。”

齐王丢了个白眼过去:“谁逼着你去青楼了?再说了,要是真的没那份心思,就算到了青楼。再美的女子站在你面前,你也照样能坐怀不乱。有什么可紧张的。”

周琰下意识的摸了摸袖子,不吭声了。

齐王没留意他这个小动作,笑着说道:“今天我带你去见识见识京城最出名的酒楼,叫上几壶好酒。痛痛快快的喝上一回。”

周琰反射性的接口:“借酒消愁可不是好事!”

齐王:“......”

周琰还不知道自己无意中戳中了齐王的痛处,兀自说道:“小酌两杯倒是没什么大碍,喝多了只会伤身体,可解决不了任何麻烦。所以说,心情不好的时候,绝不应该喝太多酒......”

齐王嘴角抽搐了一下。凉凉的打断周琰:“谁告诉你我心情不好了?我就是心情好,才想去喝酒。”

周琰聪明的没就这个问题继续争辩。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阻止十四叔喝的酩酊大醉。

......

两个时辰过后。

京城最出名的酒楼鼎香楼的雅间里。叔侄两人面前各放了两个精致的酒壶。

齐王早在前世就练就了好酒量,此时喝了两壶酒,也只是微醺。周琰可就差远了,圆胖可爱的脸孔早已一片潮红,眼眸亮的出奇。可仔细一看,就会发现瞳孔涣散,早已醉的不知自己姓甚名谁了。

齐王端着酒杯,闷闷的想道:周琰刚才其实说的没错。借酒消愁果然不是个好主意。酒喝了一杯又一倍,心里的郁闷却半点都没减轻。

“咚”的一声闷响。惊醒了齐王。一看之下,不由得笑了起来。

周琰醉的不省人事。趴到桌上再也起不来了。

周琰的贴身小厮方同苦着脸说道:“齐王殿下,太孙殿下已经醉成这样了。不能再喝了。还是回府吧!要是再迟,只怕太子妃真的要发怒了。”

到时候第一个倒霉的就是他。

郑喜也陪着笑脸说道:“是啊,天这么晚了,也该回府休息了。不然,明天早上去的迟了,慕太傅又要不高兴了。”

慕太傅不高兴就随他去!齐王忽的想到慕念春正是慕太傅嫡亲的孙女,到了嘴边的话立刻改成了:“说的有理,现在就回府!”

郑喜感动的几乎快痛哭流涕了。自家主子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了?

......

周琰平日乖巧,喝醉了酒也没什么毛病。最多就是睡了一路下马车的时候要两个人搀扶然后一路扶着进府而已。

太子妃看着满身酒气连站都站不稳的周琰,气不打一处来。这个时候不管说什么周琰都听不进,只能先板着脸孔数落齐王:“你自己胡闹也就罢了,怎么带着太孙一起去酒楼喝酒。醉成这样,明天还怎么去上书房?”

齐王很仗义的挥了挥手:“五嫂不用担心,明天我代太孙向慕太傅告个假就是了。”

......重点不是告假,是不应该喝酒好吗?!

太子妃一向自持身份,最重涵养,从不曾当面和人红脸。就像此刻,明明气的快冒烟了,还要强忍着怒气,和颜悦色的劝道:“这话本不该我来说,可容妃娘娘如今在慈云庵里礼佛,你也该少喝些酒才是,免得容妃娘娘担心。”

齐王挑眉笑道:“五嫂言之有理。我这就吩咐身边的人,不准将我喝酒的事告诉母妃。免得母妃担心。”

太子妃:“......”

幸好自己的儿子温驯听话。要是像眼前这个这样肆意妄为,她早被气的登天了。

正想着,周琰忽的低声呢喃了一句。

太子妃耳尖的听到一个名字,心里一惊,想也不想的咳嗽一声,抬高音量,将周琰的声音压了过去:“十四弟,天色不早了,你也先回府歇着吧!我就不送你了。”

齐王酒意上涌,也有些轻飘飘晕乎乎的,压根没留意到周琰的喃喃自语。笑着应了一声,便离开了。

齐王一走,太子妃的脸便沉了下来,冷冷的说道:“快些把太孙扶进屋,伺候他沐浴更衣。”

方同战战兢兢的应下了。

周琰不偏不巧的又嘟哝了一声,这次声音大了一些,几乎屋子里的人都能清楚的听到那一声“慕元春”。

太子妃的脸都黑了,目光像刀子一般嗖的飞了过去:“磨蹭什么,还不快点扶太孙回去?”

等方同扶走了周琰,太子妃特地将屋子里伺候的几个丫鬟都叫了过来,冷然问道:“刚才太孙说了什么,你们可听见了吗?”

丫鬟们哪里敢说实话,异口同声的应道:“奴婢什么也没听见。”

太子妃眸光一闪:“没听见是最好。若是有人在背后乱嚼舌根,或是传出什么对太孙不利的谣言,我为你们是问!”

丫鬟们齐齐跪下了:“奴婢不敢!”

太子妃淡淡的瞄了丫鬟们一眼,面无表情的转身去了太孙的院子。

刚一进院子,方同就神色怪异的迎了上来,欲言又止。

太子妃皱了皱眉:“怎么回事?”

方同硬着头皮低声禀报:“回太子妃,奴才伺候太孙殿下更衣,发现袖子里藏了一封信,奴才没敢看,还请您过目......”说着,将手中的信呈了上来。

太子妃接过信封看了一眼,面色难看极了。

信封上没有署名,只写了太孙殿下亲启四个字。字迹清隽秀丽,一看就知是出自闺阁少女之手。

再联想到周琰之前的失态,这封信出自谁的手,几乎不用多想。

太子妃紧紧的攥着信封,手上青筋毕露。面上却强自维持冷静:“好了,我知道了。你先退下。”

......

醉酒的时候酣畅淋漓,宿醉的滋味却着实不好受。

周琰醒来的时候,只觉得头痛欲裂,眼前似乎有无数颗星星在飞舞。忍不住呻吟一声,勉强睁开了眼。

太子妃隐忍着怒气的脸顿时引入眼帘:“你可总算是醒了!现在已经是中午了,再不醒,我就得命人去给你请太医了。”

周琰头脑晕乎乎的,一时反应不过来,愣愣的问道:“母妃,你怎么会在我屋子里?”

太子妃冷哼一声:“一身的酒气,快去沐浴,再换身干净的衣物,我有事要问你。”

周琰对她的脾气再清楚不过,一听这话音就知道不妙,顿时苦了脸。下床的时候腿一软,差点摔倒,幸好方同及时扶住了他。

太子妃又气又心疼,瞪了他一眼,便去了外厅。

洗了澡,换了干净的衣服,周琰整个人总算清醒了不少。随口问了一句:“方同,我昨晚换下来的衣服被你放哪儿去了?”袖子里还有一封重要的信呢!

方同缩了缩脖子:“殿下,奴才说实话你可别生气。昨天晚上奴才替你更衣的时候,发现袖子里有封信。奴才已经把信给太子妃了。”

周琰:“......”

第八十九章 雷霆

所有伺候的丫鬟小厮都退了下去。屋子里,只有太子妃和周琰母子两人。

周琰低着头,老老实实的站着,不敢抬头看太子妃的面色。

太子妃从昨晚起就憋了一肚子火气,见他这般模样,非但没有缓解,反而更加恼火,沉声问道:“你昨晚怎么醉成那般模样?”

周琰小声解释:“昨天晚上十四叔心情不好,非要拉着我去酒楼。我拗不过他,只好和他一起去了......”

“他吃喝玩乐不学无术不求上进,将来做个富贵藩王就行了。你和他怎么能一样!”太子妃的声音里更多了几分怒意:“你父王是太子,等他将来继承了皇位,你就是大秦朝的储君。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你,等着你贪图玩乐不知上进,等着将你取而代之。你到底知不知道?”

这些话,一句比一句严厉。

周琰垂着头,不敢反驳。

这些话,他早已听了无数次。从记事开始,母妃便耳提面命的教导这些道理。生在帝王家,父王是太子,他又是父王的嫡长子,顺理成章的被封为太孙。他理所当然的应该比别人更努力更优秀。时时刻刻谨记自己的身份,不能行步差池。

为此,他一直战战兢兢十分努力。

一众堂兄弟们,俱都优秀出众。尤其是赵王世子周珣,天资聪颖文武双全,深得皇祖父的喜欢。其父赵王在皇子中排行最长,不仅擅长领兵,还将藩地赵州治理的仅仅有条。在皇祖父心中的地位极高。

父王母妃口中不说,可对赵王父子十分忌惮。母妃总拿周珣和他做比较,然后用恨铁不成钢的目光看着他。

他何尝不想各方面都表现的高人一等?可是,有些事。不是努力就能做到的。即使别人不说,他心中也很清楚。论天资,自己无论如何也及不上堂兄周珣......

“方同昨晚从你的身上找到了一封信。”太子妃语气冷然。眼中闪过一丝寒意:“你可知道这封信是谁写的?”

周琰鼓足了勇气抬起头来:“母妃,你先别生气。其实。慕大小姐不是那等轻浮的女子......”

“不是轻浮之人,怎么会做出这等不知廉耻的事情来?”太子妃轻哼一声,将信啪的一声拍到了桌上。

周琰反射性的瑟缩了一下,迅速的看了信封一眼。这一看,心中顿时一惊,脱口而出道:“母妃,你怎么拆了我的信?”

太子妃冷冷的看了他一眼:“怎么,你的信我看不得么?”

周琰在她凌厉的目光中又垂下了头。生平第一次涌起了不满的情绪。

太子妃的声音在耳边响起:“那次荷花宴过后,我就和你说过。慕大小姐绝不是太孙妃的人选,眼下她做出这等轻浮之举,愈发证明了我的决定是正确的。这封信我替你处理了,今后不准你再去慕家,更不得私下和慕长栩有接触。”

以太子妃的精明,自然迅速的推测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慕元春身在闺阁,写的信怎么会到了周琰的手里?这个传信的人,非慕长栩莫属。

周琰悄然握紧了拳头,没有吭声。

太子妃继续说道:“这些日子我一直在斟酌考虑。准备早些为你定下亲事。秋娘是你表妹,才貌出众,可惜是庶出。若是做了太孙妃,将来面对一众身份矜贵的世子妃,会少了几分底气。罗八小姐出身够了,却不算特别聪慧伶俐。想来想去,还是蒋三小姐更适合一些......”

其实,她原本属意的是永宁侯府的陆大小姐。不过,在听说陆大小姐去慈云庵一事之后,她便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

“......此事我和你父王商议过了,你父王也觉得蒋三小姐更合适一些。等过了中秋。我就命人到平远侯府提亲。”太子妃说了半天,终于停下了:“琰儿。我说的你都听进了吗?”

周琰闷闷的应了声。

太子妃见他这副反应,心里很是不悦。忍不住抬高了音量:“你是不是还在惦记慕大小姐?我告诉你,你趁早打消这个念头!我绝不会容这等心机深沉的女子嫁到太子府来。”

一直闷不吭声的周琰,忽的抬起头来:“母妃,如果我告诉你,我不喜欢蒋三小姐,只喜欢慕大小姐。你还要坚持到平远侯府提亲吗?”

......太子妃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霍然站了起来:“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一向老实听话的周琰,今天却像变了个人似的,挺直了胸膛,将话又重复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