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算是周琰迟来的叛逆了。

难题摆到了齐王的面前。他现在应该怎么做?

明知道慕元春是朵有毒的鲜花,却放任周琰陷入情网。实在于心不忍。可若是阻止,就等于站到了太子妃那一边。对此时的周琰来说,岂不是更加残忍?

“......十四叔,我心里真的很难受。”周琰眼眶隐隐泛红,声音也有些哽咽:“为什么我说的话,母妃总是听不进去?她总是想为我安排所有的一切,为什么从不肯听一听我是怎么想的?娶妻是我一辈子的大事,我想娶一个喜欢的女子,有什么不对吗?”

说着,充满希冀和渴盼的看着齐王:“母妃不理解我,你一定能理解的是不是?”

那样的眼神,简直看的人心酸。

齐王几乎在刹那间有了决定,想也不想的点头应道:“我当然能理解了。你说的对,娶妻是一辈子的事,当然要娶自己喜欢的。”

善良心软是周琰最大的优点,也是他身为太孙致命的缺憾。太子妃自以为严苛的教育是为他好,殊不知长期的压制使得周琰变的优柔寡断心慈手软。这个致命的缺点,让他在前世失尽先机,最终丢了性命和江山。

现在是一个最好的契机,让周琰学会反抗学会坚持己见。哪怕这个坚持注定是错误的,也总比原来那般怯懦无能的好。

人只有经历种种挫折和打击,才能真正成长成熟。

周琰的眼睛亮了起来,激动不已的抓住齐王的手:“十四叔,我就知道你一定能理解我。这一回,你一定要帮我。”

齐王答应的十分爽快:“放心好了,我一定会帮你的。”

帮你树立自信,帮你找到真正的自我。更重要的是,帮你认清慕元春的真面目。到了那一天,你自然会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这么复杂的言外之意,就算再借周琰两个脑子,他也听不出来。

周琰喜不自胜,齐王的鼎力支持,让他信心倍增:“接下来我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让母妃改变心意?”

齐王耸耸肩,直截了当的说道:“不管你做什么,也改变不了五嫂的心意。”

周琰:“......”

齐王见他涨红了脸却说不出话来的可怜模样,忍不住笑了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循循善诱道:“婚姻大事,要听父母之命对吧!现在你母妃摆明不同意,可你父王那边却未必如此。今天晚上等你父王回来了,你就去找他,将心里想的都说出来。或许,五哥会被你打动也不一定。”

他这么一说,周琰的心思立刻活泛起来。

是啊,母妃不同意,还有父王呢!只要父王点了头,母妃就算再阻挠也无济于事了。

太好了!这真是个好主意!

“谢谢你给我出了这么一个好主意。”周琰喜滋滋的道谢,随口又问了句:“对了,容妃娘娘中意的儿媳可不是慕四小姐,你是不是也打算直接去找皇祖父说情?”

齐王挑了挑眉,懒懒的说道:“我当然不能用这么笨的法子。”

周琰:“......”

十四叔,你确定你是在帮我,不是在坑我吗?

齐王看穿了他的心思,慢悠悠的笑道:“我和你的情形完全不同。你是大秦朝的太孙,是未来的储君。你的正室,将会是大秦朝未来身份最尊贵的女子。自然要慎之又慎。我不过是个闲散王爷,娶的王妃身份高些低些都没什么要紧。说不定,我娶一个门第不高岳家没有实权的王妃,才正合众人心意。你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还需要去求父皇吗?”

周琰哑然。

齐王不想就这个问题多说,又将话题扯了回来:“你今晚就要见到你父王,表明心意。如果我没料错的话,你母妃很快就会有动作了。”

以太子妃的性子,绝不会姑且任之,必然会很快出招。必须要抢在太子妃面前,先说服太子才行。

周琰郑重其事的点头应下了。

......

到了晚上,慕正善才回了府。

刚一回到内院,慕正善就察觉到了气氛有异。

张氏正皱着眉头,一脸焦虑和忧色。慕念春站在一旁,正低声的劝慰着什么。

慕正善一惊,立刻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张氏起身相迎,勉强挤出一个笑容:“老爷回来的正好。妾身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告诉你。适才太子府派了管事来,说是太子妃有事相召。让妾身明天领着长栩兄妹一起去太子府。”

什么?

慕正善先是一愣,旋即想到了什么似的,面色也变了。太子妃特地相召,还特地指名慕长栩慕元春一同前去。能是为了什么?

就在此刻,慕长栩和慕元春也来了。

慕长栩见慕正善面色冷凝,心里一个咯噔,下意识的避开了他的目光。

 

第一百章 召见(一)

慕正善见慕长栩这般反应,忽然有了不妙的预感。

“长栩,元春,”慕正善沉声问道:“太子妃召你们兄妹明天去太子府,你们可知道原因?”

慕长栩俊脸陡然白了,反射性的看向慕元春。

慕元春的俏脸也在隐隐泛白,指甲掐进了掌心,一阵阵刺痛。

慕正善原本还存着几分侥幸,此时心里陡然一沉。看他们兄妹两个的样子,分明是真的发生了什么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慕长栩沉默片刻,才低声道:“父亲,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明天我自会去向太子妃请罪......”

“不,都是我的错。”慕元春深呼吸口气打断了慕长栩:“大哥,你不用为我遮掩。”

慕长栩一惊,连连冲慕元春使眼色:“妹妹,你千万别胡言乱语,此事和你毫无关系。”这种事怎么能亲口承认。父亲肯定会勃然大怒。

慕元春露出一个苦涩的笑容。

事情到了这一步,还有什么可遮掩的。千算万算也没算到太子妃的态度竟如此强硬,非但没顾及慕家的颜面,连太子府的颜面也不顾了。事已至此,也只能放手一搏:“父亲,我请大哥邀请太孙来做客,太孙今天上午来了,一直待到下午才走......”

慕正善全身一震,不敢置信的看着慕元春:“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慕元春咬了咬嘴唇,眼中泛起水光。

“你......你好大的胆子!”慕正善气的全身哆嗦,连话都说不出来了:“你竟然邀请太孙到慕家来......你怎么敢!”最后四个字,如同春雷乍响石破天惊!

慕元春反射性的瑟缩了一下。

慕正善怒道:“你的闺仪闺训都学哪儿去了?女子当谦恭温驯,当遵守三从四德。终身大事更需听从父母之命。你怎么能和太孙私下授受,还张口邀他到慕家私会?简直就是不知廉耻伤风败俗!我们慕家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女儿!”

慕正善素来儒雅温和。极少当众发火。即使偶尔动怒,也就是板着脸孔斥责几句罢了。此刻这样丝毫不顾及颜面的勃然大怒,几乎从未有过。

慕元春眼圈红了。泪水在眼中直打转。

慕长栩不假思索的挺身而出,上前两步护住慕元春:“父亲。是我张口邀太孙来做客。你要怪就怪我,不要怪妹妹......”

“啪”的一声脆响,将慕长栩所有的话都打了回去。

慕长栩白皙的脸孔上多了五道明显的指痕。

屋子里陡然一静。

这还是慕正善第一次动手打慕长栩。

慕正善没有半点后悔,怒瞪着慕长栩,咬牙切齿的说道:“你以为你这么做就是一个好兄长了吗?你这么做不是在帮她,而是害了她!私相授受,这样的名声若是传了出去,她以后还怎么见人?我们慕家的脸面也都被丢尽了!你自幼饱读圣贤书。应该知事明理。为什么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

慕长栩听了这番话,既羞又愧。左脸火辣辣的疼痛,和心中的羞惭交织在一起,真是无地自容。

慕元春忽的从慕长栩的身后走了出来,泪水盈然,却一脸倔强:“父亲,你在意的到底是慕家的名声,还是我的名声?若是慕家容不下我,我这就走!”

“你......”慕正善被噎的说不出话来,心里的火苗却燃的更旺。

“我心悦太孙。太孙也对我有意。我想为自己的终身幸福争取一回,为什么不可以?”慕元春泪水不停的滑落眼角,却没有擦拭。就这么直直的站在慕正善面前。

慕正善心头火气,反射性的又扬起了手。

慕元春没有躲让,反而义无反顾的仰起了脸。

对着那张梨花带雨楚楚可怜的俏脸,慕正善的手迟迟落不下来。

张氏看了只觉得解气痛快。可一想到接下来的麻烦,顿时没了看热闹的心情。叹口气说道:“老爷,现在再生气也无济于事。还是想想该明天该怎么应付太子妃的责难才是。”

太子妃明明没相中慕元春,慕元春竟私下勾搭上了太孙......这种事不必等到传出去,慕家已经颜面扫地没脸见人了。更何况,太子妃显然没打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主动召慕家人前去相见......

屋里没有别的声音,只有慕元春细微的啜泣声。

慕念春咳嗽一声。打破了沉默:“父亲,母亲说的对。事情已经发生了。再责怪大姐和大哥也于事无补。现在最要紧的是怎么解决此事。”

慕正善缓缓放下手,和张氏对视一眼,俱都看到彼此眼中的焦急和忧虑。几乎不约而同的叹息了一声。

半晌,慕正善才冷冷说道:“你们兄妹两个先回去休息,明天早上过来,我亲自领着你们去见太子妃。”

说完,看也不看慕元春兄妹一眼,便转身去了内室。张氏忙追了上去。

屋里只剩下慕念春三人。

慕念春似笑非笑的张口:“时候不早了,大哥大姐也该回去歇着了,明天还要早起呢!”

慕元春一脸泪痕十分狼狈,却不肯示弱,忿然应道:“少来假惺惺的这一套。没到最后一刻,结局怎么样谁也不清楚。我未必会输!”

慕念春不为所动,淡淡一笑:“既然大姐这么有信心,那我就拭目以待了。”

......

兄妹两人一路无话,默默的走到了赏梅院。

慕元春停下脚步,愧疚的看向慕长栩。

清冽的月光下,慕长栩脸上的指痕清晰可见。甚至微微有些浮肿,俊秀的脸孔也有些扭曲变形。眉宇紧锁着。

“大哥,对不起。都是因为我的缘故,才连累了你。”慕元春眼中闪出水光:“你长这么大了,父亲还是第一次动手打你.....”

慕长栩聪明过人又勤奋好学,慕正善口中不说,心中却一直以长子为傲。平日纵然要求严格,却连重话也没说过。这一回,慕正善显然是生气失望到了极点,才会动手打了慕长栩。

慕长栩心情低落消沉之极,却硬是挤出一丝笑容:“没什么,我的脸早就不疼了。”

脸上不疼了,可心里呢?

慕元春用力的咬了咬嘴唇,哽咽着说道:“你不用安慰我了。我知道你心里不好受,我心里也好难过。”吸了吸鼻子,又说道:“事到如今,我已经没有退路,必须要不顾颜面奋力一搏。等我做了太孙妃,就再也没人敢欺辱轻视我们兄妹了!”

直到此刻,她还是不肯放弃做太孙妃的念头。

慕长栩沉默了,半晌才说道:“你先进去休息吧!我还要温习书本,就不多陪你了。”说完,便转身离开了。

慕元春怔怔的看着他的身影,心中闪过一丝惊慌。大哥挨了打,心情一定很低落,也一定对她很失望吧!他会不会因为此事再也不理她了......

不,不会的。这世上唯有大哥和她最亲也最疼她。就算心里有些不快,也绝不会不理她的。

......

晚上,周琰一直在等着太子回府。

皇上逐渐年迈,体力精力都无法应付繁琐的朝务。早在几年前,太子便开始上朝理事。除去一些重大的决策需要由皇上亲自决断,其余的繁琐朝务几乎都落在了太子身上。压力之重可见一斑。太子晚归是常有的事。

周琰在书房等了许久,也不见太子回来,不由得暗暗心急。特地打发方同去门房处问了一问。

方同很快就回来了:“听门房的管事说了,太子殿下刚打发人回来,说是今晚要留在宫里,不回府了。”

周琰:“......”

怎么会这么凑巧?!

方同见周琰面色不对,忙笑着安慰道:“有话等明天再说也不迟。不过是一天而已,太子妃总不会这么快就去平远侯府提亲。”

乌鸦嘴!

周琰瞪了方同一眼,闷闷不乐的转身离开。

这一夜,对许多人来说都是不眠之夜。

慕正善和张氏相对无言难以入眠,慕长栩一直呆呆的坐在书房里,慕元春在窗前站了半夜,周琰躺在床上时而微笑时而叹气,罗钰在练功房里踢坏了三根木桩......

太子妃也是心事重重满腹隐忧,一夜只睡了短短两个时辰。晨起的时候,脸色当然好看不到哪儿去。敷了一层厚厚的脂粉,总算遮掩住了彻夜难眠的憔悴。

太子妃随口问道:“太孙人呢,怎么到现在都不见人影?”

按着平日的习惯,周琰梳洗过后就会来请安,然后和她一起用早饭。今天却一直不见他的身影,太子妃心下不由得暗暗奇怪。

身边的丫鬟略一迟疑,然后低声应道:“回太子妃的话,今日太孙一直都没来请安。”

太子妃神色一僵,忍住怒意,故作平静的说道:“或许是他起的迟了,打发人去叫一声。”

那丫鬟战战兢兢的答道:“可是,太孙殿下已经去上书房了......”

什么?

太子妃霍然起身,面色难看之极。

第一百零一章 召见(二)

丫鬟被吓了一跳,想也不想的跪了下来,连连磕头告饶:“太子妃请息怒,都是奴婢的错。不该搬弄口舌,惹的太子妃生气......”心里暗暗叫苦。

太子妃从昨天开始就一直震怒不已,太孙竟也一改常态,非但没乖乖的来请安认错,反而不声不响的出了府。

母子相争,她们这些贴身伺候的下人可就倒霉了......

太子妃深呼吸一口气,定定神说道:“行了,此事和你没关系,你起身吧!”纵然再怒火中烧,也不至于迁怒到别人身上。

那个丫鬟暗暗松口气,乖乖的起身站到一旁。

太子妃心情恶劣,早饭匆匆吃了几口,便搁了筷子。一众侍妾和庶出的儿女来请安之后,又处理了一些府里的琐事。这些事都是平日做惯的,琐碎又忙碌。太子妃今日连强颜欢笑的心情都没了,一直沉着脸。丫鬟婆子们回禀事情都是提心吊胆的。

巳时正,门房管事来禀报:“启禀太子妃,慕翰林送了拜帖,说是领着家眷来给太子妃请安。”

总算是来了!

慕正善也算有几分担当,亲自领着慕元春兄妹来了。

太子妃眼中半点笑意也无,淡淡的吩咐道:“请他们到内堂来。”

管事应了一声,迅速的退下了。

慕正善等人此时正在门房等候。同来的除了张氏和慕长栩慕元春,还有慕念春。原本慕念春是没资格随着一起来的,可这么重要精彩的场合,她实在不想错过。软言恳求了半天,总算是磨的慕正善点了头。

想了一夜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应付此事,慕正善心情十分阴郁。就连张氏都不敢随意吭声。更不用说慕长栩了。

慕元春一直垂着头,看不清神情如何。

慕念春深知慕元春的性情脾气,知道她绝不会这么容易就被击垮。不由得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时刻留意她的动静。

门房管事很快回转,淡淡说道:“太子妃请慕翰林领着家眷去内堂相见。”态度略显倨傲。

下人们都擅长看人下菜这一套。太子妃对慕家人的到来没有表现出丝毫欢喜。这位门房管事自然也没把他们放在心上。

慕正善心情纷乱至极,哪里还有闲心和门房管事计较,随口道了声谢,便在小厮的引领下向内堂走去。

......

太子妃端端正正的坐着。短短的时间里,她已经按捺下所有的火气,摆出了太子妃应有的矜持和风度。

当慕正善一行人踏入内堂,太子妃的目光精准无误的落在了慕元春的身上。目光锐利冷凝,犹如锋利的刀剑。令人不寒而栗。

不过。只是刹那的功夫,太子妃便恢复如常,露出浅浅的笑意。

“臣慕正善,携妻儿见过太子妃。”慕正善领着妻子儿女一起行礼问安。

太子妃淡淡说道:“慕翰林不必多礼。”却不赐座,任由慕正善一行人都站着。

太子妃没发话,慕正善也不知该从何说起,一咬牙,上前一步:“臣教女无方,今日特地来向太子妃请罪。”

“慕翰林言重了。”太子妃扯了扯唇角,眼中却闪着冷然的光芒:“你何错之有?”

这种事。实在令人难以启齿。

慕正善老脸一红,正要硬着头皮继续请罪。就听太子妃喜怒不辨的说道:“其实,本宫今天特地请慕家女眷前来。并未别的用意。只是长日漫漫,闲谈解闷罢了。”顿了顿又笑道:“上一次的荷花宴,慕大小姐和慕四小姐俱都有精彩出色的表现,给本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睁眼说瞎话的本领,这位太子妃显然修炼的十分精深。只字不提昨天发生的一切,只泛泛空洞的说着漂亮的场面话。

慕正善没有释然,反而愈发忐忑不安了。

这位出身名门的太子妃俞氏,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将太子府的内务打理的井井有条,一众侍妾和庶出的儿女也都老老实实翻不起风浪来。更难得的是。皇上和皇后对这位儿媳也十分满意。

不出意外,只要太子一登基。这位太子妃就会是大秦朝的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