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容妃憋的内伤的表情,一整个晚上的辛苦都值了!

慕念春笑眯眯的应了一声,然后身心愉悦的领着石竹和冬晴回了寝室。

“小姐,你看到容妃娘娘的表情没有?”刚关上门,石竹便笑出了声,心情畅快之极:“这回可真是大大出了口闷气。”

容妃人前装模作样,私下却尖酸刻薄,实在让人生气。

慕念春挑眉一笑:“这才是开始而已。放心好了,你什么时候见我吃过别人的闷亏?”

这倒也是。现在怄的不行的人可是容妃呢!

石竹喜滋滋的将锦盒收了起来。

第二百零七章 风头(一)

伺候皇上饭菜自然不是轻松的事。

第二天刚到卯时,天还没亮,慕念春便起身去了御膳房。

此时的御膳房已经是灯火通明。熬粥煲汤揉面做各色面点腌制小菜炒菜烧菜,各御厨忙的不亦乐乎。很快,各宫的宫女们就会来领早饭。御厨们忙完了之后,依然不得消停,得一直在御膳房里候着。各宫主子若是对饭菜不满意,或是单独要点些什么吃食,便要继续忙活。

慕念春不需理会这些,只要专心做好皇上的早饭就好。

“今日的早膳是什么?”

皇上喝过了药之后,坐到了饭桌前。

于公公殷勤的笑道:“今日四小姐做了些面食。”说着,打开食盒,将碗碟一样一样的取出来摆放整齐。

一大碗面条,只撒了些葱花,汤底清澈。另外配了十几碟配菜。碟子只有巴掌大,上面放着各色配菜,诸如竹笋木耳蘑菇青菜之类的。有的切成丝凉拌,有的用开水焯过,有的下锅煸炒过。依然不见荤腥,看着却十分精致。

于公公笑道:“四小姐特意叮嘱过了,这些配菜可以拌到面里,看皇上的口味随意添加多少都行。”

这样吃面倒也新鲜有趣。

皇上哑然失笑,来了兴致,亲自动手,将所有配菜都放进了面里。偌大的面碗被堆的老高,稍微拌匀之后,便吃了起来。

面条柔滑筋道,各色配菜各有滋味,混合进清澈的汤底里,竟是十分美味。

最寻常不过的食材,最普通家常的做法,看着并没特别的特殊之处。却意外的合了皇上的口味。

这也是慕念春的过人之处。于平凡处见真功夫!

皇上将满满一碗面都吃了个精光。就连汤也喝了大半。额上微微冒出了汗珠,一脸畅快满足的笑意:“好,这面做的极好!去请慕四小姐过来。就说朕要厚赏。”

于公公精神抖擞的应了一声,一路小跑了出去。

片刻之后。慕念春进来了,不待皇上张口赏赐,便笑盈盈的说道:“能为父皇下厨做饭,是念春几辈子修来的福气。昨日晚上父皇赏的金碗,念春已经收好了,留着日后做个纪念。别的赏赐,念春可不敢再要了。”

一次赏赐会引来众人瞩目,连着赏赐。只怕就会遭来众人眼热妒忌了。在宫里,太过出风头可不见得是好事。不说别人,皇后第一个心里就会不舒坦。

皇上略略一愣,很快会意过来,眼中流露出真正的欣赏之意:“也好。你进宫还不到两日,朕若是连着赏赐,只怕太过惹眼。”

虽然是这个道理,可在皇上的青睐前,头脑能清醒把持得住的又能有几个?慕念春年纪虽小,却委实聪慧冷静过人。

皇上之前的另眼相看有大半是看在心爱的幼子身上。现在的欣赏,却是因为慕念春本人看。

慕念春见皇上没有坚持己见,暗暗松口气。忙笑着谢了恩。

皇上笑着打趣:“朕什么也没赏给你,你有什么可谢朕的?”

“父皇如此体恤念春的难处,已经是最好的赏赐了。”慕念春抿唇一笑,应的慧黠俏皮。

皇上哑然失笑,态度愈发温和亲切:“你一早就忙着下厨,自己还饿着肚子吧!不用在朕这里伺候了,快些去用早膳吧!”

慕念春恭敬的应了一声,便退下了。

......

皇宫的事从来都不是秘密,慕念春厨艺大受皇上青睐一事。很快就传到了众人耳中。众人反应不一。眼热者有之,嫉妒者有之。更少不了阴阳怪气说风凉话的。

“容妃娘娘果然好福气。”安嫔的语气里满是酸意:“听闻这位慕四小姐厨艺极好,皇上赞不绝口。昨天晚上便赏了一个金碗。今天的早膳又得了皇上夸赞呢!”

丽贵人娇笑一声,装模作样的说道:“是啊,慕四小姐可真是给容妃娘娘长了颜面。臣妾记得,就是当日太孙妃进宫给皇上敬茶,也没博得皇上这般欢心。”

这么显而易见的挑拨,皇后自是不会轻易动容,闲闲一笑道:“这么看来,本宫当日的眼光倒是不错,挑的这个儿媳合了皇上的眼缘。”

丽贵人碰了个软钉子,顿时笑的讪讪:“皇后娘娘慧眼如炬,委实令人佩服。”

安嫔眸光一闪,又笑道:“奇怪,今日容妃娘娘怎么还没仁明殿请安?该不是在等慕四小姐吧!”

这句话挑拨的就比较巧妙了。暗指慕念春春风得意,容妃得势轻狂。

皇后神色自若的笑了笑,正要说话,殿门口响起了容妃温雅的声音:“难为安嫔一直惦记着本宫。本宫只稍稍来迟片刻,也被安嫔留意到了。”

话音刚落,容妃的身影便出现在众人面前。站在她身侧的少女浅笑盈盈美丽动人,正是慕念春。

安嫔笑容微微一僵。本想在皇后面前给容妃上点眼药,却不料被容妃逮个正着。着实令人尴尬......

安嫔很快就挤出笑容应道:“都是臣妾多嘴,还请容妃大人大量请勿怪罪。”

容妃占了上风,显得格外从容,微微一笑道:“不过是句闲话,有什么可怪罪的。不过,有一点倒是被你说中了。本宫今日来的稍迟一些,确实是为了等念春一起过来。她一大早就去了御膳房,又伺候着皇上用了早膳。耽搁了一些时间。还请皇后娘娘见谅。”

皇后笑道:“伺候皇上用膳要紧,本宫这里来的迟些早些倒是无妨。”说着,目光落到了慕念春的身上。

慕念春乖觉的上前一步,敛衽行礼:“念春见过皇后娘娘。”

皇后含笑赞道:“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厨艺却如此精湛过人。做的饭菜很合皇上的胃口,昨晚和今早都进了不少。皇上久病胃口不佳,近来进食不多,本宫一直心中担忧。现在总算能松口气了。这份功劳,可不能不赏。”

说着,吩咐一旁的邱女官道:“去把那匹粉色的丝缎取来。”

邱女官笑着应了,很快捧着一匹粉色的丝缎过来。那丝缎薄而柔软,十分光滑,一看就不是凡品。

皇后笑道:“这么鲜嫩的颜色,正适合小姑娘做衣裙。”

慕念春露出受宠若惊的神色,接过锦缎:“念春谢过皇后娘娘的厚赏。”

“本宫可比不得皇上出手大方,一赏就是一个金碗。”皇后娘娘似乎心情不错,竟开起了玩笑:“这匹丝缎,是今年的贡品。本宫这也算是借花献佛了。”

众嫔妃都很捧场的笑了起来。

梅妃笑吟吟的插嘴道:“这匹丝缎产自苏州,是用上好的蚕丝织成。色泽淡雅,轻薄柔软,穿在身上十分舒适。今年的贡品一共也只有十几匹,皇后娘娘只留了两匹。这般慷慨的赏了慕四小姐一匹,令臣妾也看着眼热呢!”

“你就是再眼热也没用。这么粉嫩的颜色,也只有十几岁的小姑娘穿了好看。给了你,你也不好意思穿出来见人。”兰妃笑着打趣。

梅妃故作嗔怪的瞪了兰妃一眼:“你惯爱编排我。谁说我就穿不得这样的颜色了。若是皇后娘娘肯将另外一匹赏了给我,我明日就让人做成衣裙,穿来给大家伙看。”

皇后哑然失笑:“激将法也没用,本宫可不上这个当。”

梅妃故意叹气道:“臣妾这点小心思被皇后娘娘看的一清二楚,看来今日休想得到好处了。”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凑趣,热闹之极。

慕念春理所当然的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在宫里,只要有了皇上的青睐,立刻就会大出风头。慕念春刚一进宫就有这等声势,更是令人眼热。别看一个个现在笑颜如花,心中不定在打着什么主意。

慕念春微笑着站在容妃身侧,不动声色的留意起各人的神色变化。

皇后心机深沉,看不出任何异常。年长的淑妃唇角含笑,极少说话。梅妃说话爽利,兰妃性情温和,安嫔语气尖酸,丽贵人位分低,虽有心出些风头,却底气不足。

至于容妃,看着绵软,实则柔中带刺,也不是个好惹的主儿。

总的来说,妃嫔们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这样的情景,对慕念春来说十分熟悉。当年,她从位分低的美人,一步步熬到了仅在皇后之下的宸妃。其中不知经历了多少辛酸痛苦。

心里想的和口中说的,从来都不一样。见人只说三分话,到后来,就连自己都快分不清说出的话哪句是真哪句是假。人前人后几副脸孔,更是等闲平常事。长日漫漫,想见皇上一面而不得,众妃嫔勾心斗角口舌争锋明里暗里的争宠算计......

荣华富贵的表象下,其实只是一堆关在精致牢笼里的可怜女子罢了。她梦想着能跳出这个牢笼,今生却更早就被牵扯进了这一潭泥沼里。

想及此,慕念春的心里涌起一丝苦涩。不过,她很快就将这抹阴暗的情绪抛到了一旁。

事已至此,自怨自艾毫无益处。

她要做的,是挺直了腰杆,勇敢的走下去。

......

第二百零八章 风头(二)

上书房里。

周玦趁着夫子不注意,悄悄凑到周珣的耳边低语道:“听说了没有,那位慕四小姐厨艺得了皇祖父的青睐,皇祖父还特地赏了她金碗。”

......别以为只有宫妃们八卦,上书房里的皇子皇孙们也一样对宫里最新传闻感兴趣。慕念春一进宫就大出风头,消息迅速的传到了各人的耳中。

周珣嗯了一声,低声道:“有话待会儿再说,太傅在看我们。”

周玦迅速的坐正,装模作样的继续读书。

另一边,周琰也在好奇地低声问齐王:“十四叔,听说小十四婶很得皇祖父的欢心。皇祖父赏了她金碗,皇祖母赏了她衣料。”

这一声小十四婶,听的齐王浑身舒畅,咧嘴一笑,一脸毫不掩饰的骄傲:“那是当然。”他的媳妇当然是人见人爱。

那一脸自得的笑容,耀目的近乎刺目。

周琰见他这副春风得意的模样,心里又是羡慕又有些酸意。人家心心相印成双成对,他却被逼着和一个不喜欢的女子成了夫妻......

齐王瞄了周琰一眼,显然看出了周琰的那点小心思,笑着调侃道:“怎么了?又想到太孙妃了?”

周琰苦笑一声,算是默认了。

齐王正待说什么,太傅忽的重重咳嗽了一声。然后,所有人的目光刷的看了过来。

齐王一脸坦然自若,周琰却心虚的红了脸,迅疾的坐直了身子,目不斜视的读起书来。

......

好不容易熬到下课休息,众人立刻三三两两的凑到一起说起了闲话。边说边时不时的看齐王一眼。很显然都在悄悄议论慕念春的事。

齐王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中,悠然自得的随着周琰到了一旁说话。

周琰欲言又止。

齐王冷不丁的来了一句:“已经圆过房了吧!”

周琰涨红了脸。嗯了一声。

齐王饶有兴味的打量他一眼,调笑道:“既然已经圆过房了,还有什么可担心的。莫非是对太孙妃还有什么不满?”

周琰期期艾艾的应道:“这倒不是。蒋氏知书达理。性情温柔,十分贤惠。我对她没什么不满的。”

“这倒奇怪了。”齐王失笑不已:“既然太孙妃样样都好,你还有什么可抱怨的。”

就是太好了,他才更矛盾。

“我心里喜欢的是元春,可现在偏偏娶了她过门。”周琰叹道:“对她好,我总觉得对不起元春。可若是过分冷淡了她,似乎对她又太不公平了......”

说到底,还是心软善良。既想为慕元春守着心,又觉得对不住太孙妃。

这些都不出齐王所料。

齐王漫不经心的笑道:“这有什么可纠结的。蒋氏是你名正言顺的娶回府的妻子。你待她好一些是她的福气,你待她冷淡些,她也没脸诉苦。更没人会因此指责你半个字。你想怎么样都随你的心意。”

齐王越是这么说,周琰心里越是愧疚矛盾,不由得又是一声长叹。

齐王瞄了周琰一眼,对他的那点心思了然于心。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行了,男子汉大丈夫,别总为这点闺房小事愁眉苦脸的。走,我们两个去福宁殿探望父皇。”

周琰一愣:“可是课还没上完......”

齐王打断周琰:“是上课重要还是父皇的身体重要?”

周琰下意识的答道:“当然是皇祖父的身体重要。”

“这不就行了。”齐王义正言辞的道:“少上些课没什么,日后可以找时间补回来。父皇龙体安康最重要。我们两个一起去给父皇请安。他心里肯定高兴。一高兴,龙体就能更快的恢复。你说,我们到底该不该去?”

周琰被绕的晕乎乎的。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于是,齐王愉快的拐了乖巧的太孙一起逃课去了福宁殿。

......

“启禀皇上,齐王殿下和太孙殿下来给皇上请安了。”于公公笑着进来禀报。

皇上有些意外,笑着说道:“让他们两个进来。”

很快,齐王和周琰便进来了。

“儿臣见过父皇!”“孙儿给皇祖父请安!”

看着玉树临风的齐王憨厚可爱的太孙,皇上心里十分高兴,却故意板着脸孔呵斥:“你们两个不在上书房里好好上课,怎么跑到朕这儿来了?”

齐王笑嘻嘻的应道:“儿臣惦记父皇的龙体,实在无心听课。所以就偷偷跑来探望父皇了。百善孝为先,父皇怎么一点都不感动。反而训斥儿臣。真是太伤儿臣的心了。”

周琰忙笑着点头附和:“是啊,孙儿心里也一直惦记皇祖父。”

皇上被哄的龙心大悦。忍俊不禁的笑道:“罢了罢了,看在你们两个一片孝心的份上,朕今日就不训斥你们两个了。”然后,又吩咐于公公:“你去上书房一趟,和太傅说一声。就说齐王和太孙都在朕这里,让太傅不用着急寻人。”

于公公忙领命退了下去。

齐王打量皇上一眼,笑着说道:“父皇气色不错,看来近来病情大有起色。”

“朕也觉得这两日身子轻松了不少。”皇上笑道:“就连胃口都比平日好的多。这可多亏了念春,她做的饭菜美味可口,很合朕的口味。”

一声念春,很自然的说出了口。

慕念春进宫有四五天了,这几天,都是由慕念春下厨为皇上做饭食。皇上吃的顺心舒畅,身子也有了力气,时常下龙榻走动。

这几日的相处,也让皇上越来越喜欢这个未过门的小儿媳。而皇上的喜欢,在皇宫里往往意味着众人的艳羡和追捧。连带着容妃的昭阳宫都热闹了不少,一个个或探望或闲聊或巴结讨好或是想刺探几句。

齐王在宫中也有眼线,对这一切了然于心。可从皇上的口中说出来,依然一阵无法抑制的骄傲。

皇上随口说道:“你们两个中午留下陪朕一起用午膳吧!正好一起尝尝念春的厨艺。”

这个提议正中齐王下怀。齐王想也不想的点头应了。

周琰这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十四叔特地跑到福宁殿来,打着探望皇祖父的名义,分明是想来见小十四婶嘛!

......

御膳房里。

慕念春正聚精会神的忙着准备午膳。石竹她们几个只能帮着打下手,真正做菜的部分都得由慕念春动手。要做十几道菜肴,每一道都得精雕细极尽完美,半点都不轻松。每天忙完了早膳,然后和容妃娘娘去给皇后请安。之后立刻就要到御膳房来忙活。

虽然忙碌了一些,不过,她也从中得了不少好处。皇上皇后的各种赏赐就不用说了,最重要的是博了皇上的欢心。

“奴才见过四小姐。”御膳房的闵公公一脸殷勤的笑着来了。

慕念春手上的动作略略一顿,略有些意外的看向闵公公:“闵公公特地过来,有什么事么?”

闵公公笑着说道:“皇上命人来吩咐一声,今日中午要留齐王和太孙两位殿下在福宁殿里用午膳。还请四小姐辛苦一些,多准备几道菜式。皇上还说了,昨天那道素炸丸子很好,今日不妨再做一份。”

齐王和太孙怎么都来了!尽是给她添乱!

慕念春暗暗腹诽不已,面上却含笑应了。

忽然多出两个人,原本准备的菜式就有些少了,至少也得再准备六道。皇上钦点的素炸丸子,更是费时费力。要将萝卜胡萝卜青菜白菜黄瓜冬瓜等十几种素菜各自剁成馅,加入鸡蛋和面粉调料拌匀,然后捏成一个个圆溜溜的丸子。然后下锅油炸两遍。一大盘素炸丸子颜色各异,口味也各自不同。外脆里嫩,十分美味。

昨天一盘素炸丸子,皇上几乎吃的干干净净。今天再有齐王和太孙两人,怎么着也得多准备一些。

忙活了一个多时辰,才算把午膳准备好了。

一共三个食盒,每个食盒有三层。拎着俱都是沉甸甸的。摆到桌上,共有一十八道菜肴。蒸煮烧炒凉拌汤羹,样样俱全。素菜居多,荤食只有三四道。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

皇上随口问道:“四小姐人呢?”

于公公陪笑着应道。“回皇上的话,四小姐正在外面候着!”这也是伺候皇上饭食的规矩。每次都是送了饭菜过来,等皇上吃完了,才能退下去用膳。

皇上笑道:“去请四小姐进来一起用膳。”

于公公心里暗暗一惊,不敢怠慢,忙应下了。能和皇上一起用膳,这可是天大的体面。几位王妃中,只有太子妃曾有过这样的荣幸......

齐王听到这句话,眼睛倏忽一亮:“父皇,你怎么忽然想起传念春一起来用膳?”

皇上心情极佳,难得的开起了玩笑:“你今日特地到福宁殿来,总不会只是为了探望朕吧!朕将念春叫进来一起用膳,不是正合了你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