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城门处来了一行人。这一行人约有十几个。一个个骑着骏马,身材健壮目光迥然,一看就是身手不凡之辈。

守着城门的将领皱了皱眉,亲自上前来盘查:“你们是什么人?从哪儿来?到京城做什么?”

领先的一个黑衣青年身材高大,面貌却很平庸,只有一双眼眸格外的冷冽逼人。闻言沉声应道:“我们是赵王亲兵,奉赵王命令到京城赵王府送信。”边说边取出赵王府的腰牌。

看到赵王府的腰牌,那个守城门的将领神情一松,立刻换上亲切的笑脸:“原来是赵王麾下,请恕末将刚才失礼。”

原来是赵王亲兵,怪不得个个这般悍勇。

那黑衣青年扯了扯唇角:“还请开了城门,让我等进去。这封信十分紧急,必须今晚交到赵王世子的手上。”

那将领陪笑着应了,立刻命人开了城门。

沉重的城门打开了,十几匹骏马飞驰入京城。

此时天色已晚,宽敞的街道上却不乏行人。酒肆茶楼前更是热闹非常。很快就有人发现了这飞驰而来的十几匹骏马。速度极快,几乎嗖的一声就闪过。

一个行人被扬起的马鞭打中了胳膊,顿时一声惨叫。然而,那一行骏马上的人却似未曾听见,很快便没了踪影。

被伤了胳膊的行人满心忿忿的骂了起来:“骑着马有什么了不起,没长眼睛吗......”

一旁的行人中,不乏有见识的人,立刻劝道:“只是皮外伤,去医馆包扎一下就行了。你在这儿叫嚷乱骂,万一那些人再回头来找你的麻烦。才是真正的大祸临头了。”

“是啊,敢在街道上横行无忌的骑马,十有**是那些勋贵府邸的亲兵。这些人咱们可惹不起。”

那个行人只能悻悻的认了倒霉。去了医馆包扎。

......

赵王府里。

周珣正和世子妃沈氏一起用膳。门房管事忽然来禀报:“启禀世子爷,赵州来人了。”

周珣不假思索的放下了筷子。起身道:“他们人在哪里?快些领到书房里,本世子现在就要见他们。”

这些日子,他一直在惴惴不安的等着赵州的回音。现在总算是来人了。

门房管事不敢怠慢,应了一声,便匆匆的退下。领着一行十几个人到了赵王世子的书房。十几个人在书房外停下,领头的黑衣青年上前敲门。听到周珣的声音之后,才推门而入。

“小的见过世子爷。”黑衣青年并未行跪拜大礼,只拱了拱手。

周珣此时无心和他计较是否失礼的问题。急急的问道:“父王的信呢?”

黑衣青年从袖中取出信。

周珣接过信,看也不看黑衣青年一眼,随口吩咐道:“你先退下吧!本世子看了信再召你进来。”

那黑衣青年竟动也没动:“世子爷只管看信,何必让小的退下。”

周珣没料到这个亲兵如此放肆,顿时沉了脸:“放肆!本世子的吩咐,你竟敢不听!别以为你是父王亲兵,本世子就不敢动你......”等等,刚才的声音怎么有些耳熟?

周珣心中暗生疑惑,不由得住了嘴,上下打量黑衣青年。眼前这张脸。相貌十分平常,而且很陌生。他可以确定自己从未见过。可这份熟悉感,又是从何而来?

那黑衣青年忽的笑了一笑。恢复了原来的声音:“我只是稍稍易容变了相貌,世子爷竟连我的声音也听不出来了吗?”

周珣眼睛霍然一亮,脱口而出道:“表叔,是你!”

黑衣青年扯了扯唇角,算是默认了自己的身份。

来人,正是易容过后的韩越。

韩越生母是惠妃胞妹,和赵王是嫡亲的表兄弟。也是周珣的表叔。同时还是周珣的小姨夫。关系十分密切。虽然不常见面,周珣听着声音还是将他认了出来。

“表叔,你怎么亲自到京城来了?”周珣的声音里多了几分激动和兴奋:“还特意乔装改扮过了。若是不张口说话,连我也认不出你来。”

韩越眸光一闪。淡淡应道:“王爷接到世子爷的来信之后,心中忧急如焚。我主动请缨到京城来。是为了帮助世子爷出谋划策。一起成就大事!”

周珣释然的松了口气,一脸的惊喜:“太好了!”韩越身手过人,智勇双全。有他暗中潜入京城相助,周珣一直慌乱无主的心总算定了不少。

周珣拆开信,迅速的看了一遍。这封信的主要内容没什么特别的,最重要的依然是信后空白的部分。用药水涂抹过后,只现出几行字。

韩越前去京城助你,你有什么事可以和他商议。若是有机会动手,不要犹豫,免得错失良机!

周珣照例小心翼翼的烧了信,确定全部都化为灰烬,才抬头问道:“你此次暗中到京城来,除了父王知道,还有谁知晓?”

韩越沉声说道:“还有你小姨知道我来了京城,因为我伪装生病静养,府中得由她撑着场面。不过,我来的真正目的,她毫不知情。就连赵王妃对此事也是半点不知。世子爷只管放心。”

周珣嗯了一声。

造反谋逆这种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赵王妃和小杨氏都被瞒在鼓里,世子妃沈氏也懵懂不知。

韩越低声道:“我先领了十几个亲兵到了京城,之后几日,还会有些人手乔装打扮成普通人,一一潜入京城前来汇合。大多是我这几年暗中搜罗来的江湖高手,有人擅长易容,有人擅长刺杀,还有的擅长下毒和隐藏踪迹等等。人数约莫百人左右。虽然不多,却都是以一敌十的高手。”

周珣精神一振:“我平日在京城行事必须谨慎小心,虽然也暗中养了一些刺客。不过,人数不多,只有几十个。多了这些人手,我们也能多做些部署。我这就命人先安排好住处......”

韩越眸光一闪,出乎意料的拒绝了周珣的提议:“王府里忽然多出这么多生面孔,肯定会惹来有心人的注意。所以不能住在王府里,王府名下的产业也不能去。”

这也有道理。

王府里这么多伺候的人,其中说不定就混入了太子的眼线。动静太大,确实会惹来麻烦。

周珣想了想说道:“要不然,你就领着人悄悄回韩府。”

韩越淡然应道:“我此次是暗中潜回京城,绝不能被人发现踪迹。也不能回韩府,免得有人疑心。”

以齐王的精明,只怕早就命人盯着赵王府和韩府了。他一旦在韩府现身,哪怕是乔装易容过了,也会露出端倪。所以,落脚之处一定要更隐秘些。

“世子爷不用为此事操心,我已经有了安排。”韩越迅速的说出了一个住址:“这里离王府不远,暗中联系也方便些。我会让他们都注意行迹,不会惹来任何人注意。”

这是一个被惩处发配边关的官员宅院。不算很大,容纳百人却是绰绰有余。更重要的是,这处宅院平日紧锁着门,只要不从正门出入,绝不会引来瞩目。

这处宅院,是韩越在几年前暗中购下的,无人知晓是他的产业。就算是齐王,也绝不可会疑心到这里。

周珣见韩越思虑周全,不由得心情一松:“好,就依着你的法子行事。”

韩越问道:“皇上近来情形如何?”

周珣皱眉叹道:“杨太医意外受伤,太医院里没了我们的人手,如今想打探消息要比原来吃力多了。那个江太医医术高明,将皇祖父的头痛旧疾压了下去。又有太医们精心调理,不过短短十天,皇祖父的病情已经有了好转。照这样下去,皇祖父的病很快就会好起来。今后想再寻找合适的时机动手,只怕是难之又难。”

他们要做的,是在无声无息间让皇上驾崩归天,这样才不会惹来众人疑心和非议。若是明目张胆的动手,让皇上或是太子警觉了,肯定会惹来狂风骤雨似的反击。赵王势力再大,也大不过皇上和太子。结局是显而易见的。

韩越同样清楚这一点。

前世谋逆篡位能成功,靠的是暗中筹谋出其不意。他隐忍蛰伏多年,到了最后一刻才猛然出手,才成了最终的胜利者。

他原本以为这一世想夺取皇位会更简单一些。可现在多了同样熟知前世一切的齐王,情势顿时变的晦暗不明......

韩越的眼眸暗了下来,不知在想些什么。半晌才说道:“先不急着动手,等人手都到齐了,弄清了宫里的情形再说。”

周珣说道:“我带着你去见见杨太医吧!他在宫中这么多年,对宫里的情形十分熟悉。在太医院里也暗中收买了一个熬药的太监。我一直没动用这颗棋子,你既是来了,正好筹谋下一步怎么做。”

韩越点点头:“杨府是一定要去的。不过,得隐蔽一些,连府里的人也都瞒着。”顿了顿,又故作不经意的问了句:“对了,世子爷近来有没有留意齐王的动静?”

第二百一十二章 筹谋(一)

话题忽然扯到了齐王身上,周珣有些意外,笑着答道:“你怎么忽然问起十四叔来了。他还不是老样子,每天晃晃悠悠的没个正形,在上书房里不是闲聊就是睡觉,时不时还逃课。你不用担心,他就算对皇位有野心,也绝不是我们的对手。”

韩越并未反驳,心里却暗暗冷笑。

论伪装论演技,谁也比不过这个齐王。前世齐王这个漏网之鱼,最终成了他的心腹大患。这一世,他第一个要杀的就是齐王!

“说到十四叔,就得说一说慕四小姐。”周珣随口笑道,浑然不察韩越在听到这个名字时刹那的僵硬:“皇祖父一时兴起,召了慕四小姐入宫。这位四小姐厨艺十分高超,竟连皇祖父也赞赏有加。这几日出尽了风头......”

是啊,她的厨艺确实极好。尤其是糕点和夜宵。而他,就死在她亲手所做的宵夜下......

韩越幽暗的眼底闪过无法言喻的痛楚,双手悄然握紧。

大事要紧,周珣也无心多说笑,闲扯了几句便又将话题转了回来。

两人低声商议了许久,韩越才出了书房。趁着夜色,悄悄从赵王府的后门口出去,一行十几人很快就消失在夜色中。

......

一个时辰后,齐王便收到了赵王府的内应传出来的消息。

一张卷的小小的纸条上,只有短短几句话。

赵王命人回京送信。送信的人在世子书房待了大半个时辰便离开了。之后,去向不明。

齐王看着这几行字,眉头微微皱起,手指无意识的轻敲桌面,发出轻微的嘚嘚声响。这是他沉思时习惯性的小动作。一旁的暗卫不敢出声惊扰他的思绪,老实的站在一旁候着。

筹划了这么久的计划功亏一篑,赵王的反应未免太过平静了。只让人送了信来......等等,送信的人呢?为什么这么急着离开赵王府?就算要回赵州送信,也不至于急到当夜就离开京城。如果不是离开京城,那又会去了哪里?

齐王思忖片刻,沉声吩咐道:“加派人手,牢牢盯着赵王府。不放过任何一个出入的人。尤其是赵王世子,更要盯的紧一些。”

不管赵王有什么应对之策,最终总要通过周珣动手。只要紧紧的盯住周珣,什么阴谋计划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暗卫应了一声,正要退下。

“等等。”齐王忽的又说道:“你再命人去留意城门那里。看最近是否有扎眼的人进京。若有异样,及时回禀。”

暗卫有些惊讶,却没有追问,恭敬的应了,然后退下。

齐王独坐思忖许久。虽然赵王等人表现的异常平静,可他总有种隐隐的不妙的预感。似乎将要发生什么事情一般。

这种直觉,在前世屡涉险境时不止一次的救过他的命。这一次,这种危险的感觉陡然浮上心头,让他立刻就生出了警惕。

......

三天后,离赵王府只隔了几条街的某一个宅院内。

这个宅院常年紧锁着大门。门庭冷落,几乎从来没人登门。门前的木槛上浮着一层厚厚的灰。

到了晚上,宅院的后门才会打开,有人出入。出入的人都十分小心,穿着低等仆佣的衣服,半点都不惹眼。

只有进了后门又走了一段路之后,才会发现这处宅院的特别之处。原本空荡荡的屋子,此时住满了人。闲置已久的下人房也被挤满了。这些人男女老少都有,就算都涌到街道上,也看不出什么异常之处。

这些人,是韩越几年来花重金收买笼络来的江湖高手,直接听命于他,就连赵王也无权干涉插手。他们扮成普通百姓的样子,混在人群中进了城门,然后暗中到这里来集合。一路并未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易容改装过的韩越,此时看来就是一个面容平常的黑衣青年。只是那双冷冽的眼眸格外凌厉。

一个目光灵活的小厮站在韩越面前,低声说道:“世子今晚子时会悄悄去杨府,特地命小的来给将军送个口信。请将军一同前往。”

韩越嗯了一声,淡淡的问道:“你到这儿来,有没有被人跟踪?”

那小厮笑着应道:“将军请放心。小的平日在厨房里做些杂活粗活,时常从王府后门出入。就算有人暗中盯着我们王府,也怀疑不到小的身上来。”

从这个细节也足能看出周珣的仔细和精明。若是派身边的管事或得力的亲信来送信,肯定惹人注目。谁会疑心一个厨房里做杂事的小厮?

韩越沉声叮嘱:“就算没人留心,也绝不能疏忽大意。我此次进京,特地易容,就是不想被任何人发现行踪。如果因为你出了半点差错,决不轻饶。”

语气非常淡然随意,却透着不容置疑的血腥和冰冷。

小厮心里直冒寒气,忙挤出笑容道:“是是是,小的绝不敢疏忽大意。”早就听闻过这位韩将军年纪轻轻却心狠手辣,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韩越早已见惯了身边人战战兢兢的样子,并未将小厮脸上的惊惶放在心上。

没人比他更清楚齐王的精明狡诈深沉。就算一丝蛛丝马迹都会惹来齐王的疑心。所以,这三天内,他没踏出院门半步,也没和周珣见面。只暗中命人出去打探消息,和周珣互通消息,也让人从中传口信。

韩越耐着性子,一直等到了子时,才悄然从后门出去,只带了两个贴身侍卫。

杨府离这里隔了几条街。

到了后门处,韩越用约定好的暗号敲了门。门迅速的开了,韩越悄无声息的闪进了门内,然后门又迅疾的关上。

......

周珣早已先一步到了杨府,和杨鸿一起等了片刻。

杨鸿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可在看到易容过后的黑衣青年时,依然楞了一愣。

韩越扯了扯唇角,拱手喊了声“姐夫”。

杨鸿听到熟悉的声音,才回过神来,笑着赞道:“这么易容,我简直认不出来了。”

韩越少年时便出了名的英俊夺人。这几年愈发多了成熟冷凝,不管站在哪儿,都是不容人忽视的存在。易容过后,完全变了个人。

韩越无心多寒暄,随口说道:“为了避人耳目,不得已而为之。杨太医人呢?”

杨鸿收敛了笑容,正色说道:“我这就领你们过去。”

杨太医养了十几天,脸上的烫伤敷了上好的药膏,已经有了好转,眼睛也能视物了。不用再裹着一层一层的纱布,只是看着有些不忍目睹罢了。摔断的腿绑得结结实实,躺在床上,不能随意动弹。

杨鸿等人进来的时候,杨太医下意识的想坐直身子。

“你的腿摔断了,躺在床上不要乱动。”杨鸿皱眉说道:“若是耽搁了养伤,耽误了回太医院的时辰,才是得不偿失。”

费了这么多心思才将这颗有用的棋子安插进太医院,日后说不定还有用处。因此,杨鸿纵然心里一肚子火气,依然命人好吃好喝的伺候杨太医。伤药补药更是源源不断的送过来。

杨太医惴惴不安的笑了笑,看到周珣身后的黑衣青年,不由得暗暗诧异。

这个黑衣青年面容陌生,十分眼生......

不过,杨鸿并未介绍这个黑衣青年,反而沉声说道:“杨太医,那天在宫里发生了什么事,你再仔细的说一遍。”

杨太医一愣,心里暗暗诧异,却不敢怠慢,忙将当日发生的事情一一道来。大概是说的次数多了,杨太医说的十分顺溜。说到最后,又叹着自责:“......都怪我不小心,才出了这样的意外。”

周珣正要安慰几句,就听韩越淡淡说道:“不是意外。”

什么?

众人一惊。尤其是杨太医,一脸震惊的脱口而出道:“可是,根本没人推我碰我。我确实是自己摔倒的。”

韩越面无表情的说道:“或许是有人之前在地上做了手脚。你毫无防备之下,所以才会重重地摔了一跤。不然,哪有这么巧的事情。这么关键的时候你偏偏摔了一跤,还被热水烫到了脸和眼?你无法睁眼,在一旁伺候的宫女趁机收拾地面,将证据消除的干干净净。你被蒙在鼓里,深信不疑。”

杨太医头脑一片混乱。

杨鸿和周珣对视一眼,越想越觉得心惊。如果真如韩越所说的不是意外,那就只有一个解释。有人提前洞悉了他们的计划,特地针对杨太医设下了这个局......

“这不可能吧!”周珣忍不住说道:“我们的计划隐蔽周详,怎么可能被人察觉。退一步说,如果真有这么一个人。这些天为什么风平浪静没有后续的举动?”

杨鸿也附和道:“我也觉得这是不可能的。杨太医进太医院这么多年,一直在皇上身边伺候,从来没人对他生过疑心。而且,这个计划只有我和世子知情。从未对别人提及半个字。怎么可能忽然冒出人来对付他?”

第二百一十三章 筹谋(二)

韩越并不多解释,冷然说道:“这也只是我的推测而已。不管是否意外,总之,杨太医如今受伤在府里休养是事实。接下来的几个月,杨太医都不可能再入宫。我们不能遥遥无期的等下去。必须寻找合适的时机,再次出手。”

杨鸿和周珣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杨太医自然没有插嘴的份,老老实实的躺在旁边听着。心里暗暗好奇这个黑衣青年的身份。有资格知道此事的寥寥无几,又和赵王世子一同前来,声音听着有些耳熟。言谈举止间自然的流露出冷凝霸气......

这个人的身份,似乎跃然于出。可是,脸明明又不对。该不会是借助了什么特殊的法子易了容吧!

杨太医心里暗暗嘀咕,正欲仔细打量几眼。

韩越似有所察,冷冷的看了过来。

杨太医心里一凛,只觉得遍体生寒,反射性的低了头,不敢再多看一眼。他现在几乎可以确定对方的身份了。冰冷慑人,气场又如此强大,甚至将一旁的世子周珣也比了下去。除了那个娶了杨家幼女的韩将军还能有谁?

“皇上病情未愈,每日都需熬药。既然药方那边没机会动手,就在熬药上做些手脚。”韩越的声音里透着丝丝寒意:“听世子说,杨太医暗中收买了一个熬药的太监,不知对方是谁?”

杨太医定定神,打起精神答道:“太医院里负责熬药的太监共有五个,我用了几年时间,花了不少银子,才买通了其中的一个。这个太监姓邓,生性最是贪财。只要暗中联系到他。让他将补药中的一味药材多用一倍就行了。”

皇上已经老迈,龙体又十分虚弱。根本禁不起折腾,将药用的重一些。就足够皇上吃不消了。

韩越眸光一闪,淡淡的说道:“这样还不够。动手的机会只有一次。若是要不了皇上的命,以后想再动手就更难了。”

杨太医一脸为难的叹道:“若是直接下毒,当然是立竿见影效果最佳。可皇上喝药之前,必有人试药。想在熬药上做手脚,也得过了试药这一关才行。”

韩越意味深长的看了周珣一眼:“想过这一关,也未必没办法。”

只要周珣肯挺身而出,主动为皇上试药。皇上绝不会起疑心。

周珣也是聪明人,几乎立刻就猜出了韩越的话外之意。心里一惊,脱口而出道:“这样的法子风险太大了吧!”

“世子不用惊慌。”韩越胸有成竹的说道:“你可以事先服下解药,就算喝一口药也没大碍。”

周珣迟疑片刻说道:“可这么做,风险依然很大。万一父皇喝下了药就毒发身亡,我在当场肯定脱不了干系。到时候一定会疑心到我和父王的身上......”

韩越淡淡说道:“我此次带了一个擅于用毒的高手进京。他手中有一种奇毒叫逍遥七日散,服下去当时没有任何异样。潜伏在体内七日之后才会发作。皇上服药七天过后才会毒发归天,到时候,谁也疑心不到世子的身上。而且,那个时候药渣早被处理过了,想查也无从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