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太妃满足的点了点头,开始闭目养神。

  霜华殿

  “殿下下学了?”当魏王踏着沉稳的步子踏入正殿,奶娘周氏忙腆着笑迎上前来。经过上次的教训,周氏倒是乖了不少,不再张口闭口的大放厥词。

  楚昀祺嗯了一声,算是回答。尽管周氏收敛了不少,可到底还是生出了些许的芥蒂,不失往常那般的热络。

  周氏见主子不吭声,只得将憋在心里的话暂时忍下。她从其他宫女的手上接过衣裳,亲自替楚昀祺换下之后,才试探的问了一句。“殿下可要吃些点心?”

  楚昀祺正在长身体的时候,总是不经饿。每日除了三餐之外,平时也会吃些零嘴来垫垫肚子。

  “你去准备吧。”楚昀祺最近总是心事重重的样子,对任何的美食也提不起兴致来。

  周氏斟酌了好久,才呐呐开口。“殿下,皇后娘娘的忌日就要到了…”

  楚昀祺皱了皱眉头,低声呵斥道:“胡说八道些什么!皇后娘娘好好儿的在雍和宫坐蓐,你是不是不要命了?!”

  周氏这才惊觉自己说错了话,忙告罪道:“奴婢该死,奴婢该死。奴婢只是一心记挂着以前的主子,一时失言…”

  提到王氏,楚昀祺心里不是没有难受的。可王家已经不复存在,父皇在世的时候已经将母后贬为了庶人。他这个做儿子的,就算思念亡母,也只能偷偷摸摸的在无人之处抽泣几声,更别提明目张胆的祭祀了。

  当今的皇上虽然宽厚,不但没有因为王氏一族而牵连了他,甚至还封了他亲王,更是留他在宫里照顾,依旧每日去皇家学堂念书。可他心里却清楚的很,那是因为他一直表现的乖巧顺从,并不曾做出什么忧伤体面的事情。

  若他真的脑子一糊涂,被奶娘蛊惑两句就去祭奠亡母,那才是自寻死路呢。

  羽璃说的没错,昔日亡母最疼的就是他这个儿子,最放心不下的也是他。他好好儿的活下去,才是对她最大的孝顺。若是一味的听从奶娘的摆布,那就是作茧自缚,也愧对九泉之下的母亲。

  镇定心神之后,楚昀祺轻蹙的眉头总算是松开了。“奶娘,你对母后忠心,这份情本王领了。可你如今是本王跟前服侍的,就该听从本王的吩咐,不要让本王再听到诸如此类的话,否则立刻将你逐出宫去。”

  周氏还以为能够借由昔日的王皇后,勾起魏王的仇恨心理。即便是胳膊拧不过大腿,起码也要制造一些乱子来发泄心头之恨。可没想到的是,段段一年的时间,魏王的变化竟如此之大,居然连王皇后是怎么死的都忘了。

  “殿下…”

  楚昀祺扫了一眼这个喜欢兴风作浪倚老卖老的奶娘,心里很是失望。尽管她是奶大他的人,可她却是一门心思扑在替母后报仇之上,根本没想过事后若是查出来,他如何在京城立足。

  “奶娘,我想歇一会儿了,你先出去吧。”即便是宫女端上来各种色香味俱全的点心,楚昀祺也没什么胃口,倒在榻上就不吭声了。

  周氏暗暗着急,却只能咬了咬牙,低低的应了一声。

  等到退出了霜华殿的主殿,奶娘周氏的脸色顿时就沉了下来。“不能再这样下去,得想个法子才行。”

  周氏对废后的忠心,那是绝对的。眼看着王氏的忌日就要到了,魏王却没有任何的动作,她怎么能不急!

  思前想去,周氏沉默了片刻,便趁着别人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溜出了门。

  慈安宫

  “太后娘娘,霜华殿的女官羽璃姑娘在殿外求见。”一个穿着粉色宫装的圆脸宫女规矩的给苏太后行礼请安,禀报道。

  本来太后娘娘因为皇长子,近来都休息不好,她们不该拿这些糟心的事情来烦她老人家,可事急从权,霜华殿那边又不轻易派人过来,故而权衡了一下,还是决定进来通禀一声。

  “何事?”苏太后刚在榻上躺下,正准备午歇,就又来了事儿,不由眉头微蹙。

  可儿不过刚刚离开一会儿,见有人进来打搅太后娘娘歇息,不由低声呵斥了几句。“没见太后娘娘已经歇下了吗?有什么事情,不能等娘娘醒了之后再说?”

  “可儿姐姐,事情紧急,奴婢也是没办法…”被可儿这么一顿训斥,那个圆脸宫女顿时吓得面色一白,急急的辩解道。

  苏太后本来就没睡着,见二人起了争执,索性从榻上坐起身来。“行了,别怪罪她了。让霜华殿的那位女官进来。”

  霜华殿住着魏王,羽璃更是皇上特别派去照顾魏王的女官,除非是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否则也不会亲自过来禀报。

  可儿细细一琢磨,顿时也明白了太后娘娘的担忧,这才命人将羽璃给请了进来。

  “奴婢参加太后娘娘,娘娘千岁!”羽璃不疾不徐的走上前,行礼的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既不显得卑微又说不出的好看。

  “不愧是皇上调教出来的女官。”苏太后先是赞了一句,才接着问话。“说吧,霜华殿那边出了什么事?”

  羽璃屈膝福了福身,答道:“本来奴婢也不想惊扰了娘娘,可事关重大,却不能不来。魏王殿下身边服侍的,大多是以前废后王氏给的丫鬟婆子。这些人平日里看着老实,实则心思颇多。魏王殿下年纪尚幼,即便是有太傅教导,怕也经不住这些人时时刻刻在耳边提醒。尤其是最近,奶娘周氏更是不止一次的挑唆生事,撺掇着魏王殿下要去冷宫祭奠废后王氏。魏王殿下虽然拒绝得了一次两次,可若是次数多了,难免会耳根子软。到时候,怕是又要闹出什么事来。”

  “你的意思是,让哀家将霜华殿再清理一遍?”苏太后是个聪明的女人,羽璃将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奴婢也曾多次劝说殿下,可毕竟人微言轻。太后娘娘作为殿下的嫡母,才是名正言顺。”羽璃虽然只是个女官的身份,可在苏太后面前回话,却不见丝毫的紧张,更是理直气壮的提出要苏太后出手,可见其品性和忠心。

  苏太后有意无意的打量了这个羽璃一眼,然后才说道:“想要将那些人清理出去也得有个借口…那就让她们去闹,她们若是一直没有动作,哀家还抓不住她们的小辫子…”

  羽璃皱了皱眉,还想说些什么,却被苏太后抢了先。“你只要负责保护好魏王殿下就行了,其他的事情不必理会。”

  羽璃听到这里,皱着的眉头才渐渐地平复。“是,奴婢谨遵太后懿旨。”

  苏太后抬了抬手,可儿便自发的上前,领着羽璃出了正殿。等到她再次踏进内殿的时候,苏太后依旧保持着刚才的姿势,正望着某处发愣。

  “娘娘?”可儿还以为是太后娘娘身子不适,忙唤了她几声。

  苏太后勾了勾嘴角,道了声无碍。“这个羽璃,倒是个忠心的。”

  可儿却抿了抿嘴,小心翼翼的说道:“是够忠心的。可效忠的对象,似乎有些偏离了。”

  “这也是人之常情…”苏太后淡淡的说了这么一句,思绪一下子又飘远。魏王虽然贵为亲王,却无权无势,甚至都没有生母照顾垂怜,自然是惹人心疼的。在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之后,却还能咬紧牙关支撑下去,这份坚定也让人很是敬佩。更何况,这孩子还是个明白人,并没有因为废后王氏的关系而产生怨怼,一直安安分分的做着自己的事情。就凭这一点,就足以让人多疼惜他几分。

  过了好一会儿,苏太后才开口吩咐道:“你派两个稳妥的人过去给羽璃帮帮手,莫要让那些贼心不死的钻了空子。”

203 如此选妃

  雍和宫

  “实在是无聊透顶…红妆,最近有没有发生什么好玩的事?”谢荣华知道楚旻宁下令,不让人轻易来烦她,可每日躺在床上,除了吃就是睡的,着实太闷了。于是找了红妆过来,听她讲讲京城里的八卦解解闷儿也好。

  红妆近来也是无聊的紧,所以没事的时候就在宫里四处转悠,收集消息。她的人缘一向不错,又是皇后娘娘身边的红人,自然有人买账。主子这么一问,她的眼睛顿时就绽放出八卦的光芒来。“娘娘,要说近来京城发生的趣事还真是不少呢…”

  “哦,说几件来听听。”谢荣华换了个舒服的姿势,没骨头似的靠在软枕上,做好了听故事的准备。

  红妆想到那些宫女们私下讨论的,不由笑出了声。“娘娘,您是不知道。两位亲王这次不知怎的,一改往日的抵触,突然就答应娶妻了,德太妃和淑太妃高兴的只差去宗庙给先祖们磕头呢。”

  “晋王也是要及冠的人了,是该娶妻了。”想到姑姑每每为了这个表哥的婚事而愁得头发都白了好几根,谢荣华就让忍不住莞尔。“只是不知道,他瞧中了哪家的姑娘?”

  “听说,晋王妃的人选还没定下来。不过,德太妃答应了晋王殿下,让他自个儿选。”红妆的消息很是灵通,知道的可不止这些。“而且,听说晋王殿下想了个选人的法子,当真是匪夷所思。”

  “想的什么法子?”谢荣华听得入迷,迫不及待的追问了一句。

  “说起那法子,奴婢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跟民间比武招亲有异曲同工之妙。”红妆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还捂着肚子笑了很久呢。

  谢荣华稍稍一琢磨,然后不敢置信的瞪大了双眼。“莫非,他也弄了个擂台?比试的都是些什么?”

  楚昀鸾这个表哥,她或多或少还是了解一些的,看着书呆子一个,其实私底下是个不羁的性子。而且,想法总是异于常人。这样的性子,怕是不会走寻常路的。

  果不其然,红妆接下来的话,的确是让她大开眼界。

  “虽说不是在闹市摆下擂台,可也差不多。娘娘还记得城外司徒公子名下的那个冰室吗?”红妆一边笑着,一边说道。“晋王殿下说,他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有人能够过得了三关,不论出身,只要是家世清白的,他便十里红妆把人给娶回去。”

  “敢放出这种话,想必是胸有成竹了吧。”谢荣华好奇的是,他究竟设了那几个关卡。

  不等她开口询问,红妆就闻弦知雅意,将她心底的疑惑给解答了出来。“晋王殿下设置的几个关卡,并非考教普通的琴棋书画,而是嬉冰、踢毽子和拼图。”

  “呵,这倒是新奇。”谢荣华听到这些个比试项目,眉眼都笑弯了。

  “这些项目听着新奇,前去比试的闺秀也不在少数,但光是嬉冰这一关,就已经让八成的闺秀都望而却步。”红妆嘿嘿一笑,觉得这分明就是晋王殿下在故意为难人。“要知道,这嬉冰的把戏,也就只有官宦人家的千金知道,至于有没有玩过还两说呢。那些平民百姓家的姑娘,别说是会玩了,怕是见都没有见过呢。”

  红妆其实也会在冰上走上两步,那还是托了主子的福,还在公主府的时候,跟着主子去司徒公子的听风居住过一段日子,又时常陪着主子练习,这才有资格评论。

  “那也不一定。只要胆子稍微大些的,便能轻轻松松的过了这一关。”谢荣华并不觉得嬉冰有多难,只不过很多人对于没有接触过的东西有着天生的抵触情绪,不敢轻易的尝试罢了。

  起初,她不也觉得很难,不也有了几个时辰就学会了?

  “娘娘猜的果然不错,闯过第一关的人选里头,的确还有几位胆大的民间女子。”红妆看向谢荣华的眼神充满了崇拜,她家主子果然是无所不能。

  “踢毽子应该是这三项当中最简单的,也容易学。”谢荣华顿了顿,才又说道。“这一关,大概是考察这些姑娘家的身子是否康健。”

  嬉冰固然比较难,可不用出太多力气,最主要考察的人的平衡能力。可这踢毽子却是不同,不但要求力气使得巧,还要有足够的体力才行。

  “娘娘真是料事如神,纵然许多姑娘都玩过踢毽子的游戏,可平日里娇生惯养的,能踢到十个就不错了。晋王殿下可是规定了底数的,至少也得五十个。”红妆伸出一个巴掌来,脸上带着些许幸灾乐祸的表情。“那些想要攀龙附凤的千金,怕是没料到会是这种折磨人的比试,故而很多无法胜出的闺秀都气得拂袖而去,还说了很多难听的话。”

  “这个是在所难免的。若都是她们所擅长的,还用得着这么费尽心思的挑选?”谢荣华接过红绸递过来的热茶浅浅的抿了一口,心中对楚昀鸾又有了新的认识。

  “可不是呢…所以,晋王殿下默默地将那些口出狂言的闺秀的名字记了下来,命人誊写了一份给诚王殿下。”红妆捂着嘴,笑得前俯后仰。

  听到这里,谢荣华也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声来。“咯咯咯…亏他做得出来…”

  “那些大家闺秀后知后觉的察觉出晋王殿下的意图,一个个气得脸都绿了。奴婢想,这些趾高气昂的大家闺秀,今后怕是没机会嫁入高门了。”

  谢荣华才懒得理会这些闺秀们是否嫁的好呢,她更关心的是最后的结果。究竟是哪位奇女子,能够闯过晋王所设下的层层关卡,斩获晋王妃的头衔。“那最后比试的结果呢,晋王妃的人选可定下了?”

  “说到这个,奴婢就更加觉得奇怪。”

  “哦?”

  “听说,三关全都通过的不止一个。这两位姑娘,不但容貌出众,还都颇有些才华。一个如空谷幽兰,文静可人。另一个如夏日骄阳,活泼娇憨。晋王殿下见到这个结果,顿时就傻眼了。”

  “还真是…”谢荣华没想到,最后居然是这种结果。“那这两位姑娘的身世,可都查清楚了?”

  红妆连连点头,道:“这个奴婢早就问清楚了,一个是罗将军的妹子,芳龄二十都还没许人家。另外一个,则是太师府的庶女,年芳十六。”

  谢荣华眼神闪烁了几下,很快就恢复如常。“一文一武,一静一动,还真难分伯仲啊。”

  “奴婢依稀记得,这罗程将军乃是皇上的心腹爱将,曾在昔日晋北侯手下卧薪尝胆长达十余载,看似粗犷却心思细腻。在罗将军外出打仗的这些年,家里都是由这位罗姑娘支撑着。想来,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红妆的记性很是不错,见过的人听过的事,都记忆犹新。

  谢荣华也知道罗程这个人,的确是个粗中有细的。“那位太师府的庶女呢?”

  “听说在府里排行第二,一直被上头的嫡姐打压,平日里根本就没有出头的机会。这一次,是伺候范府太夫人去寺庙里上香,回来的途中知道有这么个比试,才偷偷的去参赛的。”因为对方只是个庶女,故而红妆打探的消息并没有太详细。

  嫡庶之间,本就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庶女想要在家里立足,除了要乖巧听话,还会被授予各种技艺,将来好嫁个好人家来帮衬着家族。但嫡女往往被娇惯,故而庶女有的才华,嫡女不一定出色。所以,一来二去,隔阂就会悄然的产生。

  太师府的情形,谢荣华也是知道一些的。范太师为人耿直,范夫人却不是个贤妻,只知道一味的打压庶出的子女,恨不得将他们踩在脚底下永远都翻不了身才好。如此一来,庶女想要谋一条出路,也着实不易。

  这太师府的二姑娘,怕也是被逼到了绝境,才会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看来,德太妃又有得头疼了。”谢荣华听完这一段,不由摇了摇头,笑了。

  锦秀宫

  德太妃起初听到晋王想出这么个比试的法子来选妻时,差点儿没惊讶的摔了手里上好的骨瓷茶碗。

  可到底是经过大风大浪之人,很快便平静了下来。

  “那晋王殿下有没有说,究竟选中了哪一个?”德太妃不紧不慢的喝了口茶,将茶盏轻轻地搁在床头的高几上之后,才开口问道。

  瑾儿犹豫了片刻,才答道:“回娘娘的话,殿下说,两个不分伯仲,实在是不好取舍。”

  德太妃皱了皱眉,满不在乎的说道:“那就两个都迎进王府。”

  反正这年头,三妻四妾再正常不过。更何况,他还是个王爷,按照规制,可以有一个正妃,两个侧妃,两个庶妃,以及姬妾无数。

  瑾儿抿嘴笑了笑,道:“这样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比试的规则都已经传的人尽皆知。如今有两人取胜,可这晋王妃的位子可只有一个。究竟谁为正妃,谁为侧室,实在是不好确定。”

  德太妃挑了挑眉,便问起了这两位姑娘的身家背景。瑾儿一一答复,很快的,德太妃就有了结论。

  “一个是威远将军府的亲妹,一个是太师府的庶女,这还不好定名分?”德太妃虽然觉得儿子有些胡闹,可人既然选出来了,身世也不算差,更是有些真才实学的,她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只要儿子立马把人娶回来,然后生一堆的孙子孙女给她,她就谢天谢地了。“自然是将军府的那位罗姑娘为正妃,太师府的庶女为侧妃了,这还用得着考虑?”

  “娘娘,话虽如此,可殿下早有话在前,说不论身份的,那么多双眼睛盯着,若是有所偏颇,怕是会惹人闲话。”瑾儿斟酌了一下,还是决定把话说清楚,免得到时候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德太妃没想到还有这一茬儿,刚刚松开的眉头顿时又挤到了一起。

  “娘娘,太医说,您不能再操劳了。晋王殿下既然能想出法子来选妃,自然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的。”瑾儿见的德太妃又揉太阳穴了,忙上前劝道。

  德太妃如何不知道要静心,瑾儿媳妇一日不确定,她一日无法真的放下心来。“你派人去打探打探这两位姑娘的品性,宣她们三日后进宫觐见。”

  “娘娘是想亲自考察那两位姑娘?”瑾儿听了这话,不由惊愕的张开了嘴。

  “本宫不指望未来的儿媳妇跟皇后娘娘一样能干,最起码性子要好,得是个贤内助。”德太妃在宫里这么多年,早已看透了那些争强好胜的争斗,她只想儿子的府邸能够宁静一些,不用他太操心。

  “娘娘思虑周全,奴婢敬服。”瑾儿福了福身,这才明白了什么叫做为母则强。

  晋王府

  “王爷,这…该如何收场啊?!”管家一路跟随其后,额头上的皱纹一下子都多了好几条。

  楚昀鸾也正为此事头疼着呢,道:“你问我,我问谁去?我哪里知道,居然能有人闯关成功?而且,还有两个。”

  管家一听这话,顿时觉得血压又升高了不少,距离中风不远了。“哎哟,我的主子哎,当初老奴就该阻止您胡来…”

  楚昀鸾突然转过身来,不满的皱起眉头。“你是说,本王这些时日冥思苦想的比试项目,是胡来?”

  “难道不是…”管家壮着胆子反问了一句。

  楚昀鸾哼哼了两声,根本没觉得自己的计划有哪里不好。“母妃想让本王早些娶妻,不就是眼红太后娘娘已经报上了孙子?所以,本王才想出这个点子,一定要挑选一位身子康健好生养,又识大体的大家闺秀。”

  管家瞪大双眼,完全没料到这跟那些比试项目有什么联系,非得如此大费周折的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这些官家千金,平日里都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的,想要证实她们是否身子康健,着实太难了。”楚昀鸾一边翻着手头新鲜出炉的小黄书,里头高难度的合欢姿势甚是引人入胜。嗯,这种程度的姿势,得有个身子脚软康健的王妃才能承受得住啊。

  这样想着,他更加确定自己的想法是对的。

  “王爷果然是…”管家一时之间,简直无法形容这位主子。说他书呆子吧,可人家比任何人都要明白。说他是个精明人吧,可做出来的事往往一鸣惊人的同时又匪夷所思到了极点。好在他如此荒唐,都有个限度。

  只是,这种事情若是多几回,他的小心脏可受不了啊。

  “行了,你先下去吧。这事儿,我心里有数。”楚昀鸾头也不抬的将人赶了出去,自个儿却将一双大长腿搁到书桌上,津津有味的欣赏起自己的大作来。

  管家见他这副模样,连连摇着头出去了。

  同样作为亲王的楚昀疏,在听说了这场古怪的选妃比试之后,笑得前俯后仰,只差没当众躺地上打滚了。

  “哈哈哈哈…还以为三哥能想出什么绝妙的法子呢…居然,居然…”楚昀疏笑得上气不接下气,话都说不完整了。

  “殿下,仪态,仪态…”贴身小厮见主子这般放荡不羁,不由感到头疼。您好歹是堂堂亲王,高贵冷峻的形象还要不要啦!

  楚昀疏捂着肚子,都笑岔气了。“咳咳咳咳…”

  随从无奈,只得端上一杯热茶来递到他的面前。楚昀疏好不容易将笑意给压制下去,询问起这场闹剧的结果。当随从告知答案之后,楚昀疏又大笑了一场。“这…这简直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亏他想的出来…”

  随从摸了摸鼻子,然后从衣袖里掏出一份名单来。“不过,也不是全然没有好处的。起码,这些应选的千金里头,也能淘汰一些名不副实的。”

  楚昀疏没想到这个三哥选妃的同时,居然还惦记着他这个弟弟,竟是哭笑不得。“唉,真是难为三哥了…”

  “殿下,晋王殿下都开始选妃了,您是不是也该有所行动了?”随从在一旁端茶递水,显得十分的殷勤。

  楚昀疏却是勾了勾嘴角,反问道:“难道,你也想让本王弄出这么一个选妃的比试来?”

  随从脸上的笑容一僵,不敢再吭声。

  “放心吧,本王可没有哗众取宠的喜好。嗯,我的法子就简单多了。”楚昀疏洋洋得意的昂着下巴,似乎已经想到了极好的主意。

  “殿下的意思是?”随从试探的问道。

  楚昀疏单手摩挲着下巴,笑得志得意满。“虽说婚姻大事乃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也得讲求缘分不是?或许,咱先卜一卦,看哪天的日子好,本王便乔装出门,碰上的第一个官家千金就娶回来当王妃。你觉得这个主意如何?”

  随从心肝儿颤了颤,主子千万不要啊!您这主意比起晋王殿下来还要不靠谱吧?!万一,遇上的是个满脸麻子的,也娶回来?

  “殿下,您三思啊!”随从跪了下来,简直欲哭无泪。

  楚昀疏爽朗的大笑,然后才说道:“放心吧,本王跟你闹着玩儿呢。其实,这王妃的人选,本王已经定下了。只不过,父皇的孝期未满,尚不能上门提亲罢了。”

  随从听了这个答案,一颗心总算落回了肚子里。

204 瞧上她了

  锦秀宫

  “你说什么,疏儿他已经有意中人了?”淑太妃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手里的杯子应声而落,也不知道是被吓的还是高兴的。

  紫嫣赶紧命人将地上收拾了,柔声安抚道:“娘娘,这是好事啊。殿下终于肯答应娶妻了,说不定明年您就能抱上金孙了呢。”

  淑太妃本就是个不争的性子,很快便平复了性子。“可打听到是哪家的姑娘?”

  “听殿下的贴身随从阿四那口气,貌似门第还不低。”紫嫣斟酌良久,才应道。天知道这门第虽然不错,可到底是庶子的嫡女,身份着实与殿下不大相配。

  紫嫣的性子,淑太妃可是再清楚不过了,见她语焉不详,便知道定有难言之隐。“说吧,究竟是哪座府上的姑娘。”

  紫嫣见瞒不过去,只得压低声音,凑到淑太妃的身边低语了几句。

  “我当是哪家的呢。”淑太妃听过答案之后,倒是松了一口气。“若是别家的姑娘,兴许本宫还要仔细斟酌斟酌,可既然是德太妃娘家的侄女,那就好办多了。”

  “娘娘…那位谢三姑娘可是庶出三老爷家的…虽是德太妃娘娘的侄女,可身份上到底还是差了那么一些…”紫嫣咬了咬下唇,总觉得少主子值得更好的。

  淑太妃却是淡淡一笑,道:“话虽如此,可千金难买心头好。既然是疏儿自己瞧上的,自然是不错的。至于门第什么的,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紫嫣还想说些什么,却是被淑太妃接下来的话给打断了。“本宫听说德太妃的娘家人近日要进宫,你派人去打听仔细咯。”

  “是。”紫嫣知道主子虽然性情温婉,可以前可是个泼辣性子,故而不敢违拗主子的意思,福身行李之后便退了出去。

  德太妃的住所在锦秀宫右侧的偏殿,与淑太妃的寝殿遥遥相对。不消多大会儿工夫,紫嫣就回来了。

  “娘娘,奴婢打听到国公府的三夫人明儿个未时会带着府上的二姑娘三姑娘进宫给德太妃娘娘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