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落文集:不朽
第1节:直到我们把死亡分开(1)
题目:直到我们把死亡分开
作者:落落
[一]
每年会有一次,异常的低谷,改变先前生活方式,没有办法做任何事情,坐在阳台上被太阳晒得睁不开眼睛,连觉得口渴也没法起身倒水的,失意。
--所以我不知道如何开口。
别看我这个样子(…"这个样子"是指什么样子?),却是非常容易受挫的哭胞型。躲在卫生间里脸埋在廉价卫生纸里也好,晚上把背朝外,让左眼里的泪水流进右眼,右眼里的流向被单,或者走在路上,大庭广众之下就用手背一次次堵眼睛…这些对我来说全不是罕见的事情,常常发生。
--所以我不知道如何开口。
从小时候开始,羡慕姐姐,羡慕邻居家的女孩,羡慕电视里的偶像,羡慕班里会唱歌能跳舞的文娱委员,她在校庆上要演出却忘了穿白裙子于是走到我面前说"你的临时借我一下吧",我把自己身上的裙子在卫生间换给她,穿着她的红色的那条站在人群里朝舞台上仰望。"那是我的裙子呵--"的心情。兴奋又惆怅。
--所以原谅我不知道如何开口。
[二]
谢谢。非常感谢。谢谢你。谢谢支持。谢谢你一直以来的支持。圣诞快乐新年快乐,祝生日快乐。愿生命中永远有温暖而美好的事情。祝有钱!祝万事顺意。谢谢你的到来。
[三]
我第一次出席签名售书,在昆明的一间书店,记得当时穿了黑色的衣服,松垮垮的长袖棉裙却要配裤子穿。头发在之前刚刚烫了卷却不算成功。另一个秘闻是到场前还抓紧躲在卫生间里穿之前忘穿的内衣(嘴角抽搐…)。
那时第一次在自己的书扉页上写"谢谢"。
第一次收到了包括西瓜和宇智波佐助造型的钥匙圈在内的礼物。还有信件。
西瓜在那天晚上就被吃掉了,而钥匙圈还在抽屉里保存着,和信件一起。
隔着一张宽宽的桌子,第一次见到买自己书的人,见到尝试认识我的人,见到喜欢我的人。能够互相理解的人。
[四]
因为父母,我必须活下去。
因为恋人,我能够活下去。
因为朋友,证明我活着。
因为你们,我得以活下去。
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说,夸张的甚至转头看就觉得肉麻的话。明明是隔着相当距离的,两个人世之间。却有这样的鼓励。偶尔,不时,常常,一直或永远,被鼓励着。
[五]
小学时我参加过"学习委员后援会",对方是非常厉害的女生,有着那个年纪不相符的老练,用父母的话来追忆着说,那就是我总是"贱兮兮"追着别人不放,对方却总是淡淡的没有热情相迎。进中学后改成"班长后援会",高中后是"舍友后援会"。我总是这样的身份。持续了十几年,跟在别人身后说"我的糖请你吃好不好","带我一起跟你回家好不好"。
是有点灰姑娘,从灰姑娘的开端,到如同故事后面一般的展开。
南瓜马车,玻璃鞋,舞会,缎带编织的裙子。
眼泪。
[六]
有天晚上跟当时交往的男生走在马路上,已经热起来的气候里,闻得到水果摊里各种水果的味道。于是我们后来去买了两只伊丽莎白瓜--黄金瓜?对方低头在挑选的时候,我在旁观察。后来选了两只加起来一共四斤不到点的,他说装两个塑料袋,一人拿一个。
手里晃晃荡荡地走着。喜爱的感觉。
"差不多就是这样的大小和形状。"我在心里想。对他的喜欢就是现在手里的这点重量。说出来的话一定会被不满地质疑"那不是很小吗"。
却比心脏都大。
已经很大了。
[七]
世界上的喜欢假设都是这样。
没有更加恢弘庞大唯一的深度广度,只是这样的大小,尺寸,质量,甚至色泽气味,就像当时袋子里的米白色果皮的那颗水果。
挑选时几乎没有什么难度,无论怎么买都是甜的瓜肉。
多么美好啊。
[八]
所以,非常非常地感谢。
[九]
然后将近八年没有任何偶像。尽管也会觉得"她不错""她挺可爱""他的歌每首我都会去下载","他的电视我一集不拉",但不是狂热的沉迷,普通的FANS应该做的举动都没有过,贴海报,换桌面,签名档每天都与她相关之类,没做过。很长的时间里看四周朋友们甜蜜的被偶像信息包围的脸,也会有一点羡慕。
第2节:直到我们把死亡分开(2)
那么在八年前,最后一次喜欢上跳舞见长的明星。算得上沉迷。沉迷他的声音,动作,举止,各种帅气或者我认定那些是帅气的行为,然后将之定义成气质。"他的气质吸引我"--一定是泛见于各种粉丝间的说词。
仿佛有着亮晶晶东西的生物,被许多人接受也是理所当然,被喜欢更是天经地义,接受掌声与鲜花。美好的,高尚的,广博的,能干的,帅气的。
而至今这些词语和我也没有关系。
但这样的我也会收到"会一直支持你的,请加油"之类的话。那个站在舞台下看着别的小姑娘穿着自己的裙子的我,从来都是"后援团"成员的我,在电车上被卖票员呵斥着"往里再走点呀"也从来不吭声的我。
[十]
一直平凡的,从小唯一的特色就是消极和敏感。在之前十几年人生中感受到窘迫和困苦。偷偷买来心爱的衣服也不知道该在什么时候穿。
"永远支持你。"
"加油。"
"落仔!"
[十一]
说说我昨晚做的梦。站在玫瑰色的平原上,空气里有细小的不知从哪来的砖屑,却是金色的,浮动飘游。很好的场景。我仿佛是众多候选人中的一个,站在队列里等待挑选。后来有个女孩子,是有过几面之缘的并不算熟悉或亲密的关系,她挑选了我。
在梦里激动起来。走向她以后很用力地拥抱了一下。在玫瑰色和金色里。
"…但我知道的,你会选我…"很用力拥抱她的时候我说。
醒来后记不清她究竟是谁,似乎是综合了许多人后出现的面孔,但依旧是"不算熟悉""只见过几面"的人,穿着红色的上衣,选择了我。
哪怕之前之后的内容都不记得,还能记得当时激动的心情。
[十二]
想象过几十年过去后,当自己成为医院中迟暮的老人,脏器的衰竭,让每一次呼吸都要通过器械辅助--也许几十年后医学发展,已经不用那种玩意了?--衰老的我,终于要迎向那个必然的终点吧。好象离巢的鸟终于将飞到终点,跨越万水千山。
被一生的回忆占据的大脑,又因为迟钝而遗失掉大部分。人老时会不会依然做梦?会不会和年轻时一样被梦感动着湿着眼眶醒来?似乎不太可能。
所以才得在这时记录下来,为了给将来的临走前的我重新唤起那部分记忆。让孙子或孙女念来的句子,或许他们无法理解,没准读到一半还会哧哧偷笑--
谢谢你选择了我,用力的拥抱,点滴掌声,字体不同的信件,每一句鼓励,为了它们而活到今天。我唯一会觉得难过的,是自己还不足够强,不足够强到让你们在支持我时无所畏惧。
[十三]
如果做不到以美好的姿势活下去。
做不到健康的活下去。
做不到柔韧的活下去。
做不到笨拙的天真的,如同失去弹性的织物,或者润滑的碗底,
起码要做到活下去。为了等待那个拥抱出现的某一天。
题目:须弥
a
奶奶阴下脸,半转过头骂了一句"穿得妖里妖气",婶婶听见了,"砰"一声关上房门,随即从一旁冲出来的叔叔瞪着奶奶问"你说什么?你又在乱说什么?"他们争吵半天,奶奶坚持把媳妇说成妖怪,她涨红着脸,老年人七十岁的衰亡在这时消失得干干净净,抬着手臂用力戳戳点点,嗓门嘹亮骂着"那个狐狸精!"。
奶奶把一块毛巾在汗泠泠的额头擦了又擦,最后从口袋里抽出一张100元说要这个蛋糕。那天我过生日。每个月退休金不过400元的奶奶,穿过十字路口按我的门铃,坚持要我收下。而这不是第一次。蛋糕或者面包,甚至新鲜鸡蛋和煮好的蔬菜汤,她又用一个锅子盛着端到我面前,连说"你快拿个碗来,快点"。
b
接在这两段话中间的词语是"与此同时"。
c
一个人去医院的门诊部看病时,等候的队伍在走廊里坐了长长一排,我沉甸甸地垂着头坐在末尾,半天没有动窝的凝滞状态下勉强睁着眼睛,看见一个个关系户被人引领着跳过排队环节,直接插送进诊疗室。里面传来常见的对话。"张医生啊,这是我老公的同事,麻烦你啦。""你客气什么啦,你带进来的人我当然照顾的。"
第3节:须弥
再走到医院大门前就看到已经有人等候在那里,她热情地迎上来,"你爸爸给我打过电话啦",拉着我的胳膊边走边说。口腔科前十几个病人,但这次不排队而是直接被领到科室内。我跟在"孙医生喏,这位要你帮下忙了"和"没问题呀"的对话后面,支着笑脸说"谢谢哦,谢谢哦。"
d
接在这两段话中间的词语是"没过多久"。
e
宛如有周密计划的神在冥冥之中。
于是它守护了这个庞大星球没有偏离轨道的微妙平衡。
和新生同样威力的绝症。
和复苏同样威力的毁灭。
和习惯同样威力的忘却。
和温情美好同样威力的阴暗刻薄。
和坚持同样威力的妥协。
和欢快单纯被气球点缀的生日歌同样威力的写有发泄式恶毒咒骂的日记本。
"与此同时"和"没过多久"。它们并列存在,或者交替进行。
f
奶奶是善良无私的好人,只是未必好人做的每件事都善良无私。
就如同我气愤有人插队违规,但依然在自己能获得同样的小小特权时欣然接受。内心没有愧疚反而更接近简单的开心。连连说着"谢谢,谢谢哦"。
默许它们可以存在的这颗星球。
g
在小时侯认定自己走进任何故事都是正面人物。为希望工程捐款时拿出了整月的零花钱。有台风来,下着暴雨也要出门准备朋友的生日礼物。关爱每个小动物,给巷子里的野猫喂食。哪怕听到放学回家的电车上,天天盼着出现能让座的孕妇。
然而这样的心愿总会出现让人意想不到的旁支分节。捐款完手头紧张偷拿妈妈的钱包出来,败露后比起挨打,听到涉及人格品质的严重批评。又或者在朋友生日那天与她起了纠纷,顶着大雨回家的路上只想告诉任一个人"她的新相机根本就是借的!她说自己的爸爸在政府里工作其实根本没有!"头上有阿姨突然推开窗对我喊"你别喂了行伐?!野猫越聚越多了!"因为考试而在放学后疲倦无力的腰背,于是对下一站上车的某个孕妇异常不满,万般不情愿地从座位上起身,甚至想瞪她一眼。
可依然坚信自己是个正面人物。哪怕过去十几二十年,和越来越多的人闹过不快,撒过谎吹过牛,气愤得掐着指甲,内心随时预备各种诅咒,却毫无动摇依然坚信这一点。
认定在自己身体里面,长着正直正义的种子,它在微湿的心脏上顺利地扎根抽芽,随后或许在一夜之间,诡异的朔风由下而上吹送,将它拉扯延伸,送到穹顶高处,变成参天的绿荫,覆盖大半荒野,最高的地方能望见弧行的地平线。
直到是某天,我买了零食嬉笑着跟朋友走进学校寝室,接下来的闲聊里又因为哪处不合冒起火药味。她看着我说"没人告诉过你说你真的不怎么样吗?",然后扭头过去背朝着我自顾自地翻书。
h
写完上面这段以后停了很久。这两天台风入境,雨势顺利地带来降温。湿冷的水气被压在地面上方十几厘米的范围内劈啪作响。夜晚携来更多模糊不清的声息,将远近的灯光都抹得如同孤岛,遥远的暗黄。
很多事情注定不明白。而"想不通"和"想通了"这两者之间究竟哪个更痛苦,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i
有天奶奶和叔叔吵到我家来。叔叔气愤得几乎要爆发,对奶奶厉声说"你把我家钥匙拿出来还给我,你拿出来!"奶奶也没有示弱,她举着筷子指指戳戳提高嗓门同样喊回去"凭什么!让她跟你一起舒服过日子?!烂污女人!外地来的烂污女人!"
我和爸爸在一旁吃饭,爸爸早已没有了劝说的意愿,我从碗上抬头,奶奶同样因为情绪激动的脸扭在一起,说的全是对自己媳妇不堪的脏话。常见于小说里的描写的"和蔼的老人",和当时的她的确没有丝毫联系。
但她却依然能在平日是和蔼的老人,虽然有些固执,坚持要给爸爸熬鸡汤,跑到五站地外的菜场去买材料。
j
你能明白我想说的不是"容忍"不是"体恤",更不是"尊老敬幼"。
第4节:蜉蝣(1)
亿万年亿万年里得以维持平衡,或许就是因为这颗星球上什么都能同时,或者交替发生。
当我有时无法克制地用厌恶的眼光注视奶奶时,她的不可理喻和恶毒是无法回避的确切,那么也总有一天,我会知道,自己在某些人眼中同样挂着负面的注脚:"不负责","自高自大","懒散","脾气古怪",甚至是"下作"和"愚蠢"。
的确这样,既然曾经撒过谎吹过牛,逃避过也一定会有放弃,对谁反感,吵架和互相仇视--十几二十年提供了太多时光和事件让它们频繁发生。那么理所当然会在某个世界的角落,站着阴暗的我,卑微的我,幼稚的我,刻薄蛮横的我,她真实存在并不时出现,充当一个反面角色,供一群人讨厌,被运用在嘲讽的笑话里,提起的口气全是轻蔑。
即便与此同时,心里依然存在的种子,我认为从很早以前便已经存在的种子,眼下建成自己的世界,还没有入秋的时候它绿得发亮。
那是小时候简单的打算"我要做一个善良的,被别人喜欢的人"。
k
终于想通后获得的答案。
"想不通"和"想通了"这两者之间究竟哪个更痛苦,结论果然显而易见。
l
爸爸摔掉奶奶告状的电话,说:"这老太已经神经不正常了。把别人骂成那样,什么菜从超市买的,什么地只拖一遍,连这些她都要看不顺眼要发作。"
我说:"啊?"
妈妈回答我:"她肯定认为自己全是为了你叔叔好。"
m
从近处的朋友,远处的流言里听见"你不知道她有多糟"的话,"拜托别跟我提起她"的话。
现在也不会与多年前一样愕然。
n
我爬到树的顶端,果然它矗立到天际,地面是一整个圆弧辽阔相接。月球巨大清晰能看见上面凹凸不平的斑点。
欣喜和激动间想要高声大叫。尽管于此同时,这个奇妙的平衡的世界另一端,站在那的无知,软弱,盲目愚蠢的我,作为得用不屑口吻才能提起的反面名字。在四下鄙夷的指责中,她听见从久远年代传来的句子。
o
"要做一个善良的,被别人喜欢的人"。
题目:蜉蝣
[一]
这个夏天像有势必融化掉什么的决心,整个马路在视线里蒸腾扭曲,而忘在饭桌上的蛋糕缓缓塌下一条粘稠的奶油线。隔壁人家的窗开着,风扇映在夕阳里,孜孜不倦地搅拌着深黄浅黄。知了的叫声在空气中画出棋格,喧嚣已经扩展了大部分版面。
电视里说明天依然是高温的晴天。
[二]
走出教学楼的人群花了好久的功夫依然没有散开,它与守在校门外的家长汇聚到一起,马路被堵塞得严严实实,司机们频频按着喇叭。
爸爸和妈妈一起迎上来,妈妈也许终究按捺不住问了声"感觉怎样",相反爸爸打断她说"不要问啦,考都考完了",三个人站在马路边,拦了好久才拦到一辆出租车。从拥堵的马路上突围用了不少时间。转头看着窗外,太多的面孔里信息膨胀,不能马上提炼出中心要点。
宛如蜂拥的呈噪音状的声响。广播指针在沙沙的无数频率中茫然寻找。"那接下来去哪里吃饭?""说好考完就给我换台电脑的吧?""今年的题目没有去年的难啊。""结束啦!""我明天就去旅游了!""回去就把书都烧光。"
"总算…""解放…""十几年…""终于…"
"拜啦。""恩,再见。""回家打电话给我。""byebye。"
出租车离考场后,转两个弯,路过就读了三年的高中学校。已经进入假期,好象珊瑚礁那样寂静矗立的建筑,虽然平日里步行从这头走到那头得花上好几分钟,然而在出租车上,转眼便已经要回头才能看见了。
被角度越切越小的红色的砖面楼房。在视线里,真正如同逐渐闭合的门那样关上。
于是我开始想象,倘若世界存在着另一个次元,存在着神仙,存在着如同烟雾那样清晰可见的音乐,它们就已经从摩擦着地表的汽车轮胎上,逐渐地,提升温度,从最初隐隐的细微,到随后鲜明的气味。在几年前的七月八日这一天,高考还没有提前到六月的时候,宣告一切都已结束的正午,阳光灼热烘烤,树木投影的外围散发焦味,世界是从绳索上断裂坠落的细小玻璃瓶,迎向不知是软质还是硬土的大地。
第5节:蜉蝣(2)
七月七日。七月八日。最后一天七月九。
[三]
先是对岸,然后过街,接着近邻,直到过去不知多少年后,它终于从遥远的传闻和认识中敲到了自己的家门。成为学生的第一天起便已经知晓的名叫"高考"的词语,在漫漫十多年中终于出现在"下一站"的标志牌上,而整个车厢里,都是看似轻松实则心虚的说笑声。
内心的问题并不是出现了犹如塌陷后的空洞,也不是出现了黑灰色的山岩。而是既有空洞,又有山岩,但却不能把它们填合到一起,它们同时存在而又各自为营。每天晚上延长45分钟的自修,或者每个周末都要召开的高考动员大会--学校会议礼堂紫红色的天顶上点缀着好看的灯光,眯起眼睛的时候甚至能联想一些浪漫美好的东西,虽然校长握着话筒所说的内容和浪漫美好没有半点关系。
它宛如一个不断变化大小的虚蛹,等意识到时已经有什么从里面无可挽回地飞走。班主任宣布说高三生提前一个月放假,为了让考生在家复习,迎接20多天后的考试。
[四]
那是每个人都会提,都会问的事情。亲戚来吃饭时,三句里有两句关心着"你把握大不大呀",妈妈的旧时好友难得拨来电话,"你女儿报的什么志愿"也成了她关心的话题。电视新闻从一周前就开始天天讲述高考相关。从禁止建筑工地夜晚施工以保证考生休息,到今年的题型将以检测学生综合能力为主--尽管所有人都知道那尽是冠冕堂皇的屁话。
或许因此有那么一段时间,我所不明白的是,究竟是这件事太过重大,还是自己太过渺小,为什么找不到能将它适当对接在自己路径上的方式。连放下书本站在窗前发一会呆的功夫,也不会被妈妈说"干嘛浪费时间",相反得到"休息一下放松放松也好"这样的肯定。
连妈妈们都小心翼翼起来的事情。饭桌上多了每两天就烧一条的鲈鱼。掌勺的爸爸说,要把这个菜单一直维持到考试结束。而金施尔康和鱼肝油,已经吃了有半年之久。
究竟是这件事太过重大,还是我太过渺小,渺小到完全无法适应它的重大。
[五]
我在语文考试的最后二十分钟走了很长的神。被安排到陌生学校的考场,每个经过改动的教室里,课桌椅只剩下也许原来的2/3那么多,书桌的一角贴着准考证号码,监考老师会在你填写完姓名后帮忙逐一核对。
没有在前天夜里失眠。虽然做了与高考有关的梦。但我所记得的梦中的作文题,和现实印在试卷上的终究不同啊。所以说有些真的不过是虚无的寄托,别当真啊也没有人会当真吧-_,-
从提前放假,离校,到再次聚集到考场,分在同一个教室里的,不巧一个认识的面孔也没有,而即便有认识的,互相也没有聊天,拿了自带的矿泉水一口一口喝而已。
惟独在考试结束时,看见自己喜欢的男生,从楼梯上走下去的背影而已。
而后便是七月九日高考完结,连准备的时间也没有给予的告别篇。
[六]
几天里结束的生命。
夏季中名叫蜉蝣的昆虫。微绿和浅黄的身躯和翅膀。在太阳落山前最后看见怎样的世界。
[七]
应该有想过更加狗血更加白烂但也的确更加热泪盈眶的终结。带着悲戚而缅怀的表情走过自己在高中时曾经的足迹,关系好的或者不好的都彼此拥抱,然后在爱与友情的升华中得到圆满的句点。但事实上,出租车把身后的景色不断缩小成更微弱的固点,这个时候依然能看到被阳光贯穿的街道有怎样的热度。
方才由各种声音凝聚的喧哗已经彻底远去,世界是个白茫茫的空壳,在我想象的某个次元,被一根抛物线投向了远方。然后是跟在它之后被扯走的长线,好象将一幅巨大的织画抽丝还原那样,我的过去的所有的,十几年的,明白的不明白的,衰弱的幼稚的,茫然的迫切的,真实的独一无二的,可笑的漆白的,越过边界的,迷路的休息的…
[八]
在短短几天里压缩,完结。
世界是瞳孔中筛网状的柠檬黄。
第6节:糖
题目:糖
作者:落落
风带来了一些秋天的印象。
还没有分明起来的凉意,藏在偶尔的几隙空气里,稍不留神就错过。布满紫红色花朵的酢浆草丛,总是会被人与苜蓿混淆在一起。找到四片叶子就找到了幸福,童话般的传说。
被装在蜂蜜罐子里的过往,在沉暖的黄昏散发出它的香气。然后它被一双手抱起,你看见跌跌撞撞的自己边跑边说"是我的这是我发现的",转眼就消失在秋天的初雾里。
那个时候连一罐糖也可以感化了其他的甜蜜。
爸爸妈妈还在外地为回城而忙碌时,你跟着奶奶过,家里还有叔叔,似乎可以说成一家三口。奶奶是好人,叔叔也一样,只是好人未必做的每一件事也是好的。
住在上海的旧式里弄,屋子挺大,搭着临空的阁楼,外面有洗澡用的龙头,有一年下大暴雨,大水把放在外的脸盆都冲得漂浮起来,好象一个不干净的池。那时你跟着奶奶一起用簸箕往外盛水。听她说一些爸爸的故事,因为奶奶不喜欢妈妈,所以只是说爸爸的故事。
也许是因为妈妈没有把我生成男孩,成为所有老一辈人都宠爱的"孙子",所以矛盾总是会得到激化。偶尔爸爸带着妈妈回来探亲,难得的一次也会变成最后的争吵结束,你看着奶奶追着爸爸和妈妈走到弄堂里,手指激动地戳戳点点,用激烈的词句作为"再见"的代替。
你还留在她身边。
还不至于有因此处处受气这么小说化的情节,奶奶终究还是一个唠唠叨叨的老太太,给了你钱去买冷饮吃,允许你带路上的野猫回家养,周末的时候让你在床上看动画吃饭。只是偶尔你午觉睡醒,听见她对休息中的叔叔说"那个小娘,懒是懒得来,跟她妈妈一个德行!"把装睡的眼睛睁开一点望向窗外,已经入秋的时节,屋棚上落着几片不知名的花瓣。
秋天的意义在于那时集中了许多节日,而最盛大的春节也离自己更近了一步。节日的意思是,在汹涌的回城过节人群中,爸爸在,妈妈也在。
虽然吵架难免,但偶尔回来时,一家人还能过得平平常常。妈妈在包饺子,爸爸在厨房烧菜,奶奶去买酒了,叔叔电话一个个打给亲戚。你坐在妈妈买来的新衣服边,手摸一下,再摸一下,激动地傻笑不知道向着哪个地方。
日子过得太快。秋天是仅次于春天的短暂的时光。好象叶子只是轻轻摇一摇,那么快地褪了黄色,躲在寂白下面再不肯露面。爸爸妈妈离开的第一天,叔叔喝醉了酒回到家,你拿了作业要他代为签名,结果得到一个巴掌。
小时候也许什么还不懂,但却记性强。
你坐在弄堂里,看着远处走来拿着棒棒糖跑来的邻居孩子,冲过去一把打掉了他手里的糖果,抓着他的耳朵衣领踹出一个不怎么地道的乱架。他的父母最后赶来问"你干嘛?你干嘛?"
大概,你只是突然想要糖。
题目:与你相逢无声无息
作者:落落
[一]
网页收藏夹里固定会拜访的几个地址中,其中之一是某外国摄影家专门为他镜头下的流浪猫所建的图片博客。几乎百分之九十都处理成黑白的照片,记述了在他所住的附近街区每一只流浪猫的生活。但虽说是流浪猫,其实因为当地干净的环境,和相对闲适的生活,它们并没有带上类似"悲惨"的记号,反倒显出一些不知源自何处的主人翁精神,大剌剌地霸占一只废弃的汽车轮胎伸懒腰。
不过想在这里说的,并不是以"猫"为核心的话题。因为那个每周都要去几次的博客,站长是在语言不通的外国,所以一直都只是潜水偷看罢了,尽管偶尔几次也会有突然被某张照片中的猫打动,冒出想要留言的念头,但最后还是由于"语言不通"悻悻放弃。
另外想要补充说明的一点,虽然这是个在我看来"很棒"的私人站,却似乎因为某些原因还不为人知,每张照片下的留言谈不上多,甚至寥寥。
所以在补充完这点后--某一天,突然在一条来自访客的留言上,看到了一个我认识的名字。起先当然也产生过"重名吧"的想法,毕竟在网上连叫"落落"的也有好几千口(还是保守估计),而我只占其中的千分之一。但当我努力看懂他留下的用英语写成的留言后,加上署名前附加的地址写着"shanghai.CHINA",和将鼠标移动到那个名字上,会显示出对方的E-MAIL地址。所有细节还是吻合到一起,构成这千分之一的可能。
第7节:与你相逢无声无息
[三]
即便曾经在各个文章里写过,但眼下才是真正的,真正的"与你相逢无声无息"。
啊我不是没有设想过和你的再次碰面会在怎样的背景下,怎么样的地点,甚至你穿着怎样的衣服我挎着怎样的包。
我想过许多次,不同的场所和时间变换组合。可说真的,从没有想过会是这样的场景。
而事实上,你连我曾经这样地与你相逢也不会知道吧。
网络真是不好:)
原来你还在上海吗。那个信箱用了这么多年也一直没换哪:)?
[四]
网页有成千上万不止,数亿数十亿也不止。在这里碰见久违的背影。并且这是一次只有我知道的,悄悄的,不乏突然的遭遇。
淡灰色的页面,白色的留底,黑色的字。就算借助在线词典也只看懂了七成的留言。我在那里逗留过大半年的网页,原来还预备了这样的再会。
居然是这样的再会。
[五]
一个人在家里工作久了,难免觉得生活有些无聊,而相对为了"码字"而必须准备的大量"生活感悟",也会变得贫瘠起来。于是甚至需要不时到外面转两圈为了让"生活"来"感悟"我。毕竟有人积聚的地方,可以发现许多敏感的点滴。好比说--求我帮忙拍了两张合影的欧巴桑游客,离开前当着我的面检查图象,说了一句"好象不太好"。我该做什么表情呐:)。
大致就是这样,人越多的地方,因此而产生的各种心绪才会足够丰富,丰富到我可以写下来表达某个中心思想。
所以总觉得网络上的体验都是有距离感的,看什么都因为不是亲身遭受,所以很难投入。可仔细想过后,又觉得这是很大的错误。
[六]
真正要融入一个论坛或某个BBS是很花费精力的,所以没时间的人大都保持"潜水"的姿态。虽然眼下我很少固定几个论坛去蹲点--往往是为了查阅"便秘"之类而守了一个月"中医论坛"--但每天依旧会去两三个小BBS逛两圈。它们常常是出于朋友的朋友推荐,或者在网上搜索相关时的发现,一致沿用"顺藤摸瓜"般的挖掘路线。
有讨论动漫的--尽管我不迷恋那部作品本身;有讨论声优的--尽管我对那位声优谈不上熟悉;有讨论某个影视角色的--尽管我连这部电视也没看过。可也不罕见吧,产生于某个兴致下的拜访,就这样维持了一天又一天。
就在我自认为也许永远和对方保持这段距离,互不干扰,她像是开在我邻家的花店,每周总要路过几回,即便没有招呼。依然会有一日,在我以为只有自己知道的小小拜访里,看到里面正在聊着"落落的相关"。又是千分之一的可能,但的确是在谈论我的若干。
很不好意思,长久以来从不觉得自己已经出名到值得人提及--如果真出名的话早该天天吃甲鱼汤进出全靠劳斯莱斯啦。所以在那个非常小众的以某外国花样滑冰选手为主的论坛里看到自己的名字,曾经很长时间里整理不出当前最合适的想法。
具体的帖子本身没有点进去看。也很快关了这个网页。毕竟如果对方知道自己随口提及的名字,此刻却正在屏幕前半张着嘴,他们肯定同样要气恼起来吧:"你干什么呀?!偷窥啊?!"。
网络真是不好:)
我的擅自潜水得到了一点点当头棒喝。
[七]
还不打算习惯这样"无声无息的相逢",不过后来得出的结论是倘若我在自己的博客上留一千次"周小川"的名字,这位银行行长大人没准也会某天,无声无息地在网络那端与我这样地"相逢",知道我对他的异常喜欢:)。
这算是相逢吗。
它发生得那么悄无声息。
我长久以为只有面对面,同一个时间,同一个空间里的遭遇,即便不用非得彼此招呼,甚至不用彼此发现。可发生在两台电脑屏幕,和无数归根到底不过"10101"的网络上,这样算是相逢吗。
的确是同样的毫无准备,可是有真实感吗。
的确是发生在"认识"的双方间,可彼此知晓吗。
你永远不会知道我曾经在那个有猫聚集的巷尾发现你掉落的钢笔帽吧。
第8节:我只想做你们的百万富翁(1)
就好比他们也永远不会知道,我像突然开错了一扇门,在发现错愕的事实前只好把门后继续的声音匆匆关掉。
[八]
不过这算得上"相逢"或算不上"相逢",有一点却是类似的--怎样意料外的局面下遇见,寂静的错肩后,依旧什么也改变不了。
相逢之后无声无息。
题目:我只想做你们的百万富翁
[穿金戴银的饿死鬼]
某些被拿来做笑话的段子,好比"有个欠揍的美术总监说'我把那五百六十块的香水送人了啊'",或是"有个臭屁的当红作家说'衣服如果超过一万块我就会觉得贵了'",每次听见这种话都怒得我小宇宙很燃烧,一脸"要替第三世界的月野兔们消灭你们"的正义凛然。
然后在结束了这种充满"CK""G-STAR"或是"KENZO""CLINIQUE"等没营养话题的聊天后,往往是入夜十一点或十一点半往家赶。因为错过了地铁末班车,不得不咬牙切齿地改乘的士,看着那从"11.00"元起价,随后以比眨眼还快的速度往上跳的价格怎么让我头皮发麻,眼角余光以对阶级仇人般的愤怒一阵阵扫向无辜的驾驶员叔叔。
一段的士坐下来,够我十天的生活费。
就是这样,如果不提什么IZZUE,什么CLINIQUE,平日里最低消费可以控制在每天四块钱--碰到不读书的日子,去掉公交巴士的费用,只用两块钱。就是在这样的极端节俭中,成了穿着名牌揣着香水却濒临饿死的穷人。
如果换作早几个月,我们还没有那么熟络的时候,应该还不会和你们谈到这么多牵扯到金钱的东西。毕竟这是一个无论怎样都有些敏感和尴尬的字眼,常常会使人掩藏起一些本性不由自主地变得扭捏,矛盾在想要坦荡荡又怕遭非议的窘迫境地中,恨不得永远把"我只是工薪阶层,不过每年都有两次给希望工程捐款哦"的话挂在嘴上。
最初我也以为,什么都可以谈,谈钱总是不恰当的,就是嘛,怎么总是满身铜臭似的,和年轻美丽的读者们多提提那些风花雪夜的悲伤前世今生的迷茫不是更合适么。可每一次,每一次当落落从出租车上故作镇定地下来,回忆起十天的生活费就沿着马路一路撒花完毕,别说什么风花雪夜了,就连腐皮寿司都会使她因为买不起而非常非常地悲伤。
[一元两角五分]
在没有自己挣取生活费时,或者更早些,在对生活费没有任何概念的时候,作为只是被牵在父母屁股后的小东西,既理解不了某个字母组合对于服装价格的意义,也不明白"爱她就带她吃的哈根达斯"是鱿鱼丝还是萝卜丝。那时我只是毫无意识地被塞到某个套头毛衣里,吃着门口小店卖的五角钱零食。似乎也有过因为妈妈不准我频繁地去找小店老板联络感情而大哭大闹过,但那时对于钱的感情还没有完全的建立,只是将他们简单化为对父母的不满。
事实上,当我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个社会是会被许多种售价不同的东西区分出三六九等时,生活总是显得那么简单与平和。
那会儿我念幼儿园,也可能连幼儿园都没有进,全家还留在外地,身为知青的父母一边工作一边想着办法怎么返回上海,记忆里他们的工资都没有上三位数,家里的开销又总是减少不了的。我是个一无所知的小屁孩,听不见爸爸与妈妈关于生活的合计,只会记得他们给了我什么,没有给我什么。又因为对花花世界一无所知,所以对于他们给了我什么的记忆,总是比没给我什么要多一些。
把生活平均分配给了吃饭、睡觉和看电视、在后院里玩耍的时候,谁也不会来告诉我,有哪些好东西,比看卡通动画、摘向日葵子更有趣的东西,是多少多少钱。那些爸爸妈妈知道的价值,全都被他们阻挡在了我所接触的世界外,什么都单纯得没有起伏。
过了许多年后,一只阿童木的玩具以我完全忘怀的样子重新出现在脑海里。是在读到高中的某一天,我从父母的某个抽屉里找到一本黄皮记录册。非常小的册子,也就一巴掌那么点大。因为圆珠笔书写的缘故,封面上那"女儿日记"四个字已经在久远的年月里糊开了。爸爸在十多年前的笔迹让我感觉惊讶和有趣,又由于被那四个字误导,使我起初以为难道是我每天写的日记吗。
第9节:我只想做你们的百万富翁(2)
其实不是。是爸爸每天写的关于我的日记。没有太长的篇幅。都是一小段一小段。给我吃了什么。我做了什么。我玩了什么。今天带我见了什么样的人。从日期上推断,那时我应该五岁吧。总之很小。因而他提的事件,都一点也不记得了。
里面写到了一段他去购买阿童木玩具的过程。此刻小本子不在身边,所以我不可能将那段话准确无误地摘下来。
可又记得很清楚。
爸爸是这么写的。"今天在城里看见一个阿童木玩具,一块两毛五分钱。想了很久,还是给毛毛(我的小名)买下来了。买完后,小黄的车子开去办公事,所以我只能自己走回去。不知道是不是午饭没吃的关系,走了一个小时后感到很饿,但是因为买了玩具所以没什么钱了,最后只够买一个白馒头。五分钱。回到家时很累。不过毛毛很喜欢那个玩具。"
说实在的,我一点也,一点也不记得有过这样一个阿童木的玩具了。它什么样,我有多喜欢,是不是拿它来办家家,还是抱在手里睡觉,都一点也不记得了。这个特地被爸爸记下来的应该很重要的东西,如果不是因为被我发现的手册的话,也许永远就要消失也说不定。
我怎么就能忘记它呢。售价一元两角五分。爸爸在橱窗那边看见,犹豫了很久,把它和全家一个月不多的收入除来除去,比例应该还是高的,却终于咬咬牙买下来。致使他走回家的路上非常饿也没有更多的钱买吃的,只好买个馒头充饥。
曾经被以为因为自己的年幼无知与那些金钱决无瓜葛的平和日子,却总是在我记不得、看不见、听不到、理解不了的地方,投入了父母许许多多的奋斗,有时候甚至是辛酸的无奈的背景,他们怎么挣钱,怎么养育下一代,怎么想办法过好一点的生活。好一点的生活,或许是可以不用计算着买玩具,买完后不至于没有钱而饿肚子。用现在的思维来想想,"饿肚子"是个距离多么遥远而不真实的词语啊,但在某个阿童木玩具的背后,确实存在着这样囊中羞涩的无奈。
就在这样即将变得更淡漠的时候,那个从遥远的梦境中突然伸出手臂,缓慢地搂住我的脖子的阿童木--它还有着经典的黑色发型和红色着装,用和我接触的那部分外表,突然地把一切都包裹起来。重新落回那个对钱一无所知的过去,看见阳光下有个爸爸怎么拿着新买的玩具,走过狭长的小道。
[十六元]
小学与初中的一段时间里,因为爸爸常常出差的缘故,几乎都是我和妈妈这样相伴着生活过来的。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好比水管爆裂之类的技术活只能找邻居帮忙,碰上邻居不在的时候只有水漫金山一场。有时候我会很想念爸爸,最简单的原因就是如果爸爸在的话,妈妈这句"把碗和筷子摆好"的要求就不会是对我说了。我也不用从电视机前百般不情愿地离开了。
后来给课本包的书皮等不到爸爸来写"数学"和"语文",就只能找妈妈。虽然心里很不满意妈妈的字没有爸爸好看,不过总比那时的我要强些。
等着每个周末被妈妈带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可以买一个礼拜需要的零食。那时候乐事薯片还没影吧。吃的最多的好象还是青梅?无花果丝?如果妈妈答应给我一口气买四罐蜂蜜牛奶的话,说明她那天心情很好。
比起爸爸,世界上所有的妈妈显然都是抠门星的生物。所以和她在一起的冲突总是最多的。无奈当时我还处于太弱势地位,每次只能心里气愤地一语不发。一遍遍想着"给我买双鞋子会死啊?"会不会死不知道,因为终究还是挥别了小红鞋。
妈妈给零花钱,每个礼拜给一次。被我用来买一些半真不假的邮票,或是女歌手的磁带,又或者小浣熊干脆面上去了。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动作。曾经发誓等我将来长大的时候一定要把超市里所有味道的零食都买一遍,晚上想得痛苦得翻来覆去,看妈妈睡在身边,眼皮下有时候转动了眼珠,是做梦了吧。
妈妈该做什么梦呢。梦里的她把商场里所有的服装都买了一遍吗?
第10节:我只想做你们的百万富翁(3)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在写作文时的两篇文章被老师推荐去了某刊物,使我的文章第一次有机会印刷成铅字--这事几乎被完全忘记了,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所得的稿费低到让我硬生生把这回忆给挖了出来。
稿费是妈妈给我的。她那时候还是在我的学校里做教务主任呢。两篇,所得的稿费是十六元钱,嗯,人民币。十六元整。
一度还没有从喜悦中恢复过来的我对于这个数字只有一个难以置信的神情,仿佛这个泱泱五千年文化大国会出现这么低的稿费是一件伤天害理的事。于是我对妈妈产生了怀疑,因为她常常是个没收我掉在卫生间里的铜板的不善良角色。更何况,她总是对我特别严格,没准扣掉一半钱,为了培养我节俭的良好品质。
总之,对妈妈质问了一番。口气用的是鄙夷加气愤。故意把筷子放在一边,像要绝食抗争的样子。
妈妈听见我的疑问,呆了一下,随后她笑笑。
"你不要太贪心。"
我想要穷追猛打,又掰不出别的话。当时自己的心智只能操纵一场争执的前一回合,后面都毫无办法。但我还是认定了,妈妈克扣了我的稿费,让我失去了起码八袋小浣熊干脆面。
然后要把时间跳一跳。
等到几年后,进入初中。在哪天的闲聊里提起当时这笔寒酸的稿费,爸爸才突然说"你妈妈还多给了你呢。"
什么。
"其实原来两篇只有八元钱的。你妈妈怕你太失落,她自己加了八块钱。"
原来不是少了八袋干脆面,是多了八袋。并不是每个时候都要记得那些被妈妈不允许的事情。更多的时候,是她每天想着办法变化菜色,是她常常自告奋勇地给我买来无花果丝,是她想到,才八元钱,怎么办,可恶的,小家伙一定会不开心,她想啊想,要不再拿出八元钱吧。十六,听起来总是稍稍多一点的。
你知道这样的,你能想象她的心。
[一百元]
也许高中真是一个很毒害人的阶段,因为从那时起,借助大量浪费在学业外的精力,我们接受了一场新的信息爆炸。ESPRIT对于自己来说还是个有些难度的奋斗目标,而出门就打的也算得上是一桩壮举。可即便是手无分文的小屁孩,却还是会逐渐地发现了这个社会上许多精彩的东西都有着它独特的标价。女生也许常常会站在橱窗边为了一件秋季新装而咬牙切齿,男生则知道去一次"钱柜",就和它的名字一样,吞钱机器。
高中的时候开始频繁地向家里伸手要钱。那会儿还不知道如何自我奋斗。一切希望都寄托在父母今天心情好或是考试能够勉强在年级中游水平上。也不是没有想过"爸爸妈妈凭什么要给我那些零花?"但这个念头只是转瞬即逝。他们不凭什么,就因为他们是我的父母,我是他们的孩子。答应那些还没有过分离谱的条件,似乎都是他们愿意做的。
脱离了义务教育制而每年都要交的学费,寄宿制高中必备的住宿费,饭费,还有补课费教材费等等额外的,给家里的压力也就不再似前几年那般轻描淡写。然后每个月从父母那里领来零花钱,几乎没有一次是够花费的。不知道怎么了,吃了一次火锅还是看了两场电影,总之每到月底就穷得满床打滚。直到最后把饭钱侵吞私用,那两三百元最后的紧急资金也消费完后,已经被泡面练就的不会抱怨的淀粉神经,便再一次要发挥鼓舞整个身体机能系统的作用。
这些都是不能让父母知道的。不然的话又是一顿训。他们也许会觉得自己的孩子会花钱如流水呢。每个月给的零用还不够吗。她还想要多少?是因为还没有工作不知道工作的辛劳?
因而到了那个时候总会吵架。有时候被妈妈教训得狠了会突然发飙似地跟她对吵起来。局面很是难堪。妈妈不是个吃软的人,而我想低头也低不下来了。最后只有爸爸在中间以维护妈妈的姿态来和局。
他和我说一句话,再和妈妈说一句话。好象中间的连接按扭。把一切又接回了原样。
那个时候,已经是距离买阿童木玩具的十多年后了,我一下子变成了家里的消费冠军,仿佛父母的大部分收入所得都会用在这样一个孩子身上。可因为在头脑里开启的对于物质的大门,使得手里握着的钱永远不够用,以至于曾经纳闷,为什么自己的父母不是百万富翁。不然的话,就可以不用在花费上瞻前顾后。
第11节:我只想做你们的百万富翁(4)
他们不是百万富翁。他们只是工作着的,忙碌着,然后一点点衰老着还要和不听话的孩子持续一场艰难教育的两个平凡人。
大约是高二的初夏,为了学业之类的原因和妈妈又闹了不开心。我在出发去学校住宿时是爸爸送的。
由于之前刚刚折腾过,那些关于"你有没有好好上课"、"令我们失望"或"烦死了"、"你怎么知道我不行"的残余对话使得两人的情绪都有点低落吧。黄昏的路充满了酸涩而压抑的空气,车流间我只听见爸爸拖鞋的啪啪声。他提着我装满了衣服书本和水果的包,我想和他说点什么,又找不出话题。
车站上等了许多同校的人,也有父母送的。三三两两说说笑笑的样子。爸爸站在车站边一个卖卤味的窗口前,突然问我"你要不要带点切片牛肉去?或是叉烧?"我一愣,没什么胃口,说"还是算了吧"。
再过一会,远远看见车来了。想到随后又要开始一周的无聊日子,满心都是烦闷和倦怠。而周末应该更开心一点的,却还是以和妈妈吵架为结局。总之,什么都不对。
车就要进站的时候,爸爸把手里的包交回到我手上。然后伸进他的裤子口袋,摸了一会,摸出一张一百元,递到我眼前。
"这个,你拿着吧。不过,省一点用。"
站在车厢里,人群拥挤,爸爸在人影后露出一小爿脸,冲我摆了摆手算是道别。没多久车发动,看不见他。我的右手提着包,左手拉着上方的扶杆。手心里是压得扁扁的一百元钱。当巴士进入隧道的刹那,终于咬着牙努力不让别人发现地,在车厢里哭了起来。
我知道的,这是爸爸预想外的一个动作。他也不知道要对我说什么。不知道不买牛肉和叉烧的话,还能再给我些什么。这个很容易让他皱眉操心的女儿常常喊的就是"钱用完啦",他想装做没听见,总不能在这方面养成她的坏习惯。可他终究听见了的时候,电车已经到站,发出扑扑的臭空气,他心里那点爸爸的尊严突然又变成无奈。这样想着的爸爸,找来找去,自己穿着睡裤和拖鞋出来,只有口袋里的一百元钱。于是他把它拿了出来。有一点点不好意思地开口说:
"你拿着这个吧。省一点用。"
[两千元]
当我不辞而别离开家,去往北京工作时,身上所有的钱都在到达北京后不久彻底用干净。有些东西可以不用买了,好比衣服或零食,可在陌生的城市,被子牙刷脸盆都是需要的,坐车也是需要钱的,吃饭也是需要钱的。许多消费自己没办法回避。
等到我向身边所有的朋友都尽力地伸手借了一次没有办法再第二次开口的时候,就到了彻底弹尽粮绝的地步。那会工资也很少,翻着口袋发现身上只有两块多,居然真的会只有两块多,距离下次发工资还有大半月。从来没有设想过的手足无措感变成坚实的土地,反复提醒在上面困惑不安的我这个世界的出口还不知道在哪里。一直以来,再饿都是会有饭吃的,所刨除的无非是牛肉干之类的零食而已,再穷都可以对妈妈死缠烂打着说"真的没有钱了啊",于是一点点又骗来了五十、一百。
可当时他们在几千公里以外,完全看不见的地方,他们心里是对我无穷的哀怨和惦念。我该怎么对这样焦虑的父母只是说"我没有钱了"。或许就是在那一天,当我睡在床铺上,摸着口袋里的两块钱,想要绝望地流点眼泪的时候,才真正发现,原来赚钱养家是这么不容易的事。自己已经过了十几年在开口要钱时完全不会想到父母身上压力的日子,而接下来,就到了日子向我伸手的时候了。
"没出息","不像样","诶她不行的"…是的我知道。
经过了四五天的苦苦挣扎,把所有可能的方法全部想遍了以后,发现自己依然只能对父母开口。因为他们总不会让孩子受苦,我好象只是利用了这样一点的恶毒小人。
不敢跟妈妈说,只能打电话给爸爸。那时已经不是第一次在离家后和他接触,手机里杂音肆意骚扰,他的声音听起来遥远而熟悉。我想,啊,这是离我很远的爸爸,偏偏我想说的话的主题却是"没有钱了"。
第12节:我只想做你们的百万富翁(5)
爸爸听了以后问了声"什么时候没有的?",我说"有几个礼拜了"。他在那里顿了一顿,接着问"为什么不早点说?"
为什么不早点说?
后来爸爸选择了最快捷的邮政电汇方式,因为当时我身边没有足够的钱去办银行卡,所以只有这个是可以的。挂了电话大约半个多小时后,他打个电话说汇了两千元过来,问我够不够。我说够了够了,真的够了。
真的非常够了。
听说电汇是两个小时里就能取到的。我等了一会便出门去邮局。当时北京非常非常地冷。还在冬天。地面上是压得塌塌实实的冰。得很小心地走路才不会滑倒。还没有准备厚冬装的缘故,只穿了薄牛仔裤,走得膝盖刺痛得想要哭。其实可能是哭了的,只因为疼在脸上的不知是风还是眼泪,所以终究还不确定。
到了邮局,排队,前面有汇款或寄挂号信的人。队伍还算长,过了大约二十分钟才终于轮到我。我报出汇票号码,等待柜台里的回应。却突然听说钱没有抵达,我挺不可相信,查询这笔两千元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然后邮局里的工作人员说,貌似系统里还没有记录,不知道是出了什么问题。
我慢慢地退出队伍,到外面的公用电话停打了个电话给爸爸,告诉他,还没有到,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让他在上海那边查一查。爸爸显然也没有想到,直说"这怎么会呢""你再问问清楚啊""号码没记错吗"。我应着"不知道""问了""没有"。他很焦虑地说,你等在电话边,我过一会就打来。我说"那好吧",挂了电话后,冷得站不起来,蹲在雪地上,终于放声大哭。
为什么偏偏要在这笔钱上出故障呢。邮局系统你们不知道那是爸爸给我的么。你们不知道那是爸爸给我的紧急的两千元么?你们不知道他向公司请假赶到最近也要半小时路程的邮局里汇给我的么?我没有抄错号码啊。你们到底在搞什么东西啊!你们这样害我爸爸受累,你们会不得好死的!全不得好死啊!

为什么。
我站在离家那么远的地方。与各种陌生互相角斗,包括从没有见识过的低温。
冒出"钱不够花啊"的念头。
它从来没有不够花过。赖在爸爸身边,蹭他的肩膀说"但我真是穷死啦…",或者别有用心地起劲帮妈妈干活,为了等候那句"这五十你拿走吧"。
为什么即使在那么遥远的北京,也会让钱和他们保持维系。伸手索要,或是哭诉暗示。
这种举动什么时候才能完结。
为什么我总能在"钱"上,看见很多无法解释的沉重的情感,伸长了它们的每一根枝条,直接刺进身体的每个地方。让生命在逐渐变得强韧或软弱的时候,时刻忘不了,是这样的一笔钱,两千元,也可能是一百元,三百元,五千元…我是怎么样因为他们而长大的。
爸爸妈妈,你们说我是怎么样长大的。
[一百万]
有些人要说"我会永远爱你们",也有人说得具体点"一辈子养育你们、尊敬你们、孝顺你们",还有人会说"爸爸妈妈我会让你们过得幸福的",然后无外乎"会给你们生一个优秀的孙子"、"成为俊杰令你们脸上有光"、"每个礼拜都来陪你们吃饭"。
父母是那么容易被讨好。
有哪怕一点点的给予,他们都会说"啊,好好,好好"甚至是"不用啦,你好我们就开心"。可越是这样的无欲无求,却越是让人想给点什么,再给点什么。什么才能弥补得了过去那些付出在自己身上的价值连城的情感。不要拿空话和自己的成功妄图来填平这个空缺。我只想给父母非常非常多的,非常多的标价高昂的东西。他们一辈子都不会自己去购买的东西。那就由我来吧。
我不知道怎样才能令自己过得不那么世俗点。怎样才能令自己可以对钱看开些。
做不到。
因为一直以来都决定了。从还没有能力,只能像个奢望着某天魔法会实现的小丑的时候,就已经不知天高地厚地决定了。我就是想给妈妈买Hermens的手袋,给她买DIOR的耳环,给她买PRADA的套装,给她买SISLEY的护肤品,还要给爸爸买伯爵的手表,给爸爸买LV的公文包,给爸爸买AUDI的轿车,给爸爸买GUCCI的皮带…我能想到的名牌只有这些,更高级的还不知道…在自己只知道的这些东西里,希望妈妈可以慢慢地显得年轻高贵起来,爸爸像个气度非凡的成功人士。
第13节:时间煮雨(1)
不要跟我说什么金钱替代不了感情的蠢话。心里的感情已经多得再不释放一些它们就要郁结成块了。很不幸的是清高淡泊没有成为自己的优点。每次经过大商场的橱窗都在想,快了,快了,妈妈,下次一定要把那个送给你。妈妈,你再等我一下下。
就像即便是那些酷爱买香水的美术总监或一万元衣服便觉得贵的当红作家,也一样会毫不怜惜地用大笔钱让他们的妈妈变得更漂亮,用比买香水或衣服更多的钱。比起排名多少多少的富翁,谁都认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是听起来更令自己满足和骄傲的名号。无论他们将来要走多远,赚多少钱,变得对社会有多么认识得头头是道,总会想起他们的父母小时候视自己若珍宝,抱着他们哭,或是在寒冷刺骨的冬天为孩子坐很长时间的公交车。
父母们并不会因为孩子现在的成功,而消抹掉过去他们那艰难的、贫瘠而辛苦的付出。
这之间的差距该怎么填。
俗气到极点的我们于是像个钻牛角尖的傻瓜一样认准了--挣很多很多钱,给爸爸妈妈买很多很多好东西,都要是名牌。名牌就象征着爱。这就是世界上最简单的公式。IZZUE也不够格,CK也不配,CLINIQUE只是初级用品…而是贵得多的,贵得多的好东西,即便我甚至说不出应该是什么。没关系的,自己某天饿得吃馒头也再所不惜,只要让那些爱我的,被我爱着的人,过好日子。
也许以上说的都是空话梦话蠢话,但是爸爸妈妈,都要等到这一天。当着这么多读者的面说出的话,怎么也不会厚着脸皮草草收场:我想成为你们的百万富翁。用很多很多钱,养你们到九十岁,一百岁,一百零一岁。
也许能更多一天。也许能多一点。
题目:时间煮雨
作者:落落
a
《戏说乾隆》。《新白娘子传奇》。《恐龙特急克塞号》。
范晓萱。苏慧伦和她的《柠檬树》。郑秀文那年刚刚出版了《值得》。
《星星的金币》。《回首又见他》。有个再老牌不过的《东京爱情故事》。
瓦塔诺和他的《魔神英雄坛》,同样名字接近而容易搞混的《魔神坛斗士》,他们来自日本。美国的《忍者神龟》不甘示弱,爱因斯坦,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
小霸王学习机和视力矫正仪,为买后者被学校强征了20块钱去。每年暑假都会反复播放的《希茜公主》和《成长的烦恼》。后来出演《泰坦尼克号》的李奥纳多在里面青涩地像个小气泡。
向为救森林大火而英勇牺牲的赖宁同学学习。向身残志坚的张海迪学习。
从学校放学回来的下午,用啫哩粉冲在碗里放进冰箱后自制的果冻。康辉虾条。蜂皇浆巧克力和麦粒素。
b
代沟是一定会存在的。
晚饭时,把饭拌在汤里喝的稀里哗啦,桌面上的话题却转到了父母那一辈喜欢过的歌星偶像。邓丽君、山口百惠,当然曾有耳闻,但也只是"有耳闻"的程度。电视里重播起山口百惠的经典《雪疑》,看了两眼便觉得"换台换台宁可看丰胸广告去"。可在当年,却听说是曾让整个国家都出现万人空巷的辉煌。只不过几十年过去,便会被一边喝着稀饭汤一边含糊不清的声音评价说"土得要死嘛!"
事实上,比起还略知一二的名字,有许多曾经在当年风行的偶像,眼下根本连听也不曾听说过。张行是谁,吴涤清是谁,郑绪兰是谁。而对于他们的疑问也不足以提起打探的兴趣,接在"谁啊…"后面的没准会是另一句"妈再给我添碗汤"。
其实,这时在家里的某个抽屉中,依然存放着妈妈当年买的名为"张行"的歌手出版的磁带,据说他的一首《迟到》曾经风靡大江南北。
c
谁啊?
好土啊。
d
代沟是一定会存在的。
既然时间,年月,光阴,这些都是具体的词语,宛如窗户格子一样切码着泛白的天空。那么在又一天到来时,昨天的一切便又朝"前天"迈近了一点。队伍蜿蜒向前,把你送到愈加遥远的起点。
第14节:时间煮雨(2)
而身后是,身后是熙熙攘攘的新的嘈杂,延续着什么叫做换代更新。
e
它们像一丛燃烧后的烟,可以清晰地看见自由缓行的灰色颗粒,然后在你目睹的整个过程中,逐渐扩散淡却,最后尽数消失在日光中。
所有说着"我们那时候"的事,所有用"当年"起句的事,所有留一个"你们不会懂"做结尾的事。从没有主动地意识过它们会频繁地出现在自己的口语中,这明明只有年长的那些老人,无力争辩只有不屑可以表达时的说法才对。
(我们那时候,)赶在放学回家看电视里播放的动画,普通话配音,从来不会觉得不好。(当年)网络没有这么普及,所以大家在日常里说着正常的话聊着寻常的天,心里有按捺不住的阴暗面,也没有这个论坛那个博客去宣泄。
狠狠地用下作的词语骂某个人。
(我们那时候,)席绢还是言情小说的最大供应商,虽然没有看过几本,却也会耳濡目染地听两段。稍微正经些的杂志,《少年文艺》,《儿童文学》,多么多么土气的四字名词,但眼下却丝毫不会用这样的形容去予以评价。被里面某个文章感动的时候,完全像个蠢材那样哭倒在沙发上,泪眼朦胧地还能看见卡在沙发逢中两枚因为自己糟糕进食习惯而留嵌在那的瓜子壳。
(当年)电视里播放着寥寥的引进动画,欧美日混杂,《海底小精灵》或《雪孩子》,《正气大侠》是用石头剪刀布来保护世界和平的可爱。等到《灌篮高手》,像覆盖了当年整个夏天的暴雨那样,含混了界限,气味渗进皮肤,微不足道的全都被冲卷进河流。
没有经历过的人是不会懂的。
(你们不会懂的)。
f
明星崛起的速度,洗牌一样列出新的阵仗。曾经唱卡通歌曲成名的玉女坚定地选择了自我的转型,哪怕从此要在他人视线中消失良久。
那个名叫动画的东西,不屑再以电视为媒体来推广。谁现在还收看电视播放的动画,似乎是要被耻笑的,"中文配音我从来不听"。名叫雷长喜的曾为擎天柱配音的老师,已经辞世。
很多杂志和作者,失去了踪影。在街角的打折小书店里找到被轮斤称卖的旧作。最后五本书只花了14块钱。
泪眼朦胧中看见的沙发缝隙。
韩剧成了主打,《金三顺》中的玄彬很帅,《宫》中的信王子很帅,《浪漫满屋》让RAIN大火了一把。女主角们穿漂亮得体的衣服,耳环能在网络小铺上被广泛热卖。网上很偶尔地看见织田裕二和铃木保奈美的消息,也只是"偶尔"的"消息"。没什么讨论。
"丸子!""然后在旁边,再刻上我的名字。""数到一二三,一起往后转!""抱歉要背起你的人生,我觉得太沉重了。"
g
你们不会懂的。
代沟是足够普通,但的确真实的说法。虽然我并不认为曾经经历过,就比没有经历过更幸福些,"不会懂"其实也谈不上有什么损失,既然每一年都有每一年投入的热点。这个世界不会因为某一代人的怀旧心够重而偏颇了原本的话语权。就像在我嘲笑着爸爸妈妈所喜爱过的那些明星眼下看来是多么不堪回首那样,他们却依旧可以进行一场温暖的感慨。
只是我没有想到的,在刚刚结束了对上一辈人的"当年""热潮"的不屑后,很快地便看见网上有人说着"昨天看了一集《恐龙特急克塞号》,好土啊!"接着有人在下面回问"是什么啊?"
h
克塞。前来拜访。
原来每个人的珍藏都将在时间中流向昨日的暗光。重点不在于"珍藏"或者"时间"或者"暗光",而在"每个人"上。你无法保护它,谁都无法保护它,新的声音来了,新的土层覆盖了原本的断面,新的流水冲掘出河床,新的花开在两岸上。
时间把万物煮成雨水,浇灌了它们覆盖旧时的灿烂。
被冲积在土壤里的,过去的花瓣。
i
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事。
那些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那些都是只对我们而言的事。
那些都是只对于我们而言的,很好很好的事,它们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
那些发生在很久以前的很好很好的事,只是对于我们而言。
第15节:给爸爸的情书(1)
给爸爸的情书
妈妈嫁给爸爸真是好运极了呀。爸爸真亏。
和爸爸一起去图书馆。
在上海放假的时候去图书馆办了一张借书卡,叫爸爸陪着去,因为是做销售的缘故他总可以长时间地在城市里跑而不用请假。所以很多块时间被我蚕食。好比陪我去图书馆。和爸爸约在图书馆碰头,早上10点起了床吃了已经凉掉的馒头,然后洗脸刷牙开电脑上了半小时的网出门坐地铁。
在常熟路下站后迷失了方向,上海西区有着几乎一模一样的树和一模一样洁白的道路,一模一样的行人五分钟前还在那条路上喝茶五分钟后就和我并行着过马路。沿着一条不知去向的长道走了一刻钟,有点惶恐--怕是转错方向了。不好意思直接问路,在一个小店里买了两节电池,付完钱后装做随口问问的样子打听上海图书馆在那里。老板用手一指马路对面。
我就看见爸爸在花坛前的广场上站着。扑过去。我说我迷路了呀。他说你真是笨。我说我又没有来过,第一来肯定是这样的咯。他问我早饭吃掉了?我说馒头冷的不好吃,他说你不会自己热一热么。我说不会。
我的爸爸身高一米八二,虽然见过很多比他还高的男生,但总觉得爸爸是最高的,高得我挽着他的胳膊也要抬起头来看。看见他刮得干干净净的下巴和被晒红的面孔。
和爸爸一起去学校。
爸爸穿着拖鞋送我到车站。775要过隧道开往浦东,在隧道里会突然变得闷和热,灯光黄黄的让人不安心,怕上面的渡江轮会突然掉下来大家一起塞哟那拉。爸爸帮我提着一个礼拜的苹果和换的衣服,我在包里塞满了各种漫画书可不能让他知道。他总是憧憬着我去学校好好读书天天向上,将来考进好的大学毕业出来给他买车。给他买车是我自己提出的愿望,但之前的学成毕业我只字未提--我想我总会中一张彩票吧,不要洗衣粉的,凑合着洗衣机,但没准是五十万呢,那时要给他买黑色的奥迪A6(不是模型)。
车站边等了一群同校的孩子,身边或多或少有一两个父母陪伴,做爸爸的总是显得矮小和疲劳。我抬头看自己的爸爸,虽然不再年轻可依然值得依靠。爸爸问我准备好一块二的零钱了么,我一摸口袋好象只剩一块了。他埋怨我总是这个样子。我突然拉住他说送我去学校好不好?他指指脚上的拖鞋,我叫起来这有什么啦,你的女儿难道不比你的鞋子重要。
好不好嘛好不好嘛好不好嘛好不好嘛好不好?嚎步嚎吗!爸爸想了想,说好吧。
一进隧道又热又湿的空气堵住鼻孔,我摸到了爸爸手臂上突然起的一层薄薄的水气。万一这个时候轮船掉下来怎么办?
没关系,爸爸会游泳。我也会呀。
我对爸爸说:"你真灵。"爸爸一愣:"什么?""说你真灵呀!"
和爸爸一起去比赛。
考场外人真多。可也见到了不少孩子是单独去的,脸上大大地写着"我独立"和"鄙视你"。呸,我背后是英挺的"让我爸爸打死你"。
坐了三辆公交车跑到上海的东北去参加书法比赛,上车前吃了两份小笼和一个冰汽水,没多久就听见肚子上演秦腔,还拉长调。我告诉爸爸说肚子好象出问题了,他马上很生气说让你别乱吃东西!随后很魔术地从包里拿出小瓶矿泉水和一盒环福沙星来说你吃掉吧。我惊讶极了,说你总是把药带在身上的吗?
这样的比赛一点也不用紧张,反正结果对高考没有任何影响,只是爸爸坚持要我去,他甚至偷看了我藏起来的比赛通知书。时间一到大楼的门开了,我对爸爸说我去了。他就和我做那个拉手的动作,听说意思是"好朋友",好朋友要去了,另一个得在门外等100分钟。
不过我提前40分钟就出来了。外面太阳太大,不舍得让爸爸呆那么长时间。
"这么快?!"
"是呀,小菜。"
"肚子好了么?"
"OK。"
"OK。去吃肯德基?"
第16节:给爸爸的情书(2)
"说好是批萨的呀!"
和爸爸去参加中考。
高考印象真模糊,可中考不一样。上午考完了数学中午吃饭的时候和爸爸提起了买电脑的事情。我开始不依不饶地抱怨。爸爸陪着我为中考紧张了整整两个月,终于在饭局结束的时候爆发了。他突然腾地一下拍了桌子,我的碗掉在地上,碎成三十三片。他骂你这个小赤佬以及其他近义词。我的脑袋嗡嗡地响但突然变得异常平静。下去卫生间擦了把脸然后收拾了化学考试必备的东西和妈妈说:"我去考试了。"
关门走向考场。一路上掉了几滴眼泪但很块就被吹干。考试开始后已经没有东西能够阻挡我脑海中的你越骂我我越考得好气死你的念头。
考试结束的时候在楼下看到了妈妈,我说你怎么来了。她说我们一起去吃饭吧。我点头的时候她指指外滩上的饭店说爸爸在那里等我,他从我出门后就马上跟了出来怕我行动失态,一直跟到我考试结束不好意思和我照面就先溜去了饭店。
我的化学考了100分中的99分。
和爸爸一起去陆家嘴中心绿地。
爸爸开完了家长会非常低落,我走到极端掉过头来从而变得无所谓。可爸爸的手就这样让我抓着他没有反过来握住我的手,我心情也跟着糟糕。送他到学校门口的车站,看他上车,我突然跟着跳上去。我说"爸爸…"他"嗯嗯"地替我把钱付了。
在陆家嘴中心绿地的那一站我们下了车,买了两张五块钱的门票进去。因为是星期三晚上8点,公园里只有四个人。
所有的高楼大厦全投影在浅浅的湖面上,一圈橘黄色的灯把他们点燃,雾气顺着柳树往上爬。我和爸爸一起笑了。他说他高中时在煤油灯下学数学的事,还说爷爷怎么对他凶,他说数学其实不是很难的只要你喜欢它。我说其实我想学的,但是只能坚持一天半,我说不过我一定能保证以后学好,虽然我不会喜欢。"我是你的女儿呀,你数学那么好,我没道理很糟吧。"
陆家嘴中心绿地后来改成免费的了,去的人也就多了起来,那圈黄色的灯很少开,神秘园的音乐也没有再放。我的数学还是停留在初级阶段。爸爸开始幻想我或许是个语言天才--其实我在广州学的最多的都是脏话呀。
和爸爸一起过生日。
我是突然决定要坐火车回上海去给爸爸过生日的,50大寿,了不得的。刚在北京结束了一期的内容安排,闲下几天假,和同事坐车到北京站附近买东西,却突然想起来要回家去给这半百的男人祝贺。跑到售票口一看除了22号就是28号的车票了,想要在27号准确空降在他面前没有可能。同事对我说你就坐22号的罢。我一咬牙买了一张149块钱的硬座。离开车还有四个小时。赶回公司拿了书包钱包,向他们挥挥手说baby我走啦,do not miss me。
14个小时的熬夜,第二天站在上海站我觉得自己简直是奥特曼是希曼反正就是很曼。在家对面的商场里买了一个158块的生日蛋糕,7寸,很精致的卡布其诺味。我学着赤名莉香对那店员说:"不好吃我孙子也会恨你的。"他给了我一个白眼。这个混蛋,诅咒你全家。
妈妈开门时吓得假牙都掉下来--如果她有的话,然后贱兮兮地给爸爸打电话说"有事回来等你商量"。
我永远记得给爸爸开门后扑到他身上,他那时的表情。
蛋糕没有想象中的好吃,孙子们定要帮你们的外婆报仇。不过爸爸开心得要死,把这事告诉了卖给他鲈鱼的菜贩。我也很开心。虽然爸爸50了。
只有我给爸爸过的生日才是真的。所以爸爸停在50再也不会老下去。
全世界的男人爸爸最帅。妈妈嫁给爸爸真是好运极了呀。爸爸真亏。
这话只对爸爸一人说过,虽然是玩笑可妈妈听了还是会生气的,女人的小心眼有时并不因为对方是自己的亲生女儿而有所掩饰。爸爸听了哈哈笑起来,笑的时候脸上的皱纹像扇子一样唰地打开,而我要在上面题词:
"我爸爸最最最帅。
最最最帅就是帅,
很帅很帅呀很帅。
帅帅帅帅真是帅。"
落款:最帅的爸爸的女儿。
第17节:小传奇(1)
题目:小传奇
[1]
哪些是假的。
四季,雨雪。褶皱的海,正要开花。是麒麟还是饕餮,走过边界,变成倨傲凌乱的云。
不要提哪些是假的。发生在梦里的传奇,拼命罗列着美好和虚幻,以至连断句也毫无章法。只等白天醒来后,忘记了它们具体的涵义。如同分布在手掌里的纹路,零碎到找不到一条简洁的完整。所有吉普塞算命师都会对它们表示惋惜。
我知道哪些是假的。然后在白天想起会有些失笑。浪漫的图画式的幻想对于女生来说永远取之不尽,倘若王子的容貌还有千万种英俊的可能,那片永远盛开在虚无里的海,却总是一个样子。盛大的褶皱,袒露着它的排场,如同一朵花,边缘触摸到宇宙。
不知道目睹了什么,醒来后心里流过大段大段的字句。包括形容和陈述,甚至排比和问号,如同一个无知的灵魂找到了躯壳,要将前世最后的记忆统统留住,然后却还是指不出一个完整的意思。只有凌乱的片段闪回在眼前。四季,衔接在一起。雨雪,天地纯白如往昔。海起了褶皱。因为风。麒麟或饕餮,究竟是麒麟还是饕餮,它们有什么关系。
直到醒来。天光暗白色,调和着昨夜的灰,爸爸和妈妈的呼吸声,从门缝里悄悄地隐入--拉弦般,一声轻,一声重,一声轻,接着停个空格,是爸爸揉了揉鼻子。
那些不是假的,我知道。翻个身,竹席的某块地方还未曾被体温占领,一片无力抵抗着的凉。楼梯上有脚步声。正往白天里踩去。
世界的一半在醒来后持续颓废的真实。自行车织过马路的空间,巴士气急败坏。圆珠笔用来书写发生于公元前的重大变革。卖水果的小贩拖住人说"那就卖给你,算我倒霉"。阳光照不进的死角里,有只母猫正在难产,她紧紧眯着眼,下身偶尔抽搐。
另一半却还有永世的传奇。我的梦里无需考辩真假。真和假都无法定义它。它们在画卷里繁衍,从最初一个小小的墨点变作完整的故事。睡在河谷里的麒麟,或是性格暴躁的饕餮,踏下无声无息的松软脚印,鼻息里撞出动物的腥味。随后,车前子铺路,风信子出声,巨大的海,开出了纯蓝色花瓣。
那是我见过的最美最好的蓝。
在闭上眼睛的时候,如此清晰地看见它。
[2]
睁眼的时候二零零四年六月十三日,早上七点。从梦境里爬出的身体,如同走出泳池,在一瞬感觉到史无前例的地心引力,身体沉重。
又是一个具体的梦。虽然每天都会发生。像是青春的症状表现。同样的还有莫名其妙的闲,无所事事的闷,以及精心雕琢的伤感。
小孩子,每天都要创造新的糖果,却不都是甜的。大部分是酸,是苦。像是要自讨苦吃。
得承认许多事都是自讨苦吃。敏感的年纪里留着大片空白,如果天天跑着,笑着,赞美万世万物,神经也会变成虚假的塑料质地。而它应该是纤细暖热的经脉,如同公交车网一般沟通起我们的所有感知。所以才会在那空余的时间里,变成忙于幻想和沉溺伤感的小人。
幻想出自己的传奇故事,而伤感日复一日地攻陷着没有守军的城池。
这些非常隐私的事没法子跟人聊,全都机密般地关在心底。乘着黑暗,它们反而更加蓬蓬勃勃。于是时光渐潮,靠南的墙上爬上了它们的青苔印。大片大片湿润的暗绿色,提醒着总有什么不可见阳光。不可去见阳光。
所以我从没跟朋友聊过这些东西。秘密一旦公开,就变成不偏不倚的笑话。身体里养着这么一个小怪物,出去见人,怕它的爪子伤了无辜群众。
平日里和朋友聊天,只谈偶像的新绯闻,只谈肯德基推出的早点粥,只谈去电影院的近路,只谈老师衣肩上的酱油渍,以为那是没有使用新碧浪的结果。其实我们也不知道碧浪是否能洗走所有污渍,像广告里的那样。只是聊天而已,那些平常的话题,能随着发生环境如同变色龙般一次次更改它的模样。
第18节:小传奇(2)
不断的绯闻,不断的新品,不断演出在明媚天日下的多视角故事,他身上的洗衣粉味,真实而温暖,浮动在可有可无的气息间。
很具象的年轻,投射在一点点造作和无数现实里。时间在上面悄然现形。我常常看见同一个角度下他的脸。眉、眼、鼻。后面的墙,白得粉质。于是人反而显得光洁,如同在一个平面里的像。在还没被冲印之前,所有颜色都在底片上颠倒。他的头发变成白色,眼睛流出白光,嘴唇灰绿,而世界漆黑一片。
我的神经就在这里缓慢而巨力地收紧了一下,从所有细微的枝末传向心脏。它像是被兜在茧里的蛾,突然获得了破壳的力量。
飞出去,衔起灭亡的火光。随后投进沉沉大海里,变成传奇的一部分。
粗糙的,柔软的,累计飞蛾们伤感的海。
[3]
不知怎么我就是很容易想到海。当天走到尽头,地没入洪荒,还有一面海,变做最后的容器,盛下所有传奇。
世界的第三只眼睛,在宇宙里蔚蓝地闭合。
是因为在出生前,灵魂长时间浸泡在妈妈的海里的缘故么。那些留在大脑皮层里仅存的一点隐约。眼下已经是如同幻想般含混而飘渺的画面。夜的天,昼的海,魂魄四下聚合,完成了圆满的生命,浮现在羊水的大海里。如同酒窝。整个世界都在微笑。
妈妈的神话到此进入高潮,她扮演的女娲从水和泥里创造了一个心爱的小人。随后她就要褪掉所有神力,变成一个努力而平凡的女性,维护着所有大或小的生活意义。我在大的那一块里,或许是最大的那一块里。
晚上看见妈妈转身在厨房里洗碗,她一边说话一边往水里倒入洗洁精。泡沫、水流、利落的手指,窄小的水槽。
她早已不记得,在她古老的神话里,泡沫,水流,利落的手指,都在巨大的海洋里从容发生。那我就替她记着,夜夜看见它盛开如花,带着温柔的褶皱。
[4]
所有的四季里,所有的雨雪,所有的海和惟一的花,不见了饕餮,不见了麒麟。
我们总以为自己年轻不可限量,拿"喜欢"做挡箭牌任意妄为。却不知道"青春"分明是个过去进时。
不断进行,不断过去。信誓旦旦的喜欢被轻松遗忘在脑后。青春所剩无己,谁乐意两手空空。
我们全都两手空空。
[5]
传奇。
我是个在心里养着麒麟和饕餮,盛下满世界海水的人,以及两手空空。
这些都是真的。
题目:后半生的魔法师
[一]
那天我请爸爸去看电影。地点定在港汇五楼。这是一桩很小的事。发生在某个时间。天光平淡,车流缓行,远远的有工地打桩的声音。"镗""镗""镗"。好似上海的心跳声。
早场,赶到的时候电影已经开始。整个影院里加上我和爸爸只有三四个人。世界显现它的边界,盛着充沛的漆黑。只有声音四下发生,宛如窜流在海下的银鱼。温柔游动。
我和爸爸没在暗色海洋里,他坐在左侧,随着影片进行,脸上变换着温柔的鲜明的光影。看起来是铮铮作响的年轻。嘴唇,皮肤,头发,额间一颗莫名其妙的痣,全都缓慢更衣,在电影前从时间上逆流。
50多岁的爸爸,在电影院里恢复了他魔法师的本职。
那是我在很小的时候见过的爸爸,他是魔法师。当然是隐藏在人间的秘密,不能被任何人发觉。你知道世上的普通人见到两颗长得像猪头的番茄都会大惊小怪。何况是个真正的魔法师。他在白天依旧穿成个普通上班族的模样去工作,晚上回来时站在拥挤的马路上皱着眉头,可他忍着不用魔法把人群变得消失不见,只在回到家后长舒一口气时才觉得十分辛苦,然后懊恼着,但第二天他还是忍住了。原来他一直在苦恼这些,我多少有点体会到隐藏在人群中的超人superman和蜘蛛侠们的艰难。
可超人和蜘蛛侠有我爸爸这样繁复的眼角皱纹么?他们不会烧毛蟹年糕,也不会弯下腰钻到厨房后去修水管吧。
爸爸烧的毛蟹年糕好吃得飞起。因为他是魔法师啊。在我们看不见的时候,他悄悄背转身往油花溅爆的炒锅里撒下两串法术。然后像得逞一般调皮地笑了。
第19节:后半生的魔法师(1)
[2]
睡到凌晨两点时,爸爸听见我在外面偷挖冰激凌吃的声音,他刚刚想迷迷糊糊地再睡去,肚子里却突然钻锥似地巨痛了起来。他侧脸去看看妈妈,随后缓慢地捂着肚子弓坐起身。他紧张地回忆着各个口诀,能令疼痛减轻。
但是。修理拖排油烟机的魔法术语。清扫库房的魔法术语。每周六记得去看奶奶的魔法术语。女儿摔破腿时给她止血的魔法术语…很多很多的口诀在那时填塞在他狭窄的清醒思维里,让他根本记不得在哪有一条为自己止痛的语句。
爸爸无奈而疲倦地想。他老了。
[3]
在这个魔法师年轻的前半生。他像长着大翅膀的天使那样能一踮脚就落上云层。在那里他看见过美丽的绿色梯田。太阳在不近不远的地方欣欣放光。为他英俊清瘦的侧面镀上耀眼的金边。他举起手遮在眼前。世界开阔平坦,流云湍急恣意。送他一路远行。
他迤俪而来,心里生存着各种温柔的法术。那时他和他的伙伴们在树下分开,各自开始旅程。一段段注定要辉煌的未来在那时从他脚下延伸。他穿着宽大而洁白的长袍,猎猎的风将他的头发吹向脑后,他带着迷茫的激动,决定着自己所希望的未来。
魔法。
哆来咪发唆拉西般的简单组合,就能将他送到极地的冰原。
魔法。
天空穿插蔚蓝与白。爸爸令它们编结成画。
魔法。
是不是想什么就有什么。
魔法。
在他的前半生里,交织成激情而纯粹的人生。他以为那是好的,那便一定是好的。他想象并计划着未来的一切。有幸福做形容词将之簇拥。尽管他那时还未能真正想清楚幸福的细节。
可他毫无畏惧。他是年轻而强大的魔法师。
[4]
我的年轻的魔法师穿着一双塑料凉拖去爬了黄山。站在天都峰上拍下许多照片。后来它们印成黑白色,在年月中安然地发出时日的黄,我得以看见我所看不见的爸爸--笑得露出一排白牙齿。眼睛深邃而美丽。瘦得比一边的松树还要颀长。
魔法在他脚下是云海浮动。
我的年轻的魔法师穿着一双塑料凉拖跑上长城。那句话是怎么说的。不到长城非好汉。他站在八达岭的烽火台上想,嗯嗯,好好,我不仅是魔法师那么简单,而是好汉魔法师那么了不起了。了不起。了不起啊。爸爸我真替你开心。
在长城上拍的许多照片已经能印出彩色,它们一帧帧躺在相册的透明塑料膜后。我的魔法师依然年轻,皮肤终于晒黑,手交错抱在胸前,目光看着远方,很像是摆出一副"高瞻远瞩"的样子。
高瞻远瞩。长城是龙。我的魔法师驾御在龙上。
而那时,他投入在一个火热而汹涌的时代中。渐渐换上了与他人一色的服装,无意识地喊起了同样的口号,他高高地举着握拳的手臂,如同一片林木中的无名一枝。就在他闭眼休息的夜晚,脚下的坐标已经被历史更换到了另一个地方。在那里,他还未曾回神时就必须离开生长的城市,去到某个山区里学习如何做个农民。在火车上的时候他周围满是同样年轻的男女。有几个是他所认识的同样的魔法师。他们彼此交换一下亲切的眼神。
并没有多想。列车隆隆开往的地方是何方。
我的魔法师。那个个子高高,手掌摊开露出骨感骨节的爸爸,从此撩起裤管站在田里。蚂蝗在他腿边绕来绕去。这时他才发现,他没有能驱赶蚂蝗们的法术。并且,他也没有能够把挑水扁担变轻的法术,更不知道如何能改变时光前进的方向。从来没有一个魔法师能改变时光。
[5]
不要说抗拒的烛光何须倾倒,
生命依然生长在岁月的河水上。
[6]
他计划的国都和城墙。他那开满在世界外的兰色苜蓿花。他多么多么想当一名军人。孔武有力的眼神和历练的人生。他酷爱各种运动。所以做足球运动员也是好的。做游泳选手也是好的。打乒乓也是好的。跳高也是好的。去参加跑步也是好的。什么都可以成为将来一段耀眼的希望。被人们评价说"如有神助的选手某某某"。那不是神助,那是我的魔法师的爸爸兜里装着各种的玄奇力量。
第20节:后半生的魔法师(2)
曾经它们就要令他走上不同的旅程。
不过那时他插队去种田,晚上在煤油灯下累得早早睡去。甚至忘了可以把灯火变得不那么熏眼。逐渐地,逐渐地忘了过去。他将要在神明的暗示下,走进人间凡尘。天上奔走的星辉,地下暗淌的风水,也都逐渐地,逐渐地别他而去。
脊椎柔软地塌成一截弯曲疲惫的弧度。
他开始微笑而沉默地收起自己过去的白色长袍。右手总是习惯性地藏在口袋里,避免使用出自己的法术。没有法术了。只有一小条走了几年的山间泥道。只有他藏在炕边的一堆大学教材。只有一支支削得漂亮而清晰的铅笔。只有逐渐收敛变样的初衷。只有一首暗暗哼在心里的流行歌曲。
哼在心里。
[7]
许多年许多年后,他娶了一个很温柔的女子。养了一个很另类的女儿。带着他们二人回到了城里。买了房子,配了车子,换了几个工作,为很多难题而紧锁过眉头,一直在他出生的城市里五年、六年。在这几年前,他还在为安定而奔波。常常出差去南去北,一去就是一两个月。
他坐在飞机上的时候,有一些怀念着年轻时踏过云海的经历。而在空中小姐的眼睛里,他已经是一个足够年纪的老家伙了。虽然身材依然高大面孔被晒得发红。可她们还是一次次地弯下身来替他系住安全带。
其实,他想说,其实那玩意用不着,我是一位魔法师。可他终究只是点头:"谢谢,我忘记了"。慢慢地,一口口喝橘子水。
像小孩一样的爸爸,因为身体原因,喜欢口味重的东西。好比,较之咖啡,他更爱喝橘子水。这样听起来,好象和魔法师已经没有多大干系了。
是了。他慢慢失去了他笔直的身体和年轻的皮肤,茂密的黑发,失去了强健有力咬胡桃的牙齿,改用小锤子把它们敲碎,带着老花眼镜把肉一块块挑出来。他失去了激情和矫健的步伐,很少再穿旅游鞋。他再次去爬黄山的时候右脚受伤不能承力,变成了全家人的一个难题,不得已把行李分给我和妈妈,自己在山路的后方一步一步缓慢而无奈地挪动下来。他失去了坏脾气,变成一个温和而柔软的人。不同的人变换着对他的称呼,先生,伯伯,大叔,他会不会在第一个称他为大爷的人面前懊恼地垂下头去?没有人再称呼他小伙,同志,和魔法师。他还失去了灵敏的脑袋和清晰的记忆。无意识地多次问我"你昨天去了哪里?"。
我昨天去电影院请你看电影了啊,爸爸。
[8]
他端着刚刚烧好的胡萝卜奶羹,一边把住我的头一边往我嘴里喂。一边哼着咿咿呀呀的歌曲。看见的那时的爸爸。从我的瞳孔看见他头上缀着的光芒。
他在后院收拾菜地。
他给我换尿布。刚换到一边就措手不及地被我再次"荼毒"。
他一边参加考试一边照顾病倒的我和妈妈,像发了怒的狮子一样在小路上飞快地跑来破去。
他走了很远很远,从这个地方走到城市里去给我买一个阿童木玩具。
他那仍然保持着青年男子般刚毅的背影里,蔓延着残留的魔法师的灵气。
爸爸已经完全快忘记了最初那些浪漫的口诀。与一切蓝天白云小鸟小鹿有关的全都如此。他在苦心研究的是怎样调回城里的法术,研究的是怎样令女儿不再那么容易发烧的配方。一日日,一日日地默默在心里比画着,睡下去的时候,身体像弯曲的山。终于走到这里了。
[9]
走到了后半生的魔法师,已经半百有余。但家里只有他能一口气把纯净水桶扛上饮水机。我和妈妈在边上哦哦地鼓掌。家里只有他懂得怎么令不见了图象的电视机恢复原样。家里只有他知道从某某路到某某路应该怎么走,我和妈妈像在听天书。家里只有他能说出国庆阅兵式上的这个是什么弹,那个是什么炮。家里只有他知道另一个遥远的城市外有大片开阔的草原。绿色蔓延向无尽处。
是在你的前半生,你踏着云的时候,去过吧。
他忘记了腾云的口诀,忘记了令花朵提前开放的关键词语,但他修习了水管不再堵塞的魔法,他记住所有危险情况下的急救措施,他为了女儿的功课跟着看起了数学教材,他必须在任何人都感觉失落和绝望的时候依然做最后的支柱,决无动摇,决无迟疑,扛在肩膀上的责任,用什么魔法都不能减轻一些。
第21节:万有引力(1)
进入后半生的魔法师,穿着他的短袖T恤衫挎着他的包,每天都载我出门再接我回家,开车毕竟不比飞行,不是用袖管迎风就能做到的,于是他终究不太熟练,在车上严肃得吓人。我不敢在那时跟他说话,只能由反光镜里看见他的小半片脸孔。他的眼睛。
他的幽深漆黑的眼睛里。无声沉静的海洋。
爸爸。
你用最大的法力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那或许是我记忆中最后一次牵着你魔法师的布袍,从一个混沌中跟着你来到了这里。
爸爸。
即便时光卷乱风云,你还是个完全的魔法师。你用右手握住婴儿的指头,他们会看着你突然大声地欢笑。
爸爸,阿布拉夏里卡山,蹦。爸爸,琪咯啦珐斯态,洽。爸爸,米轰米轰东东东。爸爸,瓦尔咯美级尔霓。爸爸,衣奥塞突啦。爸爸,哈西尔达麦,麦米噢依。
爸爸,不要老。爸爸,不要病了。爸爸,不再受苦。爸爸,永远不变。爸爸,变得幸福。爸爸,我爱你。在我偷来的魔法口诀里的最后一句,"哈西尔达麦,麦米噢依"--"爸爸,我爱你"。
题目:万有引力
[一]
那些在年龄中难过自己的事。好比--
没有机器猫的抽屉。我那绝版限量发行的爸爸。所有函数定理在互相纠缠不清。有些人和事随风云流散,从此无凭再能想起。冻疮又红又痒。夏天的球鞋臭得好比生化武器。在帅哥面前不小心喷口水。一个暗恋就此停息。体育测验800米,跑得看见已故的爷爷在忘川河对岸冲自己招手"过来啊,过来啊落仔"。去餐厅吃饭却等不到空位。路上遭遇主管"发胖"的瘟神。…瘟神走开!
又或者,在今时今日回头,发现可以回忆的伟大壮举除了一口气吃十一个面包外再无其他。而过去就被淹没在了这些琐碎而平凡的事物中,只有温暖在视界里舒张的阳光,像一团棉絮在胸腔里遇水膨胀。自己脑满肠肥地在阳台上打盹,一列蚂蚁列队行过墙角,随后不知去向。
小得如同絮沫的点滴,漫漫堆累在风里。一半被吹走。还有一半。落在皮肤的褶皱上,我们便终于成了一个渺小而平淡的人,受微弱的风而影响,颤抖自己的羽毛翅膀。我们的渺小,是爸爸坐着飞机经过头顶时,用力挥动手绢,他也看不见的渺小。森林里的一滴露水,蝴蝶鳞片上的一颗粉粒。
又或者像悬在宇宙中的地球,被吞没在巨大的黑暗和零星的光斑中。除了我们自身外,也许谁也不曾知道有这样一个星球在缓慢地转动着,波浪蓝色,土地褐色。驾驶着飞碟出游外星人只不过回头和自己的同伴说句话,就会把它错过。
[二]
在安妮宝贝为巨蟹座彻底正名后,这个在《圣斗士星矢》中排名倒数的倒霉星座从此变成了激烈阴郁而又充满媚惑的代言词。迪斯马迪克从此可以抬头挺胸做人了,不用再口吐白沫作委屈状。
用星座、生日、血型来占卜着人的各个类型也许永远无法得到一个有力的理论支持。然而人们还是愿意将生命的一部分托付于冥冥之中不可言说的一切。将人群逐一划分,标上他们群族的特性。一如带着对天空微小的熟悉和广袤的迷惑,坚定地说"金牛座的特征是固执、母性和贪欲"!
…诽谤,完全是诽谤!金牛座完全是美的化身智慧的象征财富的代言者!
辩论在随时进行。我和脱离倒霉阵营的巨蟹座朋友手举冰激凌互相攻击。停下来时两人已经走过了三四条马路,树阴朝两侧散开,城市的灯火潮水般在身后收尾。几辆拖着石灰水泥的工程车哐当哐当地发出巨响飞驰而过。空气里弥漫着粉尘味,又被植物的腥气吸收。
抬头。干净的天。需要眯起眼睛分辨的。北半球冬季夜空最显著的星座之一。金牛座。
在天穹上,只是几个银白色的钉子如同随手敲了进去。然而我们却以无穷的浪漫精神,玩着连笔画的游戏。于是无非几颗远近不一的星或星云,也可以说成那是宙斯为诱惑腓尼基公主而变成的白牛。
它的角。
第22节:万有引力(2)
它的眼睛。
踏蹄。
遥远的遥远的星球。
著名的昴宿星团。名叫毕宿五的一等星是它发怒的右眼。据说可以用肉眼就直接看到。橘红色的。是天上少有的亮星。而尽管是少有的,距离我们也有68光年了。金牛座68光年后的眼睛。如果它能够看见我。可惜它只会被我看见。我是运行在它规划间的地球上的小人。
什么固执、什么母性和贪婪的欲望。你都能看得见。虽然因为光跑得不那么快,因为它跑不过那样的宇宙空间,它的路途太漫长,所以你能看见的,已经是几亿几十亿年后的我了。
几亿,几十亿年后的我,浑浑噩噩漫无目的,坚决不相信所谓星相学的那套调调,却总是忍不住在电车上测试着杂志后面的算命题。在郁闷面前喋喋不休。以一套平凡人的哲学蛰伏在某个角落里。以为自己可以做得更好,却只得无能为力地愤怒。每一件小事都放在心上,而大事不得不像冬天被切碎成细小的雪片般方可积存。夜晚的空气好似带着毒素侵疼肺腔,路边有模糊的灯光拉出影子。
用易怒的眼睛装得若无其事去打量四周。左和右,地面的尽头。还有天上。
毕宿五和昴宿星团,M1蟹状星云。分别距离自己65光年,400光年,6500光年。
"喂。你们好--"
[三]
宇宙像一个骗局。
很早以前第一次从书里知道,原来我们看见的星星,都已经是它在几十亿年前的模样了。当时在自己浅薄的科学根基上狠狠地震惊了一回。"胡说!你骗我呀!"
没有故意骗你的意思啊。
只是光从每个行星发出,得走上几年、几十年、几百几千几万年,几十亿年,才能到达你的世界。这才成了你们看见的它。可我们怪不了光。它一路直行,不喝水不驻马眼睛也不往身边的星云们瞥一瞥。以笔直到令人钦佩的决然穿过茫茫宇宙。所有"现在"都在它过去后变成"从前",一封信送了那么多年,长到寄件人已经不复当初它的样子,长到它在宇宙的冷寂中慢慢畏缩变形暗淡无光,或者爆炸后化为灼热的碎片。你却依然能在手中收到它温存的一笔"你好吗,今天我很好"的星光依然。
天上星光依然。
我一直忍不住觉得宇宙是一个骗局。我们被粉饰在一个时间错位的太平里。这样的戏码也许只会在各大赚人热泪的电视中出现。却也会存在于无边的空间,无穷无数。
有位叫星海诚的独立动画制作人拍过这样的架空作品。背景虽然是科学幻想,故事却依旧是爱情。女孩和男孩被分隔至两地。怎样的两地,不是一条京沪线开上十几个小时就能相见,也不是飞机跃过云层然后下降才可会面。而是一个手机信息要经过八年时间才能被对方收到,当然我们不需要对这个动画的设定考察"哎呀为什么手机消息能穿越宇宙"之类毫不风雅的问题。那是她在16岁时发出的手机消息,于一个雨雪的傍晚终于到达了男生的手机,闪动,音乐,以及提示"您有新的消息"。是8年后,24岁的他和自己所在的星球。
下一条,就是24岁的他,和32岁的她在另一个星球看见的回复。等待对于宇宙来说是不存在的。
茫茫黑暗里的这一角和那一角。
8年后的你看见八年前的话。
8年的等待,在宇宙里那样微不足道。却已经是16、24,和32之间两人漫长的空白。
这就是被宇宙强烈藐视下的时间,以及被时间强烈藐视下的人,在不同的星球间的对话。微弱得不值一提。几乎没有形容能够描述这样轻渺的份量。
宇宙中充满了温情脉脉而残忍的谎言。而它们只是如同一隙尘埃那般无足轻重,光线在这里变得微弱,声音不复存在,没有空气的地方许多东西将永垂不朽。在这里"永远"是恒久的话题,"此刻"才如同戏谑。
[四]
学校去掉了周三下午的最后两节课,作为科普教育。几个班级的学生唧唧喳喳地挤进第一中心大楼的六层,据说叫演像馆还是什么馆的地方。算了,不需要拘泥于这种细节。在排队出发时瞥见有人偷偷溜走,毕竟充斥着古人类一小块腿骨有多么多么神奇的"科普内容",对于高中生来说实在缺乏吸引力--"嗤,我都有腿骨,还比他的美型!"
第23节:万有引力(3)
进了门后,发现是圆形的厅。正圆型。好奇怪。原来学校里果真有许多我们从来不曾去过的地方…真可怕>0<!
大家挑位置坐下。然后大门关闭,一秒的黑暗后,厅里亮起了灯。有人开玩笑说"集中营处刑",老师瞪眼,周围偷偷地笑。才看清墙上不知是铺着红丝绒还是其他,深色的,在角落里彻底暗下去。犹如情调非凡的剧院。随后在圆形的天顶上,打亮了灯光。
是模拟的星空。人群安静了下来。
呐。星星哎。
假的假的啦。
等到字正腔圆的解说在四下响起,才稍稍镇压了之前的骚动。头顶的天幕缓慢旋转。太阳。月亮。地球。火星。水星。金星。土星…最外面的冥王星像个伶仃的小孩。大气以外,从蓝到黑的空间,孤单悬浮,星球不会坠落啊,它们自由转动。一圈。两圈。多少多少年过去了。
人影在下方变得眩晕。随着光影迷离的变换而倾向到一个微妙的地方。
光学影像,还是投幕的电影,小孩子不需要去想这些没有美感的名词。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一场有些粗糙的模仿,可还是安安静静地被镇在了这片狭窄的天空下。我们内心眷养着的无名心情,都在这里迅速融化,每个细胞都浸泡其中,余音袅袅地写下感言。
这算不算是和你一起看星星。
空气里浮动着年轻的轻微呼吸,汇聚在一起才发出声响。织进皮肤纹理,发现那些保存得依旧完好的浪漫心结。虽然埋在深处,却依旧有对这一切停不了的贪婪向往。我知道你大约的位置,三、四排后,靠右手的地方。像地球不用看,也知道月亮在那里--啧啧。并不是经常有机会和你一起看星星的。也许还会觉得是个有些造作而愚蠢的行为。可终于我们在星系下转动眼球,嘴唇微启,假设巨大的行星在头顶转动。当它的时间和我们的彼此吻合,当它把带有巨大风暴眼的一面转向我们时,希望你会记得这一刻。
木星在徐徐换转。
旁白在继续。
时间在下午四点十五分。
我在宇宙中默默看着你。
[五]
除此以外,读书时接触到的更直接的天文活动,大概是连续两年最后放人鸽子的"狮子座流星雨"了。
第一年的时候声势格外浩大,媒体纷纷预测这次将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流行雨,据说在高峰时段每秒就会有多少颗划过。并放出了许多模拟效果照片。画面上是如同暴雨般直穿而下的流星,简直堪比国庆时的烟火汇演占据大半视界。所有的期待都在彼此的推搡下冲入最高值。--这才是求也求不来的奇观吧。能一口气许几百个愿望,美死你!
然而那天夜晚云层极厚,并伴有明日下雨的预兆,天空是含混的豆沙红。看不见任何星星,甚至连月亮也去无所踪。许多人都暗暗幻想没有关系,流星雨那样壮观,一定能穿过云层,像瀑布那样在幕布下燃放。
寄宿制的高中学校给予了优渥的放宽政策,当天晚上不熄灯,允许学生在半夜离开宿舍上天台。于是所有人都在寒冷的夜晚里兴奋难奈,调了闹钟为求在凌晨两点醒来对流星许愿。我睡得从被子下漏出来,双脚冰冷。干脆掀被子起床。
冬天的夜晚树影模糊。窗玻璃上呵了许多白气。宿舍楼的灯大亮,可以听见一间间播放着音乐的声音。"流光飞舞"。或是"莫呼洛迦"。天台上站着裹毛毯的人。小卖部难得通宵营业,有男生大口大口吃牛腩面。声音唏唏呼呼。
完全记不清楚自己当时在做什么了。似乎只是为了摆出一副兴奋而忙碌的样子在各个寝室间来回,显出欢娱的神色。又或者一次次走上顶楼天台,夜色下是模糊了疲倦而兴奋着的脸。泡面的香味好直接。抱着胳膊在其中跺脚驱寒。看见对面男生宿舍的天台上,同样的人影,朝着这边摆手。我们或他们,都像是溶解在红豆糖水里的小不点。
至于流星,只听见有人惊呼"一颗!""又看见一颗!"而等到自己抬头寻找时,只有一整个梦幻而低压压的暗红色天空。完整而无边。云在咫尺以外。
第24节:万有引力(4)
其实在四点时应该看见几颗流星的。但远不似想象中那样精彩。什么明亮迅疾。只是如同谁的铅笔细线轻快划过那样迅速地不见。淡到极致的颜色,短短的轨迹。更多的是在云层上,我们是土下的种子挣脱不能。因此许下的愿望都没有实现。
只不过,比起看见壮烈的流星雨,对自己当时更大的意义,或许是一个不寻常的夜晚。当雾伴随着黎明落下来时,上百颗流星已经燃烧消失,我们还没有醒来。
[六]
小学时立下的志向是"做天文学家",放到眼下的情况,完全可以用一句"做天文学家也许就买不了成套的倩碧化妆品了"来一拳击倒--又或许我太低估了天文学家们的经济能力?总之,当忙碌使近视逐渐加深后,已经没有了最初天真的豪情。
小时候做什么都不用考虑太多,没有未来的选择和什么责任义务。只需要一点想象,一点不着边际的激动,一点理论基础,一点动力--"天文学家就是看星星,我要把自己发现的那一颗用爸爸的名字来命名!…妈妈的话,看情况!"
爸爸也许看不到自己的那颗星星了。而我在脑袋中带上一点残存的红移知识和黑洞原理,用以在小学生面前狐假虎威。而事实上,因为轻微近视,连天空中的北斗七星和猎户座也还分别不了。星星就是透光的洞。区别只在戳破它的树枝是大是小。
可在很早以前,闲散得每天只需昏昏欲睡,坐在破出海棉的沙发里看各类天文有关的书。往往浅显易懂,贯穿着类似《十万个为什么》的精髓。居然也能在小涣熊干脆面和萝卜丝零食外给脉冲星留下一席位置。小孩子的心因为无知而升腾出对宇宙的巨大敬畏。并在无从表达和实施的时候,朝内心渐渐沉积过早的浪漫主义。然后把吃完的话梅核摆放成整个太阳系的样子。虽然还有些湿湿的恶心,妈妈也断然不会承认这是一类天体,可终究,那些存在于遥远的地方,涉及到一切起源和终结的物质,对于天天往返学校和家的我来说,有无穷神奇的幻想。
当然不会随意幻想到"发现一颗小行星将朝地球撞击而来";"由我去摧毁它吧";"吓,落落同志,你还有家人,这个任务太危险";"没关系,请组织相信我";"这,你…";"为了美丽的蓝色家园,我愿意牺牲自己";"在此我们看到了担负着人类命运的落落同志向宇宙出发的最后画面,她的父母流泪而自豪,请大家为她祈祷,为我们全人类祈祷…"
大概真是好莱坞电影或日本动漫看多了。
据说天文学能培养人的自卑。可能吧。不过对于自己来说更多的是无所寄托的某种情感,就像著名科普作家萨根在提到"旅行者"号时曾经不无伤感地写道,也许有一天直到人类都灭绝了,这个飞船还在茫茫太空中旅行。又或者是他另一部著作中曾说过,地球在"旅行者"号飞到海王星外回头一瞥拍摄下的照片里,只是一个几乎淹没在太阳光芒里的蓝色小斑点,比一个瑕疵还要微小。那却是我存在的地方。
喂喂。我是说真的。不是无病呻吟。不是杞人忧天。只是飞向茫茫宇宙,被恐惧和震撼连续拨动后的茫然失落。奇迹的是,这丝毫不与我买不到麦当劳套餐后的茫然失落有什么冲突。我们在大和小之间找到了平衡的位置。
不过自己小时候关于天文学家的梦并没有想过那么多。满心的好奇还没能找到一个叫"伤感"的位置来对号。只是徒然地空悬着,留到将来凝固成琥珀。或许会在其中裹进小小一颗星球。螺旋自转,周围有紫红色的美丽星云如同棉絮护裹。但事实上,到现在连最近的佘山天文台也没去过,也不会痛下决心买个倍数高的天文望远镜,顶多也就是读书时仗着"流星雨"之名在半夜热闹的宿舍里上窜下跳。可终究,小时候记住的东西,还是保留在了心里,虽然几乎没有机会再被提起,可依然能喃喃地记得:
宇宙在一次大爆炸后形成。
土星的密度很小,以至于它可以浮在水上。
天狼星实际上为一对双星系统。其中那颗伴星是白矮星。
第25节:是你吗?(1)
宇宙共有恒星约七百万亿亿颗。
我在七百万亿亿外的一颗行星上。脚下只有万有引力。
那么,或许这也算能小小难过我的一桩事情。
题目:是你吗?
嗳。
你十六岁的那天,从老房子黑暗的楼梯上摸索向下。木头制的楼板,会在哪一级上突然如同软肋,踩上去,微微凹陷着,不轻不重的危险。从前你矮个头,现在你长大了,陈旧的木板发出愈加清晰的声响。我想象你的眼睛在暗处如同猫科动物的光芒。外面是赫然的高楼,天空在边缘勉强拼盘。
天真快活的脸。容颜娇好。肩膀在侧面看起来拢成清纯而动人的弧线。诶。我并不是想要爱慕你般地叙述这些。
但你一天天地出现在我眼前,除非我永久地睡下去,不然无法回避。况且我不想回避。你在我面前逐段生长,是一株被记载在百科宝典上的开花植物。茎、叶,还未见果实。我有时会突然在脑海中闪过某些句子,他们说"那些生命中安静美好的事物",是你吗?
你一定一脸茫然。十六岁。对我来说已经是一棵遗失在丰收中的麦穗。我只能想念它,却再也无法找到它。然而你十六岁那天,还睡得不知晨暮,大段大段时间用来看电视,在床上翻个身,过了半天也懒得动。枕头下塞着一两本小说书,你总是抱怨里面的主角获得过分容易的幸福。
有时幸福会给人一段冗长而恬淡的时光。它如同无名的路人甲,用一个侧脸经过我们身旁,谁也没有察觉。你正和朋友激动地聊着男歌星好看的下巴。初夏的紫藤是烂漫的,重重地坠落它的香。没有遭遇哪个致命的谁,也没有成为别人的致命。你只是小巧的缺口,透过一束白色的光线。世界在墙后绚烂过度,墙内就是碧绿色的龟背竹。
是你吧。
我能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眼认出你来。在人前笑得有些刻意开朗,以为这就是赤名莉香,却总在不经意的时候出点小丑,好比把融化的冰激凌滴在裙摆处。你的牛仔裤上被馈赠了酱油渍斑,校服上留有牙膏印子,然后是这条新裙子。这些瑕疵犹如荧光色,使我在夜晚轻易走到你身边。呼吸甜软的,像着陆在河流上的无力落叶。顺流而下。顺流而下。顺流而下有多么漫长。
十六岁时听见快乐的歌曲,又渴望着自己有成熟隐忍的脸。隐忍的忍字怎么写。你在课堂上肆无忌惮地走神。覆盖了城市的雨季催生出无数暗处的菌类生物,它们在哪个你不知道的角落滋长。而你此刻神情倦淡,一些情绪比菌类更加渺小,它们像迅速病变的细胞爬过某个地方。
第五根肋骨里,左侧34度,心脏边缘,手指按下去。酸。和疼。--就是这里。所有无法找到解释的疑问、所有不见翅膀的造作、所有半透明色的落寞,都在里着陆。而最轻薄最轻薄的无知就这样把它们拉拢在你身体。那年,你十六岁。
有时候大人的愚蠢近乎一种天真,他们还在尝试用"反叛期"和"青春期"来限定每一个十六岁的你,以为花季和雨季就是你拥有的全部世界。扯什么淡呢。虽然我也不知道,不知道你的全部,包裹在重茧下的灵魂最终留下如何的痕迹。但是我想你是真的,你装着去舔舐那些遥远的痛苦,也是真的,你装着去猜度别人的悲喜,也是真的。你是真的会在某个时间异常迷茫,恍惚听见心里一百里花朵枯萎的哀声。都是真的吧。
入夜的闷热渗进皮肤。
是你。那年十六岁。总以为晚上有野猫跳上屋顶。它的脚步无声无息。白天醒来头发绕成死结。像是为了套住梦境,最终却还是被它溜走那样。梦境里空空如也。它什么也没告诉你对么。它什么也不说。那么醒来后呢。时间在这里这样停滞不前,它甚至无法从老房子黑暗的楼梯上如你一般熟练地摸到楼下。你把时间留在后面,从楼梯上走下来,二十级,朝下第十八级的木板已经腐朽,记着,小心些。
看不见月夜的人狼,彼德潘的never-land也不在地图上,漫画里大崎娜娜抽的BLACK STONE哪也买不到,榆野卯月骑车经过的那条樱吹雪街道只在镜头后。它们全都在现实里消失不见。你每一天每一天穿过同样的马路,迎面而来的不是千年的冰原和惊动的飞鸟,眼前交错的只是挂满晒洗衣服的晾干,和路雪的爱心标志,公交车顶着不同的数字,它们的轨迹在城市交错出繁复的划痕。你就在上面的某个小点前,独自时表情如同小说中般冷漠。
第26节:是你吗?(2)
你的平平仄仄写不出完整的诗篇,散漫而就的只有一段段潦草的语句,缺乏中心,毫不连贯。很多念头都在瞬间兴起,随后仓促破灭。你就像那只还未曾长大的猫,想要跳到更高的地方去时总会因爪子无力而摔回地上。地上是柔软的草。漫向四周的柔软的草。
绿色层次分明。
这样一段生命。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日子过得平整良好。有两个表亲,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小时候总是打打闹闹在一起,现在他们和你一同长大了,关系有些生疏。就读的是区重点中学。所谓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老师们也没了耐性。只催着快快解题。快快解题。你看,窗外的梧桐叶又黄了一季。
你在这个城市,这个地域,这个老房子里冲动地生长,然而在表面上看来却是如此波澜不惊。
每天晚上。你都下楼替父亲买两瓶啤酒,楼下的小店里是自己熟识的邻居。那会儿总是弄堂里最忙碌的时候,下班的人们打着自行车铃穿梭其间,笼头上挂着刚刚买来的蔬菜。某些打开的窗户里,传来了讨厌的广告声音。声音聚在地上,蓄意向前流淌一阵终于停止。于是踏上去的每一步都踩踏出了倦怠。
换下了校服裙子,身上是妈妈改做的棉布睡衣,拖鞋底有水,发出吱吱的轻响。手里提啤酒。有一阵啤酒瓶常常引发爆炸事件,你心里跟着有些谨慎的害怕,把它们远远提开在身边。
会爆炸吗?
爆炸的话,自己不会死吧。应该是伤了手,或者还有脖子,肩膀和右侧的胸。缠着绑带吗。用余下的时间躺在医院里,绝望得已经不会哭泣。那算不算是一种凄厉的人生。
所幸的是每一瓶啤酒或许都带着父亲的保护咒,你安然无恙地度过十六岁。走上楼梯时,啤酒在瓶内轻轻拍打着壁,如同一片缩小的海。黑暗从头至尾贯穿了二十级台阶。走了十六年,你可以想象自己是闭着眼般轻车熟路地摸上摸下。
摸黑上下的十六岁。等到了入夜。上网。和陌生的人交换熟悉的话题。无所事事。想象一束凭空开放的昙花。无所事事。棉布衣服透气良好。明天会下雨吗。月亮染着红色的边。
我走到你身畔,如同空气般触碰你的脸。天真而娇好。肩膀撑开在窗前。脊椎里却想要抽出傲慢飞快的枝条,如同被下了魔法的植物,急速地盼望着不可知的美好。然而你对这一切都无法察觉,十六岁的当时,所欲和所求都只有模糊轮廓,只能靠天生的敏锐嗅到那些蠢蠢欲动的迷幻。许多的文字密密麻麻地被生产,却来不及被输送出去。那些浅色的、停顿的、不大不小的、独立的原因。
世事是飞快引线而过的针尖,绕成白色韧性的痂茧,包裹住你未成年的躯体。
伤感的传奇于是近不了你身,奇异的星辰于是只在视线以外,连下雨前翻滚的云层都离你越加遥远。你在如常的日子里将自己泡成一片舒展的茶叶,却无法意识到痂茧外浩瀚的海水。
嗳。
我目睹你十六岁时的每一天,安静美好,背景是慢拍的歌谣,哼哼地唱个没完。包裹在柔韧痂茧里的灵魂在漆黑的楼道上闭眼上下。但就是十六岁的那天,你在第十八级台阶上,发现青春是确有其事的蛇,突然地咬了一口,于是硬茧破口撒下光点。从此像一根发丝被吹进胸腔,每一次呼吸都能扯出疼痛。
终究还是你吧。笑容里有不可抑制的想象。知道哪里有葵花花田。所有的生命都被涂上青春尖锐的光亮。无毒无害。怎么会无毒无害?
我们都是这样。在哪时起突然变得通体锐刺,从破开的痂茧口染上异世的色彩,从此华丽颠覆了平淡的曙光,被人称为溃烂的部分突然开出惊艳的花朵。那些所有的十六岁或十五岁,那些所有寻向彼岸的渡船。
都是你吧。
题目:冰冷之地与温暖之花
任何时间段里的任何班级上,总会有一个或几个很古怪,会受欺负,不受欺负的话就是被人在背后议论排挤着,永远独来独往的人。而之于我,他们是分别出现在小学时的同桌男生,初中时隔了几排的黄头发女生,以及高中时只读了一年便转走,戴牙套,长得像不太好看的男孩的女孩。
第27节:冰冷之地与温暖之花
就像人总会回避着小时候曾经将蜻蜓溺死在水里的过去一样,或者仅仅用哈哈一笑来这么解释着"当时不懂事嘛"。似乎只要如此的借口,便能缓和了过去所有应当不应当的行为举止。
小学时的同桌男生,黑黑的,虎头虎脑,和那个年龄段中所有男生一样不知道"个人卫生"为何物,总是看见他把抠完鼻子的手往桌肚下一擦,让我当时只能拼命在下面踢他的腿。而这并不是他被人欺负的主要原因。
是为了什么,到现在也不清楚。班里有另三个男生,像是挑了随意的一天突然开始,把我同桌的书包扔进垃圾筒,撕掉他的书,打掉他吃到一半的冷饮。他们在课后的教室角落闹成一团,如果没有上课铃声前来阻止的话,也许会一直持续下去。
皮肤黑黑的,虎头虎脑的同桌,就算被人问到"你干嘛不去告诉老师啊",也只是呵呵地傻笑着。
然后某个刚刚入夏的日子,看见他的衣领突然被拉开后倒进一杯热水。
这一幕,是伴随着小学时爬在教学楼外的爬山虎,升国旗仪式上摆得过于僵硬的右手,午睡后能分到的一支冰棍等等柔软而平和的事物一起存在的。
世界在几亿几亿个日子后早就学会了如何将矛盾的万物安稳地处置在一起。有灰绿色的粘滑台藓,植物腐朽后的味道,也有碧蓝色的海鸟瞳孔,望见最远最远处的山线。
它们完美地吻合着边缘互嵌。好象从来都是一体。
或许小学时欺负我那同桌的几个男生,还能算单纯的淘气和是非不分(尽管我并不这么认同)。那么随着时间增加,进初中后遇见单名一个"华"字的同班女孩,每次都被男生排在写得大喇喇的丑女名单之首--这种事情,该去怎么定义。
时至多年后的今天,我对着毕业照相上的面孔,能够喊得出名字的,已经不会超过1/10。甚至连曾经关系不错的人,也会在努力搜索他们的姓什名甚后宣告失败。留下来的那些,从当年原封不动地遗留至今,甚至只是稍稍抖动时间的外衣,便会立刻掉下来的名字里--永远被老师骂成废物的人,父亲因为股票失败而自杀的人,班里最早谈起恋爱的人…他们的存在总比曾经和我分享过同一支棉花糖的人更久远。
过去许多年后才发现,看似在一段距离之外的面孔,原来在某种意义上纠缠得更深。
在毕业照上,站在我左手的左手的左手的左手边的,就是那个女孩。
"华"和连上姓后更是平凡普通的名字,怎样怎样也不会格外注意到。而她有天生偏黄褐的头发,那时染发还没有兴起,所以大家都觉得是先天性营养不良。面容同样普通,如同声音举止一样。但几乎任何一个部分都平淡无奇的人,却会成为许多人言语间攻击嘲笑的对象。又因为无论怎么挖苦,对方都不会反驳,只是把头更低地埋进课本,于是声音便在没有界定的地方愈加膨胀反复。
说她丑,说她笨,想说别的又找不出更加鲜锐的话题,于是便重复回前两个。由她的男生同桌开始,慢慢扩散的娱乐氛围,最后成为似乎谁都应当参与的集体活动。这是个潮流,谁不附和反而奇怪。
当然是没有朋友了,骑着女款自行车独个上学或放学,也没有见她哭过,只是长久地默不作声。
而先前一样。关于她的那部分记忆所保存的地方,整个初中年代,依然是整体一片暖热的金黄。被打造在脑海里的干燥空气,和砸到篮框上的声响。和人一起趴在栏杆上看对面体育场上空放出的风筝,一只两只三只。
会描述到风筝这样的物体,往往是为了塑造整体的温馨气氛。
可就是在落着风筝的暮色下,依旧会有被长久长久排挤着的,问不出原因却只是被排挤的人影,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回家。
高中第一年,还没有文理分班。在最短时间里突出起来的面孔,不仅有长得特别漂亮的,讲笑特别利索的,风格特别外向的,也有一眼接触就觉得古怪的新同学。
最初曾经以为她是男孩。因为理着很短的头发,身材干干小小的,然后一说话便露出带牙箍的嘴。
第28节:亲爱的,我在这里(1)
虽然"带牙箍"这样的原因会让一个女生在十六岁的时候被扣分不少,但这并非她"古怪"的主要因素。说话总是会带着一点意义不明的笑,上课时用莫名的怪声接老师话茬,接着,印象里最深的一次,某天晚自习时我回过头,发现她拿着美工刀,在课桌上切开自己的一寸照。
确实那么一瞬,从内心涌起的不仅是恐惧更有厌恶感。在半小时前,女生们纷纷从宿舍里洗完澡,借这个机会赶紧脱下校服换上私人的行头,衣服上留着柔软剂的香味,经过男生面前时有意无意笑得更大声一些。
我眼里的高中三年,应当就是这样的轮廓。成熟的天真与傻气的骄傲,自负搅拌着适量的自得,然后尽管什么都还蠢蠢欲动,可蠢蠢欲动里的不应该有那样的东西。
被切得一小格,一小格,照片上的面孔。
如果我们是带着自己的身体长大,它的线条在日复一日地成长中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地域,总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突兀地硌住我们身体的某个部分,让人像碰到滚烫的金属那样突然缩回来手。然而继续摸索的旅途,依旧不知会否依然有类似的经历。
因为大家都是十六、七,总比先前要明理很多,即便还有仓促的稚嫩,可已经不会有太过明显的恶行围绕着她。虽然大家都觉得她很奇怪又很可怕,没有人想和她同桌到一起,但都选择了尽量回避的态度,老师也不喜欢,也从不见她父母来开家长会的时候,我们都像所有人一样,把自己放到了安全的普通人的地区,而把她远远地划开在无法定义的危险里。
如果说一万次"温暖世界",那世界就会真的温暖起来,那么就去这样相信也并非未尝不可。大多数人都有内心积极向上的小力量,虽然平日里会羞于表达,而宁愿用入俗的玩笑话大大哈哈地说"他妈的你混蛋呀"。可这些都不矛盾。
想要看见美好的结局,想要听到柔软的歌曲,想要自己身上的每件发生都是正义,而别遇上太多难题--全是大众而自然的心思。
然而--第一个然而是,我们说一万次"温暖",也不会改变那些从古老时便已经和世界共生的黑暗。其中牵涉的问题已经并非此生可以想象明白,但能够亲眼看见并认证的,吵架的人,殴斗的人,撒谎的人,欺诈的人,诽谤的人,听信了诽谤的人…任何时间都会存在,决不会由于一万声"温暖"这样的字眼就烟消云散。
活着的地方并非童话,谁都明白。
然而--第二个然而是,即便我们身体的轮廓是被动地吞噬着无数烫硬的石子而成长,可还是长成了会在内心期望一些简单美好的人。用力地将那所有带着不美好印记的面孔,揉散在记忆的温暖潮汐中。宇宙或许没有准备足够的温度与光亮给予花朵的种子,但风还是会把它送到尽可能存活的地方。这不是亲手反抗般的强硬举止,而是暗中倔强地坚持。
成为一个反复后,再反复的圆圈,走远了再回来,发现出生时睡过的痕迹还保持着先前的弧线--最初婴孩时的身长。
题目:亲爱的,我在这里
[一]
目前的生活状况是,大概有一个礼拜不会出门,天天在家里对着电脑。和朋友聊天,下动画和日剧来看,有零钱的时候就从外面喊盒饭吃,没零钱的时候就烧方便面。碰到赶稿的时候,大概有连续五天不能塌塌实实睡觉,听到电话铃声会从凳子上吓得跳起来。另外的,如果不是前一阵的《超级女声》,也许就要放弃"看电视"这一项。不过托超女的福,还看了《探索·发现》,里面讲外星生命,可怜的地球人多么想在茫茫宇宙里找一个伙伴,还看了《我爱我家》和《西游记》(我爱徐少华!我爱宋丹丹!TAT!)…有时候生物钟很紊乱,开着电视就睡着了,半夜三点的时候又醒来,电视上亮着一片醒目的七色图案,还发出"哔"的声音,表示"节目已全部播放完毕"…
之所以会说到这些,是因为被本书的主编要求写写"成名之后"。
我不太认为自己可以被称作"成名",这样的形容,好象有点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如果硬要加冕这个说法,那,上面所说的流水账就是我的XX之后。
第29节:亲爱的,我在这里(2)
其实,和XX之前也没什么不同。
[二]
诶,XX就是XX嘛。
[三]
如果把从小到现在所有的梦想列一遍,从最初的"想做天文学家"、"想做老师"(纯粹是因为给虚构的人名排座位让我感觉很爽…)、"想做面包店师傅"(香香甜甜就是我…)、"想做苹果贩子"…多少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胸无大志目光短浅的人。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我是懒惰而平庸的金牛座,从小的家庭生活也是日复一日的安然,于是几乎没有什么突发事件或人生波折让我决定"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并且很丢人的是,我很讨厌读书。讨厌数学更讨厌数学老师,同时又和包括英语老师在内的所有老师都有过矛盾。
当然我称之为"矛盾",在他们眼里也许只不过是"不成器的坏学生又不交作业了"。
所以,想着怎么躲避明天的作业检查和让世界上所有自己讨厌的老师都一夜消失,是当时主要考虑的事。
当然也见过电视里花花绿绿的大明星,或是新闻里报道的谁谁谁又和谁谁谁分手了。但当时,就这样咬着每天的菜包子,一边骑自行车想着讨厌的学校一日又要开始了。所以,谁谁谁又怎么谁谁谁了,完全不在我的关注范围之内。(王菲和谢霆锋分手绝对不是我干的!TAT…)
之所以说到这些,是要表达:哪怕追根朔源到很早以前,XX这种事,也离普通小孩的生活很遥远。
[四]
更何况听说那些名人很容易被人挖出以前曾经怎样怎样。我的劣迹太多啦。光是数学红灯就够照亮半打小区诶。
不合适。
[五]
其实每个人都曾有过一两件异于俗事的事。真的,或多或少都有。用来说明其实世界并不是我们预料中那样毫无起色的一平到底。只不过类似的事有些不太上得了台面吧。好比初中有个男生在春游时掉进了粪坑。全班人都是屏息肃穆地在巴士上坐了两个小时返回。
他也小小地扬名了。
学校里唱歌很好听的女孩子,或是难得真有像漫画中那么英俊的学生会主席,每次他走过我们这群低年级走廊时,都能听到空气里充满了响亮的心跳声"主-席-诶!主-席-诶!"。有两次回家路上我和同行的女伴发现他的身影,都会像个白痴一样笑出口水。
连身边很普通的同桌也会因为课桌里曾经爬出过蟑螂而被广为传诵。吃白煮蛋而被噎得直翻白眼差点送医院的初一学生,大家也都略有耳闻。
于是回到我自己身上,也曾经凭借"喜吃苹果"的特殊才干而被""校园舆论吉尼斯"收录过。某天见到陌生的别班学生,他们居然也会说"哦我知道你嘛,一天吃七个苹果当饭的人"。
我于是有点小得意。
当然也知道对方未必就是褒扬的意思啦。
只是,某个地方某个人会知道你--也不用管是因为吃鸡蛋还是因为吃苹果--好象都有点让人小得意。
[六]
对于"XX"的定义,本身就是这样泛泛笼统而多种类型。哪怕是现在的落落,也会由于"每天凌晨四点,都会在万籁俱寂的小区穿一身红衣去24小时便利店买饮料"而被保安认识了。
在他和我爸爸说到"我晓得她啊"的时候,有那一刻,我真的非常非常开心。
[七]
没有出版《年华是无效信》之前,也许我家里最有名的人物应该是妈妈吧(当然现在她也不差)。属马的特性在她教师的职业上很好地体现出来。而我就总是以"懒散摊着"的状态看她忙于读书,忙于研究,忙于开课,慢慢她就走到了这个职位上最好的位置,也收获了许多荣誉奖状。据说学校里的人也都很服帖她。
妈妈真的一直是家里最拼搏的人。而且加上一定运气的辅佐,我就亲眼看她如何变成行内出名的人物。
而与此同时,她对我的教育也同样日以继日地增长。她说人要有所成,不要浑浑噩噩,要有计划,要能吃苦,说"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大概)。
但你说,身为一代动漫爱好者加年度懒散之王的我,怎么会轻易地听进去呢。那种好好读书 名牌大学 功成名就的路,听起来就是"无趣"两字。
第30节:亲爱的,我在这里(3)
爸爸在奋斗,妈妈在奋斗,我持续在漫无目的的人生中。
[八]
如果那时有个冥冥中的声音问我:"你想出名吗?"
…我可能会觉得那是闹鬼吧。
[九]
没人这么问过我。自己也没想过要问自己。好象成功的将来不一定用"出名"就可以一言蔽之的。所以当时并没有急吼吼地就把这树立成未来的一个目标。
因为对于实际的我来说,好象银行职员才会是终生的奋斗方向吧。
[十]
初中以前接触过最"有名"的人,大概就是学校里的某个小女孩了。因为长得特别像金铭,所以似乎有电影剧组找到她。消息传开时,堪称沸腾。很快各种各样的消息在原本乏味的学校里飞速滋长。好比那个女孩的父亲其实做到什么什么官,是他托了关系的啦,好比那个女孩的数学成绩其实是作弊来的啦…
即便原本没有兴趣的人,也会在这样舆论的风潮里被逐渐推动。于是,哪些真的,哪些假的,哪些好的,哪些坏的,都在空气里被尽情地融合搅拌了。
我曾在回家的时候见到过那个女生。其实她也和之前没有什么两样。并不见得眼睛就抬得高些或者说话声就响点。
可那时就止不住地觉得"她确实白了我一眼"或"她确实在高声宣扬自己的近况"了。
为什么呢?
这么无聊的。
[十一]
后来小女孩怎么样了?
谁知道…
又不是要写她的"XX之后"。
[十二]
那往后,是怎么渐渐因为"喜吃苹果"或"半夜买饮料"之外的原因而被别人知道了呢。离开了堪称一败涂地的学校后,终于走上了自己希望中的行业。或许由于那是我真心喜欢的领域,不用考察你的数学定理和物理规律,只消你头脑灵活地搞笑或是条理清晰地分析就行了。
多好啊。我喜欢关于动漫的一切。所以要去评论它们,是根本没有任何问题的。也就是那个时候,随着杂志的发行,开始收到读者来信。最初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沉浸在类似的快乐里,那是与出名还没有关系的,单单是"出门遍地是朋友"般受到肯定的喜悦。
当时已经用起"落落"这个笔名,有许多人,在网上,或生活里,都会说"哦,落落吗,你好啊。"
[十三]
我很好啊。
很好!
[十四]
好象写到这里,也找不到所谓"XX"的切入点,说到底我并没有能称得上"XX"的经历,而如果把它宽泛到"有很多人知道你",在我感觉则是"也没有很多人知道啊"。更何况,但凡是出书的人,都会被人知道吧,连麦当劳南京东路餐厅里有个很英俊的帅哥,也已经被很多人知道了啊。
即便会被说成"啧啧,都这样了还不满足",可也得让我从盒饭与方便面的生活里找到所谓"XX"的感觉嘛。
[十五]
不说这些了,越抹越黑。
[十六]
那说什么呢。落落是,习惯一个人逛马路,喜欢一个人出门,一个人家里呆着--虽然和朋友一起唱K也很开心,一起谈论八卦也很开心,但无奈过于违背我本意的是,如果可以,我也许真的会希望一直这么一个人呆下去,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胡思乱想,也有同样安静的氛围让我把这些念头逐一消化。
我一直都是习惯从热闹的聚会里拔腿逃跑的人。
所以,说到这些,是想表明,这个名叫"XX"的东西,实在与我的属性完全不符。而它带来的各种副产品,甚至让还谈不上"XX"的我都倍感压力。
[十七]
说倍感压力是文艺的方式。
其实就是讨厌。
[十八]
托《年华》的福,让知道有"落落"这号人的群面被打开了很大一个口子。很多人都算得上是第一次接触我。我在他们面前不过是两个字的符号。关于人和人的接触本身就必须包含长时间的沟通,而这样片面的相交,给我的感觉则是"好喧闹啊,受不了了诶"。
嗯,是有点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味道。
第31节:亲爱的,我在这里(4)
我也很努力地装出"诶,大家一起哈痞啦"的表情。
[十九]
如果换作早几年前,也许作为一个写稿的人不需要被关注到除了文字外的太多东西。又不是歌星,又不是演员,文字工作者一直是很低调而沉默的!他们默默耕耘,吃的是草,挤的是奶!
不过所谓时日大变,什么都偶像化的时代早已来临。然后呢,与之前有什么不同?
你说呢?
[二十]
从很早以前就谈不上是有大出息的人。什么都磨磨蹭蹭地不肯主动去做。要别人又推又拉又鞭抽。又不喜欢热闹的地方,坐在沙发上看一天的电视就好。当然必要的交流还是需要的。可我有很怕生。面对生人是不时假笑得太过分,就是冷漠得够可以。
想想要对大众微笑微笑再微笑,真的很有难度(况且我的牙还不够白!)。
[二十一]
和朋友谈到说,我的理想是做幕后工作,好比电视台的编导啦,杂志的策划啦(诶,梦想梦想而已,我没学历进去嘛TAT)。很大程度是受了日剧的影响吧,觉得那些拉风的女强人们在行内呼风唤雨游刃有余的样子非常帅。啊啊,是我这种一天到晚摊在家里吃着方便面的人赤脚也追不上的。
而换作在幕布面前,接受大众考验的主持人或歌星,这份压力却不是我乐意接受的(纯属意淫…)。也许走在路上会有许多人签名吧,会有很多人关注你又和哪个男明星吃过饭了吧…但无论怎么考量,好象还是幕后黑手类的工作性质更吸引我啊。--完全就像深不可测的武林高手,而他们多半时间只扮演着路边的乞丐。
…我不想扮乞丐,但能低调地走在马路上,谁也不认得的时候,心里却在暗暗美着"哼,其实你们谁也不知道,我跺一跺脚就…"这该有多好啊。是我至高无上的梦想!(指!)
[二十二]
《年华》大卖后很好地缓解了我的某些困难,也让人感觉到信心。这都是无庸置疑的。我想没什么比能够看到自己的书更让人快乐的事了。谢谢实现这一梦想的所有人。
也有收到E-MAIL,谈感受什么的,因为害羞,我总是不知道该回什么。千篇一律说"谢谢"好象会被认为不诚恳,那就干脆逃走了。
所以我终究要表达的是,虽然很多莫名而片面的关注让人觉得非常别扭--实在不能习惯因为文字以外的原因跑来冲自己指手画脚JJWW的人,但,我们也要看到社会光明的一面嘛,因为无论怎样,哪怕我就厚着脸皮冒充一会"XX之后"的人好了,在那些明白我想说的话的人中间,他们始终给予了我友情一般可靠的力量。
[二十三]
其实真正在签售的时候只会觉得拘束,虽然间中会乘着空隙搞两个笑,不过终究还是比较紧张的。这就又是所谓"XX之后"带来的副作用吧,要知道撑着"干笑"的皮囊并不是快乐的事,而我每次坐在桌子后面的感想往往就是"好想回家吃西瓜啊!"或者"好象回家吃谗嘴蛙啊!"之类家常而低俗的念头。
不过,为了卖书,也没办法啦。
只是"希望书卖得好,就会有更多人知道你"的定理让我十分为难。"能不能只有书大卖而人不红的方法啊?"又被人指责说"你想得美!"
诶,好啦好啦,有所得必有所失嘛。我也知道的。
[二十四]
写这个"XX之后"的文章要面临双重矛盾。说自己已经XX了吧,觉得也太装模作样了,会被人耻笑的。但老是掩着藏着说"我根本没有XX啊"时,好象又很容易落进"你这个贪婪的家伙"的舆论里。
不过这些并不是我想说的全部啦。
从很小的时候起,你们所知道的这个落落就是没有很大志气的,抓着唯一"语文成绩稍微好点"的救命稻草在家人和老师的压力下苦苦生存的家伙。或许是那时的诸多心理创伤让我变成现在这样歪歪扭扭心思不正的人。而文字就是我唯一能够表达的出口了。
有很多次被急速的打压刺激到而痛哭的经历,也有迷惑到离家出走的过去,有到现在也解不开的人性中的弱点。那些都是藏在很深的皮肉下面的东西。甚至连我自己也不能常常感觉到,只在特定的时候它们才会露出端倪。
第32节:荧光(1)
就这样,从《岛》开始,到《年华是无效信》,我面对着一个陌生而庞大的读者阶层,还是用自己的文章,尝试与他们的沟通。
有不少人看见了。
其中一部分人明白了。
我总是看不见他们所有人的样子,不明白他们所存在的地点。但唯一明白的,假设我真的是已经XX了的人,那么,XX所带给我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让那些可能拥有与我类似心境的人,更容易地找到我。
"喂,我在这里"。
毕竟,一直以来的希望是起码还能用文字,找到曾经和我有着相同感觉或经历的人。就像在情绪最混乱不安的高中时,曾经紧紧捏着陈丹燕的书,因为发现有人窥视到自己的秘密而变得安心而焦虑。于是,后来的某一天,我也拙劣地学习着,希望能在文字铺成的铁轨上,迎来他人的列车。
就像举着手里的标牌走在人群里,遇见一个个停下来对我说"哦,你想找的是我吗"的人。
就是这样的感觉。
[二十五]
我找的就是你呀。
这是我冒着被许多无关的人知道的危险,寻来的你啊。
[二十六]
你好吗?
我。我还不错吧。
题目:荧光
[一]
从此让灰尘递增我们彼此的距离。
[二]
小学时父母总是出差,一个人在家时白天下饺子晚上吃挂面。持续几天。钥匙用长绳挂在胸前,回家就开了电视。名叫小霸王学习机的东西,实际上却用来打64合1的游戏卡。敲冰砖或者坦克车,还有吃豆。
初中时就读的学校,对面是体育场,于是得到一大片开阔的天,在四月的时候有人放风筝,上课的时候忍不住望着那里走神。然后等到放学去两条马路外的音像店,喜欢的偶像歌手出了新的专辑。在磁带依然是主流的日子里,码在木头架子上的整整一面墙。在之前买的炸糖糕,被店长呵斥着吃完才能进来后三口两口吞完,噎得几乎要翻白眼。
高中时在暑假也去上辅导班,一节课40分钟,却有30分钟用来打瞌睡。从家到辅导学校骑车要花45分钟,七月八月的盛夏,摇摇晃晃地蹬着踏板,在两棵茂盛的樟树间骑得快一点,到了樟树的阴影下就慢一些。然而成绩依旧上不去,考试结束的半夜在宿舍里用牙齿咬着被单艰难地哭。
[三]
那么,换上睡衣和我一起坐在小霸王学习机前的朋友,小学时亲密到彼此的父母都互相熟络,剩我独自留守时她带着双份的晚餐来过夜。作业扔在一边的深夜十点,两人为了把"松鼠大作战"通关睁着兴奋的双眼。
而她此刻在哪里。
和初中时坐在邻座的朋友一样,上课时一起因为发呆而被点名。在音像店门前她猛吞下三块糖糕我吞下四块,分享同一种甜味。随后我买了苏慧伦的《lemon tree》,她则挑了孟庭苇的《心言手语》。甚至发明古怪的游戏,即便在同一个教室里隔着不过两三米的距离,也频繁地用写信的方式来交流,每周一个或者两个来回,很快累积起厚厚的一叠。一定,也许,应该,可能,曾经在信的末尾写过"很高兴能这样",类似的话。
但是,这样的朋友,现在在哪里。
周末整理手机短信,看见来自高中好友的新年短信。暑假时一快上辅导班,结束后我自告奋勇地坚持要载她去反方向的车站,尽管由此我回家的旅途得多花上十五分钟。而在形影不离的三年间,她扮演着一切的角色,包括半夜爬上床铺黑暗中摸索着向用手替我擦掉眼泪,逃课一起去远处的超市买好吃的面包,甚至真正激动起来训斥我不够坚强,这样的事她都做到过。
只不过,眼下是仅在一年前用短信问候过的朋友。
在哪里。
[四]
其实不是不知道。她们去了国外留学,已经恋爱结婚,或者在市区某个公司上班,实习得不错后便被顺利留了下来。
"哪里"不是这个意思。
[五]
读书生涯结束后,认识新的人。一起工作,熬夜的晚上抱出被子来摊在大厅地上,一边聊天一边撕着面包干边吃,女生的小腿交叠缠绕在一起,又因为暖气过盛而常常伸出来透气。闲下来的夜晚手拉手上街,坐在关闭的喷泉旁,又被冷不丁重新开启的它喷了几幅湿漉漉的后背。
第33节:荧光(2)
或者是在网上认识的,从陌生到熟悉,变成要好的关系。每天都会用聊天工具相处几个小时,说着随时发生的小事情,刚刚午饭吃了什么,或者眼下在看哪个动画片,某个刚看见的笑话段子。即便是无意义地用键盘对喊"啊啊啊",也能收到同样无意义但却是回应的弹出式小窗口里写"吼吼吼"。生日时想赠送礼物,有机会也能约在快餐店里见面,而半夜中相遇,连内心里很深的秘密和孤苦都愿意拿出来叙说。
只是同样的,他们也都消失不见了。
变成连此刻的境况都不知道,没有在手机通讯录里留下名字,和再也不曾响起过聊天头像的人。
[六]
宛如是不断做着减法的路途,慢慢的,逐渐,荒无人烟。
[七]
可现在依然有可以互开玩笑的人,了解彼此的脾性,有能够从她口中听到"加油"的温暖的关系,有能一起去看电影和把通话记录占满的对象,几天几夜里打长途短途电话,天黑说到天亮。所以,眼下依然有,依然有此刻的朋友。
他们把曾经的替代。
[八]
遗憾的,不是争吵,不是分裂,甚至没有一丁半点的矛盾,不是因为从正到负的感情变化。仿佛是极自然而又无奈,在长长的无意识后短暂意识--丢失了那些重要的人的信息,失去联系。
以毕业为转折,没有了见面的机会,或许最初曾经频繁通信,可终有某天因为考试周而暂停,然而密度便从此骤减,直到终于,回想起来时,已经数个月对方没有再联络。而这个时候,新认识的面孔,新的电话号码,新的话题,它们如同软水推送出眼前的河道。所以心里终究有懒散和失意的放弃,在过生日时请来与以前不同的人,并且也能过得很开心。
毕业或转职,告别和离开,有时连类似的契机也不需要。仅仅由于忙碌疏忽,或者其他早就忘却的理由,切断了网络上的联系,彼此变成一个灰黑色的图案,等意识到,却再也不能贸贸然对他开口说"吼吼吼"。而即便作了这样的开端,也将在来回十几句对话后,突然凝固起来。尴尬和不适爬升,站在原先温暖的地方。
时间空间成为两条相乘的线,得出一个庞大的数字,从此里面只能以填塞回忆的尘屑。
疏离仿佛是自然界的规律。就如同某座逐日萧条的城,某个失势的季节,某个不再流行的手势,某条废弃的铁轨,它的枕木风化或腐朽,四下长出蓬勃的蒿草,一点点掩埋直到消失在视线里。
[九]
这个世界上一定有永恒的美好的,如同所有诗篇里歌颂的那样的友情。一定会有。长日伴随左右,不受时空约束,琉璃华彩的恒久的友情。
所以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不永恒的,不那么永恒的,只在某个阶段熠熠的友情。
[十]
类似的失去过于常见,以至于从心到身都变得习惯起来。整理新手机的联系人簿,也会考虑要不要删除,"留着有什么用吗",诸如此类的冷淡念头。在察觉到自己正路过以前的朋友的公司,没想过要停下来去看一看,只有"噢,是这里啊"的短语。
算是决绝吗。算是荒凉吗。
而能用到"以前的朋友"这种称呼,一定包含着"现在不是了",这样的涵义吧。尽管没有真实的原因,"不是了就不是了",一笔带过。
[十一]
随后在某个夜晚,无知无觉闯进以前的朋友的网站,接着从这个,连到那个,十年来连名字都忘记的对方逐一清晰。想起更多过往,在体育课上打羽毛球,结果卡在高高云杉的树枝上。某年的生日礼物是对着录音机录了一盒卡带。应该有一段是唱着苏慧伦的歌。她是我进高中后第一个说话的对象。好象浸了热水的毛巾。
于是理所当然的睡觉时做了梦。
坐了满满一车的人,窗外是紫红和蓝色混织的天,在往后的对话里明白原来是去看仙后座流星雨。而在距离仿佛只有几百米的天幕上,划满了飞逝的白光,隐约还能听见轰鸣的炸裂声响。这是个华丽绚烂的夜晚。
我跟身边的人说话,又转过头去跟后排的人,或者前排的人,右前排的人…坐满了的车厢里,都是以前的朋友。
第34节:后记:《不朽》(1)
[十二]
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不永恒的,不那么永恒的,只在某个阶段熠熠的友情。就像这个世界上有名叫荧光粉的物质。它将之前吸收的光在随后缓慢释放,并且终有释放完的一天。
当最后的一刻,从它体内映出的光束由强至弱,最后稀薄,追随而至的是完整而沉默的黑暗。先前用荧光书写的路标地名全都隐没,那么,这个时候,对于很古老很古老的一句话里说的意思,现在能明白了吗。
那句话说,"再也回不去了"。
现在明白了吗。
后记:《不朽》
有些事我已经分不清究竟是真的发生过还是幻觉。回忆在时间的影响下变得不可信赖。
印象中在很小的时候跟同楼的小姐姐出去玩,楼群外面是山坡,由隔断的墙分为里和外。我们在翻越那隔断的时候她不小心摔伤了,背脊受了严重的伤--到这里依然是看着可信的话吧,但是,我记得那伤口,非常严重的损伤,她的毛衣被擦破,然后露出脊椎上的骨头,直直的白骨一排--到这里就不怎么靠谱了,但即便被荒诞感所包围,脑海中依然是历历在目的清晰影象,真实到让人瞠目结舌。
分不清是真还是假。
也是类似那个年纪,在屋子后有一片小树林。准确说是六七棵不知名的树。但它们有着可以摘下来当零食一样嚼的叶子,在明显的植物般腥辣气息后,是甜和酸,于是成了记忆里"天然的健康的奇妙的美味"。但真的有这样的树木存在么。好象魔法故事里的路标。
而在更早一些的某年夏天,夜晚在外婆家楼下乘凉,躺到接近十一点的时候,在我头上的路灯上,出现了燃烧着红和橙两色光芒的火球。突然出现在头顶,停留了几秒遍瞬间飞走消失。四下恢复了之前那个热融融的,潮湿的夏夜。
你看我说得头头是道,但现在连我自己也觉得不是真的。
所以那些大人说的确发生过的事--邻居家的阿姨值班时不幸事故遇难,大洪水爆发的夏天,褪去后在墙上留下十几厘米的淤泥印记,奶奶来的时候在后山摔破了裤子,我坐在玩具车上被淘气的男生推进几米的沟渠里--这些大人言之凿凿肯定的事情,我却毫无印象,记忆中没有半点相关。
倘若真假不再值得计较。
于是,让我以和白骨相关,咀嚼树叶喂养自己,并连外星人曾经有过接触的模样站在你面前,我希望这会是不同于以往的相遇。
第一次出版的散文集,并且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也是未来三年,五年,甚至七八年里仅有的散文集(反正也没人会想起在八年后找我对质…吧?)。整理花了我几个月的功夫,但比起修改而言,所谓的整理只是一遍又一遍的反复读,一次读完再读一次。
生活方面异常散漫的我在其他地方却有强迫症一般的古怪,突出表现在对自己的文章总是不满意居多,哪怕发表也不会再看一遍,怕又被迫加深"怎么会这样"的厌恶心理。但在这次的整理过程--或者说重复阅读里,没有冒出"不好""这段处理很粗糙""搞什么嘛"的宛如批判者一般的结语。
"原来有过这样的事…","是的我想起来…","那段时光…","的确是这样…",全都不是针对文章好坏的感想。
每则散文里,只有曾经发生过的,或者我认为它们真实存在的过往。应该是真实的不会错,无论是窘迫的童年,各种罅隙里杂草丛生,不明白困苦的来由,还是软弱的性格,犯错的同时抱有各种幻想,或者点滴温暖,被它溶解的一小个星期,它们全都无可辩驳地真实。
妈妈带来消息说"《读者》上选了你的文章呀"时,我正连续几天失眠精神状态处于临界点,于是用疲倦的脸色掩盖慌乱和窘迫,"哦,那你要不要买一本",故作轻描淡写地说。"呵…"她笑笑,穿着下班后居家的驼色毛衣,因而没有了工作女性的味道,变成很标准的妈妈形态,接着告诉我,"其实你爸爸昨天已经买了"。
我心里有很传统的那"咯噔"一声,也只好继续"哦是么"地搭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