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眼神,还是那么的坚定,明亮,骄傲!

东方煜几乎不能思考,他愣愣地任由上官星然拉他上马,看着上官星然挥动长枪,杀出一条血路,第一个念头却是,她的手脚,什么时候又恢复了?

上官星然带着东方煜杀出重围,逃进皇宫密道,两人终于可以缓了缓,东方煜只觉得心头有千言万语,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他的两任皇后,被他宠爱最多的那个毫不犹豫卖了他苟且偷生,而被他辜负最多的那个,却不顾生命救他于危难之中。

他当初是不是疯了,为什么会觉得上官星然这不好那不好?

踯躅良久,东方煜终于忍不住开口问:“为什么?”

《你的转世如此多情》第49章 皇后(六)

为什么救他,为什么以德报怨?

若是易地而处,他绝不会这样善待杀了他全家的仇人!

面对东方煜的疑问,上官星然平静而坦然地道:“昔日我曾经对你承诺,在我有生之年,都会尽力保护你,如今这个境况,我也只能保你到我死为止。”

东方煜恍惚地找回了已经褪色的回忆。

那时候,她还是将门嫡女霸道总裁,他还是柔弱皇子小娇妻;那时候,他说会听她的话,她说会一辈子保护他;那时候,他们还彼此相爱……

东方煜出尔反尔,信用都拿去喂狗了,但上官星然却是愿意用生命去实践自己的诺言,即便诺言的另一方早已背弃。

追兵很快就发现了他们逃离的暗道,一路追踪过来,上官星然让他先逃,自己反身回去,一人一枪,堵在暗道中阻拦源源不断的追兵。

东方煜没有走远,他停在不远处,看着上官星然纤瘦单薄的背影,看着她杀死一个个冲上来的兵士,看着她被冷箭射中,出招停了一瞬,被砍中一刀,血花四溅,看着她受伤之后动作越来越慢,越来越艰难,鲜血浸透了衣衫,滴滴答答地在地上落了一大滩。

最后,他看着她,伤痕累累,血尽而亡。

不知道为什么,本该恐惧不甘的东方煜,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平静,他不时想起许多年前的往事,才慢慢记起来,原来他曾经那样地爱过上官星然,被她明眸一扫心砰砰直跳,为了她一个微笑差点儿半晚上睡不着,绞尽脑汁地挑选送给她的礼物。

但是后来,是他自己变了。

他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权力,却越来越害怕失去那些,他被吹捧得高高在上,只埋怨上官星然不够顺从卑弱,却忘了上官星然从一开始,对他的态度就没有变过。

所有人看重的,都是他的身份地位,他弱小时,所有人都踩着他,他得势时,那些人又舔着脸过来捧着他,唯有上官星然,从一开始看的就是他本人,不管他卑微也好,高贵也好,上官星然待他始终如一。

这份最可贵的真心,却被他毫不珍惜地丢掉了。

他本来可以逃走,逃到宫外联络忠心于他的人,重整旗鼓东山再起,慢慢地跟十二弟斗,可是他忽然间什么都不想做了,上官星然倒下的那一刻,东方煜只觉得整个人被一种巨大的空虚与痛苦攥住,在士兵们涌过来之前,他平静地抽出腰间长剑,从容自刎。

他已经不想再做什么,但至少要死得有些尊严,至少,他可以选择亲手结束自己的生命,而不是落入敌手,像宰鸡宰羊一般,毫无反抗能力地被宰杀掉。

……

这便是他的第一世。

坐在总裁办公室里,桌上摆放着文件,东方煜的心思却不在文件上,他脑子里宛如走马灯一般,扫了他第一世的一生。

而后便是止不住的苦笑。

第一世他实在是迷了心窍。

最开始,他还是很喜欢上官星然的,只是暂时不想让上官星然有孩子,害怕镇国公府认为拥有上官家血脉的孩子比他更值得投资,想着等局势稳定下来再要孩子,但是后来,他的心渐渐改变,干脆彻底不让她有孩子了。

至于镇国公府,现在回想起来,镇国公府分明没有反意,甚至已经有了想要放权的苗头,只是他对镇国公越来越忌惮,竟然不惜诬陷也要将他们除掉,而除掉镇国公府后带来的朝堂动荡,他又没有处理好。

本该是一世夫妻和睦,君臣相得,却被他自己毁了。

紧接着,又回忆起了他的第二世。

第二世,星然的名字叫赵星然,依然是皇后,但是在那一世,东方煜却不是皇帝。

《你的转世如此多情》第50章 皇后(七)

第二世,赵星然出身于士林之家,身为首辅大臣的祖父乃是天下文臣之首,父亲是一代大儒,教化天下。

虽然与第一世的武将家族不同,但赵星然依旧是美貌聪慧,出身高贵的嫡女。

这一次,她的高贵,依旧成了不幸的来源。

以赵星然的身份与名声,嫁给任何一个王孙公子当正妻都使得,当然,她也最终嫁到了最高的位置,刚及笄便被一道圣旨召进皇宫,封为皇后。

然而不幸的是,皇帝已经将近五十岁了。

这一次的皇帝,是个好色无能的昏君,若非前代皇子们在夺嫡争斗中全死光了,皇位也轮不到他来坐,好在朝堂由首辅与几名重臣把持,这么多年来也没出什么大乱子。

在朝堂上饱受压制,昏君只好将满腔的热情发泄在后宫中,搜罗了各式各样的美女塞满后宫,大抵所有人家都是这样,妾室多了,正妻便不好过,皇帝的正妻尤其不好过,皇后才不过四十多岁,便郁郁而终,没有留下嫡皇子。

本朝太祖发迹之前,也曾是大户人家的嫡子,却被由妾室扶为正妻的继母百般欺凌,他一统天下后,布下法令,不得将妾室扶为正妻,这一条规则对他自己的子孙依旧有效。

也因此,昏君死了皇后,不能从宠妃里选一个扶正,而是要重新挑选大家闺秀入宫为后。

对于这点昏君倒不太在意,他本就好色凉薄,没什么真情可言,能选个年轻漂亮的新皇后,自然是求之不得,本来他对新皇后没什么特定人选,却在一次无意间看见赵星然的容貌后惊为天人,打听到她的身份,在朝堂上大咧咧地说出了要立赵星然为后的要求。

赵家世代忠君,即便万般不舍,也只有将自家尊贵的嫡女送进那吃人不吐骨头的虎狼窝里。

那时候赵星然本已经在相看亲事,以她的身份,想嫁什么样的名门公子没有,又如何看得上一个老皇帝,即便做了皇后也是万般委屈,尤其老皇帝年纪大了,更喜欢在青春少女身上寻找征服感,玩弄的花样几近凌辱,赵星然痛苦不堪,几欲寻死,却又觉得不甘:她有没有做错,凭什么该死的人是她?

赵星然未嫁之前,在家中也颇受宠爱,她不爱读女诫,不喜学绣花弹琴,反倒是对四书五经儒学史书颇为热衷,她读书的天分,竟是在所有的叔伯兄长之上,以至于身为首辅的祖父常常看着她叹息,言说若她身为男子,家族便不愁发扬光大更进一步了。

因为读了太多的书,赵星然不甘心像寻常女子般认命,她开始为自己谋划,先是曲意讨好昏君,掌控住后宫,设法怀上了孩子后,与祖父联络,提出要让有赵家血脉的孩子继承皇位,求祖父为她筹谋。

赵星然的要求,可以说是正中首辅大人下怀,他所忠诚的,只是皇家血脉,具体皇位落在谁身上,倒是没什么要求,他的儿子跟孙子都不怎么成器,若是能让下一任皇帝兼有赵氏血脉,对赵家也算有利。

确保得到了祖父支持,赵星然立即对皇帝下********,按照顺序,她生下来的孩子是七皇子,上头还有六个庶出的哥哥,为了给自己的孩子清扫障碍,赵星然巧妙地挑拨四位成年皇子争斗起来,先让最有野心的四皇子发动政变逼宫,一口气杀光三个兄长两个弟弟,随后以平叛之名干掉这位四皇子,如此一来,活着的皇子便只剩下赵星然所生的七皇子了。

四皇子逼宫后不久,赵星然干脆利落地送皇帝归西,声称皇帝伤心过度逝世,而后扶持三岁的幼子登基,太后垂帘听政。

这一年,赵星然二十二岁。

也是这一年,赵星然遇到了东方煜。

《你的转世如此多情》第51章 皇后(八)

最开始,赵星然只是不甘心在后宫里受折磨,但当她开始接触权力,摆弄权力之后,她尝到了生杀予夺的美妙滋味,昔日的纯真少女在极短的时间内蜕变,变得想要站在权力的顶点。

权力如同最烈性的****,使人越陷越深,赵星然在这方面竟然也算是有十分的天赋,在克服了最初的心理障碍,抛开良知制约后,阴谋诡计,权术驾驭,对她来说变得宛如吃饭喝水一般寻常,她不仅成功干掉皇帝当了太后,甚至在不久后接手了祖父手底的势力,掌控了大半朝堂,由太后垂帘听政,变成了太后参政,最后变成了太后执政。

朝野之中倒是有不满之声,觉得赵星然牝鸡司晨,不守妇德,却全都被赵星然强权压下,最初朝臣们是看在她是皇帝生母的份上忍耐一二,但时间长了,赵星然一点点靠自己的才能奠定了崇高威望,稳定了朝野边关,她知人善任,赏罚分明,恩威并施,在朝堂与军队中提拔了大批有才能的年轻人,东方煜便是其中之一。

赵星然扶持儿子登基的那一年,因为之前挑拨几个皇子争斗,清洗掉了不少朝臣,不得不大量地选拔人才,故而第一年便宣布加设科考,也就是那一年,因为守孝错过上次考试的东方煜,一路顺风顺水地考到了最后一关殿试。

参与殿试的考生一共九十二人,赵星然穿着华服,高高地坐在龙椅边上,哄着小皇帝拿着玩具自己玩后,将目光投向下方排列整齐的一大片桌案。

殿试的试卷已经发了下去,所有考生都在埋头书写作答,但就算所有人都低着头,还是有一个身影格外的与众不同。

那人的身形看起来比周围考生都更加清俊,即便跪坐着伏案书写,依然宛如杨柳般挺拔,而等那人答完试题,抬起头来时,赵星然只觉得自己平静了多年的心湖,轻轻地,轻轻地,泛起了涟漪。

那是她自从十五岁嫁入皇宫后,便彻底湮灭的希望。

答完卷后,考生们被带去偏殿休息,等待太后和几位大臣阅卷完毕,不多时,殿试考卷的前十名被召回大殿,进行殿前对答,赵星然一个个问过来,有的问经义,有的问时政,还有的问民生,东方煜见到赵星然,先是震慑于这位年轻太后的气质与美貌,随后在对答中,发觉这位太后简直就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虽然大部分时候都是赵星然在问,但问出来的那些问题,显示出她确实地了解答案,忍不住暗暗生出钦佩之心。

他在家读书时,听说太后临朝参政,还觉得很不靠谱,如今看来,反倒是传言误人,这位太后若为男子,朝堂上必有她一席之地,日后权倾天下也未可知,可惜……

殿试完毕,东方煜被取中探花,本来以他的才学以及殿试对答水准,当上状元也足够了,但偏偏他年纪太轻,几位大臣怕他轻狂,又因其容貌太好,便索性给他压到了第三名探花。

殿试过后不久,进士们参加了琼林宴,一甲前两名与二甲前几名,俱有了实职安排去处,唯有东方煜这个探花郎,被塞进了翰林院,担任翰林编修这么个可有可无的职务。

虽然几乎是被人放置,但东方煜却不着急,他能感觉到赵星然在殿试中对他的看重,此时不用他,必然是别有用途,因此他不骄不躁,只静静地读书,等待机会的到来。

过了两年多,机会果然来了。

小皇帝到了要开蒙的时候,赵星然将东方煜封为太傅,请他教皇帝读书。

也是从这时候起,东方煜跟赵星然有了更加直接的正面接触。

第52章 皇后(九)

不管是晾着东方煜两年,还是宣昭他当小皇帝的老师,赵星然都有自己的私心。

她想将东方煜留在身边。

赵星然对小皇帝其实非常不喜,纵然这是她怀胎十月生下的儿子,但一想到他身上另一半血脉,她便忍不住心生厌恶,更何况,生下这个孩子的初衷,只不过是拿他当做把持权力的一件筹码和道具,谁会对道具付出真情的?

在东方煜到来之前,赵星然从来都是只在上朝时哄好小皇帝,下了朝便将他丢给宫女和太监照顾,从不去多看一眼,但自从东方煜教小皇帝念书后,她开始频频探望小皇帝。

有时候是关心他的衣食住行,有时候是考校他学了多少东西,但更多的时候,却是在看完小皇帝后,顺便跟东方煜聊几句,她生得美貌,成为太后之后居移气养移体,更是雍容尊贵,东方煜最初还有些拘谨,但很快被她的才学转移了注意力,逐渐与她相熟起来。

然而没过多久,赵星然便表露出了她的真实目的。

东方煜早年忙着读书守孝,二十岁中探花之前,来不及谈婚事,二十岁后,按理说他这个新出炉的探花应该有不少人上门提亲,偏偏肯上门的都是些歪瓜裂枣,东方煜心中虽不解,却也没太在意,只专注仕途。

一直到赵星然提出要他成为她的入幕之宾,他才猛然觉察到这位太后对他的心思,前两年一些入耳即过的往事,也在此时从记忆里翻出来,记忆中似乎也有官员有意与他联姻,却很快没了下文,那位官员被人揪出了错处,丢官去职,婚事自然不了了之,当时只以为是巧合,如今看来,却是那时候太后便将他当做了自己的禁脔。

东方煜倒也有几分不屈的骨气,否则也不会被赵星然看上,他断然拒绝了太后的要求,而赵星然这位古代版霸道总裁又岂是那么好拒绝的,当下便捋了他的司职,让他停下教小皇帝念书。

东方煜倒是安之若素,不骄不躁,他手头有余钱,被停了职,就在家中闭门读书,偶尔出门以文会友,日子过得不知道有多惬意,可他不找麻烦,不代表麻烦不来找他,很快便出了事。

事情不是落在他头上,而是落在他亲人头上,东方煜虽说父母双亡,但却非孤身一人,他父亲有个弟弟,家里是经商的,在父亲过世后一直照顾他,参加科考时也是小叔差人一路打点护送,让他没有后顾之忧,这一回小叔求上门来,却是因为他的独生子被人诬陷打死了人。

紧接着,已经嫁人的姐姐那儿也有坏消息传来,姐夫新纳了一名美妾,竟是宠妾灭妻逼得姐姐差点流产,而谈好了婚事即将出嫁的妹妹,亦被夫家悔婚,想不开差点儿悬梁自尽。

东方煜父母早亡,自然将剩下几个亲人看得极为紧要,他悟性颇高,自然看得出来这后面有赵星然在推波助澜,他自己受苦没关系,却不愿意连累亲人,只有忍气吞声,向赵星然屈服,很快,家中的事情得到了解决。

堂弟的罪名得到洗脱,找到了栽赃陷害他的凶手,不光如此,还得到了一名贵人的赏识,提携小叔家的生意,姐夫家的美妾犯了错,被发卖出去,而退了婚事的妹妹,则找到了一门更好的婚事,由太后做主下旨赐婚。

东方煜总算是体会到了权势的好处,成了赵星然裙下之臣的同时,他也在心中发誓,一定要获得权势,决不能像今日这样再受人随意揉捏摆布!

第53章 皇后(十)

东方煜之所以直到二十依然未娶,守孝读书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内心深处存在着极为浪漫的愿望,他不爱那些只会绣花抄经,一辈子只读过女诫的姑娘,立志要找一个学富五车,能与他谈诗斗文,琴瑟和鸣的绝色佳人,赵星然除了身份不对外,其他方面简直就是超额完成了东方煜的梦想,赵星然也知道这件事是自己理亏,平时总拿些孤本来讨好他,时不时与他探讨一番经义或朝政,她执政数年,山河地理,农桑水利都有涉及,让闭门读书的东方煜开阔了不少见识,因此,即便一开始是强逼,到了后来,却是他自己不知不觉间,被赵星然所吸引。

赵星然对东方煜也算是真心实意,以她如今的权柄,就算找十个八个男宠,也不敢有人当面说什么,但她自始至终只有东方煜一个,曾有官员为了讨好她,进献颜如春花的美少年,却被赵星然看也不看地叫人拖下去,除了没有正经夫妻名分,情感上,她却是拿东方煜当正经丈夫看的。

她对东方煜只有一个要求,那便是,不准娶妻。

另一方面,为了补偿东方煜不能娶妻,赵星然在官职上极为大方,不过短短数年功夫,便让他升到了吏部尚书这样一个紧要的职位,官居二品。

以东方煜的才能,就算没有赵星然帮忙,达到这个高度也不过是多耗几年,但有了赵星然这层关系,虽然升职快了,朝臣们却谁都没把他当正经同僚,都将他归为佞幸之流,会愿意跟东方煜走一道的,都是些心术不正想走歪门邪道的货色。

东方煜虽然爱慕赵星然,内心却始终有一把火压不住,他不甘心他的人生就这么一辈子被赵星然压制,不甘心等他死后,写史书的人将他写进佞幸传里,这样的上位方式,让他觉得羞耻!

东方煜在等待一个机会,很快,机会来了。

小皇帝长到了十五岁。

按照本朝律法规定,男子十五岁可以成亲,朝臣们开始上奏请皇帝大婚,而只有结了婚之后,皇帝才算是正式成年,可以参与政事,依靠这个契机,将把持在太后手中的权力一点点拿回来。

这些年赵星然虽说一言九鼎威风得很,但她的最初的底牌根基,却是她这个皇帝生母的身份,一些颇有名望的大儒重臣虽然不满她插手朝纲,但看在她做得还不错,算是帮还未长大的皇帝暂时打理江山,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跟她势不两立。

但赵星然也不是吃素的,她越是掌权,越是不甘心将这至高的权力还给旁人,哪怕那个人是她的亲生儿子,于是这些年她也在谋划,或是威逼,或是利诱,或是捏住把柄,将一大批朝臣捏在手中,让众人不敢轻举妄动。

她做好了跟儿子翻脸的准备,却没料到,最先捅她一刀的,是东方煜这个枕边人。

早朝上,东方煜第一个站出来,奏请皇帝大婚。

东方煜想他大概一辈子都忘不掉赵星然那时候的目光,混合着震惊,伤痛,不敢置信,以及一丝丝的凄凉与黯然。

赵星然自然不肯这么轻易把权势交出去,就这么跟儿子斗了起来,虽然她占了先机和权势,才华横溢,但皇帝的底气却是正统和大义,再加上他本来资质不差,更有不满这么多年被赵星然一个女人压在头上的文官武将襄助,再加上一个比谁都了解赵星然的东方煜,几年下来,赵星然大势尽去。

皇帝倒没有做绝,就算对赵星然这个生母没有多少情分,可他毕竟还想要个好名声,不愿背上杀母的污点,剪除赵星然所有羽翼后,只发旨让她在后宫中养病,限制住她的自由。

第54章 皇后(十一)

接到圣旨,赵星然倒是非常平静,只让人给皇帝带话,要求见东方煜最后一面,皇帝面色阴晴不定地沉默半天,让东方煜前往太后宫殿。

在富丽堂皇的寝宫里,东方煜见到了赵星然,此时的赵星然,却是一改往日华服盛装的做派,只穿了一身淡青色的素衣,头发简单的挽了个髻,半点装饰也无,她使人摆上桌案,略备薄酒,与东方煜对饮。

赵星然没有问东方煜为什么背叛她,只在饮了几杯后轻声道:“我早知你非池中物,是我妄想困住你,合该得此报应。”

东方煜沉默半晌,才低声劝道:“你是陛下生母,只要你安分守己,陛下不会做得太绝。”

赵星然却没说什么,只举起杯来,含笑祝道:“一愿郎君千岁,二愿郎君常健。”

她饮下这杯酒,又斟一杯:“三愿如同分飞燕,世世莫相见。”

东方煜悚然而惊,却见赵星然微微笑着,目中含着清莹的泪光,嘴角溢出黑色的液体,却是不知何时服下了毒药。

他本能接住赵星然倒下的身躯,意识到发生甚么事后,慌忙地大喊叫太医,周围却安静得可怕,显见赵星然早有安排,将服侍的下人都支开了。

东方煜心如刀绞,他抚摸着赵星然苍白的面庞,痛苦地问:“你就这么在乎权势?在乎到没了权力宁可去死?”哪怕是与赵星然争斗得最激烈的时候,他都从未想过让赵星然去死,却没料到,她自己选择了这条道路。

赵星然勉强牵了牵嘴角:“你早该知道……我是个……不认命的人……安分守己这种事,从来做不到……我可以……输,可以死,就是不可以……屈服。”

凭什么呢?就因为她不是男人,所以必须进宫受尽折磨?就因为她不是男人,所以她掌权时,即便她做得再好,依然有那么多人看她不顺眼……

“如果可以……最开始,我也不想争啊……可是回不了头了……”

话音未落,她气息渐弱,最终身躯冷了下去。

东方煜抱着她的尸身,一动不动。

后来经检验,赵星然与东方煜对饮时用的是鸳鸯壶,酒壶中有一层隔断,将壶内部一分为二,一边装酒,一边盛毒,前几杯倒的都是酒,到了最后敬酒时,赵星然控制机关,给自己倒了毒酒。

太后自杀的事当然不能传出去,皇帝将在场的所有知情人都灭了口,对外只宣称太后急病而亡,唯一活下来并被囚禁的东方煜,也很快等到了他的死期。

皇帝还算给他面子,亲自带了毒酒来送他,用来盛装的酒壶正是赵星然当初自尽的鸳鸯壶,不过这回两边装的都是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