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琬一愣,红晕漫上脸颊:“你、你说什么!”

沈桓眼中含着笑意,道:“孩子他娘,好好照看孩子。”

“不和你说了,我要回去了,免得娘和大哥担心。”苏琬红着脸,从他手中抢过团子,不等他开口说话便挑开帘子下了马车。

“琬琬?”一个声音却在同时突兀地传入耳中。

苏琬先是一怔,赶忙抬起头,在看清说话者是谁后赶紧离开了沈桓,望着前方刚从轿子上下来的苏珩,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沈桓却跟着下了马车,行至她的身边。

“大哥。”苏琬小声地唤了声,又忍不住用手肘碰了碰沈桓,低声道,“你跟着下来做什么?”

沈桓将视线转向苏珩,他身着着竹青色的长袍,气度不凡,眼中却有着惊人的寒意。

苏珩看了看她,又看向沈桓。目光在他身上落了一瞬便飞快移开。

沈桓慢条斯理地道:“来跟你大哥打声招呼。”

听到这个称呼,苏珩脸色一僵,只觉得如鲠在喉。他拉下脸来,脸色难看道:“按辈分,王爷应是下官的长辈,再说,王爷并不是苏府的人。这声称呼,下官承受不起。”

“琬琬,过来。”他看向苏琬,语气冰冷地道。

“哦。”

苏琬犹豫地看了沈桓一眼,还是听话地走向苏珩,乖巧地跟他离去了。

目送着苏琬跟随苏珩进入苏府,沈桓方才向马车折返。刚将车帘挑起时,宁晋悄然无息地从夜色中出现,跪在他面前,禀告道:“王爷,玄天卫传来急报。”

动作微微一顿,他道:“先回府再议。”

“是。”

*

一家简陋的酒馆里。

沈乐蓉戴着一个破旧的斗笠,斗笠歪歪扭扭地戴着,阴影遮住了她大半的面容,被斗笠罩着的头发乱七八糟地散下来几撮,样子极为狼狈。她面前的桌子上摆了三壶酒,她手上还拿着一壶,正往嘴里倒。

然后一个中年男子走了出来,似乎是店家,他皱着眉看着喝得正起劲的沈乐蓉,道:“这位客官,你已经喝了一整天了,能否先把酒钱给付了?”

沈乐蓉已喝得醉醺醺,她没有抬头,只是喃喃着什么。

店家不由地走近几步,这才听清楚她的话语,她反复地低语着:“究竟为什么为什么…父王…为什么…”

“客官,不管为什么,可以先把酒钱给付了吗?”店家着急了,这客官已经喝醉了,这下倒麻烦了。

沈乐蓉发出一声冷笑,“钱?我没有!我没有钱!”

“那客官也可以叫府上的人…”

沈乐蓉不耐烦地打断了他:“府上?我也没有那东西!我是一个无家可归的人!”

听到这句话,店家脸色一沉,他不费吹灰之力地拎起瘦得可怜的沈乐蓉,怒道:“没钱你还敢来喝酒?是想吃霸王餐吗?也不打听打听我这是什么地方!你好大的胆子!”

“吵死了!”沈乐蓉不耐地仰头,斗笠掉了下来,一头黑色长发飞泻而下。她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冷眼看着店家,将酒壶的盖子砸到地上,握着壶柄就朝店家泼去!

被泼了一脸酒的店家差地恼了,他气冲冲地将沈乐蓉狠狠地摔在了地上,怒道:“哪里来的小丫头片子!没个家教,和个野痞子一样!”

沈乐蓉只是躺在地上笑得发颤。

正当店家准备叫人将这个野蛮的丫头扔出去时,一把扇子托着一两白银出现在他眼前。

店家一愣。

男子持着一直插在腰间的扇,温润一笑,“对不起,这是我家不懂事的小妹,给您添麻烦了。”

*

卫王府。

卫王端坐在案桌后,轻敲着桌面,蹙眉问道:“常安大长公主那边,还是不肯松口吗?”

跪在地上的黑衣人如实禀告道:“回王爷,的确如此。”

书房外,卫王世子正拿着一支珠衩仔细端详。半晌,他将它收了起来,抬步走进了书房。

“父王。”

卫王心中一惊,但没将情绪表露在脸上。他立刻对黑衣人使了一个颜色。黑衣人会意,马上道:“属下告退。”

黑衣人飞快退了出去。

卫王随即换上一副慈父的模样,抬起头看向卫王世子,笑容满满地道:“祁儿,你来得正好。本王恰巧有事情要跟你商议。”

作者有话要说:迷妹叶扔了1个地雷

第113章 113家书

卫王世子怔了一怔,收回刚想问出口的话,问道:“父王找我有何要事?”

卫王嘴上挂着温润的微笑:“今日本王与朝中的大臣商议了一件要事,江南那边似有官商勾结,垄断私盐和大米的情况。父王想让你前往江南一带,暗中调查权臣、士族、勋贵中有何人与当地富商有贸易往来,或者有所异动和蹊跷的。调查得仔细一些,再将情报呈上来。”

卫王世子立刻听出了不妥:“父王要我离开上京?”

卫王颔首道:“这本应是本王亲自前去一趟,但最近本王需要协助皇上处理朝政之事,不宜走开。所以就想让你代替本王前去一趟。”顿了顿,他又道,“此事事关重大,不宜打草惊蛇,本王能够信任的,就只有你了。”

卫王世子凝眉,道:“调查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最少也要一年半载之久。只留你和母妃在上京,我并不放心。还有蓉儿…”

卫王微笑,样子慈祥:“你不必太担心,不过是暂时的事。乐蓉已经嫁人了,有夫家照料,你也无须担心。至于我和你母妃,也会照顾好自己。”

“目前朝中人手紧缺,本王也抽不出空来。再者,本王还得替皇上把持朝政,不可让秦王有机可趁。等这边忙完了,本王会立刻挑选合适的人选,前去接手你的工作。到时候,你便可以返回京中了。”

听着卫王此番解释,卫王世子眼中闪过万千思绪,最终还是道:“儿子明白了。”

“好,那祁儿,此事就辛苦你了。”卫王道,“父王这叫人替你打点一切,明日你便出发前往江南吧。”

卫王世子诧异道:“父王,为何如此着急?”

卫王并非作详细解释,只是道:“兹体事大,此事不宜耽搁,自然是越快越好。”

“那母妃,就请父王多加照料。儿子先去准备了。”卫王世子稍加思索,还是将与沈乐蓉相关之事咽了回去,转身离开了书房。

目送着卫王世子踏出书房的身影,卫王嘴角带着淡淡的笑容,眼中却是一片冰冷默然。

*

晚上,卫王妃听说了这个消息,在就寝时,她向卫王询问道:“王爷,为何突然要让祁儿离开上京?”

“本王这样做,也是为他好。”卫王解释道,“祁儿心思单纯,有他在,反而会妨碍我们的计划。有些事情,我们做长辈的承担下来便可,还是不要让他知道为妙。本王将他调离上京,也是无奈之举。”

似是想到什么,卫王妃大吃一惊:“这是说…王爷要将计划提前?可…这是否太过仓促了?”

“不能再等了。”卫王神色渐渐变得严肃,“拖得越久,变数就越大。有沈桓这个碍事的人,本王不敢冒这个险。”

卫王妃左右为难,最后还是点点头道:“妾身明白了。王爷用心良苦,祁儿一定会明白的。”

*

翌日,卫王进宫时,却听闻了温淑妃和永平公主被送往了灵觉寺的消息。

听到宫女的禀报时,他当即变了脸色,厉声质问道:“这是怎么回事?本王不是让你好好看着她们吗?本王不是曾说过,没有本王的命令,不得将她们放出来,为何还是让她们跑掉了?”

将温淑妃和永平公主送到灵觉寺,无异于让她们逃出生天。灵觉寺,并非是他手可触及的范围。

“王爷请息怒。”一众宫人吓得脸色煞白,连忙跪地求饶,“这是皇上的命令?”

柳才人走到他的身旁,轻咬下唇,道:“早上秦王曾来过一趟,他不知跟皇上说了什么,皇上就…就下旨将温淑妃和永平公主送去了灵觉寺。”

卫王气恼地一甩袖:“又是沈桓!”

柳才人被他的动作吓了一跳,不由后退了一步:“王爷…”

卫王察觉到自己的失态,稍微缓和了神色,他屏蔽了殿内的宫人,将柳才人搂入了怀中:“别慌,本王没有怪罪你的意思。”停顿一下,又道,“你受苦了。那老皇帝昨夜可又折腾你了?真是禽`兽不如,本王瞧着真是心疼。”

柳才人微垂眼睑,道:“我不苦,只要能为柳家和哥哥报仇,王爷要我做什么都是值得的。”

卫王一笑,手抚上了她突显的肚子,问道:“这孩子也有七个月了吧?本王让太医为你准备的安胎的药可有按时服用?”

柳才人咬了咬唇,道:“是。”

“本王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这个孩子身上了,你千万不要让本王失望,必须让他平安出生。”卫王道,“等事成之后,沈桓必定任由你处置。”

“王爷放心,”柳才人柔弱地偎依进他的怀中,但脸色依旧苍白,“我一定会将王爷吩咐的事,办得妥妥当当的。”

“那就好。”

卫王稍微平息了怒气,却在到达宣正殿时,此股怒火又重新升了起来。

他得知一个精心谋划已久的计划又被沈桓破坏了事,立刻将桌上的奏章丢到地面上,狠狠训斥一众大臣。

“本王不是千叮万嘱,此事不容有失,你们是如何办事的?”看着扫落一地的奏章,他的脸色难看得要命。

殿内鸦雀无声。

良久,一名大臣看无人接话,还是硬着头皮提醒着他道:“王爷,秦王处处阻拦我们的计划,该如何是好?”

卫王握紧拳头,道:“沈桓此人的确不容小觑。本王与他之间,必定有一番恶斗。”

另一名大臣道:“王爷,这样下去并非良策。若是与秦王硬碰硬,到最后只会两败区伤。要是能将秦王调离上京,我们的压力便会减轻不少。”

卫王皱眉:“本王也知道,可沈桓狡猾万分,哪会轻易上当?”

一阵缄默,有人站了出来:“王爷,下官倒有一个计策。”

卫王看向他,道:“你说。”

“常安大长公主一派不是不愿与王爷合作。”这名大臣提议道,“那么,何不在边疆那边做一些手脚,再将之推到秦王身上?”

卫王若有所思,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

正是三伏天后,夏天已经走到末梢,立秋已经过去几日。天地间那灼人的热情已然转为秋叶的淡然,反复来袭的雨水带着丝丝凉意。

苏琬去云和郡主的院里陪她说话,刚进门,就看见她拿着一封书信,脸上含着微笑。

她走了上前,好奇了问道:“娘,你在看什么?是有什么喜事吗?”

“琬琬,你来了。”云和郡主抬头,面上是掩盖不住的喜色。她微笑道:“是你爹来信了。”

“真的吗?”苏琬惊喜道,立刻快步走到她的身旁,“爹在信上说了什么?”

云和郡主道:“边关初战大捷,我军旗开得胜,夷族和叛军节节败退,战事大概很快便会结束了。”

苏琬追问:“那爹有说什么时候能回来吗?”

云和郡主一笑,道:“明年开春,你爹就能回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读者“最后一个马甲”,灌溉营养液+10

读者“匹诺曹不长长鼻子”,灌溉营养液+1

读者“明心君”,灌溉营养液+2

谢谢亲们的营养液,么么╭(╯3╰)╮

第114章 114误解

明年开春?

苏琬算了算日子,有些惋惜地道:“若是能赶上过年,那就好了。”

云和郡主笑道:“行军打仗并非朝夕之事,一年三年或是五年十年也有可能。兵行险着,或许中途会出现什么变化。你爹能在明年开春后能归来,已经不错了。”

“娘,你放心吧。爹这么厉害,一定能凯旋而归的。”苏琬道,“对了,娘,你给爹回信了吗?”

“还没有。”云和郡主说着,便叫墨雪准备笔墨纸砚,“琬琬,你来帮娘写吧。你有要对你爹说的话,也可以一同写在信中。”

苏琬愉悦地应了下来:“好。”

*

离开了云和郡主的扶云苑,苏琬返回自己的汀兰水榭。

刚穿过廊庑,一团白影便撞到了她的脚边。

“喵。”一声叫唤,团子反弹了出去,一团毛球似的往外翻滚出去,转了几圈后,方才停了起来。

一只靛蓝色的锦囊随之掉到地上。

“团子?”

苏琬正觉疑惑,便看见苏玦从她的远离匆匆忙忙地追赶出来,边追边嚷嚷道:“团子你这小混蛋,快把锦囊还我。”

“喵。”团子立刻从地上跳起,嗖地窜到苏琬的腿后躲了起来。它小心翼翼地探出半个脑袋窥向苏玦,头顶上的小花儿在一晃一晃地摆动着。

苏玦快步上前,也没急着找团子算账,而是将地上的锦囊捡起起来,如视珍宝地拍去上面的灰尘。

苏琬瞧着他的举动,疑惑地问:“二哥,你在做什么?”

“没、没什么。”苏玦赶紧将锦囊收了起来,掩饰般道,“我刚刚到你的院里找你,哪知道被这坏团子偷袭了。它抢了我的锦囊就跑了,我便跟着它出来了。”

“喵。”团子不满地冲他叫唤了一声。

苏琬将团子抱了起来,又好奇地问:“二哥这么重视这只锦囊,莫非是重要之人送的?”

那只靛蓝色的锦囊上有用金丝线绣着兰花的图案,不像是男子喜好的款式。

“别乱猜。”苏玦飞快转移话题,“琬琬,我今天到望江楼买了些你喜欢的点心,刚刚都放在你的院里了,我们先进去再说吧?”

苏琬点了点头,道:“好。”

回到汀兰水榭,墨衣端来茶盘,精湛利落地为他们倒好茶。苏玦则殷勤地将食盒打开,取出里面的糕点。

梅花汤饼、玫瑰酥、桂花糕,都是望江楼的最为闻名的招牌糕点。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苏琬自然是知道这个道理的。她将一块桂花糕掰成小块,喂给团子,又看向了苏珩,问:“二哥,你有什么事要跟我说的?”

“也没什么,我就是想问你一些事情,那个…”苏玦被她目不转睛地盯着,不由有些尴尬,“琬琬,你们姑娘家,一般都喜欢什么东西?首饰?”

苏琬问:“是要送给恬表姐的吗?”

苏玦顿时被茶水呛到:“咳咳,你胡说什么?这、这可能…”

苏琬直言不讳:“七夕夜那天,你不是和恬表姐出去了吗?”

苏玦脱口而出:“你怎么会知道?”话音落下那刻,他才意识到说错话,正要掩饰过去时,忽然想到什么,立刻狐疑地问道,“不对,七夕夜,你怎么会在街上?”

苏琬面不改色地道:“我只是随口一说,你就真的承认了。”

苏玦还真以为是被她套出了话,不由泄气地道:“好吧,的确是如你所说的。”

苏琬笑着问道:“二叔和二婶可知道这件事?要是他们知道了一定会很高兴的,你打算什么时候去跟恬表姐提亲?”

“提亲?哪有这么快?”苏玦撇了撇嘴,道,“长幼有序,至少要等大哥娶亲之后吧。”

这只是苏玦的借口,苏琬再也清楚不过。

但是,他提到了苏珩…

大哥总是和江昭厮混在一起,也未曾见过他对哪个姑娘有意。娘也给他想看过几门亲事,但都被他婉言推辞了。他的亲事,恐怕比她的,还要难办。

*

“皇兄,你之前说过,要是我完成了你布置的功课,就带我去见母妃和永平的。”

沈昭的身高似乎又窜高了一截,本就圆润的脸庞开始显露出锋利的棱角。

“可你怎么又带我到灵觉寺?你是去见琬琬吗?”他厚着面皮问道,“你什么时候才让我见母妃呀?”

沈桓微微一崩脸上的表情,刚刚还言语无忌的沈昭立刻安静了下来,被他看得异常心虚,喏喏地不敢再发出声。

马车到达灵觉寺。

沈桓掀开车帘,走下车之际,又回头对沈昭冷冷道了一声:“下车。”

沈昭方才慢慢吞吞地挪了起身,随他下了车,不情不愿地跟随他进入到灵觉寺里。

刚踏入大殿,便有一个声音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