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要一个LG不要十个LV上一章:第 10 章
  • 宁要一个LG不要十个LV下一章:第 12 章

整个活动结束,所有持有邀请函的嘉宾和媒体人士都在门口的地方领到一份品牌方预备的礼物,周围有媒体人士暗带失望的口气悄声说,又是一条领带!我都有四条了,简直没人可以送了…

还有人惊喜地说,嗯,正好送给我们那个快要过生日的老总。

我心里暗暗惊诧,一条Louis Vuitton领带价格应该在千元上下,属于常人很少花钱买的单件饰品,但作为品牌赠品来说恰恰是最适合的,没有号码版型的限制,适合男性,也适合女性赠送男性——感觉上女性是要吃亏点,但是总有个男的可以送出手,而且还会很有分量吧!

我不禁对自己的这番计较暗暗好笑,品牌送个赠品我都能想这么多,唉,真是个土包子!

我们在大堂里等待电梯的时候,一珂突然说,哎呀,我怎么觉得晚上没吃饱啊?你们想不想吃点消夜?我做东。就这样,我们三个一身盛装的女人立刻冰释前嫌,手挽手地到她们极力推荐的玉林路啃兔头、吃担担面。

坐在人声鼎沸的担担面店铺里,我们点的各种卤菜、凉菜摆满了一大桌子,我们还要了两瓶啤酒。

吃起东西来,穿得越是淑女的女人就越是不要风度。开始我们还戴着塑料手套啃着鸭舌、鹅头,吃着螺蛳、小龙虾之类的,后来菲菲就懒得戴经常被各种硬壳戳穿的塑料手套了,直接用手拿着啃。

这种豪迈的气质立刻引起了周围两桌男士的关注,立刻有一个穿着很商务的男士拎一瓶啤酒过来搭讪:“三位美女,有幸请你们喝一杯酒不?”一口的成都话。

“有幸有幸,三位美女的规矩是派我出马,你喝三杯我代表三个人喝一杯。”菲菲头都不抬,但学着成都口音,把“三”字模仿得惟妙惟肖。

“既然这位美女这么说了,那我还是挨着敬你们三个一人一杯嘛!”那男人面不改色,不反对也不采纳菲菲的不平等条约。

第115节:第一次大牌发布会(12)

“既然您这么客气非要敬我们仨,您看这么着吧,我们三个人每个人跟您干一杯没问题!不过得按我这姐们儿刚才说的规矩:一比三。行吧?”一珂换上一口非常正宗的京片子,装作和事老。

那男的显然有点后悔,但还是硬着头皮说,好,既然北京来的美女都放话出来了,我得照章办事!

“就是就是!美女面前英雄说话要算话!”他那帮兄弟起着哄添乱。

菲菲一珂依次跟他碰杯,干了。男士还是很有风度,喝到第五杯第六杯的时候,速度就明显减缓了。

到了我这里,我看着实在有些不忍,就说,好啦,我们干一杯就行!算你过关!

菲菲赶紧说:“你怎么这样?那怎么行!酒要喝完的,都是小杯子…”

“算了算了,我干了!你干了这杯就行!”我想快点把他打发了,再来一盘炒螺蛳,吃相不雅,懒得跟无聊的人纠缠。

那男人犹豫了片刻,仰头喝完了这杯酒,然后豪迈地问:“美女们还点点儿什么?这个重庆妹妹果然是个耿直人!今天的消夜我请了!”

我们三个愣了片刻,大笑起来!

他坚持结了账,还热情地邀请我们拼桌。

我们乐得有人请客,但是坚决不愿意跟一桌陌生男人拼桌。

很快我们就吃完,答谢后逃离了案发现场。菲菲大笑着说:“看不出来啊,辛集思对付这种人这么厉害啊!”

我很得意地说了句:“哎,我还想再多吃一盘螺蛳都没好意思再点!”

一珂搂着我,还用一口京片子拗着唱:“小妞,大爷我谢谢您替我省钱啦省钱啦…”

揣着这种兴奋、愉快的心情,回酒店的时候都已经1点多了。我们相约睡到第二天上午10点,再搭乘大巴车回重庆。

虽然回程路上我们三个偶尔也有语藏机锋的时候,但那种熟悉感却跟相知多年吵闹多年的姐妹似的,那么亲切。

回到重庆,照常写稿子、报选题、拍照片,我还记得我写LV的那篇稿子,1562个字,大概有600个字用的通稿,300个字借鉴了网络上第二天就出来的网稿,还有大约600个字全是自己绞尽脑汁写出来的。

写了半天还没觉得有什么特别过瘾的地方,唯一有点亮点的就是采访狄方华的那个细节花絮和杜鹃跟法国帅哥的小绯闻——这种把发布会花絮写成绯闻的方式我还是相当自得的!

稿子见报接近一个月以后,我在其他杂志上也看到一点点捕风捉影的文字,说明我那颗八卦的心并不是孤独的,还有一些同样八卦的记者跟我一样:妄图在时尚的世界里制造一点点不一样的新闻!

第116节:广泛铺开人脉网络(1)

###(二十) 广泛铺开人脉网络

自那以后的三四个月,李懋姐经常会让我代替她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发布会、通气会、说明会,大多是重庆市内的,五星级酒店、各大百货公司、各种高档咖啡厅餐厅、各品牌驻渝分公司或者经销商的办公室,每个月少说有那么两三次,多的时候一周有一两回,每回都有50至500块的红包以车马费等名目发至我手中,一毛钱都没有的时候或者信封里装800、1000的那是极少数。

慢慢地,我也习惯了,不再以红包里装有几张红色钞票为关注点,而是寻找更好的表达方式来回报付给我额外酬劳的对方。毕竟稿件写多了都有雷同的时候,又或者总有两个记者的思路想到一块儿去的时候,如何绞尽脑汁地发掘出新的价值点如何开创一种新的手法来表达我对品牌精品的热爱和探究成为我的乐趣之一。

芸芳姐偶尔也会叫上我一路,跟她出席类似的场合,我们两人有了某种奇怪的默契,对过去那件小事绝口不提,甚至有些亲密地挽手出场。

后来,她给了我两三个公关公司的电话,让我自己多跟它们建立联系。一些品牌活动从这个出口通知到我的时候,已经是我跟各个公关公司以MSN、QQ、邮件等方式聊天聊了一两个月以后了。

那个时候我才知道,其实我们报社跟这些品牌的联系并不是特别紧密的,都是基本确定了没有广告投放但是可以有活动报道、新闻推广等方式的合作,换而言之,是芸芳姐认为在广告开拓上没有短期价值但是值得维护关系的品牌才交给我从新闻稿件的角度多加练习。我并不认为她扔给我的是没有肉的骨头,我反而感激她,让我可以自己接触到各个品牌公司以及品牌的代理公关公司的各色人等,凭借我自身的努力建立起人脉关系、资源网络,之后的很多信息我都是从最初的这几个电话开始的…

第117节:广泛铺开人脉网络(2)

后来我怀着浓厚的兴趣专门购买了很多跟公关有关的书籍,目的就是了解如何尽快与公关公司建立起优良的关系。

随着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我的理解,我明白了PR跟我们媒体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但他们是以改善某组织机构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为己任,所以会通过媒体报道或者活动等方式来促进公众对这个组织的认识、理解及支持。当然付了钱给公关公司的这些组织机构的目的也很简单:树立良好的形象或者促进商品的销售——从这个目的上看,PR必须跟媒体建立良好的沟通就成为必然。

公关公司的PR大多是女性,因为她们足够细致、耐心,当然也不排除有男性PR,他们都是从事客户的信息传播、关系协调与形象管理事务的专门人员。

PR这个称呼来自于英文“Public Relations”——那么,如何传播沟通、塑造形象、平衡利益、协调关系就成了专属于PR人员的科学和艺术——从这一点上来看,的确PR跟媒体的关系应该是非常密切的。

大多数跟我们媒体接触的就是公关公司中的PR,他们的工作性质也挺复杂的,咨询、策划、实施、服务什么都来,除了跟我们沟通稿件以外,还要在做现场活动的时候安排每位来宾的食宿交通、现场的灯光音响人员…一想起那些繁琐的状况我都替他们着急。后来不管参加各种发布会的途中遇到多少小小的问题,我都特别能够谅解,毕竟PR也跟我们一样,为了那几千块工资做着自己应该做的琐碎而繁杂的一切…

当然啦,在国内最发达的京沪穗三地公关公司最多,对媒体的深耕也最精细,慢慢地在二线城市如沈阳、天津、武汉、成都、西安、重庆、杭州等地开展业务,所以这些地方的一个个媒体都逐渐成为PR媒体联络表格上的记者的电话号码。我的初期目标就是争取成为一个个PR媒体联络表上的一员。

先从MSN、QQ聊天开始:

亲爱的,你们最近有什么活动啊?——有啊,不过没有邀请你们重庆的媒体哦。

第118节:广泛铺开人脉网络(3)

这次总有我们重庆的媒体了吧?——有啊,不过媒体名单已经确定了,你知道,客户已经确定了两家相熟的媒体了…

这次有三家媒体了,算我一个哦!——好啊,可是客户没有听说过你们媒体耶,要不下次,我这次先报上去争取露个脸…

周报类媒体报道可以更加深入啊,而且我们《商务精英周刊》可以做大中华区CEO的专访哦!——真的吗,好啊,那我给客户申请一下,专访来的哦,你要保证至少二分之一的版面恐怕才行。

这些过程一而再,再而三地循环过无数次之后,才有可能凭借我锲而不舍的精神,被PR引为跟他们一样“打不死煮不烂的铜豌豆”般的同类项,并在无数次以各种理由说“Sorry”之后“OK”一次!

谁叫我们是二线三线城市呢?谁叫我们是二线三线媒体呢?

在品牌推广、公关公司的心目中早就有各种各样的标准。但唯一没有标准的,就是你这个人在他们心目中的排位,如何从最后一线越过重重标尺到达他心目中的第一线!

当重庆有三个名额时,他会想到你;当西南地区只有一个名额时,他还是会悄悄选择你。这就是我的胜利!

等跟PR基本沟通后,我就一阵人仰马翻地给顶头上司作口头汇报,四分之一版的审批权在部门主任,二分之一版在副总,整版还要直接向总编打报告那里…

口头汇报通过以后,等PR给客户的媒体名单通过了再提交一份书面报告给各级领导,才能跟PR确定采访的时间、地点、版面大小、报道主题、采访提纲…

在我努力开拓自己PR资源的初期,Nancy就是这么认识的革命伙伴。

Nancy那时做PR不到一年,度过了战战兢兢的适应期和闷头瞎闯的成长期,刚刚开始涉及几个世界级品牌的大CASE,LV开业的时候她就协助同事做着媒体协调等工作,但我们还无缘得见。

我从她同事那儿得到了她的QQ号码,一聊才知道原来她也是重庆人,读书在上海恋爱在上海,以后肯定是在上海发展的。

第119节:广泛铺开人脉网络(4)

我们越聊越投机,只要是她手里的活动需要重庆媒体到场的她会尽量安排我去,而遇到她有需要发稿但是重庆媒体有点难搞定的时候,我就帮她和一珂、菲菲她们几个相熟的媒体朋友说。

而她也会暗地里给我传授很多公关公司与媒体打交道的诀窍。譬如她给我说她会将记者分为四类:可以重用的、可以利用的、“惹不起”的、“需要维护”的。而正规的公关公司会对全国上百家媒体的数百名记者进行详细的资料登记,细节到体貌特征、是否抽烟喝酒、喜爱的菜品、配偶情况、媒体竞争对手等方面。

我说,哎,你们哪里是公关公司,简直就是克格勃嘛!Nancy大笑不止…

我们都是爽快而热心的人,又是同岁,爱过的男人都是巨蟹座,所以几个回合之后我们就成了特别谈得来的闺密。

她甚至会给我讲她的上海男友如何宝贝得她要死,同时又因为她工作性质大吃飞醋的事情来刺激我;我也会告诉她周围的朋友尤其是我妈妈如何催我恋爱结婚生子相亲无数次,但我又迟迟遇不上真命天子的苦恼…

她的结论是:你对婚姻家庭甚至对男朋友都有怀疑论,完全不像对待工作那样充满斗志与自信,这一切源于你对爱情没有安全感。

我觉得她总结得太对了,没有任何人对我下过这个结论!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什么我一直不敢和哪个男的从朋友或者同事或者陌生人开始发展,因为我怕——怕一旦亲密关系建立之后就跟上次恋爱一样败得信心全无,全盘否定自己。

逐渐地,从Nancy和北京一家公关公司那里我获得了大约五六次出差的机会。不管是施华洛世奇在北京连续三天的大活动,还是卡地亚的上海晚宴、爱马仕的丝巾展,都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场景选择、富有创意的表现手法、高规格的超模队伍和出席嘉宾,成为时尚媒体圈的大事件,而一个记者是否在被邀之列则成为媒体水平和记者水准的双重考验!

同时提上议事日程的是置办几件有设计感但又不会花掉我半个月工资的华服!

第120节:广泛铺开人脉网络(5)

一两件国产但不失精致的别致配饰,一两双不累脚但又能穿在正式场合和上班时两宜的鞋子,就跟一周写几篇文字做几个版面一样成为我的“工作”之一。

我的经验是:在类似王府井、茂业百货这种看似大众化的百货商场和美美百货这种顶级百货公司里找寻做工一流、价格平易的衣服是最容易的。

王府井和茂业这种外来的百货公司人流量不如本土的新世纪和行销经验丰富的太平洋,所以很多品牌在王府井和茂业百货里面打折时留下的货品比其他百货公司可选择的余地更大,容易淘到适合正式场合穿着的,款式颜色平常但注重设计细节的货品;而美美百货的人流量更小,尤其还有一些其他商场没有的高档品牌,同样是打折季就容易虎口留牙等你来拔。

我最辉煌的战绩是曾经在美美百货狂扫了同一个西班牙品牌打4折的一件风衣、一件外套、一条连衣裙、一条小晚礼裙和一双针织长手套,我咬牙花掉了1700大洋,但优良的做工和剪裁可以穿上好几年不过时,而且这个价格也的确太让人无法抵抗了。

耽于打扮以后,除了钱包有最直接的感受之外,镜子也有了直观的感受:天天早上耽误在镜子前面的时间从以前的三秒钟增加到三十分钟——先看怎么搭配比较顺眼,衣服顺眼了以后还有鞋子、围巾、腰带,偶尔还要请出项链、耳环;衣服穿得无可挑剔了,总要化个妆配合一下吧,少则七八分钟,多则二十分钟,立刻导致彩妆支出急升;要有好的皮肤才能化出好的妆容,化妆水、精华素、眼霜、美白面膜、遮瑕膏、隔离霜、粉底液统统都要储备!

这样一下来,每个月穿衣打扮、化妆护肤就比以前起码多了一千块支出。我那每个月两三千块的工资加稿费哪里受得起这种折腾啊,房租水电1100就去掉一半,吃饭交通起码1000,再买点杂志看场电影就用得干干净净了,要负担这多出来的支出唯一的办法就是多思考怎么做广告。

我算是明白了为什么报社新闻部的那些同事常常用怜悯的目光看着我们;我也明白了,以前看着李懋姐既不做版也不写稿子,我还奇怪她怎么一天比谁的事儿都多,忙得脚不沾地似的,原来做广告是被生存压力和生存得更好的双重压力所驱使的啊!

我也宁愿少挣点钱,却只有一份压力!

广告做得好,客户就把你当朋友,把你当朋友就事多!

大到买房子、孩子入学能不能找熟人,小到商场买东西、电影院看电影之前打电话来问你有没有折扣或者优惠券,下午下班时打电话问你哪里有好吃不贵还有不辣的江苏菜,晚上睡觉之前问你新买的面膜怎么使用效果够劲,夫妻吵架了要打电话给你倾诉衷肠或者约出来喝酒解闷,半岁的孩子感冒了要问你上次你那朋友在香港带的那个小儿吃的药叫什么名字…难怪人家说做什么不能做客户的知心朋友!可是那么多管理学营销学书籍上不都说“要做业务先跟客户做朋友”吗?!

到底该不该和客户做朋友?一旦做了朋友,也许就再也回不到公事公办的状态中去了。

第121节:樱桃和客户(1)

###(二十一) 樱桃和客户

我的手里除了最早的非常百货之外,陆陆续续又有了五个本地的百货公司客户,有三个是原先就在我报投放广告的,有一个是代理公司的客户经理跟了好久在我的配合下攻坚成功,还有一个是完全凭自己的实力攻克下来的超级难搞客户。

这个客户是本地一家大型商贸集团下属的百货公司,经营状况居于同行第二,应该说是在一个成熟发展期,广告的诉求都是以百货商场应季的活动信息发布为主,对品牌塑造没有太大的要求。因此,该公司每年的广告计划是一定的,大约就是200多万的样子,而且早就有了几家固定投放的媒体,两家日报、两个电台、一个电视台基本上就把饼分得差不多了。我们报社发动了N轮攻击,对方都以没有广告份额、集团公司不批准新合作媒体等等原因推脱掉了。

听到这个信息以后,我抱着死马当做活马医的想法,先给我妈打了个电话。我以前听说过我妈有个关系挺好的同学在这个商贸集团当老总,结果她这个老同学,姓康的阿姨正好是集团负责分管宣传企划的老总,负责广告投放的是她的下属,一个姓龙的部门经理。

第122节:樱桃和客户(2)

我千叮嘱万拜托,才搞定了我妈,让她务必要给康阿姨一个电话,告诉她我想去拜访她。

没料到我那万能的妈妈和康阿姨大致说了一下我的意图之后,康阿姨很大方地说,让小思直接去找龙经理吧,我已经和他说了要多照顾。

我妈悄悄说,她这同学很豪气,说了要照顾就要照顾的,不过底下的人“怎么照顾”可就是你自个儿的事儿了!

我挂了电话,手舞足蹈地“耶”了一声!

再给李懋姐打个电话,汇报一下目前的情况,李懋姐不动声色地说,那个龙经理可不好对付,估计男人也有更年期提前症…不过你有“尚方宝剑”尽管去试试吧!

唉,我一听心又凉了半截,怎么他们都认为这个人这么难对付吗?那我就非得摸摸老虎屁股!不就是一个部门主任吗?我连老总阿姨都搞定了,还怕他?!

拿到龙经理办公室电话和手机号码,我拨了一上午,对方都没接。难道是因为陌生号码的原因?我又用我自己的手机拨了几次,终于接了!

我尽量用又温柔又干练的语气告知了一下我想拜访他的意图,“我不是跟你们说了嘛,我们公司没有考虑贵报”。

“龙经理,是这样的,康阿姨让我来找找您,请您多关照关照!我知道,你们一直与我们没有合作关系,我这次只是想就五一黄金周的销售预期话题采访一下您,不是为了广告来的,那是其他人负责,不归我管!”我故作可怜又故作矜持地说。

“好吧好吧,明天上午九点钟来,我十点开会!”我当然知道,他其实根本不愿意接受我什么采访,我也没存心采访他什么,就是想当面跟这个人接触接触,让他给我一个机会见面而已。

见了他果然没个好脸色,我也耐着性子东打听西打听,终于得到了个有价值的信息——他家离我住的地方很近。装模作样地采访了他几句,他也知道我意不在此,耐着性子给了我康阿姨十足的面子,临走的时候我还故意说,那我找找康阿姨去!他才热情地给我指了指“康总的办公室就在转角那间”。

第123节:樱桃和客户(3)

想来想去,我下楼到商场给康阿姨买了一个办公室用的香包,还是进去给她打了个招呼道了谢。

康阿姨一看就是女强人那种,五十岁的人了,穿着得体而有活力,一套很职业的黑白色搭配的连衣裙把她的年龄很好地藏了起来。她关心了我几句平常的生活工作,对于龙经理她也没有多说,我心里明白,人家肯给下属打个招呼已经是她能力范围内能做的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我自己看着办了。

第二天,我发了个短信给龙经理告诉他稿子写好了,想发给他看看。当然了,我耗尽了脑细胞,在他清晰的经营思路之外狠狠地表现了他对百货业的资深看法,技巧地抒发了他对公司的无限忠诚和对公司经营策略的深刻领悟,估计他看得相当爽,后来发了一条短信给我:“写得不错,有空了请你吃饭!”

等他想起来了请我吃饭?做梦吧!还没等到他请我吃饭,我又想了一个办法:自动找上门去!

当时正好是樱桃上市的季节,我在我们家楼底下碰到一个老大爷卖自家种的樱桃,樱桃新鲜红艳,一个个都特别水灵,跟那种激素催出来的红得令人生疑的樱桃有着天壤之别。

我花了几十块钱称了七八斤,自己留了一小半想着吃个应季新鲜,更重要的是我头脑一热,想到龙经理家就在附近,上次他说有个女儿才四五岁,说不定就跟我小时候一样对樱桃这类水果有着特别的偏好,我就打算这么打上门去啦!

回到家,我一边吃着刚刚清洗了的樱桃当晚饭一边给龙经理打电话。我看时间,七点一刻,他应该回家吃饭了。

龙经理果然在家,还很诧异我居然要登门拜访,有点想推脱又不太好意思。我灵机一动,撒了个谎,说是到乡下农家乐自己去摘的,太多了一个人吃不完,反正我们近就送点过来。

他一听,口气好转,告诉了我他家是几栋几单元几楼。我找了个以前送花用剩下的竹篮子,把一颗颗娇嫩可喜的樱桃放在专门捡来的叶子上,看着卖相还真不错!

第124节:樱桃和客户(4)

开门走出去,正好碰到邻居刘阿姨遛狗回来,她家狗狗是一条叫卡卡的腊肠狗,挺喜欢我的,一见我就扑。刘阿姨说,哎呀,卡卡还没玩够哦,使劲拉它才拉回来的。我顺势说,要不刘阿姨我再带它出去溜一溜再送回来?

刘阿姨高高兴兴地把狗绳给了我。

我也高高兴兴地把卡卡当成了道具,装作出门遛狗一般遛到了龙经理家里。

龙经理一家人都在,没想到他老婆那么漂亮,一看我进门挺热情地招呼、倒水。女儿叫龙娉婷,娇娇柔柔的,长得像妈妈一样漂亮。

龙经理不再是平时在办公室看到那个人,他在家里和颜悦色的。女儿看到我提去的一大篮子樱桃,立刻笑逐颜开,还叫女儿甜甜地用普通话道谢“谢谢辛阿姨”!

我简直纳闷,一个人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怎么可以差别那么大啊!我对于这种待遇受宠若惊,立刻就改口喊他龙哥喊他老婆龙嫂,连我自己都嫌肉麻了点,而且太容易想起成龙来了…囧!

完全不用我开口,龙哥就自动缴械了。小辛啊,不是我不想照顾你,集团上面对我们新的合作伙伴审批得很严啊,你既然有康总的关照我肯定不会不给你机会!你的稿子写得好,又漂亮又懂事,做哥哥的以后肯定会帮你忙的…

我几乎没有反应过来,回家以后想了半天才判断出:一、基本有戏,他会帮忙;二、还是要康阿姨多支持;三、我是不是成功了一大半了?

又过了两天,我给康阿姨打了个电话约她见面,不过她让我直接在电话里说。

我说,康阿姨,蒙您关照,龙经理是答应了试着和我合作一次,但是对于新的媒体合作伙伴还得请康阿姨多给我点信心,一定会凭借我们服务了全市这么多家著名百货公司的优质品牌让你们也满意的。

康阿姨果断地说,好,那我就试试吧!不过要是一个月后我的属下反应广告效果不好,就撤!别怪我丑话说在前头!

我怎么能让我那变脸像翻书一样的“龙哥”反应上去效果不好呢?!我就是要适应他的在工作状态时的冷面冷语,业余时间把我当一个懂事的小妹妹加合作伙伴!

我不仅给他们已经习惯的广告设计风格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还给了龙哥一些关于商场布置和促销的活动策划建议。在这方面,显然他认为我跟其他只会在他手上拿广告业务的“媒体人士”不一样,显得更加专业一些,彼此之间的合作也更平等一些,自然也会更长久更稳固一些!

我一直记得某次在李懋办公室听她在电话里教育某人:“…不要以为我们是求着人家,你搞清楚点,既然是合作关系我们就不是跪着求广告,我们是站着坐着跟你谈广告!对你有好处,对我有好处,我们才做!只对我有好处,对你一点好处都没有的事情你做不做?!你也不会做是不是?人家要的好处不是你多上一条稿子,上多大面积的稿子,人家要的是专业程度、是市场权威、是能够给予他们更加专业的服务!服务是什么?未必就是你天天请人吃饭喝酒泡妹妹。你不嫌累人家还嫌累呢…”

第125节:天上掉下来的FENDI发布会(1)

###(二十二) 天上掉下来的FENDI发布会

2007年,是我正式进入媒体圈做时尚行业的第一年,我自认作为一个稚嫩的时尚记者是合格的。在这一年,国际一线品牌在中国的所有发布秀凡是邀请了重庆媒体的,我几乎都名列其中——这其中有我所在报社在全国尤其是西南地区的品牌影响力,有我的顶头上司以及报社领导的刻意栽培,同时也有不少在国际化公关公司广告公司内任职的朋友们给予我的大力帮助…我对他们的培养与提携,都一一记在心头。

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10月意大利著名品牌FENDI的长城秀,堪称是我入行以来最让我震撼的时尚大事件!

那场秀是程总亲自通知我去的。

在我转正后很长的时间,程总都在我的视线之外,作为一个报社一把手,他的世界对于我来说是非常遥远的。

可就在一个9月的上午11点整,我在办公室电脑前面接到他的电话,他让我出席10月的一个发布会:“据说是一个意大利很不错的名牌,LOGO是F-E-N-D-I,你知道这个牌子吧?”

第126节:天上掉下来的FENDI发布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