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晶晶:
展信悦。
月前回到鲸市,找到了旧电脑中的一些聊天记录。你问了我许多问题,然而我那时候十分无礼兼可恶。现在却想问,时间已久,你是否还愿意听我回答?
你的第一个问题关于第一宇宙速度。
如果我没记错,三大宇宙速度应该是高中物理课上的内容,你上课的时候是不是没有好好听?
你问的问题有一个小小的错误……
乔晶晶蜷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手边放着一杯红酒。看到这里,她微微一顿。
原来那时她问的问题就有错误?所以他看见问题就懒得搭理,直接让她去百度?
她出神了片刻,低头继续往下看。
你问的问题有一个小小的错误,恐怕混淆了发射速度、卫星运行速度的概念。为了阐述清楚,我们先从第一宇宙速度的定义说起。
接下来,信上详细地解释了什么叫第一宇宙速度,阐述了计算的原理和公式,还画了轨道示意图,把推导过程娓娓道来。
乔晶晶高中物理还不错,但到现在早忘光了,可是看下来居然毫无障碍,大概因为他写的实在详尽易懂。
隔着纸,都能感受到写信的人无限的耐心。
她放下信,隔了一会才拿起另一封。
开头依旧是——
晶晶:
展信悦。
午后忽然有一段闲暇,所以今天的信大概会长一些。前面我们已经说完了德国和美国的航天发展历史和现状,这封信我们谈谈前苏联,这个和我国航天发展联系更紧密的国家。
乔晶晶皱了下眉,前一封信不是在讲第一宇宙速度么?怎么变成德国美国航天发展史了?
她把茶几上所有信都拿起来看了一遍,才注意到右下角都标注着写信日期。一共九封信,第一宇宙速度是第一封,刚刚她拿的已经是第三封了。
她按日期顺序拿起第二封信。
晶晶:
展信悦。
今日南方暴雪,我改步行回家,一路上都在思索你的问题。
中美航天水平的差距,唔,这个问题太大了,我可能要用很多封信回答你。这一封我们先讲一下现代航天的发展史……
客厅里的时钟慢慢地划过零点、一点、两点……乔晶晶一封一封地看着,终于,她读到了最后一封信的最后一页。
不可讳言,在航天领域我们和世界最顶尖的水平还有着很大的差距。有时候同事之间聊天,谈及此,也有同事沮丧,直言至少三四十年。
但三四十年的距离,不代表需要三四十年去赶超。我和同事们工作的意义,其一也正在于此。
火箭和载人航天方面的比较已经说完,明天我们可以聊一下深空探测方面,这是我专精的领域。旅行者号,我们的玉兔号,都有很浪漫的故事。但是按照邮政的速度,估计你年前收不到了。
这几封信,于途的字迹开始的时候总是工整而标准,好像写信的人耐着性子要写得清楚一些似的,但是写着写着到后面,便有些本性流露,变得飞扬洒脱略带潦草。到了这一段,笔随意走,更是遒劲开拓,锋芒毕露。
然而到了信末的最后一句,字迹又重新工整小心起来,好像写信的人写完了前面的,停下了笔,仔细斟酌了很久才重新下笔——
晶晶,春节的时候,你回鲸市吗?
乔晶晶的目光在这句话上停留良久,放下了信。
客厅的时钟显示,已经是凌晨三点。
九封信,四个多小时,她终于弄懂了什么叫第一宇宙速度,明白了火箭结构,知道了什么叫整流罩,什么叫有效载荷,知道了中美航天技术的差距……
少女时代费劲心思问的问题,忽然都有了详尽的解答。
可是却也让她忽然的脆弱和伤心。
这种脆弱在那天她若无其事地回到车上让司机开车的时候没出现。
在玲姐三番四次提起于途的时候没有出现。
却在这么一个深夜,在她少女时代绞尽脑汁才问出的问题终于得到解答的这一刻,排山倒海地涌上心头。
她起身走到了落地窗前。
时间真的太晚了。
就算是陆家嘴,这个时候看出去,外面也已经是漆黑一片,只零星亮着几盏灯。
这是上海最繁华的地带,但很多个夜晚,在这样繁华的衬托下,却只让人感觉到更多的孤单。
于途也在这个城市里,他也曾感觉到孤单吗?这十年里,他有没有想起过她?
大概有吧,毕竟她的广告遍布大街小巷各个地方。
可是这跟她想起他,完全是不一样的。
她用了很大的力气才将他忘记。就好像曾经,在知道他已经和别人在一起后,用了很大的力气,把那些聊天记录里的傻问题,一句一句地删除。
那么用力地删除了,可是太用力,反而一句句全都刻在了心里。
所以她一看见信,就知道他在回答什么。
于途大概也知道她记得,所以你看,他的信那么直接,没有过多的解释,单刀直入,直切主题。
所以他怎么可以这么过分?
用这些看似温柔详尽的答复,在她心上又狠狠地割了一刀。
她眨了眨酸涩的眼睛,回到沙发边,拿起了手机。
两个月没联系,微信里,他的名字已经在很后面,划了很久才找到。点开,最后的聊天记录还停留在两个多月前比赛的那天,她问他到了没有,他回答已经在观众席。
多好啊,这样日常的对答。
她所想要的,其实也不过如此。
视线忽然有点模糊。
她用力眨去那些脆弱的泪意,低着头,平静地在聊天框输入。
“谢谢你的回答。”
“但是。”
“对我已经没有意义了。”


第三十五章
这一晚乔晶晶睡得意外地沉。
隔天便是大年三十。
醒来的时候已经天光大亮,睁开眼,鼻子里先闻到了食物的香气,她想起什么,起床拉开卧室的门,果然,厨房那边传来了熟悉的嗓音,父母已经到了。
再怎么忙,大年夜肯定是要一家人一起吃饭的。这些年她回去过年的次数多,但是偶尔也有像今年这样,因为她有工作,父母过来团聚的。
她走到厨房门口,父母看见她,都是笑逐颜开,“起来啦,没敢吵你。”
乔晶晶走过去抱住了乔妈妈。
乔妈妈有点惊讶,拍拍她:“晶晶,怎么了?忽然跟我撒娇。”
“没什么。”乔晶晶闷闷的声音。
乔爸爸忙碌中瞅了她们一眼,酸溜溜地:“你女儿不一直都这样?饿了吧?”
“嗯。”乔晶晶放开妈妈,“有什么吃的?”
乔爸爸早就给她炖着甜粥。乔晶晶在厨房的小桌子上一边喝着粥,一边听父母在那为了年夜饭争论。
“你怎么把牛肉也从家里带来了,这么一大块吃不掉。叫你花头多点,但是每样少弄点的,明天一早我们就回去了,晶晶又不吃饭的。”这是乔妈妈。
“年夜饭怎么能少,要有得剩才是好兆头。”这是这几年转行研究厨艺的乔爸爸。
“迷信,浪费。”乔妈妈下结论。
乔晶晶抬起头,“你们不跟我明天晚上一起走?”
她明天在东方台的演出大概八九点结束,还以为父母会等她一起回鲸市的。
乔爸爸切着牛肉:“今年年初一晚上轮到我们家请客,早上回去准备起来。”
乔晶晶懊恼:“那还不如我今天回去吃年夜饭,省的你们跑来跑去了。”
乔妈妈说:“那你不是要跑来跑去,我们空,还是我们来,万一路上堵了你赶不上节目就不好了。”
“哦。”乔晶晶没再说什么,捧着粥碗慢慢地喝着。
一碗温热的甜粥滑下肚,好像从心底开始妥帖暖和起来,空旷的屋子里,再度充满了热闹的人间烟火气息。
晚上的年夜饭辜负了乔妈妈的期待,菜色是多,可是份量也太多。互相说了几句吉祥话后,乔妈妈又开始念叨乔爸爸。
后来两个人就一致劝乔晶晶多吃。
乔晶晶心里苦,她也想多吃啊,但是想起明天演出时要穿的裙子,还是只能克制。
吃完年夜饭就开始看春晚,父母在沙发上坐着,乔晶晶陪他们坐了一会,一个人拿着手机坐在了落地窗边。
心急的人已经开始发春节的祝福,而她凌晨发过去的微信,却一直无声无息。
零点的时候,更多的祝福微信涌了进来。
她每年都是复制着回复一下,今年却好像忽然有了耐心,坐在窗边打了无数条“祝你春节快乐”。
等到一切静止,她都没放下手机,手指无意识地在微信页面上往下划着。等到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她猛然站了起来。
如梦初醒般,复又觉得自己可笑起来。
年初一一大早乔爸乔妈就回去了,乔晶晶中午吃了点剩饭剩菜,下午比较早的去了场地彩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