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氏不屑地撇撇嘴,“二嫂,我说你信不信,这丫头妖着呢。当年干的那事我就不待见她,这次就算她浑身刷了层金漆回来,我还是不待见她,没得带坏我娥儿。”

自打卢娇杏去了杜家之后,乔氏就待卢娇娥亲近起来,也是心存悔意,不想再教坏一个女儿,所以乔氏如今待卢娇娥十分上心。本就是母女,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儿,这一上心不免就亲近了起来,平日里乔氏和梅氏说话,梅氏动不动就是我月儿,而乔氏则是我娥儿。

“行了行了,反正不管咱们的事,福也是他们的,祸也是他们的,跟咱们没关系。”

乔氏一拍巴掌,笑道:“可不就是这样,还是二嫂通透。好了,我跟你唠了,还得回家做饭去。”

“晌午在家吃,把老三和俩孩子都带过来。”梅氏留她。

“不了,这么大一家子人都来,像什么话。”乔氏婉拒道。

梅氏倒也没再留她,都不是做作的人,谁也不会和谁故意客气。

瞅着时间差不多了,卢娇月也打算回家吃饭。

临走时,梅氏还在埋怨她:“又不多你一口饭,非要回去吃。”

“估计程大娘已经把饭做好了,我不回去吃还不是糟践了东西。”现在天热,东西也放不住。

“你和进子也真是,跟家里客气啥,他家里没人,咱们就把他当自己儿子看。以前在这边吃得也挺好的,他回来了一趟,你们就自己开火。这是咱们知道进子是个懂事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和家里生分了。”

卢娇月一脸笑:“您都说他是个懂事的了,我这个女儿也得懂事起来啊。好了,娘,我已经出嫁了,虽别人不知道,但日日在家里吃饭也不成,没得让人说进哥是咱家的上门女婿。再说了,大哥和嫂子虽然不在意,但咱们也不能当没这事,隔三差五来吃一顿就行了,哪能天天来,多不像话。”

梅氏拉着脸,“你们又没白吃,进子每次往家里提东西,也没见你说。”

“那是孝敬你和我爹的。好了,我不跟你说了,我回去了。”不给梅氏拉住她的机会,卢娇月就挺着肚子走了。

*

自打卢娇梅回家来以后,大房一家子的生活就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是一天三顿,两顿稀一顿干,且干的那顿还是粗粮。现如今顿顿吃干的,还都是细粮。卢娇梅嫌弃家里的饭不好,说粗粮吃了拉嗓子,于是就掏了银钱给家里买了几袋子细粮回来。

大房一家子成天都是乐呵呵的,胡氏更是觉得刚出生的孙儿旺自家,他前头出来,后头女儿就回来了。寡妇又咋样,寡妇有钱也是金饽饽。

连着多日都有人上大房家的门,有是来看稀奇的,也有是听闻卢娇梅回来了,过来打听消息的。

胡氏满脸都是笑,一点儿都不带遮掩对大家坦白。

女婿死了,女儿一个人,又没个孩子,所以一个人回来了,打算以后在村里扎根。

不过几日,整个村里都知道卢家那个大孙女回来了,人回来了不说,还带了一大笔家产。家里没媳妇的都不禁动了心思,寡妇又咋样,寡妇有钱,尤其那卢娇梅人才好,年纪也不大,今天不过二十有四。

于是大房家更是热闹了,平日里来串门子的大娘大婶们不少。

卢娇梅自打回来后,一直深居简出,第一次出门走动就是来了二房家。

见到自己找上门的卢娇梅,梅氏有些吃惊。

大房那边和自家之间的矛盾,胡氏不可能不当自己女儿说,那她这次来是作甚?

可不管怎样来者是客,尤其卢娇梅当初也是梅氏看长大的,大房那边的事与她也没什么关系,所以就将她招呼了进来。

卢娇梅生得鹅蛋脸柳叶眉,一双杏眼水汪汪的,正值女人最好的时候,就如那香甜可口的水蜜桃,满满都是汁水。

她坐下后,还在四处打量着,见梅氏望她,大抵也感觉到自己有些失礼,忙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二婶家真气派,在咱们村估计是头一份。”

人都是喜欢听好话的,这话自然听得梅氏心里妥帖极了,到底不是张狂的人,她客气道:“不当什么,乡下人的房子再怎么修还是不如城里,梅子从外面回来,想必见识过不少好东西,可千万别再埋汰二婶了。”

“怎么会?我虽在外头见识不少,但还是觉得家里好,家里亲切,连咱们村头的那颗大槐树,看起来都亲切极了。”说了几句闲话,卢娇梅状似闲聊的问道:“听说义小子成亲了,月丫头也出嫁了。我听我爹说月丫头就嫁在咱们村里,好像和二婶家还在一处,咋没看见她?”

“月儿如今有身子了,这会儿还早,大抵还在睡。”

卢娇梅忙歉道:“也是我来早了,想着一大早上村里人少,也免得走出去被人指指点点的。毕竟是寡居之人,也就是来二婶家不嫌弃我,让我进了门,也没撵我出去。”

梅氏听不出她这话到底是自谦,还是真是这么想,只能打着哈哈应付了两句。两人正说着,卢娇月挺着肚子走进来。

卢娇月方一开始还没认出卢娇梅,还是对方笑着叫了声月丫头,才反应过来。怎么说呢?卢娇梅还是以前那长相,但从打扮和言谈举止都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人虽长得漂亮,但就是个乡下丫头,现如今一看这身做派,就跟乡下人不一样。

卢娇梅眼含诧异地看卢娇月。

这堂妹打小就是个美人胚子,如今人长开了,更是让人惊艳不已。雪肤乌发,杏眼红唇,卢娇梅在外面这么多年,也不是没有见识的,说实话还没见过比这堂妹更漂亮的人儿。

明明现在挺着肚子,却一点儿都不显臃肿,气色也很好,油红似白的,一看就是那种日子过得十分幸福人。

卢娇梅不禁摸了下自己的脸,才站起来迎过去道:“这日子过得真是快,一眨眼的功夫,月儿都这么大了,这都快当娘的人了。”

“梅子姐。”卢娇月像小时候那样叫了一声。

卢娇梅笑眯眯地拍着她手,道:“你还记得你梅子姐啊,我想着莫是你忘了我,还记得我当年走的那会儿,你才九岁。看你这肚子,大概有五六个月了吧?什么时候生?”

梅氏接了一句:“还不到六个月,这丫头没福气,赶着最冷的时候要生孩子。”

卢娇梅一副很亲近的样子嗔道:“怎么会没福气呢,月儿一看就是有大福气的人。孩子这事本就是他要来就来了,我们这些做大人的可控制不了。”

这话把梅氏母女两个说得满脸都是笑,这卢娇梅一点儿没改当年的做派,只是如今比当年更加会说话了。心里虽有些疑惑这她的来意,但当着面也没好意思问出来。

中午自然是要留下来吃饭的,顺道还见了二房家其他人,当年卢娇梅走的时候,卢广义还是个半大的小子,如今人都成亲了,自然也没少拿出大堂姐的样子调侃他。

这一来二去,就把二房一家子笼络得就好像跟从前一样,对娘家和这边的矛盾提都未提,似乎不存在也也似。

吃过饭后,卢娇梅也顺道去周家看了看,没少对卢娇月说一些暖和话。

将她送走后,卢娇月忍不住捶了捶腰。

程婆子在一旁道:“这人真是个热闹人。”

可不是!

*

卢娇梅笑容满脸的回到家,胡氏见她进来道:“上哪儿去了?中午连饭都不在家吃,你爹你爷爷问了几次。”

“我上二叔家去了,顺道还去月丫头家逛了逛。”

胡氏早就有预料,听到这话,更是黑了脸,“你上他们家作甚?!”

卢娇梅笑着瞥了她一眼,道:“所以我说娘你就是笨,人家二叔家发了财,才更要凑上去。你倒好,将人一家子都得罪了。”

回来后,胡氏自然将自家和二房家的矛盾说了一说,不过是站在她自己的立场说的,在她嘴里二房一家自然又讨厌又可恨。

可卢娇梅是谁?整个家里若是了解胡氏的,也就她这个女儿,虽说她离开了这么多年,但胡氏的脉络她还是能摸出来几分。

心中自然生了好奇心,想去瞅瞅在她娘嘴里发了财忘了兄弟的二叔家到底是啥样,还有卢娇月嫁的那个地痞头子的丈夫。

哪曾想二房家确实过得很不错,房子是新起的,看起来又敞亮又体面,二婶身上穿得衣裳也是好料子。要知道这不是出门走亲戚,谁家也不会在家里做事还穿一身好衣裳,人家既然那么穿,肯定就是人家平时也是那样的。

更不用说还有周家了,二房家的屋子虽比村里其他人家都好,可跟自己女婿家却是没有比的。尤其那屋里的摆设,卢娇梅可是见过世面的人,知道一般富户人家都是这么布置屋里的。

所以说人的心思就是这么奇怪,本是衣锦还乡,归家的这段日子家里人和村里人都将她奉承的很好,卢娇梅本是有些飘飘然的。可突然见到有一户人家即使不在城里,过得日子也不比她以前差,这人还是她当初眼里的小丫头片子,心思就有些微妙起来。

提起这茬,胡氏也曾后悔过。但这种心思很少会冒出来,在她来想自己真没做什么惹得天怒人怨之事,就是二房一家子故意和自己过不去。

“我做啥了?别说他卢明海和梅氏现如今还是个泥腿子,就算不是泥腿子,我也不会巴结他们!”想训斥女儿几句,可看女儿那样子,训斥的话自然说不出口。尤其最近家里花的都是女儿的银子,胡氏更是没有底气。

卢娇梅也懒得和她娘争论这件事,遂岔开话题:“我这趟去二叔家,没见着月儿男人,你说他是个地痞,我看人家家里倒是不像。”

胡氏也没去过周家,自然也不懂这个不像是咋不像,遂敷衍道:“他现在好像改行做什么生意了,平日极少会在村里看到他,据说这阵子出远门了。”

卢娇梅哦了一声,正想说什么,东厢那边突然响起一阵骂声。

她不禁皱起眉,对胡氏道:“你也不管管那姓邱的,不过是生了儿子,还真以为自己是哪家的富户奶奶?成天在家吆三喝四,也不怕人笑话。”

这所谓的吆三喝四,自然是针对小胡氏的。

邱翠荷记恨小胡氏之前害自己早产,便天天折腾起小胡氏来,不是嫌她端得水凉了,就是嫌她做的饭不好吃,动辄就骂,也没少拿饭碗砸过她。

这不,又闹腾了起来。

“指着这家里的粮食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吧,有她这么折腾的?”不知想到了什么,卢娇梅又道,眉宇之间充满了厌恶。

胡氏自然知道女儿心里想什么,也不敢刺激她帮着邱翠荷说话,便敷衍道:“我去说说她,没得惯她没个正形儿。”

说是这么说,她出去后却半响没听见什么动静,不过东厢那边倒是没再传出骂声了。

卢娇梅嗤了一声,扭头就去炕上躺着去了。

东厢里,小胡氏撸了一把脸,将脸上的饭菜撸下去,没去看俯身正在劝邱翠荷的婆婆,捡起地上的碗,木着脸出去了。

*

大房家热闹过一阵后,又转为平静。

就如同乔氏所言,打卢娇梅注意的人不少,但卢娇梅一直采取回避态度,平日里也甚少出门。这样次数多了,大家也都知道卢娇梅暂时没有打算再嫁的心思。急着想成亲的,都收回了心思,倒是有哪些娶不上媳妇的光棍,还没少白日做梦。

不过不管怎么样,因为卢娇梅,大房眼见有翻身之势。渐渐,家门也不如往日那般冷清了,平日里也不少有人上门。

可这一切都和二房一家子,也和卢娇月没什么关系。

卢娇月在家养胎,而二房一家子也按部就班地过着自己的日子。家里这么忙,谁还有功夫去关心别人。

过了秋收,天渐渐开始冷了起来。

早在秋收之后,刘家就将租子给交过来了。上交了六成,自家留了四成,一般佃人地的,都是这个价码。当然也有七三分的,不过一般若不是不得已,谁家也不会去佃这样人家的地来种。

周进不在家,这么多粮食卢娇月也没办法处理,只能还劳烦卢明海父子俩。尤其还要往上缴税子,这又是一桩事。

不过如今家里人手宽裕,卢明海一个人都办了。缴完税子,剩下的粮食卢娇月也没卖,就留在家里自己吃。还给娘家拿了一半,二房两口子不要,卢娇月硬要给,说是周进走之前就交代了,就当是之前她住在家里的伙食费。

两口子无奈,又磨不过眼见说不赢就耍赖的女儿,只能收下来。

天一天比一天冷,眼见临近了卢娇月的产期,可周进一直没见回来。

梅氏有些焦心,倒是卢娇月这个做人媳妇的十分淡定,说周进一定会赶在自己生产之前回来的,他答应过她。

说是这么说,其实她心里也是挺着急的,忍不住会乱想是不是他路上碰到了什么事。

这天夜里,半夜的时候,卢娇月叫起了疼。

☆、第108章

第一百零八章

早在卢娇月孕期后几个月的时候,梅氏就交代程婆子让她平日里多注意着。

程婆子感激主家两口子给了自己和小孙女一条活路,家里人待她们祖孙俩都像自己人,便十分尽心,直接把自己铺盖搬到卢娇月房里来,打算每天就在地上打地铺。

卢娇月过意不去,又说服不了固执的程婆子,只能折中让程婆子和她睡一张炕上。反正这炕也够大,别说睡两个人了,睡四五个人也绰绰有余。哪知程婆子还是不干,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人埋汰,卢娇月说服不了她,两人正僵持着,程婆子的孙女小草解决了这一问题。

小草决定替奶奶晚上守夜,反正也没什么事,顶多就是卢娇月夜里起夜频繁,还有就是夜里可能会喝一些水,需要有人倒水。小草也不小了,在乡下十岁的丫头能顶小半个劳力,她觉得自己可以胜任这件事。

卢娇月当即答应下来,程婆子见孙女坚持,观察了几日觉得小草做得不错,夜里也够警醒,有点什么动静就起来了,就默认了这件事。

这天夜里,卢娇月刚□□了一声,小草就一骨碌爬起来,披上自己的袄子,爬到卢娇月身边来。

“月姨,你咋了?”嘴里问着,小草还伸手探了探她的额头。

卢娇月深吸了一口气,感觉到那股抽疼渐渐消失了,才说道:“没啥,就是肚子疼了一下。”

小草拧起小眉头,匆匆忙忙就下炕了。

“月姨你等着,我去叫奶奶来。”根本没给卢娇月叫住她的机会,人就推门跑了出去。

不多一会儿,程婆子披着棉袄手持烛台进了屋来,人还未到,声音就先到了。

“娇月你没事吧?”之前程婆子要叫卢娇月太太,还是在卢娇月一力坚持下才改了口。乡下人,哪有个什么太太奶奶的,没得让人笑话。

“大娘,我没事,就是肚子疼了一下。我本想说没事的,哪知小草跑那么快就把你叫了来。天这么冷,你还是赶紧回屋歇着去,我没事。”

程婆子来到炕沿上坐下,“小草做得对,你这快生了,指不定哪会儿发动,咱们多上心些,也总比事到临头现抓瞎强。你不知道啊,这女人生孩子就像过鬼门关,一点点小疏忽就可能酿成大错。 ”

眼见程婆子不愿意走,卢娇月也只能撑着眼皮子和她说话,其实这会儿她也不困,白日里睡多了,晚上瞌睡就少,就是天冷人倦怠,总是觉得懒洋洋的。

正当卢娇月感觉到有些昏昏欲睡之时,突然肚子又是一疼,这次疼和之前那次区别很大,一抽一抽的,持续了几息时间才停下。

思及方才程婆子说的话,她也没敢耽误,就把这事跟程婆子说了。

程婆子当即站了起来,“哎呀,你这是要生了,我去隔壁叫人去,小草你看着你月姨。”说完,就急匆匆地出去了。

这就是要生了?

卢娇月还有些愣愣的,不过紧接下来就没有机会让她愣神了。二房一家子很快就过来了,连五郎都揉着眼睛随便套了件大袄子跟了过来。

“娘,我真没事。”看着家人这么慎重其事,卢娇月有些哭笑不得。

“什么没事不没事的,你个小孩子家家的头次生孩子,不懂也是正常,你这是要生之前的阵痛,你娘生了你们兄妹四个,还不如你有经验?你现在就给我躺着,自己注意阵痛的间隔时间,我这就让你爹去请接生婆来,你心里别慌,咱们这么多人看着,一定让你平安生下孩子。”梅氏语速极快的说道,之后就吩咐其他人各自去张罗。

卢明海和卢广义被她使着去套车请接生婆,桂丫被派去灶房里烧水,而程婆子则忙着准备一切生产时要用的东西。至于卢广智和五郎兄弟两个被她赶回去睡觉,因为两人明早还要去私塾,卢广智和五郎不干,折中去了西屋里呆着。

很快卢娇月就知道她娘说的不是假话了,因为痛得愈来愈密集,起先她还有精神和梅氏等人说闲话,渐渐额头上冒起汗珠来。

“你别怕,你这胎位正着呢,孩子的头也入盆了,就是生得时间长短的事儿。听娘的话,闭着眼睛养养神儿,我待会儿让你嫂子给你煮碗面汤来吃,痛得话别叫,攒着力气待会儿生孩子……”

梅氏不愧是生了四个孩子的,说起来头头是道。接生婆还在门口就听到这话了,忙接茬道:“对,养养精神,费精神的还在后头,能睡一觉是最好的,你这离生大抵还早着呢。”她一面说话,一面就在桂丫端来的水盆中洗了手,来到炕前先在卢娇月的肚子上摸了摸。

然后指使着梅氏和程婆子往炕上铺东西,见程婆子搬来厚厚一叠白棉布出来,她还有心和梅氏唠嗑:“你家可真舍得,婆子我接生了这么多,还第一次见到有人家舍得用这么好的白棉布。”

提起这个,就要说到妇人生孩子这上头。

乡下人大多不富裕,妇人生孩子污秽多,为了怕弄脏炕,会在产妇身下垫上吸水的物什。平日里穿衣裳都是补丁套补丁的,一般人家哪舍得用棉布来垫,因为用过一次这东西就是要扔的,所以一般都是先铺一床被单,被单下面铺上茅草或者麦秸,染上血了就换,有的甚至连被单都不垫。

卢娇月起初不懂这茬的,还是一次见梅氏顶着大太阳在院子里头挑晒干的茅草和麦秸,多嘴的问了一句,才知道这些东西竟然是给她生孩子时用的。她当场就被惊呆了,忙去拦下梅氏,说到时候自己不用这东西,过两日她拿银子让她爹去镇上或是县里帮她买些白棉布回来。

当时还被梅氏训太娇气了,不过这会儿当着外人,梅氏可不会说女儿娇气。

“家里就这一个姑娘,她男人出门在外做生意。男人赚钱为了啥,还不是为了家里的媳妇孩子,女人生孩子可是头等大事,不能省的。”

接生婆早就看出这户家境不差,想着等孩子生了大抵辛苦钱不少,便顺着话道:“可不是,就该这样,我看这棉布是洗了暴晒过了吧?我听人说人家县里的富户太太们生孩子,都是用的这物什,您女儿真是好福气。”

梅氏满脸是笑:“什么福气不福气的,不过这孩子命好,找了个疼她的男人。”

躺在炕上的卢娇月囧囧然,这跟福气有啥直接的关系,她不过就是嫌那堆草脏。还有怎么又扯到进哥疼她这事,他又不在家,明明是她自己疼自己。

想到这里,心里不禁有一些小埋怨,他怎么还不回来,明明答应过她的。

卢娇月并不知道这会儿周进刚到码头,下了船后,他什么都没管,扔了一个大烂摊子给梅庄毅,自己正拼命往回赶。

*

一直到外面鸡都啼了两次,接生婆才用白酒净了手,准备帮卢娇月接生。

这期间卢娇月强忍着疼喝了一碗面汤,还吃了两个荷包蛋,又让梅氏和程婆子帮着擦了一遍身。

接生婆本是让她下炕走走的,可她实在受不住这疼,只能躺在炕上咬着牙关不让自己叫出来。

卢娇月觉得自己快死了,她终于明白为什么她娘总是说女人生孩子就像过鬼门关了,她感觉自己就像是被劈开了一样,到处都疼,疼得她想撞墙,可惜两只手被人按着。

恍惚中,感觉有人在自己嘴里塞了个东西,她下意识就拼命咬住了。

把这东西想象成周进的膀子,自己有多疼,她就想让他也有多疼。

这个死没良心的,咋还不回来!

耳边是接生婆一声声让她使劲儿,她娘在她耳边絮絮叨叨说让她感觉疼了,就使劲儿,千万别乱使劲儿。可这会儿卢娇月哪里顾得上这些,身上感觉像从水里捞起来似的,嘴巴都咬木了,一使劲儿就让她疼得直打啰嗦,她拼了命想些事情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依稀记得她也曾这么疼过,就是上辈子孩子流掉那次。

当时她怀着身孕,还被杜寡妇使着日里夜里熬着做针线,原本想没有干力气活,应该没事的,哪知有天晚上她正坐在灯下做绣活儿,突然感觉肚子一疼。

那孩子已经快有四个月了,掉出来的时候听接生婆说已经成型了,是个男孩。杜寡妇和杜廉是什么心情她不知道,她只感觉一瞬间天就塌了。

真的塌了,她几欲想死。可死哪有那么容易,缠绵病榻一个多月,她还是被耐心用完的杜寡妇从床上撵了起来。

其实那次没像现在这么疼的,就是心里疼,疼得自己几乎不能呼吸。感觉很绝望,就像是掉进了冰窟窿里,那时她在想若是当时她娘在她身边就好了,只可惜那时大哥为自己死了,自己已经和娘家断了来往……

恍惚间,似乎听见有人在叫她。

她努力去辨认,才发现竟是周进的声音。

她娘在她耳边说,进子回来了,你可千万别泄气,加把劲把孩子生出来。突然感觉鼻子好酸,熬过了那么多那么多,这个坎儿她一定能熬过去,她身边有爹有娘有哥哥嫂嫂弟弟们,还有他……

这么想着,卢娇月终于感觉有些力气,开始稳住心神照接生婆的指挥去使力。

*

周进天天算着日子,他想着娇月应该没这么早生的,哪知还没到家门口就看见院子里灯火大作。

拍开院门,岳父对他说月儿发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