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正家从外面一看院子就挺大,一人多高的青石墙,黑漆的木门,还有门楼子,家里也有倒座。

乡下人家白天一般都是不关门的,李石在门口叫了两声,院子里就出来一个妇人,看起来四十多岁,头发梳的整整齐齐,看起来挺和气的。她笑着招呼着三人进去,大声地叫着老头子,然后里正就出来了。原来这是里正的媳妇。

“这是子安媳妇吧?看起来这都好了啊,一看就是个俊的,可是受了苦了。你就叫我金花伯娘好了。”

苏芷笑着叫了一声,然后把篮子放在桌子上,把布挑起来,说:“金花伯娘,这是我做的饺子,带来给你们尝尝。你们不要嫌弃。”

里正媳妇看着那白白胖胖的饺子,稀罕地说:“哟,这叫饺子啊?还真是没见过,看着就好吃,还是白面做的,这么多,可费了钱吧?真是太客气了。”

“阿婆,我要吃!”

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娃跑进来,闻着饺子的香味,冲过来向里正媳妇要,里正媳妇拍了拍他的头,说:“你这个贪吃鬼,刚一进家门就要吃的,也知道这是好吃的啊!谢谢你赵姨。”

小胖子谢了苏芷,苏芷笑着应了,看着小胖子拿着一个饺子吃的欢实,想里正家收了这东西,看来事情好办了。

第六十二章 买地

里正姓李,名字叫李得财,除了里面除了亲近的长辈平辈叫他的名字,别人都叫他里正,从沈子安和李石叫他里正大伯就可以看出来他们关系还是不错的。

里正的有一儿一女,女儿嫁了,家里儿子也娶了媳妇,今天两人都不在家,两人的儿子呆在家里,就是那个小胖子,小名叫拴子,一听这名就是挺珍爱的,想把他拴住了,不被鬼神拉了去。

“赵婶娘,你做的这个包包真好吃,我娘都不会做。”

拴子吃着第二个饺子,抬着头看着苏芷,用还带着奶气的声音说着好听话,大人们听着都乐,这种小胖小子最讨人喜欢了。

苏芷摸着他的头说:“这叫饺子,婶娘还会做更好吃的东西,以后再给你带来。”

“那怎么好啊。”

金花伯娘笑着说,她看着孙子吃的香,又闻着那香味真是勾人,她也拿了一个吃,才咬了第一口,就觉的口水都出来了,心里暗想这子安媳妇做饭还真是有一手啊,这饺子听都没听过,做的还这么好吃,难怪老头子回来说这小娘子能干,还真是啊。这么一想对苏芷的态度更好了。

“听说你改了名字叫苏芷了?那我也叫你苏芷吧!苏芷,你这饺子做的真是不错,不知道能不能让我那媳妇和你学学?”

“可以啊,嫂子想学我一定教,这都是很容易做的,一教就会。”

苏芷笑眯眯地说,虽然这饺子这个地方没有,可是她也没打算卖这个赚钱,教给别人落个好名声好人缘,这才划算呢!何况她今天可是来向里正买地的!她看着里正媳妇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就知道自已做对了。

“那就这么说定了,你们聊正事。我带着这淘小子一边儿玩去。”

金花伯娘端着饺子拉着拴走去了别的屋子,里正抽着烟,他刚才听了沈子安说要买哪里的地,那可是好大的一片地,他正在琢磨着要卖多少银子。这时候见自家婆娘和孙子走走了,苏芷也看向了他,他把烟袋放下。咳了一声。

“你们买的那片地虽然是荒地,可是不小啊,都得有五六十亩地了。这样吧,咱们这里下等田都要十两银子一亩,那是耕田,你买的这是荒地,就八两银子一亩,你看如何?”

李石笑着说:“里正伯,你也说了那些地是荒地。八两银子多了。河东边的地大家都不爱要,种庄稼那都不爱长,说是下等田,比下等田还要少打一些。下等田要是十两银子,就那地我不说五两,但最多也就六两。那还是耕地,那这没有耕的荒地,哪里值的了八两,我看最多也就四两!”

苏芷心里竖个大拇指,想李石是个会砍价的。要是这样算下来,那一大片地买下来也花不了多少银子。

里正咳了一声,又抽了一口烟,说:“你这价要的太太低了,这地虽然是荒地,可是只要耕一下不一定就不是好地了,四两一亩太少了。”

沈子安说:“里正伯,你说的是没错,可是那不是没人耕吗?我们要的我家前面那一大片地。可是洼地,还有旁边挨着竹林那一片,地的沙质更严重,连草都长的不高。那片竹子都没有别处长的青翠。就这种地,你不要钱让别人种别人都不费那个力气。要是向他们要银子,估计更是没人买。何况又是这么大一片地方。”

“子安说的对。”

李石在一旁帮腔。

里正想了想,又说:“那一片地是不算好,可是有一大片竹林,又挨山挨的近,那块洼地虽然不好,可是还是可以种稻子的。”

苏芷想了想,笑着开口说:“里正伯,竹子咱们大青山处处都是,那一大片竹林也不值什么。挨山近有挨山近的好处,可是也有坏处,山里可有猛兽,这冬天要是没食了,跑到山下来,还不是我们这挨的近的倒霉?那块洼地,就我看来里面长满了野草,就算想开出来做水田,那草种子就够人忙的了,人不是都说千年的鱼籽万年的草籽吗?”

里正这下子没话说了,他也知道那片地确实是不好,就是白给村民种,都没有人愿意去受那个累,大家伙儿都怕那地就算养个十年八年也是和河边那些地一样连下等田都不如。

苏芷见里正没话了,又加了一剂猛药,说:“里正伯,这村子里有大笔的土地买卖,还是这种荒地,这对您也好处。而且到时我真的请来了圣兽,这就是给圣兽住的,对咱们村子的名声也好听。”

里正一听是这么回事,抬起头笑道:“那一大片地到时候我带人去丈量,有多少亩算多少亩,这个不能打马虎眼。一亩地就按着四两银子给你们了。”

沈子安苏芷和李石一听都高兴了,这可是确下一半的价钱来了。

沈子安和里正说好了明天早上带人去丈量土地,然后就告辞回家了。

回到家里时天已经要黑了,两人已经吃完了饭,苏芷收拾东西,沈子安拿着从李石家借来的钉子锤子开始修那个坏了的桌子,家具没打之前,只能先用这个了。修好了之后,苏芷点起了一盏小油灯,拿出笔墨开始画房子的构造图,沈子安坐在一旁看着,苏芷一边画一边给他讲解。

苏芷不是建筑学,可是她在乡下见过老乡们盖房子,图纸当然也见过了,靠着记忆画出来,虽然不是多精细,可是大致的轮廓没有错。看沈子安那表情就知道现在这个时候还没有立体的房子构造图,甚至乡下的工匠连个图纸都没有,只凭着经验来盖。这么一张图纸就足够用的了。

“媳妇你真是聪明。”

沈子安看着媳妇细长的手指灵活地构画出一笔又一笔来,只那么一会儿那些线条就变成了一个房架子,是立着的房架子,他就很佩服了。而媳妇对那房子的设想就更让他佩服了,想房子原来还可以这么造啊,比那些城里有钱人的房子一点儿也不差啊!

苏芷对沈子安的夸赞现在还是会微微的脸红,不过已经很自然了,看他一眼说:“相公也很聪明,只是你没有时间学,你要是想学,以后我教你,你不会觉的和媳妇学认字画图没面子吧?”

苏芷知道沈子安认字,可是认的不全,她觉的沈子安很聪明,长的聪明相,而且只要是她做过的饭,他一学就会,这种人如果从小培养,肯定也是个人才啊。她不指望她的相公当官什么的,她只希望他可以再多一些自信,将来两人一起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沈子安微笑着说:“我现在也没觉的没面子,有这么聪明的媳妇我脸上有光。等闲下来你也教我吧,我总不能给你丢脸。”

两人说说笑笑地继续画着图,直到苏芷把图都画好了,然后才息灯休息。

沈子安抱着媳妇,感受着她的呼息,心里又热又痒,想媳妇的病也快全好了,等房子盖好了之后,他要把他们的房间收拾的好好的,补给媳妇一个大红色的新房,那时候洞房花烛夜就该到了吧?!

第二天里正带了人来丈量土地,忙活了一番,最后丈量出了六十五亩地,总共需要支付二百六十两银子。

这里买卖土地不仅需要和卖地的人写契,还要到官府去写契留档。

沈子安买的是荒地,只要到官府去就去了,当然村子的里正和在官府有备档的中间人,也就是牙人也要去,沈子安就赶着牛车带着里正和牙人一起去了县地,写了契留了档,这块地就算是正式的归了他们了。

沈子安请了里正和牙人还有帮着办事的官差去酒楼吃了一顿,然后下午才向家里赶,到了家里把地契交给了苏芷,抱着苏芷就转了一圈。

“媳妇,我们要有大房子大院子了!”

苏芷也很高兴,在沈子安把她放下来后抱着他亲了一下,然后就拿着地契进屋子去了,沈子安摸着脸笑的有些傻,然后就欢喜着去把牛从车上放下来,把它拴好了,才进屋子去,看到媳妇的脸有些红,他的脸也红了。

地买好了,就要开始买材料找人了。

李石帮着去请村子里的人帮忙,他虽然离开村子多年,可是他为人仗义,才回来就又和村子里的人处的很好了。沈子安当然也不差。沈子安要盖房子,李石一叫人,来了一大群人,沈子安看着来的都是老实肯干的乡亲们,他就都留下了,房子要盖的快就要人多,何况他打算把这几十亩地都圈起来,那墙的工程就很大,人少还真不行!

沈子安和苏芷商量着给的工钱是一人一天七十五文,一般盖房子都是一天每人六十文的,因为都是村子里的,沈子安又怕苏芷累着,就决定不管饭了,所以多给了十五文当饭钱。这个价钱算是高的了,哪个男人一顿饭能吃十五文啊?别人家不管饭都只给六十五文,高点的才给七十文!

听到这个工钱,村子里又有许多男人跑着来找活儿了,沈家的男人们也来了,不过沈子富沈子贵是来帮忙的,沈子平却是来占便宜的。

第六十三章 亲兄弟明算帐

在农村,盖房子从古至今都是一件大事,只要这个人不是人缘太差了,除了请帮工,亲戚朋友都会来人帮忙,就算不帮什么大忙,站在一旁帮着看着也是好的,至少是要来说上两句话的,如果不露脸,别人就会认为你不重视这家人的大事,也会显的两家人生分了,以后再有事情就不好来往了。

沈子安盖房子,还是要盖个大房子,来帮工的人这么多,整个河边村都知道了,沈家的人也早知道了,当然要来人,哪怕之前闹的很难看,现在也要来人,不来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沈张氏借口着身子不舒服没去,她也有理由,那天在沈子安那里她可是被孙氏推了个大跟头,走着回来时都是一拐一拐的,虽然休息了一天早已经能走动自如了,不过她不想去,想着自已是在沈子安家里摔着的,她不舒服,沈子安怎么的都要来看看她,她倒不是图他多少东西,她要让别人知道她到底还是沈子安的娘,他要是不来,那别人自然会说沈子安不孝顺!

沈有福让三个儿子先去帮忙了,他要等到中午才去,说白了他这是在拿身价儿,儿子盖房他去了就不错了,总不能刚吵完架就巴巴地又跑过去,太丢面子!

孙氏想去,她这人就爱瞧热闹,这次沈子安家盖房,她倒要看看能有多大场面,可是还没等她动,沈张氏就把她叫住了。

“你这有着身子,还动不动就动胎气,没事去那里做什么?还嫌不够丢人吗?在家里老实呆着!要是没事做了,把这双鞋拿去,中午做好了给我!”

沈张氏示意沈珠把没完工的鞋给孙氏。

孙氏要是平时敢装一些头晕肚子疼之类的,可是现在她不敢,谁让那天她自已顾着逃命却把婆婆推了个大跟头呢?从那天回来沈张氏就没给过她好脸子,沈珠也对她话里带刺。要不是她怀着身子,估计要被罚饿着了!

沈珠看着孙氏蔫头耷脑地拿着鞋回了屋,眼珠子转了转,拉着沈张氏的胳膊,说:“娘,我想去看看,行不行啊?”

沈张氏看女儿一眼。想了想,说:“你去可以,不过要和你大嫂二嫂一起去。你年纪也不小了,到那里注意着点儿,女孩儿家要端庄。还有,你到那里是帮忙的,别说一些有的没的,知道了吗?”

沈珠笑嘻嘻地说:“娘,我知道了。你不就是怕我和他们吵吗?不会,你看我什么时候和别人吵过架啊,我就去看看。我明白娘的意思,就算他们再不好,只要能把圣兽请下来,那也是咱们沈家的光彩。”

沈张氏笑着拍了拍女儿的手,说:“你懂事多了,去吧!”

王氏和李氏两人喂鸡喂猪洗碗扫地的一通忙活,终于把家里的活儿忙完了,这才向孙氏说了一声。带着沈珠去了河东边。

几房的男孩子早就随着他们爹一起去了,现在春兰春香春月春草春云这五个女娃儿也随着各自的娘一起去了,春花出来正好看到她们一行人欢欢笑笑地出了门,眼中闪过羡慕的光彩,这时候孙氏在里面骂着叫了一声春花,她立刻就应了一声跑回了屋子里面。

沈子举站在自已的屋子窗前看着外面的一切,白晳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他想着也该去看一下,怎么说那都是四哥盖房子。何况他对那圣兽也很感兴趣,想着为了迎接圣兽,他们打算把房子盖成什么样子。

沈子富沈子贵沈子平到了沈子安家里,沈子富沈子贵都笑着恭喜沈子安。沈子平也在一旁跟着打哈哈,几个侄子跟在大人后面一起说着恭喜,大郎二郎那是真心的,而三房那三个娃儿眼睛四处乱看,嘴 里说的是什么他们自已估计都听不清楚。

“四弟,听说你把这一大片地都买下来了?你这是要做大地主啊!享福了可不要忘记哥哥们,到时候记的接爹娘来享福。”

沈子富看他一眼,说:“养爹娘都是长子的事情,子安前面还有我们三个,你胡说些什么?这话要是被别人听到也不怕被笑话。”

沈子贵也说:“子安是被分出来的,父母自然是要在祖宅养老,谁要老宅谁给爹娘养老,你记的你最想要老宅吧?子安空出那间屋子来,你可是第一个站出来说要占上的。”

沈子平被两个哥哥数落,脸色有些难看,说:“我家儿子多,占上又能怎么样,总比那没儿子的强!占着屋子也是白占着!”

“你!找打是不是?”

沈子贵稳重,不是沈子富那种好说话的有些软的性子,他这些年来在家里默默地付出,一是因为他本身性子如此,二就是因为他没有儿子。在这种‘养儿防老’、‘无后为大’、‘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的时代,没有儿子那就是绝户!生不出儿子的女人比别人低上一头,没儿子的男人都要被人看轻几分!

沈子平这样说沈子贵,那就是在扎他哥哥的心,将沈子贵的脸扔在地上踩,沈子贵再好的脾气也恼了。

“三哥,我这里今天盖房子,你要是来找事儿的就请离开,我这里不接待你了。”沈子安皱着眉头看着沈子平。

沈子富把沈子贵拉到一边去了,沈子贵想到今天是来帮四弟的,瞪了沈子平一眼,不再看他。

沈子平笑嘻嘻地对沈子安说:“子安,听说你这里干一天给七十五文钱?我帮着你看着,或者我帮你去买东西跑腿儿,你不用多给,给我一百文,如何?”

苏芷这时候走过来,正听到这一句,说:“三哥,我们这里庙太小,装不下你这尊大佛,你看到那边没有,那边是西,你请回去歇着吧!”

沈子富演子贵本来就被三弟这句不要脸的话弄的又气又羞,这时候听到苏芷的话倒是不气了,只剩下羞了,想怎么就和这么一个不要脸的人一起来了?他们和苏芷打了招呼,然后就带着大郎二郎去干活了。充分体现出他们和沈子平不是一伙儿的。

沈子平说:“三弟妹,我在和三弟说话,你一个女人不要插嘴。说话这么尖酸,还是对相公的兄长这么不懂礼,对名声不好听。”

苏芷说:“三哥说这话就不对了,子安忙着盖房子太忙了,没空管银钱的事情,这银钱方面就归我管着,你在说工钱的事情,我当然要说话了。除非三哥你是来帮忙的。哟,三哥和我家相公这关系,本来就该是来帮忙的,刚才我估计是听错了,你要一百文不是要工钱,是要买东西的钱,是吧?不用你麻烦了,买东西这事我们交给石头哥了,这种事情他比你清楚。”

旁边的人都呵呵地笑起来,想沈子安这媳妇看起来挺温和,说话也不叫不嚷的,可是一串话说出来还真是把人堵的没话说,一看就是个聪明的。

“沈老三,这是你兄弟盖房,你好意思要工钱啊?别笑死人了!”

一个长的有些黑的瘦高汉子笑着说,这人叫沈树根,是树根嫂子的相公,他平时就和李石沈子安关系不错,是个不错的瓦匠,李石就把他请来了。

另一个长的挺壮的男人也说:“我还真是没听说过亲兄弟盖房还要工钱的,不要说咱们河边村,就是咱们这方圆百八十里也没这一号人啊!沈老三你要是要可就被人戳脊梁骨了。你是不想走子安这门亲了吧?”

这人是李嫂子的相公,叫李庆,是个不错的木工。

三郎眼睛转着说:“亲兄弟明算帐,我爹干活了,当然要要钱了,这有什么错的?不但要给钱,还要道谢给摆席呢!”

四郎说:“好吃的,好吃的!”

五郎流着口水在一旁咬着手指头。

在场的大人都愣了一下,然后都哭笑不得,想这三郎看起来挺精,怎么总办些傻事啊,这要是什么爹娘才能教出来?苏芷的脑子里转出来一个这些大多数不识字的村民们想不出来的词,那就是奇葩!这个三郎那就是一个奇葩啊!

沈子安说:“三哥,我看你的腰还没有好利索,我这里没什么活儿需要你干,更没有人帮着你看这几个孩子,你还是领着他们回家去吧,不要一会儿腰疼了或者孩子碰到了又赖到我们头上。快走吧!”

旁边的人都笑出声来,他们可昨天都见到了孙氏装动了胎气结果被苏芷一声‘蛇’吓的跳起来的那场面,真是太好笑了。想想这两口子好像是都总是扭腰和动胎气,说不得这以前都是装的!

沈子平脸皮再厚,这时候也呆不下去了,知道在这里也捞不到工钱了,他也不想在这里做白工,想着反正他来过了,是沈子安让他走的,以后他也别想挑自已的理儿,不如回去歇着,他叫上几个儿子就回去了。

“四哥,你真是关心三哥,他昨天是腰还疼呢,可今天还非要来给你帮忙。”

沈珠笑眯眯地说,王氏李氏和几个女娃子跟在后面,她们来的时候正遇到沈子平,沈珠这是在给沈子平找脸儿呢,再怎么说现在沈子平也和他们住一起呢,给他挽回面子就是给自已挽回面子。

苏芷看着沈珠,一看这少女的眼角眉梢就知道这不是个善茬儿!

第六十四章 沈珠的未婚夫

沈珠长的很清秀,穿着玫红色的上衣浅蓝色的裙子,头上还插了一根银步摇,这在乡下也算是很好的穿着打扮了,十多岁的姑娘一朵花,再加上那双眼珠子灵活嘴角含笑,很是招人看。

苏芷却觉的这姑娘眉梢上挑,眼珠子太灵活,那笑容也有些假,说的话听着也怪别扭的,一下子就觉的这人挺虚伪的,不是好相与的,她认出了沈珠,想这就是自已的小姑子啊,姑嫂关系自古不好处,虽然有那处的很好的,可显然自已这一个不在其中,就算这小姑子想和她好好处,她还不想呢!

苏芷想起来上次和沈珠见面时的事情,那是在那个老道带着一群人去说她是扫把星那天,沈珠站在沈张氏身边,虽然人多,可是沈珠的存在感还是很强的,打个比方,一堆绿叶当中有朵红花,想不注意都难,何况沈珠当时还说了几次话,苏芷记性好,记的可是清清楚楚的。

沈珠当时和自已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指责自已的,一个小姑子,指责被人欺上门的嫂子不好好礼待来人。自已和相公被要求分家出去里面也有她的一份功劳,当时她可是对沈有福说自已霉运强,说会影响到沈家老五沈子举,估计就是那句话让沈有福下了决心把他们分出来。就这样的一个小姑子,端着大家闺秀的样子使坏,苏芷对这种人一点儿好感也没有。

“四嫂,你的病真的是好多了,恭喜啊,只是这脸上还有一些痕迹,我那里还有一些脂粉,我一直没舍的用,给四嫂你用了吧,如果四嫂把脸抹白了。说不得也是个美人儿。”

沈珠见苏芷看着自已打量,走过去笑着说,她声音很好听,像是铃铛似的,很喜庆的声音。

苏芷却不喜庆,想这妮子话里带刺,哪有小姑子在这么多人跟前说自已嫂子脸上有东西的啊?还说嫂子是个美人儿。这都成亲了的女子,被人在一群男人跟前这么说可不是什么好骄傲的事情,何况还是个抹白的假美人儿!

“这是小姑吧?多谢你的脂粉。你还是自已留着用吧,说不定到成亲的时候有大用处呢。嫂子我是有相公的人了,这整天风吹日晒烟薰火燎的,也用不着那个,不像小姑你绣绣花就行了,看这手指头嫩的,这里也没有你可以忙的。不要把手弄粗了。”

苏芷笑眯眯地说,想你不给我脸儿,我也不给你脸儿!

沈珠被苏芷说到成亲的事情,一个黄花闺女在这么多男人面前也羞躁了,根本就没顾着体会苏芷别的话的意思。

可是别的人可就想到了,看着沈珠那张搽着粉的脸儿,看着沈珠那身衣服和头上的银步摇,再看她那双又细又白的手,虽然都承认这姑娘是好看,可是也都明白这样的姑娘是个娇养的。估计除了绣花什么也没干过,就算会也是个懒的!

一旁的人里除了男人还有来看热闹帮忙的女人,她们看着沈珠的长相就已经心里酸溜溜的了,沈珠的衣服首饰更是眼红了。这时候可算是找出了沈珠的毛病来了,那就是太娇太懒,就是个绣花枕头!

“哟,大山,你也在这里啊!对啊,你可是子安兄弟的妹夫了。怎么能不来帮忙呢?快过来,你小媳妇也在这里,打扮的可是真俏啊!”

一个妇人突然叫起来,大家伙儿的脑袋一下子都转过去了。目光就集中到了一个小伙子身上。

那小伙子大约十七八岁,长的浓眉大眼,皮肤微黑,穿着深蓝色上衣黑色裤子,脚下一双布鞋,这时候正红着脸抓着头发傻笑,眼睛看着沈珠,眼睛里面全是欢喜。

沈珠的脸色一下子从红转成了白,想怎么在这里遇到这人了?!这个正傻笑着的就是她的未来夫婿宋大山!看他那傻乎乎的样子!沈珠对苏芷说了几句场面话儿,急忙忙地就进了院子里,听着外面传来的哄笑声,她脸儿是从白转青,细长的手指把帕子拧成了绳儿!可是表面上还不能露出不喜来。

外面的人纷纷笑闹着宋大山,说他媳妇有多好看多能说会道,说他和沈子安当亲家可算是有福气了,闹的宋大山红着脸又去忙了。

苏芷惊讶还能看到沈珠的订亲对象,想到沈珠当时的那个样子好像不是见到订定对象时的娇羞吧?倒像是恼羞。再想到宋大山那欢喜的红了的脸,心里想这两人将来指不定成不成的了呢,沈珠那样子哪像个愿意嫁给庄稼汉子的人啊,说不得她现在心里正想着如何退了这门亲事呢!

苏芷为宋大山庆幸,虽然被退亲不是好事,可是总比娶了沈珠这么个心太高的女子要好,这种女子心不安定,娶回去日子也过的不安稳。不过这都只是她的猜想,她又不关心沈珠,这事儿只在脑子里面一闪,就又开始关心自已的事情了。她连忙上前和王氏李氏寒暄,又和几个小侄女互相认了。

苏芷和李氏那是说过话的,知道这个二嫂为人纯善,再见面两人都笑容满面。对王氏苏芷也是笑的温和,当初她从篱笆缝儿里看到过王氏,觉的这人不是坏人,只是有些古板,就是那种‘只管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听沈子安说她对他还是挺不错的,而且沈子富也来帮着他们了,她也没拦,苏芷对她也还是有好感的。

“春兰春香春月春草春云,名字都起的很好,长的也好,两位嫂子真是有福气。”

苏芷看着五个女孩子夸着,她这倒不是说客气话,沈家人不管人品如何,长的都是出挑的,这几个女孩子虽然都有些瘦,肤色也有些黄,可是个个长的眉清目秀的,而且看着就都是纯善的,很让人喜欢。

春兰春香春月都有些害羞地低下头,春草春云还小着,抬着脸看着苏芷,脸上笑的像朵花,显然是被夸了很欢喜。

王氏李氏也都客气着回话,被旁边赶来看热闹的妇人们一起夸起来,一时间很热闹,都是夸这几个女孩子的,惹的王氏脸上都笑的幅度大起来,毕竟女儿们被夸,这是名声好,对她们将来的婚事有好处。

沈珠听着那阵阵笑声,心里不舒服,夸她那些侄女的话在她听来就是在嘲笑自已,她又烦心着自已的婚事,坐都坐不住,最后看到四郎从屋子里面出来,嘴里还鼓着,明显是刚偷吃完了,她上前去揪着四郎就向外走。

“四嫂,娘打发四郎来叫我,她身子不舒服,叫我回去伺候着,等有空儿我再来帮嫂子你干活儿。”

苏芷笑眯眯地说:“那就快回去吧,伺候娘才是紧要的,我们这里不打紧,等房子盖好了,来给暖房就好了。”

苏芷想你们最好不要来了,帮什么忙啊,还不够添乱的呢!

沈珠笑了一下,然后连四郎也不顾了,风摆杨柳地扭着细腰走了,路上又遇到宋大山,连看他一眼都没,走的更快了。

四郎被揪出来还以为要被揪回家,本来就不高兴,现在一看没自已事了,转身就又想窜人群里去玩儿,被苏芷叫住了,她递给四郎一块糖,刚才给了几个女孩子几块,这还剩下一些,她就是来哄来玩的小孩子的。不过给四郎可是用来套话的。

“四郎,你什么时候回去的老宅啊?你回去了也不说一声,我好把糖多给你几颗,你好拿去给你阿爷阿婆几颗,还有你娘和姐姐。你都不知道和四婶娘说一声再走,这是没礼节,我一会儿还是让别人把糖带回去吧。”

四郎眼睛一亮,口水流出来,急忙说:“四婶娘,我刚才没回去,我没有不懂礼节,我现在回去,你让我把糖带回去吧!”

春草在一旁说:“你骗人,你没回去怎么小姑说你来叫她了?明明之前你一大早就来了!你是想骗糖!四婶娘,不要给他,他最馋了!”

“我没有!我真没回去,阿婆没叫我喊姑姑!是姑姑自已一来就抓着我来这里的!”

旁边的人一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这是沈珠想离开找的理由啊,立刻旁人对沈珠的印象又低了一层,想这还真是懒,亲哥哥盖房子,刚来一会儿什么都没看就要走,还会撒谎骗人,这种女子品行不行!

王氏和李氏看了苏芷一眼,想这个四弟妹刚才问四郎这话,是无心的,还是故意的?不过不管是怎么着,她们想着不惹苏芷就行了。至于别人说沈珠的当了,她们两人一点儿都没不高兴,沈珠虽然没有真刀真枪地欺负过她们,可是暗地里可是没少给她们找麻烦。她们又没法子收拾她,现在有人收拾她了,她们不生气,还有些高兴哩!

沈珠匆匆忙忙地回家,根本不知道她才一走她的主意就露了馅,她现在心里全是关于自已这桩婚事的烦恼。

“娘,看你们给女儿定的好亲事,女儿可是丢死人了!”

沈珠一到家,见了沈张氏,立刻就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了,话一出口,她的眼泪就像是断了线的珠子似地掉了下来。

第六十五章 锦衣玉食的承诺

沈珠觉的自已真是委屈极了,她自认为自已长的很漂亮又聪慧,自已的哥哥还是个童生,明年那就是要去考秀才的,小哥才华横溢,肯定能考中秀才,将来还要去考举人考进士,说不定运气太好一些,能中了状元!那她就是状元的妹子,怎么能嫁给一个种地的庄稼汉,那她这一辈子不就只能当个农妇了吗?

沈珠越想越委屈,哭的眼睛都红了。

“这是怎么了?你哭有什么用?出了什么事情你倒是和娘说啊,是谁欺负你了?是不是你那个四嫂?”

沈张氏见女儿一进来就哭的梨花带雨,被吓了一跳,还以为出什么事情了,等她听到沈珠说到她的亲事,听到只是被人笑话了,她才松了口气,拉着女儿到身边坐下,拍着她的背轻柔地问着。

沈有福这个时候听到动静也进了屋子,看着小女儿哭着回来了,也皱着眉头问:“怎么?你去帮忙他们还敢欺负你?他们怎么欺负你了?”

沈珠拿着帕子擦擦眼泪,说:“爹,娘,你们误会了。不是赵小妹,她哪有那样的胆量?女儿又哪是那能让人轻易欺负了的人?!”

“那是谁啊?你大嫂二嫂不是和你一起吗?她们就看着你被人欺负?”

沈张氏看着这么半天那两个儿媳妇也没进来,这是没一起回来了,怎么女儿哭成这样她们也不跟回来,真是对她们太纵容了!

沈珠拉了一下沈张氏,红着眼睛说:“娘,你女儿我能让别人看到我哭成这样子吗?大嫂二嫂根本不知道我哭了,我是自已先回来的。女儿哭是哭女儿命不好。刚才我在四哥家里看到宋大山了,就是你们给我订的那门亲!你们是没看到,乡亲们都笑话我呢!害的我都没脸了!他还在那里笑,傻子似的!你女儿我将来就要嫁这么个蠢人吗?我的命好苦。爹,娘,都怪你们,怎么给我订那么个人啊!”

沈有福一听是这么回事,也不急了,翁声翁气地说:“我当是什么事情,不就是遇到大山了吗?他家就在旁边的宋家村。他舅舅又在咱们村,他和他舅舅学盖房的手艺,现在你四哥请了他舅舅盖房子。他肯定也跟着一起了。你见到他是正常的。这村子里的人都知道你和他订了亲。大家伙儿怎么会笑你?就算是笑闹一下也是闹着玩,你当什么真啊?平时你不是最天不怕地不怕的吗?”

沈珠气恼极了,眼泪又流出来,声音也高了一些,说:“爹,都是你给我订的好亲事!你是没看到他那个样子!长的傻头傻脑的就罢了,还是个笨的。冲着我乐个没完,别人能不笑话我吗?他穿着那一身粗布衣了,上面全是补丁,看着就穷酸,女儿和他站在一起根本就不配嘛!你是想让女儿将来嫁过去吃苦受累吗?”

沈有福终于明白女儿为什么这么哭闹了,原来是嫌他给订的这门亲事太低了,嫌那个宋大山家太穷了。他其实又何尝不知道呢?可是当年不是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吗?现在看着女儿长成了一朵花似的,那聪明伶俐的劲头儿一点儿都不像个乡下妮子,就是嫁给城里的少爷做少奶奶都是可以的,却要嫁给一个庄稼汉。他心里也不是不堵的慌啊!

沈张氏见沈有福脸黑下来,连忙扯着女儿说:“这不怪你爹,当年大山的爹救了你五哥,你爹一感激就想要报答人家,结果大山的爹当时就相中了你,让你做他的儿媳妇,当时旁边围了好多人啊,你爹就没抹开面子推掉,就成了这样了。真是委屈女儿你了!可是你爹当时也没法子啊!”

沈有福也说:“当时他家里的条件比咱们家还要强上一些,爹想着你嫁过去也不会受委屈,就没推了。谁能想到会是现在这样子?”

沈珠越听越伤心,拿着帕子捂着脸哭道:“我不管。我相不中那个宋大山,我不想嫁给他当个农妇,在家里我都没有干过重活儿,你们把我娇养着,就是让我去给别人家做牛做马去的吗?那不如从小就让我吃糠咽菜地长大啊,那样我才会觉的嫁到他们那个穷家是享了福去了!”

沈珠这是真的哭的伤心,她从小娇养着,也和沈子举认了字,看了一些话本,向往着那种才子佳人的日子,当然她也知道那是话本,生活中不可多得,而且她觉的才子都是穷学生,就像她小哥这种,有才华有相貌却没银钱。沈珠更喜欢金银珠宝绫罗贯缎,她想要过那种话本中小姐的生活。那她就只能找个有钱的,然后再有一个当官的哥哥,这一辈子她就算是掉到福窝儿里了!

但是她却订了亲,这订了亲的女子一辈子就是被定下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乞丐她就要跟着满街走,嫁给宋大山她就要整日地做农活了,金银珠宝华衣美食马车仆人都只能成了妄想!

沈珠她不甘心啊,想到自已这长的花一样儿的脸蛋以后要在柴米油盐中变成老太婆,她就哭的眼睛都疼了。

“你这孩子!小点儿声!”沈张氏拍了沈珠两下,说:“也不怕被人听到,你三嫂今天可是在家里,你要是不怕被她听到给你四处说去,你就再大声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