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一点,赵大梁猜对了一半,还有一半的原因是,那家就是离河边的人家了,要是把那里也买下来,到时候在河里弄水也是方便的。

赵老婆子一听,说:“那这地我们要不回来了?这园子没办法扩了?”

赵大梁心里也是有些不甘心的,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晚了,让他去向李石说,他不用想,就知道肯定没戏,还会被人给嘲笑一番。

赵小花眨了眨眼睛,说:“二哥,要是买不下来就算了,要是有钱去镇子或者县城里买个院子,那可是比在这里有个大园子要风光百倍了。”

赵小花其实对于住在这河边村十分不满意,在这里,她就算是穿上最好的绫罗绸缎,戴上一头的珠翠,也是给一群的农夫农妇看,就算有机会见到镇子上的小姐少爷,一说家里是住在乡下的,哪怕打扮的再好,也会被人给白眼吧?赵小花可是早就想离开这个小村子进镇子或者县城去住了。

赵小花想到如果住到镇子上,她就可以常常看到钱广了,那她一定会想办法让那个钱广对她动心的。

张庆娘一看赵小花那表情,就猜到她在想什么了,不过她也不打断她的心思,因为她也是想着在镇子和县城里面置房产的,这乡下是风水好,可是总是窝在这里也不像个事儿。对她来说,与其把她的银钱花在这里扩个园子,不如去镇子上面置些产业呢。那总是把握在她的手中的,不像在这里,盖在赵家的宅地上面,总觉的是他们赵家的了。

“小花这话说的很对,你哥哥就打算在镇子上面买个铺子,倒是正好再买个宅子了。到时候忙活起来晚了,可以在那里歇着。”

张庆娘赞同着。

李老婆子对在镇子上买铺子买房产都同意,可是她同时也想着把这园子的事给处理的好了,她李老婆子在这村子里面生活了一辈子了,这一辈子,虽然受过穷受过累,可是还从来没有受过气呢,哪个要是给了她气受的人,不被她骂个狗血淋头啊。现在儿子出息了,家里有银子了,更是不能受这个气了。

“儿子,儿媳,这事不能就这么完了,别人家咱们不管了,咱们前面那户人家,你们得让他们改了主意,把地卖给咱们,那样照样能扩个园子,就算是没他们的大,可是也能让他们知道咱们赵家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赵大梁和张庆娘对视一眼,赵大梁是认为多花银钱只为了这口气有些不值,而张庆娘认为她的银子盖了这间大房子已经很好了,再多扩个园子真是没多大用,不如去镇子上面买更有用的房子。

“你们要是不把这口气给我争回来,我就不活了!”

李老婆子一看儿子儿媳妇不说话,坐在那里就拍着大腿哭叫起来。

张庆娘眉头一皱,厌恶地想这可真是乡下蠢妇,不过她那眉头也只是皱了一下,然后就换成了着急的表情,担忧地看着赵大梁。

赵大梁也对有这样一个娘感到头疼。

“哎哟,这是谁让咱娘这么哭啊,二弟,二弟妹,你们怎么也不劝着一点啊,我就猜不是你们不孝,可是你们也该劝着一些,给咱娘出气啊!”

第二三一章 大柱媳妇的小算盘,喜气报信

说话的是大柱媳妇,手里拉着铁蛋,后面跟着赵大柱,这一家子都来了。

自从赵大梁回了村子里面,和张庆娘成了亲,这赵大柱一家子就总是来,不是在这里吃饭,就是顺手拿些东西走,张庆娘也不是软的,几个回和下来,就让大柱媳妇不能再随意地拿东西了,不过还是时不时地过来吃饭,只要他们不过份,张庆娘也懒的理会了,张庆娘深知手下有人的好处,她是不介意用些饭菜收拢赵大柱两口子的。

大柱媳妇这张嘴,那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她想找茬儿的时候那话带着刺,她想巴结人的时候,那嘴就像是抹了蜜一样,赵大梁家里发财了,她上门来总是说好话,不过有的时候她也是会借着巴结李老婆子来打压一下赵大梁和张庆娘的,现在就是如此。

赵大梁挑起眼来说:“大嫂,你怎么知道我们没劝啊?不清楚事情的原尾,你就不要说话,这是一家人,要是换了别人,你这么说话,那可是要结怨的。”

赵小花也在一旁说:“可不是,大嫂,我也在这一旁呢,二哥二嫂劝咱娘了,我可看到了。再说了,我也在一旁,娘在这里生气,你是不是也说我没劝咱娘啊?”

赵大柱在后面拉了一下媳妇,说:“让你别乱说话,看,把二弟给惹恼了,娘生气肯定不关二弟的事情,二弟这肯定也劝了娘了。”

大柱媳妇回头瞪了一眼自家男人,然后回头又换了一副笑脸,说:“我这不是担心娘吗?我当然知道二弟和二弟妹最在意娘了。我只是顺口那么一说。二弟,你怎么当成真的了?你可不要和大嫂较真儿。还有妹妹你,你从小就看着大嫂,我什么脾气你还不清楚?”

大柱媳妇心里面想这二弟自从有了银钱。那对自已这个大嫂就敢这么呵斥了,想以前还不是来自家借过银子?现在出息了,就成了白眼狼了。啊呸!还不是抛弃了发妻,靠着个来路不明的女人发财了,有什么可得意的!

张庆娘见大柱媳妇吃了瘜,对她说:“大嫂,正好你来了,我们劝了娘半天,她这都不消气。你嘴巴甜,就劝劝娘吧。”

“这到底是什么事啊,你们和我说说。”

大柱媳妇立刻打听着,她对能让自家这个刁钻的婆婆动这么大气的事情可是好奇了,心里想着肯定和那东边两家有关系。

赵小花就开了口把这事从头到尾地说了。

铁蛋在一旁说:“阿婆。我要大园子!要大园子!月月家里有大园子,别人都笑话我,说我家没有,说月月不会喜欢我。阿婆,我也要大园子!那样我就能叫月月来玩了,她就会喜欢我了!”

铁蛋对月月是很喜欢的,月月长的玉雪可爱,像个粉团子一样,铁蛋从见到月月起。就喜欢跟着她后面跑,大人逗小娃总爱说娶媳妇娶媳妇的,他就想着将来一定要娶月月做他的媳妇,可是他这话一出口,就被所有人笑话了,都说月月才不会喜欢他。

月月也确实不喜欢铁蛋。这不是因为铁蛋的原因,而是因为铁蛋的家人,月月听别人说过铁蛋的家人对她的爹爹娘亲不好过,小娃娃的心里面很单纯,对自已好的人不好,那就是坏人,她自然不爱理铁蛋了。

而铁蛋听到的却是别人都说月月家有银子有大园子,这才不理会他,他自然也是想要个大园子的,这样他就能娶月月了。

李老婆子对铁蛋那是疼爱的,这是她唯一的一个孙子,在她心里,赵大柱就算是过继出去了,那也是她儿子,这孙子也是她孙子。

“好,好,我的宝贝孙孙,你要大园子,咱们就给大园子,等你长大了把那个月月娶回来,让她天天给你做饭吃!”

李老婆子想着那个月月长的挺水灵,她也是稀罕的,尤其是沈子安两口子疼月月好像疼亲闺女似的,她想着以后要是给嫁妆,也得给上不老少,到时候把月月弄进门来,还怕沈子安和苏芷不向着他们这边,看那李石和柳四娘还怎么借着沈子安两口子的帮助在那里显摆着气她!

李老婆子现在对李石和柳四娘那是怨念十足,一心一意地想着要让他们不好过了。

大柱媳妇也笑着说:“我们家铁蛋将来肯定有出息,那个月月指不定配的上配不上,那妮子一看就是个小骨架子,将来肯定屁 股小,说不定不好生养。不过不好生养也没事,只要她乖巧,给相公纳妾,那样也容的下她。”

赵大梁在一旁听着,看着赵大柱也在那里乐着听着,微微皱眉,想这大哥大嫂心也太野了,打的这主意可够好的,他们有几斤几两,他们自已也不清楚!

赵小花在一旁也是乐着,只是她就当个笑话在听。

而张庆娘却不认为这是笑话,她现在肚子里面一团火,脸上却没带怒容,就好像没听到这些话似的。

张庆娘心里想好啊,这铁蛋张口闭口他要大园子,这是小娃不懂事,可是这李老婆子还不懂事吗?居然说什么铁蛋要大园子,就给他大园子,她这话说出来,不就是想把这份家业给了铁蛋了吗?!这话就算是哄小娃子的,可是说出了口,以后也是会上心的!她花银子置办起来的家业,那是要给她以后的娃的,不是给别人的!

张庆娘的心里十分的不满,本来对扩园子就不是多么热心,现在更是铁了心不想扩这个园子了,她可不想把家业给了别人!

大柱媳妇也是个有些脑子的,听着李老婆子的话,心里面也打开了小算盘,想着要是真能把这大房子弄到手里就好了,不过这得让大梁两口子离开这个村子,到时候房子弄不走,肥水不流外人田,到时候不就归了他们了?大柱媳妇越想越觉的是这么回事了,心里就想着怎么才能把房子搞到手,却不知道张庆娘已经开始提防他们了。

大柱媳妇因为对这房子产生了想法,自然是希望这园子能扩成了,所以她把说服前面人家把房子地卖给他们家里的任务拉到自已身上,说一定把这事办的妥妥的。

张庆娘看着大柱媳妇那笑的快歪了的嘴,心里面冷笑了一声。

李石知道了赵家也想买地的事情后,不用说,心里面也是极为的舒爽,看着柳四娘,想这也算是给柳四娘出了口气了。

正在两口子为了这事高兴的时候,就有人来给他们报信了。

来报信的是喜气。

喜气对他们说了赵家人想要给他们前面那家人家加银子,让他们不把地卖给李家了,让他们早做打算。

喜气说她只是被李老婆子打,所以这才跑来送信的,就是不想让李老婆子如愿了。还求着他们不要对别人说是她来送信的,并且话里话外的说了赵大梁和张庆娘是不太想扩地的,这只是李老婆子闹腾着要这样,要不就上吊,才不得已这么做的。

等喜气走了,李石和柳四娘说这事,他觉的喜气不像是有那么大胆子的人,而且她给赵大梁和张庆娘说的好话太多了。

“我怎么觉的倒好像这是有人让她来送信的啊,我不是为他们说话,只是这么觉的。”

柳四娘最终还是说出了口,她看了一眼李石,有些担心他为认为她是给赵大梁说话,毕竟那人之前和她的关系太尴尬。

李石拍拍她的手,说:“我也是这么觉的,你不要多想,你现在是我的媳妇,你记的这就行了。我是不在意你以前的身份的,要是在意,哪还有咱们现在的日子?”

柳四娘心里一松,想是自已多想了,李石和她认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在她还是赵家媳妇的时候,他们就认识了,现在好不容易能在一起,她是真不该再对他的心怀疑了,那可真是糟蹋了他对自已的心意了。

柳四娘算是真的把自已从从前的阴影里面解放了出来。

“我觉的这事不是赵大梁让来的,是那个张庆娘。想来这妇人是不想在这村子里费太多的银钱,又不想阻止破坏了她和李老婆子的关系,这才想出这么一招来。这妇人心机也是不浅,以后防着她点儿。”

李石以前在大户人家做过事情,虽然只在外院当差,可是也是听过内宅那些女人勾心斗角的事情的,张庆娘这种小把戏在他看来只是最拙劣的,不过显然用在这件事情上面也已经足够了。

柳四娘说:“那是自然,那人就是菩萨转世,我也是不会和她走的近。”

李石握着她的手,说:“是让你和弟妹说一声,虽然弟妹可能看的比咱们还透,不过也是提醒一声。”

赵家到底没有买到前面人家的房子地,因为李石已经给了银钱,而且连契约都签了,他们现在住着不搬走,也只是因为李石不急着用这地,就让他们先再住着。

除了赵大梁和张庆娘,赵家别的人都是失望极了,不过也没法子了。

光阴如水,转眼就过了半个月,沈子安家里的园子已经完全整理好了,连花草都种上了,那湖里也是已经水波闪闪。

而这时候,这春天以来的第一场雨,却是迟迟不掉下一滴来。

第二三二章 惦记上池塘了,花婆子

天气一天比一天热了起来,可是这天上还是没有下一滴雨,水田里越来越需要水了,可是这河水的水位却是越来越低了,再这样下去,很快就要不够用了,村子里的人都开始有些焦急了。

自古以来,春天来了就会下雨,一般在清明前后就会下雨了,到了谷雨时节,那雨就更该下的多了。

俗话说‘谷雨前后,种瓜种豆’,讲的就是这时候温度和水份是最好的时节了,只是这一年,不管是清明还是谷雨,天上一滴水都没有掉下来。

河边上今天依然有着一群女人在洗衣服,都在说这下雨的事情,个个都是担忧的,不要说她们都是庄户人家,要靠种地为生,就是不种地,这不下雨,到时候粮食欠收,去买东西那花费的银钱也要比平日多了,她们怎么能不担心?

“这天儿可是真热了,却一滴雨要下来的意思也没有,难道今年是个旱年?那我们这庄稼可怎么办?”

一个媳妇说着,她用沾着水的手在脸上扑了扑,让脸凉快了一些,不过眉头还是皱着,显然还是着急的。

另一个婆子接口说:“可不是,这天也太热了,往年这个时候可是没有这么热过,还一场雨也没下过,看这河水都低下去了。”

众人都看着眼前的河水,这条河是她们常常要看到的,那水位高低只要细细地看,都能看出来。

“唉呀!这河水真是低了太多了,连那边那块石头都露出来了。去年可是没露出来!”

又一个妇人指着旁边的一块石头说,那块石头离河边远些,是最近刚从水面下露出来的,上面还铺满了灰绿色的东西。一看就是在水里长年呆出来的。别人一看,也都纷纷点头,她们都总在这里洗衣服。自然知道这块石头是新露出来的。

树根嫂子李嫂子几人也在一旁洗着衣服,听到她们的话,互相看了一眼,都是叹了口气,她们心里也急,可是也知道再急也没用,这是赵说这事儿。心里越急,现在已经到了听着这事儿心都火烧火燎的了。

汪花枝今天也在这里洗衣服,她有些担心地问:“这天不会真的一直这么不下雨吧?我家里可就指着那两亩地呢。”

汪花枝就一个女人带着个儿子过日子,孤儿寡母的,家里只有两亩地。而且那地也在河东边,本来产量就少的可怜,如果再不浇水,肯定是没有多少收成了。别人家里有男人还可以去打短工,她家里却是走不了这条路,自然是更着急。

李嫂子说:“你不要急,你家里那田是麦子,总算不是水稻,要是水稻。那才真叫可怜了。哎,我家里有三亩水稻呢,现在正发愁呢。”

“可不是,我家里也有三亩水稻,咱们村里这种水稻的人家可是不少,要是一直不下雨。这河水再少下去,肯定不够咱们所有人家的水田用水。”

树根嫂子在一旁用力地用棒子打着衣服,好像是想把心里的火气给打出去。

汪花枝被她们一说,心里想也是,自家是麦子,只要再坚持一个多月,那怎么都能打上些粮食来,总比那种上去了却找不到水而长不大的稻子要好多了。

她们这边一说水田的事情,旁边那些妇人也说了起来。

树根嫂子看她们越说越急,虽然自已心里也急,还是说:“大伙儿都不要急了,这才什么时候?往年连着天地下雨的时候还没来呢,咱们可不能着急了。说不定过几天就下雨了,那时候一场雨顶了三场雨。”

不少人因为树根嫂子的话心里面松了一些,不过还是有人没那么乐观,刚来的花婆子就是其中的一个。

“一场雨顶三场雨?哪有那么容易?我看今年说不定就是要大旱了,你们看这河水都少了,老婆子我活了这么多年,从嫁到这河边村来,就见过一次这河水这么低过。那一年可就是个大旱的年头,那一年,村子里面可是饿死了人,不少人卖儿卖女呐。”

花婆子这话一出口,一些年纪大一些的妇人就脸上露出了心有余悸的表情来,显然她们也是记的那一年的事情的。

像李嫂子这些年纪的媳妇,虽然当时年纪不是太大,可是也是有记忆的,听了也是不知道说什么了,想着要真是那样的大旱,可就坏了。

花婆子看自已的话吓住了这些人,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她就喜欢别人因为她的话变了脸色,好像那样就显的她多重要似的。

“不过你们也别太担心了,我看今年也未必像那年一样。你们看前些日子沈家老四那园子里面还挖出了水眼,说明咱们这里的水还是挺足的,还怕没有水用吗?”

花婆子这话一出口,那些妇人又都好像在干渴的时候被喂了一口凉水,觉的好像情况还没有想的那么差。

“可不是,地下面还有水,要是不下雨,咱们挖井也能挖出水来了,怕什么?”

“就是,这河水现在虽然落了,可是这不是还没有到最热的时候吗?”

“到时候就算这河里的水不够用了,福园里面不是还有水吗?”

“是啊,那天我去看了,沈家老四那园子里面的池塘那叫一个满荡,水多的都要向上漫了,可是比这河水的水都要多了。”

“那水眼真是好,说不定是连着大青山里的水眼呢!”

“子安两口子的心眼都好,到时候肯定能让咱们用那水。”

“这下子不用发愁了!”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都想到了沈子安家里那一池的水,觉的可是比这河里的水好像多多了,至少那水没像这河水一样向下落啊。

树根嫂子听着这些人的话。心里面想这些人还真是不见外啊,那个池塘可是人家沈子安和苏芷的,在人家的园子里面,让他们一说好像他们想用就能用了一样。不过她们也想要是真到了大旱之年。如果福园的池塘里面有水,肯定是有人要去用的,而沈子安和苏芷还真是不能拦着。否则肯定会犯了众牛 当然,她们也都觉的沈子安两口子肯定不是那种明明有水却不让人用的人。

“哎,你们看,那不是子安媳妇吗?她正过来了,咱们问问她她家那池塘这几天水有没有向下落。”

这些人正说的热闹,花婆子眼尖,就看到苏芷过来了。立刻大声地说着。

苏芷穿着一身浅绿色的衫子,一直到了膝盖上面一点儿,下面穿了蓝色的宽松裤子,裤脚盖着半个脚面,下面是一双深蓝色布鞋。上面绣着绿色的花纹,这样的穿着是乡下妇人常做的打扮,也有人穿裙子,只是那样太浪费布料了,而且要是做起活来也是不方便的,所以那么穿的人还是少。

苏芷穿这么一身,是因为觉的热了,这么一身显的凉快一些,要知道这时候的裙子下面也是要穿一条裤子的。等于多穿了一层,苏芷想着现在这种古代不能露出腿来,也不能为了好看就多穿一层了,她才不受那个罪。

不过苏芷就是这么一身,那么款款走来,在一群妇人眼里。还是觉的她长的又好穿的又体面。

“各位嫂子婶子好,今天这天可真热,你们在水边上还凉快吧?老远就听到你们说说笑笑了。”

苏芷笑眯眯地上前招着招呼,手里的帕子抹了一下额头,她出来时就用水把这帕子弄湿了,用来擦脸,这样还能降降温,她觉的这天儿可真是太热了。看着这些女人在河边上洗衣服,虽然这柳树叶子没遮住多少阳光,还是觉的她们很凉快。

众人连忙和苏芷打招呼,都让她过来坐坐。

苏芷的人缘现在可是极好,她那个炕的法子可是没白给出去,因为这个冬天大伙儿都过的比往年暖和,至少能睡个暖和觉,白天能做个暖和的地方。这份暖和可是苏芷给出来的,大伙儿都承着她的情,觉的苏芷是个好人。而且苏芷本身是个好相处的人,总是见人就笑,虽然笑的不是那么眉眼弯弯的,但是嘴角只那么微微一挑,就让人觉的她对你是真的很亲热,所以都喜欢和她处着。

苏芷见树根嫂子几人也在,就走下了河坡,找了一个还空着的石头坐了下来,而不巧的是,这地方旁边正是坐着花婆子。

“花婶子好。”

苏芷笑着和花婆子打招呼,她对花婆子没好感,这个婆子就是个长 舌 妇,可是也没有多大的厌恶,因为那是妇人的通病,只要没多大的坏心,苏芷也是不会去厌恶的。她和花婆子打招呼,只是顺口而为,并没什么损失,可是要是不打招呼,得罪了这么个长舌妇,到时候指不定她会说她些什么呢。

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苏芷就是这么想的,尤其是这个小人还可能是个爱说人是非的老婆子时,更是能不去招惹就不要招惹了,有时间也不能浪费在这种人身上啊。

“哎,好好好,子安媳妇你也好。”

花婆子却是因为苏芷的一个招呼欢喜极了,现在谁不知道这沈子安的媳妇是个有福气又有本事的人啊,和她说话都是个舒服的事情。花婆子和沈家的关系不是太好,因为当初她把沈家大姑娘沈玉的事情给说漏了,沈家的人见了她就没好脸,而她也常拿这事挤兑沈家人,尤其是在和孙氏吵嚷的时候,那可是尽可能地大声叫嚷,十次有七八次会因为这事赢了。可这也闹的她和沈家伤了和气。

现在苏芷见了她笑着和她打招呼,她心里想这苏芷就是懂事。

说白了,花婆子就是一个有些要面子的嘴碎老婆子,人家要是给她好脸儿,她就也会给人好脸儿。

“子安媳妇,你这身衣服又是你自已做的啊?这针脚可真是好,看这上面绣的花,就和真的似的。这手巧的,难怪这日子过的这么好。”

花婆子夸着苏芷,她也不是胡夸,苏芷针线是真的好,那绣活儿自然是更不在话下了,只要她有时间,她和月月的衣服上面都被她绣上了,虽然不是什么大花大草的,可是只那么在衣襟袖口这些边上绣上些,就十分好看了。就这些衣服,不要说在村子里面一走就能引一片的目光,到了进了镇子,那也是不丢人的。

苏芷笑着说:“花婶子你不要夸我了,咱们这村子里的嫂子婶子们哪个不是巧手?我这算什么?这只要勤快,日子都能过好了,我看花婶子你家的日子就过的很好。大宝兄弟就快要娶亲了吧?到时候肯定也能说上一个巧媳妇,到时候花婶子你就等着享福吧,那日子,肯定更上一层楼。”

“哎哟!更上一层楼,这话说的,真是太好听了!”

花婆子听着苏芷这些话,高兴地拉着苏芷的手就拍,苏芷这话可是说到她的心里去了,她立刻更觉的苏芷好了。

苏芷被花婆子拉住手,心里发窘,她想这只是最普通的应付人的话,这老婆子可是真当真啊。不过这老婆子能记她的好,让她拍拍手就拍拍手吧,多个朋友总比多个敌人好。

旁人一见苏芷几句话就让花婆子这么欢喜,心里想这子安媳妇就是会说话,真讨人喜欢,谁家要是娶了这么个小媳妇,那可真是烧了高香了。

这时候人们好像都忘了曾经把苏芷当成了扫把星了。

苏芷巧妙地把手抽回来,问着她们刚才在聊什么。

大伙儿都立刻争先恐后地说起话来,说着对这天气的担心,最后说到了苏芷家的那个池塘上面去了,大伙儿都看着苏芷的脸色,想看看她是不是不愿意把那水塘到时候给他们用,结果她们欢喜地看到,苏芷没表现出不满的神色来。

苏芷心里面其实还是有些波动的,她想这要真是大旱了,那她家里就成了取水处了啊,可怜她心里本来还高兴着家里水源充足了呢,看来是白欢喜了。而且,她今年也不要想着向池塘里面加灵泉来养鱼种莲花了。

“如果真的大旱了,自然可以去那里取水了,只是我希望不要有那么一天,还是快下雨吧,这都求了雨娘娘了,一定有用处的。”

苏芷说,要是真大旱了,她自然不会阻止人们用水了。

苏芷这话一出口,众人都是欢喜,想苏芷果然是个好心眼的人,不过也有人脸上露出了愤怒来了。

第二三三章 赵小花成了靶子

“要不是小花那妮子从花车上面摔下去,说不定早就下雨了!”

就在大伙儿都在欢喜的时候,有人说了一句,声音里面带着埋怨,这话让那些正欢喜的人听了,也都跟着埋怨了起来。

这扮雨娘娘的人从花车上面掉下去,这件事情本来就不是吉兆,要是下了雨,也就罢了,偏偏这天一直这么旱着,这就更让那些心里面焦急的人把这件事情看的重了,觉的天不下雨,就是因为扮演雨娘娘的赵小花掉下花车惹了雨娘娘不高兴了,这才一滴雨都不下来。

苏芷听着这些人七嘴八舌地在那里埋怨着,心里想赵小花这次也真是倒霉,本来今年清明前后就没下雨,就已经显示出来和往年的天气不太一样了,她还非要抢着去当这个雨娘娘,结果撞到枪口上来了。这本来不是她的事儿,也变成她的事儿了,看她这回还得意去!

赵小花这些天都不怎么出门来,就是因为不少人看她的眼光都不对劲了。

苏芷心里想如果今年真是个大旱年,赵小花说不得会落的和上一个掉下花车的雨娘娘一样的下场,那个雨娘娘好像是被草草地嫁去了远地儿了吧,好像是在这附近都没人敢娶她了,说她是个不吉利的女人。如果赵小花也落到那样的境地,赵小花可真的倒霉了,她可是一心一意地想要嫁个好人家呢,要不她抢着当那个雨娘娘做什么?

“子安媳妇,说起来本该是你们家里沈珠当雨娘娘的,结果却突然生了病。这里面是不是真的有什么事儿啊?”

花婆子见苏芷在那里坐着什么也不说,就开口问她,花婆子这人就是喜欢问这问那想东想西的,要不她怎么能四处去和人嚼舌根子呢?她早就觉的沈珠生那场病生的很奇怪。后来孙氏对人说沈珠是被人给坑了,她就一直觉的是赵小花家里使的手段,可是这事再传也没有用。没凭没据的,现在她见着苏芷,就又想起来问了。

旁边的人一听也都看向苏芷,她们对这事儿也好奇着呢,对沈珠突然生了病不能当雨娘娘这事,大家说法想法都不一样,有人说沈珠那就是倒霉。在要风光之前生了病,也有人说她是被人给坑了,就因为别人想当雨娘娘。更有人说沈珠当雨娘娘是老天爷爷和雨娘娘不欢喜,这才让她生了病。

当然后面那一种说辞后来就没太多人说了,因为沈子举这去考秀才了。而沈子安家里又大兴土木,有这两个兄长在那里摆着,一个有钱一个有势,村里人都不想得罪沈珠得罪沈家了。

沈家人也说了,要是沈珠真的是不被老天爷和雨娘娘不喜欢,那早就让她病了,而不是在那上花车之前,之所以是那个时候,分明就是因为那个时候别人最好对她下手。沈家的这个说法也很有道理。

而因为这个说法。村里人更加的怀疑后来的雨娘娘就是坑了沈珠的人,更多的人对赵小花鄙视了。

这件事情因为天上一直不下雨,而被人们一直说着,赵家和沈家的名声都有着小小的损失,两个姑娘也都名声更大了,只可惜这名声好坏掺半。

现在花婆子一问苏芷。这些人当然感兴趣了,好像只要苏芷一说沈珠的病是被人给坑了,她们就能肯定这是赵家人在搞鬼。

“这个我是真的不太清楚,那天我确实在那里,只是连郎中都看不出来珠儿是怎么回事,我就更不清楚了。只能说珠儿长那些疹子,长的太不是时候了。”

苏芷说,虽然她是讨厌赵家人,也觉的沈珠长那些红疹子长的时候太巧了,也怀疑赵家人,可是她也没什么证据,只能把她知道的实话实说。

众人一听苏芷这话,都有些失望,她们现在心里面都存着一把火,就想着发泄出来,可是这人要发火总要有个对象才觉的解气,而这求雨没成功却给大伙儿引来大旱的‘雨娘娘’自然就是那个被人恨的目标了。要是苏芷能给赵小花多加上条罪状,她们才更好去找赵家人算帐呢。可是苏芷却说她什么都不清楚。

“可不,那疹子长的也太不是时候了,那时候要换人,想找个顶替的都不好找,怎么那么巧的赵小花就在那里了。可真是巧!”

花婆子却是从苏芷的话里听出来了什么,立刻说,她这话一出口,引的众人又是一阵的议论,都觉的就是这么回事。还有人把那个毛老六被人看见悄悄摸摸的样子给说了出来,又引起来那些人对毛老六的一番议论,又让苏芷听了一回这毛老六和李老婆子当年年轻时候那被人捕风捉影地知道的事儿。

苏芷看着这些妇人在那里说的口沫横飞,一个一个眉飞色舞的样子,心里想这女人的嘴真是挺吓人的,口水都能淹死人了,还好她一直努力着和她们处好了,要不她就算是再有本事,被人天天在背后嚼舌根,好也不好受啊。

一个媳妇说:“这天上不下雨,说不定就是因为这雨娘娘不高兴这在地上替她受人风光的人让人给害了啊,这才让那个赵小花摔下了花车,还不给下雨。”

“我看也是那么回事儿。”

“在理啊,我就觉的赵家那个妮子除了长的还有几分颜色,那是根本不够格当雨娘娘,这天上的雨娘娘怎么能高兴让那种德行的人扮成她去显威风?不让她摔让谁摔啊?”

“可不是,他们赵家做人不地道,对媳妇太狠,看柳四娘在他们家时都受罪啊,嫁进去不到四年就瘦成个皮包骨头,然后又为了一个从外面来的女人,让柳四娘那么好的媳妇当妾,最后还和人家和离了。就这种没德行的人怎么能出个雨娘娘呢?雨娘娘能高兴才叫怪了啊。当初怎么就叫这种人当雨娘娘啊!”

女人的嘴一说起来没完没了,何况是一群女人,你一句我一句,很快这里就成了赵家人的批 判大会了。

苏芷心里面想这下子赵家的名声可是更坏一步了。她心里为柳四娘高兴。

“四弟妹,你在这里啊!我正要去找你,你不是想要养鸡吗?家里的小鸡孵出来了。你去挑吧!”

李氏站在河坡上面对苏芷说,前些日子苏芷说了想要养鸡,她就说家里孵的时候帮她孵上一些,现在这小鸡孵出来,她这是来叫苏芷了,结果正看到苏芷在这里,也不用她跑到河东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