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听她的话只给爹爹和奶奶吃,肯定又是一个没有娘亲的孩子。无论哪个时代,孩子没有娘,都是可怜的。

陈阿福过去蹲下对杨茜笑道,“哟,茜姐儿真是孝顺孩子。好,陈姨就多做些。不止让你爹爹、奶奶多多地吃,还让茜姐儿多多地吃。”

杨茜听了陈阿福的话,咧开小嘴笑起来,糯糯说道,“谢谢陈姨。”

黄妈妈跟着来了,红着脸说,“茜姐儿,快莫这么说,让人笑话。”又对陈阿福笑道,“陈小娘子,我家姐儿说笑呢。”

陈阿福笑道,”黄妈妈客气了,茜姐儿是童言无忌,孝心可嘉。杨大爷有这么好的闺女,有福气。”

说得黄妈妈呵呵直笑。黄妈妈是杨茜的乳娘。

吃完饭后,黄妈妈和老杨伯、立冬又说他们兄妹该走了。两兄妹一起哭了起来,都不想走,还没跟大宝、七七、灰灰、追风玩够。

第74章 生病了

两兄妹哭得厉害。杨超哭就哭了,男孩子打得粗。杨茜哭得梨花带雨,陈阿福就不落忍了,进屋给她拿了个小鸡玩偶。这个玩偶大概二十公分长,黄身子红鸡冠,两条小脚一前一后正在跑路状,连小翅膀都跑得立了起来。这是她准备拿去府城卖的。

小姑娘抱着这个无比好看的玩偶,才不哭了,含着泪说,“这只跑路的小鸡好可爱,茜姐儿喜欢。谢谢。”

陈阿福笑着捏捏她的小脸。

王氏又把一食盒桂花糯米枣、一篮子鲜枣、两篮子新鲜菜疏拿上马车。

杨超都上了马车,还伸出头哭着说,“以后,我跟爹爹求求情,来你家住一宿。”

陈家人都表示欢迎。

送走那两兄妹,陈家又安静下来。

已经犯困的陈名、阿禄、大宝去午歇,陈阿福和王氏把剩下的一条半肉用盐腌好,挂在背光通风的地方晾上。现在的天气已经转凉,多放盐,可以放上两天。这么多肉,留着后天中秋节吃。

陈阿福又开始做桂花糯米枣,这是送罗管事家和自家吃的。罗管事虽然送楚含嫣去了府城,但罗大娘和小罗管事及两个孩子还在棠园。

大宝起床后,便让他领着追风送一大碗给棠园,另外还送了一小口袋鲜枣。两样东西放进小背篓,让他背去。

陈阿福没有教小正太怎么说,大宝的小嘴儿跟这桂花糯米枣一样甜,好话张口就来。

大概两刻多钟,大宝回来了,后面还跟来一个十一、二岁的小丫头。她叫小青,是罗管事家的小丫环,长得甚是机灵。

她说她家的姐儿和哥儿都非常喜欢吃那道小点,她家太太极高兴,说谢谢了。专门让她送大宝回来,还回送了一大斗碗的红烧肉。大宝拿的那个大碗也装满了海棠果蜜饯。

陈阿福道了谢,把红烧肉倒出来,又把那个超级大木碗洗净擦干。想着大宝拿回来的那一碗海棠果蜜饯,总不好让小青拿空碗回去吧?那罗大娘还真是个妙人儿。

陈阿福心里有些好笑,又把那些剩下自家人吃的糯米枣都装了进去,勉强装了一碗。

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她还装了一小碟糯米枣让小青吃。等小青吃完,又给她装了一荷包的新鲜枣子,才让她把那一大碗桂花糯米枣给罗管事家带回去。

小青也还是个孩子,又吃又拿,笑得眉眼弯弯,道了谢,才拿着碗一蹦一跳地回了棠园。

看看那一大碗红烧肉,暗红有光泽,肥肉又特别多。陈名笑道,“把这肉给你大伯送去吧,现在秋收,他们辛苦,要多吃些油大。再,再送他们半只鹅吧,给你大伯和阿贵下酒。”

本来他还想拿些稀罕的月饼和苹果给老太太吃,但怕胡氏时常来要,还是等到中秋当天再送吧。

这几天已经开始陆续收玉米和红薯了。陈名家的三亩地是陈业父子帮着种的,不,应该说是赁给大房种的。胡氏却总说是大房帮着二房种的。

肉多,陈阿福就倒了一碗出来自家吃,剩下的一大半让大宝送去大房。还告诉他,去了大房就说老实话,鹅是杨少爷送的,红烧肉是罗太太送的。

那胡氏只进不出,给大房拿了那么多的东西,一点回礼都没有,还觉得正该他们孝敬。

大宝回来的时候,大碗里居然还装了大半碗莲藕炖肉,说是胡氏不在,大舅娘和兰姨装给他的。还说,“大舅娘和兰姨说谢谢娘,她们很喜欢那些缎子。”

又从鼓囊囊的怀中掏出一块手帕和一个孩子穿的小肚兜。手帕是陈阿兰送陈阿福的,小肚兜是高氏送大宝的。

手帕和肚兜都是细布,还绣了花。人家有这个心,陈阿福也承了她们的情。

高氏和阿兰都不错。若是没有胡氏,她们跟二房的关系肯定会更好。

之后,陈名又让王氏切了两大碗胭脂鹅,包了两包海棠果蜜饯,让大宝分别给族中长辈五老祖和三爷爷家送去。快过节了,也算他们这一房送的礼。

陈阿福暗乐,老爹还是满精明的嘛,还知道跟族中长辈把关系搞好。

胭脂鹅大,还剩一碗,再加上红烧肉、莲藕炖肉,还有点中午剩的菜和汤,又是一顿丰盛的晚饭。

吃饭的时候,看着这么多好菜,陈名还遗憾地说,“若不是怕大嫂来坏心情,这么多好菜,也可以把我娘和大哥请来喝酒。”

晚上,大宝和阿禄又对着月饼和苹果直乐,这些东西都是他们之前没有吃过的。

王氏笑道,“吃了那么多好吃食,还想吃,也不怕把肚皮撑破。”

说是这样说,还是拿出两块月饼掰开,五人二鸟一家分了一小块。陈阿福尝了尝,是五仁馅的,还挺香。然后,又洗了一个苹果切开,又一家分了一小牙。

追风对这些不感兴趣,还在地下啃着鹅骨头。

吃完了,阿禄和大宝掰着手指头数了今天至少吃了十样好吃食,直感叹这真是神仙过的好日子!

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阿禄却没有起床。陈阿福进屋问他,原来是他的腿痛得厉害。

一定是昨天跟几个孩子玩得疯,动着腿了。

阿禄回来后,陈阿福专门向金燕子要了一小块燕沉香树皮,给阿禄熬药的时候就放进去。倒药渣的时候,又把这块小树皮捡出来,下次再跟药一起熬。阿禄的腿恢复得非常好,很少叫痛。

陈阿福便不让他下炕了,饭都是王氏端来喂他的。

饭后,王氏去县城送绣活,她也不需要再买东西了,过节的吃食都有了。

陈阿福去村外溪边把一家人的衣裳洗了,回院子刚晾上,就看见一个穿着体面的小男孩在篱笆墙外转悠,还不时垫着脚尖往里瞧。

小男孩四岁左右,长得白白胖胖,穿着棕色过膝绸缎长衣,月白色裤子,一看就是有钱人家的少爷。虽然看着眼生,却又有熟悉之感。

陈阿福走过去问道,“你找谁?”

那小男孩也不怕生,冲她说道,“我找陈大宝,这是他家吗?听说,他家的院子就是篱笆墙的。”

陈阿福高声把在屋里写字的陈大宝叫出来。陈大宝一看小男孩,赶紧跑过去招呼道,“成哥儿,你咋来我家了?”

陈阿福知道了,这小男孩是罗管事的小孙子罗明成,成哥儿,四岁,比大宝还小几个月。

罗管事一家即使是奴才,人家的孩子也是金贵的。可不像陈大宝、小石头这些乡下孩子到处野,他独自跑来自家作甚?棠园到这里,可要穿过一大片稻田呢。

陈阿福赶紧出去把罗明成牵进院子,蹲下问道,“我是大宝的娘亲,你来找大宝有什么事吗?”

罗明成扭着小胖指头说,“我喜欢吃你家的甜枣子。可我奶把那么些甜枣子都让我爹送去给府城主子吃了,我只吃了几个。”小嘴翘起来,很委屈的样子,又说,“我家姑娘不太好,连我娘都去省城照顾她了。

陈阿福先还以为他也跟杨超兄妹一样,惦记自家的七七和灰灰,却原来是惦记自家的吃食。还有,那位嫣儿小姑娘又怎么了?可怜的孩子,但愿她能平安无事。

她起身说道,“好,我马上给成哥儿做。”

一旁的大宝听说楚含嫣不太好,也担心起来,说道,“娘,嫣儿妹妹又生病了。”

陈阿福安慰他道,“府城有好大夫,会把她的病治好的。”又让他带着追风去棠园跟罗大娘说一声,成哥儿在他家,让他们别着急。

陈阿福先进厨房把枣子泡上,就把成哥儿牵去新院子,让七七和灰灰陪他玩。

第75章 来往

大概两刻钟,大宝回来了,还跟来了两个女孩。一个是小青,另一个女孩六岁模样,穿着绸缎小比甲,跟罗明成有几分相似。

小青的脸上还挂着泪珠,跺脚对罗明成说道,“奴婢一错眼你就不见了,吓死人了。”

罗明成极有气势地说,“你管不到小爷,小爷喜欢来找大宝玩。”他没好意思说自己嘴馋,想来大宝家吃甜枣子。

大宝又向陈阿福介绍了那个小女孩,是罗明成的姐姐罗梅。

罗梅比罗明成懂事多了,笑咪咪地招呼了陈阿福,又教训了弟弟几句。说他不在了,把奶奶和她都急坏了。

之前听大宝说过,这位罗梅小姑娘很是聪明能干,在楚含嫣来棠园的时候,就一直侍候在嫣姐儿左右。还听说,这位小姑娘明年满七岁了就会去嫣姐儿跟前当差。

七岁,在前世还才读小学一年级,就要去当差侍候人,当真不容易。

陈阿福又让几个孩子玩,她去厨房忙碌。后来小石头和四喜子也来了,几人孩子就在新院子里玩闹得更高兴了。

陈阿福把家里的红枣全做完了,也只有两大碗,拿了一盘给孩子们现在吃,又留了一小碗给大宝和阿禄吃,还剩了一碗,都送给罗家。

陈阿福又留几个孩子在家吃了晌饭。家里有现成的肉,她做了一个昨天极受孩子欢迎的黄金滑肉,又炒了几个家常菜,连小石头和四喜子都是在这里吃的饭。

罗明成是一直被家里宠着的,觉得黄金滑肉看好又好吃,就霸着吃,这个菜一大半进了他的嘴。

晌饭后,小青才端着一大碗糯米枣领着两个孩子回了棠园。

下晌,陈老太来了,她的脸色很不好。

陈名问道,“娘怎么了?”

老太太咬牙骂道,“我今天才知道,胡氏那个败家婆娘,把你们给我大儿那块缎子二尺给了阿菊做衣衫,三尺给了胡翠翠做长裙。哎哟,我大儿辛苦了一辈子,到手的缎子又没了。”骂了半天胡氏,又道,“我大儿啥啥都好,就是太惯着那个搅家精。”

王氏叹道,“我们当时也没想那么多,不然我就先给大伯把缎子裁了,胡氏也不好送人了。”

陈名看了陈阿福一眼,陈阿福装作没看到。是陈名自己要给的,怪不到自家。老太太说得对,陈名就是太惯着胡氏了,也惯着陈阿菊。给他的缎子,胡氏和陈阿菊一要,他就给。

陈名又拿了月饼和苹果招待老太太吃,他红着脸说了为什么不敢早送大房的原因。

陈老太道,“你们做得对,以后千万要防着胡氏。那败家娘们,忒可恶,没皮没脸,偏在你大哥面前装得好,却背着我大儿干了那么多丢人现眼的事。哎,我可怜的三儿,老娘想他啊…”

一提陈实,老太太就气胡氏气得肝痛。

晚上,陈名又留老太太在家吃了饭。瘦肉基本上都用完了,陈阿福就用蒜苗炒了一大碗盐煎肉,大厚肥肉片子肥滋滋的让老太太吃的十分过瘾。

老太太很想说她大儿就喜欢吃这肥滋滋的大肉片,但一想叫大儿了那胡氏又会没皮没脸地跟来,也只得歇了。

第二天上午,小青领着罗梅和罗明成又来了陈家玩。听小青私下说,好像罗家的大人除了罗大娘,其他人都去了府城。罗大娘又生了病,没精力管他们,成哥儿嚷着来这里,便让他们来了。陈家当然是好吃好喝好招待,让他们三人吃了晌饭才走。

此后,罗明成和罗梅便会在小青的陪伴下,隔个两三天便会来陈家玩半天。基本都是上午巳时后来,吃了晌饭就走。罗家很高兴自己的两个孩子有了玩伴,而且陈家的大人孩子都懂事,也不像乡下人,没有不良嗜好,把两个孩子招待得十分好,便默许了孩子间的来往。他们来的时候,罗家也会给陈家送些鱼、肉、蜜饯等吃食,或是头花、丝带等小东西。

晚上,陈阿福在纸上画了一套衣裳,她想给罗梅和杨茜一人做一套。但她不会裁,便拿出缎子让王氏照着画裁,她在一旁跟着学。

其实,陈阿福更想给楚含嫣那个漂亮得让人心痛的孩子做,又想着楚家肯定有自己的针线房,不一定看得上她做的衣裳,便歇了心思。

中秋十五,陈名和王氏午后给大房送去了两斤月饼,几个苹果,一油纸包的海棠蜜饯,陈大丫四根丝带。

胡氏一看这月饼,吃惊道,“哟,这可是县城桂明园的月饼,贵得紧。二叔家可真是发达起来了,连那里的月饼都买得起。”

陈名道,“这不是我家买的,是喜乐酒楼的少东家送的,苹果也是他们送的。蜜饯和丝带是罗管事家送的。”

陈业一听二房攀上了这些人家,喜道,“二弟不错,病好些了就能攀附上这些老爷们,到底是童生。”又嘱咐道,“这两家贵人一定要攀附好,对你们二房,甚至是我们大房、三房都有好处。”

陈名老实地说,“我连家门都难得出,哪里攀得上他们。是大宝,那孩子聪明,凡是跟他玩过的孩子,都喜欢跟他玩。”

胡氏又道,“孩子们玩得那么好,肯定不止送了这些东西吧?”

陈业的眼睛又瞪了起来,骂道,“老子一直都是怎么跟你说的,你这臭娘们咋还在找事。二弟家已经拿了那么多缎子给咱家,这次又拿了月饼和苹果,你咋还不知足。不止送这些,难不成要把人家送的东西都给你家拿来?”

胡氏见陈业又发了火,便不敢多话了。

她已经看出来,陈名不像陈实那么记情。背着陈业向陈实要东西,陈实会给。可背着陈业向陈名要东西,陈名却不见得会给。不仅如此,他还藏私。这个病秧子,赖皮得紧。想从他手里挤东西,必须要当着陈业的面才行。但她前几天已经惹了陈业的不快,也不敢把他惹急了。

想着胡老五的话,她张了张嘴,还是不敢说。

昨天,她专门跟陈业提了提,说大虎喜欢二房的那两只鸟儿,能不能要过来给大虎玩。

第76章 说服

陈业听胡氏想让自己去要二房的鹦鹉,不高兴了,说道“人家的东西,人家孩子也喜欢,凭什么给你家?”

又说,他两个兄弟已经非常不错了,一直记着自己供养他们的情谊。三房给他们修了大房子,二房的日子刚刚好过起来,就经常给自家送吃的喝的,还送了那么多缎子。让她别那么眼皮子浅,啥啥都要,这样下去,会把他们兄弟情分搅和淡了…

陈业和胡氏正说着,陈阿贵就走了进来,也说道,“娘,你就听点劝吧。你总这样向叔叔们要东西,不好。爹和我没日没夜的干活,也没委屈你和妹妹们,咱们家如今在村子里已经是日子好过的富户了,你就给爹和我留点脸面吧。还有阿菊,娘要好好教教她。”

陈阿贵是个不多话的闷性子,难得说这么多话。

陈名说道,“阿贵说得对,你要拘着点阿菊,都快找婆家的人了,还那么不懂事。”

胡氏想到这些,忍了几忍,才把想说的话压了下去。

过了中秋节,只要罗梅和罗开成小姐弟没来家里玩,陈大宝便忙着去村东头捡柴火。上午下午各一次,他要多捡些存着,等下个月初他们去了府城,姥爷才有烧的。有时候陈阿福把手中的事做完了,也会陪着他一起去。

二十日以后,玉米秆虽然拉了许多回院子,但还没有干,得等过些日子干透了才能当柴火烧。

若是那小兄妹来了,大宝便会陪着他们玩,陈阿福也会变着花样弄些吃食。

这天夜里,迎来了第一场秋雨。细雨绵绵,下了一夜。

第二天陈大宝写完大字已是巳时,见罗开成姐弟没来,他便自觉地带着追风去村里约着小石头和四喜子一起去捡柴。小石头和四喜子的家里不用他们捡柴,但他们两个愿意跟着大宝去树林里玩。

陈阿福劝道,“地还有些湿,明天再去吧?”

大宝摇摇头,说道,“不,要给姥爷多攒些柴火。”

陈阿福也只有随他。七七和灰灰还想跟着去玩,陈阿福嘱咐道,“你们想玩就在高空中飞几圈,或是去山里的林子里,千万离人远着些,别被人抓着。”

七七和灰灰听了,一展翅,飞上了高高的天空。

陈阿福便拿着给杨茜做的衣裳去老院的东屋里做。她手里边做着活计,边同陈名和王氏说话。

这时,胡氏来了。她没有在门口叫门,而是直接开了篱笆门进来。

王氏只得把她迎进东屋。

陈阿福已经把做小衣裳的缎子放进了炕橱,心里郁闷得要命,用自己家缎子做衣裳,还跟做贼一样。

胡氏今天难得地满面春风。跟他们东拉西扯一阵后,说道,“咦,你家的那两只鸟儿呢?”

王氏道,“出去玩了。”

胡氏笑笑,又说道,“我给二叔和弟妹指条挣钱的法子,以后你家的日子就好过了。听我家老五说,他有个县上的朋友,特别喜欢会说话的鹦鹉,让我家老五帮他收罗,说是一只鹦鹉五两银子呢。啧啧,两只就是十两,这些钱,够你家挣一年多的了。怎么样,让我家老五搭个关系,帮你们把那鸟儿卖了?咱们乡下人家,重要的是吃饱穿暖,哪里有闲钱像富贵人家一样养宠物。”

陈阿福和陈名、王氏暗骂不已,当他们是傻子吗?七七和灰灰会说很多话,还认得回家的路,像这么聪明的鹦鹉,应该是鸟市中最贵的鸟了,每只至少能卖几百两银子。

他们现在跟这两只鸟的感情已经非常深了,家里再艰难也不会卖它们,何况现在他们还不缺钱。当初棠园出高价买,大宝都没舍得卖。

陈名直接拒绝道,“谢谢大嫂了,有这个发财门路还想着我们。只是,这两只鹦鹉如今就像我们的家人,再多钱我们都舍不得卖。”

王氏又补充道,“我们也不敢卖。罗管事跟我家大宝说了,这鸟他家小主子喜欢,以后他家姐儿来了棠园,还得让大宝带着它们去陪他家姐儿玩呢。”

胡氏沉了脸,说道,“知道你们巴结上了罗管事,也不至于屁大的事就攀扯上他吧?我四妹夫可是衙门里的差爷,上年他还陪着县尉大人去罗管事家吃过饭呢,我们也没动不动就拿出来说嘴。你们跟罗管事再好,去罗家吃过饭吗?赶得上我四妹夫和他的关系吗?啥叫他家小主子喜欢,非得跟这鸟儿玩。我可听说了,大户人家的鸟儿多的是,挂满了院子。那棠园主子那么有富贵的人家,小主子还能稀罕你家这两只破鸟?我家老五好心帮忙,你们还拿上乔了。”

她是真心觉得棠园主子不会稀罕这两只鸟,她也绝对没想到这两只鸟会卖巨款,否则根本不会这么淡定。胡老五跟她说的是,他能在县城把这两只鸟各卖二十五两银子。他留二十两,剩下的三十两给胡氏。胡氏就想着自己留二十两,给陈名十两,这已经不错了。谁想到他家还不愿意卖。

陈名慢悠悠地说道,“我们不是拿乔,也不需要胡老五好心帮我们的忙。这两只鸟就像我们的家人,出多少钱都不会卖。”

看胡氏还要说,陈阿福似笑非笑地说道,“大伯娘,我奶可跟我们说了,若是你再背着我大伯来我家气我爹,让我爹犯了病,就让我们告诉她,她会给你立规矩。再过分了,她还会跟我大伯说你管我三叔哭要房子的事。”

胡氏心里一沉,那件事老太太和二房咋会知道?看来,老三也不是老实人嘛,亏自己一直说他好。

她气得不行,盯着陈名质问道,“二叔,原来没分家的时候大嫂可是尽心服侍过你,你就这么不记情,就让你闺女这么对待我这个大伯娘?”

陈名讥讽地笑了几声,说道,“大嫂,我一直记着我大哥的好,也一直记着你的那份情。原来没分家的时候,你把我‘服侍’的可真好。若你没有那几年的贤惠,有些事,我还真会跟我三弟一样磨不开面子。”

“服侍”两个字咬得极重。

胡氏才想起来,没分家的时候自己是如何骂过陈名的。这么多年来,她经常说自己如何服侍小叔,说久了,连她自己都错认为她过去就是那么贤惠。

第77章 失踪

胡氏噎了一下,说道,“话我可是带给你了,老五看在亲戚的情分上才让我好心来问的,失去了赚大钱的机会,你们可别后悔。”

然后,就起身气冲冲地走了。

她一走,一家人的心情都跌入了谷底。王氏就担心地说道,“胡老五是个混不吝,他惦记的事没搞成,不会来寻咱们家的事吧?”

陈名叹道,“大宝回来后,这些天就别让他单独出去了。今天我大哥和阿贵去县城卖粮了,要下晌才回来,我晚上就去跟他说说。”又对陈阿福说,“你也少出去。”

王氏道,“我手上的绣活做完了以后,也不接活了,捡柴火、挑水、浇地、洗衣裳这些活,都由我来做。”

陈阿福说道,“爹娘莫慌,下晌我去棠园跟罗管事家说一声。毕竟他家小主子也喜欢七七和灰灰,如今咱家跟他们的关系十分不错。求他们帮个忙,去敲打敲打胡老五。”

陈名和王氏听了,才放下心来。胡老五再横,也不敢惹罗管事。

陈阿福又起身道,“我现在去把大宝找回来。”

王氏拉了她一把,说道,“你不要出去,我去找。”

王氏刚出门,便看到陈大宝背着一大捆柴火领着追风回来了。那捆柴火似乎比小小的人儿还大,像是要把他的腰压弯。

王氏赶过去把柴火接过来,心疼道,“大宝,你捡这么多作甚?”

大宝说道,“我想多给姥爷存些柴火。”

陈阿福把他抱起来,擦着他头上的汗水说,“以后莫扛这么重的东西,长不高可就不好看了。”

陈名和陈阿福又郑重地跟大宝说了,让他这几天不要再去捡柴,也不要随意出门。若是看见老胡家的人或是陈阿菊,离远着些。

下晌,陈阿福看大宝还睡得香,便拿着给罗梅做的那套小衣裳带着追风来到旧院。王氏正等着她,她们一起去了棠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