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跳着脚吼道,“大宝是公的!”

灰灰又接嘴道,“舅舅是雄的。”

陈阿福给大宝和阿禄一人买了一个璎珞圈。

吼完,它们就一起飞去了房顶。陈阿福看到,它们的眼里还有泪光。她很是自责,没想到她家的鸟儿们当真是林子里最聪明的鸟,不仅会吃醋,连公母雌雄都会区分。早知如此,该给它们一家打根银链子的,家里又不缺这个钱。

它们蹲在房顶怄了一个时辰的气,现在还不肯下来。

陈阿福一偏头,看见王老五正挑着水桶去禄园挑水。他家离村口的水井比较远,陈名就让他平时去禄园挑水喝。

他看到陈阿福在看他,就抬头冲她笑笑。说道,“谢谢大姑娘。”

陈阿福也给下人和长工们带了点心糖果,也包括王老五,已经让山子给他送去了。

陈阿福笑着摇摇头。

棠园的角门开了,阿禄和大宝手牵手走出来。他们一看到陈阿福,都撒开腿向她跑来。

大宝边跑还边喊,“娘亲,你都有好几天没来接我鸟。”

又娇得舌头都伸不直了。陈阿福想起前世的某些娘炮,觉得分房睡势在必行。

陈阿福把奔过来的大宝抱起来,使劲亲了几下他的小脸。心里想着,趁他还小多亲亲,以后长大了,就亲不成了。就像今天,他长大了要必须分床睡一样。也或者,还没等到他长大,他就要被接走了。

大宝咯咯笑着,也回亲了娘亲好几下。

陈阿福又对阿禄说,“走,去姐家吃饭,今天晚上姐做韭菜油渣打卤面。”

阿禄咧着大嘴笑道,“我有好久没吃过这种面条了。”

自从家里的日子好过以后,这种穷人时候最美的美味就没吃过了。

大宝一听要吃这种曾经认为是世上最香最香的吃食,极是开心,学着娘亲的样子比了个剪刀手。

陈阿福去厨房里做面条,阿禄和大宝在院子里跟狗狗们玩。大宝抬头对七七和灰灰说,“快下来,哥哥给你们吃花生碎。”

七七和灰灰的小脑袋昂得更高了,它们才不鸟他,他们嫉妒他。

面条很快做好了,今天算是吃了个早夜饭。

大宝和阿禄吃了两口,觉得咋没有原来好吃呢?大宝抬起头问道,“娘亲,这面条是不是秋月姐姐做的?她做的没有娘做的好吃。”

陈阿福说道,“不,这是娘做的,秋月只是帮着娘烧了火。”

“味道怎么跟原来姐姐做的不一样呢?”阿禄也奇怪。

陈阿福说道,“原来,咱们家吃得不好,你们就觉得这种面条是最好的美味。现在咱们家的日子好过了,每天都是鸡鸭鱼肉,你们的嘴吃刁了,所以才会觉得它没有原来好吃。想想看,我们有多长时间没吃过这种面条了?”陈阿福又自问自答,“有一年多了。那时,大宝才这么点高,阿禄的腿还瘸着,我的身子也没完全好。”

大宝感慨地说道,“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阿禄也用了句名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陈阿福看着他们说道,“时光易逝。一晃眼,你们都长大了,长成小小男子汉了,还跟着先生读书明理。”

两个小子想起原来的艰难岁月,顿时觉得面条很香很香,都把各自的一大碗吃完了。

阿禄走后,陈阿福把大宝拉到东厢卧房,指着房里说道,“你长大了,不能再跟娘睡一个屋了。这是你的卧房,以后你就在这里歇息。”

这消息来得大突然,大宝先是一愣,愣过后就扯开嗓门嚎起来,“娘啊,你这是做甚?难道你不要儿子了?”

陈阿福给他擦着眼泪说道,“娘怎么会不要儿子!儿子长大了,就要跟娘分开住。像你小舅舅,他不也是一个人住东厢?还有楚家小叔叔,嫣儿妹妹,人家那么小就自己住一个院子…”

大宝跳着脚地哭道,“四喜子比我大两岁,还跟他爹娘住一起,我怎么就不行了?娘答应过永远跟我手牵手,永远对我好,可现在却改变主意了…小舅舅虽然自己住东厢,但姥爷和姥姥还住一起呐。他们那么大的人都害怕单住,儿子岂不是更害怕…早知道,还是该给娘做小女婿的…呜呜呜…要不,七岁再分?”

大宝边哭边诉说,找着各种奇葩理由,最后还用上了缓兵之计。

陈阿福给他讲着各种道理,告诉他自己不会不要他,永远会对他好。让他自己单睡,就是因为她爱他,希望他从小男孩成长为有担当有出息的男子汉,等等等等。

陈阿福说得口干舌躁,说到月上中天,大宝的嗓子都哭哑了。

大宝见娘亲是真的打定了主意,知道自己再闹都改变不了决定,只得点头同意。但提了个要求,“娘要等儿子睡着以后再离开,这样儿子就觉得娘是跟我一起睡的,娘不会不要我。”

听到他沙哑的嗓子,陈阿福也心疼,答应道,“好。”

第289章 热闹起来

大宝跟陈阿福谈完已经亥时末,他没有去床上睡觉,而是去书房写先生布置的课业。

今日事,今日毕。这是一个好的习惯。看着他肿成一条缝的眼睛,和有些刹不住的抽咽声,陈阿福虽然心痛,但也没有阻止他。

她低身拦住还要跟过去捣乱的七七和灰灰,嗔道,“讨嫌的小东西,闹了这么久还没闹够?”然后,一家给了两个脑崩儿。

这两个小东西,在大宝扯开嗓子痛哭的时候就钻了进来。它们站在桌上边看大戏,边吃着花生,还力挺着陈大宝。

“不分开,不分开,不分开,不分开。”

“一起睡,一起睡,一起睡,一起睡。”

气得陈阿福直咬牙。

看到两个小家伙又要炸毛,陈阿福说道,“不许再闹了,明天我就让人去县城给你们一家定制一个脚环。”

两个小家伙不知道什么是脚环,但直觉应该是好东西。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到了福利,它们还是非常高兴,吹着口哨回屋歇息去了。

陈阿福直叹气,狗不嫌家贫,只有狗狗才是人类最好的朋友。鸟啊,猫啊的,都是宠物,得宠着。而这些聪明的“贵公子”,就更得宠到天上去。

大宝写完课业,已经子时了,困得眼皮直打架。秋月服侍他洗嗽完,陈阿福坐在他床边拉着他的小手,看着他酣然入睡。

都睡着了,他还嘀咕了一句,“娘,别离开我,永远…”

看他如此,陈阿福还是有些心酸。

现在,她终于明白为什么寡母和独子的感情近乎于病态,他们排斥他们以外的一切人。

她不是寡妇,但一个女人和一个儿子一直亲密地生活在一起,便有些像孤儿寡母的相处模式。

更何况大宝明明白白自己是捡来的儿子。在他的眼里,陈阿福不仅是他的母亲,更是给他幸福日子的唯一一依靠。

他从心里害怕他会失去她。

陈阿福叹了一口气,低头亲了他的前额一下,才起身放下纱幔。

她走出东厢,看到天上的那一轮明月,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艰难的一役,终于打完了。

她回屋洗嗽完后,又闪身进了空间。没有大宝的碍眼,她进空间更容易了。

金燕子正翘着长长的尾巴在铸着房子。陈阿福看了一圈,没有看到金贝,问道,“金贝呢,怎么没有看到它?”

金燕子停下嘴里的活计说,“我把它放进黄金屋里了,希望绿燕窝能给它更多的灵气。”说完,又开始忙活。

陈阿福坐在它旁边,看了它一会儿,觉得身心都放松下来,才回床上睡觉。

第二天,她早早地起床,她想让大宝睁开眼睛的时候第一眼看到她。

大宝一夜好梦。当他一睁开眼睛,看见娘亲正坐在他身旁对着她微笑。他像以往一样,一骨碌爬起来,抱着陈阿福就亲了一口,说道,“娘亲早。”

说完再看看周围,床换了,纱幔换了,整个屋子都不一样了,才想起来自己已经来了东厢房。

陈阿福看到他眼里的落寞,装作没看出来,给他穿着衣裳。

习惯总要有个过程。

早饭后,陈阿福把他送出福园,阿禄正好走到这里,又牵着他向棠园走去。他们的身后,还跟着楚小牛。

这时,王老五挑着水桶走了过来,他笑道,“大姑娘,我想去福园挑桶水。”

陈阿福猜测他应该是听到陈大宝大半夜还在闹腾的动静了。冲他点点头,意思是挑就是了。

六天后,当大宝已经习惯一个人在东厢歇息的时候,棠园又热闹起来。不仅楚老侯爷祖孙回来了,连着了尘住持,楚华及夫婿谢凌、儿子恒哥儿,罗四爷罗远志、罗四奶奶及女儿罗樱,再加上护卫下人,一共四十几人住进了棠园。

陈阿福听了曾婶的介绍,才把这几家人彻底弄清楚。

楚华的夫婿谢凌是卫国公世子的二儿子,在御林军里任着一个从五品官。他的官虽然不大,但他的祖父谢公爷可是大顺朝响当当的人物,现在还任着正一品的左军都督府都督。

当时楚家落难,根本攀不上这样一门好亲事。是因为几年前谢凌公干去边关,楚三老爷请他去家里玩耍,他无意中看到美丽的楚华,便惦记上了。回家后,闹死闹活要娶楚华,谢国公无法,只得托人去说媒,成就了这一段好事。

罗志远是罗大老爷的儿子,他因为没考中举人,恩荫了一个从七品的小官。官虽然小,但好歹是实缺。这次带着媳妇女儿来参加楚含嫣的生辰,同时去看望姑姑了尘住持。罗大老爷是了尘的亲哥哥,如今任着冀北省的巡府。

所以了尘住持才会选择在距这里不远的红林山出家。这里的最高地方长官是她的亲兄长,又离她的嫁妆庄子近。

他们是晌午前到达棠园的。下晌,楚令宣就派人送了贴子,请陈名一家和陈阿福母子去棠园吃晚饭。

因为罗家的几个人和谢凌毕竟是外人,不好请他们来福园吃饭。就要以陈阿福父母的名义,由陈名和王氏请他们去禄园吃饭,还必须是素席。

陈阿福跟陈名和王氏商量菜谱,让曾老头和穆婶去县城买食材。还要多买些东西,客人们走的时候当程仪。

傍晚的时候,陈阿福、王氏和陈名便一起去了棠园。棠园不大,他们都去了老爷子平时住的贺棠院。

当陈阿福第一次看到谢凌的时候,吓一跳,铁塔一样的汉子,不过五官还是不错。他虽然长得粗狂,但性子却绅士,对楚华和恒哥儿极有耐心,一看就是二十四孝好老公。

罗四爷罗志远倒是一副贵公子的款儿,长相俊俏,长身玉立。听说是极风流的主儿,有好几个小妾和通房丫头,若不是罗四奶奶厉害,或许会闹得更不象话。

罗四爷看到陈阿福竟是一愣。他听说陈阿福长得好,也知道陈世英的闺女不可能长得不好。但真见了面,才觉得比想象中还要好看,怪不得七皇子追到了参将府。他不自觉地多看了两眼,听到楚令宣的一声咳嗽,赶紧紧把眼神转开了。

余光注意了一下自己的媳妇,罗四奶奶的脸也有些沉了。

第290章 今儿高兴

女眷们去了侧屋,刚坐下,就看见和大宝手拉着手的楚含嫣风风火火跑了进来。楚小姑娘平时动作比较慢,说话、走路,甚至吃饭都比别人慢些,楚华等人还是第一次看到她跑步,还急得小脸通红。

她跑到陈阿福的面前,嘟嘴说道,“姨姨,姐儿好想你,想大宝。”说完,就趴在陈阿福的腿上。

大宝说道,“娘,我跟妹妹说我们两个都想她,想得吃不下饭,她都感动得流泪了。”他之前的确有几次想楚小姑娘和娘亲想得吃不下饭,那时陈阿福也还在定州府没回来。

陈阿福笑着把小姑娘抱上腿坐着,帮她理着头发说道,“是呐,姨姨想姐儿想得紧。你回了棠园,以后咱们又能天天在一处了。”

小姑娘抱着陈阿福的脖子哼哼叽叽撒着娇。

罗四奶奶夸张地咯咯笑道,“哎哟,相处得这样好,就是亲母女也不过如此了。”

了尘住持也说道,“是啊,嫣姐儿能像现在这样快乐,健康,都靠阿福。我是这样一种情况,宣儿又天天忙,只是可怜了嫣姐儿…佛主保佑,让她遇到了阿福。”她又想到了以前,用帕子抹起了眼泪。

楚华忙搂着她的胳膊安慰道,“娘,现在都好了不是。嫣姐儿的病好了,大嫂也快进门了,咱们家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兴旺。”

了尘双手合什道,“但愿如此。”

罗四奶奶笑道,“姑姑,不是但愿,是已经如此了。你看看,老侯爷的身子骨越来越好,宣表弟的笑容越来越多,嫣姐儿就更不必说了,聪明知礼,又健康快乐,好些小姑娘都及不上呐。”又推了推身边的罗樱说,“被你表妹比下去吧?”

罗四奶奶果然会说话,把了尘逗得呵呵直乐,陈阿福还是第一次看她笑得如此畅快。

了尘又对王氏说了些感谢她养了个好闺女之类的话。

男人们在厅屋吃饭,女眷孩子们在侧屋吃。因为有了尘住持,吃的是素宴,男人们也没喝酒。

饭后,罗樱就拉着罗四奶奶的袖子撒娇道,“娘亲,我听小五表叔说,福园的乐园极好玩,我想去看看。”

罗四奶奶道,“现在天都快黑了,等明天吧。”

罗樱嘟着嘴不太情愿,又去厅屋找罗四爷。

一旁的楚老侯爷听见了,说道,“福园就在旁边,孩子们想玩,就去玩吧。左右我们也无事,都去看看。”

老爷子的话声一落,几个男孩子就跑去了前头。楚含嫣更想福园,看到几个男孩跑去了前面,眼泪都出来了,扯着嗓门喊道,“大宝哥哥,小五叔叔,等等我。”

楚令智和阿禄停下脚,大宝还好脾气地往回走几步,牵着楚含嫣的小手向前走去。

罗樱有些郁闷,跟罗四奶奶小声说道,“娘,家里的弟弟妹妹都喜欢我,怎么嫣表妹就是不喜欢我呢?我去牵她的手,她都不让我牵。”

罗四奶奶说道,“嫣表妹跟你不太熟,熟悉就好了。”

罗樱摇头道,“恒表弟跟我也不熟,可他还让我抱呐。”

陈阿福笑道,“嫣表妹不喜你牵她的手,不是不喜欢你,是她的胆子小,害怕。等到你们接触的时间多了,她知道你是个爱护妹妹的好姐姐,她就会让你亲近她了。”

一群人去了福园,先去参观了西厢“教学楼”,看了不一样的讲堂和恭房,自是一番夸奖,恒哥儿又闹着去出了恭。

然后,又去了后院,儿童乐园一下子就把孩子们吸引过去了,特别是恒哥儿,所有的设施都玩了个遍,玩到天黑透了还不走,一说走就哭。还憋出了二个字,“要玩。”

让下人点了几个灯笼,恒哥儿又坐了几次滑梯,才被乳娘硬抱走了。

第二天,陈阿福刚起床,就迎来了小客人恒哥儿,他被乳娘抱着,楚华红着脸说,“无法,他一醒来就嚷着‘要玩’,只得带他来了。”

陈阿福笑道,“他想来玩,来就是了,晌午就让他睡在西厢的小床上,玩上一天。”

早饭多做了一些,留楚华母子在这里吃饭。

楚华惊诧道,“早听我爷爷和哥哥说嫂子善美食,当真香得紧。”又道,“这里真好,我真不想离开。只可惜我家二爷要赶着回京当值,我们明天就要走了。”

今天是禄园请客,陈阿福让楚华母子继续在福园玩,她则去禄园帮忙了。

禄园一番忙碌。因为陈阿福经常会带着曾婶、穆婶给无智老和尚和了尘住持做素食送去,所以禄园做的素席受到所有人的夸奖。谢凌和罗志远甚至说不比灵隐寺的素斋差。

吃了晌饭,男人们便都回了棠园歇息,楚华和罗四奶奶陪孩子们去福园玩。男孩子喜欢儿童乐园,罗樱和楚小姑娘喜欢在西厢玩积木,看连环画。因为开始罗樱不太懂,楚小姑娘非常自豪地给她当解说员,慢慢地两个小姑娘也玩好了。

虽然楚令宣邀请了,陈阿福一家还是没去棠园吃晚饭,这些人明天就要走了,他们一家人也该好好说说话。

日子一晃进入了十月中,冬小麦都种下地了。陈阿福给了棠园一百亩的特殊种子,大房十亩,旺山村一百亩。陈名又买了五十亩的地,也种的这种特殊种子。

目前,经过陈阿福处理过的种子有水稻、小麦、玉米、西瓜、黄瓜,除了这几样种子,她不会再“改良”其它种子了,逆天的东西不能太多。若是前三样的种子基因得到彻底改善,也算给这个时代的老百姓造福了。

现在天黑得早,酉时天就黑透了。这天是十月十七日,陈阿福刚领着孩子们在桌上坐定,楚令宣突然赶回来了。他风尘仆仆,也没先在棠园把自己打理干净,手里还拎了一坛酒。

他的情绪似乎很激动,没理大声喊他的两个孩子,把酒放在楚老侯爷那桌,豪爽地说道,“爷爷,今天孙子陪你多喝几盅,不醉不休。”

又对陈阿福说道,“阿福,多弄几个菜,今儿高兴。”

第291章 不平衡

陈阿福领着夏月和秋月去厨房忙碌,屋里只剩下楚家祖孙加陈大宝。

楚老侯爷看到楚令宣激动的模样已经有了猜测,见没有外人了,才低声问道,“是不是…”

楚令宣点点头,坐下跟他耳道,“能站起来了。”

老爷听了,眼圈都红了,喃喃道,“能站起来,离能走路就不远了。这么多年了,没想到,真是没想到…”

“嗯。”楚令宣答应着,又对另一桌呆呆看着他的大宝说,“今天太爷爷和爹爹高兴,大宝是个小男子汉了,也要陪我们喝酒助助兴。”

大宝一听自己能像男人一样喝酒,高兴不已。先比了个剪刀手,又提醒他道,“爹爹,你冷落妹妹了。妹妹招呼了你那么久,你都没理她。”

楚含嫣正瘪着嘴,眼含泪水看着楚令宣。一听大宝的话,更委屈了,张开小嘴哭起来。

楚令宣赶紧起身去把闺女抱起来,笑道,“爹爹今天高兴,只顾着跟太爷爷说话了。冷落了闺女,爹爹道歉。”

楚令智急得不行,大声道,“大宝都是小男子汉,能喝酒,那小爷我呢?”

老侯爷哈哈大笑,说道,“你当然也是小男子汉,也能喝酒。”

但当楚令宣让楚怀去厨房里拿米酒的时候,楚令智的嘴都撇到了耳后根。弄了半天,是米酒!

陈阿福在厨房里忙碌着,她猜测或许跟九皇子有关。因为老和尚三月份就把绿燕窝要去了,已经过去七个月,九皇子的病情应该有了进展。

她也高兴。若九皇子腿好了,楚家才能图谋大业,而不需要等到大宝长大,大宝也不会冲在第一线。

她煎卤烹炸,做了八个菜。之前有八个菜,共计十六个菜,取“要顺”之意。

陈阿福解下围裙,把最后一道“鸿运当头”菜放上托盘,亲自端去餐厅。

大宝高声叫道,“娘亲,爹爹说我是男子汉了,也让我喝酒了。”说着,还抬了抬他手里的半碗米酒,得意的不行。

陈阿福笑着点点头,又说了这道菜叫“鸿运当头”,其实做法跟狮子头很像,就是最后淋的汁里她加的辣椒比较多,看着颜色比较红,取了这个吉祥的名字。她怕两个孩子被辣着,让他们只能吃大丸子的中间。想着,若是有西红杮就好了,又能上色,又不辣。

楚令宣又让陈阿福喝米酒助兴。其实陈阿福很想喝他们喝的那种青花酿,自己前世可是八两白酒的量。不过只是想想而已,这个时代女子酒量大可不好。

老侯爷和楚令宣这顿酒足喝了近一个时辰,把一坛子酒都喝完了。楚令宣扶着摇摇晃晃的老爷子,宋妈妈牵着楚含嫣回棠园。

走到那棵光秃秃的柳树下,楚令宣站下,回头向站在福园门口的陈阿福和大宝挥了挥手,在老爷子的催促下,又转身向棠园走去。

陈阿福跟楚令宣这一别多日,到了冬月末还没见到他的身影。只偶尔会收到他的一封信,诉说相思之苦。

期间,陈阿福还接到了陈实来的信,说杨明远已经亲自去定州府陈家提了亲,陈实同意了,并定于明年八月成亲。同时,杨明远也派人给陈阿福写了封信,说了自己已经求娶她的堂妹陈阿满。

陈阿福非常高兴,分别派人送信过去恭贺他们。

陈实又分别给大房和陈名写了信,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

胡氏又心理不平衡了,别说胡氏,连陈业都酸溜溜的。二房和三房的闺女都找了好人家,一个找的是出身世家的大官,一个找的是腰缠万贯的商人,可他家的陈阿菊,到现在还没说上人家。

别人看上他们家的,他们看不上人家。他们看上的,人家又看不上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