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庵堂清修

陈世英不忍他娘被休,嘴硬道,“我娘不把王氏当儿媳,未给她上档,是我娘不对。但我爹积年沉疴,不幸早逝,也不能完全怪在我娘身上。说我娘得罪神灵只是猜测,却没有证据。衙门断案,讲的是证据…”

陈老祖鼻子都气歪了,吼道,“世英小子,你虽然当了官,却也是我陈氏族人,死后也要葬在陈氏祖坟,少跟老子摆官威。”

陈老伯也不高兴地说道,“世英侄子,我们不是衙门,不是在断案,是在讲事实。那王氏不是一般的儿媳妇,而是娶进门冲喜的儿媳妇。不把她当儿媳,不给她上档,那就是假冲喜,是阳奉阴为。你爹病死,不怪你娘怪谁?我们说她害死亲夫,没说错。你当了大官,就算不把我们这几个老不死的放在眼里,也应该想想你早逝的父亲,想想族里还有那么多娃子。总不能因为那个恶妇,让你爹死不瞑目,让娃子不好出仕,让姑娘不好嫁人吧?”

这话有些言重了。

陈世英知道宗族的力量,更别说他父亲是族里养大的,他娘也的确犯下了不可原谅的错误。又赶紧作揖道,“老人家误会我的意思了。我无论走在哪里,无论当了多大的官,都知道我的老家在湖安,都感激陈氏家族养大了我父亲,还供我父读书考科举…从今年开始,我会在给族里每年捐赠一百两银子的基础上,再加一百两,让族人的日子更好过。另外,我一直在想,家族里有那么多好后生,应该让他们得到更好的教育。我再捐五十两银子建个族学,让每个陈家小子都能读书。若族里有后生考上了秀才,考举人、考进士的费用都由我资助。”

这两个条件可太吸引人了,几个族老的眼睛都亮了,低声商量起来。

财帛动人心。楚令宣暗自摇头,看来那老妇不会被休了。

陈世英面上不显,心里却轻松多了。

商量完了,陈老伯说道,“我们都知道世英小子没忘本,一直记挂着族里。不过,赵氏的恶行实在太大,继续把她留在陈家,不仅害了你,也害了陈家的娃子和闺女。看在你的面子上,可以不出妇,但也不能继续留在陈家。让她去庵堂清修吧,直至死去。”

陈老祖又接口说道,“我们只能退到这一步,绝对不允许赵氏继续留在陈家祸害人。若世英小子再不愿意,咱们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陈世英知道,这是最好的结果了。去庵堂清修,她娘还是陈家妇,死后还能葬进陈家祖坟。

他点头同意。

他的心情很矛盾,既为他娘晚安年要在庵堂受苦而难过,却又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此时已是午时末,请族老们吃了晌饭。

楚令宣也作陪,还向几个族老敬了酒。

陈老祖今年七十八岁,老得牙都快掉光了,头发花白,但精神头好还,脑子也清晰。他对楚令宣说道,“你回去告诉阿福一声,我们都知道她是好孩子,她和她娘受委屈了。等处置了赵氏那个恶妇,我们回到老家便会把王氏写进族谱,阿福是我陈家真正的嫡长女。”

楚令宣躬身谢过。

饭后,一行人去了安堂,由族长宣布对赵氏的处置。

楚令宣觉得自己做为女婿跟去不太好,但他知道妻子想看这个场面很久了,为了跟妻子说得更详尽一些,还是厚着脸皮跟去了。

他们来到安堂,也不好进老太太的内室,都在院子里站定。

陈老祖威严地用拐棍跺了跺地,对江氏说道,“去,让人把赵氏抬出来。”

江氏领着几个婆子走去内室,老太太还在发火,茶碗砸了一地。儿子回来了,她的主心骨终于回来了。可儿子昨天只来安堂陪她说了几句话,到现在也没来露过面,她知道儿子是生她的气了。

她想着,儿子是孝子,心肠又软,自己说几句好话定能把儿子哄过来。她让下人把她抬去见儿子,想告诉儿子自己很想他,天下没有哪个母亲会害自己的亲生子,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他好…

可下人还跟之前一样,像是没听到她的话,根本不理她。

老太太气得不行,大骂道,“这个家是我儿的,不是江氏的!我儿回来了,江氏再敢忤逆我,就让我儿把她休了…”

下人依然不抬她。

陈老太太气得不行,就说要喝茶。这点下人不敢不听,把茶端到她手里,她照着下人就打过去,之后又要茶。下人就很聪明地不递到她手上,而是放在床头的小几上就离得远远的。

老太太行动不方便,颤巍巍把茶碗端起来,再砸向下人,根本砸不到人,都掉在地上摔碎了。

江氏看到精神明显好起来的陈老太太,曲膝说道,“婆婆,老家的族老来了,他们要见你。”

老家的族老要见她?陈老太太直觉没有好事,大声说道,“我不见他们,我要见我儿。”

江氏道,“老爷也在外面。”

陈老太太一听儿子在外面,便放了心。儿子依然是大官,那些族人定是又来巴结自家了。他们想拜见自己这个太夫人,又不好进屋,便让自己出去见见。

她吧唧了一下嘴,对江氏说道,“人啊,都是捧高踩低的。前些日子我儿倒霉的时候,不见他们蹬门。咋我儿一官复原职,他们就上门来了?我儿是个良善的,对那些只认钱不认人的主儿,就不应该答理他们。”又瞧了瞧江氏说道,“别说族人,连亲儿媳都如此。我儿倒霉的时候,把老婆子丢在这里,还口出恶言顶撞我。我儿一官复原职,态度就变了,腿也跑得勤了。”

见江氏平静地望着她,而不像原来那样说些戳心窝子的话,老太太心里一阵痛快。本想再骂骂这个不要脸的恶媳妇,想想族人还在外头,忍住了想骂人的冲动。招呼专门服侍她的婆子说,“给我把头发梳好,再把那件赤色妆花褙子给我穿上。那些老不死的,眼睛都是长在头顶上。”

第444章 收回诰封

等老太太收拾利索,由两个婆子把她抬到圈椅上,再抬着椅子走出去。

来到外面,看到除了陈老祖坐着,另外的人都站在院子里,他们都是沉着脸,怒视着她。儿子也站在他们中间,脸色暗沉。

老太太莫名的有些心虚,但一想到儿子是大官,而这些族人只是乡下的泥腿子,又释然了。她扶了扶头上的赤金嵌珠大凤钗,对几个族老说道,“老婆子身子不便,让你们久等了。都站在院子里作甚?进屋坐下喝口茶,慢慢聊。是不是族里又遇到困难了?放心,我会让我儿…”

陈老祖怒斥道,“住嘴!你这个恶妇,把儿子都害成这样了,还敢摆太夫人的款儿。”

老太太气着了,冷哼道,“我本就是御封的诰命夫人,不需要摆款儿。我哪里害我儿了?我儿还是正四品大员嘛。”

陈老伯不想跟她啰嗦,摆手说道,“赵氏,你那些炫耀的话留着以后慢慢说…”便朗声说了老太太做的恶事,并罚她去庵堂清修,直至死去。

老太太先有些害怕,但看到站在他们中间的陈世英,气质卓越,气派不凡,跟那几个土得掉渣的族人一比,真是一个天上,几个地下。自己有这样的儿子,怕甚?

思及此,她又有了几分气势,使劲啐了他们一口,大骂道,“你们算什么?几个出了三服的族人,我们认你,你算亲戚。我们不认,连亲戚都算不上。有什么资格让我去庵堂?”又对陈世英说道,“世英,他们对老娘不敬,撵他们回老家,定州府都别让他们呆。”

老太太话说得含混不清,声音还蛮大,众人都听得明白。

陈世英气得直摇头,过去低声道,“娘,快莫闹了。真把他们惹火了,他们直接回老家出妇,请官府判离,儿子都没法子保你。”又跪下说道,“娘,儿子尽力了。你去庵堂清修,还是陈家妇,是我爹的未亡人。若是被休,就什么都没有了。”

江氏和陈雨岚也跟着跪了下去。

“啥,你也同意老娘去庵堂?”老太太先是不可思议,后就涕泪皆下,大骂陈世英不孝,她寡妇失业的把他养大,做绣活把眼睛都快熬瞎了,让儿子出息当了大官,却由着族人作践她。他那么大的官,直接判那几个族人坐牢,看他们还瞎管闲事不。她才不想去庵堂,那里日子清苦,不能吃山珍海味,不能穿绫罗绸缎,比之前在赵家村的日子还难过…

正闹着,突然下人来报,说圣旨来了,让陈老太太去前院接旨。

给老太太的圣旨?不说陈世英发愣,连看热闹的楚令宣都发愣。

楚令宣赶紧去前院招呼传旨官,陈世英换官服,江氏和陈老太披戴上凤冠霞帔,都去了前院。

传旨官看了老太太两眼,说道,“你就是陈老太太?接旨吧。”

陈世英听到传旨官对母亲的称谓,心猛地一沉,还是打起精神去把老太太扶着跪在地上。老太太半瘫,还得有两个婆子跪在两边扶着她。

传旨官看他们都跪下了,才打开圣旨,朗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定州府知府陈世英之母赵氏,妇行有亏,不贤不德,枉为人之妻母。今收回四品恭人之诰封,以示惩戒,望尔今后承心悔过,钦此!”

传旨官念完,就有两人过去把陈老太太头上的凤冠及身上的霞帔取下收回。

别的妇人被收诰封,是因为丈夫儿子被罢了官。陈老太太赵氏却是成了大顺建朝以来第一个儿子仍官居原职,而做为母亲的她却被收回诰封的妇人。

老太太当时就晕了过去,陈世英也浑身无力,有些站不起来。楚令宣赶紧过去偷偷给传旨官塞了一个荷包,送走他们。

陈老祖都气哭了,对陈世英说道,“世英小子,那赵氏留不得了。若这样的妇人还留在陈家,你让陈家的闺女怎么找婆家?听劝吧。若你还要保她,我只能让那些嫁不出去的陈家女来你家门口上吊了。”

另几个族人也都劝道,“陈大人,不能再留下赵氏了,她把我陈氏一族的德行败光了。”

陈世英此时身体像抽空了一样,远比他自己被关起来难过得多。他看看晕死过去的老母,再看看难过异常的族人,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也保不住母亲了。

他艰难地说道,“好,听老祖宗的劝,出,出妇吧。”

楚令宣看着被抬进去的仍然昏迷着的赵氏。他不好再继续看热闹了,劝慰了陈世英几句,告辞回家。

陈阿福听了楚令宣的话,笑得眉眼弯弯,那个恶老太婆终于得到报应了。还有之前逼死原主的丁县尉的儿子,上年罗管事就找机会让人参了他们父子欺男霸女,无恶不做,让他们坐了大牢。想想原主的在天之灵,应该安息了吧?

三天后的下晌,陈阿福带着楚含嫣、李轩、羽哥儿和明哥儿坐着软轿去了陈府。

明天族老们要回老家,她在江氏的陪同下,专门去他们住的院子,送了一百两银子的程仪。

江氏衣着光鲜,精神气儿极好。

她告诉陈阿福,陈世英先遣人回赵家村说明情况,赵家村的族人也不敢收赵氏。现在的族长不是原来那个赵氏的族兄,那人因为鱼肉邻里,强占田地正在坐牢。

不仅族长不接,连赵家村的里正都不愿意接。如今赵家的姑娘不好嫁,赵氏回去了,姑娘岂不是更嫁不出去。他们说赵氏的父兄已经死了,赵氏属于“三不去”。

妇有三不去,有所娶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后富,不去。

那三条,赵氏条条都占着。

陈家族老商议片刻,说道,“赵家不接,陈家也不能留,赵氏只有两条路,一是直接出家,二是‘病死’。”

陈世英无法,说了半天情,还是出妇,但不送回赵家,而是让人在定州府郊买了一处农家小院,把赵氏安置在那里,再派一个婆子照顾她。

第445章 嫁了

鉴于赵氏现在的名声,根本不敢说她是陈世英的母亲。只说她无儿无女,死了丈夫后带着服侍婆子前来定州寻亲,亲没寻到,身体又不能支撑到再回老家,只得在那里买个小院,渡过余生。

赵氏先还闹腾,但听陈世英跟她讲了族老说的另两条路,还是老实下来。她抓着陈世英涕哭不止,含混不清地诉说着自己如何不易,如何把陈世英供出来。

陈世英跪在她的面前承诺,即使她不是陈家妇了,依然是自己的母亲,会供养她一辈子。但是,为了掩人耳目,自己不能经常去看她,哪怕去,也只能在晚上…

送走赵氏,在族老们的见证下,陈世英把王氏记入了家里的小祠堂,她是陈世英明媒正娶的原配,只因特殊际遇,两人不得不合离。又把陈阿福重新改记在王氏名下,成为陈世英的嫡长女…

江氏无波无澜地讲述着,似乎王氏被记成陈世英的原配对她没有任何影响。

陈阿福说道,“其实,记不记入陈家祠堂,对我娘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江氏微笑着,没有多言语。她又说起了何家,陈世英一回来,那家就凑了上来。还说由于何夫人前些日子得了重病,才把儿子的亲事耽误了。陈世英和江氏的意思是,何家不可靠,正好趁着这个原由把亲事退了。可陈雨晖死活不愿意,说因老太太的关系,陈家姑娘的名声已经坏了,若再退了亲,就更不好找到可心的婆家了…

晚上,陈世英又让人把下衙的楚令宣,以及下学的阿禄、大宝、楚令智都请了来。大宝的警报彻底解除,陈阿福便给了他充分的自由。

陈世英领着楚令宣和陈雨岚一起在外院陪族老喝酒。江氏则领着陈阿福娘几个,和陈雨晖三姐妹一起在正院吃饭,绿姨娘和余姨娘站在江氏的身后服侍着。

一辆双人婴儿车和单人婴儿车摆放在一旁,车里坐着两个小外甥,躺着一个小舅舅。

两个小外甥总想越过自己的小车去抓另一辆车里的小舅舅,抓不到,急得大喊大叫。小舅舅还美得不行,冲着他们两个咯咯笑着,挥着小拳头像是在挑衅。逗得众人大笑不已。

饭后,陈世英父子和楚令宣来到正院。其实,陈世英的心早就飞了过来。外孙子都半岁多了,不知变成了什么样。

他笑着把小哥俩抱起来,一人给了一个绿玉雕花笔筒,以及朱砂红的雕竹澄泥砚。笑道,“以后跟小舅舅一起,好好发奋,共同进益。”

或许因为陈阿福之前那句“羽哥儿跟着爷爷学武,明哥儿跟着姥爷学文”的话,也或许陈世英先抱的羽哥儿,后抱的明哥儿,他抱着明哥儿就没放下,似乎更加喜欢他一些。

朝哥儿等了许久爹爹都没来抱自己,就有些不舒坦,瘪着嘴哼哼叽叽起来。

江氏见了,把朝哥儿抱起来,呵呵笑道,“哥儿还吃醋了。那是你的外甥,你是老辈子,吃醋要被别人笑话。”

说得众人大乐。

余姨娘皮笑肉不笑地扯了一下嘴角。外孙怎么比得上自己的儿子,还是老来子。

她不知老爷是怎么了,回来几天都没去自己房里一趟,一直住在正院,连看都没多看自己一眼。她本来还想趁老爷高兴,把儿子要过来自己抚养。她怕儿子一直被江氏把持着,儿子跟自己不亲近,岂不是白生了。

众人都注意着陈世英和两个孩子,而坐在角落里的陈雨晖的脸色讳暗不明。她的眼神似乎在看陈世英,但余光却注意着楚令宣。

楚令宣是直接从衙里来的,穿的是戎装。英武挺拔,器宇轩昂,还有一种出身大家的优雅贵气。如寒星般的眸子,在看儿女或是陈阿福时,就会露出些许柔情,嘴角也不禁会微微上扬。刚硬和儒雅在他身上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令陈雨晖如痴如醉。

她不得不承认,楚令宣强何林生太多。

不止是相貌气质家世,还有专情与痴心。

陈阿福是私生女加乡下女时,楚令宣就能娶她,娶了她就一心一意待她。可何林生呢?自家一遭逢大难,他家就想毁婚。爹爹一官复原职,他家就凑了上来。

若当时江氏不坏她的好事该多好,那楚令宣眼里的那个人就会是自己。他的柔情他的微笑,给的也是自己和自己的儿女。

祖母已经被休了,若自己再敢像原来那么折腾,没有人再护着自己。

她跟楚令宣,是永远不可能的了。

既然她跟楚令宣没有可能,还是嫁去何家好。祖母的名声不好,现在连嫡女陈雨晴都不好找婆家,更别说自己。何林生虽然比不上楚令宣,但年青英俊,家境好,自己也是官身,是她目前最好的姻缘了。再说爹爹现在依然是府定知府,依然得圣上重用,何家是不会欺负自己的…即使爹爹义气用事不同意这门亲事,她也得想法子让他同意。

几天后,陈雨晖嫁去何家的日子正式定下来,就是五月初十。

陈阿福听说后直摇头,陈雨晖又坏又没脑子,或者说是被富贵迷住了双眼。她还比不上赵氏精明,赵氏恶毒自私,但她知道怎样做对自己最有利。何家都这样打陈雨晖和陈家的脸了,她却依然要嫁过去,以后的日子可想而知。

若是别的妹妹,陈阿福肯定会去阻拦。她嘛,自己硬要凑进去过糟心日子,那就随她了。陈阿福还是有些好奇,陈雨晖和何林生到底谁能压过谁。

四月二十五日这天,何家的聘礼送来了陈家。

五月十日,陈阿福一家还是去陈府喝了喜酒。陈阿福领着小哥俩和李轩在她的蔷薇院里玩,没有去观礼,只晌午的时候去花厅吃了席。

听说,陈雨晖的嫁妆十分丰厚,是定州府官家庶女中的头一份。江氏厚道,按陈府庶女的标准准备了不错的嫁妆,把唐姨娘留下的财物也统统陪送给了她。

阿禄和大宝则跟着陈雨岚去了前院看热闹,还堵门要了红包。

楚小姑娘被陈雨晴姐妹领着去看新娘子。回来悄悄跟陈阿福耳语道,“新娘子不好看,新郎官还俊俏。”

逗得陈阿福大乐。

第446章 凡心

现在是农忙,陈世英又急于挣表现,除了五月十日嫁闺女在家,其余时候都不在家。陈雨晖和何林生回门那天,还是陈雨岚和楚令宣陪的何林生,陈阿福也没回去。

听楚令宣回来说,那两人不像新婚夫妻那样亲密,但也没出什么事。

终于等到五月底,陈阿福怀孕满了三个月,她便要回棠园住一段时间。一个是让了尘见见小哥俩,一个是她想王氏、陈名和福园了。

了尘现在越来越失望,心境也越来越冷清,楚令宣想用小哥俩留住她对尘世的眷恋。

这段时间楚令宣又开始忙起来,前两天就去了京城。

听楚令宣的意思,王成的事情快落定了。他也会趁着这件事的东风,挪挪窝。

陈阿福暗想,定州算是京城南边的门户,战略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楚令宣是九皇子和楚家安在这里的钉子,九皇子掌权之前,楚令宣会一直坚守在这里。他挪窝,不会是挪去别处,依然会在定州。

楚令宣在定州的上峰,一个是付总兵,一个是何副总兵。呵呵,这次他肯定会想办法把何副总兵挤走,这也是他多年的梦想。

若何副总兵高升就不说了,若以后的位置比不上现在这个,他们不仅会恨楚家,也会恨跟楚家有亲的陈雨晖。陈雨晖本就不讨何林生的喜,若再加上这一条,她以后的日子会更热闹。

二十六日巳时,陈阿福坐着软轿,楚老侯爷和其他孩子坐着马车,在楚令奇和一些护卫的护送下,回了乡下。同他们一起回乡的,还有廖先生。

因为小轿走的比较慢,他们晌午在小镇上吃了饭,在下晌申时末才到上水村。

陈阿福掀开轿帘,看到熟悉的小路,熟悉的村落,心里甚是激动。离开这里,已经将近一年了。

罗管事父子和罗大娘已经等在那条小路口。罗管事来到陈阿福的轿边说道,“禀大奶奶,了尘住持今天晌午时就已经来了棠园,她甚是想念哥儿姐儿。”

陈阿福点头笑道,“罗叔辛苦了。”

而金燕子、七七、灰灰和追风一家更兴奋,一齐向福园冲去。特别是追风和飒飒,它们在府城闷了将近一年,想乡下想得发狂,带着长长和短短不顾一切地跟着金燕子跑去。

陈阿福了解它们,在府城的时候就让汪婶把飒飒和短短脖子上的璎珞圈取了下来。不是陈阿福财迷,而是怕有人因为璎珞圈伤害它们。虽然它们厉害,又有金燕子护着,但总要以防万一。

来到棠园门口,众人下车下轿。大门口不止有下人等在这里恭候,旁边还站着笑咪咪的王小弟和王小妹。

阿禄笑着牵着二人回禄园,大宝想姥姥和姥爷了,也跟去禄园。而楚令智和李轩想儿童乐园了,带着几个下人去了福园。

陈阿福一行人则进了棠园。

陈阿福领着小哥俩和楚含嫣直接去了了尘住持住的小禅院。

一身素衣的了尘正坐在罗汉床上,脸上看似平静,可眼圈却是红着的。陈阿福给她行了礼,楚含嫣给她磕了头。

了尘含泪说道,“这么久没见到你们了,真想啊。”看看陈阿福的肚子,又说道,“阿福快坐下,别累着。呀,嫣儿长这么高了,更漂亮了。”

楚含嫣过去倚在她腿上说道,“我们也想奶奶,好想,好想。”

之后,小哥俩被两个妈妈抱着磕了头。

了尘的眼泪还是落了下来,招手道,“快,快把哥儿抱过来让我好好瞧瞧。”

她先把羽哥儿抱在怀里,激动地说道,“奶奶的大胖孙子,长得可真好,真俊。哟,像你爷爷多些。”觉得说这话不妥,闭上了嘴,抱着孩子使劲亲了几口。亲得羽哥儿咯咯直笑,也反亲了她几口,糊了她一脸口水。

了尘更高兴了,抱着他就舍不得放手。

小哥俩或许是在空间里呆多了的原因,比同龄的孩子聪明得多。明哥儿知道,别人只要抱了哥哥,亲了哥哥,就马上会抱他亲他。可他等了好久,还没见这个人抱自己亲自己,不干了,冲着了尘大声吼叫起来。

楚小姑娘知道弟弟的心思,拉拉奶奶的衣襟笑道,“奶奶,你紧着不抱明弟弟,他不高兴了。”

了尘笑意更盛了,赶紧把羽哥儿还给林妈妈,又从江妈妈手里接过明哥儿。亲了亲他的小脸笑道,“哎哟,明哥儿这么小就知道吃醋了。好,好,奶奶抱你。”

明哥儿高兴了,又抓着她的素衣亲了她几口,还高兴得用小脚使劲蹬了尘的大腿。

这两个孩子逗得了尘又是哭,又是笑,喜欢得不行。

陈阿福低声笑道,“羽哥儿和明哥儿真喜欢奶奶,抱着就亲不够。婆婆在棠园多住些日子吧,我自从有了身子就精神不济,只得麻烦婆婆多疼疼你的孙子和孙女。”

了尘看看旁边的孙女,再看看自己怀里的一个孙子,妈妈怀里的一个孙子,实在说不出明天就回庵里的话。她寻思了一会儿,还是点点头。

陈阿福窃喜。楚令宣父子现在最怕了尘真心向佛,等到能把她迎回家的那一天,她却不想回了。现在,要用孙子孙女把她的凡心留住,让她多些牵挂。

看到秀美温婉的了尘,陈阿福又想到前额顶着一条疤的楚侯爷。这两人才是相爱相配的一对,可惜被棒打鸳鸯,不知道最后能不能破镜重圆。

晚上,了尘自己在禅院里吃斋,而楚老侯爷和陈阿福及孩子还是去海棠厅吃饭。大宝没回来,在禄园吃的。

饭后,陈阿福带着楚小姑娘和半车礼物去禄园,楚令智、李轩去了福园玩,小哥俩则被抱去禅院陪了尘。

此时正值盛夏,定州府炎热难耐,而乡下却凉爽多了。特别是傍晚,站在空旷的大门外,微风习习,风里还夹杂着花草香味,惬意无比。

向西望去,大片稻田的尽头是响锣村,极目处是红林山。晚霞把山顶映成金黄色,颜色渐次淡下来,到了这里便成了柔和的黄色。

第447章 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