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贝的变化更大了。不止背上,连脑袋和胸部都已经长出了细细的绒毛,毛长了,也能分辨出颜色了。脑袋的毛呈洋红色,十分鲜艳好看。背部是灰褐色夹杂着红色,到尾巴上渐渐变浅。胸部和腹部是淡黄色,小尖嘴是灰褐色。

金燕子得意地说道,“妈咪,人家看出来了,贝贝是朱雀鸟。虽然它的羽毛有些像雄鸟,但它却是雌的,是妹妹,漂亮的妹妹。”

陈阿福喜道,“它的确极是漂亮。这么说,它快活过来了?”

金燕子说道,“说不好,可能快了,也可能要再等一、两年。”

陈阿福隐约记得朱雀的叫声好听,其它的习性就不太清楚了。问道,“朱雀是候鸟吗?”

金燕子羡慕地说道,“它不是候鸟,一年四季都能在外面玩,比人家好多了。”

陈阿福安慰道,“你若在空间里,它也舍不得在外面玩久了的。”

话音刚落,看见金贝居然点了点头。

陈阿福惊喜道,“天呐,贝贝点头了,它点头了。”

金燕子也看到了,美得不行,又站起来抱着金贝围着燕沉香跑了几十圈。陈阿福的头都被它转晕了,只得出了空间。

几天后,陈阿福的身体就恢复过来了,但她不好马上起床。在十六那天,请大夫来把了脉,说她好了,才下了地。

十月二十,了尘搬去静棠庵。楚令宣不敢让陈阿福再长时间的坐马车,不许她去。他和楚令奇领着大宝、楚含嫣两个孩子去送了尘,在那里玩到晚上才回来。

十月底,楚令宣要去东南部一趟。他知道陈阿福生孩子的时候他或许赶不回来,但那件事隐密又重要,他不得不亲自去。

陈阿福看他眉头紧锁,劝道,“家里有这么多人,我无事的。再说,你即使在家,也帮不上忙啊。去吧,等你回来的时候,咱们家又多了一个成员…”

楚令宣走之前,不仅拜托了宋氏、王氏、江氏,还把大宝、嫣儿、李轩、阿禄,甚至连小哥俩都嘱咐了一番,让他们懂事,不能烦着娘亲。

天更冷了,冬月初二迎来了第一场雪。雪很大,一连下了几天。为了陈阿福的安全,李嬷嬷连院子都不让她出,想活动了,只能在院子里转圈圈。

早晨,早餐依然摆在西侧屋。现在不仅楚令智和大宝、李轩会按时来这里吃早饭,连楚小姑娘都要来。因为这个月起,她也开始跟一位女先生学习读书认字了,时间不长,只上午学一个时辰。

吃完早饭,陈阿福把他们送出屋门,看着穿得圆滚滚的他们和动物之家消失在院门口。

第463章 小玉儿

转眼到了腊月。初六这天下晌,外面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上房东侧屋里却温暖如春,笑闹声不断。

羽哥儿和明哥儿把着栏杆站在小床里,嘴里嘟嘟囔囔说着会说的几个词,还不时看着娘亲和姐姐呵呵傻乐着。嘴咧大了,一根银线便会从嘴角流下。

怕小哥俩不知轻重碰着陈阿福,专门在东侧屋里摆了一个带栏杆的小床,小哥俩不走路了就在里面玩。

楚含嫣坐在小床外面逗着弟弟,见他们流口水了,就用帕子帮他们擦干净。他们抱在一起打架了,她又会好言相劝,把他们分开。

小妮子,绝对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姐姐。

陈阿福坐在暖哄哄的炕上,嘴里同王氏说笑着,眼睛却一直看着三个孩子,心里溢满了温情。

外面的风更大了,吹得窗纸哗哗作响。她的心又紧了紧,不知楚令宣怎么样了。还有了尘,她在山上,会更加寒冷吧?

在这种坏天气里,她越温暖,就越要想到在外面辛苦奔波的丈夫和在庵里修行的了尘。

突然,陈阿福觉得肚子一阵巨痛。叫道,“哎哟,肚子好痛。”

王氏急得一下站起来,说道,“应该是要生了,快,快去叫接生婆。”

李嬷嬷赶紧过来,把一件大棉袍给陈阿福穿上,几人扶着她去了后院的一个厢房。

这几天是陈阿福的预产期,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两个接生婆也在上月中旬就被请来府里。

由于上次生小哥俩给楚小姑娘留下了阴影,她一听说娘亲要生了,便哭了起来。怕把弟弟吓着,不敢哭出声,还转过头去擦眼泪。

她想跟去后院,被黄嬷嬷劝住了,说道,“姐儿不要去。你去了,哥儿也会跟过去,把他们吓着咋办?放心,大奶奶无事的。”

看到小哥俩因为娘亲突然走了瘪嘴要哭不哭,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哽咽着说道,“弟弟莫哭,娘亲给我们生妹妹或是弟弟去了。”

这一胎生的比较容易,陈阿福也没遭大罪。头天下晌申时末发作,第二天寅时初就生下来了。生的是一个白胖漂亮闺女,七斤八两。名字是楚侯爷之前取的,叫楚含玉。

小玉儿长得非常漂亮,如粉色珍珠般莹润的肌肤,大大的杏眼,花瓣似的小嘴。或许营养太好,头发有齐耳那么长。由于太胖,小鼻子显得有些塌。

尽管刚出生,还是能看出来像陈阿福多些,鼻子连着以下的部分像陈阿福,但眼睛像楚令宣,也就是了尘。可以这么说,小妮子取了父母最好的地方。

不说陈阿福和几个孩子喜欢的爱不释手,就连不怎么待见重孙女的老侯爷看了,也喜欢得要命。他对陈世英和陈名笑道,“孙媳妇的名子取得好,阿福,果真是个有福的。成亲不到两年,就儿女双全,还有胎双生子。”

陈名嘿嘿笑着直点头,这个名字是他当初起的,希望孩子有福。当时他以为自己破败的身子不会有亲生的孩子,那阿福就是他唯一的后人了。没想到阿福真是有福的,不仅她自己有大福,还为家里带来了福气,也为他带来了阿禄。

陈世英就更不用说了,本来就喜欢陈阿福,现在看到这么像自己的外孙女,简直喜欢到心里去了。

这孩子真的如玉似珠,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为了多看妹妹一眼,陈大宝、李轩、楚小姑娘连学都不想去上。特别是李轩,嘴都咧到耳后根了,只要听谁夸了小玉儿漂亮,可爱,他就美得抓耳挠腮,手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小哥俩则把着妹妹小床的栏杆不错眼地看妹妹,谁拉跟谁急。

楚令智也高兴,站在门口说,“小侄女的洗三宴,我娘肯定会来。”

陈阿福听听外面的呼啸声,说道,“这个天气,三婶可不要来,太遭罪了。”

楚令智笃定地说道,“为了看小玉儿,我娘不怕遭罪。”

因为楚令宣不在家,洗三这天楚家没有大办,只请了几家亲戚和朋友。

令陈阿福没想到的是,刚送走客人不久,楚三夫人真的赶来了。同她一起来的,还有楚三爷楚令安。

楚令安的妻子沈氏四个月前也生了一个闺女,取名楚含芝。

那时,瑞王夫妇正好来了定州府,楚令宣没有时间去京城贺喜。陈阿福大着肚子,也不可能去。这次三爷过来吃大房孩子的洗三宴,肯定二夫人李氏心里又不舒坦吧?

楚三夫人走进厅屋,脱下貂皮风毛斗篷,在炭盆前驱赶身上的寒气。

楚令智来给她施了礼,就拉着她的袖子说道,“果真如儿子所料,你的侄孙女比你儿子有脸面。你从来没有专程来看过儿子,却会来看侄孙女。”

楚三夫人大乐,摸着他的总角说道,“你是小子,又是长辈,不会吃你侄女的醋吧?”

“当然不会,儿子说着玩的,小玉儿十分可爱,我们都喜欢她。”楚令智又说道。

大宝和楚小姑娘、李轩都过来给三夫人见了礼。

三夫人笑着点点头,又多看了陈大宝几眼。她三年前也看过他,但那时她不知道他是自己的堂弟小十一,没有过多注意他。听小十一叫她“三奶奶”,觉得十分有喜感。堂姐弟的关系,愣被叫成了堂祖孙。再想想荣昭,亲姐弟的关系,愣成了继祖孙。

三夫人驱散了寒气,进了卧房。

陈阿福坐起身笑道,“三婶,你真来了?”

三夫人咯咯笑道,“那还有假,你以为我开玩笑呐。”又道,“昨天一大早就启程,现在才赶来。”

三夫人从小床上把小玉儿抱起来。小玉儿被锦缎小红被包着,正睡得香,被人抱起来也没清醒。她嘟了嘟嘴,居然扯出了一抹笑靥,好像做了什么好梦一般。

三夫人更喜欢了,低头亲了亲她的小脸,又把脸埋在她的小胸口上闻了闻,笑道,“哎哟,多可人疼的孩子,真漂亮,真香。怎么办,我都想带她回京城自己养了。”

第464章 意外的收获

楚三夫人的话音一落,站在一旁的羽哥儿和明哥儿就不干了,大声嚎了起来。边哭边吼道,“妹妹,我们的,坏银…打出去,打出去…”

小哥俩把屋里的人逗得大笑不已。

陈阿福有些脸红,嗔道,“看你们小气的,她是你们的三奶奶,是五叔叔的娘亲,咱们是一家人。”

楚三夫人更是大笑,说道,“好,三奶奶不抢你们这个宝贝妹妹。等你们娘再生个妹妹,我再来抢。”说完,拿了一对碧绿水透的极品翡翠镯子给小玉儿当见面礼。

小哥俩听懂了前半句话,没听懂后半句话。知道三奶奶不会抢妹妹了,方才破涕为笑。

不多时,宋氏来请她去西侧屋吃饭。宋氏笑道,“今儿天冷,就给三婶准备了羊肉锅子,去寒。”

三夫人满意地点点头,起身去吃饭。尽管楚令智现在不饿,还是懂事地过来陪着娘亲一起吃。

三夫人看看二儿子,不仅长高长壮了,还俊逸不凡,气质颇佳。最主要的是肤色好,肌肤细腻,白里透红。

三老爷和三夫人在西部边陲呆了许多年,那里风沙大,阳光烈,皮肤不太好,有些粗糙。尽管三夫人非常注重保养,但跟京城贵妇们的皮肤比还是有细微差别。而三老爷就更甚,小麦皮肤,毛孔粗大,有种粗犷豪迈的洒脱。连在西部出生并长大的楚令卫和楚令智也没能幸免,皮肤比楚家的其他孩子微暗,也稍显粗糙。

可是楚令智如今完全变了样,皮肤又白又嫩,妥妥的玉一般的小少年。

三夫人越看越喜欢,笑道,“让你在爷爷身边敬孝,居然还有意外的收获。你大嫂会养人,几个孩子都养得这么好,难怪瑞王爷现在还不肯把轩儿接回去。”又道,“没想到,你爹那样的男儿,也能生出这么个白面书生的儿子来。”

楚令智不高兴地说道,“我不是白面书生,我天天都会跟着大哥或是护院练武,我是文武全才。”

说得三夫人直乐。

饭后,三夫人专门招见了追风一家,表扬并感激了飒飒,还送了它两个白银雕花璎珞圈。

晚上,楚侯爷和楚令奇、楚令安来了正院。他们坐在厅屋里,让人把小玉儿抱出来给他们看看。

三夫人亲自把小玉儿抱出来,对他们说了羽哥儿和明哥儿把她当成抢妹妹的坏人,要把她打出去的笑话。

老侯爷一阵大乐,说道,“那两个混小子,厉害得像两个小土匪…”又把小哥俩抢周的事情说一遍。

老爷子得意啊,小哥俩的光辉事迹说了一遍又一遍。这件事,他几乎每封信都要提一次,三夫人几人还是捧场地笑了一阵。

无人的时候,楚三夫人跟陈阿福讲,何参领的二儿媳妇陈氏前阵子被何老二打得下不了床。因为何家防得严,外人都不知道。后来,还是陈氏的陪嫁丫头重金买通了一个货郎,给楚三夫人送了一求救封。

楚三老爷早得了楚令宣的示意,不仅那陈氏是陈阿福的妹妹,最关键的是何大人是二皇子的人,在左守军里任着正三品的参领。参领的官虽然不算大,但在京城外有这样一颗钉子总让人不爽。

于是,楚三老爷找了江大人,二人在金殿上联合参了何大人一本,说他纵子宠妾灭妻,把柔弱的妻子打得下不来床,差点闹出人命。

江大人气得要命,说那陈氏是自己的外孙女,是陈世英的闺女,也是被父母疼爱着长大的娇娇女,怎么能这样打。说到伤心处,还掉了几滴泪。

何参领没有资格上朝,皇上就把左卫军统领杨大人斥责了一顿,说他御下不力。

杨统领气得直吹胡子,回去后不止大骂了何参领一顿,还把何林生从从六品的官降到了从七品。并且,私下暗示胡副参领,让他好好干,若何参领再犯了错,就建议兵部革何参领的职。

何参领回家没敢动陈氏,直接把何林生打了个半死,又把他那两个挑事的小妾卖了。之后,又去江家和楚家赔礼道歉,说会好生管教儿子…

末了,楚三夫人说道,“那何二和陈氏两个人还真是绝配,一个狠,一个泼。一个使劲打,一个打不怕。若我是陈氏,合离算了,跟这样的男人还有什么过头。以后哪怕一辈子不嫁人,也好过这样三天两头的挨打。”

从前世起,陈阿福就最恨爱打老婆的男人。但陈雨晖挨打,她一点都不同情。那丫头心肠歹毒,还虚荣心特别强,这条路是她死活要走的。便说道,“我那个二妹妹特别,是那种宁愿坐在华盖车里哭,也不愿意坐在牛车里笑的人。当初我母亲找了一户门户较低的好人家,她闹死闹活不愿意,使了手段退了亲,又使了手段嫁进何家。她一直坚持不愿意合离,还是打着她总有一天能把何二降伏,当官夫人的打算。”想着腹黑的楚令宣在利用她打击何家,又说道,“不过,总被男人这么打也怪可怜的。以后三叔三婶能帮她还是帮一把,让那何二少打她些。”

“坐车”的比喻让三夫人新奇不已,笑道,“这个比喻着实新鲜贴切,的确有许多嫌贫爱富的姑娘,再受罪都要嫁入富贵人家。”又道,“放心,我会看顾她的。前些日子,我还专门让身边的嬷嬷去了何家,送了陈氏一些补品,又送了何夫人一本《女诫》。何夫人也再三保证,会对陈氏好,不会再让儿子打儿媳。”

陈阿福笑着表示感谢。心道,陈雨晖一定会觉得,有这么多人帮着她,她终会有一天能把何二降伏吧?

三夫人放心不下丈夫,只在定州府呆了三天,腊月十三就要回去。她得了瑞王爷的嘱咐,要把李轩一同带回去,老侯爷和楚令智也同她一起回京城过年。

因为陈阿福明年正月初七才满月,楚令宣一家年前不能回京。他们一家不回去,楚令奇一家也被留了下来。

李轩不想走,他舍不得陈阿福和哥哥姐姐弟弟,更舍不得小玉儿。被卫嬷嬷强抱上车,还哭得不行。

第465章 不愿回家

与楚三夫人他们一同回京城的,还有送侯府及瑞王府、护国公谢府的年礼。这三家送他们的年礼,也是同楚三夫人一起来定州的。

一下子走了一老两小,别说楚含嫣和陈大宝不习惯,连陈阿福都不习惯。

而且,楚老侯爷还暗示过自己年后可能不会再来定州府居住的意思。他不来,楚令智肯定也不会再来。李轩已经不再怕见人,也聪明了不少,或许也不会再回来了。

陈阿福失落之余,也猜测京城的局势更加微妙。九皇子和楚家的势应该已经变强变大,不用再怕荣昭耍花招把她招去公主府折腾。那么做为重生人又雄心勃勃的二皇子,应该更担心了吧?

是的,最近几个月,楚令宣常常出去,很少着家。这次更甚,已经出去一个半月了…

他们走后,日子更平静了。

陈阿福白天看着孩子玩闹,听宋氏跟她说一些家务事。夜里,她就会带着小玉儿和小床进空间,看着金燕子玩她。金贝也喜欢这个小姐姐,她一进去,它小脑袋上的红毛就更红了。

陈阿福等到半夜把小玉儿带出去,喂完奶,再由李妈妈把了臭臭,洗完小屁屁。把下人打发下去,她就把小玉儿放去空间,自己独自在卧房睡觉,等到天亮前再把小玉儿接出来。

由于她晚上睡得少,白天便睡得多,下晌的晌歇会睡一个半时辰。

腊月十六,江氏来府里辞行,过两天她便会带着儿女回京城过年。陈世英等到衙门封印,也会去京城。

她们又说到陈雨晖挨打的事。江氏说,前几天她就接到了父亲江大人的来信,说了陈雨晖的事。陈世英气得要命,既恨何二心狠手辣,又气自己的闺女不争气。

陈世英不仅给江大人写信,请他帮着看顾陈雨晖。同时又派人给陈雨晖送了信,说若日子实在过不下去就合离,反正所有人都知道何二不是东西…

江氏一说起这事就心气不顺,眼泪也流出来。陈雨晴翻年就十七岁了,还没找到合适的人家。陈世英的意思是,实在不行,还是给她找户寒门。只要后生够优秀,自家多陪送些嫁妆,日子总能过起来。

一想到那个懂事的三妹妹,陈阿福也疼惜。她曾经帮着说了几家人,都没说成。

腊月十九下晌未时,楚令宣终于回来了。

他风尘仆仆,一身落满了雪花,一下马就急匆匆去了正院。他知道陈阿福此时在晌歇,也没让下人禀报,进门前把斗篷脱下,在厅屋里的炭盆前把寒气驱散,才进了卧房。

卧房里温暖如春,暗香浮动。大床旁边是小床,大人儿和小人儿都睡得正香。

他唇角勾了勾。自己日夜兼程,就是想早些看到他们。他轻轻走到床边,先看小人儿。

小小的人儿粉粉的一团,长长的眼线,小小的鼻子,粉嫩嫩的小嘴。似乎被人一直盯着不自在,还轻轻动了动小脑袋,撸了撸花瓣似的小嘴,露出一点粉粉的小舌尖。

楚令宣的心如溢满了飘着花香的春风,暖暖得,柔柔的。他低头想去亲亲女儿,想着自己还没洗脸,又止住了。看完了小闺女,又走近两步看媳妇。

媳妇比他走之前又圆润了一些,依然那么美丽,美得让他,让他…他抑制不住自己,顾不得许多,坐在床边吻了下去。

陈阿福正睡得香,突然觉得自己被丈夫吻上了。是的,哪怕她不清醒,她也能感觉出来那是丈夫的吻——熟悉的味道,熟悉的缠绕,熟悉的触觉…她在半梦半醒中,与他唇齿相依着。突然,她有了一丝清明,日思夜想的丈夫回来了?

她猛地睁开眼睛,那张熟悉的脸近在眼前,还闭着眼睛极是享受。她晃了晃脑袋,艰难地说了两个字,“令宣…”

楚令宣抬起头来,看到妻子睁着惊喜的眼睛看着自己,笑道,“嗯,我回来了。闺女很可爱,很漂亮。”用拇指抹了抹她的脸,又遗憾地说道,“可惜,你生她的时候,我不在你身边。”

陈阿福抓着他的手笑道,“闺女贴心,没折腾我,生产很顺利。”

晚饭摆在东侧屋的炕上,陈阿福也上桌了。她和楚令宣领着陈大宝和楚含嫣在炕桌上吃,林妈妈和江妈妈抱着羽哥儿和明哥儿在地上的小几上喂他们。

小玉儿也被李妈妈抱着坐在一边,她已经醒了,睁着澄澈的眼睛望着他们,时而还会吐出两个泡泡来。

羽哥儿和明哥儿边吃着饭,边看着妹妹。一见妹妹吐泡泡了,就兴奋地大叫,“妹妹,泡泡,泡泡。”

三个小家伙的互动,让屋里更热闹了几分。

陈阿福非常有成就感,自己这么年轻,就有了五个儿女。虽然有一个儿子总会还回去,但现在还在自己身边不是。

楚令宣也是这个想法,眼里的笑意掩都掩不住。

腊月二十,阿禄、大宝和楚小姑娘都开始放长假。府里准备了两车东西,把廖先生送回老家胶东。

大年二十九这天,虽然依旧寒冷,但阳光灿烂,风也没有那么大。这天上午,楚令宣领着大宝,楚小姑娘,还有小哥俩,一起去了静棠庵,他想把了尘接来家里过年。

走之前,他一再嘱咐孩子们,要想办法把奶奶感化过来,让她回家住两天。陈阿福还专门画了一幅小玉儿的画像,让楚令宣拿去给了尘看。

楚令宣惊艳地看着纸上的大头娃娃,笑道,“真像,我媳妇居然还有这个本事。”

陈大宝得意地说道,“我娘有这个本事我早就知道了。不管什么东西,我娘都会画,而且画得特别传神。”

陈阿福笑着嗔道,“娘亲哪有那么厉害。”

楚含嫣帮腔道,“哥哥没说错,娘亲就是这么厉害。”

陈阿福等到天黑了,才看到他们垂头丧气地回来,他们没能把了尘劝回“楚家”。

除了楚令宣,最难过的就是楚含嫣了。她拉着陈阿福的袖子哽咽着说,“我们说了很多好话,奶奶都听流泪了,却还是不愿回家。”

第466章 受伤

陈阿福安慰小姑娘道,“娘亲知道你们尽力了。奶奶不回来是因为大人的原因,不怪你们。”

陈大宝问道,“是因为爷爷吗?”

楚令宣皱了皱,说道,“小孩子,莫混说。”

大宝闭了嘴,但一副我猜对了的神情。

陈阿福已经感到一些异样,楚令宣在去南边之前,就加派了很多暗卫在静裳庵和罗家庄周围。问道,“娘在外面过年,会有危险吗?”

楚令宣说道,“无事,娘虽然不来这里,但已经去了罗家庄,这段时间都让她住在那里。明天下晌我也去罗家庄陪她,”看了看陈阿福,又说,“你有这么多孩子陪伴,可我娘…”

陈阿福笑道,“我知道。娘一个人孤寂,你该去陪她。若是我出了月子,也会跟你一起去庄子里陪她。”

大年三十,楚令奇一家三口上午就来了,他们今天会在这里吃团圆饭。陈阿福见房姨娘没来,又让人去把她请来。

楚令奇和宋氏真心不错,帮了楚令宣和陈阿福很多忙。把房姨娘请来,让楚令奇面子好看些。

饭摆在西侧屋里,主子们都坐在大八仙桌上,单给房姨娘设了小个几,也给动物之家摆了一个小桌。

这顿团年饭虽然人不多,但热闹,随意,欢声笑语。

楚令奇高兴,喝的酒有些多,涨红着脸说道,“来定州府真好,天天都顺心。原来在侯府里,那日子过得…嘿嘿…”他没好意思再说下去,又道,“听祖父的意思,他老人家过了年也不一定会再来定州府了。大哥也快回京城了吧?”

楚令宣喝了一口酒,说道,“我嘛,还不一定,要看情况。若二弟不想回京,就在这里长住吧。定州是兵家必争之地,我娘也在附近,咱们楚家总要有个人守在这里才好。”

不说楚令奇,就是宋氏和房姨娘听了,都是一喜。如此,他们这一房不仅不用回侯府,楚令奇的前程更错不了。既然让他守在定州,官职太低也没什么作用。

吃了晌饭,楚令宣便带着楚小姑娘去了罗家庄。小姑娘虽然舍不得娘亲和哥哥、弟弟、妹妹,但想着奶奶在庄子里孤孤单单,哪怕红了眼圈,还是非常听话地跟着爹爹走了。

跟他们一起走的还有罗妈妈。过年了,让她回去跟家里人团圆几天。至于小十一,这几天就在正院里跟着陈阿福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