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头王富贵是王家的一个表亲,大壮叫“表叔”,早些年王富贵的女人在生娃的时候难产死了,连没有见过面的娃子也跟着去了。因为家庭实在贫寒,只有两间破茅草屋,再加上屋子里染过血光,不吉利,所以这几十年来一直鳏居。村里的人也很少愿意到王富贵那里走动,甚至连路过都要绕路。

前几天,大壮就帮着王老头将几分薄地的红苕挖回来,所以现在对方应该用不上,正好借来帮二弟挖地基用。

第二十八章 山精

靠东屋旁边原本是一个小的坝子,有二十来个平方宽,专门用来堆外面收集回来的柴火,平时很少打理,到处杂草丛生,藤蔓牵满了整堵土墙,若是春夏天看上去还是一副不错的风景呢,只是现在秋风肃杀之下,这些藤蔓杂草尽皆枯萎,看上去十分颓败。

屋后是一个与后山围成的一个后院,在山脚地方凿了一口地窖,专门用来存放红苕土豆之类的。

将这间房子起了,就能够将后院整个围起来,成为自家小院了,养上几只鸡仔也不用担心漫山遍野的跑丢了。

王德深和赵氏早些年就想将这个后院围起来,但是家庭实在是太拮据了,又要拉扯几个娃,混个饱饭就很不容易了,根本谈不上什么建设。

赵氏将坝子里散乱的柴草收拾起来,将墙上地上还趴着的几根枯萎的藤蔓抓起一扯,就带出一大堆来,然后挽成一大把,丢到一边。赵氏一边清理着,她扯着几根藤蔓疑惑道:“这怎么有点像参薯藤子呢。”

王德胜扫了一眼,“参薯?不会吧,我们没有种过参薯,更没在这里下种呢?”不过他说着更久拄着锄头一瘸一拐地朝赵氏方向走过去。赵氏已经将多余的藤蔓全部扯完。只留下一节茎在上面。她指着地上几根藤蔓给王德深看。

王德胜说:“我挖两锄试试看,反正这里也是要平整出来的。”

“嗯”赵氏应了一声,又继续收拾起来。

王德胜抡起锄头照着根茎的地方挖下去,土质板结的很,挖了好几下才挖了一个尺深的坑,那截细细的根茎已经被挖断,王德深扒拉了一下土块,里面什么都没有。

赵氏说道:“唉,这种野生的也不知道藤是从那里牵过来的,没有就算了,还是先把地基挖好,等过两天农忙一过就得把土坯子打好,把屋子起了。”

王德胜没有挖到参薯并没有任何的失望和不快,听了赵氏的话便继续去沿着开始勾好印子开挖。

秀秀将手里的柴火放好走过来,伸手抓住那一小截藤蔓,将自己的精神力顺着朝下面探索而去。现在她已经很有经验了,只要有植物或者大地这样的载体,她就能够做到精神力不逸散,这样不仅精神力能够感应的远,而且消耗的身体能量也少。

秀秀的精神力顺着根茎一直向下延伸,然后弯弯绕绕的直接转到栅栏外面的自留地与山想接的山脚地方…

秀秀没想到这根茎竟然牵了这么长,根据她的感应在根茎的尽头应该有一个沉睡中的“果实”,如果真是参薯的话就可以卖到三四个钱一斤,而一只参薯重的可达五六斤…秀秀想了一下,见这个坪子已经整理出来,而锄头也只有两把,爹大壮和小宝三人轮流挖地,娘正在一旁收拾柴火,将那些枝桠全部折成一节一节的放到一边。

秀秀拿起镰刀,提着一个背篓,拉着小花跟众人打声招呼,就出院门,往旁边的自留地走去。

小花见秀秀的势头,心思敏捷的她眼睛冒星星,靠近秀秀贼兮兮说道:“姐,是不是又感应到什么了?”

秀秀好不掩饰,“嗯,刚才娘不是扯了几根藤蔓说像是参薯吗?而爹挖了几锄也没有挖到什么,我感应了一下,那根茎竟然延伸到地里面的山脚地方了,我就想着来试试看。”

小花雀跃不已,连连说道:“姐,我来挖我来挖。”

秀秀笑道:“好,等我确定好了位置你再来挖也不迟。”

两人说着很快就走到了旁边的自留地里。这里被种上了青菜白菜葱蒜等应季菜,现在青菜已经收割了大半,露出一大块棕褐色的土。

自留地靠近山脚的一边长着茂盛的草,其实赵氏和小花每年都要将这里打理一遍的,不过这草长得实在是太疯了,而且其它农活也多,稍微等个三五天,这里就全部被草覆盖了,尽管现在已经深秋,但是在草笼深处仍旧看得见一丝绿色。

这里正好是山脚凹进去的一块,有些潮湿。秀秀确认了一下位置,便挥舞着镰刀见附近的野草全部割掉。秀秀的动作飞快,这些被风干的草叶如同锯齿一般割人,但是她的手已经长了几层老茧,根本不怕,三两下就清理出来一大片空地。

将杂草清理完后,秀秀抡起镰刀开始凿下去,原本以为这里是山坡,并没有松过土,会很板结,结果恰好相反,这里土质非常疏松,甚至还有几丝水汽。不过一会,秀秀就用镰刀凿出一个两尺左右的坑来。

一截淡黄色的根茎露出来,秀秀伸手握住再次感应了一下,而后顺着根茎慢慢地掏挖过去…

不过一会,一个暗褐色的拳头大小的人形根茎露了出来…两人均愣了一下,秀秀眼明手快,感应到这家伙貌似有一丝要“醒”来的迹象,连忙一把抓住而后撤掉藤蔓,将其往背篓里一丢。

秀秀看着这个极像人形的块状根茎,有些吃惊,“这是什么?”

秀秀恢复刚才的激动,笑道:“你没听说过凡是长得像人的东西都是很有灵性的,而有灵性的比如山精,老参都是金贵东西…”秀秀一边说着,眼睛发着光亮,旁边的小花双手捧着那颗山精,足有大人拳头粗,一尺余长,重达一斤多,她笑得合不拢嘴,直问道:“姐,你说这一根山精值多少钱?”

秀秀笑着说:“至少也要几十个铜板一根吧。”说完又继续开始用镰刀挖地,她感应到周围还有十来根样子,而且个头比这个都还要大些。

两人聚精会神地翻着土块搜寻山精,竟然忘了晌午饭时间。

赵氏将晌午饭做好,王德深小宝大壮以及周氏等人都回屋了,却不见秀秀和小花的身影。周氏说道:“半晌午的时候大姐说要到旁边的自留地去看看。”

另外几人都恍然的样子,附和道:“他们应该是在那里,只是这都晌午了怎么都不回来呢。”

小宝转身跑出院子,回头对赵氏他们喊道:“我去看看她们,马上就回来。”

第二十九章 有盼头了

小宝赶到的时候看到秀秀和小花两人正在一个半人深的坑里面掏弄着,浑身都湖满了泥土,他一下子就注意到旁边背篓半背篓的“小人”。他惊愕不已,禁不住出声叫道:“哇,这是什么啊?这是老山参吗?”

秀秀抬起头来,笑笑,“这要是老山参我们就发财了,这是山精,不过这些应该也能值几百个钱了,到时候到县城去给你扯一床新床单被套…”

小宝明显还没有从刚才的震惊中恢复过来,听了秀秀的话只傻愣愣地点头。他看向秀秀的眼睛充满了迷茫的崇拜,禁不住喃喃说道:“姐,你真是太厉害了,这下子我们家要发达了。”

小花接着道:“可不是么,姐就是我们家的福星,那黄家竟然嫌弃我姐,那是他们没有那个福分…”小花心直口快,这话一说出来她就有些后悔了,现在村上村下都在戳他们家的脊梁骨,她也听说孟家貌似准备来退亲了…

三姊妹顿时沉默了。

家里正在等着三姊妹回家吃饭呢,结果众人左等右等不见回来,赵氏埋怨道:“这宝娃怎么还不回来,秀也是的,身体才刚刚好,大晌午的不吃饭身体怎么受得了。”

王德深说道:“秀秀她们是不是在外面有什么事情…”

“呸呸呸”赵氏撇过头呸了几声,瞪了一眼王德深:“孩子他爹怎么说话的,我家秀吉人天相,会有什么事情?有事情也是好事情…”

王德深连连说:“好好,好事,我不也是担心他们么,我去看看…”说着便准备朝堂屋门口走。

大壮和周氏见此更不好坐着了,连忙站起来抢着要去接秀秀三姊妹,赵氏朝争执的几人吼道:“都不要争了,我去,你们先吃着,你们是干力气活的,饿坏了身子不好。”赵氏说完转向周氏,语气缓和了一些:“翠,你也先吃着吧,啊。”

正说着秀秀小宝小花三人说说笑笑一脸兴奋地走近院门,看到正在堂屋门口争执的几人,秀秀当先说道:“爹娘,你们在干什么呢?”

赵氏祥怒地斜觑了她一眼,说道:“干什么,你现在才知道回来?你爹他们担心你们不得了,非要来找你们。你说你,身体才刚刚好一点,也不在家里多休息一天,成天想着爬山越岭的…”赵氏絮絮叨叨地说着一面飞快地朝三姊妹走去,顺势接下小宝背上的背篓,下意识朝里面一看,顿时瞪大了眼睛片刻才惊呼出声,而后有下意识地四下看看,连忙飞快地将院门关上。

王德深见三个娃都回来了,心情高兴,回了赵氏一句:“你说我,你还不是担心她们不得了,刚才还拦着我们你自己出去找呢…”

秀秀听着二老在那里相互“埋怨”,径自走到井边提了半桶水起来洗手,与小花两人相互将对方身上的泥土拍掉。赵氏凑过去又紧张又兴奋说道,“秀呢,这个也是你找到的?”

这时王德深以及大壮周氏都来到院子里,看到背篓里的东西都惊得说不出话来,过了好一会王德深才缓过劲来,问道:“秀,你这是那里弄的?”

赵氏有些不高兴地瞪了他一眼,“你以为是哪里弄的?难道这村上村下还有谁能种出这个了?”

秀秀知道这是爹担心,说道:“这是我在屋旁边自留地靠近山脚的地方找到的。”旁边的小花小宝两人将手上的水渍在旁边的抹布上擦干,附和道:“嗯嗯,就是在我们屋旁边呢。”

周氏看着装了大半背篓的山精惊愕不已,没做言语,她知道这肯定是大姑子“找”到的,上次就到后山背面找到两背篓的板栗子,现在又一下子“找”到这么多的山精,她渐渐有些相信对方有“神通”的事了。不过话说回来,周氏这段时间表现的这么“乖顺”貌似多多少少也是有这方面的原因的,她是一个非常“识时务”的人,她知道既然自己知道了这件事情,肯定就不能置身事外,而且自己怎么说也是“大儿媳妇”,以后这个王家还不是她是当家祖母,所以王家好,也是她好…想通了这些事情,她面对秀秀有神通也更加坦然。

吃了晌午饭,秀秀和小花一起又到那个挖到山精的地方,秀秀用精神力感应了一下,发现下面还有两三个个头比较小的,想了一下留个种吧,便和小花一起将土回填踏实了。

秀秀觉得自己的这项神通真的很有用,如果每天都能够像这样找到一背篓的板栗或者山精啥的,家里还愁吃不上饭、起不了房、盖不了被子?不过很显然,这是需要运气的,她感应了一下午,直到整个人都有些累了都没有找到山精或是其它能够吃的东西,只能作罢。

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赵氏发现周氏愈加的勤快了,而且喊“公爹婆母”也愈加的甜了,这把她高兴得不得了。

在一家人齐心协力之下不过三天时间就将东屋旁边的坝子平整出来,并且挖好了地基,只等这农忙一过就请村人来筑泥胚子。

算来再过一天就又是赶集的日子了,这次秀秀一共挖回来十多块山精,大的有大的红苕那么大,小的也有大人拳头粗,最轻的也有一斤多重。估摸着这十多块山精也有二十来斤样子。

王德深看着这些已经有些人形的山精娃娃说,“还是十多年前,下村的何老四就在须陀山那里挖到一根山精,据他说,当时他追了半条坡才将那山精娃娃追上。好像到县城去卖给“济民药铺”了,听说卖了一百多个钱,还从县城给她媳妇扯了一件细棉布绣花边的斜荆衣裳…”

赵氏“哦”地恍然大悟说道:“我记起来了,当时那涂氏还穿着那衣裳到我们这里来晃悠了一圈呢,眨眼一看我还没有认出来是哪个城里人到这里来了…原来是这样的啊。”

秀秀听爹这样一说,心里更是期待起来。心想,现在也只能将这山精弄到县城去卖了,村里只有一个赤脚郎中,一般都是自家到山上去扯草药,一般小灾小病的都懒得去看病抓药,都是自己“捂”好的,这山精他那里恐怕也“消化”不了。而集镇上,上次秀秀和小宝一起去买布,人家一看他们穿着就直接给赶了出来,还差点干上一架,这在她心里已经落下了阴影,想想还是到县城去卖稳妥些,免得撞到熟人…那又是一场麻烦事。

当然,这十多根山精也不可能一起拿去卖掉,既然一根就能买一百多个钱,秀秀想了想,觉定先拿五根去卖,得了钱先应应急。剩下的看情况再拿去卖,或者拿来自己吃也可以。

这好东西补身体的很,爹的腿瘸了,每到阴天雨天就疼的厉害;娘也是,腰疼,膝盖疼,特别是下坡最痛苦,根本使不上力,很容易摔倒。

第三十章 赶集

秀秀想到这里,觉得自己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需要做,那就是学些认识草药。

村里的王连章大夫虽然是赤脚医生,但是医德还不错,乡里相邻谁有个头疼脑热的他开副方子,抓几把草药,拿来熬汤喝了就好了。上次秀秀在鬼门关晃悠一圈,除了秀秀命不该绝,如果没有他他给清洗伤口开的药方,也好不了这么快这么利索。

只是这学习草药的事情还需要从长计议,且不说这村里并没有女大夫的先例,就是去当学徒就需要缴纳不少的钱,逢年过节更是要给师傅备丰厚的礼物。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毕竟是一个“弃妇”的身份,村人碰见自己都怕沾染了晦气,唯恐避之不及,也不知道王大夫收不收徒,收不收自己。

秀秀只是想了一下,便打住这个念头,她觉得自己当前要紧的事情就是不断地锻炼自己的精神力,以便能够感应到更宽的地方,感应得更加准确。现在将地基挖好了,家里有弟弟妹妹帮着干活,她有更多的时间去感应不同的植物,根据它们的生命脉动以及偶尔散发出来的精神力信息进行分辨。

通过不断的摸索,秀秀现在已经初步了解了那些常见植物农作物的生命脉动,不用看,就能够分辨的清它们叫什么名字,并且能够说出它们现在的生长状态,是生长繁茂期还是花期瓜果期亦或是有病虫害等等。

王家二老以及小宝小花通过山精事件已经对秀秀拥有神通的事情确信无疑,知道她是用精神力去感应,虽然他们不是很懂精神力究竟是什么东东,但是知道这就像是想问题一样,是很“磨”脑壳的事情。所以便更少让秀秀干活了,而且吃东西也紧着她吃,生怕她把脑壳“磨”坏了。

这次赶集的时候还是由秀秀和小宝一起去的,把这些天编制的四个背篓六个筲箕以及刷把(洗锅用的)等拿到集镇上去卖。不过行情不是很好,小背篓才卖四文钱一个,这样也还剩下一个,筲箕两文一个那些刷把之类的小物件都是一文一个甚至是一文两个…最后一共卖了二十三文钱,出去两文钱的摊位费,这次两姊妹带了一大堆的东西就只换的二十一文钱。收拾好还剩下一个背篓两个刷把,秀秀打算去看看现在还有没有一点猪肉。

昨天下午王德深就再去联系了几家主劳力,都说明后天就能够抽出空来。秀秀觉得虽然是需要给工钱的,但是晌午还需要照顾一顿饭,如果是太寒碜了,人家干活不给力或是有什么微词也是很平常的事情。

集镇上只有两家卖猪肉的,绰号赵胖子和侯三。最好的膘肥的肉要八九文一斤,略瘦的肉炒菜非常耗油,而且吃着没有那种油荤的满足感,这种肉一般很少人买。

秀秀和小宝去的时候看到两家案板上还有一大块肉,以及猪骨头,其中一家还有猪下水。秀秀将两家的价钱都问了,都差不多,那种一张皮带一大块瘦肉的要七文钱一斤,猪骨头三文钱两斤,猪下水一副包括猪肺大小肠,一共十文钱。

秀秀算了一下,如果请八个人加上自家就是十多个人,顺利的话一连五天,每天煮一斤肉的话就要五斤肉…秀秀盘算了一阵,又掂量了一下兜里的铜板,最后和赵胖子讨价还价,将案板上剩下的瘦肉以及猪骨头全部盘给她,共三十五文钱,另一边,秀秀又以八文钱的价格将猪下水盘下来…

她知道这猪下水最不好侍弄,以前在黄家的时候,黄青山最爱吃猪大肠,她没少弄过,已经有了自己的经验。这最重要的是清洗,只要清洗干净了就没有臭味,不管是来炖土豆还是直接炒着吃放点辣椒大蒜啥的特别的香。

小宝在旁边看着大姐跟商贩讨价还价,然后买了一大堆的肉食,心里虽然有些舍不得,但是看到大姐那干练的样子觉得很高兴。他想,如果以前姐就是这个样子的话就不会受那黄家人的欺负了,也就不用去遭那罪了。小宝抢着将几十斤的东西全部背在自己身上。

秀秀想了想,家里盐巴也快吃完了,便往街尾走去,路过小姑王小英的店铺前,一看,竟然关门了,秀秀顿了一下。上次就听爹说小姑家现在正在闹腾,小姑的日子过的很艰难,上一场赶集来卖板栗子的时候,中间出了一些小状况,也根本没想到去小姑店里看看,没想到这么早就关门了。莫非是家里出什么事了?

秀秀这样想着,和小宝一起从旁边的一条巷道穿进去。这盐巴是朝廷垄断的,原本他们是需要到县城去买盐的,后来这里兴起了集镇,便在这里建了一个盐铺,价格比县城还要高出两文来。

“掌柜的,买两斤盐巴。”秀秀朝柜台里面喊道。没应声,过了一会秀秀又喊了一句,这时一个极其不耐烦的声音响起,“来了来了,叫嚷个啥,买啥?”随着一阵窸窸窣窣鞋子摩擦地的声音,一个穿着染蓝布厚棉袄的中年男子一边系着裤腰带,虚着眼睛出来了。

秀秀微微皱了下眉头,小宝也按捺住心里的不快。

那人扭着脖子吼了一句:“买多少?”

“两斤。”秀秀说着将准备好的粗布袋子递给对方。

男人一把扯过秀秀的布袋子,在旮旯里翻弄一阵,从一根有些破旧的麻布袋子里黑黢黢的手朝布袋子里刨了两下,然后拿到旁边的杆秤上称。秀秀看到另一边的秤砣都快滑落下去了,那掌柜的竟然一把拿起布袋子朝柜台上扔来,说道:“两斤盐巴,十八文钱。”

“什么?”秀秀和小宝两人都禁不住惊呼出声,“十八文钱?不是五文钱一斤吗?”

掌柜显得非常不耐烦,“五文钱?五文钱你卖给我,拿来吧。”说着一把抓起布袋子,“你要不要,不要就算了。”

人怎么能不吃盐呢,不过这盐巴也太贵了,这一下就长了四文钱一斤。秀秀有些后悔卖猪下水了,因为那个是需要盐巴来洗的…

秀秀说道:“你这人怎么这样呢?你一下子就涨这么多,我不过是问一句。还有,你刚才称重的时候,秤砣都快滑掉了,根本就不够两斤…”

第三十一章 买盐巴事件

“嘭——”那人将布袋子朝柜台上一砸,瞪着秀秀,凶狠地吼道:“你是什么意思?你是说我克扣斤两咯?你还想怎么样?穷鬼,吃不起盐巴就不要买啊…”他一边说着一边咄咄逼人地朝秀秀逼近,一口黄牙,喷出熏臭的恶气。

如果是两个月前的秀秀可能见这阵势一下子就虚了,但是现在她觉得自己一点都不怕这个不仅长得蛮横实际上也更凶狠的人,只是那气味太熏人了,秀秀下意识朝后面避让一下。那人以为对方怕了,指着秀秀鼻子骂道:“没想到你这个婆娘倒挺牙尖嘴利的呢,你不买我还不卖呢…我跟你讲,你最好识相一点…”

“你说什么?”小宝终于暴怒了,向前探过身子隔着柜台一把抓住那中年男人的衣襟,“你再说一句试试…”

“你,你想干什么?你们是那个村的?我告诉你们,不要把我惹毛了,我就去告诉你们的里正,你们全村的人都别想在我这里买到盐巴…哼。”那人恶狠狠地瞪着两姊妹,咬牙切齿说道。

秀秀苦笑,这究竟是怎么了,上次想买点布也是差点被打,现在买盐巴竟然遇上这样的奸商…秀秀拳头紧握,她不是不想好好教训一番这个仗势欺人的东西,但是她不能,小宝更不能,他们只是平头百姓。只有在衙门特许的地方才能够卖到盐巴,看来以后也只有到县城里面去买盐巴了…秀秀叹口气,这人仗势欺人,但是他们是扳不动的。

秀秀趁势一把抓起柜台上装着盐巴的布袋子,从兜里数出十八个铜板扔在柜台上,对小宝说道:“我们走。”

小宝也一下子清醒过来,一把推搡开那个掌柜,瞪了一眼才和秀秀转身快步离开。那人过了一会才反应过来,一边捡起柜台上的铜板一边朝他们叫嚣道:“你们给我记着,以后休想在我这里买到一粒盐…”

两姊妹在傍晚的时候就回到家了,都没有谈起在集镇上的事情。

赵氏见秀秀买了这么多的肉食,顿时有些心疼起来。王德深说:“哎,算了算了,都是些力气活,匠人吃的好点,活也做的结实,反正现在也快到年关了,不能让别人戳我们脊梁骨啊。”

赵氏听了觉得是这么个理,其实她并不是太苛刻的人,只是家里实在穷的很,心疼银钱。随后便和秀秀小花一起将肉,骨头以及猪下水整理出来。

这猪大肠最不好打理了,最好就是用盐巴混合着包谷粉一起揉搓。不过这盐巴也忒贵了点,秀秀先将猪大肠用竹签串着翻过面,然后将上面的污秽用水冲洗干净,然后撒上小戳盐巴和面粉开始一节一节地揉搓起来…

赵氏小花以及周氏等人在旁边见了,也有些心疼这盐巴面粉,就这样洗了脏东西的肯定是不能吃了。周氏说道:“大姐,我来帮你洗吧,这肠子用这个洗了好吃么?”

秀秀笑笑:“不用,我自己搓就行了。嗯,用这个洗干净了就不会有臭味了。”

周氏听了两眼发光,紧靠在秀秀旁边蹲下,伸手帮着搓洗起来。一边聊着怎么打理这猪大肠的事情,秀秀觉得翠华性格相对很多女子来讲是有些桀骜,但是好在心眼不坏,最重要的是对大壮好,以前刚嫁过来的时候因为家境困窘的很,时常跟公爹婆母闹别扭,但是有什么好吃的都紧着大壮,大壮身上的衣服虽然旧,但是洗的干净,而且补丁也打的整齐。

现在既然对方愿意学,秀秀也觉得这没有藏私的必要,一家人嘛,而且自己还有好多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办。现在翠帮着起房子,出了不少力气,现在又学会了淘洗猪大肠,能够帮上忙的地方就更多。于是,秀秀就更加耐心地解说。

几人手脚都很利索,但是草草将秀秀和小宝背回来的猪下水骨头等等整理出来天已经黑尽了。

大壮和周氏自然也在这边一起吃饭,周氏更是亦步亦趋地跟着秀秀。秀秀心里很高兴,上次对方主动拿出银钱来帮衬起房子,就看得出来她是一个识大体的人,而且秀秀注意到周氏拿来的钱袋子里面铜钱都是串起来的,结活扣,说明对方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而现在对方一看到新鲜的,准确地说对生活很有好处的事情很有好学精神。

就凭这些,秀秀这个做大姐的就应该一条道将整个制作过程交给对方。从淘洗,过水,到最后的切断炒制等等。这做好了就相当于吃大肉,但是价钱却便宜好多。即便是算上用盐巴搓洗的费用,也是比一般的猪肉便宜许多。

吃过饭,秀秀将猪肺用盐卤了然后挂在灶头上方烟熏着。因为明天匠人就要过来,赵氏将要吃的都准备好,除了一大盆过了开水的猪大肠和一大盆的猪肉外,赵氏准备将上次秀秀没有卖完的油炸板栗重新过一次油,明天端上桌,也算是多了一个碗。小花坐在灶前烧火,大铁锅里是熬的骨油汤,秀秀见上面漂浮一层油便用勺子舀起来倒进准备好的瓦盆里,剩下的汤明天还可以用来炖点土豆猪大肠之类的…

一切准备妥当,都已经快到半夜了,赵氏照例将大壮和周氏两人送到西屋去,见两人进了屋才将桐油灯拿回来。她一回来,王德深就小声问道:“送过去啦?”

赵氏笑眯眯点点头“嗯。”

两老欣慰地舒了一口气。

第二天一大早,赵氏就起来准备早饭,正引燃灶膛里面的火星,就看到秀秀进来了。她小声说道:“你咋不多睡一会呢,早上又冷的很。”

“睡到这些时候自然就醒了,睡不着。”秀秀现在是睡眠时间越来越短,早上鸡叫就准时醒了,而且她现在很喜欢到地边走走,那里有植物的生命气息,让人精神舒爽。如果感觉精神力有些疲惫的话,就让精神力自然而然地沉浸在那种植物的浓郁生命气息中就可以了。秀秀一边说着,一边走过去往锅里加水,然后淘米,切红苕,很是熟练地将所有食材放进大铁锅里,然后盖上竹编锅盖。

赵氏见秀秀忙着便坐在灶前专心烧火,一边跟秀秀闲聊着。

秀秀将灶台上的事情忙完了,便从坛子里捞出一大碗的泡萝卜泡青菜之类的,放案板上切碎,分别装两个碗里…

第三十二章 小花被退婚

起土房子必须使用的就是土坯,土坯的取料王德深早就想好了,在屋下面有一块被树林完全遮住的山地,里面土质黄红色,一下雨就板结的很,根本就没法种庄家,用来制作土坯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前两天将地基挖好后就将那块地的杂草全部铲掉,又起好一层黄土。

早上天刚亮,五个匠人就先后来了,其中两人抬着打土坯的木器。这几人秀秀都认得,长着胡子的三人分别是赵旺财,王合兴,王和贵,都是叔辈的,另外两个,其中身材壮士的是王合兴的大儿子王小东,精瘦憨厚的是王和贵的大儿子,这两人都比秀秀大几岁,应该叫哥。

这些年他们在村里以及邻村打了不少的土坯房子,算是有一项手艺的人,加上干活肯吃苦,踏实,打出来的土坯更加的结实,很是受村人的欢迎。因为常年可能都要外出帮人家起房子,赚了不少钱,所以他们也算是月亮沟村少有的几家富户。

几人一来,首先看了一眼起房子的地方以及地基情况,而后是取料地方。随后吃了早饭就开工了。

五个人配合的非常有默契,填土的填土,放木器的放木器,另外的人便卖力地夯实土…

当然秀秀大壮等人也不可能在一边闲着,除了小花在家里负责给几位匠人端茶倒水外加看屋子外,赵氏和秀秀两人负责上土,就是将山地里面的黄土挖松铲进箢篼里,王德深大壮大宝以及周氏负责挑土。

正干的起劲的时候,小花一脸怒气冲冲地跑来,对赵氏说道:“娘,有人找你。”

赵氏见小花的样子疑惑道:“谁找我,没见我正忙着吗?”

小花也不答话,硬抢过对方手里的锄头开始往箢篼【注1】里加土。赵氏噌道:“这这孩子,怎么这德行呢,问你谁来了?”

小花没好气回了一句,“你回去不就知道了。”

赵氏气结,一想今天是起房子的大日子,而且现在貌似一切都渐渐好起来,秀秀不仅身体好了,还有了了不得的神通,而且媳妇又是那么懂事…总之,想着什么都感觉很舒心。而且小花平时性格都很温和的,今天也不知道谁来了这么冲?赵氏数落了她两句,给秀秀等人招呼不要太累之类的便拍着身上的泥土往上面院子小跑去。

赵氏兴匆匆地赶到到院门口,一看,院子里的街沿上正坐着一个穿着花哨的妇人,这不是花媒婆是谁?赵氏的心一下子就沉下来了,而脸上的笑意也瞬间冷下来,虽然仍旧咧着嘴,但是眼里已经没有了笑意,“这不是花大嫂吗?你今天来是?…”

花媒婆见有人搭理自己,将赵氏从头到脚扫了一遍,“王家嫂子,你们可真了不得了,这是在起房子吧?”

这话字面不错,但是从对方嘴里说出来赵氏听了就有些不对味,没有搭腔,而是继续问道:“你看,今天实在是忙的走不开,招呼不周,花大嫂你不要往心里去哈。对了,花大嫂今天来是?…”

花媒婆从旁边衣襟里撤出一张白色细棉方巾,假意揩了揩鬓角,“王家嫂子,哎呀,这个事情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跟你说…哎,你说这事…都是那些人在背后乱嚼舌根子,说你们秀回来让整个村子都沾上了晦气…”

她还没有说完,赵氏脸色立马就垮下来,“大嫂子,我这里喊你一声嫂子,你怎么也这样说我家秀呢?算辈分也我你的侄女了,如果你来就是说这件事情的话,我今天真有事情就不招呼你了…”

“哟,王家大嫂子这是发的哪门子火呢,这是那些人在那里爵舌根子,我不过是来跟你说一声。还有,我今天来还真是有事。”花媒婆有几分不高兴,扭着脖子说道:“人家孟家昨天就托人找我,说你们家晦气太重了,而且他们也听说前段时间你家那小花还和人家一个长辈吵嘴来着…人家想着这样的媳妇娶进门该怎么得了…人家退婚了…哎,人家也是怕啊…”

赵氏气得不行,想着大女儿的婚事就是这花媒婆说的亲,说对方是一个秀才以后咋的咋的…结果过去当牛做马几年,相公秀才倒是考上了,但是秀秀却不是那个“秀才娘子”。还有小宝小花的亲事,竟然都被退了…这让她这张老脸往哪搁啊。

花媒婆还在那里碎碎念着,赵氏手都有些颤抖,强压着想大骂出口的冲动,毕竟竟然这里有这么多的匠人,而且那边还需要人手…她必须忍住,转身颤颤巍巍地朝院门口走去。

花媒婆喊道:“喂,王家大嫂子,要不我再给小宝小花说户人家,邻村的胡寡妇年轻的很,才三十岁出头,只带了三个娃,就想找个老实点的人家,穷点没关系,我看你们小宝挺何时的。还有镇上的许大善人,他已经跟我说了好久了要纳一房妾,聘礼是十两银子…”

赵氏猛地转身定定地看着花媒婆,说道:“不用你说媒,以后也不需要。”

“哟喂,不是我说你,大妹子,就你那闺女有人要就不错了,有那样的大姐做榜样,那个人家还敢娶呢?又凶又泼辣…”

“给我滚!”赵氏终于爆发了,猛地朝花媒婆吼道。

花媒婆可能以前还没有见过赵氏发火的样子,愣了一下,正想还说点什么,一眼飘到赵氏身后,忙转身灰溜溜跑掉,边跑便叫骂着。

赵氏转身看到一脸黑气的王德深正拿着扁担,一副要干架的样式。她问道:“你都看到了?”

王德深有些愧疚的样子,“刚才小花来说我就应该想到是她的,原本想着…没事,我家小宝小花那么好,不怕没人家要…”

赵氏怒道:“什么要不要的,那是他们没那个福气…说我们家秀,那黄家六年做牛做马啊…这是做了什么孽哦…”赵氏说着说着就有了哭腔。

王德深连忙安慰,“好了,家里还有匠人呢。走,去给小花说清楚吧,她现在正在那里生闷气呢。”

赵氏一下子反应过来,用衣袖抹了一下眼眶,跟着王德深往下坡的山地走去。

【注1】:(be四声qi轻声)竹篾编制成的农用运输或盛物工具,形如撮箕。

第三十三章 起房子了

小花其实并没有王家二老想象中那样生气,甚至还有种解脱了的感觉。

王家二老两人走过去看到的情景正是小花正在秀秀身旁往箢篼里加土,神情自然,正和秀秀小声地聊着,一点没有了刚才来喊赵氏时候的那种怨愤感觉。

两老相视一眼,心中一块石头落地。

对了,就是这种释然的感觉。前段时间因为秀秀回来了,村人就对他们家更加挤兑,闲言碎语的,与小宝结亲的同村的何家没过多久就来退婚了。当时那邻村的孟家也传来话,说小花竟然敢顶撞长辈太泼辣了会克公婆克丈夫云云,但是这么一天天地挨过去对方没有来退婚他们心里也不踏实啊…二老想着现在还没过门呢,婆家就说这媳妇不中,那过去了还不得给穿小鞋受气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