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二妮笑得十分灿烂,黑黑的小脸满是欢喜,说道,“谢谢离姐姐。”

夏氏母女戌时初才离开夏家大院。

星光满天,遍地清辉。村子里静极了,只有狗叫和哇鸣声偶尔响起。农人舍不得点灯,这时候大多都歇息了。

夏氏小声道,“离离,你舅舅明天就会同里正一起在村里查狗,还说刘公子也有可能会来乡下,娘怕。”

夏离心里打着鼓,还是笑道,“舅舅不是说了嘛,也有燕山狼犬被人领去刘公子那里,被证明不是虎子……”

一进院子,当当就猴急地冲过来抱夏离的大腿。

夏离给它洗澡的时候,悄声说道,“你前主人已经派人来乡下找你了,等到有人来咱家查看的时候,你就从洞里钻出去进山。切记,不要去后山,只在前山转,躲着人,天一黑就回家……”

前世的元帅不会全部弄懂她话里的意思,但活了两辈子的当当比前世还聪明,它肯定能听懂。

当当张着嘴甩出舌头,似笑非笑。

夏离戳了戳它的小脑袋说,“亏你还笑得出来。因为你,你前主人都急疯了,姐姐我也吓疯了。”

为了让它第二天听话,夏离把它睡觉的小席子从东厢拿去了自己卧房,奖励它跟自己一间房睡觉。

第二天辰时末,夏山就和附近几个村的里正一起挨家查看,从小洼村开始,这几个村子都要排查一遍。他们来夏离家的时候,正好家里的狗从狗洞里钻出去玩了,什么时候走的夏离也不知道。

夏山他们按例先把虎子的样子和丢失的时间讲了一下,在她家院子里转了一圈,看到的确有个狗洞。夏离又做了一番汇报,自己家的狗子是在三月底开始养的,长得跟郝婶家的狗差不多,有黄毛有黑毛。

她的话那几个人都选择相信,因为实在没有不相信的理由。这世上哪里有那么傻的人,会要狗而不要五千两银子。别说五千两银子,就是五十两银子,捡到虎子的人也会毫不犹豫地交出来。

大半天就把小洼村排查完了,没有发现虎子,他们又去了邻村。

夏离暗笑。人若按惯性思维去想问题,真的要误事。夏山舅舅想要在军里出人头地,还要多加打磨才成啊。

只是下晌天空就飘起了细雨,让夏离揪心不已。她坐立不安,隔一会儿便会带着斗笠去后院看看。

烟雨蒙胧中,连绵群山苍翠欲滴,也更加神秘肃穆。

:。:

第二十四章 搜山

雨下到第二天也没有停歇,当当一直没有回来。夏离都快急疯了。怕当当被人发现交给刘公子,又怕它跑到后山被野物吃了。她不仅在村里村外找,还冒雨跑去山脚找。若不是被夏氏狠命拉住,她都会进山。

下晌申时初,戴着斗笠穿着蓑衣的夏离和夏氏刚从邻村找狗回来不久,就看到当当从后院跑过来。它一身的泥水,皮毛已经变了颜色。

夏离本想打打它的小屁股,但一看到它,又舍不得了。

她红着眼睛狠狠瞪了当当一眼,也不理它,坐在凳子上生闷气。

当当又是作揖,又是熊抱,弄了夏离一身泥。见夏离还不理它,就又立起身子,挺挺肚皮,然后爬在地上呜咽。意思是,你委屈再大,还能有我的委屈大?我都公变母了。

它的动作成功逗笑了夏离,一人一狗和好如初。

夏离看到它牙缝里塞满了肉,惊道,“你上山吃野物了?”

当当呼了几口粗气,意思是,你猜对了。

夏离大乐。前世的元帅是大爷,伙食好,还有专人做。重活一世,它居然也学会自食其力了。自己种田经商挣银子,连狗狗都知道自己觅吃食了。环境不仅能改造人,还能改造狗。

夏氏虽然看不懂当当挺肚皮的意思,但看到它又是作揖又是抱腿,也是乐得不行。觉得相比离离的快乐,那五千两银子也实在算不了什么。那位都司大人那么有钱,再多买些燕山狠犬就是了。

夏离给当当洗澡的时候,又揪着它的耳朵告诫它安全第一,不能乱跑,不能去后山,后山有猛兽。小东西比前世聪明多了,但也不如前世那么听话。

三天后,夏山带人排查完了附近几个村子,又去了更远的村子排查。白天不在家,晚上还是会回夏家歇息。

因为他肩负着这么重要的任务,夏老太得意极了,到处说他儿子当了旗长,得了都司大人的重用。

夏离非常关心夏山以及刘公子找狗的具体情况,每天一吃了晚饭就跑去夏家玩。原主一直跟夏山亲近,别人也没多想。

听说,因为有五千两银子的悬赏,不说湘山省几乎所有有燕山狼犬的人家,就是许多消息灵通的外省人都牵着燕山狼犬来找刘公子,可惜都不是。一次次燃起希望,又一次次失望,搞得刘公子快疯了……

夏离知道了想知道的消息,小嘴儿蜜甜,还亲手给夏山做了几双袜子。夏山高兴,把他一直贴身携带的弹弓送给了夏离,还送了十粒泥弹丸。

古代的弹弓跟现代的弹弓不一样,样子像弓,要小得多,方便携带。不射箭,而是射弹丸。

拿着弹弓,夏离又像捡着宝一样,无事勤练习。她觉得,自己这个身子不止有“千里眼”的功能,射东西也极准,不仅是射箭或是射弹丸,还包括用指头扔小石头。这就是所谓的天赋异禀吧。

日子一晃到了五月中,刘公子等人依然没有找到虎子。夏山说,明天刘公子会带人来搜山,还出钱让夏山找些农人一起寻。把附近的几座山寻一遍,若还是找不到,就说明虎子凶多吉少,他们也只得回湘山府了……

提前得到这个重要情报,让夏离庆幸不已,又十分不解。那叶大人有病吧,花这么多的财力、物力、人力找条狗,太执着了,这不科学啊。她觉得,除了她,谁都不会完全看到当当的闪光点,更不会有自己对当当的这种深厚感情。只有她才会歇尽所能找当当,别人都不应该这样啊。

当初不顾一切把当当弄回来,就是觉得任何人都不会像自己这样善待它。可是现在,怎么情况发展到了这一步?

她回家就嘱咐当当,“明天千万别上山,躲在屋里不要出来,也不能叫出声。被他们找到了,你就要彻底离开我了……”

夏氏吓得脸都有些白,悄声说道,“离离,我怕,万一……”

夏离安慰道,“娘莫怕,刘公子是带人搜山,不是带人抄家。把当当关在屋里,他又不会来咱家,看不到。”

第二天一早,夏离就端了一小盆肉糜莲白拌饭去东屋喂当当,又拿了一根已经被啃得精光的猪骨头玩具给它玩。并再次嘱咐,不许它叫,特别是家里有外人的时候。夏离关紧了屋子的小窗,还用锁把门锁上。

当当不干了,又叫又用瓜子挠门。

夏离吓唬道,“你想离开我,离开这个家,就可着劲嚎,可着劲挠。”

屋里瞬间静下来。

大概辰时末,就听到有大批人马来到村里,里面夹杂着夏山和周里正殷勤的招呼声,居然还有狗叫声。没多久,人马绕过夏离家往东而去。

家里的大门紧闭,夏氏和夏离做不进事情,尖着耳朵听外面的动静。

一行人马来到山下,刘长昭不可能亲自上山寻找,他由县慰丁大人、夏山和周里正的爹周老汉等人陪着坐在山脚,与他同来的还有一位小公子,就是曾理璋。他说由于自己的好奇让表哥丢了虎子,非常不好意思,一定要同表哥一起找虎子,将功折罪,他的父亲曾大人也就同意了。

离他们稍远的地方,有十几个人在埋锅做饭。

日头越来越大,灼热的阳光透过枝叶洒下,亮得刺眼。

三华山植被丰富,哪怕只在山脚,也有一股阴森凉爽的气息。坐在树荫下的刘长昭和曾理璋倒不觉得闷热,就是一堆一堆的蚊子烦人。哪怕点了蚊香,还是在曾理璋小盆友白嫩的脸上咬了几个大红包。

还有就是烟熏得烦人。

刘长昭瞪了他一眼,扇着大折扇冷哼道,“不好好上学,非得跟着来。姨母不会认为是你自己淘气找借口跟出来玩,还得说是我把你拐带坏了。”

曾理璋挠挠小胖脸,郁闷道,“我是想上山玩。早知在山下喂蚊子,就不跟你来了。”

夏山殷勤说道,“刘公子,曾少爷,丁大人,小人的家就在这个村里,去我家等消息如何?晌午顺便在家里用点粗茶淡饭……”

他早已想到了这一步,提前让老娘嫂子准备了肉菜。

:。:

第二十五章 险情

周老汉又赶紧道,“要不,就去小老儿家吧。小老儿的儿媳妇烧得一手好菜,虽然是乡间野味,也另有一番风味。”

周里正在领人上山之前,已经嘱咐了老父,最好能把贵人请去自家吃晌饭。

刘长昭望了望村里那一片屋舍,觉得最东边的那个院子最顺眼。青砖黛瓦,掩映在翠竹之中。关键是近,能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就指了一指那个院子说,“小爷就去那里歇歇吧。”

夏山见刘公子看上了姐姐家,先还高兴,转念一想,姐姐是寡妇,不好让这么多外男去她家。忙为难道,“刘公子,那是小人的姐姐家。小人姐姐守寡多年,不好招待外男……”

刘长昭看了看这一大帮人,说道,“我和璋表弟去你姐姐家叨扰一阵,丁大人等就由周老丈安排吧。”

在他心里,也没把自己划归到成年男人的行排中。而且,他一直觉得自己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去了哪家人家都会高兴地欢迎,尽情地款待。

在周老汉眼里,县尉大人可比刘公子小公子什么的有价值多了,忙笑着躬身应是。

山脚留下报信和看马的、做饭的人,其他人都向村里走去。

夏山领着刘长昭、曾理璋及两个小厮在夏离家门口站定,其他人继续往前走。

夏山拍拍大门,提高声音说道,“姐姐,离离,快开门,来贵人了。”

夏离正站在后院往山上瞧,上山寻狗的有穿戎装的士兵,有衙役,有附近的农人,还有十几条狗。没看到刘公子上山,想着他那样的身份也不可能亲自上山,多半是在山下坐着等。

怎么听到一群人进了村,再一听夏山的话,夏离吓得头发都快竖起来。

她跑去前院,看到夏氏也从屋里跑了出来。两人对视一眼,夏氏硬着头皮跑去开了门。

刘长昭最先走进门,接着是曾理璋。

夏山进门笑着介绍道,“这是我姐,这是我外甥女离离。”又对夏氏母女道,“这是刘公子,这是曾小少爷。”

曾理璋已经认出了夏离和夏氏,咧开嘴大笑道,“可真是巧了,原来是你们家呀。”

夏离也反应过来,万幸他们没带条狗来家里。笑道,“巧了。”又上前给他们二人屈膝行礼道,“刘公子,曾少爷,请屋里坐。”

她表面镇静,心里狂吼,快些进屋,快些进屋……

夏氏也是吓得满脸通红。夏山还以为姐姐见了贵人紧张,用眼神安慰着她,意思是别怕。

刘长昭脚跟没动,狐疑地问曾理璋,“你们认识?”

曾理璋笑道,“表哥爱吃的那个冰粉,就是她们卖的方子。”

把她们卖方子的事也抖落了出来。

刘长昭点点头,打量了夏离几眼,又狐疑地说道,“爷怎么也好像见过你呀?”

夏离茫然笑道,“是吗,刘公子是不是记错了?”

曾理璋看了眼刘长昭,一副看见漂亮小娘子就套近乎的样子。

跟着刘长昭的这个小厮不是上次在县城的那几个,那几个挨了八十军棍,伤势现在还没完全好。

他也觉得是不是自家爷的老毛病又犯了,小声提醒道,“爷,咱来这里是办正经事的。”

刘长昭气得踢了他一脚骂道,“爷什么时候办过不正经的事?”

见夏山挡在了小娘子的前面,他不高兴地“哼”了一声,皱眉说道,“你们想什么呢,就这乡下小丫头,爷怎么可能有想法”。又四下望了望,没有进堂屋,而是抬脚向后院走去。

夏离暗骂两声,只得跟着。

刘长昭穿着冰蓝色软缎绣团花宽袖长袍,头上玉钗束发,边走边扇着大扇折,很是傲娇的样子。只可惜走路还稍稍有些跛,跟俊朗的贵公子形象不相符啊不相符。

难道是叶大人打的,还没好?那位叶大人倒真是个不讲理的武夫,下手够狠的。

这么想着,夏离又觉得很对不起这位刘公子,在前世还是读初三的年纪,被自己害得不轻。

刘长昭对吊着的沙袋非常感兴趣,用手指戳了戳,沙袋轻晃了一下。问道,“这是干什么用的?”

古人练拳练掌都用木桩,他当然不知道沙袋是用来干什么的。

夏离实在编不出别的借口,只得实话实说,“用来练拳头的。”见刘长昭斜眉一挑,又道,“家里只有我们寡母孤儿,不厉害些,会被人欺负的。”

这句话既是解释她练拳的理由,也是提醒刘长昭避嫌,别什么都问什么都碰。

咦,怎么刘长昭挑眉的样子有些熟悉?夏离又看了他一眼,的确有一点熟悉之感。之前一直紧张当当,没注意他的长相……他像自己的哪个熟人?

刘长昭显然没明白夏离的意思,还捏紧拳头向沙袋打去,觉得比表哥让他天天练打木桩好过多了。打木桩打得手生疼,没有一点练下去的欲望。说道,“这东西好,既能练拳头,长力气,又不遭罪。”又对小厮说道,“多看看,回去也给我弄一个。”

曾理璋见了,也跑来练起了拳头。

刘长昭看见墙角下的狗洞,又问,“你家养狗了?”

夏离的思绪被打断,说道,“嗯,养了条看家狗,一大早就跑出去玩了。”

刘长昭的眼光又定在了墙上的草垫子上,问道,“别跟我说你还练射箭!”

夏离点头道,“我外公和三舅射箭射得都好,我跟他们学了两手,偶尔练练。”

她心里暗诽不已,早知道这多嘴多舌的熊孩子要来家里,就把这些东西都收起来了。

刘长昭的目光在夏离的身上转了一圈,说了一句至理明言,“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小丫头的这些爱好让人匪夷所思。”

他本来还想让夏离把弓箭拿来,却听见前面传来一声熟悉的狗叫。他一下来了精神,喝道,“这个声音像虎子!”

夏离吓得抓狂,还平静地指了指前面说道,“好像是大门外传来的。”

夏氏更是吓得腿都在打晃。

:。:

第二十六章 美味

听到那声熟悉的狗叫,刘长昭等人赶紧跑去前院,又跑出大门,看见一条黑色大狗一晃而过,却不是虎子。几人又垂头丧气地倒回来,刘长昭还非常有心眼地又侧着耳朵听了听。外面时不时传来一声狗叫,却不是那个熟悉的声音。

他失望极了,想着自己是不是太着急产生了幻觉,摇摇头便率先向正房堂屋走去。曾理璋紧随其后,夏山和夏氏跟在后面。

夏氏吓得走路都有些不利索,被夏山扶着。

夏山悄声道,“姐姐莫怕,刘公子和曾少爷都很和善,不会乱来。”

夏离瞪了一眼东厢,还好当当没有再叫,否则人脏俱获。

她抬脚去厨房倒水,一个小厮跟进来笑道,“姑娘烧水就好,我们带了茶。”

夏离知道人家是嫌弃自己家的茶孬。笑道,“我家有用冰糖熬的野梨汤,已经放凉了,解暑,还清热。”

凉快了,哪儿来哪儿歇着去。

长顺笑道,“那就先拿进去,看看我家二爷和表少爷爱不爱喝。”他抱着装野梨汤的小坛子去了堂屋。

夏山从堂屋里走出来,拉着夏离小声说,“刘公子他们会在这里吃饭,下晌可能会呆到日落之前。你去村头买些肉回来,再杀一只鸡,多整治几个好菜。花了多少钱,三叔稍后给你们。”

夏离一听要在她家吃饭,还要呆那么久,眉毛都皱紧了。但看到夏山一副要把领导亲戚服侍好的热切,只得答应,也不敢不答应。说道,“我们有钱,不需要三叔给。”又道,“我家里只有两个女人,三叔把他们看好,别到处走到处看。”

夏山答应。

夏离又嘱咐他别把自家卖冰粉方子的事说出去。

夏山自是知道自己老娘和小杨氏的算盘,说道,“放心,三叔知道。”

夏离快步走去村西头。

周里正婆娘正在这里买肉,她买了半个猪头皮,两条肥肉,一叶猪肝,几个妇人都恭维着她。县尉大人去了她家作客,多荣耀。

见夏离来了,她笑道,“离丫头也来买肉?那位刘公子和小少爷娇贵,肯定嘴儿刁。”

夏离笑道,“可不是。”

夏柱听说贵人去了姐姐家,也替她们高兴。指着一条肥瘦相间的五花肉说道,“我专门给你们留的,吃起来油滋滋的又不腻,还有这三根排骨,贵人们准喜欢吃。”

夏离笑着点头,居然看见还有小半盆猪血,也要了。

夏柱摇头道,“傻妮子,猪血算不上好东西,贵人不会喜欢,弄不好还会怪你用粗鄙东西招待他。”

这个时代,猪血一般都是灌血肠,上不了台面。

夏离笑道,“我知道一种猪血的做法,好吃得紧。”

路上她已经想好了,做一个糖醋排骨,再做一个毛血旺。

毛血旺的正宗材料,除了鸭血,还要加鳝鱼、五餐肉、毛肚、牛百叶,以及黄豆芽等蔬菜。而前世她和叶风去了一家私房菜馆,吃的毛血旺却是用五花肉代替了鳝鱼、五餐肉、毛肚等荤配菜,麻辣鲜香,吃起来肥而不腻,极是爽口,叶风特别喜欢。叶风因工牺牲后,夏离还去那家馆子吃过几次,之后又自己学会做了。

现在没鸭血,就用猪血代替了,掌握好火候不煮老,照样好吃。家里的调料虽然不全,但食材绿色,不会太影响口味。

她一直觉得挺对不起刘公子,想做点可口的菜让他吃好,弥补一下自己的亏欠。

夏离没有按原路返回,而是直接向北走去了黄寡妇家,他们家经常会发一些黄豆芽拿去镇上卖。黄寡妇给了夏离小半篮子黄豆芽,还硬不收钱。

回去看见夏氏已经杀了一只鸡,正在厨房忙碌。

夏氏满脸是汗,后背的汗已经把衣裳浸透。

夏离知道,她不是热的而是吓的。小声安慰道,“娘莫怕,当当聪明得紧,不会再闹出动静。”

夏氏低声道,“但愿吧。”

回锅肉、肉末茄子、炝白菘、爽口黄瓜、竹荪炖鸡都是夏氏做的,而糖醋排骨和毛血旺是夏离亲手做的。

鸡杂在前世是美味,可古人却觉得粗鄙,便没做。

夏氏有些好奇毛血旺的做法,夏离随口说是她在一本杂书里看到的。近段时间夏离偶尔会上灶做一做自己喜欢的吃食,夏氏也不觉得奇怪。

每样菜都分成了两份,刘长昭和曾理璋在八仙桌上吃,夏山陪着两个小厮在一旁的小桌上吃。酒是刘公子小厮长顺自己带的。

夏氏和夏离在厨房吃,两人是鸡汤泡饭,还有一盘拌黄反。她们食不知味,不时望望上房,又望望东厢。

正吃着,听见有大黄的叫声,它是从狗洞里钻进来的。

因为夏离家有贵客,二虎被夏老汉拦住,大黄就自己跑来了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