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着“叶风”的面,夏离不愿意低人一等拿赏,但还是硬着头皮接过来,曲膝谢过。

小美又带着她出厅屋,去后罩房吃晚饭。离开前,她似是无意地环视了屋里一圈,看到叶风正用汤匙舀着鱼丸汤喝,一脸的满足。

夏离压下眼中的泪意,不知什么时候能再见。

后罩房里,夏山和向叔、叶劲几个男人在一间屋里喝着酒,夏离被带去了另一间小屋,桌上放着四菜一汤,由小美和另一个丫头作陪。

做为一个乡下丫头,夏离在这里的待遇委实不错了。

夏离没有一点食欲,可以说食不知味,还得强颜欢笑跟她们一起吃着饭。

饭后,向叔和曾府的一个厨娘来跟夏离学做香菜鱼丸汤,说叶大人和老夫人、夫人十分喜欢。

夏离强打起精神,说最好用鲶鱼、石斑鱼等肉多刺少的鱼,正好府里有活鲶鱼,就拿了一条来。夏离边做边讲解,特别讲了几个关键的地方。

做出来的鱼丸,被老向、叶力几人分食,香得不得了。

教完了,小美拿了一个荷包交给夏离,说是夫人赏的。夏离知道,这肯定是“买”方子的钱了。官夫人高高在上,要说“赏”。

小美又抿嘴笑起来,指着一个小丫头抱着的两匹料子说,“这是我家二姑娘送的,她非常喜欢夏姑娘的爽利,说期待以后再相见。”

接着,小美又从一个丫头手里拿过一个锦盒说,“这是我家四爷送的,他非常佩服夏姑娘的箭法,还说以后再找机会去你家玩呐。”

夏离表示感谢,也表示欢迎。

不管怎么说,曾家这种富贵人家对她这个小农女释放的善意是足足的了。跟那些既占了百姓的便宜,还要高高在上觉得一切应当的人家比起来,强得太多。

叶力同样也拿了一个荷包给夏离,笑道,“我家大爷非常喜欢那道鱼丸子,这是‘买’方子的钱。”

他专门强调了那个“买”字。

是买,而不是赏。

夏离有些愣,这次的措辞跟第一次做毛血旺时的不一样,她有些搞不懂那位叶风的用意。她已经百分之百的肯定,此叶风绝对不是彼叶风,他为什么对她有如此的改变?

想了想,觉得一定是自己高超的箭术赢得了他的欣赏和尊重,大将军爱才嘛。就是曾清清和曾理璋对她如此示好,也是因为她射死了金盘大蟒、活捉了太阳鸟的关系。

:。:

第七十五章 释然

当然,夏离更愿意听“买”字,尽管她这种小农女在权贵的眼里如尘埃一样卑微。在叶风或者疑似叶风的面前,她还是愿意得到别人最起码的尊重。

她接过荷包表示感谢。

接着,和顺又拿着一把弓和装着十支箭的皮囊走过来,笑道,“这是我家二爷送夏姑娘的。他说好马要配金鞍,这样的弓和箭才配得上夏姑娘。”

这弓和箭十分漂亮,一看就是军队里的正规武器。但凡正规武器,都是工部武器监制造的,跟外面自制的土弓箭不可同日而语。

那孩子,真是太可爱了。

夏离笑得一脸灿烂,接过来说道,“谢谢刘公子。”

叶力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主子突然在饭前送了表公子这套弓箭,原来他知道夏小姑娘会喜欢,更知道表公子会把它们送给夏小姑娘。

主子从小到大没对哪位姑娘有过什么特殊,能够对这个还没完全长开的乡下小丫头不一样,应该是欣赏夏小姑娘的高超箭术吧。可惜了,她是个女人,若是男人,一定会在主子手下大放异彩。

叶力看夏山的眼神又格外不同起来。对他笑道,“你有个能干的外甥女。你把她送回乡,就赶紧归营。”

夏山点头应是,又踌躇满志地挺挺胸脯。

此时已经星光满天,曾府用马车送夏山和夏离回客栈。

曾府里的饭局已经结束,曾林和曾夫人回到自己院子。

曾夫人亲自把一个茶盅端到曾林的手里,笑道,“老爷注意到没有,叶大人看了夏小娘子好几眼呢,眼里还有热切。”

曾林轻笑出声,摇头说道,“长昭和璋儿、清清看夏姑娘不止好几眼。”

曾夫人笑起来,又说道,“那个小姑娘射箭好,模样好,又长于乡下,身上的气韵有别于大宅门里的姑娘,的确更吸引人。”

曾林正色道,“神色淡定,进退有度,爽朗大气,夏姑娘的气韵可不是一般乡下小娘子能有的。”

曾夫人点点头,又挑眉说道,“因为小姑娘的不同寻常,叶大人或许真的对她上心了。用不用我帮着撮合撮合?和安郡主给我的信不止一次提到,说叶大人的年纪不小了,我也是他的长辈,若有合适的姑娘,就帮着牵牵线。当然了,和安郡主指的牵线不可能是明媒正娶的正妻,夏姑娘的身份也不可能给叶大人当正妻。当叶大人的妾,又是第一个女人,很不错了。明年小妮子十三岁,姑娘家小些也无妨……”

曾林的脸一下沉了下来,忍不住打断了夫人的话,说道,“夫人,那种费力不讨好的事可万万做不得。叶大人要什么样的女人,连叶家的老公爷、老太君、和安郡主都管不了,太后下了懿旨他都有本事违抗,我们这种八竿子才打到的拐弯亲戚,何苦去讨嫌。再说夏小姑娘,她那一手精彩绝伦的箭术能与几十年前的杨老侯爷比肩,聪慧不可预知,怎么会愿意给人作小。以后,夫人对她要以礼相待,万莫只把她看成乡下孩子……”

曾夫人被说红了脸。她一直想跟安国公府把关系再拉紧密一些,特别想帮上那个忙。

曾林又缓下口气,分析了一阵利弊,意思就是叶风不管要不要女人,要什么样的女人,她都别参合。

……

夏山坐在马车里还有些蒙,离离这是又得了叶大人、刘公子和曾家所有人的赏识?自己的前程,岂不是会更加远大?

他摆弄着弓箭对夏离说道,“这种上等弓箭只有千总以上的长官才有,连你舅舅我当了副尉都没资格用。”

怪不得这么好,原来是高级武官用的武器。

夏离笑道,“我又欠了刘公子一个大人情。那孩子真不错……”自觉失言,赶紧住了嘴。

夏山嗔道,“人家比你大了两岁,你咋能叫他孩子,不能这么没礼貌。”

夏离很乖巧地“嗯”了一声。

夜色沉沉,马车到了客栈,夏山帮夏离把东西抱去她屋后,就回了自己屋。

夏离洗漱完就吹灭了烛火。她可以不用烛,但为了掩饰都会先点一会儿。

屋里顿时昏灭下来,窗棂透进的月光把小屋照得蒙蒙胧胧。

她来到窗边,把小窗推得大开,夜风微凉,柔柔地抚摸着她的脸庞。此时,半轮明月斜挂天幕,漫天星星眨着眼睛,纯净的夜空是前世少见的。

她倚在窗边,又轻声哼起了那首歌:

夜风吹呀吹,吹入我心扉。

想念你的心,呯呯跳不能入睡。

为何你呀你,不懂落花的有意

只能望着窗外的明月……

前世,他已经懂了,可是,他却没有再回来。

今生,他也没能如自己所愿穿越而来……

夏离的眼泪顺着脸颊慢慢滑下。

她一直站到外面传来打三更的梆子声,明月已经升到了中天,才有了些许释然。虽然此叶风非彼叶风,虽然她永远失去了她的挚爱,但这个世界有了叶风的痕迹,她就应该感恩。

这一世比上一世好得太多,有小帅,有母亲,还有了一个弟弟。现在,又有一个男人跟她的叶风长着一样的脸,拥有一样的声音,还用着同一个名字。这是一个美丽的巧合,也或许是前世的叶风转世投胎。无论哪样,都遥遥地祝福他吧……

三舅在他的手下,自己偶尔也能找机会远远偷窥他一下,借此缅怀属于自己的叶风,这就够了。

夏离长出了一口气,用帕子把眼泪擦净。她目光滑下,望着宽阔的街道,林立的铺面。这里没有住家,都是各色铺子,还都是三层楼、四层楼。人去楼空,挡住了她的视线。

街道上没有行人,只有一个打更人踽踽独行。这条街的尽头,有一个院子灯火通明,还不关门不关窗子,许多红男绿女在玩乐着,或饮酒或跳舞弹琴。透过薄薄的纱缦,还能看到几对一丝不挂的男女……

那里就是传说中的妓院了。

夏离移开目光,把小窗半关,坐回小床。

:。:

第七十六章 置产

夏离又注意到桌上的弓箭和料子,起身过去拿着弓箭摆弄了一阵,这礼物真是送到她心坎上了。再摸了摸那两匹料子,一匹樱桃红软缎,一匹天青色丝罗,手感好,颜色漂亮,是姑娘就没有不爱美的,她也喜欢。

她把曾理璋送的那个锦盒打开,里面是一串楠木珠子。想到他讨要的太阳鸟,夏离一阵头痛。

对了,还有三个荷包。

她从怀里取出荷包打开,曾老夫人赏的是五两银子,曾夫人赏的是两个十两的银锭子,而叶风给的依然是一百两银票。

加上那六百五十两,一共是七百七十多两银子。

一趟省城之行赚了这么多钱,三舅还当了官。彻底改变了她以后的生活质量,也打乱了她宁静的心绪……

而曾府的竹院里,叶风也一直站在窗前,望着那半轮明月发呆。饭后,他什么也干不进去,打发走还想赖在他屋里的刘长昭,就这么一直站着想心事。

真是太奇妙,太不可思议了。

他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那个小姑娘,还有她做的毛血旺、鱼丸汤,都让他有一种熟悉之感,都想起了那个奇怪的梦?

梦里的姑娘尽管他没看清楚,却也知道是个身材极其高挑又长相出众的姑娘。而这位夏小姑娘,虽然长得美丽可人,可还是个没长开的半大孩子,身材、发型跟梦中人一点不相符,不应该是同一个人……

可为什么见了她,吃了她做的东西,就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他明天一早就要回营,以后得再找借口见见那个小姑娘,还要看看她射箭……

第二天卯正二刻,夏山就来敲夏离的门。

夏离夜里没有睡好,还是顶着黑眼圈起来了。他们两人刚吃完早饭,何掌柜和车夫就赶着马车来了。

夏山和夏离赶紧回屋拿了东西上马车。此时是辰时初,快马加鞭午时就能到潼宁县城。

何掌柜笑得一脸灿烂,对夏山和夏离更热情了。

路上,夏离说了想在县城买些田地,再买一房下人。

何掌柜笑道,“我认识两家牙人,陪你们去。”

有了老油条何掌柜帮忙,夏离更放心了。

午正二刻,马车直接到了溢香酒楼,何掌柜请他们去酒楼吃晌饭。

在酒楼门口,夏离居然碰看到了两个熟人,李秀敏和李秀文姐弟。李秀文十一岁,今年春刚中了童生,在县学读书,是三草镇远近闻名的神童。

李秀敏听说夏离去了省城,羡慕不已。

夏离悄声笑道,“我还给李姐姐带了礼物,回头给你送去。”

李秀敏更是笑得眉眼弯弯。

他们已经吃完饭,几人说笑几句就走了。

夏离注意到,三舅的脸都红到了耳后根,目光随着李秀敏的倩影向前,向前。

三舅舅这是动春心了?

若是原来,他肯定不敢肖想那位美丽知礼的秀才之女,现在当了官,就敢想了。

不过,夏离持悲观态度。夏家在那一带的名声并不好,特别抠门,还苛待媳妇、闺女、孙女。

李秀才夫妇只有一儿一女,都当眼珠一样疼,挑女婿也挑得厉害。以致于李秀敏都十四岁了,还没定到人家。他们又对夏家知根知底,怎么可能把闺女嫁去夏家受苦。

换位思考,若是夏离,也不愿意自己的姐妹给夏老太当儿媳。即使是在现代,结了婚就另外单过,也不愿意有夏老太那样的恶婆婆。

三舅舅倒真是不错的好后生,有理想,有前途,有品质,有相貌,可惜这样的“四有”青年却被老娘连累了。

这条街上就有一个客栈,叫旺来客栈。吃完饭,夏离和夏山就去客栈开了两间房,把东西放好,又下楼同何掌柜一起去牙行。

有马车就是方便,一连跑了三个牙行。

在第一个牙行看中了十二亩水田,牙人跟何掌柜相熟,说是上好水田,在鸡头村的北面。也没有抬价,七两银子一亩。

夏离一喜,若真的不错就买下来,鸡头村离小洼村不远。虽然不能如愿把二百两银子都花完,可也不能为了花完买不合适的地。当然,具体买不买那十二亩田,还是要等到明天看了地再说。

到了第三个牙行,又看中了三个人。两夫妇带一个儿子,原主家是一个大地主,因为儿子犯罪被关进监狱,为了捞儿子卖了大半土地又卖了一些下人。

两夫妇男人叫祝二,二十七岁,女人杨氏二十六岁,儿子祝财九岁。三个人看着都老实本分,身体也不错,高高大大,在这里的乡下属于高个子,所以卖得也偏贵。

夏离本来只看中了两夫妇,但他们求着一起把儿子卖下,夏离不忍他们骨肉分离,也就一起买了,一共二十二两银子。

几个人没想到真能卖到一处,欢喜不已,跪下磕头谢恩。

刘牙人还认得夏离,笑道,“小娘子上次运气不好,看了两次都没看中。这次好,一次就看中了三个。”又问,“还买男娃不?我这里有两个不错的。”

夏离笑着摇摇头。

这里离县衙较近,夏山和刘牙人赶着去办奴契,还来得及。夏离就领着祝二几人去了旺财客栈,又给他们开了一间房,让他们洗漱。

等到夏山回来,夏离把契书收好,几人去大堂吃饭。祝二几人还来他们身后服侍,夏离让他们自去另一桌吃饭。

夏山给夏离比比大拇指,笑道,“离离好样的,下人都买起了。”

夏离笑道,“三舅是官,我也算是官家小姐了,当然要用下人了。”

拍得夏山哈哈大笑。

夏离大前天夜里打蛇,前天和昨天夜里想叶风,都没睡好,今天一挨枕头就睡着了,一夜好梦到天明。

第二天一早,众人吃完早饭,就去雇了一辆牛车,把东西放在上面,夏离和祝二一家坐上去,夏山骑着高头大马,再把牙人叫上,一起去了鸡头村看田。

那十二亩田刚收完水稻没几天。挨着乌江不远,灌溉也方便。夏山和祝二下地抓起泥土看了看,都说不错。

:。:

第七十七章 分一半

夏离已经把整银票跟何掌柜换开了,拿出一张五十两的银票和三十四两现银交给牙人,夏山又同牙人和卖地的人一起去县衙办契。

她另外又给了夏山二两银子,一两银子办契,一两银子让他请牙人和何掌柜晌午喝酒。

夏离几人坐着牛车继续往东而去,两刻多钟便到了小洼村。

拐过一个院子看到自家小院,几个孩子正在门前玩着,当当孤独而忧伤地蹲坐在门口眺望着远方。

当当看到夏离了,一下跳起来,飞奔而来。接着是夏聚,再接着是二虎。

当当跳上牛车,抱着夏离又舔又哭,一副被抛弃的小模样。夏离搂着它哄道,“快莫哭了,姐姐不是回来了吗,好了,好了,我给你带了玩具,还会给你编漂亮的链子……”这个当当,越来越像娇娇的妹子了。

话还没说完,长腿的二虎超过夏聚跑来牛车边,说道,“离姐姐,你不在家,当当不好好吃饭,从早到晚蹲在门口等你,还要流泪……”

祝二几人先被当当吓了一大跳,后来见它如此,都吃惊得不行,愣愣地看着它。

夏聚也冲过来了,爬上牛车把头埋进夏离怀里,瘪嘴说道,“娘亲说姐姐该昨天回来的,怎么今天才回来,我们好担心的,担心的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夏离又笑道,“姐姐有事耽搁了,咱们回家说。”

牛车到了家门口,夏氏也迎了出来。她看到祝二几人,知道是夏离买的下人,也没多说,让他们把车上的东西搬回家。

夏离付了车钱,给了铁旦儿等几个孩子几块糖,把他们打发走了。

关上院门进屋,夏离便被包围了,她一手搂着当当,一手搂着夏聚,二虎倚在她的身上侧。

她跟二人一狗亲热了一番,又拿出点心让他们吃,就轻声讲了大蟒卖了,夏山当了官,自家买了十二亩上好水田,夏氏和夏聚都欢喜不已。

祝二几人又给主子们磕头见了礼。夏氏赏了他们各五十文钱,不让他们叫太太少爷,这是乡下,自家也不算地主什么的,凭添笑话。让他们叫自己夏嫂子(婶子),叫夏离大姑娘,叫夏聚聚哥儿。

二虎着急道,“叫我什么?”

夏离笑道,“叫你虎哥。”

祝二一家暂时住在东厢南屋,等把东边那块地买下圈起来,就把东厢的厅屋和南屋门开在那边,给他们一家三口住。毕竟祝二年轻,夏氏又是寡妇,住在一个院子里不方便。

等到祝二夫妇把南屋收拾出来,也到了晌午。夏氏煮了一锅面条,主子一家加上二虎在上房吃,下人一家在东厢吃。

饭后,祝二家的收碗洗碗,把厨房收拾干净,祝二领着祝财侍弄菜地收拾柴房,一家人都很勤快,眼里也有活。夏氏又找出几块粗布,让祝二家的给他们一家三口做衣裳。

夏离刚把送人的礼物收拾出来,夏老汉和夏老太就来了。

夏离皱了皱眉,让夏聚和当当进了她的卧房,她不愿意让夏聚受委屈。

她有所坚持,老太太肯定要闹腾。本来是想让夏氏把战场拉到老夏家,等当了官的夏山回来,场面会和谐一些,也会轻松许多。

可他们却先来了……

那就试试人心吧。

看到夏离居然买了下人,夏老太的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惊得大吼道,“离丫头,那条大蛇你卖了多少银子,还买了下人?哎哟,就一家子乡巴佬,还买下人,笑掉大牙了。”

老太太的话气得夏氏直咬牙。

夏离笑道,“卖了二百两银子呢。”又把桌上的大包裹打开,说道,“这是给你们和舅舅他们买的礼物。”

她拿出玉嘴烟斗、虎头拐杖、一包烟丝递给夏老汉,笑道,“这是专门给外公买的,谢谢外公赠箭之恩。”又拿出一个锦盒打开,说道,“这银耳环是给外婆买的。”

夏老汉笑眯眯地接过烟斗和拐杖,夸道,“漂亮,气派,就是周里正的烟斗也没这个好。”他猴急地扯出一点烟丝塞在烟斗里,点燃抽了几口,满意得不行。

夏老太却没接耳环,诧异道,“你买了这么多东西,还剩多少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