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犬们吃了饭,就被训导卒带上山里自由活动去了。

下晌它们还要再训练一次,训练完再自由活动,之后就能回营了。

看到那些狗狗悠哉乐哉进山玩,当当和熊样羡慕不已。叶劲和小丁来牵它们,意示也带它们进山玩。

它们都不愿意,用眼睛看夏离。

夏离摇头道,“这里也算军营,我一个姑娘家怎么好到处跑。”

一狗一熊只得垂头丧气蹲去了一旁。

叶风回来了,笑道,“夏姑娘觉得训犬营如何?”

他觉得,夏离把当当训练得那么好,肯定也会知道一些训犬的事,所以就问了。

:。:

第一百五十章 惊艳

夏离先大大夸奖了戎犬队一番,又迟疑道,“我养了当当这么久,倒是有一点想法,叶大人不要笑我关公面前耍大刀才好。”说完,又咯咯笑了两声。

叶风最喜欢看夏离这样笑,笑得灿烂,像沐浴着阳光的花朵,也让人的心随之明媚起来。不像那些所谓的贵女,千篇一律的笑让人乏味。

他的笑也更深了,说道,“夏姑娘谦逊了,你的每一个提议都让我惊艳。”

夏离谦虚了几句后,便大概讲了一些她所知道的前世有关训练军犬和警犬的知识,以及特别要注意的事项。她不可能说得太细,只把一些关键句点出来。叶风有一些潜记忆,又聪明,一经提醒,肯定会琢磨出来。

叶风连连点头,又一次觉得夏离说到了自己的心里。她对戎犬队的每一句点评都说到了点子上,只有他们这些经常训犬的人才知道。

他初来湘山府之时,在华湘山里转了几天,感叹这里地势复杂之际,又正好看见猎人带着猎狗,便有了组建戎犬队打土匪的灵感。当初可没少招人笑话和反对,但他力排重议,自己出钱出人才建立起来。

他之前在训练戎犬方面有一些心得,虽然训练出的戎犬真的在打土匪中立了大功,无论是进攻还是侦察、警戒、围堵,都起了大作用。但他还是觉得有些云遮雾绕,不算完善。今天听了夏离的话,再一次让他有了茅塞顿开之感。再想到她之前所说的那些剿匪的事情,甚至觉得他们两人有一种……心心相印、心灵相通之感。

以后有时间了,一定要好试探试探……

叶风深深地看了两眼夏离,笑道,“夏姑娘的一席话让我茅塞顿开,我会再整理整理思绪,戎犬训练也会更加规范合理。谢了!”说完还拱了拱手,又道,“本应该多跟夏姑娘再讨教一番,可我营里有急事,现在必须去办。这几天夏姑娘就辛苦一点,多陪陪当当。我有事,今明后三天都不回家。”

叶风后一句话说的,让夏离有些不自在,似在跟家人交待他的归期一般。她也不好多话,只得点点头。

叶风又吩咐王新道,“这里的饭菜不合口味,晌饭都去镇上馆子里给夏姑娘买来。”

夏离忙客气道,“不用,我没有那么挑嘴的。”

叶风说道,“麻烦夏姑娘天天陪当当和熊样来训犬营,不好再让你吃得不舒服。”

叶力听了,掏出一个五两的银锭子甩给王新,说道,“这些天的饭钱,办好些。”

叶风出门骑上马,还回头看了夏离一眼,才打马匆匆离去。

看到那个身影消失在一栋营房后,夏离才收回目光。

现在刚刚午时初,夏离说想出去走走。来的路上,她看到山边有一个小镇,训犬营外不远处有一个小村落。而且,这里山清水秀,瀑布特别多。

叶劲说那个村子叫三涧村,王新的家就在那里。

王新非常机灵,又想到叶大人的吩咐,笑道,“小人的家就在村子里。我们村民风淳朴,若夏姑娘和劲爷、丁哥不嫌弃,晌午就在小的家吃顿饭。我嫂子做菜还成,村里有办红白喜事的,大都会请她去做席面。虽然不敢跟镇上馆子里的饭菜比,但比营里做的还是好吃些。”

夏离倒真动了心思。坐在这里吃人家大老远从镇上买来的饭菜,还不如去农家吃饭。让他们挣点小钱,自己也悠闲自在。

叶劲见夏离愿意,就笑道,“你小子还算机灵。”又甩给他一个银角子,说道,“给你嫂子的辛苦费,以后夏姑娘在这里晌午就都去你家吃饭。”

王新红脸道,“劲爷,力爷给了这么多银子,怎么好意思再收辛苦费。”

叶劲说道,“你家的情况我还不知道?让你拿着,你就拿着。”

王新又躬了躬身,就拿着银角子急急走了。

夏离让祝二家的把给熊样准备的一包点心带上。去人家吃饭,还是带点礼物好。

熊样一看祝二家的要把它的甜甜拿去送人,顿时坐在地上耍起来了赖皮。祝二家的无法,又拿出一块给它,再拿出一块留着,它才起身跟着走了。

叶劲、小丁陪着夏离、祝二家的和当当、熊样一起出了训练场。

刚出大门,就看到一个三十几岁的中年妇人迎面走来,她的个子很高,大概一米七几,脸色暗黄,五官硬朗。衣裳大补丁连着小补丁,背着一个大包裹。

女人这个个子在古代女人中属于少找的高个子,在个字偏矮的湘江省,比大多数男人还高。所以夏离一下注意到了她。

小丁认识她,招呼道,“彭大嫂,狗链做好了?”

那个妇人停下,谦卑地给叶劲和小丁躬了躬身,笑道,“是呢,都做好了。”

她即使是笑,脸上的愁苦也一分不少。

叶劲也认识她,说道,“彭大嫂又有活计了,我家大人让重新做一批狗链——哦,背带,会做很多。”

那个妇人笑开了花,脸上的愁苦少了好多,说道,“那感情好,那感情好,谢谢叶大人,谢谢劲大爷。”

那个妇人走远,小丁才跟夏离说道,“彭大嫂一直在给我们训犬营打短工。”

几人走得很慢,一路走一路看。这里青山绿水,远处的山脚和山腰有梯田,也有茶园。地里多为玉米秧和小麦,小麦已经沉甸甸,再过半个多月就能收了。

路上,叶劲才说,王新的父母死得早,他是兄嫂带大的,兄长也在前些年被土匪打死了。往年这里是土匪经常光顾的地方,嫂子守寡带着他和两侄子,日子过得很是艰辛……

叶风来了之后,把离这里近的几窝土匪统统端掉,包括打死他兄长的那帮土匪,也打得土匪再不敢来这里抢东西。

上年初,刚刚十三岁的王新去叶风跟前磕头谢恩,又要求参军,说要跟着叶大人把土匪消灭光。叶风看这孩子聪明,又有一腔爱国热情,就让他进了军营,还把他安排在训犬营,好照顾家里。这之后,他家的日子才好过些。

:。:

第一百五十一章 高手在民间

之前,这个村里也有土匪的家眷,经常跟土匪通风报信。今年初,叶风又在这一带实行了“连座法”,土匪回家一次,就会被邻居抓住送去训犬营,或者直接跑去训犬营告密。晚上戎犬走了,也有军士在那里值班。彻底拨出了土匪的眼睛,村民们才真正安居乐业起来……

知道自己提醒叶风的法子在剿匪中起了大用,也让村民们过上安稳日子,夏离还是很有成就感。自己没有本事当救世主,能出出主意就不错了。

训犬营在山的左边,三涧村在山的右边,村子狭长,绝大多数农户坐落在山脚,也有些人家散乱地坐落在山上。

地里有许多村民在忙活,见这些人走过,都直起身来笑着打招呼,“军爷,来逛逛?”

因为叶风带兵打跑了土匪,又因为他治军极严,将士们不敢骚扰百姓,这里的村民对这些军士都非常礼遇。

叶劲笑道,“是啊,来走走。”又道,“今年风调雨顺,又是一个丰收年。”

老农笑道,“是啊。土匪又被叶大人打得不敢来,丰收也不怕人来抢了。嘿嘿,家里人能一整年都吃饱饭了。感谢叶大人,他真是个活菩萨。”

还有胆子大的,笑说,“小老儿这里有水,军爷喝口润润嗓子?”

叶劲又笑道,“不了,你们忙。”

夏离对叶力和叶劲的映象非常好,叶全也不错,他们都是叶风的亲兵,又是从京城晋国公府出来的。但他们对人态度亲和,也没有什么架子和不好的德性。这不仅是他们的本性好,也应该是叶风规范得好。

离老远看到一片浅滩,许多妇人在这里洗衣,还有几个孩子在里面趟水玩。她们看到夏离几人,都好奇地抬头望着。等他们走近,又赶紧低下头。

这些人没有多注意熊样,它的体型还小,又跟当当走在一起,都以为是训犬营里的戎犬,戎犬里也有只几长得像狗熊的番狗。

他们绕过浅滩,便进了村子。

叶劲和小丁之前都去过王新的家,径直去了一个篱笆院子,院子里几间草房。

王新听到动静从偏房里走出来,把院门打开笑道,“劲爷请,夏姑娘请,丁哥请……”

又从厨房里走出一个年近三十的妇人,中等个子,虽然衣裳已经洗得发白,还有几块补丁,却非常干净利索。

叶劲笑道,“王嫂子,又来麻烦你了。”

王嫂子笑道,“不麻烦,不麻烦,贵客临门,快请进。”

又从屋里出来两个男孩子,也是干干净净。大的孩子叫王大河,小些的孩子叫王二河。

坐在屋里逼仄,夏离几人又出来站在院子左边的大树下。大树枝繁叶茂,如一把巨伞,遮挡住了阳光。

大河和二河忙从屋里搬来桌子凳子,王新又给他们倒了茶水。他笑道,“乡下粗茶,劲爷、夏姑娘、丁哥莫嫌弃。”

夏离笑道,“王小哥客气了,很好。”

几人坐着聊天。

熊样十分不喜欢没见识的王家兄弟紧着看自己,就一溜烟爬上大树骑在树杈上望风景。树叶多,外面的人看不清楚它,它倒是一览众人小。

当当则趴在夏离的腿边,悠闲地四处看着。

饭菜做好了,腊肉炒豇豆干,辣椒炒豆腐干,韭菜炒鸡蛋,炝白菘,凉拌山菜,小蘑菇炖鸡。非常典型的农家菜。

还专门给当当和熊样舀了两小盆鸡汤拌饭。

王新还不住地赔着不是,说时间紧,没有去桠口买新鲜猪肉。

夏离还没有开始吃,就能味到一股浓郁的香气。吃到嘴里,更是满口生香。腊肉不硬不软,不咸不淡,有一股香香的烟熏味,比自家腌的腊味好吃多了。

鸡肉鲜香,不老不嫩,蘑菇滑嫩,有蘑菇的鲜味,也有鸡的香味。

其它的菜都好吃,有一阵独特的味道。

真是高手在民间呐。

前世叶风就说过,巷子里私房菜馆的味道并不比大酒店里的差,各有滋味。

夏离心里有些遗憾,古代酒楼里的厨子都是男人,否则就请王嫂子去自己的酒楼里了。不过,等到今天秋天,酒楼和自家的腊肉就让王嫂子做了。

她说了这个话,王嫂子乐得一叠声地答应。

饭后,众人回了训犬营,夏离、祝二家的领着一狗一熊进屋,把门关上。她靠在罗汉床上打盹,当当和熊样趴在地上睡觉。

大概未时正,窗外又传来一阵嘈杂声,惊醒了夏离。她起身打开窗户,看到远处又开始训练戎犬了。

她把当当和熊样牵出屋,叶劲和小丁、王新都在门口等着了。

当当、熊样依然如上午一样蹲在门口看热闹,夏离站在它们的身后陪着。

等到戎犬训练完,它们又被训练员带上山玩。当当和熊样眼里盛满艳羡,还是没有跟去玩。

申时,戎犬回营,夏离他们也一起回都司府。

路上,夏离还跟当当说道,“看到没,姐姐不会离开你,会一直住在这里。哪怕以后我不陪你去训犬营,也会在家等你回来……”

当当的脑袋放在她的膝盖上,嘴又翘得长了些。意思是,你不去我就不去,你去我才去。

夏离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马车直接把他们送到了东侧门。

夏离下了车,看见玉带河对面几个孩子正玩得高兴,其中一个居然是夏聚,还有一个是赵妞妞。

夏聚看到夏离了,高兴得拉着赵妞妞过了小桥往这边跑来。

他边跑还边大声说,“姐姐,我上午一直学习来着,刚刚出来没多久。我是听到货郎在这里卖东西,才出来的,我买了糖……”含混不清的嘴里包着糖,还举了举荷包。

赵妞妞的小嘴动着,也应该是在吃糖。

夏聚从荷包的油纸里掏出一块丁丁糖喂夏离,夏离没要,他就塞进了已经等不及的熊样嘴里。对熊样的要求不多,只是培养它的打斗力和听力,所以不禁止它吃东西。但当当不行,它的嗅觉和味觉不容有一点刺激的食物破坏。

夏离捏了捏夏聚的小脸,请赵妞妞去都司府里玩。

:。:

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胆的想法

赵妞妞摇头道,“快晚上了,我要回去做饭。”

夏离想到叶风出去忙军务,八成赵亮也不在家。就问道,“你爹晚上回来吗?”

赵妞妞摇头道,“不回来。我爹说,他要初三才回来。”

夏离问道,“这几天就你一个人在家,怕不怕?”

赵妞妞笑道,“我把门窗关好,就不怕了。”又得意道,“我爹是千户大人,贼人不敢来我家偷东西。”

夏离又问,“你一个人吃什么?”

赵妞妞说道,“昨天晚上做了半锅糙米饭,我和我爹吃了小半锅,剩下的煮稀足够我吃两天呐。”

夏离说道,“你一个人吃饭太无趣了些,去……”她想说去我家,又觉得不对,改口道,“去都司府跟我们一起吃。好不好?”

赵妞妞想去又有些不好意思,瞪着大眼睛不知该答应还是拒绝。

夏聚过来拉着她的手说道,“妞儿姐姐,你就去吧,咱们一起给样样和当当喂饭。”

敲开侧门,姐弟二人带着赵妞妞和当当、熊样一起回了小院。

夏氏担心了一天,见到夏离回来,才开怀起来。她给赵妞妞擦了把小脏脸,重新梳了头,就把两个孩子和一狗一熊打发在院子里玩。

听夏离讲了一下今天的经过,夏离只略讲了几句训犬营,多讲的是王嫂子家的菜和腊肉如何好吃。

他们的晚饭是四菜一汤,三荤一素,平时几个人吃饱会剩少许。夏氏不想浪费,往往都是自己加把劲全吃完。今天加上赵妞妞正好吃完,小妞子别看瘦小,很能吃,饭量比夏聚还大点。

晚饭后,夏氏把自己给赵妞妞做的两套衣裳拿出来让她试一试,一套春衣,一套夏衫。赵妞妞试了春衣,银红色的绸子上襦,领边袖边压了一圈杨妃色绸边,还绣了一圈缠枝莲花。杨妃色长纱裙,裙子上绣了几片飘叶。连配套的妃色丝带头绳和一条绣着莲花的银红色绸子手帕都做好了。

穿上新衣的赵妞妞更清秀了几分。

看到镜子中的自己,小姑娘都不相信是自己,愣愣地看了好久,眼圈都有些红了。这是她记忆中第二次穿新衣,还是这么漂亮的衣裳。第一次是她刚来府城跟爹爹住一起,爹爹去绣坊给她买了一套衣裳,衣裳有些大,爹爹说可以穿两年。又是蓝色衣裙,远没有这套衣裳鲜亮好看。

看她的样子,夏氏的心更柔软了。笑道,“嗯,非常漂亮。”

避出屋的夏聚跑了进来,也瞪着眼睛夸道,“哎呀,妞儿姐姐跟我姐姐一样好看呢。”

夏离拎了拎夏聚的小揪揪,笑道,“不知道谦虚,要说妞儿比姐姐还好看。”

赵妞妞被夸得喜笑颜开,手足无措。

夏氏又道,“这是你离姐姐做的,你喜欢,以后再给你做。”

赵妞妞吸了吸鼻子,嗫嚅着说道,“谢谢婶子,谢谢离姐姐,这衣裳好漂亮,我喜欢。”

夏离不客气地笑道,“不用谢,妞儿喜欢就好,以后离姐姐再给你做更漂亮的衣裳。”

夏氏是寡妇,赵亮是鳏夫,夏氏肯定不好意思说这衣裳是她亲手做的衣裳,夏离也就乐得把这份功劳据为己有。

突然,夏离有了那么一个想法,夏氏娘温婉清秀,赵亮相貌堂堂,两人的脾气品性都不错,能不能凑成一对呢?虽然赵亮是个官,夏氏是农妇,但夏氏有钱有貌有品,还是配得上他的。

嗯,以后多观察观察赵亮的为人,再多让他们接触接触……

夏离很为自己的大胆想法而窃喜,眼里的笑意更浓了。

夏氏以为夏离是在笑话自己想得多,脸庞不由地飘上两朵红云,赶紧找借口进了卧房。

夏离把小姑娘身上的新衣裳脱下来叠好,跟夏衫一起包上,让她拿回家。把卧房里的夏氏叫上,几人领着当当、熊样一起,送赵妞妞回家,也顺道看看自己家的新宅子。

过了小木桥,正对的就是他们新家门前的荣中胡同。

夏聚下晌就已经跟赵妞妞说了那是自己将来的家,还领她去看了大门和围墙。赵妞妞极是高兴,以后他们就是邻居了。

众人先去看大宅子。院子里非常干净,上午夏氏还来给花浇了水,擦了窗棂及外廊的栏杆。

夏离看看正房和厢房里的三个大衣柜,一张罗汉床,朱色漆,雕了花,很新。但她不喜欢别人用过的东西,还是让夏氏把木工铺的人叫来,价钱合适就卖给他们。

她又高兴地分派了一番,“娘住正房,我住东厢,弟弟暂时跟娘住正房,长大些再住去西厢。”

夏氏一脸惊恐的样子,“怎么能我住正房,离离能住厢房……”她很想说应该自己住厢房,觉得不能这样说,又忙道,“同乡下一样,咱们都住正房,离得近,热闹。”

夏离可不愿意,说道,“娘,我已经长大了,应该自己住。”她的确想要一个私密一些的空间。

夏氏十分固执,说道,“西屋和西侧屋都给你,我和聚儿也打扰不到你啊。我住东屋,聚儿住东侧屋。等他七岁,再住去厢房。”

夏离见夏氏的嘴抿得紧紧的,额上的青筋都急得涨了出来,也只得作罢。这位娘,绝大多数时候温柔得像只小白兔,一些没要紧的事情,却固执得要命。

院子里的栀子花开得正盛,芳香四溢。夏离摘了几朵给夏氏、自己、赵妞妞别在胸口的带子上,浓郁的花香让人沉醉。

她又望向西边,那座高耸的腾书阁清晰地展现在她眼前,窗棂上的雕花,绿叶中夹朵着的少许红花,翘角上的小兽……以后,她依然可以在这里尽情地看他……

几人一狗参观完出了垂花门,把坐在榕树上望风景的熊样喊下来。把大门锁上,又去了赵妞妞的家。

因为有了熊样,他们一路注定招摇,许多人都住足看着他们。这让夏氏很不好意思,却让两个孩子高兴不已。

以后自家要在这里住,而且这些人中有些是夏山舅舅的同袍及其家属,夏离对几个上前来看熊样的孩子和妇人态度很友好。

:。:

第一百五十三章 影像?臆想?

赵家在后一个胡同,从西边数第四个院子。

赵妞妞从领子里掏出一根布带,钥匙吊在布带上,踮着脚尖把门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