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前的小姑娘眉目如画,琼姿花貌,杏眼里盛满了泪水,小鼻头红红的。

叶风的心又是一阵钝钝的痛,看着夏离说道,“若是你满了十五岁,该多好。”说完,又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抿抿嘴。

这个世界女子十五岁就算成人。他的意思是,若自己满了十五岁,他就能把自己娶回家?

想到能有那一天,夏离雀跃得心都快飞了出去。抹去眼中的泪,又笑了起来。但想到两人的身份差距,觉得也不是那么容易。不过,她也没说出来,今天只说前事,今后的烦心事,今后再说吧。

叶风又拿起画手枪和手机的那张图,说道,“这两样东西也曾经在我梦中出现过,我不知道它们是什么,当时也没有多想。你专门画出来,意义一定不寻常。”又指着手枪说道,“特别是这个东西,我觉得甚是熟悉,又甚是喜欢。可我再想睁大眼睛看清楚,梦就醒了。原来一直不算清晰,今天看了这张图,才真正清晰起来。”

他果真还记得这两样他前世接触最多的东西。

夏离先指着手枪说道,“这是手枪,作用和原理相当于现在的火铳。但是,手枪更方便,更轻巧,打得更远,更准……你前世的生命,就是结束在手枪上。”她的眼神暗了暗,又指着手机说道,“这叫手机,不仅能跟远隔万里的人通话,还能相互看到。通过它,你可以知道全世界……哦,就是大和朝以及番外、大洋彼岸的所有消息。还可以照相,把某个现实中的画面映在这上面……”

随着夏离的讲解,叶风似进入一个似曾相识又全然不解的世界。他不住地问着,夏离不住地解释着。

不知不觉,已经夕阳西下。

祝财跑来正院,还不敢走近堂屋门,站在院子中央问道,“大姑娘,我娘让我来问问,晚上吃什么饭?”

一嗓子把夏离和叶风都叫清醒过来。他们一看外面,西边天际已经布满晚霞,天地间流敞着一片融融的橘色。

夏离起身道,“有些事以后再说,我去做饭,你吃了饭再走。”

叶风也起身说道,“一说这些事,那件大事就忘了说。今天早上我和祖父陪着布政使余大人、督粮道的周大人、汉江府知府闵大人及另几位官员,还包括你认识的曾大人,我们一起从省城出发,晌午赶到了潼宁县城。他们同县里的官员碰头,我就来了这里。明天上午,我和祖父会陪着他们来这里看你们收获番芋,你们做好准备,你也要跟周里正说一下。本来他们要派役衙来跟里正通报,我说我在附近办事,帮他们说……”

他怕衙役过来,村人都跑来夏离家,影响他和夏离说话。

夏离点头,问道,“明天他们会在我家吃晌午吧?”

叶风说道,“他们会在你家吃饭。不过,他们是来公干的,不要弄复杂了,也不喝酒。多做几个加了番芋的菜,让他们尝尝番芋的美味,能吃饱即可。现在天晚了,我就不吃饭了,马上赶回县衙……”又道,“我们一起回府城,我看就大后天吧。”

本来夏离想说后天就可以走,她着急回去。但叶风这么说了,她也就答应下来。

叶风把那几张图揣进怀里,急急走了出去。

叶全一直站在月亮门前,正急得要命。见叶风出来了,也赶紧跑过来。叶风上了马车,叶全把马车拉出院门走了。

他们走后,祝二家的也过来了。问道,“大姑娘,今天晚上做什么?”

夏离说道,“就做些面条吧。赶紧做,吃完后我要去一趟我外公家,还要跟周里正商量一下明天的事。”

祝二家的看到夏离的眼睛有些红肿,一看就哭过。但经过男人的一番劝,她没敢再多事,只装作没看见。

夏离这才想起来,二虎早就该放学了,怎么这时候都没来自己家?又想着八成是有人看到有马车来了自己家,会做人的夏柱没让二虎来打扰。

急急吃了面条,夏离让祝二去黄寡妇家一趟,明天让大牛和二牛一起来家里帮着收番芋。她带着祝二家的则去了夏家,祝二家的拿了两坛酒,她手里拿着送大妮和二妮的素绫和绣线,以及在县城买的糖果。

夏家也刚吃完饭,夏老头的心像猫抓一样难受和着急。他下晌就听说夏离家去了坐马车的贵客,但不知是男是女,所以他也不敢直接过去。吃饭前才听说贵客走了,他本来想马上去夏离家打听,被夏柱劝住了,说若有事夏离会来家里说。

他见夏离来了,急道,“今天谁去了你家?去干啥?”

夏离还没答话,夏二虎就说道,“下了学我要去离姐姐家,被我爹拎了回来,说你家有贵客……”

他的话还没说话,见夏老头拎起拐棍要打人,赶紧住了嘴。

夏离笑道,“我正是来跟外公说这事呢。今天来我家的是叶大人和另一位官员,”她不好说只有叶风一个人来她家,又道,“叶大人跟省城的官员说了我家种番芋的事,那些官员听说番芋的产量大,都很感兴趣,明天会专程来我家看番芋的收成……我家没有男人,就请外公去帮着招待贵客,我还请了四外公和李秀才。”

夏老头一听省城的大官要来,激动得手都颤抖起来,胡子也翘了起来,先哈哈大笑几声,才说道,“要得,要得,我的外孙女能干,种出番人才种得出的东西,把省城的大官都引来了家里。”

:。:

第一百九十一章 借衣

夏离倒也没有多嘱咐老爷子,当着那么多大官的面,他肯定连话都说不出来,也不怕他会乱说。又道,“我家还需要几个人帮忙烧水,做饭,倒茶,还有一些杂事。我想请大舅娘、大妮、二妮去帮忙。”

夏老汉想都没想,答应道,“要得,要得,让她们三个都去。”又问,“还够不够?不够的话……”

夏老汉的话还没说完,小杨氏忙接口道,“不够的话,我也去。”她少了一颗门牙,说话关不住风。

夏老太也道,“我也去,我的右胳膊还能动,帮忙烧火。”

她们都想去看看省城和县城怕大官。

夏老汉白了她们一眼,吧嗒吧嗒嘴,对夏老太说道,“你的伤还没好,去凑啥热闹啊?”又对小杨氏说道,“你嘛,就老实下地干活去,别出去瞎嚷嚷丢了我老夏家的脸。”

小杨氏气得眼睛都红了,提高嗓门吼道,“那么多的地,我一个人干不了。”

夏老汉道,“干不了就让三豹和老太婆帮着干。实在不行,铁子就不要去镇上了,下地干活去。”

小杨氏还想说话,见夏铁抬了抬手,只得憋回去。

夏铁说道,“爹,明天就请一个短工吧,请短工的钱可比我打铁挣的钱少多了。”

夏老汉点头表示同意。

夏铁心里还是高兴,这种露脸的大好事,他们二房也出了人。看看二妮的衣裳满是补丁,小得捆在了身上,第一次后悔怎么没给这个闺女做身新衣。说道,“二妮长得太快,衣裳又小了。这衣裳见贵客不好……”

小杨氏赶紧道,“我有好衣裳,我去招待贵客,二妮下地干活。”

夏铁白了她一眼,皱眉说道,“老实下地去,想什么呢。”又对夏柱说道,“大哥,借大妮一身好些的衣裳给二妮穿,二妮穿成这样丢咱们家的脸。”

夏老头才想起来,骂小杨氏道,“我记得兰娘给过二妮几次布头做衣裳,布头呢?”

小杨氏吓着了,说道,“哦,我去找找。”赶紧起身跑了。

夏老太气道,“还找个屁呀。那个败家婆娘,不是送回娘家了,就是贱卖塞她的臭嘴了。”

夏老头也气,但这时候不能说这些小事,阻止了要追去打人的夏铁,说道,“这事以后再说。”又问夏离道,“还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

夏离让二虎去把周里正请过来,这事必须要跟他说一声。又让夏柱明天给她家留三斤肉三根排骨两根棒子骨。

周里正来了,听说是这件事,激动得老脸通红。省城和县城的官员同时来村里,这是多大的荣耀啊,之前村里连县太爷都没来过,最大的最就是县尉。

他说,明天会让邻居多搬些桌椅板凳和茶壶碗筷去夏离家,又问她家还需不需要帮手,用不用多买些好酒招待贵客,村里出钱。

夏离说,桌椅板凳和茶壶需要,别的不需要。另外,她家只能做一些官员的饭,这些饭菜的钱就她家出了。还有那么多随从,得让村里的其他人家做。并再次提醒,不能喝酒,这些都是来民间办实事的青天老爷,大老远来到这里,是“兴农”的,不能坏了他们的形像和官声。

周里正连连点头,又说,随从的饭就由他家和夏离的邻居郝家做,也在郝家吃。这些人的饭钱,由村里出……

商量完,夏离就带着夏二虎一起回了家。路过郝家的时候,敲开门,买了一只鸭子明天做菜。

回到家,当当和熊样已经回来了。

夏离高兴地表扬了它们,说明天继续让它们上山玩。

夏离弄了个菜单,照叶风的意思,自家就是个小富的农户,做几个加了番芋的菜即可。既要显示他们治下农户的富余,也要显示他们的清廉。

菜单是,番芋烧排骨,番芋烧鸭,番芋片炒肉片,番芋烧豆角,炝番芋丝,这些都是最家常的做法。弄几个白水煮番芋,这可以当主食吃。另外,再做一个辣椒炒肉和一个拌黄瓜,煮个莲白粉条大骨汤。份量弄多些,就够了。

由祝二家的主厨,这些菜她都会做。

第二天一大早,夏离把当当和熊样打发上山。吃完饭,刚把二虎送走,夏老汉、李氏和大妮、二妮就来了,李氏还拿来了夏离要的猪肉和骨头。

大妮穿的新布衣,笑眯眯的,很讨喜。二妮穿着大妮的衣裳,八成新,微显肥大,没有补丁。她的五官比大妮清秀一点,若举止再大方些,就更好了。两个小姑娘都个高偏壮,有一种健康的美,还化了个妆。只不过,这个妆化得不太好看,相反遮住了她们天然的美。

夏离把两个小姑娘叫进屋里,让她们洗了脸,又重新给她们化了个淡妆,还拿了四朵珠花给她们戴上。

小姑娘没有不喜欢美的,大妮和二妮高兴得要命,在屋多说了几句悄悄话。

院子里的夏老头急得直跳脚,冲着上房吼道,“这都什么时候了,还干那些?滚出来!”又补充道,“大妮,二妮,听到没有?”他的意思是只骂了大妮和二妮,没骂夏离。

几个小姑娘相视一笑,跑了出来。

李氏和祝二家的带着两个妮在厨房里忙着烧水杀鸭弄菜,祝二已经挖了二十几个番芋出来。

接着,周里正带着人搬来了桌椅板凳,又拿来了几个茶壶。众人帮着收拾屋子,把桌椅摆好,桌上都放了花生和喝水的碗。

辰时,穿着体面衣裳的夏四老爷和李秀才也来了。夏四老爷激动万分,自家亲戚有了这份体面,自己还露了面,以后在衙门里的日子也更好过了,连县太爷都会高看几眼。

李秀才一心想为朝廷贡献几分绵薄之力,今天终于贡献上了,也是激动不已。

辰时末,就把不相干的人都打发走。陪客的,有周里正、李秀才、夏四老爷、夏老汉、老周大夫、周木匠。帮忙干活的,有黄家兄弟和夏家三个人。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穿的最好的衣裳。

本来没有周木匠,但他一定要留下,也就由着他了。

众人都紧张又惶恐地等待着贵人的到来。

:。:

第一百九十二章 奖励

巳时初,在村北头放哨的祝财大汗淋漓地跑了回来,大叫道,“来了,来了,好几个衙役骑着马往咱们村跑来了。”

片刻后,几个衙役来了夏离家。看了准备情况,又看了有没有危险,都很满意。还说,半个时辰后大人们就会来。

到了时间,周里正等人都来到院门外守候。

这时候夏离不好出面,就在厨房里看着她们忙活。

不多时,几十个骑马的人和七辆马车来到小洼村夏离家门口。

马匹和车辆来到夏离家门口。叶老国公和刘长昭坐的是第一辆马车,叶风亲自把老爷子扶下车,接着是余大人,周大人,曾大人,及另几个省城和汉江府的官员,最后是县太爷和主薄。除了叶家祖孙和刘长昭,一共来了八位官员。

李秀才长躬及地,他有功名,见着官不需要下跪磕头,其他人都跪了下去。

众官员进了院门,做为主人并种出番芋的夏离过去见礼。做为小农女,她应该磕头。尽管她万分不愿意,这个头还是得磕。

她还没有跪下去,叶老国公已经虚扶一把,说道,“小丫头免礼。”

夏离就屈膝给这些人万福。

叶老国公又笑着介绍道,“这位夏姑娘别看年纪小,本事可不小,懂得也多。”

夏离笑道,“叶祖父过奖了。”又道,“贵客临门,请进屋喝口茶。”

余大人摆手道,“不了,带我们去看看番芋。”自从知道自己管辖区内有这等农作物,他已经况,周里正和李秀才等人也会回答几句。夏老汉已经吓得双腿打颤,只会抖着脸笑,根本说不出话来。

只有官员们和刘长昭有座,其他人都站着。叶风体恤夏老汉瘸了一条腿,让他坐在小凳子上。

有几个人不停地在纸上记录着,把夏离和祝二说的有关种植番芋的话都记了下来。

晌午,饭菜是端到东院来吃的。

众位官员吃着用番芋炒的菜,都大赞好吃,顶饱,下饭……

他们低头吃饭的时候,夏离才有心情跟叶风做了几个眼神交流,还偷偷给他比了一个剪刀手,叶风又是一挑眉。

期间,曾林还找机会跟夏离说了几句话,感谢她救下并抚养了邱中书。虽然邱中书是他堂妹婆家大伯子的儿子,亲戚关系有些远,但那孩子是来湘江省找他的。他已经旁打侧敲了儿子闺女,知道那孩子非常聪明,夏家对他也非常好。曾林并不管农耕之事,今来这里,一个是好奇番芋,一个就是向夏离当面表示感谢。

叶风在省城时就派人去鹤城给邱总兵送信,同时也告诉了曾林,并让他在夏聚回本家之前必须保密……

下晌申时初,所有的番芋收获完,过了称,一共七百一十六斤。若是一亩地种完,就能收获番芋一千四百三十二斤,小姑娘的意思是中部和南部地区一年还能种两季。

官员们都大喜。这种番芋若全国推广开来,应该跟红薯一样,是仅次于玉米、小麦、水稻的主粮,能让更多的百姓吃饱饭。它的优点还多于红薯,美味,易储藏,还能当菜做许多美味佳肴。

布政使余大人和县太爷何大人等几个官员更高兴,凭此功,自己的官途更顺了!

余大人的意思是,给夏离留一百斤番芋,剩下的都归官府所有并统一分配,先在湘江省种植,然后再全国推广。并说,哪怕夏离下次种出的番芋,官府也会出高价统一收购,而不能自己处理。

当然,官府也不会白占百姓家的便宜,那些番芋会当番芋种子高价购买。另外,还会奖励夏离为朝廷兴农作出的大贡献。两样加起来,奖励她二百五十亩地。契书已经办好,余大人当众给了夏离。

夏离已经听叶风说过,那些地是缴获跟土匪勾结的官员的,就在湘山府城外的华湘山脚靠山镇内。

余大人没费一钱银子,就拿了她家这么多番芋走。

给自家留的番芋这么少,肯定不能做生意不能做菜吃,除了给当当留一点做土豆泥,剩下的连半亩地都种不够。哪怕下次种出番芋,也要卖给官府,想酒楼里卖钱还要再等等。

不过,夏离还是高兴。有了二百五十亩地,自己一下子跃入了地主行列。当然,这中间肯定有叶风的手笔,否则余大人对一个小老百姓可不会这么大方。

而且,若是番芋得到皇上认可和在全国大力推广,这个功劳不止余大人等地方官员有,叶老国公和叶风这两个最先发现民间有这种农作物的人也会有。

古代皇帝都重视农业,他们的功劳可是大大的。

周里正等人都满眼羡慕地看着夏离,二百五十亩地,一千多两银子啊。

夏老汉更不得了,激动地腿抖得更厉害了。

这几家人当初都得了夏离送的番芋。早知道这么值钱,自家不吃而是种下,也能卖个高价。他们后悔不迭,当初吃进肚子的不是番芋,是大笔的银子啊。

因为这是在小洼村种出来的,余大人又奖励小洼村五十两银子,还对小洼村的父母官潼宁县令何大人进行了口头表扬。

周里正几人又激动地磕头谢过。

:。:

第一百九十三章 说定

余大人等众官员带着六百多斤番芋兴高彩烈地走了,叶风和叶老国公、刘长昭也走了。他们三人今天会住在潼宁县城,本来明天就想回湘山府城。但叶风说夏离还要处理一些事情,他们就等到后天一起走。

等到那些人走后,兴奋异常的周里正说明天摆流水宴来不及,后天再摆,让夏离等到大后天再走。

夏离摇头谢过,说着急回去,就不等了。

周里正等人走了,把借的东西也都还了。

夏老汉连高兴带紧张,已经来不起,要回家躺下歇息。

夏离说道,“我家里还没理顺,想让大舅娘和大妮、二妮再帮帮忙,她们吃完晚饭再回去。”

夏老汉点头同意。

夏离让大妮把老爷子送回家后,再回来忙活。

夏老汉又让夏离明天去他家吃晌饭和晚饭,这次还大方了一回,让祝二一家都去吃。夏离答应晚上去,说她晌午有事。她觉得,叶风这么安排,明天肯定会再来她家。

没有外人了,夏离才把王新家的具体情况跟二妮讲了,并讲了自己拿六贯钱的聘礼,先让夏二妮嫁过去。

李氏笑道,“我觉得成。虽然王家现在穷,但只要人好,能干,以后的日子总能过起来,也会对你好。先嫁过去,离了你娘,你的日子也会好过得多。”

二妮眼里透着惊喜,脸红得像苹果。虽然夏家抠,但饭还是能吃饱,十二岁的二妮个子已经很高了,再加身材壮实,说她十四、五岁也有人相信。

她搓着衣角嗫嚅道,“谢谢离姐姐。我愿意。这个人比我相像中的好太多,我从来没想过我还能找到这么好的人家。离姐姐和大姑的好我永远记着……”吸了吸鼻子,又说,“那天,我听三豹说,我外婆想出四贯钱让我嫁给杨家那个磕巴,我娘同意了,可我外婆和我爹没同意。说四贯钱少了,再陪送点嫁妆,家里只能得两贯多钱。我这么能干活,这点子钱亏了……”

李氏也说道,“嗯,这话我也听我当家的说了。我当家的还劝了二叔,又跟公爹说了。公爹骂了婆婆,说老杨家的人都不是玩意儿,夏家的闺女不许嫁回去。婆婆气不过,又骂了我当家的。二叔倒是听公爹的话,也同意了闺女不嫁去杨家。”

夏离想到夏老汉的身体,若他一倒下,夏二妮真有可能被嫁去杨家,或者被嫁去聘礼出得多,而人不好的人家。

她说道,“我还是姑娘家,不好去跟长辈说二妮的亲事。我回府城后,就跟王新说,让他家尽快找个媒婆来提亲,我娘也回来一趟,把握大些。这些天,大伯娘和大伯就帮帮二妮,若有什么变故,拖一拖。”

夏二妮听了这话,高兴得眼泪都涌了出来,赶紧用袖子擦了。说道,“谢谢离姐姐。”

她在前世还是上小学六年级的年纪,这种为出嫁而欣喜若狂,为逃离家庭而高兴落泪的表情还是令夏离心痛。又嘱咐二妮道,“这段时间,你要提防你娘和老杨家,别着了他们的道,坏了名声,逼着你嫁去老杨家。”

夏二妮点头道,“我知道,过去老杨家几次让我娘带我回去,说给我买了好衣裳,我都找借口推了。”

或许过去的苦难太多了,说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她的表情很平静。但想着将来的好时光,她的眼里又盛满了希望,笑容也格外灿烂。

李氏笑着打趣道,“看看二妮,就这么等不急想嫁人了。”

夏二妮羞得捂着脸跺跺脚,跑去了另一间屋。

看到李氏眼里的探寻,夏离又低声说道,“大妮是个好姑娘,你们的条件又要好得多,所以要找个各方面条件都要好些的后生,我娘在打听呢……”

李氏满脸笑意,说道,“谢谢你们了。虽然她们出嫁家里给的嫁妆不会多,但我和你大伯还攒了点私房。如今二虎不用我们操心,那点子私房就都给大妮,再加上家里给的,能有四五贯钱呢。若是后生好,我们愿意都陪过去……”

夏离笑道,“二妮我会帮着出六贯钱,大妮出嫁我也会出这么多。大舅娘无需太节约,该花的就花。”

自家一下得了这么多地,关系不错的亲戚能帮还是要帮一把。

李氏又是一迭声地感谢。

等到二虎和大妮回来,吃完饭,李氏和两个妮才兴高彩烈地回了夏家。

家里刚归于平静,郝云秀和周四丫就来了。

几个小姑娘坐在院子里聊天,主要是听夏离讲府城的见闻。等到月上柳梢,她们才依依不舍地走了。

今天当当和熊样回来得晚,夏离骂了它们两句,一家还拍了一下小屁屁。

第二天,送走一狗一熊和二虎,夏离又理了一下东西,看看把什么带去府城。上次夏氏已经带得差不多了,除了几件衣物和一些家具,也没有什么了。

祝二一家倒是理出来不少。祝二又把地里的菜蔬都挖了出来,送给邻里。这个院子和东院都会锁上,夏氏之前还想把东院菜地给别人种,说空着也是空着。可夏离不愿意,她宁可空着。

夏离又让祝二家的去买了两斤肉回来,叶风肯定会在家里吃晌饭。

大概巳时,听见车轱辘的声音,接着院门又响了起来。

夏离雀跃地跑去开了门,依然是叶全赶的车。

马车直接进来,再关上大门,叶风从车上走下来。

夏离笑道,“就你一个人?”意思是,怎么把那一老一小甩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