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家以后,夏铁管他们老两口平日的吃喝,夏柱和夏山每月各交二百文的养老钱。再加上夏氏的孝敬,老两口的生活水平好得属于地主了。若有病,三个儿子分摊,夏兰娘也要出分力,夏梅娘就算了。

夏老汉又对夏柱和夏山说道,“那个大院我们老两口留下,以后就给铁子了,你们也别怨我偏心老二,实在是那一家我最不放心,又多一个儿子,大熊、三豹摊上那样的娘可怜……”

兄弟两个自是同意。

老太太听说自己攒了那么多的钱,最后只能留下十贯,哭得像个泪人,都快晕死过去了。

老爷子皱眉骂道,“我们已经半截子入土了,又住在乡下,吃不了多少,穿不了多少,还要那么多钱作甚?我们抠了一辈子,钱带不进棺材,还成了别人嘴里的笑话、恶人。”又缓下口气说道,“不如趁咱们活着的时候,把钱分给儿子孙子,让他们盖房娶媳妇。这样,不仅儿孙媳妇念着咱们的好,邻居们也会高看咱们一眼……”

可老太太听不进去,就是不停地哭。老爷子不再理她,如此分了。

今天的老爷子倒是有些令人敬佩,之前那么自私抠门,被刺别人不知道,闺女儿子更好说亲。

夏离非常欢迎夏柱来这里。不仅因为她喜欢夏柱,还因为他是夏家的老大,又得弟弟妹妹的尊重,他来了,许多事由他出头,自己和夏氏娘也省心。

自家的酒楼需要肉,军营也需要肉,不愁夏柱的生意不好做。

她笑道,“好啊,我托人在衙门里给大舅办卖肉的红契。来了这里,舅舅不需要那么辛苦亲自去杀猪,直接收生猪卖就是了。”

夏柱笑得一脸灿烂,说道,“好,我把家里理顺,再把村里的那个肉摊盘出去,就来这里。”

众人没想到的是,赵亮和赵妞妞来送他们了,手里还拎了两大包礼物。

赵亮的说辞是,夏氏和夏离、夏聚经常关照自己的闺女,他特地来感谢。

夏老头知道他是千总大人,还是山子的上峰,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态度极是谦恭,不住躬身说着,“该当的,该当的,还请赵大人多多提携我家山子。”心里对夏氏和夏离更满意了,觉得他们会做人,知道把山子的上峰巴结好,怪不得山子升官的速度那么快。

老爷子这样,让赵亮红了脸,赶紧躬身说道,“老丈客气了,老丈客气了。夏把总很能干,不需要我提携,也会大有前途。”

夏氏涨得满脸通红,躲在人后没敢上前。

看着马车渐渐远去,赵亮对夏氏和夏离等人笑笑,才去上衙。

送走夏家几人,家里终于清静下来。夏氏又去了乡下,她要把夏梅娘重新劝回庄子,还带去了夏老汉给夏梅娘的十两银子。

夏离也终于有时间问田庆家的了。听她说,现在街坊邻里都在传,北胡同老王家的二闺女不要脸,被男人赶回娘家,还想攀高枝儿,想嫁给赵将军。人家赵将军的眼光多高啊,哪能看上她……王婆子听说了,气得吊着一条胳膊跑去跟几个婆子吵架,差点没打起来。

还说,前天王家父子不知被谁打得鼻青脸肿,回家后,又打得王婆子嗷嗷直叫……

夏离笑起来,应该是赵亮收拾了王婆子的男人和儿子,她男人气得又回家收拾了坏嘴的王婆子。

哼,看着自家孤儿寡母好欺负啊,后台硬着呢。

赵亮的表现不错,也让夏离更欣赏他的胸襟和豁达。虽然被夏氏拒了,但依然像没事一样让赵妞妞天天来夏家吃饭,还经常让她带些东西来。他或许在给夏氏时间,让她想通……

下晌申时夏氏从庄子赶回来。

她说,夏梅娘在她的劝说下回了庄子,也留下了卖她的六两银子,另四两银子的嫁妆钱无论怎样说都不要。还说,沙将军又把之前兵士做的打扫训练场、犬舍的活计交给了夏梅娘,说她做得好,以后那些活计就一直做。再加上给戎犬做背带,她每个月至少有七、八百文的进项。而且,做那些活少不了狗粪,许多村民都想要那些粪,对夏梅娘的态度也好多了。

夏梅娘高兴坏了,直说自家的日子一下从一无所有的赤穷上升到了三涧村的中等户,这个好日子是她之前从来没想过的……

夏氏探寻地问道,“你求了谁,沙将军这么买面子?”

:。:

第二百三十三章 密信

夏离笑道,“那天劲爷送当当它们出门,我就跟他说了。”又故作不在意地说道,“求力爷都没这么管用,劲爷跟沙将军更熟一些。”

夏氏说道,“等到山子回来,请劲爷和力爷他们来家喝酒,感谢人家帮了忙。”

她倒是不怕叶力和叶劲跟夏离有来往,因为她已经听说,他们两个都娶了媳妇,只不过媳妇在京城没跟过来。

夏离道好。

第二天夏氏没有按时起床,她生病了,发热,头痛。她不许夏离和夏聚进屋,站在门外的夏聚都哭了。

田庆又赶紧去申氏医馆请大夫来诊病。大夫说,她是多思,劳累,加上冷热不调引起风邪入体,卫表失和,吃几副药,多歇息,少思虑。

夏离很心疼,在她的记忆里,夏氏这是第三次生病。夏氏性情温婉,心态平和,这段时间她遇到的事太多了。先是夏梅娘,后是赵亮,再是夏家几人来闹腾,而这么多事里,最让她多思多虑的应该是赵亮的事了吧。她嘴上说放下了,其实哪里放得下。

赵妞妞过来看到夏氏生病,也哭了起来。

这几天他们哪里都没去,在家里尽孝。尽管进不了夏氏的屋里,夏离会亲手做汤羹熬药,夏聚会从夏离的手里接过汤盅或药碗小心奕奕递给田庆家的。

赵妞妞也天天来夏家,若夏离熬汤熬药,她就烧火,也尽了自己的一分力。赵妞妞每天都是赵亮送来的,他没进内院,只在外院问了田庆夏氏的病后,才去上衙。

都司府的主子听说夏氏病了,还专门派华嬷嬷送来了补品补药。

五日后夏氏的病大好,夏山也回来了。

夏山说家已经彻底分了。因为他没田没房没铺子,拿了分得的三十两银子和二十二贯钱就走人。夏柱好像要把田地佃出去,还要把肉摊盘出去,暂时住在夏家。夏老汉说他不放心夏铁和小杨氏,让他们一家等到夏二妮嫁了再搬去府城。

夏柱就拜托夏山帮他家租一个便宜些的小院子,最好在东门附近,离夏离家近一些,他们全家都搬来。再请夏离帮忙,二虎想在东荣街的那家私塾上学。

通过这次夏氏的病,夏离更想让夏柱快点搬来了。

夏山还说,他拎着礼物兴冲冲去了李家,这次李家倒是让他进了门。他跟李秀才和秀才娘子说,自己又升官了,夏家也分家了,他分了不少钱财,再加上军营里的斩获,能在府城买个小院,能给李姑娘一份好生活……

可李秀才跟他说,李姑娘已经定了亲,明年秋天就出嫁。

一说到这件事,夏山又不淡定起来,眼睛通红,一脸的忧伤,反复说着,“怎么这么快呢,再等等多好……”

夏氏和夏离也替他和李姑娘难过,一对有情人,现在条件成熟了,却永远错过了。

夏山又意有所指地对夏氏说道,“大姐,我和李姑娘是因为许多事不得不分开,没有法子。可你……”他觉得当着晚辈的面说得太明不好,住了嘴。

夏离见了,领着夏聚去了东侧屋。让夏山劝劝她,或许会好些。

似乎夏山也没劝好,他走后,夏氏的脸色不太好看。

夜里,又淅淅沥沥下起了秋雨,绵绵秋雨一连下了几天。

每天早上夏氏起来,看到外面的雨天,她都会万幸地说一句,“还好梅娘搬去庄子了,雨再大我都不担心了。”

一场秋雨一场寒,天气更凉了,人们都穿上了夹衣。

九月初七这天晚上,睡觉前,夏离来到院子里看向腾书阁,黑暗了几天的腾书阁里终于又灯火辉煌。

这几天没看到叶风,叶离还是前天专门去都司府托贺叔帮忙给夏柱办了开肉铺的红契,说城内或者靠山镇都行。昨天下晌就办好,在靠山镇。那里更好,不仅离东城门近,离庄子和三涧村都近。

腾书阁二楼没有亮灯,叶风站在窗棂后看着那个小影子,影子跳了三跳,招了招右手。他尽管看不到夏离的小脸,也能想像出她看到自己的兴奋。

他也给小影子招了招手,笑起来。不过,他笑得比较勉强。

小半刻钟后,那个小影子便进了屋里。

看不到她了,叶风来到书案前坐下,让人点上羊角灯。遣退下人后,他又拿起那封密信看起来。

叶全要带他的母亲,也就是叶风的乳娘赵嬷嬷来湘山府城,要后一步到。他写了一封密信,让同是叶风亲信的叶正日夜兼程先送来。

叶风共有四个心腹干将,叶力、叶劲、叶全、叶正。前三个跟他来了湘山府,而叶正留在京城帮他办事。

叶全的信里说,夏氏是在十三年前,也就是昭乐元年六月抱着只有三个月大的夏离到了湘江省潼宁县。

按照夏氏的说法,她嫁的是京郊一个秀才,夏离出生后不久,她的秀才男人就死了。可他们查遍了京郊,也没查到有中了秀才的男子在那年的三月底至六月初这段时间去逝。

而夏氏所说的主家被流放讨婆家不喜,他们查了一下,昭乐元年上半年没有被流放的官员。只有前一年年末,就是祯庆三十年,因为杨家被牵连进先太子妃杨氏“谋害皇孙”一案而被流放,同时被流放的杨家一党大小官员共计八家。

先不说夏氏那句话的真伪,这么多人家,根本无法查出哪一家在案发前嫁出过一个丫头。所以,这条讯息暂时无法核对……

叶风的表情更加凝重了几分。

夏氏的确说谎了,那个秀才男人是她杜撰出来的。她的身世越复杂,夏离的出身也就越加扑朔迷离……

杨家大案发生的时候,叶风虽然还小,但经常听长辈提起,特别是母亲曾经说过多次,他还是印象深刻。

祯庆二十五年腊月,先帝驾崩,传位于当今皇上。先太子妃杨氏指使乳娘捂死太子良媛齐氏所出的皇孙,也就是当时还是太子的皇上的二儿子,是在那年的八月。之后,杨氏畏罪上吊自杀……

:。:

第二百三十四章 往事

先太子妃杨氏使指人捂死皇孙被人发现,先皇和当时还是皇后的齐太后震怒,下旨查办先太子妃的娘家杨家,先太子妃的儿子,也就是当今皇上的长子刘运被圈禁。

因杨家家主杨老将军战功赫赫,被赐过免死金牌,杨家女犯罪已经畏罪自杀,就削了杨老将军的镇西侯爵位,贬为庶民,一家人发配琼州。一起发配的,还有另外八家杨氏一党。

叶风的母亲和安郡主之前跟先太子妃杨氏的关系非常好,说杨氏开朗贤惠,知书达理,她始终想不通杨氏怎么会那么糊涂,自己已经有了个长子,哪怕再忌惮良媛齐氏的姑母是皇后,也不应该做那种傻事……

这些事串联起来,不管夏氏和夏离跟杨家有没有关系,但跟邱家肯定有牵绊。

叶风觉得此事事关重大,不光关乎自己和夏离的前路,还关乎家族,必须要跟老爷子通气,便拿着密信起身出了腾书阁。

叶老国公看了那封密信,又听叶风说了邱商见到夏氏后的反应,表情极其凝重,低头沉思起来。

片刻后,他抬头说道,“杨老将军有二女,大女是先太子妃,二女嫁给邱继礼。我还记得,杨家出事的第二年,也就是昭乐元年,嫁给邱继礼的杨氏生了个孩子,男娃女娃我记不清,但生了没多久,就传出孩子死了,之后杨家女也上了吊。这事当时在朝廷引起轩然大波,许多人心底对杨老将军极其敬重,当初就弹劾过先皇和太后没有调查清楚就急于处置杨家,只是皇上不听劝诫。出了这事,对邱家更不会客气。许多朝臣又上折子弹骇邱家父子,包括我和你老子,说邱家不地道,罪不至出嫁女,他们却逼死了人家的闺女和外孙……这事不仅朝堂闹得大,连街头巷尾都传遍了。邱继礼似乎对前妻还是有感情,又不愿意在京听人说三道四,一气之下调去了鹤城,很少回京……”

突然,叶老国公的眼睛一下瞪圆了,说道,“怪不得,我总觉得夏小姑娘有种熟悉之感,细想想她的小模样,不仅有些像邱继礼,也有些像杨老将军年轻的时候。你别看杨老将军骁勇善战,几次挂帅,年轻时最是俊俏无双,齿白唇红……还有那个小丫头卓越的箭术,也像极了杨老将军……若真是那样,小丫头现在的娘应该是杨氏的心腹,邱杨氏自觉自己和闺女在邱家活不出来,死前安排闺女诈死,让人带去别处……”又摇头道,“杨老将军坚韧豁达,可两个闺女都没有秉承他的这种品性,都是上吊自杀,可惜了。”

叶风看着老爷子点点头。他早看出来夏离和夏聚有些相像,却没往这方面想。这么看来,夏氏不是逃妾而是忠奴,带着小主子逃出邱家,远走千里隐姓埋名。怪不得赵亮求亲她矛盾重重,心悦赵亮而不敢接受,原来她身上背负着这个天大的秘密……

叶风还想到了另一件事,夏离射箭射得好,不仅是技艺高超,还有超好的视力。难不成杨老将军射箭射得好,也因为他有一双“千里眼”,夏离得了他的传承?

这么一想,他也就更加坚定地认为夏离就是邱继礼和杨家女的女儿,杨老将军的外孙女,夏聚同父异母的嫡姐。

叶老国公把信还给叶风,说道,“事关重大。明天跟夏小丫头说一声,后天我们一起上山打猎,我要再确认一下。”

叶风点头,又郑重说道,“祖父,不管夏姑娘是什么出身,我都要娶她。”

叶老国公说道,“若她真是杨大哥的后人,我们庇护她责无旁贷。可若你娶了她,她的身份相反容易暴露。”见孙子的脸都急红了,眼睛也瞪了起来,又道,“臭小子,急什么,老子又没说不同意。”

叶风笑起来,说道,“谢祖父成全。”

老爷子白了他一眼,冷哼道,“谢什么,我又没说同意,家族利益重于一切。”

叶风没言语,只要老爷子不明确反对,就好办得多。他一定会想办法,既能娶夏离,又确保家族利益不受损。

老爷子又道,“这事牵扯重大,要从长计议,不要义气用事把整个家族搭进去……夏小丫头的身世必须保密,只能我们两人知道,以后再告之你爹,万不能有第四人知晓……哦,还有邱继礼那个小王八蛋,邱商认出夏氏,也就会怀疑夏小丫头,万一他们查出什么……”

叶风说道,“邱商已经发现夏姑娘母亲有‘来历’,为了邱小公子的安全,邱大人也会想办法调查她之前的情况……”

叶风和叶老国公商谈到夜深,才回腾书阁歇息。

叶风洗漱完,久久站在三楼的小窗前,看着那个小院。离离的魂魄来自异世,这个秘密让他们的情感多了几分欢愉和神秘。她的身上如今又出现了另一个秘密,而这个秘密却注定他们的将来要面临更多的曲折和未知……

第二天上午,夏离正领着夏聚在正房后练箭,小期来报,都司府的贺总管来了。

贺总管可是这个家的贵客,夏离和夏聚、夏氏都笑容满面迎上前去。

贺总管没有进屋,只在院子里笑道,“我家老太爷让我来告诉夏姑娘一声,他老人家突然手痒想打猎了,我家大爷和表公子都凑着趣儿,说会请假陪他老人家一起去。他让我来问问,夏姑娘想不想去?”

夏离的手早就痒了,既能打猎,又能跟多日不见的叶风相处一天,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也忘了掩饰自己的情绪,喜笑颜开道,“当然想去了,一定去。”

贺总管又笑道,“那好,明天早上辰时初请夏姑娘去我们府前院,也把当当和熊样、黑子带上,一起去训犬营,从那里进山。”

夏离点头应是。

夏氏看到夏离欢喜的眼睛放着光,乐得见牙不见眼,不由的心里一沉。夏离性情比较沉稳,她如此喜形于色,应该是因为叶大人吧。

把贺总管送走后,夏聚进屋写字,夏离欢欢喜喜进屋找打猎的衣裳。

:。:

第二百三十五章 人心易变

夏氏看着夏离雀跃的背影,眼里更加黯然。

她进了自己屋把门插上,打开柜子拿出一个枕头。坐上床,从枕头的棉絮里拿出一个小布包,把布打开,里面是一块一玉牌和一支菊花簪。玉牌碧绿澄澈,上面刻了一个凸出的“礼”字。菊花簪上镶着几颗红宝石,有酒盅那么大。

她看了一眼玉牌就撂在枕头上,一直拿着簪子看,看着看着眼圈又红了,无声说道,“大奶奶,你看错人了,人心易变。你做梦都不会想到,当初说如何心悦你的男人,居然娶了齐家的女人,他居然娶了齐家女人。就是那两个老女人以后都死了,那个家还是齐氏的,也不敢让姑娘认祖归宗啊,那不是羊入虎口吗……如今,姑娘已经长大了,也该说婆家了。她美丽,聪慧,有本事,也有主见,唯一一点,姑娘似乎倾心于叶大人。叶大人出身晋国公府,是和安郡主的长子,现在的天还没变,奴婢怕呀……”

夏氏后悔不迭,她不应该带着夏离来府城,应该永远呆在乡下。那样,就不会出现这么多不可预料的变故了……

当初,她带着姑娘离开邱家藏身于京郊,大奶奶的意思是,若自己遭遇不测,让她赶紧带着姑娘回乡。以后,若那两个老女人死得早,就让她带着姑娘拿着这块玉牌回京找邱继礼认祖归宗。若那两个老女人还活着,姑娘的岁数又大了,就在姑娘出嫁前把这块玉牌交给她,再把她的身世说清楚。等到时机成熟,再回去认祖……

若是邱继礼不幸先死了,就把这块玉牌和这支簪子给姑娘当念想,让姑娘以夏氏女儿的身份永远生活在民间,彻底继了跟邱家和杨家的一切。

可是,大奶奶做梦都没想到邱继礼没有先死,还背信弃义,娶了害死杨家和主子的齐家女人。不管那两个老女人死没死,邱家依然是齐氏的,邱继礼是不值得信任的,她怎么敢让夏离再回邱家认祖。

想到将来要把这块玉牌和这支簪子给姑娘当念想,夏氏就气得咬牙。大奶奶当初十里红妆,却怕被齐氏发现端倪,只拿了这一样普通的簪子出来给姑娘当念想,后来听说几乎所有的嫁妆都被那不要脸的一家子霸占了。老太爷的两把绝世好弓,被邱继礼占着。还有那套大奶奶最喜欢的红翡菊花头面,小齐氏居然舔着脸戴过……

唉,邱家现在如何,杨大伯已经八年没有带消息过来了。杨大伯究竟还活没活着,她都不知道……

夏氏无声地念念叨叨一阵,擦了眼泪,把玉佩和簪子包起来放进枕头,再把枕头装进箱子,坐去窗边发呆。

窗外阳光明媚,那盆“晚装美人”开得正艳,花瓣层层叠叠艳丽得如美人的衣裳。她似乎又看到一个丽人在侍弄那盆花,先是夏离,又变成了她……

恍忽中,光晕里走来一个青年男人,他长身玉立,气韵不凡,满眼含笑地看着侍弄花草的丽人,居然是邱继礼。

夏氏啐了一口,眨眨眼睛,那个青年男人又变成了叶风,他也是一脸笑容地看着那个丽人。

夏氏又摇摇头,用手揉了揉眼睛,明亮的光晕中,只是光秃秃的院子,没有一个人……

夏聚写完字后,见娘亲的门还没打开,就跑去夏离的屋里,请缨道,“姐姐,我也想去打猎,我的箭已经射得很好了,只比姐姐差一点点。”说完,拉着夏离的裙子不放。

看他认真的样子,夏离喜欢得不行,用手蹂躏了几个他的小胖脸,笑道,“弟弟的箭术虽然不错,但年龄小了些,山路崎岖,不好走。等你再大几岁,姐姐保证带你去。”见他失望地嘟起嘴,又建议道,“明天你和娘去三涧村王嫂子家玩一天,还可以看看二姨家的房子盖得怎么样了。姐姐争取再给你打只漂亮的锦鸡或者鸟儿回来。”

一听说去三涧村玩和打漂亮的锦鸡,夏聚又欢喜起来,也不闹着打猎了,一叠声地去喊夏氏。

夏氏听儿子说明天想去三涧村看房子,她也想看夏梅娘,就同意了。

赵妞妞来了听说这件事,也闹着要跟去玩。夏氏只得说道,“若你爹同意,就去吧。”

赵妞妞笃定地说道,“只要我跟婶子、离姐姐、聚弟弟一起去,我爹定会同意。”

夏氏张了张嘴,还是没好说话。

等两个孩子出去以后,夏氏开始又给夏离打远离叶风远离危险的预防针。

夏离耐着性子听她的念叨,心里却在想,什么时候他们两人的关系能够彻底定下来,也能让夏氏安心……

第二天天还蒙蒙亮,夏离一家正准备吃早饭,赵妞妞就来了。小妞子还没睡醒,包包头松松垮垮,眼睛上还挂着眼屎。一来就说道,“婶子,我还没吃早饭。”

夏氏给她重新梳了头,把脸洗净。

夏离好笑,赵亮还挺聪明的嘛,没有再请人来说合,但让小姑娘天天来缠夏氏。

吃完了早饭,夏离换上骑装,依然把头发梳成麻花辫再盘到头顶,用簪子固定好。

这大半年,夏离又长高了一截,大概有一米六五左右。夏离希望自己不要再长了,即使长,两三公分就够了。若像几个舅舅和二姨,长得太高太壮,不适合这个时代的审美。她前世的个子是一米七三,修长的身材让许多女人羡慕。可这个时代若是女人超过一米七,就会被嫌弃了。

她不仅带了弓箭,还带了弹弓和泥丸。她倒是没想过再能好运气地遇上太阳鸟,若是有别的漂亮鸟儿,就给夏聚打一只。

要跟夏离一起上山的金铃也兴奋得不行,麻利地换上比甲,梳着跟夏离一样的头发。

几人领着二狗一熊过桥去了都司府侧门。

来到前院,叶老国公、叶风、刘长昭和他们的几个亲兵长随都等在这里了。赵亮也在,笑眯眯地看着他们,一点没有被拒绝的尴尬和不好意思。

叶风背上背的不是之前的弓箭,而是火门枪。

:。:

第二百三十六章 掐灭

晨光里的叶风,笑容温暖和煦。这个笑容不仅给了夏离,他还给夏氏轻躬了躬身,让夏氏有些不知所措,也更加惶恐。

刘长昭大着嗓门笑道,“夏姑娘,若是再看到太阳鸟,别忘了给小爷抓一只。”

叶老国公打趣道,“一个男人,还让女娃帮着抓鸟儿,丢人。”又对夏离笑道,“诺,这把弓送给你。”

叶风在一旁笑道,“这种弓可是三品以上武官用的。”

夏离笑得眉眼弯弯,曲膝道了谢,接过弓来。

众人上了马车。出城来到岔路口,夏氏和夏聚、赵妞妞下了车,他们要去三涧村。

马车又继续向前走,来到训犬营,沙将军等人过来迎接。

沙将军说,昨天他们就清了山,请老公爷放心。他指的是上次找当当它们的那座大山。

叶老国公摇摇头,而是指向另一个方向稍远些的山峰。

沙将军忙道,“老公爷,那座山峰小而高,而且少有人去,您……”

叶老国公脸一沉,说道,“你是怕我老骨头爬不动?”

沙将军忙躬身道,“下官不敢。”

叶风也劝道,“祖父,那座山太陡了。”

叶老国公没理他,又问夏离道,“小丫头,你能爬上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