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离严重鄙视,这就是个傻子,居然敢扯大狗的尾巴,这副德性还想当世子。看他的模样,长得不错,只是两只眼睛分得很开,咧着大嘴哭,涕泪皆下,一看就不聪明。不过,他还是有一两分像邱继礼,应该是他的种。虽然邱继礼娶小齐氏是迫不得已,却还让小齐氏生了个儿子。这个儿子不仅是傻的,还暴虐。这就是上天有眼。

小邱齐氏不敢说把大狗打死的话,那是皇上御封的将军。只得说道,“那大狗就是畜牲,以后我儿离它远着些。”

这话夏离又不爱听了,冷笑道,“当当和黑子是御封的四品和六品将军,邱夫人和邱公子如此说法,是要招祸的。”又小声嘀咕一句,“又来了头更黑的猪。”

离她近的叶岚听到了,笑出了声,又赶紧用帕子把嘴捂上。叶岚经常听和安骂齐家的女人,也特别讨厌这个傻了吧叽的邱中和,所以夏离对他们无礼,她并不觉得不妥。

当当听得懂人话,不高兴了,立着眼睛冲小邱齐氏和邱中和狂吠起来。若不是被玉铃紧紧抓住,它会跑过去啃那两人的脸。

吓得屋里的几个女人尖叫起来,邱中和哭声更大,往后面躲着,小邱齐氏大声喊道,“打出去,打出去。”

当当几个是端郡王爷请来的贵客,郡王妃没下令,屋里下人没人敢去打。

小邱齐氏见没人听她的话,气得拉起邱中和往外走去,“咱们惹不起,躲得起,回府。”她早就想回府了,刚才一直碍于姐姐的面没好走。

和郡王妃赶紧起身,把他们母子拉去厢房劝解。

和安也失去了兴致,跟一个婆子说道,“去外院跟国公爷说,府中还有事,吃了晌饭就回家。”

叶岚跟刘春兰姐妹解释着,“我家当当最乖了,在家的时候从来没发过脾气。还有黑子,也从来没咬过人。但是它们听得懂人话,一定是不高兴刚才邱夫人和邱公子骂它们了……”

闹得不愉快,吃饭都没在一处。刘春兰姐妹陪着和安几人在上房吃,端郡王妃陪着小邱齐氏母子在厢房吃。

吃饭的时候,又从厢房里传出一阵尖叫声。原来当当偷偷跑去了小邱齐氏的背后,突然立起身子爬在她的肩膀上舔她的耳朵,吓得她不停尖叫。

玉铃赶紧跑去厢房把当当拉了出来。

叶岚又跟刘春兰说道,“看吧,我家当当不咬人吧,它只是去吓唬吓唬人。”

饭后,和安领着叶岚和夏离、当当起身去外院,端郡王妃拉着和安赔着不是,小邱齐氏气得没露面。

本来夏离还要给当舅舅的端郡王见礼,因为闹了这一场也不能见了。

坐轿子来到前院,远处站着几个男人和熊样、黑子。除了叶家几个男人和刘长瑜兄弟,还有个三十几岁的男人,穿着蟒袍,长得跟刘长昭很像,应该是端郡王爷齐世赫。其中还有个岁数比较大的男人,长得非常像邱继礼。

他们是专门等在这里看当当的,玉铃把当当牵了过去。

夏离猜测,像邱继礼的那个男人应该是这具身子的祖父邱泽了。

邱泽今年五十七岁,可看着不到五十岁,面白微须,身型偏瘦。穿得跟后生一样花哨光鲜,眼珠子乱飞,说话时脚还要掂一掂,脑袋晃一晃。若不看他那张老脸,就是鲜衣怒马、提笼驾鸟的纨绔小子。

他看到当当就一阵开怀大笑,“这就是虎卫将军了。哈哈哈,我看动物比看人准,这个虎卫将军是犬中的上上品。”又抱拳对叶风说道,“叶大人,你不妨再考虑考虑,卖给我一只,我出大价钱。”

叶风抱拳说道,“邱侯爷慎言。戎犬属于军用物资,私下买卖,是要砍头的。”

邱泽翻了个白眼,傻了吧叽的,你不把戎犬说出来,谁知道是戎犬啊?

邱泽一直看着当当,当当没理他,领着熊样和黑子跑向正准备上马车的夏离。

邱离远远地看到夏离有些发愣,怎么这个小娘子有点点面熟?还想再看,夏离已经上了车。

夏离怒其不争,这个老男人渣出了新高度。为了高官厚??和富贵日子,宁愿戴绿帽子,宁愿把老娘逼进佛堂。知道齐氏的德性,还同她一起合伙谋夺了另一个小妾的儿子。不管儿媳妇的死活,由着亲孙子被人迫害出逃……

回到叶府,叶国公领着两个儿子直接去了外院书房,和安等几个女人、二狗一熊回内院。

下了轿,和安沉脸跟夏离说道,“这里是京城,你的一言一行不止代表了你自己,还代表着晋国公府,代表着你男人。虽然我也不喜邱夫人这个人,但她是太后的侄女,是东进侯的儿媳,是邱总兵的夫人,对她必须保持表面的尊重。哪怕她没有这么多身份,仅是一个小官之妻,是一个女性长辈,做为晋国公的世子夫人,你也应该给予应有的尊重。这是你必须具备的贤惠,礼仪,谦和,气度……不要把乡下的做派带过来,不仅会让你的名声扫地,也会连累男人和婆家。念你初犯,回去抄三十遍《女戒》,在屋里思过一旬。若下次再犯,决不轻惹。”

夏离算是冲喜媳妇,还把老公爷的病冲好了,得两位长辈和国公爷另眼相看,和安这次处置算轻的。

夏离敛眉屈膝道,“是,儿媳尊命。”

她知道会被罚,但不后悔。她今天的做派的确无礼,可面对邱家的齐氏,面对齐氏顶着自己母亲的簪子到处晃,她做不到不无礼。

()

:。:

第三百一十四章 猜到

当当、熊样、黑子都看出和安对姐姐的态度不善,不高兴了,对着和安嚎起来,吓得她后退了半步。

夏离赶紧制止道,“不得无礼,闭上嘴巴。”便带着它们回了随院。

夏聚午歇还没起来,夏离直接回了上房。

她净完手,坐在炕上发了一会儿呆,就让人拿出笔墨纸砚,再拿了一本《女戒》,开始抄写。

原主小时候学过《女戒》,夏离穿越过来后就没有再想过那本书,已经淡忘了,只得照着抄。

她边抄边腹诽着,这是什么教材,真是女人为难女人。

申时末,叶国公和叶风在外院办完事去了福喜堂。正好听到和安在跟老国公、老太君讲夏离在和郡王府的表现,以及她对夏离的处置。

除了和安,另几个人都知道夏离的真实身份,觉得她小小年纪不会掩饰情绪,如此作为也能理解。说了几句夏氏年纪小,让和安以后慢慢教导之类的话,没有一个人怪罪夏离。

和安处置得比较轻,叶风也就没求情。

和安又对老太太笑道,“今天邱夫人又戴了一支菊花簪,一看就是杨安安留下的嫁妆。贪没了人家的嫁妆,也该改个头换个面再拿出来戴啊。啧啧,也好意思!”

老太太冷哼道,“改头换面要花银子,她们舍不得。那家人,自从邱泽娶了齐氏,就没有脸面了,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和安突然灵光一闪,说道,“咦,我怎么觉着风儿媳妇长得有些像安安呢?”

老太太顿了一下,说道,“嗯,是有那么点像。不过,这世上长得相像的人多了,也不足为奇。”

和安聪慧,做人八面玲珑,自会看人脸色,揣摩心事。这屋里的人还跟她相处了二十多年,更是知道他们的禀性脾气。

这几个人,老太太在否认,其他几个男人装没听到,更让她怀疑。再想到他们对夏氏的善待和袒护,一直不近女色却唯独对她痴迷的儿子,夏氏自身气韵和村姑的大相近庭,还有她对齐氏的极度无礼。难道……

她掩下心事,端起茶碗喝茶。

晚饭后,叶风回到随院。

他见夏离并没有不高兴,笑道,“你不生我娘的气?”

夏离道,“你娘不知道我跟邱家的关系,她罚我也正常。你知道吗,小齐氏头上戴的是我母亲的菊花簪,我恨不得上去拔下那根簪子戳瞎她的眼。”又冷哼道,“还好老齐氏没去,否则我会更无礼。”

叶风也说道,“没想到,第一次出门就跟那家人碰到了。对于大小齐氏,无需给她们好脸色。”又叹道,“那位邱候爷,也真不知所谓。若他不是你祖父,我都不稀得搭理他。实在想不出,邱总兵那样睿智的人,怎么会有那样一个糊涂透顶、不知轻重的父亲。”

想到那个一把岁数的愣头青,叶风摇了摇头。

夏离笑起来,说道,“这就是隔代遗传,那个邱中和,跟他祖父一样傻……不,比他祖父还傻。”又不解道,“当初看邱继礼的表现,对我母亲用情极深。可是,他怎么不嫌恶心,小齐氏那样的女人也能睡,还睡出个傻儿子。”

叶风随口说道,“男人嘛,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见夏离紧抿小嘴看他,又赶紧道,“若是我,我肯定不会那么做。”

夏离又想起了前世,幽幽说道,“若我死得早,还是希望你能找个好女人渡过余下的一生,前提是好女人。一直活在思念中,真的很痛苦。”

叶风把夏离搂进怀里,不高兴地说道,“你双标了啊。这辈子,我不会早死,你也不会早死。”

他用了点力,夏离感觉有些不适,动了动身子。笑道,“你又想起一个现代词。”

叶风想了想,笑道,“双标是现代词?哦,好像是……我觉得,我越来越能找到前世叶风的一些感觉了。”又道,“我母亲好像对你的身世有怀疑了。你不是说现代的化妆术能够整容吗,以后出门前化妆,最好换种妆容,不那么像你的生母。目前你最好不要暴露身份……”

夏离道,“邱继礼怎么还不回来?”

按之前的商议,邱继礼回京了,夏离就要走那一步棋了。只要邱继礼认了她是邱家女,是杨安安的女儿,就能跟大小齐氏针锋相对了……

叶风道,“听说,邱太夫人‘重病’,半个月前就遣人快马加鞭给鹤城的邱大人送信了。”

夏离冷哼,“老娘病重,邱泽还有心情串门看动物,还穿得那么花哨,真是个不孝子。”

叶风道,“他但凡有一点点孝心,家里也不会弄成那样了。”

想到那位被儿子逼进佛堂几十年的老太太,夏离无比倾佩。气成那样,还能活到七十五岁,是这个时代少有的寿星。希望她将来能活得更久一些,享享自己和夏聚的福。

正院安喜堂里,和安似笑非笑喝着茶,对叶国公的所有调侃听而不闻。

叶国公和和安郡主成亲二十余年,少有脸红吵架的时候,是贵族圈少有的恩爱夫妻,两人相处之道也颇得许多人羡慕。若叶国公不高兴了,和安会放下身段小意服侍。若和安生气了,叶国公也会说些软和话哄妻子开心。

而今天,叶国公说了好多好听的话,和安还是没有表示。

无奈,叶国公咬咬牙,想着这事迟早要跟她说,迟说早说都要说。就非常没有原则地说道,“我们也不想瞒你的,但那事事关重大,你娘家嫂子又是齐家女,就暂时没告诉你。风儿媳妇的出身的确没有那么简单……”

和安听后唏嘘不已,说道,“杨妹妹真是可怜,知道自己危险,先把孩子送了出去。”又双手合什念了声佛,“阿弥陀佛,上天有眼,让那个孩子好好活了下来。”

叶国公道,“以后,你要多多疼惜那孩子。她有不周的地方,慢慢教……”

和安点头道,“就冲我跟先太子妃的情谊,我也会疼她。”又狐疑道,“愚慧大师对夏氏的批语,是不是你们为了让她嫁进咱们家里而放出的风声?”

叶国公摆手道,“不是,我们怎么可能随便拿愚慧大师的名头传瞎话,大师的批语是真的。本来父亲是想请大师为家里算卦,大师没为家里算,却为风儿算了……”

:。:

第三百一十五章 夏兴

二月初一,叶风还会在家里歇息一天。

夏离禁足,吃完早饭继续抄《女戒》,叶风去给长辈请安,赵嬷嬷也来随院当值了。

她看到夏离抄《女戒》,又听夏离说了原因,笑道,“若下次大奶奶再碰上邱家那两个女人,您大面上最好过得去,让下人或是当当它们无礼即可。”

虽然叶风没有明说,但她已猜到夏离同邱家的关系,完全理解夏离对老小齐氏的恨,但还是不赞同夏离自己无礼。

夏离不愿意多做解释,便没言语。

巳时,和安的一个叫水灵的大丫头来了,她手里拿着个匣子,还带了两个针线房的一个婆子。

夏离忙起身让座,寻影又亲自端来一盅茶。

水灵谢过,先对赵嬷嬷笑道,“郡主有事,请嬷嬷去一趟正院。”

赵嬷嬷听了,赶紧走了出去。

夏离猜测,应该是和安想从赵嬷嬷那里了解自己过去的事,她不担心赵嬷嬷会说对自己不利的话……

水灵又笑道,“我给大奶奶送月例来了。大奶奶的例钱每月二十两银子,每季四套衣裳,两套脂粉。首饰定期添置……管事嬷嬷二两银子,大丫头一两银子五吊钱,每季两套衣裳……大夫人说,舅爷和表姑奶奶是客,在我们府住着,也要按主子的月例给。舅爷和表姑奶奶的月钱为十两银子,衣裳也是每季四套……”

又让针线房的婆子给夏离、夏聚和从湘山来的几个丫头量尺寸。

夏离猜到叶府会给夏聚和夏二妮发月例,之前跟叶风商量过,她不想要。那天二夫人拿当当它们给自己挣饷银挣赏赐说事,是不是觉得还没分家,叶风不仅奉?、赏赐要全部充公,斩获也应该全部充公。在这些人眼里,夏离是个农女,继父又是小武官,不应该有那么多嫁妆。那些嫁妆,都是叶风给她充门面的。

自己的“穷亲戚”住进来,还要跟着拿月例,不好。

叶风说,二夫人要那样想也没办法。家里的当家人,包括他娘和安郡主,都不是小气的人。他们要给夏聚和夏二妮发月例,那是给夏离脸面,他们的好意不应该拒绝。

至于二夫人,人不错,就是有些小气。只要她不明说,不理她便是。若是明说了,也不要惧她,直接怼回去,或是让长辈出面……

送走水草几人不久,叶风领回来一个二十出头岁的后生。后生穿着细布长袍,很紧张的样子。

把下人都遣退后,那个后生一下跪了下去,说道,“大姑娘,您还活着,您进京了,您还嫁了个好人家,真好啊,呜呜呜……”

他话没说完,就泣不成声,又哭着从怀里掏出一摞纸呈上,说道,“这是先大奶奶让我爷保留的她的嫁妆单子,我们搬了好多次家,什么都没了,可这些嫁妆单子还保存着,终于能够交到大姑娘手里了。呜呜呜……”

夏离愣在那里,问道,“你是……”

叶风说道,“他是杨贵的孙子杨子兴……”

杨贵夫妇是杨安安留在京郊的另一对心腹。当时,就是他们想办法把小原主掉包抱出来交给夏氏,几年后杨贵还曾经去过一趟小洼村,后来就音讯全无。

上年邱继礼来见过夏离后,回去就遣人去京郊秘密查访杨贵的消息。还真在一个村子里找到了杨家人,只不过杨贵已经死了多年了。

九年前,老邱齐氏不知怎么知道杨家人是杨安安留下的人,派人找到他们。旁打侧击许久,没获得有用的信息,就捏造罪名告发了他们,还把他们的五十亩地谋夺了过去。杨贵和儿子被判杖五十,坐五年牢。结果父子两人只坐了半年,就都死在了牢里。

他们一家一下没了田地和房子,杨子兴的母亲和妹妹得病相继去逝,杨老太还活着,只是摊在了床上。杨子兴租了几亩地种,养着瘫子祖母。由于穷,他都二十多了还没娶媳妇……

夏离哭了。为了夏离,这一家被整得家破人亡。

她接过那一摞纸,请杨子兴起来,又屈膝给他行了个礼,说道,“谢谢你们,谢谢杨贵爷爷和杨奶奶救了我。你们一家的仇,我会让邱齐氏血债血偿。”又问,“杨奶奶的病怎么样了?我找大夫给她诊治。”

杨子兴说道,“谢大姑娘惦着我奶。由于我们搬了好多次家,上两个月邱大人才找到我们,赏了五百两银子,还买了个小院儿安置我们。现在我奶很好,大夫给她看了病,一直在吃药。”

夏离赏了杨子兴六百两银子,让他娶媳妇,买地,祖孙两个好好过日子。又赏了杨老太一对金镯子,一对银镯子,几根金银簪子,人参、三七等许多补药。

杨子兴听了,又跪了下去。磕了一个头说道,“我爷在的时候,我小,好些话没跟我说。还是在邱大人找到我们以后,我奶才说了实话。我们一家是因为要为大奶奶办事,才放了奴契的。奴才还是愿意给大姑娘当奴才,像我爷一样当个忠奴……”

夏离是现代人观念,觉得当奴才没有自由,再是锦衣玉食也没有当良民好。何况,杨子兴有那么多钱了,买地做生意,足以过得富裕,为什么一定要当奴才?

叶风倒是能理解。有些下人想当忠奴,就像许多朝臣想当忠臣一样,这是他们的一个信念。而且,杨子兴家里四个亲人惨死,也不排除他有跟着夏离报仇雪恨的因素在里面。

说道,“他想留下来就留吧,他原来小,邱家的人也会不认识他。给你当管事,专门帮你跑二门以外的事。以后他的子女再施恩放奴契,让他们当良民。”

杨子兴听了,又给叶风磕头谢恩。

夏离说道,“那好。只不过,你暂时不能叫杨子兴,就叫夏兴吧。你祖母一个人在家我们都不放心,就在我的庄子旁给她修个院子,买个婆子服侍她,再让祝叔一家帮忙看着。”

听了夏离的安排,杨子兴……不,现在要叫夏兴,夏兴更是高兴,又磕头谢恩。

:。:

第三百一十六章 真正意思

夏离让夏兴回家把老太太接去庄子里住,等房子修好再搬进去。把老太太安置妥当了,他再来当值。

夏兴走后,夏离看着手里那摞纸,纸已经发黄,边儿也卷了,却没有丝毫损坏。她心酸不已,当个忠奴真不易。还好夏氏带着她逃去千里之外的小洼村,远离了这个是非之地。

她仔细看了这些嫁妆,有首饰、摆件、皮毛料子、田地铺子,射日弓,万星弓,等等。除了射日弓和万星弓不能估价,其它的物什加起来有九万两银子之多。这么多东西,不知道被那两个坏女人和邱泽祸祸得还有多少。还好射日弓和万星弓被邱继礼拿走了,否则肯定会被他们卖了换银子。

想到杨家的惨和邱家那几人的嘴脸,夏离的心都在痛,饭也吃不下。叶风劝解着,她才喝了半碗汤。

夏离脑袋发涨,去床上晌歇。叶风没有晌歇的习惯,坐在炕上看书。

突然,叶全来报,说宫里的内侍来了,请叶风带着虎卫、熊卫、狼卫三位将军进宫面圣。

叶风赶紧起身,想了想一个都没带,快步向外院走去。

夏离也被吵醒了,坐了起来。暗道,当当、黑子和熊样它们现在刚刚进京,对环境不太适应,脾气有些暴躁。昨天在端郡王府就出了状况,此时肯定不敢带它们去面圣,怕出意外。

叶风走了,赵嬷嬷才跟夏离笑道,“郡主让老奴多跟大奶奶讲些大宅门里的事情,再教教礼仪……”

赵嬷嬷怎样教自己规矩都无所谓,只要别让自己站在和安跟前立规矩,或是让婆子天天折腾她练习礼仪就成。

夏离清测,和安应该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了。知道也好,至少会看在大姨母和母亲的面上对她好一些,听说和安早年跟大姨母杨平平的关系非常好。

不多时,夏二妮拿着一个匣子来了。

她红着脸说,“姐姐,今天郡主的丫头给我送了十两银子和这些首饰、脂粉,还让人给我量了身量,说是做衣裳。我又不是这个府里的主子,白吃白住了,怎么还能要这么多东西,不好吧……”

夏离笑道,“给你你就收着,这是大户人家的待客之道。王新要先把营里的事务忙完,才会找房子,还要忙一段时日,你安心在这里住着……”

晚上叶风很晚才回随院,夏离一直在等他。

他的表情比较凝重。他说,他去见皇上的时候,叶国公也在那里。皇上听了他的禀报,说以后再见即可。让他们意外的是,皇上把四皇子刘瑞和五皇子刘祥宣了过来。明面的意思是那两个是孩子,对戎犬感兴趣,让叶风跟他们讲一讲戎犬打仗的事。

而皇上的真正意思,是想让叶家支持四皇子刘瑞。

“四皇子刚刚十一岁,没有生母,母族势弱,虽然有皇上的保护,但太后把持后宫几十年……”叶风摇摇头,又道,“祖父、父亲和我商议,皇上的旨意必须服从,把姿态做得再明显一些……”

夏离明白他们的意思了。她到底心肠软一些,说道,“你们的意思是,让齐家看出皇上有意栽培四皇子而忽略大皇子,等到齐家忍不住出手……四皇子还那么小,真可怜。”

叶风叹道,“只恨生在帝王家,宫廷争斗从来都残酷……”

第二天天还没亮,叶风和夏离都起了床。吃了早饭,天光已经微亮,叶风带着当当和熊样去外院。今天没有早朝,左卫营在京城的西边,去那里要半个多时辰。

以后,当当三个每天必须留一个在家陪夏离,只去两个训练。倒不是为了保护夏离,在叶家夏离是安全的。这是叶风的一个私心,有它们陪着,他的几个妹子、外甥外甥女无事就会跑去随院玩,多多培养夏离跟他们的感情。夏离跟他们的感情好了,母亲才会对夏离更好。

夏离和黑子把他们送到院门边,看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晨曦里。

虽然被禁足,夏离的小日子还是比较悠闲。练箭,练功,抄《女戒》,叶岚和叶真姐妹、夏二妮经常来玩,偶尔叶姝也会带着一双儿女来。有一天,叶岚还带着她的两个小手帕交来看了熊样。

叶风新官上任三把火,很忙,有时候晚上还要住在营里。

三天后,夏聚的先生也找好了,他开始跟着先生在外院学习。由于他还小,上课的时间不长,每天上午、下晌各一个时辰。

一次叶岚来玩,正好看见夏离在练箭。

她看到夏离射箭的姿势奇特,射得又准,戴的手套也奇特好看,便要跟着学。

这个时代民风比较开化,贵女喜欢骑马射箭,而射箭相对文明一些,也就更加受贵女们的推崇。在贵女的才艺展示中,射箭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许多贵女都有专门的射箭课,叶岚就有,每旬四次。

夏离知道小姑娘喜欢标新立异,便非常耐心地教她,还送了她一双漂亮的鹿皮三指手套。

小姑娘好强,想着以后才艺展示射箭,她跟别人的姿势不一样,不管射得准不准,都能引人注目。所以非常用功,还说下个月的桃花宴上她就展示射箭。

叶岚之前对射箭不太喜欢,突然特别用功,和安和老太太都很高兴,还赏了她和夏离各一件首饰。

时间很快滑到二月初十,夏离终于解禁了。

这天早上,她同叶风一起去正院请安,丫头手里还抱着她抄写的《女戒》。

给叶国公和和安行了礼后,夏离就恭恭敬敬地把《女戒》呈给和安。

和安看着清秀整洁的字迹,再看看夏离清新脱俗的气韵,觉得在乡下还能出落成这样,实在不易。来府里没多久,跟自己的两个女儿和两个外孙也相处融洽,还算识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