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婶!我就…就快死了!求三婶…借我们家些银子吧!”蔡花继续乞求。

“三婶你就借些银子给我大姐治病吧!”蔡结实也上前拉着李氏的衣裳乞求。

孙氏想到她刚卖了三大捆柴火,得了二十几文钱,忙要伸手去掏钱。

蔡花察觉到孙氏的意图,暗中捏了孙氏一下。

孙氏忙看向蔡花,见蔡花使眼色,顿时疑惑不解。

“三婶…”蔡花苦皱着乞求李氏。

“这…这胡萝卜还是留给你们自己吃吧!我想到我们当家的还没有吃饭,我就先回去了!”李氏忙把胡萝卜丢了一地,慌不择路的跑出去。

“三婶!?”蔡花高喊一声。李氏跑的更快了。

蔡花看着眼中闪过一丝嘲讽,从孙氏怀里下来,上前捡起地上的胡萝卜。

孙氏惊疑,蔡结实也震惊的看着面色无异的蔡花。

“娘!快些吃饭吧!今儿个就早点歇息,明儿个一早我们就上山继续挖胡萝卜!这样能多点吃的,能撑过这个年了!”蔡花笑看着孙氏和蔡结实。

“丫丫你没事儿!?”孙氏上前拉着蔡花。

“娘!现在我们连自保都不能,那些心怀不轨的人,也不用去帮衬了!”蔡花笑笑,把胡萝卜放回厨房地窖里。

孙氏皱着眉头,想着李氏不愿借银子给蔡花治病的样子,虽然蔡花装病骗人有错,可李氏的作为却让他心寒不已。

蔡结实懵懂的看着蔡花,蔡花催促蔡结实去上门,一家三口围着瘸腿的桌子吃了饭,收拾一番,上炕睡觉。

一夜无话,次日天不亮,孙氏就起来烧了早饭,捏了几个窝窝头,应蔡花要求煮了红薯粥。吃了饭,带上干粮,三人背着背篓,迎着风霜出了村子,一路赶往山上去。

“丫丫歇一下吧!”孙氏见蔡花小脸通红,累的额头浸出细细密密的汗珠,让蔡花停下歇息。

“好!娘和结实也坐下歇歇吧!”蔡花气喘吁吁的找块石头擦擦坐下歇息,回头望向刚升起的太阳,双眼微微眯起,打量山下的村子。

一座座农舍,接连而居,炊烟徐徐升起,满地霜雪迎着朝阳,晶莹剔透。深吸一口气,蔡花忍不住感慨。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态,就是美!忽然心里有些痒痒,她已经很久没有动过笔了!画了那么多现代恢弘大气的高楼大厦,她还从未画过乡风。

第09章:真正的人参

“快走啊!大姐!我们昨儿个去的西边,今儿个就往东走,肯定能找到更多胡萝卜的!”蔡结实兴奋的催促蔡花。

“好!”蔡花笑笑,背着背篓跟上孙氏和蔡结实。

“娘快看!就是这个!这个就是胡萝卜!”蔡结实已经认出了地上长的就是胡萝卜,忙惊喜的提醒孙氏。

母子三个看着地上零零散散的胡萝卜,开始挖。挖了出来便装在孙氏的背篓里,由孙氏背着。

看着已经挖了满满一大背篓胡萝卜,孙氏欣喜不已,有了这些胡萝卜,他们家就能多挨些日子了!正高兴着,脚下被什么绊了下,惊呼一声,摔倒在地,一背篓胡萝卜全撒在地上。

“娘!?”蔡花和蔡结实忙回头去扶孙氏。孙氏已经麻利爬起来,忙伸手去捡地上洒落满地的胡萝卜,忍不住抱怨一句,

“这个时候竟然还有枝枝蔓蔓的!”

“把它们砍了吧!省的我们回来的时候再被绊倒了!”蔡花忙着捡起胡萝卜,拿着铲子去铲那些蔓藤。

只是等她砍断那些蔓藤,看着落叶下面有山药玲子,忙拿起那些蔓藤仔细观察。她小时候常在山里跑,在乡下忙着找吃的果腹,认得那山药的蔓藤上面结的就是指头大小的山药玲子,煮熟了十分软烂可口。关键是下面长着山药。

扒拉下,找到那蔓藤的根部,拿着铲子挖。

孙氏和蔡结实看着蔡花样子,知道蔡花又发现了什么东西,忙把胡萝卜放下,帮着蔡花去挖。

挖开石土,看着那土黄色的皮下雪白色带着黏液的东西,蔡花惊喜道,

“娘!结实!这个是山药,可以吃的!赶快挖,小心别碰着了,它很脆,一碰就会碎的。”嘱咐孙氏和蔡结实。

“嗯!”二人应声,忙着开始挖山药。

母子三个挖了足足半个时辰,看着十几根长长短短的山药,蔡花笑起来。山药可以做很多吃食,无论是烧菜还是煮粥,都是美味,还有健脾利肺的药效。

“再找找看看旁边可还有!?”孙氏忙把山药都装进背篓里,又忙在附近找。

找了半天,她找的都不是山药,只是些树木藤蔓。

“那些都不是!我们再找吧!”蔡花阻拦孙氏去挖着验证,却惊奇的看到那藤蔓下面竟然长着一棵熟悉的东西。蔡花眸光一亮,忙拿了铲子小心的挖。

孙氏以为蔡花找到了山药,也忙拿着铲子去挖,

“丫丫你歇息一下,娘来挖就好!”见蔡花累的气喘,让蔡花去歇息。

“哎~娘!你别动手!我来挖就好!”蔡花忙紧张的阻止孙氏,这一课可不是山药,她若没有看错,应该是一棵人参!

孙氏见蔡花面色慎重,不敢乱动,只看着蔡花动手。

蔡花小心的挖开石土,双眸晶亮。竟是一棵五十年之久的山参!唐家世代为医,而她养父的书房里就摆着几颗百年人参,一直是养父的爱物。

“娘!这是人参!”蔡花小心翼翼的拖着那颗山参,欣喜的看着孙氏。他们家终于可以挣到银子了!这个山参至少有五十年之久,也能卖些银子回来了!

孙氏惊了!人参她从来没有见过,也买不起!还只蔡花小时候病的不行,借了一两银子买了些人参须回来熬药。这一整棵的人参,能卖多少银子啊!?

“这回是真的人参吗!?”蔡结实惊喜的望着蔡花问。

“嗯!”蔡花重重的点头,拿出带的一块备用的包袱小心的把山参包好,放在怀里,收拾了背篓,母子三个高高兴兴下了山。

看着天上慢慢的飘起了雪花,而笼罩在雪色中的乡村一片静谧,美不胜收,蔡花心中更是痒痒的。想 着要赶早上集把人参卖了,买些用具,画些画作看可能绣成绣品拿去卖了换银子!

迎着风雪,蔡花母子三个满载而归,丝毫不觉寒冷饥饿,欢欢喜喜的回了村子。

正值旁晚之际,又下着雪,家家户户都窝在家里做饭吃饭,蔡花三个悄悄进了村,开了门回了家。

把胡萝卜和山药都收拾好,放到地窖里,拿了一截山药,煮了山药粥喝。

“娘!我们明儿个一早到集市上把山参卖了换成银子,买也年货回来吧!马上就要过年了呢!”蔡花小心的把山参打开,笑着提议。

“好好!换了银子顺便再找个好大夫给你瞧瞧身子!”孙氏笑着应声。

“明儿个我也能跟着去吗!?”蔡结实不确定的看着菜花问。他长那么大就去过一次集市。

“我们都去!都去!”孙氏摸摸蔡结实的头,笑得一脸慈爱。

蔡结实兴奋的半夜都没睡好,孙氏也是极为兴奋。

菜花笑着盖了被子,缓缓入睡。

天刚鸡叫,蔡结实便如过年一般,早早的穿了衣裳,叫醒蔡花和孙氏,

“大姐!娘亲!我们该起床赶集了!”

蔡花笑着,穿了棉衣。孙氏笑着摇摇头,麻利的起身,去烧火做饭。

大雪下了半夜,满地雪白。

三人吃了饭,就站在村口等着村里上集的牛车。他们起的早,在雪地里等了一会子才看到村里赶早的牛车,孙氏心疼的出了五文钱,三人这才坐上牛车,一路晃晃悠悠赶往集市去。

赶车的蔡大爷看着蔡花一脸病态,孙氏拥着蔡花,面色焦急,不由的询问,

“蔡花娘!你们这是上集做什么去啊!?”八成又是给蔡花治病呢!

“蔡花身子不行,昨儿个吃坏了东西,一直不见好,我带她到集上看大夫!”孙氏把提前想好的说辞说了,忙垂着眼,怜爱的摸摸蔡花的头。

蔡大爷叹口气,孙氏素来为人热忱,同车坐的几个妇人纷纷询问孙氏蔡花的病情,知道蔡花寒冬腊月落水,纷纷表示关怀。

众人说说笑笑,一路到了城门口,进城要每人交纳一文钱进城费,孙氏交了钱,带着蔡花和蔡结实一路进了平江镇。

看着人来人往,热闹的集市,蔡结实睁着大眼,好奇的东张西望,看到街边叫卖声,忍不住好奇的上前瞅一眼。

蔡花看着蔡结实好奇的样子,笑着拉了蔡结实,让他别一个不留心走丢了。

孙氏问了集市上最大的药铺,拉着蔡花和蔡结实进了药铺。

第10章:银子太多了

“几位是来看病还是抓药!?”那药铺掌柜刚从了个客人出门,看到孙氏牵着蔡花和蔡结实进门,和善的问道。

蔡花打量那掌柜,五十岁上下,中等身材,圆胖脸,笑眯眯的,给人一种喜感,蔡花微微勾起嘴角。这个掌柜一视同仁,亲切和善,怪不得生意做的那么好。

孙氏有些局促,看了眼蔡花,见她淡然镇定,深吸口气,冲那掌柜笑道,

“掌柜的!我们是来看病的!不过我们没有银子…”

那掌柜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看了看孙氏三人,挥手打断孙氏的话,

“是这位小姑娘身子不适吧!?我们济生堂虽然素来行善,若真是贫苦人家,我可以赠些普通药物给你们,就只怕这小姑娘得的不是寻常之病啊!”他看蔡花面色苍白,身子瘦弱,一看便是有不足之症,只怕难以活命。

“我们不要掌柜赠送的药,我们有人参想要问掌柜要不要,我们想先卖了人参再看病!”孙氏自然知道蔡花的病情,小时不知有多少次差点没命,几次都是一脚迈进阎王殿。

“人参!?”掌柜挑眉,见孙氏面色不似有假,伸手请孙氏三人到后堂说话儿,

“在下姓黄,几位请后堂说话,给在下先瞧一瞧那人参如何!?”山里村民手中的人参只能是野山参,不似那些种商贩以次充好,又难能可贵,只要些许银两便能购得。

三人跟着掌柜到了后堂,孙氏已经缓过神来,从包袱里小心的拿出人参,打开包人参的粗布,给黄掌柜看。

黄掌柜双眼一亮,上前小心的接过那人参,查看。果然是整根的野山参,根须完整,这么大个,足足有五十年的时间了。

“不知这位夫人想卖多少银子!?”黄掌柜看那人参像是新出土的,眸光微转,询问孙氏。

看了眼蔡花,三人在家里就已经商量好了,只是孙氏觉得那价格太高了,怕没人肯买。见蔡花面色坚定,试探的问,

“黄掌柜药铺里卖的五十年的整棵野山参不知多少银子!?”

蔡花盯着黄掌柜,他们准备进了药铺就问一下,谁知直接被黄掌柜接待了。她挖的这颗野山参保存完好,又是新挖的,没有加工过。现代一棵五十年的野山参能拍到十万之多,这里应该也不会便宜到哪里。

“这个…”黄掌柜听着孙氏的问话,忍不住打量孙氏。她穿着粗布棉衣,中等身材,身形消瘦,双眼明亮有神,一副精明干练的样子。这个孙氏既然能想到先打听药铺的价格,然而再卖东西,可见有些才智。

“保存完好的野山参,百两左右。不知你们打算把这山参卖多少银子!?”没有欺瞒的把药铺的人参价格说出来,左右这些价格到各个药铺里面一问便知。

“那黄掌柜觉得这颗人参你们药铺多少银子会买!?”孙氏问,紧紧的盯着黄掌柜,心中激动不已。平日里她连一两银子都看不到,这一百两得多少银子啊!?

“这个…要和我家主子商量一下才能做决定。我家主子这些日子就在兆安县,不若你们稍等片刻,待我和我家主子商议之后再行答复几位可好!?”黄掌柜询问。

“好好!”孙氏忙点头答应。

“那这山参可容在下…”黄掌柜拿着手里的山参问孙氏,毕竟这可不是小东西,几两银子能完事儿的。

孙氏一脸为难,要是黄掌柜拿着山参跑了,他们岂不是一两银子也得不到!?

“这件事儿是在下的不是!这样,这块玉佩就先押在你们这,待还了山参我再取回。”黄掌柜一边道歉,一边摘下身上挂的玉佩放在桌上。

蔡花看那玉佩色泽莹润,不是水货,暗中朝孙氏微微点头。

孙氏点头同意,不 放心的看着黄掌柜拿了山参离开。

“丫丫!你说那人参他们能给多少银子啊!?”孙氏紧张的拉着蔡花问,一百两银子也太多了吧!?够他们一家花一辈子了!

“娘!先等他们商量过后再看吧!不管他们给多少银子,都还按咱们事先商量好的来就是!”蔡花握握孙氏的手,见大冬天的孙氏竟然手心出汗,安慰孙氏。如果有一百两银子,那他们家不仅能把欠的银子换上,还能重新盖一栋房子了!

不时有店小二端了茶水点心给蔡花母子三个。蔡结实看那点心色泽诱人,很是精致,忍不住吞了下口水,却不敢去拿了来吃。

孙氏一直在紧张银子的事儿,根本没有注意到蔡结实的动作。蔡花看着眸光微转,招手让蔡结实过来,低声道,

“等会子卖了银子给你买好吃的!”

蔡结实双眼一亮,重重点点头,满心的期待。

三人足足等了一个时辰,那黄掌柜才返回来。

“让几位久等了!我家主子说这山参难得,所以准备一百两银子买下这颗山参!”黄掌柜双手把山参给孙氏验过。

孙氏忙伸手接过山参,见还是他们的那颗山参,松了口气,把黄掌柜的玉佩递给他,

“黄掌柜的玉佩还给您!”看了眼蔡花,回头一脸难色道,

“那人参…一百两…太少了…”说道一百两银子的时候,她觉得舌头都打结了。

“一百两已经很多了!你们也知道我们济生堂的名号,童叟无欺!这价格是我们主子开的!”黄掌柜笑道。

“太…太少了!你们要是不想买,我们就拿到别家问问好了!”孙氏按蔡花事先说的,拿了山参站起身,一脸为难。心里却想着一百两银子真的太多了!她生怕一个不小心把太少说成了太多!

“等等!我就再给你们加五两,不能再加了!你们就算去别家,他们也给不了那么银子的!”黄掌柜忙拦住孙氏三个。

蔡花见那黄掌柜有诚意,而济生堂名号在那,一百两银子也不算少了,给孙氏使眼色,让卖了那山参。

“那…好吧!我们就卖给你们了!”孙氏就怕那黄掌柜不买了,见蔡花点头,连忙答应了。

“好好好!我这就给你们拿银子去!”黄掌柜笑着点头,忙转身到账房拿了一百零五两银子,还好心的给他们换了些碎银子。

孙氏拿着那么多银子,只觉得整个人都轻飘飘的,走出了济生堂好远还晕晕乎乎的。

“娘!我们去买些年货回去吧!”蔡花看着恍惚的孙氏,提议。

“好!好!买年货!买年货!”孙氏愣愣的点头。

蔡花笑着摇摇头,拉着孙氏和蔡结实去了集市。

第11章:置办年货

走了一段路,孙氏不放心,拉着蔡花问,

“丫丫!那银子…”银子都在蔡花身上,蔡花一样小孩子拿那么多银子,她实在不放心。

“娘要拿着吗!?”蔡花笑着问。

孙氏一愣,想到自己揣着一百两银子,她就心里激动的不行,摇摇头,她怕拿掉了!

“还是给丫丫拿着吧!”她看蔡花见了次神仙,人变了太多了!拿着一百两银子连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

蔡结实也心中佩服的,因为蔡花实在太淡定了!那可是一百两,不是一两!

蔡花笑笑没说话,三个在街上逛悠了一圈,进了米粮铺子,买了些米粮,面粉,调料等用品,又到成衣铺子每人买了两套棉衣、棉鞋和棉被。想了想又买了一丈的白布。见孙氏一直反映不过来,蔡花想着救她的蔡鸿雁,孙氏说要给蔡鸿雁做一件棉袄的话,给他也买了一套。至于她那个便宜爹,还没看到,见孙氏一时也反映不过来,只有等下次再买。

看到喜铺,蔡花带着孙氏进去瞧了一下,问了几个大件绣品的价格,虽然那喜铺的掌柜态度不太好,还是告诉了她。蔡花并不恼,转身出了喜铺,又到书斋买了纸笔颜料,又进了字画店。

孙氏虽心中奇怪,见蔡花看的入神,想来应该有用,看了眼里面进去的人都是穿着富贵,她一个乡下妇人,衣裳还打着补丁,就和蔡结实在门外等。

蔡花在里面逛悠了一圈,看了几幅字画,并不问价格。字画店的小二看着蔡花一身粗布棉衣还打着补丁,便想驱赶。蔡花冷淡的看了眼那小二,转身离开。那小二愣愣的看着蔡花出门,绕绕头,他竟然被一个丫头片子看一眼就吓一跳!?

蔡花雇了辆车拉着买的东西往城门赶,蔡结实看的咋舌不已,看着蔡花大大小小的买了那么多东西,偷偷看了眼孙氏。大姐一下子买那么多东西,花那么多银子,眼睛都不眨一下,娘连问一下都不问!?大姐花的那些银子可是他们家能花几年的银子。

赶牛车的蔡大爷看蔡花买了那多东西,还让人给送回来的,光他们的东西都拉了满满一牛车,震惊的睁大了双眼。

“你们…买这么多东西…得花多少银子啊!?”

“马上要过年了,朝我大姐家借了些银子!”孙氏笑着把东西都搬到牛扯上放好,拿出一个纸包递给蔡大爷,

“蔡大爷你还没吃饭吧!?我们买了茶叶蛋,这两个是给蔡大爷的!”

“这可使不得!使不得!我怎么能收你们的东西呢!?”蔡大爷连忙推辞,一个茶叶蛋要三文钱呢!

“这个专门买给蔡大爷的,蔡大爷快拿着趁热吃吧!这天还早,我们还想请蔡大爷先回村里一趟,帮我们把东西先送回去!”孙氏笑着把茶叶蛋推给蔡大爷。

蔡大爷推辞不过,笑呵呵的接过茶叶蛋,并不吃,而是小心的揣怀里,准备拿回家给孙子吃,吃了从家里带的干粮,两个窝窝头。吆喝一声,赶着牛车先送了蔡花三个回家。

天有些阴沉,路上的雪还没有滑开,蔡大爷把牛车停到蔡花家门口,忙着把东西搬回屋里。

“蔡大爷留下喝口水再赶路吧!”孙氏连忙倒了碗水端着出来。

“不用了!不用了!我还是赶紧去集上把那些村民接回来吧!”蔡大爷摇摇头,挥着鞭子赶着牛车又回了集市。

蔡花看着两个大炕上堆满的东西,松了口气。孙氏去做饭,蔡花和蔡结实把买的东西收拾一番,把新被子换上,新衣裳放柜子里,买的肉和米粮什么的都拎到厨房里。

孙氏看着肉,想了想切了一块,白菜炒肉片,又炒了个豆腐,第一次,煮了米饭。饭菜端上桌,蔡结实看着碗里的肉咽了下口水,想着蔡花在集上买的零食,糕点,又怕自己吃的太多,吃不下零食了,小脸皱在了一起。

“晚上不能吃太多了!明儿个一早再吃!”蔡花笑着看了眼蔡结实,夹菜吃饭。

“噢!”蔡结实闷声应是,只能等明早再吃那些点心了。看着手里满满的一碗白米饭,盘子里的大大的肉片,顿时又高兴起来,扒着饭快速的吃起来。

孙氏也高兴的不行,夹了块肥肉给蔡花,又夹了块给蔡结实。

蔡花最讨厌吃的就是肥肉,但看着孙氏温和慈爱的眼神,笑笑夹起来塞进嘴里,平日里觉得难以下咽的肥肉,此时却觉得异常美味的。

吃了饭收拾了一番,孙氏检查东西的时候猛然愣滞了,惊叫一声,

“丫丫!?”

蔡花诧异,忙到厨房去,见孙氏一脸震惊的指着地窖里的米粮猪肉调料,眼里闪过一丝笑意,

“娘!过年了,这些东西都是买来过年吃的。我们既然挣了银子,自然就是用来花的!况且我们还有很多啊!”今儿个买的东西才只花了三两多银子,那个一百两都还没有动呢。

孙氏张张嘴,想不到反驳的话,想到那个一百两,忙抓着蔡花问,

“那个一百两呢!?”

“娘你放心吧!没花那个银子,都已经藏起来了!那个五两还有一两多银子呢!”蔡花笑着掏出剩下的一两多银子给孙氏看。

孙氏咽了下口水,却还是心里有些怪异。以前她们家穷的连粮食都没有,看病都借不到银子抓药,现在忽然一下子有了那么多银子,买了那多东西还剩下那么多!?

“娘!以后我们会有更多银子!这才只是开始!”蔡花拉着孙氏回了屋里。以后她一定能挣更多银子,让家里越过越好。看着被糊的没有原形 的门板和窗户,明儿个该找人来修缮一下家里的门窗了,至少要渡过这个寒冬,等到明年开春,再盖新房子。

孙氏深吸一口气,重重点头,脸上的笑也飞扬起来。她的女儿是大难不死,得神仙相救的。人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他们家一定会发达的!

“娘!这套棉衣是买给鸿雁叔的,现在要给鸿雁叔送去吗!?”蔡花看着炕上的棉衣问孙氏。

“还是现在就送去吧!不然等会子下了雪,你三奶奶家要关门了!”孙氏忙找了块包袱把棉衣包起来,带着蔡花一起去了蔡鸿雁家道谢,蔡结实留在家里看门。

------题外话------

牛又扯着嗓子吼上一吼:求收藏——求留言——求求求求——

第12章:送棉袄还恩情

蔡鸿雁和蔡花爹是一个爷爷,一门子的近亲,由于蔡鸿雁娘张氏和蔡花奶奶顾氏妯娌不和,早早就分了家,一家人搬到了村北头住。孙氏直接带着蔡花从村东头绕过去。

蔡莎莎正在门口玩雪,远远的看到蔡花母女提个大包袱过来,忙迎上来,

“蔡花!听说你又病了,白天去看你,你家里却没有人,你好点了吧!?”

“小姑!我已经好了!”蔡花笑着回道。蔡莎莎是蔡鸿雁的小妹,比蔡花还小一岁,长的小巧玲珑,一双大大的眼睛黑漆漆的,异常的可爱。

“大嫂!我娘还在做饭,你们等会子就在我家吃吧!玉米面糊糊!”蔡莎莎这才和孙氏打招呼,拉着蔡花往家去。

“大嫂和蔡花来了!?”蔡米芝整端着一筐柴火往厨房里,见孙氏和蔡花忙打招呼。

“二姐!饭做好了没?今儿个让大嫂和蔡花在咱家吃饭!”蔡莎莎拉着蔡花一边问,一边往厨房去。

“这就做好了!还有白菜没炒!我让娘多炒点去!”蔡米芝说着快步进了厨房,喊张氏多炒点菜。

蔡有根正在合计今年过年办年货的事儿,见蔡花母女,眸光微转。难道又是来借银子!?

“三叔!鸿雁在家不!?我来给鸿雁送棉袄来了!”孙氏笑着和蔡有根打招呼,直接开门见山道。

“就为了救蔡花的事儿啊!?都是自家人,还客套个什么!?”蔡有根笑笑,不是来借银子就好,他明年开春要给大儿子娶媳妇,人家要的聘礼还没凑够呢!

“哎呀!蔡花能出来见风了!?前儿个不是掉水里,好了没有!?这大冬天的,那水得多冰啊!”张氏一直躲在厨房,听着那个大包袱是送给二儿子的,忙笑着出来,关切的问蔡花。

“多谢三奶奶关心!我已经好了!”蔡花转身笑看着张氏。张氏人长的矮小,和高大的蔡有根站在一起,还真不是夫妻,两人一块几十年,却没怎么吵过架,因为大事儿都是蔡有根当家,小事儿都是张氏说了算。

“蔡花还学会客气了!?”张氏睁大眼看着笑眯眯的蔡花,有点不敢置信。蔡花平日里极少与人说话,也只和小女儿一块会说笑几句,每次见面都怯生生的叫一声就再没有话了。

蔡米 芝也洗了手,从厨房出来看蔡花,见蔡花一身淡然,微微笑着,还是那身破棉袄却觉得不一样了,感觉比她大姐气质还好。蔡有根大女儿蔡素英在县城大户人家当丫鬟。

“蔡花这一病,性子还变好了!这就是丢了芝麻,捡个西瓜!”张氏拍着蔡花的小肩膀,一脸笑意,眼睛却往孙氏手里的包袱瞄。

“只要丫丫的病能好,我也不求别的!鸿雁不在家啊!?”孙氏笑着看看蔡花,问张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