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不出去的小贱人!嫁人死男人!当一辈子的活寡妇!该死的小贱人!肚子生蛆烂肠子的不要脸的贱人!”

蔡钱通也黑沉着脸,一肚子的气愤。他好好的一个秀才丢了功名,还一辈子都不准再参加科考,坐了牢,蔡有才也不再是村长,家里也没有以前过的宣厚日子,现在到了又该说媳妇的年纪!而蔡花家现在把日子过的红红火火,住着大宅子,百十亩的地,还经常不断的进那多银子!他咋能不恨的!?

蔡有才脸色也不好,说了句让顾氏也骂了,早点睡,顾氏还闹起来了,噼里啪啦的把蔡有才骂了一通,又是骂又是哭的,蔡有才忙去哄她,说给蔡钱通说亲的事儿,才让顾氏止住哭,几个人合计着家里的银子,看拖媒婆说的亲都咋样了!商量着多出点银子,让媒婆使使劲儿说点好话。

张氏虽然没有像顾氏一样在家里咒骂蔡花和蔡玉华,却也气的脸色难看,抓着蔡莎莎说骂了一通,

“人家学绣花你也学,现在人家都挣了几回大钱了,你看看你除了会吃还会干啥!?浪费了家里那多银子买丝线,买布,你干成啥了!?就会咧着嘴哭,你还有脸给我哭!?人家都会巴结,你个死丫头的嘴就会吃,连巴结的话都不会说…”

蔡莎莎只能在一旁瑟瑟的哭,她是好好学了,可家里把蔡花家给得罪了,她还咋去找人家!?她去找了,可蔡花都不给画图,她有啥办法!?家里那多活计都让她干,她想多练会针线都没空闲了!

“好了娘!你吵莎莎有啥用!?莎莎的针线已经做的不错了!只要好好练难道还绣不出好东西!?人家能绣那个赚钱,咱们也能!”蔡秀英看着就拦了张氏。

“你有啥法子!?”张氏就扭头问蔡秀英。

蔡米芝也转头看向了蔡秀英,一家人都看着蔡秀英等着她出主意。因为蔡秀英主意多,往往比她们想的周到。蔡秀英看着眼神转了下,抿着嘴,

“她们绣的是啥样的东西,莎莎不是也见到了!?咱们比照着绣不就行了!?我现在家里也没啥事儿,也能帮着绣!只是绣这个东西要不少时间呢!还要花钱买丝线!”说着撇了眼晋贵兰。

晋贵兰眸光闪了下,顿时就明白过来,蔡秀英这是看他们过年没有交出多少钱,以为他们手里有点钱,来抠她手里的银子来了!脸色就有些不好看起来。

“贵兰啊…”张氏看到蔡秀英使眼色,就咧嘴笑着上去拉着晋贵兰的手劝说了一堆的话,无非就是家里挣了银子也有大房的一份子,让晋贵兰出银子买丝线。

晋氏在家里也在想买丝线的事儿,因为蔡高奎一直在家里偷偷的练针线活,那针线还真做出了样子,能绣一朵朵的花出来了。只是晋氏还不满意,想买点丝线让蔡高奎多练练,赶紧的练成了,也绣了东西拿出来卖!他们家这么长时间说话干啥的都是站在蔡花家一边的,到时候去瞅两眼,描画了蔡花的花样子绣了绣品出来,不让蔡花帮着卖,拿到县里喜铺,只说是蔡花教的,他们家也能赚上银子!不过这个买丝线的银子,家里却没有地方出。

“和咱娘商量商量,看能给弄点丝线不!?反正咱们家挣了银子,还能少了爹娘的孝敬!?”就商量蔡东银。老三当初可是拿了二十两银子回来的,都在婆婆手里没有出一文钱。

“老五要说亲不好说,那就得多出银子,估计要不来!”蔡东银不抱希望,因为顾氏攥到手里的银子是不容易出的。

“那咱们先试试再说!”晋氏打定主意要从顾氏哪里抠点丝线钱。

蔡高奎看着绣花棚子上自己绣的花,心里也美的,抿着嘴笑,拿着针继续在牡丹花旁边加叶子,小拇指朝外伸着,就和兰花指差不远了。

别人不管咋说,蔡花和蔡玉华家高高兴兴吃了饭,蔡东林陪着蔡有志喝了两盅酒,脸色有些发红,郑墨辰搀着他,一家人回了家。

次一天楚熙和蔡花再去县里,蔡玉华就不用跟着去了,因为蔡花还没有抽出时间来给她画图,没有确定颜色,买丝线也不好买,就在家里做衣裳。把年前买的一块粉紫色准备做陪嫁衣裳的绸缎拿出来,拉着大力娘商量衣裳花样子。

刘海英看了下,大力娘裁的那衣裳大小的样子分明不是蔡玉华穿的。那好的料子裁了,比蔡玉华的衣裳小了不少,那是又在给蔡花做衣裳了!心里气愤,面上却不显露,还坐在一旁夸了几句蔡花。

“丫丫可是帮了咱们不少忙,咱们能有现在的日子过,可都是丫丫的功劳!我看她最喜欢穿素色的衣裳,下回去县里再买块月白的料子回来吧!大红大紫大黄的是不好再穿了!”蔡玉华一边在衣裳袖子上绣花,一边商量大力娘。

“我看行!你大嫂家人多,丫丫有纳不了鞋底,就你大嫂一个人忙活一家人的衣裳鞋袜,就再给丫丫做两双鞋吧!”大力娘点点头。

“好!”蔡玉华笑着应了,想着上回看成衣店里的绣花鞋上缀了珍珠,就想着也给蔡花做一双那样鞋,在鞋头上缀一颗珍珠。

刘海英的脸色更不好,笑的也不自然了,咬了咬牙关,说是回屋睡会去。蔡玉华就应着,扶着她去屋里睡了。

蔡花和楚熙到清湖旁边看了下那些已经运到的建材,找人掐算了开工吉日,就在二月十七开工,易动土。转悠了一圈,买了些菜啥的回家。

“咋没买燕窝啊!?”蔡东林把指了一下买的东西,见没有燕窝,就问蔡花。家里的燕窝已经吃完了,春上就是伤风感冒的时候,蔡花这些日子也忙的很,燕窝已经断了三四天了。

“想了点事儿就忘了,下回再买吧!”蔡花说着,拿了新买的厚纸到屋里伸开看,那纸张很厚实,正好适合她画图纸。

蔡东林看着就皱起了眉毛,想着下回他也去县里,不能把买燕窝的事儿忘了。

那边清晨提了一包东西过来,

“蔡老爷!这是给蔡花小姐买的燕窝,县里现在没有血燕,就只买了这白燕。先给蔡花小姐吃着吧!”

“这咋行!?这贵重的东西不能收!”蔡东林忙往外推,家里楚熙又是教孩子练功又是念书的,那一包看着就有一斤重,咋还能收那贵重的东西!?

“蔡老爷收着吧!蔡花小姐也帮了我们公子大忙,这些日子忙活的也很,等工地开工,怕是更忙!这些燕窝是给蔡花小姐补身子的!”清晨劝着让蔡东林收下。

蔡东林迟疑了下,这才收了。孙氏拿着鞋底回来,见那一斤的燕窝也觉得东西太贵重,过年的时候已经收了楚熙拿的绸缎药材啥的,这要是再收那贵重的东西不好。蔡花说让收,她今后的一年多时间可都在忙活楚熙家的园子,该吃。孙氏这才不安的收了,每次给蔡花炖燕窝都有楚熙一碗。

十五这天,秦伯赶着马车来接楚熙,说是好些个事儿要楚熙处理,开工的事儿,从各地赶来的工人啥的,虽然都处理的差不多了,但要楚熙做决断才行。

楚熙让蔡花一块跟着,郑墨辰也要跟着,

“家里现在也没有啥事儿,开工指定忙的不行,我去了也能帮帮啥的。”其实他就是看着楚熙天天的走动带着蔡花,蔡花上哪楚熙也跟着,他却天天在后院里练功,被清晨调理的像啥一样,心里极度不平衡。

“也成!”蔡花倒是点头同意,有些事儿是要趁着机会交给郑墨辰的,以后的事儿她也不可能事事都亲力亲为。一个园子造下来,好些个事儿不懂的也懂了。郑墨辰也能从中学到不少东西!

郑墨辰眼里就闪了得意,收拾了衣裳跟着一块去了。

知道蔡花要去住几天,孙氏不放心,给蔡花拾掇了衣裳啥的,嘱咐了一堆的话。想着能在蔡花身边照顾就好了,只是家里也离不了她,皱着眉毛有些愁的慌。

“咱要不也给丫丫找个丫鬟伺候吧!你看人家小姐啥的进来进去的都有丫鬟伺候,咱丫丫还天天忙活的很,有时候饭都忘了吃,有个丫鬟照顾,咱们也能放心!”蔡东林是在县里见人家出门有丫鬟小厮伺候,就起了这个想法。

“这…不好吧!?”孙氏犹豫道。她觉得都是庄稼人,找啥丫鬟伺候啊!?有她照顾家里的一家人就行了。可想到蔡花有时候出门身边没人照顾,啥都得自己来。又想着蔡花以后可能会长时间出门,就有点心动了。

“那等开工你也去县里的时候跟丫丫商量商量!”

“哎!”蔡东林应着,转身背着箩斗又下地了。

蔡东林两口子想的事儿楚熙正在跟蔡花说,

“…找个丫鬟跟着,到哪去也有个拿包袱的。你总不能自己一边背着包袱一边给人指点如何造园子吧!?”

蔡花皱了下眉毛,她身边是要找个助理,能帮她画图纸的,还要忠心的,不能再她出图之前把她图纸给泄露了。这个活计郑墨辰就能干。至于照顾她的丫鬟,她还真没想。不过是该买个丫鬟,帮着打理生活琐事了。她自己有时候忙不过来的,总不能走到哪里带着娘!?就同意到县里买个丫鬟在身边。

等到祥瑞酒楼吃饭的时候,邰正明问到蔡花家的桑葚紫酒,

“…这酒蔡花小姐藏的可严实啊!去年就酿好的酒,都喝到京城去了,竟然还舍不得出手啊!?”笑呵呵的看着蔡花。要是能买到进贡到宫里的桑葚紫酒,那他想往外地扩个几家酒楼的事儿也更容易了。

“这不正等着邰老爷!不过酒不多,还只剩了不到二十坛,最多也就卖个十坛,剩下的要自家喝!”蔡花笑笑,手里有了银子,她就不着急卖桑葚紫酒的事儿了,因为那酒越放越醇厚。

“哈哈哈…十坛已经够了!”邰正明哈哈笑起来。蔡花没有想着把酒卖到别处,能一口气卖给他十坛就已经够义气了。毕竟那酒不多,光是刘家可就占了三十多坛子。楚熙再用个几坛子,蔡花自己家再留几坛子,也就没有了。

说好了过几天到蔡花家里拉酒,楚熙提了话茬,请邰正明帮着寻个牙侩,买几个丫鬟。

“要说买伺候的丫鬟,城西柳员外家举家搬迁,家里的下人倒是卖了不少。他们家素来礼仪周到,为人也正值,倒是能从那些被卖掉的下人中买几个。”邰正明提议。

蔡花听着撇了眼楚熙,见他微微点了下头,当即就觉得买两个人回家。

下晌的时候,邰正明就带了有名的何牙侩过来,让蔡花看买啥样的丫鬟,

“有几个都才十二三岁,刚学了规矩,只要再好好教教,跟着蔡花小姐一直出息大!还有两个年级大点的,正是伺候的人的时候,啥活计都会!有个还认字!柳员外家出来的下人,那人品都没话说!”何牙侩不亏是做牙行生意的,那嘴皮子啪叽啪叽,蔡花问一句,这边立马回了一堆。

蔡花看着,就让他带了说的那几个人来看看,五个丫鬟,三个十一二岁的,两个十五六岁的样子,都穿着棉布夹袄,梳着双丫髻,规规矩矩的站成一排。

蔡花端着茶盅抿着茶,打量几个丫鬟,问了几个人的基本情况,家里啥情况,都会啥活计的话,就看到有个样貌出挑的高个丫鬟打量了楚熙好几眼,眼里明显的闪过惊艳,就抿了嘴。最后留了一个小丫鬟绿儿,一个年级大点的叫芳红。就见打量楚熙的那个丫鬟看自己没有选上,懊恼了下,竟然不甘的瞪了眼被选上的绿儿和芳红。蔡花就挑起了眉毛。

何牙侩一看就知道不好,当即笑着说芳红和绿儿多好多好,蔡花眼光好的话,岔开了话题。

蔡花直接把两人买了死契,以后生死由她掌握,也不怕两人会背叛自己啥的。

两人当即给蔡花磕头,说誓死效忠蔡花啥啥的,跟着伺候起了蔡花的衣食起居。

十六这天秦伯把一切事宜都安排好,报备给楚熙。明儿个就是开工的吉日,吉时是在上午巳时两刻的时候。

到了次日一早,蔡花和楚熙早早的吃过饭,赶到工地现场,那些工人都已经来了,几个大师傅拿着图纸商量着,见楚熙过来,忙过来见礼。

蔡东林也蔡结实王栓子也赶了过来,像是掐着时间一样,天不亮就来了。

见时辰到了,楚熙示意秦伯开始,这边点响了鞭炮,那边恭贺声一片。一众工人就忙开了。因为要忙着打地基。才刚刚化冻,肯定要耽误不少时间。今儿个也只是打夯先走一遍,差不多要到二月底才能正式干活。

楚熙见事情都完了,剩下的由秦伯看着就成,让蔡东林几个去吃饭。

蔡花在周围看了下,清湖畔倒是有不少摊贩啥的,附近也有铺子,就没让去别的地方,而是在附近的一个小酒楼里吃了饭。

知道蔡花已经买了丫鬟,看着俩人有点不像伺候人的样子,蔡东林有些皱眉。他的意识里会伺候人的都是乡下那种干粗活的丫头。不过见俩人对蔡花很是恭敬,对他和蔡结实也恭敬的很,就没说啥。

蔡花早上吃了不少,时间还没到晌午,就不饿,喝着茶看对面的一排铺子,她想盘个铺子下来,等正式开工了,指定不少人来干活,开个卖面条的铺子,卖拉面扯面和刀削面。

“大哥!院子开工了你竟然也不等我!幸好我提前了两天赶过来,不然都赶不上了!”正吃着饭,楼梯口传来一声不满的声音,一个俊俏的公子哥直接朝着楚熙走来。

------题外话------

生了一碗绿豆芽~结果老了~长了叶子~焦都嚼不动~还苦的~现在嘴里还泛苦水~o(╯□╰)o~

皇榜告示 第116章:忙着挣银子

听到声音,蔡花几个人都回头去看。来人眉眼如画,皮肤白皙,脸上带着嚣张不羁,穿着淡紫色团花暗纹直缀,腰上缠着深紫色的玉带,两边带着玉佩荷包,披着黑色绣水纹刻丝披风,满身华贵,大步走来。

蔡花忍不住挑了下眉毛,这个人在她卖凉皮儿的时候见过,和刘文抢凉皮儿,最后刘文妥协,还说得罪了大人物。是楚熙的弟弟!?再看楚熙,两个人除了眉眼有些微的相似,气质神韵和五官,都不一样。

楚熙眸光幽闪,看了眼楚琏,抿嘴淡淡道,

“我是来办正事。”

楚琏听着眼里就闪过一抹不悦,嫌弃的看了眼小酒楼里的桌凳,看到蔡东林几个和楚熙同桌吃饭,诧异的挑起了眉毛,

“大哥!你啥时候能忍受和这些工人一块吃饭了!?”看着蔡东林几个眼里明显的嫌弃。

蔡东林就有些忐忑,坐立不安起来,拿着筷子放下,就站起来了。

“与你何干!?”楚熙神色冷淡下来,冷漠的眼神慢悠悠的看向楚琏。丝毫没有兄弟之间的亲近。

“大哥还是这么嫌弃我!只是这园子毕竟咱们楚家的,我身为楚家子孙自然有责任过问的!”楚琏身后的小厮搬来一把椅子,楚琏眼神幽深的看了眼楚熙,笑着坐下。

“如果你真想接,那就交给你。”楚熙放下手里的茶盅,挑起了眉毛。

楚琏眼里就闪过一抹懊恼,皱了下眉毛。爹把新园子的事儿交给楚熙,还言明不让他插手捣乱,他能接了!?想到这,楚琏笑起来,

“大哥说笑了!都知道我不擅长这些,又咋能接手这么大的事儿!?我只不过在京城闲的发慌,过来溜达一下!”说着看向蔡花,眸光闪了下,

“原来是你!凉皮儿开始吃还不错,不过吃着吃着那味儿就不咋地了!”他还记得敢给他呛声的小女孩,竟然把凉皮儿卖给一个县令家的都不卖给他!不过当时蔡花穿着棉布衣裳,打扮的很朴素,倒是没有现在的淡雅,像个小姐样子了。

“那是因为吃多了!”蔡花见蔡东林忐忑不安,楚熙有态度冷淡,对楚琏也不客气,直接说楚琏吃多了。

楚琏脸色一变,眯了下眼,又上下打量了眼蔡花,

“本公子记着你了!”

“你的荣幸!”蔡花点点头,手里的茶也不喝了。

楚琏被噎了下,脸色就有些黑了,一个乡下的小丫头片子,竟然大言不惭的和他说话!?

“这里不是你该来的地方,要是游玩往江南更好!爹知道你游历江南,指定也高兴的。”楚熙站起来,淡淡的抚了下衣裳,看着楚琏道。

“大哥!我就只是过来瞧瞧以后住的家是个啥样的,回去也说给爷他老人家听听,过几天就走!”楚琏皱着眉毛,不满道。

“那最好。”楚熙说着转头问蔡东林几个吃好了没!?

蔡东林忙说吃好了,跟着楚熙下了楼。

楚琏没有跟上,看着楚熙几个人的背影,眼神幽转了转。

一行人到了清湖旁,秦伯上来给楚熙行礼,汇报情况。蔡花看了下,没有不对的地方,说是和蔡东林到街上逛逛看铺子,带着蔡东林在附近看铺子。

“丫丫!咱家要开面馆!?”蔡东林想到家里做的面条,要是能开个面馆,指定好买!

“嗯!先找铺子,盘个铺子下来!咱家现在人少,要顾着家里,就得雇人打理铺子了!”蔡花说着看到前面一个关门的铺子,就到隔壁的铺子买了一盒蜜汁膏子,问了隔壁铺子情况。

“…老板年纪大了,儿子都在外地,上个月死了媳妇,这铺子就打理不下去了,现在正要盘出去呢!”店里的活计见蔡花几个穿衣打扮都好,又跟着丫鬟伺候,就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

蔡花听着就打听了铺子的老板家在哪,给了几个大钱,那伙计就叫了个小孩过来给他们带路。

转过几小巷子,到了一个院门前,能看到那家门前还挂着白灯笼。敲门进去,开门的一个中等身材的汉子,听蔡花说盘铺子,当即就喊了声爹,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出来,神色很是憔悴。说是盘铺子的,就把蔡花几个让进屋里。

“…那铺子是一辈子打拼下来的,说实话还真舍不得!你们要是盘下来,也不给你们多要银子啥的,只要好好做生意,我也就放心了!”那老头说着叹口气。

“铺子虽然不大,可靠着清湖沿儿,两间门脸,也是很不错的铺子了!我们要是买,就去铺子先看看,六百两的两家,不能少了!”开门的汉子看着蔡东林几个说着,扶着老头起来。

蔡花眸光转了下,就点了头。六百两盘个铺子的确不贵!不管楚熙家是啥身份,以后他们家搬过来住,清湖一带必定会繁华起来!升值的空间很大!想着就问了那老头可还有别的要盘铺子的人家,也是在附近的地方就行。

结果还真有两家,一家是个更小一点的铺面,一家却是个两层的四间门脸的茶楼。

蔡花看了那铺子,当天就盘了下来,铺子以前也是卖吃食的,桌椅板凳啥的也都送给了蔡花。不过用的时间长久了,蔡花并不打算使,当下又到家具铺子定了一套桌凳。

吴世初没有收钱,说是用蔡花的图纸就赚了不少钱,一套桌凳不能再收钱。蔡花也没狠让,和王柱子打了招呼,天也差不多晚了。

楚熙让他们住一晚明儿个再回家,他也要趁着机会查看蔡结实和王栓子的功课,学问。

几个人就在楚熙的院子里住下,没有见到楚琏。

之后的两天蔡花就忙着找人给铺子装修,又让何牙侩打听了,准备盘下清湖街上的两个铺子,就算她们现在没有人手去开铺子,但现在盘下来租出去,收租金也是一个营生。等到以后人手够了,再自己开起来。

手里拿的银子像流水一样淌出去,蔡东林看着就心疼了。不过蔡花干的都是正事,以后那些铺子也都是给自家挣钱的,也就没有说啥。

算着刘文的变蛋该成了,蔡花就和楚熙打了招呼要回家,楚熙也跟着回了蔡家庄。

蔡花买了丫鬟,楚熙就不再坐蔡花的马车的,而是让清晨赶了他自己的黑漆平头的马车。

孙氏和蔡东林已经把变蛋都晒到了后院,说是没成的又放进了坛子里,过两天也成了,让蔡花放心。

时间也到了二月底,蔡花又跑了一趟县里,买下了两个铺子,找了人装修,让王柱子照看着,家里就要忙着棉花育苗了。

孙氏在家寻摸着买了五十斤的棉籽,全都挑了一遍,小的扁的都挑出来不要,选颗粒饱满的装了半麻袋。

因为棉花育苗要先打岐子,这个岐子和白菜育苗的岐子还不一样,要宽五六尺,长一两丈都有,根据多少地,种多少棵棉花来定的。

蔡花打的岐子是两个,每个都有差不多两丈。

先把岐子挖出来,挖成一尺多深的土窖,再把土筛细化了,放进去一半,加上水开始和泥。

蔡东林和蔡朝阳几个长工都脱了鞋子,卷着裤腿下去踩着和泥,看着细化了,没有泥坷拉啥的,就用木锨拍平整了,再上面浇上水,让它自己阴干。

吃了晌午饭,歇了下,就拉着板车,装上扬叉(和铁锹一样的工具,只是换成了三根尖尖的大钢针),厚木板,拿着棉籽啥的就下地按棉籽。

而地里的两个岐子里的水都阴干了,上面平滑明光的一片。要按棉籽要用扬叉在上面画出格子来。蔡有志是最会侍弄棉花的,就和一个,年级大点的长工一人拿了一把扬叉先把棉花岐子里横着画上一条一条的线。

蔡东林让搬了厚木板下来,架在棉花岐子上,站在厚木板上,再竖向的画下去,正好棉花岐子上面全是小孩巴掌大小的方格子,棉籽就是要按在这个方格子的中间。

孙氏就带着几个妇女开始忙起来了,用小木盆,瓢,和烂嘴的陶盆装上棉籽,拿了蔡花用棒皮子编的团蒲,趴在棉花岐子外面按棉籽。中间够不着的就要站在厚木板上按,等一片按完了,再把厚木板往后挪。

蔡花也换了平常穿的棉布夹衫,端了半瓢棉籽上了厚木板上,拿着两个棉籽往方格子中间按。

几个妇女叽叽喳喳的说笑着,手下活计也飞快。男人们也边干活边说话,一片欢声笑语的。

因为人手多,不过一个时辰就按完了,那边蔡朝阳已经带着用铁砂网筛了一堆的细土,几个男长工就拿着铁锹往棉花岐子里撒细土。土不能太厚,厚了棉籽出苗出不来。又不能太薄了,太薄盖不住棉籽。

撒完了细土,蔡东林就带了几个人扛着一捆捆的荆条过来。那荆条都是长的,两根并成一根更长,斜着插在棉花岐子上,在荆条上盖草帘子保温,不然棉花苗出不来,就算出苗也会夜里冻死。

拾掇了回家,蔡花给众人发了工钱,回头商量孙氏和蔡东林,

“…咱们家要是开面馆,那就得雇人去打理,这做面条的人也要雇。爹娘看是在村子里签几个长工,还是在外面买!?”蔡花觉得签了村子里的人也要挑好了再签,人品要好,最好没有那些牵扯的亲戚啥的。因为谁家都有糟心亲戚,自己的人品再好,不能保证被身边的亲戚钻空子。

“外面买的人不放心,不过村子里的人…”孙氏总觉得都是一个村子的,要是买了人家当仆人,乡里乡亲总有些不好!

“那就从外面买吧!不过村里的也问问,看有谁愿意,符合条件就要!”蔡花点头,不过还是给了村子里人机会。

话一放出来,要帮着蔡花家在县里的铺子干活,就有不少人过来问情况。听说是要卖给蔡花家的,就有退却的,不过却还是有不少表示愿意去干的。因为蔡花开出的条件很是喜人。打杂的伙计一个月一两银子,厨房里干活做面条的一个月是五两银子,每个月还能分一份铺子里的分红。

大力娘告诉蔡花,王家婶子厨艺挺好,条件也合适,让蔡花问问王家婶子愿不愿意。她男人死了三四年了,她就自己拉扯了儿子长大,家里地里一把抓,性子更是在村子里数得着的泼辣厉害,所以才没人敢欺负她们娘俩。

王家婶子家的大坤,今年也十二岁了,在家里也是半个劳力,人老实的很,手脚也麻利。而且王家婶子娘家就还剩一个堂兄,也早断亲了,这边也只有一个大姑子,不过是逢年过节才来往一下。

蔡花次一天就叫了王家婶子,直接开门见山的问她,

“婶子可愿意到铺子里干活!?那工钱也都说了,婶子要是愿意,大坤哥也算一个,能跟着识字,也长见识!”

王家婶子其实也正在犹豫这件事儿,听蔡花主动问起,倒是更拿不定主意了,

“这个…我回家再想想,商量商量!?”完全没有了平日的爽利。

“好!”蔡花笑着点头,走的时候给了她一包点心拿回家给王大坤吃。

只是蔡花一直等了两天,和孙氏都把孵小鸡的鸡蛋挑好,在老院炕上孵上了,变蛋也都整理好,装筐,也没见王家婶子回个话儿。蔡花就不抱希望了,说是人从外面买,正好明儿个给刘文送变蛋的时候,问问把人买回来就是了。

拾掇好,次日装了车,郑墨辰和蔡东林赶着,蔡花和楚熙一块到县里给刘文送变蛋,问了买人的事儿。

刘文想着就打算说自己家的下人可以送蔡花几个,又忙住了嘴。他家里的下人自然是忠诚刘家的,送给蔡花她自然不放心的,还会以为他有啥心思!就说让蔡花在县里住一晚,跟她挑几个好的。

蔡东林就先回了蔡家庄,蔡花和楚熙就上了工地。

秦伯现在是监工,天天在工地上跑,清湖旁边临时搭建了几间房子,看到楚熙和蔡花过来,忙把人请进了屋,端了茶点,汇报工作进度,

“…正院和清湖旁边的几个院子已经打完夯了,等外围打完夯,立了外墙,里面就开始正式启动工程了!”

蔡花喝了杯茶,就拿着图纸到工地上去看。只是她走了大半个时辰都没有走完,就累的不想动了。

秦伯身后跟着两个跑腿的小厮一直拿着方凳,见秦伯摆手,忙搬了方凳过来,让蔡花和楚熙坐下歇息。

绿儿拿了帕子上去给蔡花擦汗,蔡花伸手接了帕子自己擦了额头上的密汗,想着天热起来她要做个帽子带着才行。不然这工地转悠一圈下来,就能出一身的汗。

蔡花想起现代的那些工程监理的工资甚至比设计师的都还高,她没当过监理还觉得诧异,现在觉得那是付出多少得多少回报!因为工程监理不仅要监督工人做工,还要负责材料的进货,工程质量啥的,确实不容易!

晌午他们在祥瑞酒楼吃的饭,因为拿了桑葚紫酒过来,邰正明留他们吃饭。晚上饭就蔡花带着清晨和芳红绿儿几个在厨房做的。四菜一汤,是她和楚熙吃的,又炒了几个菜是清晨和秦伯芳红他们吃的。

他们这边饭还没吃完,刘文就带了两个牙侩过来,说是人是找到了,还要看蔡花满意不满意,

“…我明儿个要进京,怕赶不及就把人给你带来了。”他要进京送寿礼,还要办点事儿。

蔡花看着三个妇女,都穿着棉布衫,打扮的干净利落,两个掌柜也都是能干精明的样子,当下问了话,就挑了两个妇女,一个掌柜。账房暂时由她代着。

给了银子,拿了卖身契,刘文说是几个人都事先在官府备案,把蔡花没买的两个备案直接撕掉,笑看着蔡花,

“你要带啥东西回来不!?京城的东西比咱们兆安县的可都精致!路上也能买不少咱们这边没有的东西!”说着扫了眼楚熙。

“不用了!”蔡花想了下,还真没有想要买的东西,就送刘文和两个牙侩出了门。

楚熙让清晨给三个人安排了住处,送了饭菜。

蔡花就拿着三个人的卖身契又看了眼,才收起来。两个妇女是厨娘,那掌柜也算是干过的老手,身价都不便宜。这三个人,一下子就去了她二十多两银子。还是看在刘文的面子上。

人买来了,面馆也简单的装修好了,厨房里的灶台是蔡东林砌的。吴世初知道蔡花要开面馆急着用,也早早的把打好的桌凳都送来,按照蔡花的要求没有上黑漆或红漆,而是打磨的光光的,保留了木材的原色,放在面馆里看着都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等这边拾掇好,蔡花回家商量开张的吉日,家里的小麦只卖了一半,剩下的蔡花让全部留着磨了白面用在面馆里。

等蔡花一到家,就听孙氏说,蔡花不在家的两天里,王家婶子来了几趟,说是愿意到面馆去干,不过要家里的地卖了,或者佃出去。只是厨娘买了两个,就是缺一个打杂的,外面要一个伙计。问了王家婶子,说是把地佃出去,愿意到面馆去干。

蔡花就和王家婶子娘俩签了三年的契约长工。

一家人合计着尽快开张,把日子定在了三月初九。离着现在也不过三天了,就忙着准备锅碗瓢盆啥的,面馆里的东西用具也都要置办好,还要教给两个厨娘做拉面扯面刀削面的。

“咱面馆开了,没人去吃咋办!?”蔡东林就担心。因为投进了不少本钱,又是头一回开店,就怕出个状况。

“不会的!工地上那多人都是要吃饭的,咱们买的面实惠,分量大,他们自然会过来吃的!”蔡花把郑墨辰列的单子拿过来看有漏掉啥东西的没。

“那价钱咋定!?咱这拉面扯面都是费料的!那刀削面还要刀工好,更是费料的东西,定的太低了,咱们指定吃亏!”孙氏说完就想到蔡花做生意不肯吃亏也不会吃亏的性子,顿时又不担心了。

“一碗馄炖多少文钱!?”蔡花就问蔡结实和王栓子。

“小碗的十文钱,大碗的二十文钱!”两人记性都好,又是在县里吃过不止一次,都清楚价钱。

“那咱们家的面全部都买三十文!里面要么加荷包蛋,要么加卤肉,一份也不贵了!把分量做大点!”蔡花这边说着,让郑墨辰也都记上。

加上卤肉和荷包蛋,那三十文钱一份就不贵了,而且面馆里用的碗都是大海碗,连面带汤,那分量可是绝对不少的。

“家里的猪年前没有卖,咱们也不卖了!杀了供应面馆里去!卤牛肉得买,猪肉就用自家的!”

又商量了要买啥,让郑墨辰都记在单子上,次一天,把钥匙交给大力娘,帮着照看家里的鸡和猪,一家人都到县里的铺子,带着王家婶子和王大坤一块。

两个厨娘和齐掌柜已经搬进了面馆后面的一排屋子里。铺子前面是吃饭的,再往后就是一个小房间。小房间前面被按了柜台,收钱,上面都要从柜台旁边的走道过。小房间后面就是厨房,出了厨房一个小天井,对面一排的屋子,有五六间,因为比较挤,就是光线不太好。

楚熙和清晨回了家,蔡花一家就忙活着采买置办东西,一直忙活到晚上才把要用的东西都准备齐全了,当天晚上就在面馆里吃了饭,晌午和的面醒好,孙氏做的拉面。

齐掌柜几个开始还疑惑蔡花家大张旗鼓的开面馆,那附近也有不少面馆,只怕也赚不了多少钱。等到了晚上拉面进嘴,那神色立马就不一样了。原来东家的有密招儿,卖的面条根本就不是扑通的面条!几个人对视,都觉得心里充满了希望。也相信了这几天打听来的消息,他们家小姐是个会钻营稀罕物件儿的妙人!

吃了饭,楚熙来接蔡花几个到家里住,孙氏和蔡东林都没去,直接住在了面馆里,后面一排五间屋子,两个厨娘一间,齐掌柜占了一间,王家婶子一间,王大坤一间,正好还剩下一间,两口子就住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