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姐呆了片刻,看着李小幺低声问道:“这冒认皇亲,罪重不重?”李小幺没有直接答她的话,只温声说道:“等会儿你出趟城,去庄子里看看,这张兴旺在城里这幅嘴脸,在庄子里还不知道做过什么事,说过什么话,还有其它几家,万一有样学样……冒认皇亲本是杀头的重罪,既是姜顺才递送过去的,死罪许是可免,不过枷几日,流徙几千里吧。”张大姐听的脸色苍白,含糊的嘀咕道:“这点事就流徙……”

李小幺目光冷冷的看着她道:“今天能仗势强抢人家的铺子,明天就能抢人杀人,这会儿不杀一儆百,难道等败坏到不可收拾,累得大家死无葬身之地再后悔?回头我让顺才也去趟庄子,张兴旺的事,要一一跟大家说个清清楚楚,我李小幺是护短,可若有人仗着这个胡作非为,是欺负我傻呢还是瞎了聋了?张兴旺是初犯,就放他一马,给他留条活路,若再有这样的事,我能带他出生天,也能灭他满门!”

张大姐机灵灵打了个寒噤,急忙站起来连声答应,李小幺也不让她再坐下,沉着脸吩咐道:“赶紧去吧,带上铁木和他媳妇,那是张氏一族,你一个出嫁之人,管起来名不正言不顺,往后张家还是交给铁木约束着更合适些,你若不放心,就站在旁边看着些好了。”张大姐脸色变了变,一句话没敢多说,答应一声,告辞出去了。

李小幺闷气的坐着,慢腾腾喝了杯茶,才站起来回去了。

没多大会儿,姜顺才将张兴旺几人送到开平府衙门,重又回到半亩园领罪,在花厅门口直跪了小半个时辰,李小幺从垂花门出来,姜顺才在檐廊下跪在浑身冰冷,得了吩咐,双手撑着地起来,进到温暖如春的花厅,只如两重天般。

李小幺端坐在榻上,旁边只有紫藤侍立,李小幺看着姜顺才直截了当的问道:“你是要成心拿他作伐?”

“不敢瞒五爷,是!”姜顺才刚才听了紫藤的传话,就猜到五爷必是明了了他的小心思,这会儿半分不敢隐瞒,问一答十:“张兴旺小舅子想强买那家铺子,这事前天小的就知道了,其实是张兴旺和他小舅子合买的,因城外庄子里这一阵子热闹的太过了,光鞭炮放了十几天,小的担心惹出大事,就想着借张兴旺和他小舅子强买铺子这事给大家伙打个警醒儿,原本想着当街抽一顿鞭子,事后再给事主陪礼、陪点钱就过去了……是小的想左了,求五爷罚。”

“他犯了国法,岂是一顿鞭子就能了了的事?今天若不把他送进开平府衙门,保不准明天御史弹劾的折子就递进宫里了,你若想杀鸡骇猴,前天就该拿了人,叫上张铁木,到庄子里当众抽一顿鞭子,何至到今天这般不可收拾?”李小幺语调平缓,话却不客气,姜顺才连连磕头不已,李小幺叹了口气,抬了抬手道:“起来吧,你这是小错,不过是思虑不周全,也不能全怪你,这律法官道的,你也是不懂,往后多用心学着,你虽说不入官场,可既跟了我,也就进了这一处,明儿我寻个合适的刑名老吏,你跟着好好学一学。”

姜顺才暗暗松了口气,忙磕头答应了站起来,李小幺又交待了几句,就打发他出去了。

傍晚,李小幺和李宗梁、李宗贵一处吃了饭,说了张兴旺的事,李宗梁叹了口气,没多说话,李宗贵看着李小幺笑道:“明儿我去寻趟铁木,跟他说说这事,他们张氏族里要是不好好管着,净出这样招事惹祸的主儿,往后有抄家灭族的时候!”李小幺笑应了,李宗梁又问了几句吕丰,李宗贵笑道:“他能有什么事儿!这几天天天泡在绿翠院发呆,你看看他,发呆也得到花丛中呆着。”几个人吃了饭说笑了几句才各自回去。

李小幺刚回到半亩园没多大会儿,张嬷嬷急奔进来,也顾不得让小丫头通报,掀帘子直冲进屋低声叫道:“姑娘,王爷来了!进来了!”李小幺歪在炕上,只穿了一身轻薄短衣,忙跳起来,紫藤已经胡乱拎了件长衣过来给李小幺披上,淡月取了条裙子过来,李小幺穿戴停当,掀帘子出来,苏子诚穿着件银蓝斗篷,已经沿着抄手游廊到了正屋门口。

紫藤掀起帘子,张嬷嬷跟在后面低低的嘀咕道:“爷,这不合规矩。”苏子诚转身看了眼张嬷嬷,好整以暇的笑道:“规矩?什么规矩?爷的规矩,还是你们姑娘的规矩?”张嬷嬷往后退了半步,不敢再多说,李小幺笑接道:“成亲前哪有你这样跑到人家屋里的?你从哪儿过来的?用过饭没有?”

“嗯,这几天一直在大哥那里忙,刚和大哥一起喝了几杯酒过来。”苏子诚脱了斗篷,坐在炕上笑道,海棠沏了茶上来,李小幺闻了闻笑道:“你身上有酒气,让海棠做碗醒酒汤给你?”

“不用,不过陪大哥喝了两三杯,父亲身子越来越不好,大哥打算年前理好六部,过了年就好专心考较各州府地方官吏。”苏子诚转身四下寻了只旧靠垫顺手放到自己背后,挪了挪坐舒服了,从李小幺手里接过杯子,喝了两口茶笑道:“总算定下来了,大哥准备让水砡接管户部,户部赵尚书已经七十几岁了,一年有半年病着,耳朵又不好使,大哥早就想让他致仕在京休养了,水岩去兵部任右侍郎,郭敏锐实补礼部尚书,他代管礼部五六年,这是顺理成章的事,除了这些,还调了十来位四五品堂官,对了。”

苏子诚微微直起身子,看着李小幺问道:“你让人往开平府送了几个冒认官亲、当场打砸的?”

“嗯,”李小幺烦恼的皱了皱眉头,将张兴旺的事简单说了,苏子诚往李小幺身边挪了挪,伸手握住她的手笑道:“不是大事,你别往心里去,我今天跟大哥说了,笔架山上那些人,是我带到开平府,庄子也是我的庄子,那是我梁王府门下。”

李小幺意外的看着苏子诚,苏子诚握着李小幺的手笑道:“大哥说,我认不认到门下他不管,反正之前是你管着,之且也是你管着,有你在就没大事。”

第三百一三章 大事小情

李小幺暗暗松了口气笑道:“是我的门下自然也是你梁王府门下,这有什么分别?”苏子诚听的眉飞色舞:“就是这话,你和我有什么分别?往后你尽管放宽心,象今天这样的小事,当街抽过了鞭子,还让人送到府衙,你也小心的太过了,这样的小事,不过拉回来一顿鞭子就够了。”李小幺看着苏子诚,只笑却没应和他的话。

“还有件事,我的意思,让安在海进吏部先做个堂官,昨天让安在海进来见了,他竟执意要到梁地做个州县官,说这也是你的意思,你看,俞远山在淮南路,你又打算把唐公孙放到鹿港修码头去,就是不放到鹿港,他那迂腐脾气也办不了什么事,钱谦是个清廉能吏,擅细务,性子却有些苛厉古怪,守牧一方最佳,若放在中枢,也只好去御史台,倒可惜了,我和大哥商量过了,打算把他先放到商州做一任知州,任满后调任京西布政使,往后与吴地、南越开战,京西路是咱们筹粮筹银的重地,有他这个清官守着,就算多抽些粮银,也不至于出什么事。安在海为人精明,圆滑懂变通,最适宜放在六部,小幺,你门下诸人不宜都放到地方去,地方要和中枢相互照应通连才最佳。”

李小幺仰头看着苏子诚,被他说的心里酸酸软软的,半晌才低声问道:“你替我打算这些做什么?”

“我不替你打算还替谁打算?你跟大嫂不一样,大嫂后面有尉老丞相、有整个尉氏家族,尉氏族里多的是人才,你大哥他们几个都是老实人,就魏水生还不错,可惜他又姓魏,俞远山几个人我都让人查过了,除了安在海,都是科举出身的读书人,家族都极弱,安在海虽说巨富,可从他祖父起才脱了商籍,到他这一代才勉强能科举,他这一代男丁不多,除了他,也没个能成才的了,这些人依附与你,后面的家族自然也只能依附与你,往后这些能是李家的助力,要用些心,好好安置才行。”苏子诚抬手轻轻卷着李小幺散下来的一缕头发笑道。

李小幺往苏子诚身边挪了挪,抬头笑道:“开平府这边有水家,放不放安在海还不是一样?倒不如让他到地方好好做点事,再说,地方勾连中枢,也是犯忌的事。”苏子诚听的怔了怔,失笑起来:“你怎么想这么多?大哥怎么会忌讳咱们?”

“不是怕你大哥忌讳,是不该这样,你想想,若咱们这样,别人家也有样学样,不乱了套了?你大哥不忌讳,咱们也得替他着想,让他好做才行。”李小幺转了个方向笑道,苏子诚赞同的点头道:“这是你想的周到,倒是这个理儿,行,那就依你,春节前后梁先生从南越回来,让他入吏部做个左侍郎。”

李小幺一边笑一边摇头,苏子诚忙辩解道:“梁先生长谋略短实务,做地方不合适,再说,大哥也极欣赏他,说他虑事周到稳妥,我这是因才而用。”

“你自然处处因人而用,海棠今天熬了莲子茶,你尝尝?”李小幺笑着岔开了话,苏子诚忙点头应了,李小幺扬声吩咐海棠送莲子茶进来,苏子诚吃了莲子茶,又和李小幺说了一会儿闲话,外面夜色深浓,才被李小幺催着回去了。

皇上的身子一天比一天不好,苏子诚和李小幺成亲的日子匆匆定在了腊月二十四,原本要五个月才能走完的礼仪匆匆集中到这不到两个月里头,苏子诚谦意之余又欣喜无比,这成亲,自然是越早越好。

忙碌中进了腊月,开平府已经是天寒地冻,张嬷嬷披着厚厚的斗篷进了垂花门,在正屋厚厚的棉帘前将手炉递给跟着的小丫头,理了理衣服,扬声禀报了,帘子从里面掀起,一股温暖扑面而来,张嬷嬷忙进了屋,去了斗篷,见李小幺只穿了件薄丝袄,歪在炕上看着本厚厚的帐册子,也不抬头,只挥着手里细细的毛笔示意道:“嬷嬷先坐,喝杯茶驱驱寒气,我一会儿就好。”

张嬷嬷忙笑着应了,轻手轻脚的在炕沿上侧身坐了,接过淡月递过的茶,一边安静的慢慢抿着,一边看着专注的看着帐册的李小幺,她侍候先孝慈后时,孝慈后刚生了第二个孩子,她头一趟见孝慈后,也是腊月里,孝慈后也是这么穿着件半旧的丝绵小袄,半歪在炕上批折子……都说媳妇踩婆婆脚后跟,若论起来,还真是姑娘最象孝慈后……

“好了。”李小幺合上帐册子,紫藤忙上前取走收好,李小幺净了手,转头看着张嬷嬷笑道:“看的怎么样?”

“都好!”张嬷嬷忙收拢了思绪笑道:“织坊地方大,虽说占了几处做家俱,倒一点也不妨碍织工干活,那几处原本是打算做织房用的,房子高大宽敞,都有火墙,一进屋就跟春秋天一样,一点也不耽误干活,那些梁地急赶过来的木匠,手艺半分不差,木头也足够,今天我过去,正巧碰上元丰会馆的钱大管事,过去看织物的,还问顺才木头够不够,若不够,他们库里还有几根上好的黄花梨,东西够、人手够,来得及!东西做的不错,虽说半分雕刻花也没有,也件件大气耐看,朝晖院屋子正气宽大,倒正好适合摆简单大气的家俱……”张嬷嬷细细说着各色嫁妆,只说了小半个时辰。

李小幺耐心听着,不管什么时候出嫁,都是这些琐碎的东西和规矩,张嬷嬷说完了嫁妆的事,笑着转了话题:“听说宁安侯郭侯爷嫡长子,郭家三爷要和尉家姑娘结亲了。”

“宁安侯?和尉家哪位姑娘?”李小幺微微有些意外,张嬷嬷忙笑道:“结的是尉家十二姑娘,太子妃嫡亲的堂妹,今年十七岁,和郭三爷同年,听说姑娘脾气性格都好,生的也好。”李小幺微微蹙了蹙眉头,看着张嬷嬷问道:“郭家大爷、二爷,四爷,我都遇上过,就是这位三爷没机会见识一二,这宁安侯不声不响的倒安份。”

“姑娘说的极是,郭家三位侯爷,就数这个老二最本份老实,风评口碑都好,从前也领过一两回差使,后来说身子不好辞了,宁安侯夫人宁氏,也是个本份人,我从前见过几回,人温温厚厚的,说话慢声细语,这位三爷,性子极似其父,在国子监读书用功也本份,就是书读的很一般,不过这也不打紧,他是侯府嫡长,往后在袭爵的,又不用下场科考。”张嬷嬷笑应道,李小幺点头笑道:“那倒是,这样的人家,本份不惹事就是成才了,你从哪里听到的这话?”

“我有一个自小的姐妹入了官媒行,如今也是戴盖头披紫背子的上等官媒了,专一跑官亲宫院这些上上等人家,这一门亲事,两个媒人,她是之一,我刚回来的路上,正好路过她家,就进去说了一会儿话,倒还有件事,她影影绰绰的说了几句,说是宁意侯夫人随氏跟她打听咱们家四爷,人长得如何,脾气如何,识不识字,跟姑娘隔了几房,都是这样的话。”张嬷嬷看着李小幺,压低了声音说道,李小幺眼睛都要睁大了:“随夫人问这个?……”

“我跟那个姐妹说了,若再有这样的信儿,让人过来给我捎个话,这事关着咱们家,她一口答应了,郭氏是大族,除了这三家侯府,远的近的嫡支分支多的很,有的是年貌相当的姑娘。”张嬷嬷看着李小幺提醒道,李小幺重重呼了口气,烦恼的看着张嬷嬷低声道:“不瞒嬷嬷,我可不想和郭家攀亲,再说,这娶媳妇是一辈子的事,总得贵子哥自己看中了才行,嗯,你让人捎个话,让二嫂明天赶早过来一趟,贵子哥年纪也不小了,赶紧寻门合适的亲事定下来,定了亲也就安生了。”

张嬷嬷忙答应了又劝道:“姑娘也别为这几句话着急,就是托了人上门探话,不过花心思寻个合适的缘由回了就是,不过也是,早点给四爷定门亲事,连这些口舌也省了。”

第二天一早,水莲就赶到了半亩园,李小幺也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将张嬷嬷昨天听到的闲话说了:“……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再说贵子哥年纪也不小了,你在这开平府长大,认识的姑娘多,想一想有没有合适的,赶紧把贵子哥的亲事定下来算了。”

水莲忙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姑娘嫁进梁王府,咱们家如今就不比从前,没有郭家打这个主意,还有赵家、钱家、孙家、李家,倒是咱们先动手寻门合适的亲事定下来最好,现有几个,说给姑娘听听,看看门第家庭合不合适,桐姐姐大嫂娘家二叔有个嫡出的九姑娘,我见过几回,年纪相貌脾气都不错,就是家里穷些,还有……”

李小幺一边凝神听着,一边不停的问这问那,两人直商量了一个多时辰。

第三百十四章 各有心思

明婉将张大姐和孙大娘子送到二门,亲自打起帘子送两人上了车,看着车子出了大门,才从婆子手里接过手炉抱着回去。

孙大娘子来回挪了挪,脚挨着熏炉坐好,转头看着张大姐抱怨道:“你看看她,听说咱们要从自己嫁妆里给她凑家生,她一句话也没有!好歹推辞推辞吧?怎么跟咱们个个都欠着她一样!”

“行了,你站到她那地步儿想想,家财丢尽,娘死了,弟弟死了……唉,一个爹吧,活着非当自己死了,那些亲戚不能帮她,还一个个死命把她往泥地里拽,跟小五又处成那样,这嫁妆,不管谁给的,往后都是女人在婆家的依靠,她嫁过去,若连家俱都不齐全,一来没脸,二来,那少的东西,往后谁补给她?当然是这会儿能多一件是一件,你拿出来多少,张嬷嬷那里现补多少银子给你,只有多的,没有少的,有啥好抱怨的?得了便宜就别那些话!”张大姐不客气的点着孙大娘子说道。

孙大娘子一边笑一边解释道:“不是这个,不是钱不钱的事,我就是不喜欢她那个样子,往年咱们在山上那会儿,能吃口饱饭就不错了,她沏个茶,还非要让人到后山上那眼泉里取水,说什么那个水才轻浮甘甜,这水就是水,还能吃出什么轻浮甘甜?她真是本事,再说了,都什么时候了?还那些穷讲究?你看她待咱们,打心眼里让人觉得居高临下,那笑啊那客气啊,都是要显得她读过书,是官家,是上等人,好象多高贵!当别人是傻子?她瞧不上我,我还瞧不上她呢!哪咱们五爷,那才是真正的高贵,也没象她这样摆这么大谱!”

“行啦!”张大姐不耐烦的拍了孙大娘子一下:“这话跟我抱怨抱怨就行了,外头千万不能说出去,听到没?小五如今不比从前,从前她也是个狠角儿,你看看张兴旺……唉,这大冬天的刺配到极北之地,只盼他一家子命好,再怎么说,她也是小五嫡亲的嫂子,小五就算不看她,也得看着大爷的面子呢,你不喜欢她就少来往,少说话,可见了面,你就得好好敬着她!她能做初一,咱们不能做十五,听到没有?!”

“我知道,我也不看她,我看五爷和大爷的面子呢,还有姐夫和姐姐,我跟她计较什么?就是跟大姐抱怨两句,省得憋着了。”孙大娘子忙笑着说道,张大姐半松口气半叹着气道:“这人吧,真不能太把自己当回事,她是,咱们也是,你回去再交待交待铁木,庄子里那些人得好好拘紧了,谁敢犯了事,千万别等姜顺才知道动了手,到了姜顺才那里,也就到了小五那里,小五的脾气……搁她面前可犯不得错。”

张大姐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声音微微有些发紧,孙大娘子急忙点着头,看着张大姐,迟疑了下,低低的说道:“铁木那天说……说五爷让姜顺才看着庄子里诸人行径,说……保不准还看着咱们……”张大姐身子微微僵了僵,叹着气慢慢点了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往后,咱们守着本份,安安份份过日子,从前咱们不就盼着不受欺负,能安安生生过日子?现在这日子不都有了?咱不欺负人家,也没人敢欺负咱,挣了钱不怕遭人掂记,孩子有了出息不怕出不了头,这日子就该知足了。”

“大姐说的是,我也是这么想的,从前在山上,我就想啥时候能睡个安稳觉,能踏踏实实到城里随便逛逛,不怕官兵剿山……如今都有了。”孙大娘子提到剿山,下意识的打了个寒噤,那一场雨中,东笔架山血流成河……孙大娘子下意识的往张大姐身边靠了靠低声道:“大姐,这大半年,那个梦,我就做过一两回,铁木说我心安了,就不会再做那梦了,我不想大富大贵,就是不想再做那样的梦,真吓人!”

张大姐伸手抱了抱孙大娘子低声道:“姐知道,姐也是这么想的,人哪,得知足,咱不管别人,咱们知足。”

连着几天,李小幺和水莲将开平府年纪相当的姑娘筛了一遍,挑了几家合适的姑娘出来,费尽心机寻了合适的机会让李宗贵偷偷看了,又探了人粗姑娘的意思,来回无数趟,费尽周折,总算定下了兵部堂官宋中玉家三姑娘宋怀草,下了草帖子、细帖子,再往后的礼数就等年后再说了。

了了这事,转眼李宗梁的亲事就逼近了,腊月中,范大娘子除了孝,李小幺让人备了车,往明婉家看望范大娘子。

明婉和母亲、范大娘子和沈婆子恭敬的迎在二门里,李小幺下了车,忙笑着先和沈婆子及明婉母亲见礼道:“这么冷的天,阿婆怎么出来的?吴大嫂子身子不好,下回再这样客气,我就不敢来了。”一边说笑着,一边和明婉、范大娘子见了礼,寒风中也不和众人多客套,明婉在前,一径引着李小幺进了正院堂上。

李小幺先扶着沈婆子在正面炕上坐了,又让着吴大嫂子坐到沈婆子旁边,和范大娘子一左一右坐到对面,明婉忙着沏茶上点心,立在炕前侍候着。李小幺先细细问了吴大嫂子身子如何了,大夫多久过来一趟,药吃的怎样了,又问了明经功课如何,家长里短的说了好大一会儿,才转头扫了眼满身畏缩拘谨端坐在旁边的范大娘子,移过目光,看着沈婆子笑道:“阿婆气色倒还好,这几天冷的厉害,阿婆的病犯过没有?”

“没再犯过,我吃得好睡得好,气色哪能不好?”沈婆子笑答道,范大娘子怔神的看着两人熟谂的说话,李小幺转头看着她笑道:“阿婆和我还有大哥他们,在太平府时就认识,那时我们住在一个院子里,还是隔壁住着,我和大哥他们的衣服鞋袜都是阿婆做的,阿婆孤身一人,后来我就让人把阿婆接到开平府养老了。”

“从没听婆婆说过。”范大娘子拘谨而突兀的答了一句,李小幺看着她,脸上带着笑,声音温和的解释道:“阿婆到开平府时,你正好不在府里,后来你去庵里清修,阿婆不放心你,非要过去陪着,我就让人在山下赁了间院子,遣了几个妥当人跟过去侍候,阿婆是上了年纪的人,身子又不好,受不得庵里的清苦。”一听提到庵里,范大娘子脸色微变,下意识的往后缩了缩肩膀,李小幺盯着她脸上隐隐的厌憎和丝丝惧色,不动声色的笑道:“是我不让阿婆告诉你的,那个时候,你乍逢大变,我也不知道你心结解了没有,怕你存了心病,若听说是从前我和大哥的旧识,阿婆的话,怕你听不进去,有时候,陌生人的话,听起来更顺耳些,反正这也不是大事,等你回来再说也一样。”

范大娘子脸色微微有些发白,垂着头低低道:“从前是我的不是。”

“也算不上什么大不是,你见识有限,识人不明,又在心里存了些要强的念头,被人蒙蔽罢了,在庵里这些日子,日日抄经,必有大进益,往后有大哥教导着,也生不出什么大的不是来。”李小幺笑盈盈道,吴大嫂子满脸笑容,只让着沈婆子吃点心,明婉专心的沏了碗茶给李小幺送上来,沈婆子看着范大娘子笑道:“姑娘放心,大娘子经一事长一智,往后嫁了人,不过本本份份的守着丈夫孩子过日子,这女人,守好丈夫孩子最要紧,旁的都是锦上添花,有也可,没有也可,再说大娘子是个有福气的,嫁了这样的人家,大爷有情有义,是个极难得的,姑娘又这样大事小情顾念着家里,外面的事,半分不用大娘子担心,不过就是守着后院一亩三分地,安安心心过日子,大娘子,这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大福气呢。”

范大娘子胆怯的飞快扫了李小幺一眼,急忙垂头答应道:“婆婆说的是,我都记下了。”李小幺暗暗叹了口气,转头看着沈婆子笑道:“这趟来,最要紧的是问问阿婆,大哥成亲后,我接你到梁王府养老好不好?”吴大嫂子飞快的扫了范大娘子一眼,范大娘子怔怔的看着李小幺,又看看沈婆子,沈婆子眼角瞄了瞄范大娘子,正笑着要说话,吴大嫂子抢过话头道:“就怕婆婆舍不得大娘子?这大半年,婆婆天天跟大娘子一处,时时教导,还不跟自己个的亲闺女一样?”

“可不是,他们兄妹几个,我看着真就跟自己家人一样。”沈婆子拍手笑应道,范大娘子看了看吴大嫂子,越过沈婆子,迟疑而胆怯的看着李小幺,低低的说道:“要不……婆婆跟我……和我一处养老。”

“看看,大姐姐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大姐姐心里,婆婆就跟大姐姐嫡亲的婆母、母亲一样!再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是大姐姐的大福气,大姐姐,往后你这个媳妇儿可要好好孝敬婆婆!大姐姐说是不是?”明婉看着含含糊糊吐了句话,粘粘乎乎坐着不动,不知道在想什么的范大娘子,有些急了,忙上前重重推了推范大娘子,露骨的暗示道,范大娘子还在不停的瞄着垂着眼皮、端着杯子抿着茶的李小幺,一多半是被明婉推着,一小半是自己总算反应了过来,从炕上下来,端正的站在炕上,跪倒冲沈婆子磕了个头道:“往后婆婆就做我的母亲,我和大爷给婆婆养老送终。”

第三百十五章 嫁妆

“这可不敢当!老婆子哪有这个福气!”沈婆子急忙下炕去扶范大娘子,吴大嫂子上前扶着沈婆子笑道:“婆婆担得起!担得起!有您这样的长辈,是我们大娘子的福气,大福气呢!”

“吴大嫂子说的是,阿婆担得起,有您这样的长辈,是我和大哥他们,还有范姐姐的大福气,这也是范姐姐一片心,阿婆觉得哪儿好,就到哪儿住着,到哪儿都是长辈。”李小幺一边示意明婉扶起范大娘子,一边看着沈婆子笑道,沈婆子笑起来,一边笑一边爽快道:“我也不跟姑娘扭捏客气,王府里规矩重,阿婆性子散漫惯了,就跟着大娘子帮衬帮衬过日子吧,只要大娘子不嫌老婆子拖累啰嗦!”

“求不得呢。”范大娘子这会儿总算跟了上来,明婉暗暗舒了口气,看了母亲一眼,笑盈盈的撤下李小幺面前的杯子,重又沏了新茶上来,李小幺也不再多提这话,和吴大嫂子、沈婆子说了一会儿闲话,就告辞回去了。

吴大嫂子等人将李小幺送出大门,又和范大娘子、明婉一处,坚持将沈婆子送回住处,侍候她歇下,看着小丫头轻轻捶着腿,沈婆子似睡非睡闭上了眼睛,才轻手轻脚退出来,吴大嫂子将范大娘子拉出院子,寻了个背风的亭子站了,拉着她低声道:“大姑娘,别怪嫂子多事多话,往后可别犯那倔脾气了,别说李家,就是这个家,张家,城外那个庄子,连搭上魏家,哪一处不看着五爷?前头我说你,你那时候……算了,咱不提这个,你看看,如今她嫁进了梁王府,个顶个的一个亲王妃,往后啊,你就拿她当天当祖宗敬着都不算过,可千万别犯傻,你看看张兴旺一家,一件事做失了手,就发配了,这辈子也别想回来了……”

范大娘子心里五味俱全的听着吴大嫂子的絮叨,吴大嫂子替她紧了紧斗篷继续道:“大爷有情有义,这是你的福气,可大爷……到底是男人,这情义能有多少?”范大娘子一股子酸涩冲上眼眶,眼泪夺眶而出,从送她到了那冷得刺骨的山上,他一趟也没去看过她,连片纸、连句话也没捎带过……沈婆婆还是她们安置过来的,捎句话多便当……吴大嫂子忙拍着范大娘子安慰道:“都过去了!别哭,这寒天冻地的,看哭出病来,看我这不会说话的,别哭别哭,你也是有大福气的,我也不多说,你只记着,那沈婆子,是五爷放你身边帮衬你,也是看着你的,你得打心眼里把她当嫡亲的婆婆孝敬着,比嫡亲的婆婆还要孝、还要敬、这要顺着,听到没有?处了这些日子,我能看出来,沈婆子是个良善人,你只要打心眼里对她好,她必定对你好,替你说话,她说话比谁都管用,你这趟能顺顺当当下山,保不准就是她替你说了话,你好好孝敬着她,等过些年,她老了,不中用了,你也该子女成群,也就稳住了步,五爷这一步,还真是实打实的替你着想,你细想想就明白了。”

“嗯,”范大娘子拭干了眼泪,看着吴大嫂子,微微曲了曲膝谢道:“大嫂子待我一片真心,从前都是我不懂事,大嫂子别跟我一般见识,大嫂子的话,我都记下了,从今天起,我就把婆婆当嫡亲的婆婆孝敬着,大嫂子放心,往后我有什么做的不到的,大嫂子多指点我。”

“这就好!这就好了!”吴大嫂子长舒了口气,笑逐颜开,推着范大娘子笑道:“你赶紧回去歇一歇,我也回去了。”

“我送大嫂子回去。”范大娘子扶着吴大嫂子低声道,吴大嫂子见她话语真诚,迟疑了下,也就不多推辞,由着她扶着送回正院歇下。

转眼就是腊月二十二,柳树胡同李府张灯结彩,来往的人却并不多,这一趟亲事,李家并没散多少帖子,说起来,不过是几家近亲聚到一处,看着李宗梁和范大娘子成了亲。

当天半夜起,柳树胡同就灯火通明忙成一团,日夜赶做出来的家俱在最后一刻抬进李府,张大姐、水莲等人在内,张嬷嬷、卢嬷嬷等人在大门口,指挥着众人放好家俱,将嫁妆按先出在前,后出在后的顺序一抬抬摆好,一抬抬的嫁妆从大门影壁起,挤挤挨挨、密密的一直排满到后面园子里。

天边微微泛起鱼肚白,李小幺收拾停当,略略吃了几口早饭,出了院门,一眼看到把各处摆得满满的一抬抬嫁妆,吓了一跳,这么一两个月的功夫,怎么弄出这许多东西来?

张嬷嬷眼里带着红丝,却极精神的急步迎上前,见了礼笑道:“这园子里放的都是最后出的细软和内院用的摆件,大家俱、各式大摆件都是前院,姑娘看,件件都是极好的,说起来也多亏了元丰会馆,还有梁地、开平府那些个商家,一听说是姑娘采买嫁妆,都把压库的宝贝儿拿出来了!姑娘看这件,”张嬷嬷喜气盈腮的指着亭子外边放着的一抬嫁妆:“这枝珊瑚,虽说只有三尺高,可却是极难得的正红,姿态又好看,我细细看过,竟真是天生这样,不是粘上去的,那掌柜说,若不是姑娘采买嫁妆,这珊瑚,无论如何也不会转手的……”

紫藤和青橙顺着张嬷嬷的指点看来看去,青橙拍着手笑道:“嬷嬷!明儿点嫁妆入库房这活一定得派给我!那册子就是我抄的,抄得手都酸了,得让我好好看看我抄的这些好东西都是什么样儿!”李小幺轻轻呼了口气笑道:“我替嬷嬷答应你,赶明儿你慢慢看,慢慢入库!”

一行人一边看一边说笑着,转过几个弯,到了一处厢房前,张嬷嬷指着厢房笑道:“咱们进去看看这屋里的几抬嫁妆吧,是信阳吕天师府上遣人专程送过来的,大前天刚到,那天姑娘忙,没顾上看,”张嬷嬷顿了顿,声音低了低接着说道:“到底是百年天师家,这样的东西,从前宫里也没有。”

厢房里守着嫁妆的婆子已经迎了出来,李小幺跟在张嬷嬷身后进了厢房,厢房内放了六抬嫁妆,李小幺掀开最外面一抬嫁妆上盖着的大红丝绸,大红绸下是一堆堆得极整齐的珍珠,张嬷嬷上前掂起最上面的一排赤金圆扣笑道:“姑娘看,这是挂珍珠帘子,照理说,这么黄豆大小的珍珠倒不稀奇,可难就难在这一挂帘子几万颗珠子,个个滚圆,大小一样,颜色一样,这穿珠子的也不知道用的什么线,半步开外就看不到线了。”

李小幺伸手托了托密密的珍珠帘子,没有说话,青橙一声惊叹,伸手握了握那堆得高高的珍珠惊叹不已:“真好看!”紫藤轻轻拉了拉她,两人跟着转到另一抬嫁妆前,张嬷嬷打开上面放着的两尺多长的紫檀木匣子,隔着层红绸,小心翼翼的托了柄通体碧透、仿佛会光般的碧玉剑出来笑道:“送贺礼过来的管事说,这柄玉剑曾经是第二代天师的佩剑,斩杀过无数妖孽,是避邪的圣物,留着镇宅最好。”李小幺细细看了看,示意张嬷嬷放回去,又跟着看了其余几抬东西,看着张嬷嬷仔细盖好红绸,才低声吩咐道:“这几抬等会儿不要打开了,就这么盖着红绸抬过去吧。”

张嬷嬷忙答应一声笑道:“我也是这意思,这几样东西太过贵重难得,咱们也不用拿这个添脸面。看着时辰也差不多了,姑娘走这边,还是在正堂认亲,范大/奶奶拜堂认亲是大事,再怎么着也不好委屈了范大/奶奶……”

李小幺笑着点头应着,裹了裹斗篷出了厢房,绕过放的到处都是嫁妆,从正堂后门进去。

水莲和张大姐她们早就到了,正站在正堂门口看范大娘子拜堂,见李小幺进来,忙笑着见礼打招呼,说着些恭喜的话儿,李小幺一边笑应着,一边转头寻着沈婆子,张大姐忙笑着说道:“一会儿就到,贵子去接的。”正说话间,李宗贵扶着沈婆子从后面转进来,张大姐忙两步过去,亲亲热热扶着沈婆子笑问道:“一早上就让人熬了碗燕窝给婆婆,婆婆吃了没有?”

“吃了吃了,下回可别让人熬这个,其实银耳也一样,不比燕窝差,燕窝那东西不是咱们能常吃的。”沈婆子笑着客气道,张大姐和李宗贵一左一右扶着沈婆子,把她扶到上首右手边坐下,李小幺站在旁边笑道:“怎么不是阿婆能常吃的?阿婆想吃什么不成?”

“就是就是!”张大姐跟着抚掌笑道,水莲带着温婉的笑容,冲着沈婆子恭敬的曲膝见了礼,才在魏水生下首落了座,门口,李宗梁稍稍在前半步,范大娘子小心的跟在后面,已经上了台阶,屋里众人忙落了座,李宗梁和范大娘子先走到沈婆子面前跪倒行了礼,沈婆子收了范大娘子送的一件古铜色裙子,放了对赤金百年好合莲叶镯在托盘里。

两人先转到魏水生和水莲面前,彼此见了礼,水莲放了只攒红宝石花簪子回去,到李二槐和张大姐面前,张大姐依旧是一对沉甸甸的金块一般的赤金镯子,两人转过身,右边上首是李宗贵坐着,李宗贵不等两人走近,已经站起来笑嘻嘻长揖到底,收了范大娘子的鞋子,放了只笔洗回去笑道:“大嫂是雅人,这只雨过天睛笔洗正合大嫂用。”

“又是天师府顺过来的?”李小幺笑问道,李宗贵认真的点头道:“我当时就有先见之明,顺了一套呢。”众人哄堂笑起来,李宗梁笑着拍了拍李宗贵的肩膀,往旁半步,就到了李小幺面前,李小幺早就立了起来,给两人曲膝见了礼,回身接过紫藤递过的一对翡翠花开富贵镯回了礼。

水岩站在大门台阶上,正给一色大红衣裤、从虎翼军挑出来充当扛夫的军士们讲规矩,吕丰满脸怅然的背手站在水岩旁边,只顾怔怔的看着挤满了胡同的热闹。

第三百十六章 酒醉

明晃晃的嫁妆,大红的扛夫,一抬抬嫁妆从柳树胡同流水般抬进梁王府,街市两边站满了看热闹的人群,低低的惊叹议论着,却并不喧嚣,涉及皇家,既不适于喧嚣,也没人敢上前喧嚣。

卢嬷嬷带着流云、樱桃、金铃、喜容守在新房院子里,照规矩,这间摆满了嫁妆、收拾停当的院子,在新娘子进来前,是不许任何人踏入半步的。

第二天三更刚过,李小幺就被紫藤轻轻推醒,迷迷糊糊进了净房,净房里已经垂手侍立着七八个中年婆子,李小幺也不多问,由着她们侍候着洗了个漫长精细的澡,裹了衣服出来,坐在妆台前,由着几个全福喜婆手势熟练细致的绞脸,绞完了脸,海棠捧了盘滚热的鸡蛋出来,一个喜婆仿佛根本不知道烫,掂起一只鸡蛋,将鸡蛋中间沿着妆台边飞快的磕了一圈,用指甲挑起点蛋壳,象挑起条线般将鸡蛋从中间撕出一条,左右手指捏着两边蛋壳,将白生生的鸡蛋剥在另一个已经净了手的喜婆手里,那喜婆利落的将鸡蛋按在李小幺脸上,顺着脸颊一圈圈滚动不停。

烫热的鸡蛋滚在刚绞干净的脸上极是舒服,李小幺闭上眼睛,由着喜婆滚动按压,滚完了一盘鸡蛋,喜婆又用热帕子给李小幺捂了脸,这才退下,紫藤站在李小幺身后,看着铜镜里的李小幺笑道:“姑娘今天用些胭脂吧,太素净了不好。”

“嗯。”李小幺目光恍惚的看着镜子中的自己,轻轻答应了一声,那一场婚礼,好象也是这般忙乱,所有人都围着自己,衣服、花、化妆盒、摄影师,灯光……

“姑娘!”紫藤取了早就备好的胭脂递到李小幺面前,见她出神的看着镜子发呆,忍不住轻轻叫了一声,李小幺恍过神来,连呼了几口气笑道:“我有些紧张,真是头一回。”紫藤‘噗’的笑出了声:“瞧姑娘说的,出嫁这样的大事,一辈子就一回,可不是头一回!”李小幺笑着接过凝在细绢上的胭脂,用指肚蹭了蹭,一点点细致的均到两颊,又取了一片润了唇。

三更刚过就起,却一直忙到时近隅中,范大娘子和水莲、张大姐等人忙得脸色微红的进到半亩园,水莲前一步笑道:“姑娘今天真跟天仙下凡一样呢!外头都准备好了,和礼部说好了,我和大娘子跟过去给姑娘送嫁,算是应了姨母和母亲送嫁请新婿的例,本来送嫁兄弟是四爷一个,可吕二爷非要跟过去送嫁,二郎劝了他没劝住,不过倒也没大事,二爷也是个明白人。”李小幺凝神听了,想了想,点了点头。

这一趟皇室婚礼是国礼,一步步都是礼部和宗正寺管着看着,来往通礼的,也都是礼部官员,李府的答礼,一字一步都依着礼部的规矩事先演过数遍,严谨威严有余、却少了热闹。

隅中过半,从宫里领醮出来的新郎苏子诚一行就进了柳树胡同,李府狭小,礼部只好拆了影壁,将喜帐设在大门东边,礼部司仪引苏子诚在喜帐内端坐,半亩园正屋门外,李小幺满头沉重的珠翠,宽服大袖,端正的面南而立,张嬷嬷一身大红喜服,垂手站在右边,紫藤带着众丫头,低头垂手站在后面,李宗梁一身崭新官服立在台阶下,礼部诸吏前引着,李小幺出了半亩园,进了正堂门口专门为她设的喜帐,在榻上端正坐了,象征一般用了酒菜,喜帐外,苏子诚的声音传进来:“某受命于父,以兹嘉礼,躬听成命。”

“某固愿从命。”这是李宗梁依礼仪规定的答复,没多大会儿,四对喜娘整齐进来,引着李小幺站在李宗梁和范大娘子面前,长兄如父,长嫂如母,李小幺出嫁的醮礼,就由兄嫂代行。

李小幺辞了兄嫂出来,苏子诚已经上了马出了胡同。李小幺端坐在巨大的步辇中,听着外面的锣鼓喧天,车子走的极稳,也极慢,可还是没多大会儿就到了梁王府门口。

下车,撒谷豆、跨马鞍……一路进了喜房,旋而被红绸牵出拜了祖位,再倒牵着苏子诚进了正院,一切规矩到一丝不苟,除了那长到极处的倒行累得李小幺头晕目眩,这一场婚礼,并没有预想中的让人筋疲力尽。

众人客气的拥着苏子诚离了新房,往前院喝喜酒听戏热闹,李小幺舒了口气,在榻上挪了挪,紫藤和淡月几个忙上前七手八脚侍候李小幺去了满头珠翠,脱了一层接一层的大礼服,往后面净房进去。

李小幺转身打量着净房,这间净房看着足有她半亩园正屋的东西厢加起来那么大,中间一挂厚重的帘子半开着,淡月跟在后面低低的笑道:“这正院和两边厢房,都是走的地火龙,热气从脚底下升起来,可比咱们原先用的火墙舒服。”李小幺感觉着透过薄薄的拖鞋底传上来的热气,轻轻呼了口气,再舒服,她也不想长住这里。

对面原本垂手立着的一排小丫头动作利落轻巧的放好脚踏,托了各样东西上前,淡月和海棠侍候着李小幺去了衣服,李小幺舒服的泡在热热的水里,由着两人洗了头发,又泡了一会儿才上来穿了衣服。

淡月给李小幺绞干头发,重又绾起,插了支赤金凤钗,换了身大红吉服,一会儿还要坐帐、结发、合卺等不少礼数,转进正屋,屋里已经摆了满桌饭菜,张嬷嬷上前虚扶着李小幺坐下笑道:“后面的礼数还早着呢,姑娘安心吃点,从三更天到现在,还什么都没吃呢。”

李小幺笑应了,转头看着紫藤等人笑道:“你们也去吃点东西,歇一歇,我好歹还是三更天起来的,你们可是忙了一夜一天了。”

“忙了一夜一天?我怎么一点也没觉得累呢?!”青橙笑道,海棠盛了半碗排骨莲藕汤递给李小幺笑道:“姑娘尝尝这个,是照咱们的法子做的,我刚尝了尝,和咱们做的不差什么。”李小幺接过汤,看着青橙笑道:“你既然不觉得累,让她们歇着去,回头这些差使都让你领。”

众人跟着说笑起来,李小幺吃了五六分饱,就不敢再多用,漱了口,看着人撤了饭菜,卢嬷嬷出去看了一回,回来一边笑一边低低的禀报道:“爷是真欢喜,一路笑进笑出,要不是太子爷遣人看着,今晚上非得喝高了不可!”

外面院子里,天色未晚,高高的灯笼已经明晃晃各处点起来,苏子诚一身大红喜服,满脸笑容让着众人,他平时积威过重,这会儿,笑成这样,还是只有他劝别人,没人敢上前劝他酒的,吕丰送了嫁却又转回来,也不管礼部这席是怎么排的,叫人让人搬了只椅子来,和水岩挤在一张桌子上,大呼小叫的见人就灌酒,也不管对方是谁,水岩拖了几回,哪里拖得住他,又不敢放手不理,只好一手执杯,一手拿壶一路紧跟在他身旁,四处打圆场。

苏子诚端着杯子,后面跟着拿着壶、托着托盘的几个小厮,喜气洋洋的进来,吕丰正捉着尉九公子叫着拼酒,尉九公子被他又拖又灌,正狼狈不堪,见苏子诚进来,忙舞着手叫道:“新郎倌来了!你有本事跟他拼酒去!那才是今天的正主儿!”

吕丰摇晃着身子,转身对向苏子诚,苏子诚看着吕丰皱了皱眉头,水岩忙举壶往自己和吕丰杯子里虚点了点些酒,用肩膀推着吕丰,冲苏子诚举了举杯子笑道:“今天是王爷大喜的日子,这杯酒,王爷无论如何得干了!”

苏子诚将手里的空杯子递给南宁,接过只满了酒的杯子,冲水岩举了举杯子,却看着红醉着一张脸,说不出什么表情,狠狠瞪着自己的吕丰,心里微微一动,冲吕丰笑道:“敢不敢跟我满饮三杯?”

水岩连连眨了几下眼睛,看看苏子诚,又看看吕丰,再看看苏子诚,再看看吕丰,吕丰摇晃着站直,瞪着苏子诚仰头先喝了一杯,一边直瞪着苏子诚饮酒,一边伸手将空杯子递到水岩面前,水岩正要斟酒,南宁一步抢过来,伸手取过吕丰手里的杯子,将一只至少大了一圈的杯子塞到吕丰手里笑道:“二爷,您请这杯。”吕丰根本没觉出杯子换了大号的,只管缩回手,又满饮了杯中酒,水岩往后退了半步,忙示意着尉九公子等几个爱胡闹的,尉九公子等几人围过来。

苏子诚转头看着尉九公子笑道:“吕二爷可是海量,你们都领教过了?”

“正要领教!”尉九公子听话音听的明白,笑接一句,转头看着吕丰笑道:“二郎,咱们刚才还没喝痛快呢,我让你,你一杯,我两杯,敢不敢?”

“小爷用你让?!放马过来!”吕丰踉跄了一步,豪气十足,尉九公子嘿嘿笑着,和吕丰重重碰着杯子,满饮了三杯,后面几位一路跟上,不过半刻钟,就把吕丰灌得醉倒在小厮背上,苏子诚笑着摇了摇头,转头看着水岩吩咐道:“天师府就他一个人住着,只怕诸事不便,你把他带回你府上安置,明天酒醒了再放他回去。”水岩忙答应了,让人抬了吕丰,先告辞回去了。

第三百十七章 天上人间

正院新房里坐帐的李小幺很是自在,她嫁的不是一般人家,别说新房,就是婚礼,因为梁王府没有女主人,若是宁王没有晋位太子,宁王妃作为长嫂,倒是很应该在梁王府代行一天女主人之责招待众宾,可如今晋了位就是半君,有了君臣分际,就不能过来主持,甚至观礼,也只能依着礼部定的规矩,出了宫就回府了。

李小幺喝了碗红枣汤,转头看着张嬷嬷低声问道:“明天什么时辰到宫里认亲?”

“这会儿腊月里,天亮得晚,钦天监测的认亲时辰是寅正一刻,从咱们府上到宫里得走半个时辰,明天是大礼,不如平时,车辆得依着规矩走,走得慢,进了宫还得走小半个时辰,还得沐浴更大礼服,姑娘明天子正就得起来。”张嬷嬷详细道,李小幺转头看了眼已经黑沉沉的窗外,这么说,她明天真是半夜就得爬起来!

“要不要……”张嬷嬷顺着李小幺的视线瞄了眼窗外,声音低的几不可闻的建议道,李小幺有些尴尬的摇了摇头,她明白张嬷嬷的意思,去催新郎,岂不成了笑话儿了?!张嬷嬷也抿嘴笑起来,她不管别的,只管照着姑娘的心意做事,姑娘嫁人前说一不二,嫁人后,看姑娘这心性脾气,王爷那样子,不过换个地方说一不二。

张嬷嬷瞄着明显有些无聊的李小幺,想了想,带着笑低声说起王府的人事来:“姑娘也知道,从前王爷若在府里,白天在外书房处理政务,晚上多数时候是宿在内书房院内,倒很少到内院来,如今成了亲,和从前不一样了,昨天送嫁妆时,长近和卢嬷嬷提过这事,说是等姑娘进了门,就得过来请姑娘示下,这正院得给爷收拾间书房出来,还有姑娘理事的地儿,也得重新安置,内书房院儿离正院有些远……”

李小幺垂着眼帘、心不在焉的听张嬷嬷说着家务事,紫藤则带着众丫头轻手轻脚的将各处收拾妥当,刚到戌时,外面远远的一阵脚步声起,小丫头清亮的声音在外面恭敬禀报:“爷回来了。”一群喜娘急忙从外间涌进来,张嬷嬷和卢嬷嬷飞快的理了理李小幺的衣服,四下扫了一遍,两步退到旁边垂手侍立。

苏子诚一身大红喜服,满脸笑容的大步进来,两个喜娘从门口将他一路引到李小幺对面坐下,苏子诚眼神晶亮的看着李小幺,头也不回的问道:“王妃用过饭没有?”

“回爷,用过了。”张嬷嬷忙上前曲膝回道,李小幺微微垂着头,嘴角却挑上去,苏子诚看的笑起来,边笑边挥手吩咐道:“还有什么礼?别磨蹭!”几个喜娘忙端了成筐的花生桂圆,合卺酒和结发红绳涌上前,不大会儿就成了礼,几个喜娘都是极有眼风的,不等吩咐,利落的收拾好东西退了出去。

苏子诚跳下榻,两步过来,伸手去扶李小幺:“坐了多长时候了?腿麻了没有?”

“没有。”李小幺干脆大方的任他半扶半抱下了榻,闻着苏子诚身上浓浓的酒气,抬头扫了他一眼,忙又低下头笑道:“酒用的多不多?有梨汁,拿一碗来给你解酒?”

“嗯,不多。”苏子诚紧挨李小幺直立着,两个人听着自然无比的话语中都透着隐隐的紧张和不知所措,海棠不等李小幺多吩咐,忙退下去准备梨汁,张嬷嬷示意着众丫头婆子悄悄退了出去,只余了紫藤等几个近身侍候的瞄着两人,紫藤稍稍迟疑了下,看着只是对面干站着的两人,小心的曲膝笑道:“奴婢侍候爷更衣沐浴吧?”

苏子诚仿佛根本没听到她的话,李小幺挪了挪步子低低道:“我给你更衣,你平时沐浴都是谁侍候的?”

“从前是从前……”苏子诚低头抵着李小幺的额头,有些含糊的笑道,李小幺伸手帮他去了腰带衣服,只余下贴身衣裤,苏子诚伸手拉着李小幺的手,低头俯在她耳边,喷着热气笑道:“等我回来替你卸钗。”说完,不等李小幺答话,直起身子大步往净房进去。

李小幺在屋里转了半圈,紫藤曲膝笑道:“姑娘先更衣吧。”

“嗯,”李小幺含糊答应一声,跟在淡月后面转进内室,青橙托了一红一淡绿两件薄薄的衣裙笑道:“姑娘看哪件好?”

“这几天都要大红才好。”不等李小幺说话,淡月先劝了一句,李小幺从善如流的点了点头,淡月和紫藤利落的替李小幺脱了身上的礼服,换上那件交领紧身齐腰短衣和裙子,李小幺低头看着淡月系好带子,这两件衣服,都只用了一根宽宽的带子系住,倒是……方便!

淡月扶着李小幺坐到梳妆台前正要散了头发,李小幺咳了一声,含糊的吩咐道:“不用了,等会儿我自己来。”淡月忙抿嘴笑着退了半步,看了紫藤一眼笑道:“是!那我们先退下了,姑娘头发绾得松,等会儿拔了这根金钗就好。”

“姑娘,茶水在这边暖窠里,梨汁在旁边盖盅里,床头那个大暖窠里有热水和干净的帕子。”紫藤接着笑道,李小幺‘嗯’了一声,几个人留下那对巨大的龙凤烛,熄了其余的灯烛,放下帘幔退了出去。

李小幺站起来转了几圈,那对大红烛太大太亮了!隔着这么多层帘子,还照的这么清晰可见!其实她又不是头一回……李小幺深吸了一口气,慢慢吐出来,站在床前犹豫两难:是站着等?还是……先上床睡下?好象都不好,要不……找本书看看?直该让她们取几本书过来,省得这么尴尬……

正乱纷纷思来想去,突然被人从后面用力抱住,李小幺吓得身体一下子僵硬,瞬间反应过来,又紧张而尴尬的不敢回头,苏子诚低头将脸颊贴在她耳边,满足的叹了口气:“金榜题名,洞房花烛!”

李小幺一时哭笑不得,倒解了不少尴尬:“你还想金榜题名?”

“嗯,”苏子诚心不在焉的‘嗯’了一声,将李小幺转过来面对自己,转头看了看,伸手从她发间取下金钗,也不知道随手扔到了哪里,手指伸进李小幺黑亮的发髻中,细软的头丝应手散开垂下,苏子诚手指滑回来,顺着李小幺的脸颊划到下巴,又往下滑进衣服里。

李小幺轻轻哆嗦了下,苏子诚却笑起来,稍稍用力捏了捏李小幺的肩膀,低头在她唇上点了点,温柔含糊的安慰道:“别怕……这是乐事……”李小幺下意识的伸手搂在苏子诚腰间,仰头回应着他,心底的尴尬和紧张渐渐被莫名的滚热淹没……

晕然的滚热中,李小幺浑身赤祼着被赤祼的苏子诚压在身下,一阵刺痛痛得她用力勒紧苏子诚,苏子诚吐气滚热的骤然顿住,低头咬住她的嘴唇,慢慢吸吮着,含糊着不知道说的什么,只停了一瞬,就紧紧搂着身下之人冲云过雾,他已不知身在何处。那股痛楚让李小幺带着丝清明,身不由已的随着他的节奏,在痛与狂热中,身与心如烟花绽放于漆黑的夜空。

屋里地火烧得太热,苏子诚大汗淋漓,紧紧搂着同样满身汗水的李小幺,突然轻轻笑出了声,脸颊蹭着李小幺脸低声调笑道:“你刚才……真热……要把我化在你身上么?”李小幺身上累得一动不愿动,心却安宁无比,手指在苏子诚背后软软的划了两下,懒洋洋的低笑道:“我累了,等歇过来再化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