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把她的话当圣旨吧!”四丫气哼一声,回了屋。谁说长姐就不会做不靠谱的事了?家里的那一大袋米,说是做米粉,结果做不成,她们到现在都才刚吃了点头,要吃完早呢!她脑子一热就想干个啥事儿!

三丫相信,长姐肯定又想到了别的法子。明年开春要翻盖新屋子,她们的银钱不够,长姐肯定会想办法的。这些算盘,八成就是长姐想的办法了!

裴芩找到邹兴,有个活儿要找他大哥做。邹老汉打铁有徒弟,做手拉车和手推车也顾得上,所以她想找邹福帮忙,给她买的那些算盘全部装上清盘器。

邹兴还要赶制滑板和手拉车,手推车,不想让别人偷学了,就要自己多费点功夫,多做。他帮不了,就答应下来,回家找了他大哥来。

邹福听她要做的清盘器也不难,算盘都是成品,说赶一赶,年前就能做好。

裴芩付了一吊的定钱,让邹福把家里的算盘都拉走了。

没两天,方家的人就找了过来。快过年了,把她们姐弟赶出来了,方婆子恨不得把裴家的人都骂死。又看她们姐弟住着破烂的屋子,又劝她们去方家过年。

裴芩直接说有事忙,准备过完年就送裴文东去学堂,住的屋子也只住到开春,就翻盖新房子。

方婆子没想到她性子那么固执,劝不动她,只好叮嘱了一番,和余氏走了。

很快到了小年,孙婆子给她们送了一锅拍的包好的饺子。

汝宁府这边的守孝制度没那么严苛,只要服制,婚嫁和酒乐做到,饮食上倒没那么苛刻。

所以裴芩也剁了点馅儿,准备包饺子,她买的是羊肉,这个吃了身上暖。

包好,裴芩让三丫也给孙铁柱家送了一锅拍,煮了饺子,吃完,姐弟几个又拿着纸钱香烛和饺子,跑到山上给方氏烧纸。

到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几天,家家户户都要蒸花馍馍,喜庆的过年。孙婆子让她们不要做了,她多蒸些,分她们些,够上供的就行。

裴芩已经拿钱买了。

孙婆子有些无奈,也只得由着她们了。

四丫嫌买的贵,裴芩别说不会做,她也没有时间去做。只和了面,用饸烙面机压成面条,下油锅扎了一大筐子的馓子,给孙铁柱家送了些,留了些自家过年吃,另外一分两份装好。

二十四这天,邹福把那一百多把算盘全部做上清盘器送了过来。

裴芩又付了余下的一吊钱。

邹福非不要,“已经收过钱了,哪能再收!”

“这是应该的!大过年的赶活儿,这个价儿还低了呢!”裴芩让他拿着,租了一辆驴车,留四丫和裴文东在家看门,她和三丫坐车,拿上馓子带着那些算盘赶往县城。

先去了常员外家,说是来道谢的。

常咏麟一听她来了,就忙过来找常员外,一块见她。

裴芩把馓子给常咏麟,又送了三十把算盘给常员外。

常咏麟很是喜欢,这个面条一样的炸出来,这么焦酥香脆。

常员外在试过安装了清盘器的算盘后,也很是惊奇,欣然的收下了,“你是不是手里有一批这样的算盘,准备拿去卖?也不用拿去别处,直接给我就行了。”

裴芩笑,“常员外!三十把不够您可以多买几把,但要多了也大用,还得处理,我裴芩在此谢过常员外了!”

这么一说,常员外也不好再说啥,知道王家需要的多,就让她去王家了。

王庭很久没见过裴芩了,一听她来,直奔出来了,看她穿着月白色绣方胜纹棉麻布袄,愣了下,慢下脚步。

裴芩拎着馓子示意了下,“尝尝能不能吃!”

不等小厮先看过,王庭掰掉一条就填进嘴里,“这是面条做的,就是和面条不一样味儿!我一吃就吃出来了!”

“嗯!真聪明!”裴芩笑着夸道。

王庭撇了下嘴,看她驴车上拉了不少东西,眼神一亮,问,“你拉了啥东西卖?我帮你卖!上次管事送的银子和米面你都收到了吗?”

“自然收到了,这次就是来道谢的!”裴芩也照样送上三十把算盘给王老爷。

她算账速度快,王老爷是知道的,没想到还想出了算盘清盘器,叫了她过去演示,倒是也满意的接受,主动提出多的他都买下了。

裴芩头一次被王庭抢手拉车的时候,那小厮就拉风的讲汝宁府的米粮铺子大多都是王家的,还有别的产业,一个掌柜一把算盘,是用得上的。

等俩人从王家出来,拉来的算盘变成了四十两银子。

就在中间倒换了下,抛出花费的,也挣了八两多了。

回到家,四丫没话说了。

年味儿越来越浓了,过了小年,镇上就日日逢集了。

裴芩也采买了些年货,主要是肉和干货,葱,菠菜等。

守丧期间,家里不用贴门画对联,也没啥忙的。

裴芩每日教三人念书,就到一边练自己的字,实在她的毛笔字写的和别人一比,不太能见人。

年二十九,方婆子和余氏,阮氏过来,送了一块肉,包好的饺子和炸好的鸡块,鱼块,面丸子。让她们煮一下或上锅馏一下就能吃。

裴芩也把买的羊肉和馓子拿给她们,说是过年哪也不去了。

方婆子不同意,一定要她们初二去走亲戚。

看她又抹眼泪,裴芩只得应了。

把她们姐弟置办的年货看了遍还有啥缺的,三人这才去街上,说是来赶集的。

年三十,孙婆子又过来送饺子,裴芩没要,说是自家弄的都吃不完,让别送了。

看她们姥姥家也给送了,孙婆子这才作罢。

依旧吃完了饭,去给方氏上坟烧纸,从年三十,到年初一,都要烧纸摆贡品。

初一上完坟,从山上下来时,天还没大亮,还有不少人在行走拜年。

四丫两眼恨恨的看着村人从老裴家拜完年,拿着花生瓜子糖果,说笑着出来。都是贪慕富贵虚荣的!那样的人,竟然还有那么多人贴上去,也不是啥好东西!

“咱们住的整个小院都拆掉了,屋门又改回去了。”三丫打量完,抿嘴道。

“不怕半夜里被索命了!”四丫恨骂道。

有人看到了她们,问她们搬到了镇上哪里。

四丫冷声回,“买了一院宅子,过完年就翻新!”

村人唏嘘她们一下子有那么多钱,那肯定是常家和王家给她们送钱了,再加上自己手里攒的,肯定不止二三十两银子!不然也买不下镇上的一处宅子。

“走!我们也该去给裴里正拜个年的!”裴芩说着,就朝村里,裴里正家去。

四丫皱眉,让他主持公道都不愿意,偏帮着老裴家的人,还给他拜啥年!?

三丫扯她一把。前面裴文东紧跟裴芩的脚步。

见她们到村里来,不少人都驻足看。

裴里正家还有别的人拜年,见她们姐弟来了,裴里正老脸顿时有些发黑。摆完了他一道,现在过年也不让他安生了!

裴芩笑着拱手拜年,待走进了,小声跟裴里正道,“过了年我们不单卖饸烙面,也准备卖米粉。这米粉却是做起来复杂,想找人开个小作坊,出了米粉送往镇上。也可以送去别的面馆,县城的面馆,不知道裴里正感不感兴趣?”

裴里正睁了睁眼,眉头拧起来。开个小作坊,看着很诱人,摆在眼前的好处,可他要是真的答应,就被她拉上贼船了!以后她们不在村里了,他也别想和老裴家把关系修复好了!

------题外话------

天好像一下子炎热起来了,亲爱的们平日多注意防暑噢~(* ̄3 ̄)╭~

第七十七章:没安好心

裴里正只有一个儿子,也启了蒙,还送去学堂念了书,但最后实在不是那块料,又送去跟人当伙计,给做掌柜的打下手,情况刚刚好转,却摔断了腿,如今只能待在家里,连门都很少出。

一家子要吃喝嚼用,虽然裴里正大小也算个村官,却也没那么宽裕。他还有两个孙儿一个孙女要养活,两个孙儿倒是比儿子更聪明好学,他也想继续供他们念书考功名,要是家里能宽裕些,自然是好的!

可这提议却是裴芩提出来的,裴里正很难抉择。裴芩的确聪敏,和老裴家一番斗下来,也一直都是上风。可让他从此和老裴家为敌…

“我们如今搬到了柳儿巷,等年过完,开了春就翻新。到时候我们姐弟的户籍,还希望里正大人多多帮忙了!”裴芩说完又拱了拱手,就告辞离开。

三丫拉着四丫裴文东,也忙跟着她出来。

来拜年的人都奇怪,她跟裴里正说了啥,大过年的,裴里正脸色却变成了这样。

三丫小声问裴芩,“长姐!裴里正怕是不会向着咱的!”那就不用把做米粉的作坊交给裴里正了,姥姥家以后肯定会对她们好,可以交给姥姥家做,也能拉近关系。

裴芩没有应她的话,而是抬眼看着迎面走来的老裴家的人。

来往拜年的,都眼神异样的看着他们两方人。

“过年好啊!”裴芩满不在意的笑道。

四丫立马拉了她一把,老裴家的都是仇人!干啥给他们拜年!?

她的一句话,倒是让裴宗理和裴厚理一干人不知道该咋接。他们这个年本该很好的,可被闹了一场又一场,根本一点就不好!

本来只想打他们一顿,暴力解决,简单粗暴,也就只疼上十天半月。非得跟她玩智商!看了眼村人的眼神,裴芩笑着摆了下手,带着三丫几个离开村。

路上四丫不满的说教裴里正家做米粉的事,又语气责怪说她不该跟仇人拜年。

“以后家里不光有米粉,面摊,还有别的东西,铺子,田产,你一个人不找,你都做完?你做得过来吗?”裴芩发现,四丫今年才九岁个人,却对所有人都抱着恶意的揣测,一个也不相信。

看她深深的目光,四丫愣了愣,好一会没有说出话来。

等回到家,裴芩就把她为啥教给裴里正家做米粉的是解说了一遍,“…不过一个做米粉的活儿,也挣不了啥大钱。正好扔给裴里正,搅合搅合嘛!”

三丫点头,明白了她的用意,“那裴里正要是不愿意呢?”

裴芩耸了下肩,“银子递到手里,他们不要,我也没办法了!”

“他们肯定会要的!”裴文东现在对长姐有着全然的信任,觉得她说的话都是对的,干啥事都能干成!别人都干不成的,长姐也能干成!

裴芩揉揉他的头,“困了的,都去补觉吧!晌午起来,咱们也煮上一锅肉!”

四丫不吭声回了里间去睡了。

三丫担心四丫一直责难顶撞裴芩,让她心里不好受,心寒不喜欢四丫,看她进了里间,又道,“长姐!四丫也不是存心的,她是穷怕了。”

“裴芫!以后叫她裴茜!不要再叫三丫四丫了!今天是年初一了!”裴芩突然认真道。

三丫愣了会,眼眶猝然酸涩不已,用力的点头,“嗯!叫裴芫,裴茜!不叫三丫四丫!”

裴芩让她也去补觉,自己也准备在外间炕上睡会,不满的嘟呶,“丫啊丫的,听着就磕碜!丫鬟还有个响亮的名字呢!”

三丫…裴芫红着眼躺下,跟四丫道,“你以后叫名字,不叫四丫了!”

裴茜暗暗咬着牙,过了会,小声嗯了声。

后山村裴里正家拜年的都走了,裴婆子姜氏把孙子孙女连儿子儿媳妇都打发去补觉,问唉声叹气的裴里正,“这是又咋了?从裴大丫姐弟过来,你就这个样子了。”

裴里正把裴芩的话告诉她,“…她走时说她们住在镇上柳儿巷,让我们去找她!我们真要去找她接受了米粉作坊,那以后就和老裴家仇视起来了!”

“我看他们家也不是啥好东西!”姜氏抿了下嘴,转声就问,“那米粉要做起来,能挣多少钱?”真要能挣到钱,供孙子念书,和老裴家对上,她也认了!儿子断了条腿,啥都不能干,儿媳妇已经抱怨不少了,要是能有个进项,家里也能宽裕些了。光靠他们俩老东西,也没法帮他们一辈子!

裴里正听她问多少钱,就知道她这是动心了,长长叹口气。别说是她,就是他听了,都忍不住动心。可这米粉作坊却是个烫手山芋,不好接啊!

觉他也不睡了,想想这以后该咋办。裴芩先摆了他一道,被方谦抠了个屎盆子给他,他再解释不是他说的,裴耀祖他们也不信。现在裴芩又那米粉作坊来,着实让裴里正为难的不行。

裴芩却一觉好睡到晌午过,起来把肉骨头扔进锅里,填上木柴烧着。

孙铁柱又过来送吃的,“我娘说你姥姥给你们送了炸鱼块和炸鸡块,你们也买了肋条骨,就把炸的绿豆丸子给你们送些,这个能放,能吃很久!”

裴芩尝了一个,说好吃,拿了盆子装绿豆丸子。

孙铁柱看她过年还穿着月白的孝衣,想到过年拒绝相看的小舅子,很是觉得可惜。问了她们明儿个走亲戚咋去,可以搭他们的车,顺一段路。

“反正也不远,走着去还暖和!”裴芩笑着道,该把三丫…呸!该把裴芫和裴茜几个的身体锻炼起来了。叫顺嘴了,竟然还不好改口了!

那边裴芫刚睡醒,急忙忙拉了裴茜起来,“长姐!咱要过油吗?要炸啥做啥的,我来做!”

裴芩让她们去吃刚炸好的绿豆丸子,“没啥过油的,等家里杂七杂八的吃完了,想吃炸新鲜的吧!”

裴茜抿了下嘴,没有多说啥。

把肉煮好,姐弟几个啃了点骨头,肉撒上盐放在宽口坛里腌起来,能存大半年,百姓人家收麦子时吃的硬菜,就是这煎腊肉了!

虽然她们没有麦子收,可不能因为不收麦子,就不让吃了,裴芩还是腌了好几块。

头天晚上准备好大馍馍,几个苹果,几个白面馍馍,两盒小金棍糖果子,明儿个就可以拿着去走亲戚了。

裴茜不太愿意去,方家的人也不是啥好的,帮她们也想占她们的好处。

初二这天,姐弟几个早早起来做了早饭吃,裴芩不准备早去,就那了描红本交给裴文东练字,去的早了,只会站在方家被村里的人围观问话,她想想就觉得脑袋很大。

她这边不想早走,偏生还有人来接。

方立赶着牛车过来,“就知道你们姐弟几个还在家里沤着!快收拾了,坐上车!再等会,你们小姨一家都过去了!我今儿个都没有走亲戚,就在家里等着你们呢!”

裴芩道了过年好,拿了提前收拾好的篮子,领着裴芫姐弟四个坐上牛车。

方立一路都在跟她们说话,问啥时候翻盖新房子,他今年不出去找活儿了,来帮她们看着,她们几个娃儿也不懂,会被人骗啥啥的。还慷慨的说,“你们还有多少银子?够翻盖房子的吗?要是银子不够使,就找大舅舅这拿!没有多的,咱还是有少的!”

裴茜撇嘴,根本不信他的话。之前大舅母根本没有给她们送钱,他却跑过来找她们要钱。就算给了也不过几个铜板,就跑过来要。那个方芳她也不喜欢,肥的像猪一样,馋嘴好吃的,不知道吃了多少好东西才长那一身肉,她们却刚吃饱饭,眼看着很快就有好日子过了,娘被人逼死了。

到方家村时,果然不少人听说了,特意出来打量他们姐弟,跟方立问,“这就是几个外甥啊!?还去接的啊!”

方立笑着跟人打招呼,“她们现在搬去了镇上,路远,几个小娃儿还要走过来,我就过去接了下!”

就有人夸裴芩姐弟,长得标志,看着文静,说好,又打听几岁了。

方家村不小,从村西头走到中街,一路走走停停,方婆子和余氏都等急了,方芳和方留阳,连冯家的小的,冯淳都接出来。

裴芩跳下牛车,下地走。

方芳上来就笑着叫了声表姐,先把篮子拎着回家,还悄悄掀开看看。见里面也不过和小姨家一样,心下就有些没兴致了。就算过年不用拿多少东西,可年前奶奶和娘一块给她们送了那么多,那常员外家和王家不都给她们送银子了,这么多年不来走亲戚,竟然也不拿点好吃的!

把篮子扔给冯淳拿回屋,方芳就过来拉裴芩,“你是表姐的,大姨不在了,你要给我们压岁钱的吧!?”

裴芩看她很担心的样子,掏出个红包给她。

方芳眼神一亮,赶紧就喊方留阳过来,拆开了红包。看里面有十文钱,虽然觉得有点少,不过跟小姨家比着也一样了。

方留阳和冯淳都围过来,裴芩一人掏了一个。

余氏看到,出来抓着方芳要打她,“你个死丫头!你都多大了,还要压岁钱!昨儿个没给你压岁钱!?”

“大姨不在了,表姐比我大,就得给我发压岁钱吗!”方芳嚎着就跑,反正家里也没拿好吃的,她有了钱,可以去杂货铺。

“你再拿着钱去买吃的,我打断你的腿!给我回来!这么大个人了,一点事都不懂!?”余氏喝骂着,叫她。

看她真的要生气了,方芳不情愿的噘着嘴回来,“你不能要我的压岁钱,那是表姐给我的!”

余氏上手就想打她。

方婆子和方慧出来,已经把裴芩姐弟几个领回了家。

给自家的长辈拜年要磕头,裴芩没这个意识,直接拱手鞠躬给方老秀才和方婆子见礼拜年。裴芫和裴茜,裴文东三个也有样学样。

方婆子看着姐弟四个跟方老秀才笑,“倒还给你行的学生礼,你可要当夫子过一把瘾了!”担心裴芩姐弟一个不是长在跟前的,也没人教礼,方老秀才重礼,心里不快了。

方老秀才点了点头,“等回头就问问你们的学问咋样了。”

方婆子就笑着招呼裴芩姐弟,拿了压岁钱出来发。

看到一个红包递到眼前,裴芩笑道,“我已经是大人,就不要了。”年年都是她给爸妈封红包。爸妈会甩她一张红票子压岁钱,说她这样的多少都压不住岁,一个劲儿的疯长,意思意思就行了。

“在姥姥这,你们都是小娃儿!”方婆子把红包塞给她。

裴茜接过红包,里面的重量,至少装了十几个,她拿着塞起来。

那边方立和方辅也都拿了红包出来给姐弟发,分量都不轻。

方慧也笑着给几人发了红包。

又拜了年。

裴芩又拿出三个红包,给方留明,冯波,还有最小的方馨发。

方留明说啥都不要,还闹了个大红脸,“表姐!我也只比你小一岁,哪有你给我发压岁钱的!”

冯波嬉笑着,“我只比表姐小五天,那就更不能要了!”

方婆子拦着裴芩不放发,“他们都是该说亲的人了,哪还有要压岁钱的!不给他们发!”

“姥姥说的是!”冯波不好意思的说着,看了眼裴芩。

裴芩就把那俩红包又收了起来。

外面就有人来串门说话。

方婆子给裴芩姐弟几个介绍叫啥姥姥,啥舅母的,拜了一圈年。

一直忙闹到晌午,余氏和阮氏忙着去做饭,方慧和方婆子也去帮忙。

方老秀才就问起裴文东学了多少字,背了多少《三字经》。

裴文东想给长姐争气,就把二十天学完《三字经》上篇的说了,《四书》中更是都有涉猎,背的还都是会解释的。他这些天啥也没干,除了起来把屋里和院子打扫了,都在背书练字。

方老秀才听完,表情有些怅然。容娘的死让几个娃儿都一下子长大了不少,以后几个娃儿出色了,容娘却也看不见了!

“文东表弟是表姐教他启蒙的吗?这么短时间就学了这么多,当初我启蒙,《三字经》都学了大半年,真是让人羞愧啊!”冯波呵呵道。

方立和方辅,冯守兴都夸裴文东,夸完他又裴芩教的好。

等摆饭,方立就跟方婆子夸裴文东背书的事。

冯守兴和方慧对视了一眼。

鸡鱼肉,卤肉和各样的肉菜摆了满满一桌子。

方芳喊着好多肉,好多好吃的,比去年多了好多。

方婆子和余氏都不停的给裴芩姐弟夹菜,方慧离的远够不着,站起来给裴芩夹了一次,“明儿个你舅舅他们去走亲戚,你们几个就到我们家来吧!我们也没啥亲戚,正好你们来了热闹热闹!”

裴芩笑着应了。

吃完了饭,大家坐在屋里说话,方老秀才就问起开春盖新房的事。

“现在还不急,等回头先找人问问看盖啥样的,需要多少银子,等问个具体情况,再打算。”裴芩还没想要盖个啥样的,现在手里的银钱也有点短缺。

“先一步步来。”方老秀才点头。

方立当即就打包票,“芩儿她们姐弟盖房子的事就包给我!她们小娃儿不懂,我这个大舅舅帮她们看着,到时候找那做的好的老手,保证价钱便宜,活儿干的也好!”

冯守兴也说能帮忙,说冯家庄有几个活儿好的,到时候能过去帮忙,都是他认识的,钱他们也不敢多要。

裴芩笑着没接话,坐到快下晌,就说要走。

方立殷勤的去套牛车,要送她们。

“吃的有点撑了,正好走走,也没几里路!”裴芩不让他送。

冯波道,“我们有一段顺路的,要不表姐你们坐我家驴车吧!”

和他们顺的也只有二里,裴芩笑着应声,搭他们家顺风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