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青点点头:“那边儿现在有几十户,二百多口人,以后就难说了,谁家没个亲戚,知道这边儿有饭吃,有活儿干,通个信儿,谁不来,就这一个月就又来了几十口子,这么下去那些房子根本不够住。”

老爷子不上当,一指上头错落在山脚下的宅院道:“少哄你师傅,老夫不信,你这些宅子是给灾民盖得。”

碧青嘿嘿一笑:“顺便,顺便吗,您想想,临山屯也不过才有三十户人,咱桃林这边现在就差不多了,早晚得变成一个独立的村子,这些百姓虽是村民但没有地,光靠着丫头的一百亩桃林,也不成啊,所以,得给乡亲们找一条活路。”

老爷子挥挥手:“少跟师傅拐弯抹角的说废话,直接说想干什么?”

碧青摸了摸鼻子:“简单说就是,我想在莲花山下盖一个庄子,把桃林跟深州逃荒来的乡亲们都圈在庄子里。”

老爷子指了指那些宅子道:“这些院子是不是多了点儿?”碧青道:“丫头不打算盖太大的院子,都盖成两进的院子,这块空地有三十亩,算着至少能盖六十栋宅子。”

六十?老爷子倒吸了一口凉气:“你在这么个穷山坳子里盖六十栋宅子作甚?”碧青理所当然的道:“卖。”

“卖?丫头你到底差多少钱儿,师傅虽不济,也攒了点儿存项,要不…”碧青笑着摇摇头:“哪有弟子找师傅要钱花的,该弟子孝敬师傅才是。”说着一指桃林边儿上的一栋道:“师傅稀罕桃花,这个院子临着桃林,是弟子孝敬师傅的,您瞧,院子的名儿丫头都给您老想好了。”

老爷子仔细看了看,果真,那个院子上头有个牌匾儿,上面写着三个字,武陵源,碧青指了指旁边儿:“这里挖一条清溪,引了山泉过来,您老在院子住着,春有花,夏有叶,秋有果,岂不比这个桃花村强。”

哈哈…老爷子忽然大笑起来,胡子捻的更勤:“丫头你是变着法儿的给你师傅搬家啊,武陵源倒是比桃花村有意境的多,而且,老夫住进了武陵源,你盖得那些房子就不愁卖了,是不是?鬼主意打到你师傅头上来了,你说该不该打。”

碧青伸长脖子把脑袋探过去:“该打,该打,您老打吧,多少下丫头都不喊疼。”“你这丫头…”老爷子哪舍得打,在她脑袋上拍了一下作罢。

屋里的笑声传到外头,江婆婆道:“你听先生跟姑娘这是说什么笑话呢,这么高兴。”

老江从腰上拿起酒葫芦咕咚喝了一口,粗声粗气的道:“你管说什么呢,先生高兴就好,多少年没听见先生这么笑过了。”

江婆婆想起以前的事,不禁抹了抹眼角,自从那年冀州大疫,小姐病没了,先生就没怎么笑过了,有时候自己都疑心先生是忘了怎么笑了吧,小姐没了,把先生的魂儿都带走了,这一晃都多少年了,想起来都叫人难受。

碧青在老爷子的草庐里住了三天,才回王家村,刚进院就听见桃花娘的声儿从屋里传来出来:“嫂子可不是哄我呢吧,碧青是今儿家来,这都快晌午了怎还不见,不如让我家老二去桃花村接一趟。”

何氏忙道:“不用,不用,小五昨儿去送东西的时候,碧青说了今儿家来,估摸就在道上了,这会儿去接没准就走岔了,等等吧,什么要紧事也不急在这一会儿上。”

碧青有些纳闷,心说,桃花娘可好些日子不登自家的门了,今儿做什么来了,叫碧兰跟小海把地窖里存着的酒坛子搬到江伯车上,嘱咐江伯回去时慢些,这才进了屋。

说 起酿酒,还是亏了柳泉居老掌柜的点拨,现代的时候,碧青自己做过葡萄酒,梅子酒,甚至米酒,这些相对比较简单,可要酿真正的美酒就难了,试了几回都没成 功,后来柳泉居的老掌柜来定灰包蛋,碧青拿做灰包蛋的方法跟老掌柜换了个酿酒的方子,碧青不知道老掌柜留没留后手,不过酿出来的酒倒不差,至少比起街当刘 寡妇家强远了。

为这事儿,刘寡妇登了好几次门,跟碧青婆婆东拉西扯了好几天,末了,才磕磕巴巴的问,:“是不是想在村里开卖酒的铺子?”

碧青哪有这个功夫啊,再说,卖酒能赚几个钱,把那片桃林折腾明白了,就够自己一家吃好几辈子的了,直接跟刘寡妇说不会开铺子,刘寡妇这才放心的走了。

不 过,桃花娘今儿来的倒有些蹊跷,碧青刚进屋,桃花娘就迎了出来:“刚还说你婆婆哄我呢,不想你就回来了,怎不在老先生哪儿多住些日子,先生一个人在桃花村 住着,跟前没个底细人伺候,到底不妥帖,收了你这么个弟子,还是个丫头,不能时常在跟前,有个事儿指使谁去。”

碧青目光闪了闪道:“师傅喜静,不惯外人搅扰,之所以回冀州住着就是嫌京城闹得慌,跟前有江伯两口子伺候着,倒也过得去,不瞒婶子,我师傅脾气古怪着呢,外人去了,一概不理会,就是冀州知府闫大人去了,师傅也让人家在外头站着,院子都不让进。”

桃花娘脸色有些讪讪的道:“听我家桃花说,老先生很是和善,跟那些深州逃荒来的灾民,有说有笑的。”

碧青点点头:“这话倒是不差,师傅乐意跟乡亲们说话儿,说那些乡亲们实诚,有一说一,不像那些当官儿的,一个个都戴着面具,说的话七拐八绕,不知怎么个心思,跟他们说话累得慌。”

桃花娘呵呵笑了两声:“这倒是,这倒是…”

碧青见桃花娘欲言又止,索性直接问出来:“婶子今儿过来敢是有什么事儿?”

桃 花娘一听,忙从身背后掏出一摞纸来递给碧青:“大郎媳妇儿你瞅瞅,这是桃花女婿做的诗,写的文章,俺这姑爷虽说这次童试没中,好歹是书香门第,天生就是念 书的材料,俺那亲家祖上可是中过举人老爷的,大郎媳妇儿你是个识文断字的,瞧瞧俺姑爷这文章写的,一篇文章就写了这么多字,肚子里得有多少墨水才成啊,听 桃花说,他公公都说几个儿子里数着他家老二最有才,就是没摊上个好先生,生生的把孩子耽误了。”

说着,眼角略飞了飞道:“大郎媳妇儿,你终归不是俺们王家村土生土长的人,不知道根底儿,婶子说句你婆婆不爱听的话儿,大郎家从这儿往上倒,莫说一个中举的,识字的都找不出一个来,你家二郎若不是拜了好先生,哪能有如今的造化呢。”

碧青脸色略沉,桃花娘这种人就是典型的小市民,气人有,笑人无,看着二郎拜了好师傅,眼热,生气,明明求上门了,还拉不下架儿,把自己摆的高高,简直是神经病。

桃 花娘这辈子算顺遂,娘家殷实,没饿过肚子,嫁给王富贵日子也不差,至少之前在王家村是头一份的,日子长了就养成个吃甜咬脆,事事儿都要拔尖的性子,最见不 得别人好,即使这会儿是来求帮忙的,心里也瞧不上碧青家,尤其,觉着二郎不该有这么好的境遇,这种人不帮她,她转过头骂你,帮了她,依旧不会念你的好儿。

既如此,碧青吃饱了撑的才会管这档子闲事儿,她是好人,可不是烂好人,对于桃花娘这种人,就让她看着自家越过越好,就能气死她,跟这种人也没必要客气。

想 到此,碧青堆起个笑道:“婶子说的是,我家祖上都是种地的庄稼人,可我公公地下有灵,二郎就出息了,如今拜在昌陵先生门下,不用考童试府试直接就进了太 学,想必婶子不懂,一进太学就算进了仕途,太学出来监生比朝廷大考的进士都吃香,当官是一定了,赶明儿二郎衣锦还乡,可得好好给我公公上上坟,别看之前八 辈子都是目不识丁的庄稼人,从二郎这辈儿起,就算改换门庭了,书香门第算什么,以后家里盖好了新房,叫我师傅写四个字光宗耀祖,篆刻成匾挂在大门上,别人 眼热也没用,谁叫我家二郎争气呢。”

说着,把手里的一摞纸塞回桃花娘手里:“婶子,我这儿也有一句话,您别不爱听,您大字不识的 妇人,知道什么叫好文章,写再多的字,连篇累牍都是废话,也是没用的蠢材,依我看,您姑爷不是什么念书的料,就早老老实实的在家种地的好,免得将来连饭都 吃不上,让你家桃花跟着受穷。”扔下话扭脸就出去了,把桃花娘生生的晾在当场。

桃花娘那个脸,青一阵白一阵,胸膛呼哧呼哧气的直喘大气,碧青婆婆对着外头呵斥了一声:“这丫头今儿怎了,说话这么不中听,桃花娘,你千万别跟这丫头上檩,说到底还是个孩子,不懂事,等回头看我怎么数落她。”

桃 花娘喘了半天才道:“她可不是小孩子,识文断字的女秀才,说出的话直冲人肺管子,就算你家二郎有出息,能光宗耀祖,怎么俺家姑爷就成没用的蠢材了,这才哪 儿到哪儿,往后什么样儿还不知道呢,有道是风水轮流转,我还就不信,好事儿都让你一家占了。”撂下话甩手走了。

何氏随后追了出去:“她婶子,她婶子…”

追到门口,给在外头听了半天墙根儿的王兴娘扯住:“嫂子还追她做什么?”

何氏道:“虽说桃花娘的话不中听,怎么也是长辈,碧青那几句话说的也真过了,当初,她富贵叔没少帮着家里,这会儿人家求上门,不能帮的不帮就是,做什么闹成这样,乡里乡亲的脸儿上不好看。”

王 兴娘道:“嫂子您这心太善了,桃花娘家帮什么了,不就借了他家几次牲口使吗,碧青三天两头给她家送去的吃食,难不成都喂了狗,不说这个,她家桃花娶的时 候,不是碧青,连周家门都进不去,躲在轿子里抹眼泪,差点儿没上吊,这份大恩怎不值那几次牲口,还有,她家老大娶媳妇儿,碧青可是随了一份厚礼,多少人情 都补过来了,真论起来,该着她知您家的情儿才是,可桃花娘不仅不知情,背地里不知嚼说了多少闲话,说二郎一个庄稼小子,拜了好先生也没用,将来能有什么大 出息,这话背地里说说咱当闲话听,当着面儿还说,可就是欺负人了,碧青做的对,桃花娘这种人就该这么治她,看她以后还得了便宜卖乖,什么东西啊。”

何氏叹了口气,喃喃的道:“总是乡亲,这么闹起来可不生份了吗?”

碧 青从灶房出来道:“娘,以前我敬她是长辈儿,才跟她客气,可长辈没个长辈的样儿,也莫怪我的话难听,哪怕她指着我鼻子骂,我都不生气,可她说二郎就不行, 二郎是谁,太学的监生,以后就是大齐的栋梁,岂容她一个无知村妇说三道四,想求人还按着坏心,咱家没这样的乡亲,更何况,我刚的话虽冷,却是实实在在的良 言,就她家姑爷肚子里那点儿囊揣,童试都过不了,还想找好先生呢,纵有伯乐也得找千里马,没有说找头骡子充数的。”

几句话说的王兴娘扑哧一声乐了,指着她道:“我先头还说你家碧青是个菩萨心肠的烂好人,今儿才知道,这丫头是没发威,发了威,简直就是庙里的怒目金刚。”

何氏点了碧青一下道:“你这丫头,倒越发不依不饶起来,说两句就让她说就是,也不掉块肉,二郎有出息,咱家自己高兴就成了,何必弄得别人不痛快呢。”

碧青道:“不让咱家痛快,她想痛快,哪有这样的便宜事儿,娘,我这不是不依不饶,我这是不想让人当咱家是软柿子捏,别觉着咱家心善就好欺负,以前村里数着她家的日子好,往后瞧着,拍马也撵不上咱家的一星半点儿。”撂下话去坑边儿瞧坑里的鱼去了。

坑里的鱼养了一年多,前些日子王兴说瞧见好几条大的,在水里头一晃没影儿了,有一截子胳膊长,估摸怎么也有二三斤 ,碧青就琢磨着,捞几条来解馋,提着木桶拿着抄网就去了。

何氏摇摇头:“碧青这丫头如今这个脾气啊可跟以前不一样了。”

王兴娘道:“不是碧青的脾气大,是嫂子糊涂了,碧青的话儿可没说差,以前数着他王富贵家的日子好,如今莫说咱王家村,十里八村的问问,谁比的过咱家啊,您就听着碧青的吧,有这么个媳妇儿里外操持着,嫂子以后就剩下享福了。”

不说何氏跟王兴娘这儿唠家常,且说碧青,拿着抄网到了坑边儿上,看看左右没人,脱了鞋子,挽上裤腿,举着抄网想下水捞鱼,脚一沾水就冻得一激灵。

刚三月,天气虽和暖了,水还是冰的难受,想起这几日大姨妈快来了,只得放弃捞鱼的想法,刚把裤腿放下去,就听一个熟悉的声儿:“你在水边儿做什么呢?”

碧青一愣,抬头见是杜子峰,仍是一袭青衫背着日头站在坑边儿上,五官隐在日影里,有些模糊,以至于碧青根本瞧不清他的表情,既然人家问了,不回答不礼貌,只得举了举手里抄网:“捞鱼。”

仿佛听见他轻笑了一声,碧青道:“你笑什么?我养的鱼,都一年多了也该养肥了,捞上来正好做菜。”

杜子峰又笑了一声:“如此说,今儿在下可有口福了。”

碧青还没明白他什么意思呢,手里的抄网就给他拿了去,然后,碧青眼睁睁看着这位间河县的县太爷,把袍子下摆撩起别在腰上,鞋脱了丢在一边儿,挽起裤腿,举着抄网就下水了,一抄网下去,捞上来一对绿油油的水草,仍不死心,又继续下网捞。

碧青回过神来,好笑之余也开始指挥:“哪儿,哪儿有条大的…”杜子峰手里的网刚下去,那条大鱼尾巴一甩没影儿了:“这边儿,这团水草下头,看见没,是条草鱼,肉多刺少,味道鲜美,可做熘鱼片,头尾还能熬鱼汤。”碧青颇恶趣味的出主意。

杜子峰急忙下网,这次倒真网住了,杜子峰异常兴奋,平常风雨不动的脸,都有些激动的潮红,直勾勾盯着网里的草鱼,生怕跑了,小心的把网举了起来,可惜乐极生悲,抄网刚离水,网里的草鱼一挣,跳了起来,在空中一个漂亮的翻身跃入水中,激起一阵哗啦啦的水花。

杜子峰望着空空如也的抄网,发了半天楞,那表情很有些滑稽,碧青想笑,顾忌杜子峰的面子忙忍住,咳嗽了一声,瞥见王兴过来了,忙招呼王兴捞鱼。

王兴儿原来是个旱鸭子,去年在藕田里伺候了一年藕,又隔三差五给坑里的鱼喂食,天热的时候,常跳进坑里洗澡,一年过来倒学会了凫水,抄网也使的异常顺溜,从杜子峰手里接过抄网,不过一会儿的功夫就捞上来五条大鲢鱼,最小的也有二斤多,最大的一条估摸有四斤了。

碧青打算今儿晌午熬鲢鱼,叫王兴儿提回去,自己看着杜子峰,这时候正是农忙时节,间河县的县太爷,不该如此悠闲吧,所以,这位来一定有事。

杜子峰不理会湿漉漉的裤子,直接套上鞋,指了指坑边儿上,用麦草盖着的一块地水塘道:“这下头就是泉眼。”

碧青这才明白过来,他是为这事来的,这个时候,打一口井都是大事,更何况,碧青想一气打好几口,不通过杜子峰这个间河县的父母官绝不可能,不过,他认识会看水脉的人吗?

杜子峰仿佛知道她想什么,开口道:“在下有位同榜的年兄,现正任冀州府司农主事。”

碧青立刻就明白了,有道是县官不如现管,有这层关系,打多少口井都不是问题,解决了难题,自然高兴,开口相邀:“杜大人请家里喝茶。”

第49章

正值三月,春日和暖,风轻云淡,诗里说烟花三月下扬州,是说江南的春景,农家的三月比不上江南的秀美,却也别有一番韵致。

村子里的柳树少,没有满天飘飞的柳絮,坑边儿的杨树却开了花,今年的杨树林子又拔了一个高,一开春就开了满树的花,一串串的杨树花像一条条挂在树上的毛毛虫。

村里淘气的小子捏一个,偷偷放到邻居小丫头的头上,等小丫头发现,呜呜哭着去找小子的爹娘告状,小子的屁股总免不了要挨上几巴掌,挨了打也不改,下次依然会吓唬邻居的小丫头,小子也不知道为什么,就爱看小丫头哭花了的小脸儿,百看不厌。

乡屯里的孩子,没有太多花俏的玩具,却拥有最鲜活丰富的童年,碧青有时候会想,假如自己也是王家村的人,跟蛮牛家住邻居,蛮牛会不会也这么干,小孩子心里朦胧的好感,以这种恶作剧的形式表现出来,总会弄巧成拙。

不过,蛮牛真这么干的话,估计自己也不会让他如意,因为自己根本不怕毛毛虫,他要是真敢把杨树吊子放到自己头上,自己就去抓了真的毛毛虫来塞到他脖子里。

想到此,不禁摇头失笑,自己瞎想什么呢,家里的灶房是大郎上次回来时修的,对着炕边儿开了一个窗户,自己做着饭,一抬头就能瞧见坑边儿的杨树林。

进了三月,杨树吊子没了,树枝子上窜出青嫩的杨树叶,没几天就长了起来,一阵风吹过去,哗啦啦的声音老远都能听见。

杨树林子旁边儿,移过来几颗嫁接的枣树,也抽出了新芽,想来今年的酒枣能多做一些了,如今需求量太大,一棵树恐怕不够了。

师傅跟江伯喜欢吃,杜子峰也喜欢,大郎哪儿营房里那帮子可都是馋狼,尤其崔九,多少好吃的都填不满他那张嘴,连吃带拿,脸皮厚的堪比城墙,抱着酒枣罐子,没一会儿就见了底儿,吃的满脸通红,浑身酒气,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吃喝醉了呢。

不知道这次麦收那小子来不来,不来,自己也得把他够来,想占便宜没那么容易,得找补回来才行,今儿晚上就给大郎写信。

忽听院里有朗朗的读书声,不禁愣了愣,收回目光看向门外,院子里放了张矮桌,桌上放着算盘,摊了一桌子账本,碧兰正坐在凳子上,认真的算账。

碧兰念书寻常,对数字却很敏感,算账尤其快,碧青教了她几次,就会看账了,算盘也打的极好,碧青就把家里的账都交给了她,算账,对账,目前没出过纰漏。

小 海淘气多动还笨,算账不行,认字也慢,到现在,千字文上的字还没认全呢,有时候,碧青真觉,老天爷太偏心,二郎那么聪明,多难的文章都是一遍就会,且能举 一反三,小海就笨的一个千字文,学了好几个月都没学会,这会儿正摇头晃脑的背呢:“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辰宿列张,辰宿列张…”念 了三遍,怯生生的看向杜子峰。

杜子峰提醒了一句:“寒来暑往。”小海才忙道:“寒来暑往,秋收冬藏,秋收冬藏…”又开始眼巴巴望着杜子峰了。

杜子峰叹了口气:“闰馀成岁,律吕调阳,你先念熟了,弄明白意思,再背就容易多了,你知道你背的这些是什么意思吗?”

小海低下头半天才小声道:“大姐给我讲过,我当时记住了,可转眼就忘了。”

杜子峰倒也算耐心:“那我再告诉你一遍,这次可记住了,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两句是说宇宙形成于混沌蒙昧的时候,天是青黑色的,地是黄色的…”

杜子峰的声音颇富磁性,却跟他的人一样,让人莫名觉得严厉,看得出来小海很怕杜子峰,自己教他的时候,这小子总是走神儿,一会儿看看远处的树,一会儿院子里吃食的小鸡仔,哪怕地上的蚂蚁洞都比自己教给他的书有吸引力,也因为如此,自己教他好几遍,这小子也没记住。

不过,现在看来,或许该给这小子找一个严厉的老师,这小子知道自己不舍得罚他打他,根本就不怕自己,也不会好好学,换一个严厉的先生就不一样了,一手板下去,就老实了,自己教了一个多月都没学会的千字文,这么一会儿工夫,就背下来了,看来这小子不是笨是欠打。

杜 子峰这位县太爷客串了一回先生,自己好歹的也得有点儿表示,这几条鲢鱼就算谢礼吧,想着,从桶里捞出一条大鲢鱼,放到案板上,刀背敲了一下鲢鱼头,刚还活 蹦乱跳的鲢鱼立马就老实了,刮去鱼鳞,开肠破肚,收拾干净,剁成一掌宽的鱼段,用粗盐码在陶盆里,腌一会儿,裹上一层薄薄的麦子粉,过油煎的两面焦黄,锅 里搁上大大的葱段,一把子蒜,放入煎好的鱼块,毛酱,醋,再抓一把糖霜,兑开水,没过鱼块,大火烧开,小火焖炖半个时辰,就成了。

如此焖熬出来的鲢鱼,红亮酥烂,鲜香入味,捡了几个锅边上贴的小卷子,叫小五给师傅送了一小盆,剩下的被家里人一扫而空,数碧兰跟小海吃的最多。

杜子峰吃了两大块鱼肉,又喝了一碗熬得白白的鱼头汤,不禁吁了口气,他以前不大爱吃河鱼,总觉着有股土腥味儿,可碧青做出来的鱼,却没有半点腥味儿,且厚厚的鱼肉,也颇为入味,就着刚出锅的小卷子,说不出的好吃。

杜子峰端着麦子茶,仍不觉回味刚才的美味,碧青已经把自己那张偌大图纸展开,并跟他进一步说明,想在哪儿打井?哪儿掘挖沟渠引水?哪里盖房子?何处安置那些深州的灾民?

杜子峰盯着那张图纸看了很久,抬起头:“你要知道,如此一项庞大的工程,除了人工,还要银子,深州大旱,灾民众多,人工应该不难,可这盖房引渠所需银子却也不是小数,从何处得来,难道你有不成?”

碧青摇摇头:“我是穷人,可拿不出这么多银子。”

见杜子峰挑眉,碧青笑道:“虽然我是个穷人,可冀州府最不缺的就是豪门大户的有钱人。”

杜 子峰叹口气道:“冀州的豪门大户再多,也没用,去年府台大人亲自登门,让他们捐些钱粮救济灾民,整个冀州府的豪门大户一共才捐了五百两银子,不到一千斤粮 食,还都是发霉吃不了的,这些人虽家资丰厚,却抠门的紧,宁可屯着粮食发霉,也不舍得救济灾民,你想让他们出钱帮你盖房,绝无可能。”

碧青挥挥手:“大人说错了,不是帮着我盖,是帮着他们自己盖,这些大人就别管了,我自有法子让他们掏钱,给大人看这个,是想让大人帮忙在这儿多打几眼井,井打好了,就能盖房了,估摸明年就能完工入住。”

说着目光闪了闪:“大人明年任期也该满了吧,吏部考评的优可不好得,间河县的地少,田税有限,若用税赋衡量优劣,大人可要吃亏了。”

杜子峰脸色略暗,这也是自己发愁的事儿,吏部考评直接干系到自己的升迁,间河县这样的小县,大齐不知有多少,间河县地少,若用税赋多寡来衡量,这个优自己的确拿不到。

碧青度他的脸色道:“大人也不用烦恼,间河县的地虽少,若大人的政绩亮眼,一样高升,间河县虽穷,却也是快风水宝地,莲花山的工程启动,便可顺理成章的安置数百甚至上千灾民,不用分给他们地,光盖房的工钱就养活他们。”

杜子峰想了想道:“先不说你那些房子盖不盖的起来,便盖起来,明年完工之后,这些灾民又该如何安置,你的桃林用不了这么多人吧。”

碧青点头:“是用不了,不过,大人何用愁这些,有朝廷大力支持,间河县的百姓定会大量种植番薯,朝廷之所以如此,想来是想用番薯来解深州大旱,如此一来,明年番薯的种植就会被大齐百姓接受,估计最迟明年,朝廷定会儿遣派钦差来冀州。”

话说到这种程度就足够了,以杜子峰的精明,后头的事儿,不用自己点明也应该明白,果然,杜子峰目光闪了闪:“如此,你盖得那些院子也不愁卖了。”

碧青笑了起来,眨眨眼到:“碧青盼着大人腾达,也能跟着沾光。”

杜子峰走了,临走之前给小海荐了个先生,是在普惠寺借住的穷秀才,叫刘盛,因屡试不中,心灰意冷,盘缠用尽,又无脸回乡,只能寄居在普惠寺,靠抄写经文赚口饭吃,跟杜子峰有过数面之缘,杜子峰说此人中正耿直,给小海当先生正合适

碧青琢磨杜子峰话里的意思,是不是说那个秀才不适合当官,忠正耿直是美德,可当了官儿,这样的美德就成了弊端。

既然杜子峰推荐了,抽个时间去一趟吧,再说,自己还答应了普惠寺的老和尚,帮着寺里种一池莲花呢,自己倒是不怕食言,师傅的面子不能折,更何况,把人家后头那些桃树枝都快砍光了,也着实该还这个情,听说普惠寺的素斋颇有名,顺道也可以学两招儿。

杜子峰办事很靠谱,没几天冀州府司农部就来了人勘察水脉,预备打井,人一到,村子里就热闹了起来,也不管地里的庄稼了,都凑过来瞧热闹,有心思的恨不能井打到自家跟前儿。

桃 花娘就是一个,见看水脉的人围着碧青家附近转悠,急的不行,忙回家找自己男人去了,一进院见丈夫正在喂猪,不禁道:“你咋还在这儿喂猪,你是村里的里长, 大小也算个管事的,村子里打井这样的大事,没知会你就罢了,来了也得先从咱家待着才是,如今你瞅瞅,净围着大郎家转悠了,你这个里长倒成了摆设。”

王 富贵皱起了眉,手里舀麦糠的瓢咣当仍到猪食盆子里:“你消停些吧,大郎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你瞧着眼热,背着人嚼说了人家多少闲话,弄得咱两家越走越生 份,都是因为你这个嘴碎的婆娘,你瞧着人家二郎拜了先生,有了好前程,求到人家门上,想帮桃花女婿寻个门路,也不叫什么大事儿,好歹乡里乡亲的,大郎媳妇 儿心眼儿善,说不得就帮忙了,可求人,你倒是有个求人的样儿啊,当着人家大郎媳妇儿的面儿,说人家小叔子的不是,大郎媳妇儿心眼是好,可你莫忘了,人家是 有一肚子学问的女秀才,人家叫你一声婶子,是看在一个村的乡亲份上,你倒端起架子来了,说了一堆有的没的,给人几句话顶回来,还气不忿,嚷嚷着往后瞧,还 用往后瞧什么,就瞅现在,咱家连人家的边儿都攀不上了,你嫌人家大郎媳妇儿说的话不中听了,俺倒是觉着,人家说的是实在话,桃花女婿要是真是个念书的材 料,哪用得着求到丈人家头上,成天端着个书装读书人,也不瞧瞧家里老婆孩子都快吃不上饭了,一家子靠着丈人接济过日子,他不臊得慌,我都替他臊得慌,回头 桃花再回来你跟她说,嫁出去的丫头泼出去的水,三天两头回娘家要嘴,他周家丢的起这个人,她爹这张老脸丢不起。”

桃花娘道:“你这是什么话,好歹是亲生的丫头,难道眼睁睁看着她三口子饿死不成。”

饿 死?王富贵哼了一声:“你瞧她男人穿的衣裳鞋,连点儿灰都不沾,天天什么活儿都不干,笔墨倒费了许多,好好的纸,与其写那些没用的文章,不如糊了窗户,还 能挡挡风,给他白瞎了,她家又不是没地,只要他两口子肯下力气,俺就不信能饿死,便不乐意种地,如今大郎媳妇儿买下临山屯的一百多亩桃林,活儿有的是,只 要肯干,一个月五十文的工钱稳稳当当的落下,赶上这样的好年景儿,要是还饿死,就是活该,至于打井,那是冀州府司农部的人,跟间河县可没干系,是人大郎媳 妇儿托人情找来的,不是官差,打井的银子都是大郎家掏的,之所以打两眼井,是人家大郎媳妇儿不忍心村子里的人喝苦水,你想在家里打井,先不说舍不舍的掏这 些银子,就算你肯使钱,也得问问人家冀州府的人干不干,趁早在家猫着,别处去丢人现眼的好。”撂下话沉着一张脸进屋了。

桃花娘听着外头热热闹闹的说话声儿,心里一阵阵不自在,有心想出去扫听扫听,可人都在大郎家,自己去了,没人搭理反倒没脸,不好出去,却又实在好奇,忽想起二丫头杏果儿,忙进屋去找闺女。

这丫头自打开春不知怎么回事,跟变了个人似的,也不出去疯跑了,成天在屋子里闷着,话都少了,就知道在炕头做鞋,一个人就两只脚,哪穿的了这么多鞋。

桃花娘进来把她手里做了一半的鞋丢到一边儿道:“你跟碧兰好,去她家问问在哪儿打井。”

杏果儿只当没听见,拿起鞋来闷着头接着做,桃花娘刚被自己男人没头没脸的数落了一顿,本来就憋着火呢,这会儿见闺女也不搭理自己,火气窜上来,伸手就拧了她几下:“死丫头,聋了不成,听见了没,叫你去碧兰家问问在哪儿打井?”

杏 果仍没反应,给她娘拧疼了也不吭声,低着头,跟个木头人一般,气的桃花娘直哆嗦,扬起手打了好几巴掌,见杏果儿还不动,也卸了劲儿,一下坐在炕上,喃喃的 道:“怎么都是我错了,我哪儿错了,你们一个个都这么着…”念叨了一会儿对着杏果儿道:“算娘求求你,说句话,难道真哑巴了。”

杏果这会儿抬起头来,木呆呆的看了她娘一眼,站起来出去了,出了自家院子,走到碧兰家门口,就见里头挤满了人,村子里的乡亲们差不多都来了,老老少少围着那些冀州府看水脉的人,问东问西,叽叽喳喳的好不热闹。

杏果儿脚都迈出去了,又缩了回来,当初铁柱家的婶子跟娘说,把自己跟二郎凑做堆的时候,自己在里屋听的真真儿,还记得,那时自己一颗心都跳到了嗓子眼儿,心里喜欢二郎不?杏果自己也不知道,就是觉得二郎家好,什么都好。

二郎娘和善,二郎的嫂子更好,识文断字能教二郎念书,有本事赚银子,还会做吃食,大郎嫂子做的吃食,是杏果儿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东西,甜甜的麦芽糖,香喷喷的酱头肉,哪怕烙的饼,都比自家的好吃几百倍。

之前还觉得自家过得日子不差,后来才知道,二郎家的日子才是日子,如果自己能嫁给二郎,就能在这样的家里生活,一想到可以过二郎家的日子,杏果儿就从心里头欢喜。

可她娘看不上二郎,娘心心念念想攀上一门好亲,在她娘想来,二郎家不算好人家,娘更喜欢姐夫那样的,可自己没看出姐夫家哪儿好,连饭都快吃不上了,留着书香门第的名声,也是笑话,姐的日子自己是知道的,还不如在家的时候呢。

娘瞧不上二郎,几句话把铁柱婶子顶了回去,亲事也黄了,还叮嘱自己别跟碧兰在一起玩,省的外人传出闲话,将来不好说亲事。

她娘的话都没凉呢,二郎就拜了先生,跟着先生进京了,听说进了太学,太学是什么?杏果儿不知道,可她知道一件事,自己曾经离二郎,离那个温暖的家很近,差点就迈进去了,现在却只能站在门外偷偷的看。

想起这些,脸色一暗,刚想回去,碧兰一眼看见了她,撂下手里的茶壶,跑了过来:“杏果来了,走去我屋里待着。”说着拉着她的手去了自己屋,让她坐着,自己出去给她舀麦子茶。

杏果儿忍不住打量这个屋子,这是自己家以前的老宅 ,荒了好些年,早就破的不成样子了,可现在她竟认不出了。

屋里收拾的很干净,地面跟炕都是新磨的,炕头叠着整整齐齐的被子,炕上摆了一溜小柜儿,上头有一大摞账本,再旁边儿是笔墨纸砚,墙上挂着一个小算盘,对面墙上搭着木架子,木架子有两层,放着满满的书。

杏果儿好奇的问:“这些书…都是你看的?”

碧兰摇摇头:“我才认识几个字,哪看的了这些,这是我姐的,从桃花村拉过来的,我姐说这屋子年头长了,潮气重,不能放太多书,等回头新房盖好了,找木匠打个一通到顶的柜子,刷上桐油,外头吊上布帘子,既防潮又防虫子,放多少书都不怕。”

说着,把墙上的算盘摘下来拨了两下:“这算盘是我的,姐跟我在这屋住,就是为了教我看账打算盘。”指了指炕柜上的账本:“这些是我家做买卖的账本子,如今都归我管呢。”说这话的时候,碧兰眼里都放光。

杏果儿恍惚想起碧兰刚来时的样子,穿着破破烂烂的衣裳,小脸蜡黄蜡黄,一头枯黄的头发像秋天乱蓬蓬的草,整个人瘦成了一把骨头,瞅着都吓人,明明跟自己一般大,却生生比自己矮了一头还多。

如今的碧兰,个头比自己都高了,乌黑发亮头发梳了一条辫子,垂在一侧肩膀上,辫稍儿系了一条鲜亮的红绸子,趁着那张小脸越发白净好看。

都说碧兰像她姐,以前还不觉得,如今瞧着眉眼儿越发的像了,身上簇新的袄,异常合身,不像自己总穿大的,娘生怕自己长得快,衣裳小了,每次做新衣裳都做的老大,一身衣裳都穿破了还大呢。

碧兰见自己说了这么多,杏果儿也不言声,只管盯着自己看,就问她:“你看我作啥?这些日子怎不来找我玩了?”

杏果儿咬了咬嘴唇半天才道:“我娘让我来问问,你家的井打在哪儿?”

碧兰道:“我家就打一口井,打在新房那边儿的院子里,另外一口是给村里人打的,姐说不能光我们一家喝甜水,全村这么多乡亲呢,就叫冀州府看水脉的再寻一处,说是在街当,离着你家不远,走几步就是,以后你家吃水可方便了。”

碧兰还要拉着杏果儿给她看自己绣的手帕子,忽听外头碧青喊她拿纸笔,跟杏果儿说了一声就跑了,等再回来屋里已经没人了。

碧兰不免有些郁闷,杏果儿是她来王家村的第一个朋友,她很希望能跟她做一辈子朋友,姐说过,女孩子有个能说心里话的朋友最难得,可杏果儿最近都不打来找自己,自己去找她几次,她也不出来。

碧青叫小五跟着冀州府看水脉的人去了桃林,自己把笔墨拿进来,一进屋就见碧兰一脸愁容的坐在炕头发呆,不禁笑了,戳了她的小脸一下道:“琢磨什么呢,多大的丫头就发起愁了,叫人见了,还不笑话死你。”

碧兰圈着她姐的胳膊蹭了蹭道:“姐,我是不是长得讨人嫌?”

“胡 说,让娘知道看不打你,你可是娘生的。”见碧兰一张小脸皱巴巴的不舒坦,想起刚才小海说杏果儿来了,仿佛明白了什么 ,开口道:“杏果儿摊上那么个娘,是她的运气不好,她自己要是想开点儿还好,想不开赶明儿就会钻牛角尖,她是自卑,跟你没关系,别没事儿瞎琢磨。”

碧兰仰起小脑袋:“杏果儿家也很好,她长得也不难看,自卑啥?”

碧青拽了拽她的辫子:“就是说呢,她自卑啥,所以,姐才说她想不开,都说咱们姐妹长得像,你讨人嫌,不就是说姐也讨嫌吗。”

碧兰嘟嘟嘴:“姐哪会讨嫌儿,我偷偷听见村子里的人都夸姐呢,说姐是生了菩萨心肠的财神爷,说姐夫家的坟头冒青烟了,才娶了姐这样的媳妇儿。”

菩萨心肠的财神爷?碧青忍不住想,这到底算哪路的神仙,不过,蛮牛能娶到自己,还真是他的运气。

这么想着,点点头:“能娶到姐这样的媳妇儿,你姐夫家的祖坟都烧着了。”碧兰忍不住咯咯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