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地位有啥用,心里头就姑娘一个人的才难得,更何况,姑爷可是带兵的将军,上马能打仗,下马能疼媳妇儿,这样的男人除了他们姑爷还有谁啊。

碧青今儿心里美滋滋的,大年夜找到了恋爱时的感觉,让她颇为欣喜,她也没想到自己有如此浪漫的情怀。

以前看到那些情侣雪中漫步,心里颇不认同,大冷的天儿,不赶紧找个暖和地儿待着,跑雪地里头挨冻,不是脑抽就是有病。

可今儿兴之所至,来了这么一回,感觉很好,如果不是腿走的有些酸 ,她还不想进屋呢,身边有个男人依靠着,一点儿也不觉得冷,反而觉得暖融融的,这会儿钻进被窝仍有些回不过神来。

侧头看了看身边的大郎,伸出指头戳了他的脸一下:“喂,刚才在雪地里走的时候,你有啥感觉不?”

大郎眼睛都没睁开,嗯了一声,吐出一个字:“冷。”

碧青不信邪的道:“除了冷呢?”

大郎按住她的脚,放在子怀里捂着:“别动,雪地里走了大半天,这会儿脚还冰着呢。”

冰凉的脚丫在他怀里慢慢暖和了,仿佛连心都跟着热乎起来,碧青不动了,也不问了,因为忽然想明白了,她男人虽不浪漫,可心里有她,只要他心里有自己,不就得了,计较别的做什么。

想到此,缩进他怀里闭上眼想着,明年一定得生个女儿…梦里都是女儿的样子,浓眉大眼,笑起来憨憨的跟大郎一个样儿…

第93章

出了正月,这年就算过去了,二郎如愿的去了深州,带着作坊里新做出来的扇车。平心而论,扇车还需要改进,风力不够,不能很精确的分离糠皮,但是能 用,至少比手工强的多,头一次能做成这样,已经很厉害了,碧青非常大力的鼓励了二郎一番,让他从风力方面入手,再接着研究。

对于这些,碧青自己真是门外汉,深州的翻车都是陆明钧亲自带人过去看着装上的,碧青渐渐发现,古人的智慧真不能小觑,自己之所以得了个聪明的名声,绝对是徒有虚名,是因为自己拥有别人所没有的经历。

拜现代无所不在的网络所赐,即使自己完全不懂的东西,也能提供出大概轮廓,比如说弓,弩,弓,弩与其说是自己画出来的,不如说是那些匠人的智慧集中起来的结果,而火药完全陆超的功劳。

碧青发现,陆超这小子真的很聪明,短短的两个月就把火药完善了起来,甚至复原了失传已久的震天雷。

这让碧青尤其兴奋,震天雷啊,有这东西就算大郎去打南蛮,也不怕了,上次荣昌斋的事让碧青对南蛮孟氏深恶痛绝,两国打仗不算什么,像北胡,明到明枪的对战,胜负也是常事,可南蛮却用散播瘟疫的法子,这简直是丧心病狂,这样的人是祸害,死不足惜。

所 以,碧青觉得对付南蛮不必用什么兵法,更不能用对北胡的法子,只有彻底灭了孟氏一族,大齐南境才能安生,而跟孟氏这样卑鄙的人对战,震天雷是最好的武器, 不给孟氏任何喘息的机会,几个震天雷直接丢过去,炸他个面目全非,省时,省力。不过,前提是必须清楚震天雷的威力,而今天就是实验震天雷的时候。

深州开渠引水的工程,大半都完成了,只有眼前这座小山包成了最后的阻碍,绕过去的话,费工费力不说,整个工程恐怕今年别想完成,而深州必须要尽快通水了,深水井只是解一时之急,不下雨的话,种地灌溉还得有河才行。

就这个小山包把杜子峰愁得头发都快白了,二郎便想起了陆超研究的火药,给碧青写了信儿。

碧青去年就跟大郎说好,今年来深州住些日子,正好借着这个机会,三口子就过来了,江婆婆跟冬月冬时都没让跟来,来的只有陆超,他是为了试验震天雷,毕竟东西是他研究出来的,怎么使唤,得他亲自来才成。

炸的是山包一侧,只要炸开口子,水能通过去,深州开渠引水的工程就大功告成了,大郎去给陆超帮忙。

大郎心粗,可这时候却格外细致起来,因为见识过陆超研究出的头一个震天雷,知道这东西必须万分小心。

碧青怕引人注目,第一次试验的时候,让他们跑到了莲花山的后山,那边几乎没有什么人,即便这么着,武陵源也听见了响声。

碧青没亲眼见识,但大郎从后山回来的时候,整个人傻了一半,大约也能猜出来。从那天起,大郎就算找着事儿干了,天天往陆超的火药作坊跑,忙上忙下的,真成了陆超的助手。

碧青也乐见其成,本来这东西做出来就是给蛮牛预备的,他越熟悉震天雷,将来打南蛮的时候越有胜算 。

碧青抱着儿子跟杜子峰二郎坐在桃林边儿上的棚子里,这条渠开了,正好从桃林旁边过,翻车已经装好,就等着一引水,从这儿一直到深州城下,这片一眼望不到边的桃林就有了灵气。

杜子峰有些担心的看着碧青:“虽说这个小山包并不大,可也是山,上头都是石头,不用斧凿,还能用什么法子?”

斧凿?碧青笑了:“杜大人莫非想效仿愚公移山吗?”

杜子峰苦笑一声:“你就别打趣我了,这些日子为了这个小山包,我都要愁死了,要是我有愚公的本事就好了。”

碧青不禁看了他一眼,见果然憔悴了很多,皱着的眉头,都成了一个川字,整个人比起年前见的时候黑瘦了很多。听二郎说,杜子峰这位知府大人很少在府衙里坐着,大多时候都在下头跑。

深州的普惠寺开工了,真不能小看老和尚的号召力,在冀州的普惠寺外贴了告示,说要在深州建普惠寺募集善款。

那些善男信女纷纷响应,只要来普惠寺上香的都会额外捐一笔善款,少的少娟,多的多捐,冀州府有钱人家大多礼佛,这一说是盖庙,都想做功德,没几天就募集了三十万两银子,加上深州那些有钱人舍的,整整五十万两银子,盖一座普惠寺绰绰有余了。

碧青一早说好的,把自己该得的那份拿出来,给深州的百姓购置优良的麦种,已经分发下去,一开春就种到了地里,如今三月,出了一层青葱葱的麦苗,瞧着就叫人喜欢,只可惜离着井远的那些,来不及浇水的就有些发黄,有些地里因为缺水,斑斑驳驳的麦苗出的乱七八糟。

碧青抬头看了看天,万里无云没有半点儿下雨的意思,不禁叹了口气,记忆中深州总是这样的大晴天,雨水稀少,以至于地里收不上粮食,老百姓不得不往外逃,虽说故土难离,可怎么也得先保住命再说。所以,这渠必须开,还得快,不然,今年的麦种怕要糟蹋了。

想到此,问杜子峰:“听王兴说去年深州的番薯有了收成。”

杜子峰道:“番薯不挑地,抗旱容易种,只不过离井远的,收成还是不好,有些地方,番薯苗不等长就枯死了,好在番薯产量高,即便旱地,一亩田收个千八百斤的也不难,加上朝廷发放的赈灾粮米,去年这个冬天,总算熬过去了,说起来,就数着你家的地收成最好了。”

碧青道:“桃林也是树,自然聚拢水土,守着桃林的地即便旱,也不会旱的没收成,加上有井,人手也多,水浇的勤,收成自然好些。”

杜 子峰道:“如今深州的老百姓都盼着你家招工呢,别管干什么,只要是给你家干活,都能分两亩地,你还不要地租,白给种,收成都归他们自己,就算旱,也能落下 不少,更何况,你是有名的善人,工钱给的多,还管吃喝,如今深州日子最好过的几个村子,都是离着桃林近的,对了,你还没回沈家村呢吧,哪儿可变样了,估摸 你回去也认不出了。”

碧青道:“变好了就成,这次我们三口正是打算住在沈家村。”

杜子峰愣了一下:“就你们三口?”

碧青点点头:“就我们三口。”

正说着,忽听咚咚咚,连着几声巨响,紧接着就是哗啦啦山石落下的声音,饶是这边儿离得远也能感觉一阵地动山摇。

碧青忙低头看儿子,发现小家伙不知什么时候醒了,没哭没闹,睁着大眼看着自己,并没有怕外头的声音, 反而张着小嘴喊他爹。

碧青笑了,这小家伙倒是个贼大胆。刚一听见响动,杜子峰就急匆匆的跑了,就听这动静也大概能猜得出来,肯定成功了。

过了一会儿,杜子峰异常兴奋的回来了,后头是满身满脸都是土的大郎跟陆超,走的近了,碧青发现大郎额头破了,忙把孩子递给二郎抱着,自己过去:“这是伤着了?”说去踮起脚尖看大郎额头的伤。

大郎道:“没事儿,躲的慢了些,让飞起来的石头划了一下,不妨事。”碧青仔细看看,见口子不大,才放心。

杜子峰仍有些激动,嘴里喃喃的道:“到底是什么这么厉害,那些山石竟然没了…”

既然用了这个法子,自然瞒不过他,碧青:“这是陆超复原的震天雷。”

震天雷?杜子峰挑眉:“可是古籍中记载的火器。”碧青点点头。

杜子峰瞬间就明白了,他是聪明人,知道此事重大,不宜宣扬,也就没再往下问,带着人疏通渠道去了。

陆超知道崔九这些天回去武陵源,心里惦记碧兰,不肯在深州多待,见这边儿事儿完了,马不停蹄的赶回武陵源去了。

碧青摇摇头,崔九是去请她师傅的,贺鲁求娶义和公主,皇上准了婚事,赐下公主府,挑了良辰吉日让贺鲁跟义和公主成婚。

贺鲁上奏说让武陵先生亲自书写婚书,碧青知道,贺鲁是想把这场亲事弄的声势浩大,天下皆知义和公主下嫁北胡才好,往后胡汉一家,再要点儿什么就容易多了。

只不过,义和公主真有些倒霉,即便是皇上最宠爱的公主,也不得不为了大局下嫁,听说贺鲁前头的王妃已经给他生了两个儿子,一个五岁,一个三岁,义和公主也才十七吧,刚过门就成了两个孩子的后娘,也不知能不能适应。

所以说,当公主还不如当个平常人家的女孩儿呢,嫁个老实巴交的汉子,生儿育女,即便日子过得平淡,安生顺遂,比什么不强。

想到此,碧青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小腹,也不知肚子里这个是不是自己盼望已久的女儿…

第94章

或许是因为一直盼着有孩子,所以,这次的感觉格外鲜明,算着日子,有两个月了吧,看来这次的月子还是会赶在冬底下。

路有些颠簸,牛车晃了两下,碧青忙扶住车帮,往前看了眼那爷俩,虎子醒了之后就让大郎抱到了前头,把鞭子塞到小家伙手里,小家伙攥着鞭子又蹦又叫兴奋的不行,大郎跟着小家伙嘿嘿笑,爷俩玩的不亦乐乎。碧青摇摇头,只要跟着大郎,小家伙一会儿就能玩疯了。

王兴本说要送他们过来的,碧青没让,王兴是深州桃林的管事,如今三月花期,正是该授粉的时候,忙忙不过来呢,也不是不认识,干嘛非让王兴送。

即便深州旱,桃树没有武陵源长得好,也得注重管理,争取能多些收成,碧青打算以后在深州建个作坊,专门做桃干桃酱,这样桃子再多也不怕滞销了。

而且,碧青不想闹得人尽皆知,去年就答应了蛮牛,一家三口好好过几天平常日子,适当满足一下大郎心里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梦想,要是让王兴大张旗鼓的送回去,想过消停日子就难了。

碧青发现,几乎所有的庄稼汉子都有大郎这种想法,哪怕富贵了,心里依然存着这样的梦,看大郎这一路嘿嘿的傻笑,就知道心里多高兴了。不过,这是回沈家村的路吗,怎么自己竟一点儿都不认识了。

当初买地的时候,碧青并没有实地来勘察,而是仅仅凭着地图上标注的地方,沿着即将开的通渠想当然选的,因为笃定临水的田地,会飞速升值,所以大多在通渠边儿上。

唯一不是考虑升值因素的就是沈家村,沈家村不临水,距离最近的通渠,也有二十里地,碧青下意识把沈家村周围的地都买了下来,如今都种上了桃花。

桃花林从深州城外顺着通渠一直延伸到了沈家村,记忆中漫无边际的荒地,已经变成了桃林,灼艳的桃花仿佛一片望不到边儿的粉色烟瘴,比武陵源要壮观的多。

路是刚修的,跟武陵源的宽度差不多,只不过地上的黄土还没夯实,有些地方难免颠簸,忽听大郎道:“媳妇儿,前头就是沈家村了,那是不是你常说的歪脖子柳树?”

碧青看过去,桃林尽头真有一颗歪脖子柳树,用砖芽子圈了起来,记忆中光秃秃的枝桠上,如今已是一片青翠,一阵风过,轻软的柳条仿佛美人的腰肢,款款摆动,摇出一树妖娆的风情。

大郎把牛车停在柳树边儿上,把虎子放到地上,小家伙如今已经走的相当利落,脚一占地就跑到柳树底下,小手伸着想够垂下的柳条,可惜个子太矮,够不着,急的满脸通红。

碧青笑的不行,过去折了两根柳条编了个圈,摘了些桃花插在上头,戴在了虎子的小脑袋上,虎子稀罕的不行,咧开嘴嘿嘿的笑了起来。

大郎也揪了两根柳条照着碧青的编了一个,编的乱七八糟桃花插的东一朵西一朵,远没有碧青编的好看,递给虎子,虎子把自己头上的拿下来比了比,毫不留情的他爹编的丢到了地上,还一脸嫌弃,嘟着嘴吐槽:“丑,不要。”

小家伙如今会说了,可就是说整话费劲,都是一个字两个字的往外蹦,可见多嫌弃大郎编的花冠了。

大郎捡起来看了半天:“哪儿丑了?”

小家伙撇着小嘴,还是那句:“丑,不要。”

爷俩这一来一去逗的碧青笑弯了腰,见大郎一脸受伤,碧青有些不忍,从他手里接过来,戴在自己头上,问他:“好不好看?”

大郎盯着小媳妇儿看了会儿,从武陵源出来,小媳妇儿就换了一身青碎花的袄裤,头上的簪子也都摘了,就裹了块跟衣裳一样的头巾,让大郎不由想起了前些年。

前些年的小媳妇儿有些瘦,没现在这么好看,但样子差不多,这会儿头上戴着自己用柳条编的花冠,桃花映着下头一张白净的小脸,大郎眼睛都看直了,忍不住点头:“好看,真好看。”见他那傻样儿,碧青忍不住笑了起来。

三口子正在这儿高兴呢,忽听一个孩子的声儿怒声:“你们是哪来的,谁让你们折柳枝了?”

是 个七八岁的小子,手里拿着个竹笛,头上戴着个破烂的斗笠,骑在牛背上,想是出去放牛了,看见地上散落的桃花,更是气的小脸通红,从牛背上跳下来,捡起桃花 看了看,瞪着碧青三口:“你们还祸害桃花,俺爹说了,谁也不能祸害桃花,去年俺妹子摘了一朵,生生挨了俺爹一顿鞭子,说这是俺们的命,指望着往后过好日子 呢。”

一番话说得碧青跟大郎两人有些无措,是这么回事儿,武陵源也一样,如今不用人盯着,也没人去折桃花,那年周家老头带着人想去桃林里头弄什么诗社,让沈定山直接赶跑了,打哪儿起,再没人敢动心思。

这一到深州竟疏忽了,不过,桃花不能祸害是怕影响结果,这柳条折几根不算什么大事吧,见小子气哼哼的,碧青想了想道:“那个,我们不知道才坏了规矩,你看这么着成不,我们赔行不行?”

小子叉着腰打量碧青一会儿:“说的好听,瞧你们也不像有钱人,拿啥赔啊,别当俺是小孩子好糊弄,俺娘说,俺是村子里最聪明的,赶明儿跟定财叔说说,让俺跟着定财叔学算账,以后也当管事,你糊弄不了俺。”

定财?听见了熟人,碧青终于松了口气:“我们跟你定财叔认识。”

小子一脸不信:“俺定财叔才不会认识你们这样祸害桃树的人呢,少骗人了。”

碧青有些囧,这小子的确挺灵的,正想着,怎么混过去,忽见村子那边儿过来了个妇人,老远就喊了句:“二蛋子,你娘正等着你家去吃饭呢,在村头干啥呢?”

二蛋子一见来了人,忙道:“俺抓着三个祸害桃花柳条的坏人。”

碧青忍不住咳嗽了一声,这小子连她家虎子都算进去了,虎子大概也知道干了坏事,这会儿也不瞎跑了,躲在碧青后头,两只小胳膊紧紧抱着碧青的腿,探着脑袋往外看。大郎也有些脸红,给个小孩子教训,还说不出话,实在尴尬,。

“祸害桃花柳条,谁这么大胆子。”光听声音就知道那妇人也很生气。

走近了,碧青才认出是定财的媳妇儿,沈家哥仨除了沈定山娶的临山屯的姑娘,定富跟定财娶的媳妇儿都是深州的,定财媳妇儿跟王兴媳妇儿还是亲姐俩,定财跟王兴就成一担挑儿。

深州的地方大,桃林多,事儿也多,碧青怕王兴一人忙不过来,就让定财也跟着过来了,还以为定财跟王兴家一样住在深州城根儿呢,不想却在沈家村。

定财媳妇儿一见碧青,忙迎上来:“是姑娘姑爷啊,定财前儿就说姑娘姑爷到深州了,让俺把家里收拾干净,说姑娘姑爷这两天就到,不想今儿就到了。”

说着,要给碧青两口子见礼,碧青忙扶起她:“你这大着肚子呢,看窝着孩子,都是自己人,用不着这些虚礼儿。”

定财媳妇见虎子躲在碧青身后,笑道:“这是俺们小少爷吧,年下去拜年的时候,赶上小少爷睡觉,没见着。”碧青摸了摸虎子的头:“叫婶子。”

虎子眨眨眼,小嘴蹦出个:“婶。”

定财媳妇儿忙道:“可当不得,快晌午了,日头大,姑娘快跟俺家去吧。”

刚要走,就听二蛋子道:“定财婶子,他们可是祸害桃花的坏人,您怎么还让他们家去呢。”

定财媳妇儿笑了:“他们可不是坏人,是大大的好人,没有姑娘你哪有饱饭吃呢,这颗歪脖子柳树,别人折不得,姑娘折多少都成,记下了。”

二蛋子忽的明白过来,看了碧青半天道:“你就是俺娘说的救了俺们命的活菩萨。”说着,低下头:“俺不知道,刚是俺不对…”

碧青摇摇头:“咱们庄稼人指望着收成活着,应该爱惜,刚才是我错了,你做的很好。”想了想,从车里的包袱里扒拉出一个弹弓来塞到他手里:“这是奖励,也算赔偿,你放心,以后我再不祸害桃花了,说到做到。”

小子拿着弹弓左看右看,稀罕的不行,这是陆超给虎子做的玩具,狗娃子缠着陆超做弹弓打鸟,陆超就顺道给虎子做了两个小的,这会儿正好给二蛋子当奖励,低头见儿子眼巴巴盯着那弹弓,又找出另一个塞到他手里,小家伙才高兴起来。

碧青三口跟着定财进了村,看见沈家的大门,碧青忍不住眼眶有些热,记得王兴说房子翻盖了,怎么还跟原来一样,就连大门都一样,乍一见,让碧青有种回到过去的错觉。

定 财媳妇儿道:“妹夫本来不想翻盖,可旧房实在要不得了,去年过来的时候,见房梁断了,塌了一大半,实在不成样子,才翻盖了一遍儿,知道姑娘惦记着家,没敢 变样儿,还照着原来的盖了,就是加了两根梁,墙也是用砖垒的,外头糊上麦草,这几扇门跟屋里的柜子,让木匠照着原样修的,房顶上铺了瓦,上头盖的还是原先 的顶子,定财说,姑娘瞧着哪儿不妥,回头再找人过来修就是。”

碧青摇摇头:“这样就好,这样就好…”说着进了院,到井台边儿上看了看,里头的水异常清澈,一眼望不到底,照着自己的影子甚为清晰:“我记得这口井枯了?”

定财媳妇儿道:“这口井正在水脉上,之所以枯了,是因为太浅,那年打井,让人打深了,水就涌出来了,也不知怎么回事,比别处的水都甜,定财说这是风水,说姑娘在的地儿,自然就有清泉。“

碧青忍不住笑了起来,看着定财媳妇儿:“之前还说定财是个闷葫芦,这两年倒是变了样儿。”

定财媳妇儿:“姑娘抬举他,又历练了这些年,要是再不出息,该找块豆腐撞死了。”

知道碧青三口子来沈家村就是想过几天清静日子,定财媳妇儿也不多打扰,说了几句话,就家去了。

虎子从早上到现在又叫又嚷又蹦跶的,这会儿早困得没了精神,吧嗒吧嗒嘴,过来磨碧青吃奶,碧青摇摇头,早说把奶给他掐了,可婆婆跟她娘都不答应,说虎子生在天寒地冻的胡地,身子虚,得多吃两年奶补补。

就这小子还虚啊,跟个小牛犊子似的,碧青可没看出来儿子哪儿虚,人家一岁多的孩子,哪有他这么跑的,即便会走了,也走不大利落,这小子倒好,都会跑了,小拳头攥起来贼有劲儿,那天搂着他睡午觉,挨了这小子一拳,疼着呢,什么虚?就是老人疼孙子。

从过了年,碧青就给儿子搭辅食了,蛋黄,米粥,骨汤熬的咸饭,小家伙吃的挺香,对奶也就那么回事了,就是瘾大,尤其睡觉的时候,总的吃几口解馋。碧青琢摸,等回武陵源就给他彻底掐了,不掐也不行,肚子里这个长起来了。

正想着,忽疼的吸了口气,低头看儿子,小家伙出了十六颗乳牙,吃奶的时候,习惯性磨牙,咬一口真挺疼。

碧青气的伸手掐了儿子的小脸一下,见他睡着了,把他放在炕里,从柜子里找出两个大枕头挡住,这小子睡觉不老实,不挡着点儿,不定一会儿就掉下来了。

挡好了儿子,碧青准备出去做饭,一出去就见大郎坐在柴火棚子前头劈柴呢,王兴倒是知道自己的心思,这里基本保持了原来的样子,甚至,连柴都一样。

其实,深州这边儿的模式都是照着武陵源复制过来的,没有开始的摸索期,非常迅速就把桃林挪了过来,自己之前跟杜子峰说,不用再建武陵源,现在想想真有些可笑,整个围绕着桃林的村子,跟冀州府的武陵源几乎完全一样。

乡亲在桃林做工干活之余种地,刚才那个叫二蛋子的家里都有牛了,可见日子好过多了,要是之前那般,连饭都吃不上,哪有多余的闲钱养牲口呢。

有武陵源当例子,深州发展迅速,通渠那边儿的山包下,盖着好几个炭窑呢,足够附近村民使唤的了,而自家却是圆滚滚的木头,可见王兴很了解大郎,瞧他劈的满头大汗,却乐此不疲的样儿,就知道挺喜欢干这活儿。

大郎抬头见小媳妇儿,抹了把汗:“媳妇儿,咱晌午咱吃面吧,俺喜欢吃你上回炸的肉酱,拌面吃最香。”

碧青点点头:“那我瞧瞧有没有肉,有肉就给你做。”

大郎道:“刚定财媳妇儿拿了一提肉过来,在哪儿挂着呢。”说着,指了那边儿门垛儿,碧青过去摘了下来,五花三层的肥膘肉正好炸酱。

估摸定财媳妇儿一早就过来收拾了,灶房里很干净,这里不是武陵源,调料自然不那么齐全,也就是简单的几样儿,灶台边儿上放着个陶罐,碧青打开看了看,果然是毛酱,菜板旁边儿有半筐鸡毛菜,青翠翠的拌面吃正好。

炸酱没什么诀窍,想好吃就得多放肉,碧青想着定财家的小子,就打算把这罐子毛酱都炸了,给定财媳妇儿送去点儿.

定财媳妇儿送过来的肉,足有二斤,切成小块,放到热锅里头煸,等煸出一层油再把酱倒进去,埋上火,小火炸着,用勺子慢慢推,不一会儿香味就窜出来,飘的满院子都是肉酱香。

大郎劈好了柴火,就进屋看儿子,跟前没人,怕儿子摔下来,见小家伙睡得呼哈的,才放心,闻见肉香,哈喇子都快下来了,进灶房来巴巴的问:“媳妇儿好了没,啥时候能吃啊?”

碧青白了他一眼:“哪还怎么快,还没擀面条呢。”

大郎有些等不得,主动要求:“哪俺和面吧。”

碧青挑眉看着他:“你会?”

大郎道:“和面有啥难的。”

碧青也不跟他争,找了面盆,舀了一大瓢面,让他和,自己把炸好的酱盛出来,去井边儿上洗鸡毛菜。

等她洗了回来,就见大郎的盆里已经成了一盆糨子,不禁笑了起来:“你这是放了多少水啊?”

大郎扎着两只手,无辜的道:“没多少,就倒了半瓢。”

碧青摇摇头:“统共才一瓢面,你就放半瓢水,哪和的成。”说着,过去,又从面缸里舀了一瓢面,几把就揉成了面团,推给大郎:“就这么揉,我把菜焯了去。”大郎乖乖点头。

大郎的力气大,面揉的硬,擀出的面条劲道,煮出来用井水过一遍,舀两勺炸酱,拌上焯好的鸡毛菜,大郎吃的西里呼噜,别提多香甜了。

碧青没吃,把酱拨出半罐子来,给定财媳妇儿提了过去,定财家今儿也吃面,碧青过去的时候,刚擀了面条,卤子还没打呢。

定财的小子小宝比虎子大两岁,三岁半了,随了定财媳妇儿,长得秀秀气气,搬着个小板凳坐在院子里的小桌前头,等着他娘做饭,一双眼睛却望着旁边自家的院子,一个劲儿咽口水。

过年的时候见过碧青,不认生,青脆脆的叫了声:“姑姑。”

也不知是什么辈儿,武陵源的乡亲们称呼碧青姑娘,孩子们却都叫自己姑姑,碧青摸了摸他的头。

定财媳妇儿从灶房出来,碧青把肉酱递给她:“炸的多,正好你也做面条,拌着面吃倒省事。”

定 财媳妇也不推辞,接过去笑道:“刚一闻见味就知道姑娘炸肉酱了,在武陵源的时候,婆婆有时也做,说是跟姑娘学的,那时候,婆婆一炸酱整个武陵源都是肉香, 俺家就住在婆婆隔邻,我跟俺妹子闻着香味,馋的不行,后来媒人上门说亲,一听是隔邻,俺心里可欢喜呢,过了门跟定财说起这事儿,他还笑说,原来不是瞧上 他,是瞧上婆婆炸的肉酱了,想解馋才嫁给他。”

碧青笑了起来:“倒不知这炸肉酱还能赚个媳妇儿回来,等我家虎子长大了,我也跟王大娘学,给我儿子也糊弄个媳妇儿家来。”

定财媳妇儿笑道:“咱武陵源的小少爷,哪还用糊弄媳妇儿啊,将来上赶着的,不定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