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妈子的奶水比自己好的多,可碧青仍然坚持自己也喂,哪怕不多,也得让儿子吃几口亲娘的奶,以后免得把奶娘当成亲娘,可现在不可能了。

碧青叹了口气,船走的不快,却越来越暖,刚上船的那天,两岸还有些萧索,如今却已是一片绿意盎然,令碧青有种季节颠倒的感觉。

她是个路痴,现代的时候去外头旅游必备的就是手机导航,一旦手机没电,就会迷路,更何况,这里是古代,不过随着沿途景致的变换,碧青估计快到南边了吧。

如今是腊月,北边已经冰天雪地,而这里的河畔,仍有绿油油的垂柳,映着后头的黛瓦白墙,甚有江南之风,大概也只有江南才会在腊月还有这样的景致。

不过,到底是冬天,垂柳的颜色并非春夏嫩嫩的翠绿,而是有些深暗的绿,拂面而来的河风,冷飕飕湿漉漉的直往人的骨头缝儿里头钻,碧青甚至觉得这种冷,比冀州的冰天雪地还难受。

仆妇拿了个斗篷披在她身上,伸出手比划了比划,碧青知道她是提醒自己该吃药了,这艘船不大,却相当稳,除了掌舵的船老大跟慕容鸿,还有两个仆妇,船老大跟仆妇都是哑巴,两边还有数条随行的小船,小船上有十几个武功高强的汉子。

碧青觉得,他们该是慕容鸿的侍卫,之所以说武功高强,是因为碧青亲眼看见他们从小船上直接跳过来,身轻如燕。

碧青接触过慕容湛跟前的侍卫,这些人的气场跟自己见过的一模一样儿,或许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些人既然跟着慕容鸿南下,皇上对他们来说也是无关紧要的,他们保护效忠的只有慕容鸿,一个,从他们毫无情绪的目光里,碧青都不觉得他们是活人。

记得大郎跟自己说过,皇族历来就有蒙养死士的传统,这些死士效忠的不是皇上,而是主子,即便崔九的九王府,都有几个不被外人所知的死士,更何况,被赫连一族寄予厚望的慕容鸿了。

碧青进了船舱,就见小桌上放着一碗热腾腾的药,闻到这股子味儿,都让她忍不住作呕,可碧青必须得喝,这是回奶的药。

说起来也奇怪,在家的时候,自己的奶水都不够儿子吃的,这出来倒多了起来,本来碧青还想着几天不喂,自己就回去了,后来发现奶水越发丰沛了起来,也开始胀痛。

三天前,船靠岸了一会儿,找了个郎中来,开了几幅回奶药,吃了两天,奶水差不多没了,估摸今天这碗药灌下去,奶水就彻底回去了。

碧青不想回也不行,即便想跑,短时间内也没戏,日夜都在船上,除非她会飞,不然,只有跳河一条道,再说,她一个单身妇女,人身地不熟的,就算跑,能往哪儿跑,倒不如跟着慕容鸿到了南境再说。

从已经解出的十道题所拼成的图来看,正是南境的山,具体是什么山,碧青不知道,这些是慕容鸿告诉自己的。

之前,碧青一直觉得慕容鸿是个外表亲和,实则阴险狡诈之人,可接触了十天之后,不得不说,他给自己一种曲高和寡的感觉,跟这个世界有些格格不入,而且,是个颇有生活情趣的男人。

即使处境如此艰难,也没显出半分急躁,总是那么悠然的,有时抚琴,有时品茗,有时会跟自己论史,当然,更多的时候是跟自己探讨算学。

慕容鸿是个很难让人去讨厌的人,即使自己是他的阶下囚也一样,跟这样的他在一起,碧青真不觉得多难过。

碧青有时会想起去当年去北胡跟慕容湛相处的那些日子,即使慕容湛格外照顾,自己仍然觉得跟慕容湛在一起无趣至极。

太子殿下是个无趣之极的人,作为大齐的百姓,有这样严于律己的储君,是幸运,而对东宫那些女人来说,摊上慕容湛这样的丈夫就是酷刑了。碧青又想起崔九,跟慕容湛跟慕容鸿又不一样,哥仨儿虽然是一个爹,性子却天差地远。

想远了,图中标识的是南境,也就是说,慕容鸿此行的目的就是南境,大郎如今正在南境边儿上,等到了地方,自己再找机会逃出去,这才是可行的逃跑计划,现在自己可以让慕容鸿放松警惕,或者也可以试试说服他。

碧青觉得并不太难,跟慕容鸿相处,有时她都会忘了自己是被他绑架来的,两人的关系有些像半道巧遇结伴而行的驴友。

碧青端起药碗先用嘴唇碰了碰,感觉不烫了,一仰脖灌了下去,豪气干云,仿佛一饮而尽的是香醇的美酒。

慕容鸿忍不住轻笑出声:“不苦吗?”

碧青灌了口茶漱口,等待嘴里的苦味冲散了些,才开口:“苦才这么喝,这就好比处死,一刀来个痛快,总比凌迟强的多。”

慕容鸿忍不住又笑了起来,认真的想了想道:“有道理。”说着,把他解了一半的题推过来:“你瞧瞧,这一步我无论如何也解不开。”

碧青看了看,从旁边抽了一张白纸铺在桌子上,写了一个定理公式给他:“你用这个试试。”

慕容鸿很快解出来这步,不禁有些雀跃,抬头看着她道:“真解出来了。”

碧青道:“一会儿我把自己知道的公式定理都写给你,你自己看着研究吧,如果不是知道的公式定理比你多,我的算学比补上你,你是个算学天才,如果专心研究,将来一定会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算学宗师。”

慕容鸿看了她一会儿,有些抱歉的道:“你知道的,即使你把你知道的定理跟公式都告诉我,我也不可能放你走。”

碧青点点头:“我知道,你自己算吧,我去看看吃什么,你那个哑仆做的饭,真不好吃。”

慕容鸿目光闪了闪:“冀州府的柳泉居我去过几次,里头的菜品的确称得上美味,听人说柳泉居的菜,大都出自你之手,如此说来,我今儿也算有些口福了。”

碧青道:“你别想得太好,我的手艺可没法跟柳泉居的大厨相比,那些菜我能写出来,却不见得能做的地道,而且,在船上,你还指望我给你煎炒烹炸不成,就是最简单的。”

慕容鸿道:“简单也好,劳烦姑娘了。”

碧青摇摇头,也不知皇家的人都什么毛病,一个个见了自己都叫姑娘,明明已经是两个孩儿的娘了,还姑娘个头啊,不过,自己也没必要纠正他,说到底,自己跟他也就这一阵迫不得已相处,无论他找不找的到赫连一族的宝藏,自己跟他以后都不会见面了。

河上最好的吃食就是鱼了,两个仆妇都是捉鱼的能手,走着船就把网下到了河里,等会儿把网拉上来,就网起好几条活蹦乱跳的大鲤鱼。

在武陵源的时候,碧青不怎么爱吃鲤鱼,总觉着有股子土腥气,不如鲢鱼跟鲫鱼香,在这儿就别挑拣了。

挽起袖子抓了条最大的,刀背在鱼脑袋上一敲,鱼就不动了,挂鳞,去鱼肠,手法利落非常,慕容鸿都不研究算题了,走过来看她收拾鱼。

船头的小炉灶上做了铁锅,收拾干净的鲤鱼用底油煎的两面焦黄,把调料丢进去,兑上烧开的水,大火烧开小火慢炖,不一会儿香味就出来了。

这是农家炖鱼的法子,碧青现代时去农家院的时候学的,简单方便,在船上也只有这个法子最合适。

到了南边主食就变成了大米饭,碧青倒是喜欢吃米饭,可冀州的人都喜欢吃面,就算有大米也不过熬粥,家里人也如此,所以厨房极少蒸米饭,如今倒解馋了,顿顿都能吃大米。

慕容鸿道:“在冀州的时候,总听人说你的厨艺好,却从未见过,原来是真的。”

碧青抬头看着他:“你就别夸我了,我家本来就是庄户人家,你瞧过哪个庄户人家的丫头,不会做饭的,这算什么厨艺啊,就是抓把盐的事儿。”

慕 容鸿摇摇头:“九弟是我们兄弟几个的老小,从小跟在皇后身边儿,最是个挑嘴的,御膳房的御厨见了九弟都发愁呢,可九弟却天天往武陵源跑,都不想回京了,上 次三哥逮着问他武陵源到底有什么好,九弟说武陵源什么都好,最好的就是饭菜,说皇宫里的饭菜跟武陵源一比,简直就不是给人吃的。”

碧青满脸黑线,这小子脑抽了啊,这句话不是把皇宫所有人都骂进去了吗:“小孩子口无遮拦胡说八道的话,哪里能信。”

碧青话音刚落,就听慕容鸿道:“果然,你对九弟不同,你刚的口气像是说自己的兄弟。”

碧青一愣,倒是没想过这些,不过,崔九在自己眼里的确跟二郎和小海差不多。

鱼 炖熟了,就着米饭碧青吃了两碗 ,慕容鸿吃的更多,但仪态俱佳,跟慕容湛一样,不愧是皇室子弟,不过,崔九就有些粗鲁了,吃起饭来毫无形象,现在想想,第一次见崔九的时候,那小子的餐桌 礼仪还是无可挑剔的,在自己家住了几天,就变了,后来更是越来越放得开,现在吃面跟大郎一样,不蹲着都吃不下去。

有时碧青出来,看到大郎跟崔九端着大碗蹲在墙边儿上吃面的样子,都觉的无比滑稽,那样儿跟村里的庄稼汉子一模一样 ,不知道的,谁也不会想到这俩一个是将军一个是皇子。

吃了饭,碧青就开始埋头给慕容鸿写自己还能记住的定理公式,她数学本来也不算多好,穿到大齐来,阴差阳错的成了什么算学大师,纯属是滥竽充数,遇上东篱先生跟师傅那样的二把刀,还能糊弄一起,碰上慕容鸿这样真正的天才就露馅儿了。

这三十六道题,真让自己解的话,估摸明年也没戏,而且,太费脑子,这十天碧青都觉得自己不知死了多少脑细胞,太累人了,她可不想一朝白头,还不如让慕容鸿动这个脑子,反正他有兴趣,自己对宝藏也没想法。

其实碧青始终觉得,外传赫连一族富可敌国的宝藏,不怎么可信,就算赫连一族再能敛财,也不过一个家族而已,支撑那么大的一个家族还能结余,就算经营有方持家有道了,往哪儿弄富可敌国的宝藏去啊。

想到此,碧青不禁抬头看向对面专心解题的慕容鸿:“如果,我是说如果,你想没想过,没有宝藏,或者,找到的宝藏并不如你预期那样儿富可敌国,怎么办?”

慕 容鸿放下手里的笔抬头看着她:“大齐之前的夏朝,因国君昏庸无道,民不聊生,以至群雄四起,太宗高举义旗,聚拢英雄贤才,东拼西杀方有我大齐江山,赫连一 族是我大齐的开国功臣,当初跟随太宗率先攻入皇城的就是赫连一族,攻入皇城之时,夏朝皇帝已从密道逃脱,赫连一族奉命追杀昏君,把昏君斩杀于城外,夏朝亡 了,太宗取而代之立国称帝,国号大齐。”

碧青想了想道:“你的意思是说,赫连一族不见得能积累出富可敌国的财富,但夏朝的皇帝却可能。”

慕容鸿道:“太宗杀入夏朝皇宫的时候,国库空空如也,夏朝是历经五百年的王朝,夏朝皇帝昏庸无道,横征暴敛,才至民不聊生,民间早有传闻夏朝皇宫内金银成山,珠宝如海,怎会空空如也。”

碧青:“你是说夏朝的亡国之君把金银珠宝都藏了起来, 被赫连一族所得,这怎么可能 ?”

碧青再也想不到,其中还有如此隐秘:“大齐立国到如今,也有三百年了吧,难道三百年都没找到夏朝的金银宝藏?这太不可思议了, 而且,你又怎么知道,你外公给你的藏宝图就是夏朝留下的宝藏?”

慕 容鸿从怀里掏出一个羊皮卷来递过来:“正是因为这上面的算题历经三百年都无人解开,所以,始终不知道宝藏的具体方位。”碧青没接,只瞄了一眼就知道,这么 旧的羊皮卷,传了三百年还真挺可信的,不过,这东西可是烫手山芋,自己还是别看了,挥挥手道:“这是你外公留给你的,该妥帖收藏,贸然视于他人不妥。”

慕容鸿也不勉强,仍就收了起来:“你不用怕,即便你看了,我也不会灭口。”

慕容鸿难得幽默一回,碧青还真有些不适应,却还是忍不住好奇:“如果找到了宝藏,你会如何,招兵买马与大齐为敌?还是跟你父皇当初一样,杀父弑兄夺取大位?”

慕容鸿沉默良久:“这么做不对吗,从生下来母妃就对我寄予厚望,外公跟舅舅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位,如果最后功败垂成,我如何面对母妃,如何面对九泉之下的外公和舅舅。”

碧青真没想到慕容鸿会如此糊涂,不禁道:“那你自己呢,想不想御极天下?”

慕容鸿有一瞬迷茫,半晌儿摇摇头:“当皇上太累,要操心政事,提防大臣,抵御外族,更要顾念天下万民,只是母妃的寄望,外公舅舅的死,我也不能无视。”

碧 青道:“说句实话,你别恼,你母妃太自私,从没想过你,想到的是她娘家一族的荣华,或者,也是想跟皇后娘娘争口气,才逼你去争夺你本来毫无兴趣的皇位,至 于赫连一族,也不是为了你,我敢说,若是赫连一族帮你夺得大位之后,就不会满足只当国戚了,人的野心多大,完全取决于他手里能掌握的权力,当将军的时候, 想的只是大齐第一世族,真走到大权在握的一天,恐怕大齐的江山就不姓慕容了,而如今,大齐刚刚平定北胡,老百姓才过了几天舒心日子,若因大位之争再起战 祸,不知多少无辜百姓会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百姓何辜?”

碧青不会天真的以为,仅凭自己一席话就能打消慕容鸿夺嫡的念头,她只是觉得慕容鸿可怜,比起崔九跟太子,慕容鸿从出生就是个可怜人,他娘,外公,舅舅,为了一己之私把赌注押在他身上,根本不在乎他是怎么想的。

或许,当初赫连一族送女儿进宫,为的就是这个,作为臣子,手里握着前朝富可敌国的宝藏,却隐瞒不报,就是存了不臣之心,既然早有心背叛慕容氏,又怎会忠于慕容鸿呢。

更何况,慕容鸿根本是个无心大位之人,走到这一步完全是被这些人逼的,崔九说他二哥心机城府深不可测,完全是给他二哥多年以来伪装的样子给糊弄了,就自己看来,慕容鸿是个再简单不过的人,如果他真想夺嫡争位,也不会落到如此地步了。

就像太子殿下,即便面儿上看来是个恪守本分的储君,可实际上,暗里笼络的朝臣,遍及各部,所以,自己有事儿找崔九帮忙,才能如此痛快,而这位二皇子就博了个温和亲善的名声罢了。

自己先头还把他想成了九王夺嫡的八贤王,如今看来,这位根本就是个小白,而且,他自己都在矛盾着,一方面以大齐慕容氏为荣,一方面却想不想让他娘,外公舅舅失望,难道就不知道,这两者之间是矛盾的吗。

搁 在前几天,打死碧青也不敢跟慕容鸿说这些,现在之所以敢,一个是冲动,还有一个,潜意识觉得,对算学有如此兴趣的天才,觉不会有太大的权力欲,望,天才往 往执拗,狂热的喜欢上一样东西,就不会再把这份狂热付诸于别的事,哪怕是皇位也一样。这人还真是不能光听名声,要真切的接触过,才能了解。

碧青知道自己这番话说出来,慕容鸿会更纠结,但纠结总比身首异处强,先不说找不着的到宝藏,毕竟到现在所有的信息都是听说,谁也没亲眼见过前朝富可敌国的宝藏,即便找着了,去何处招兵买马?

深州大旱已解,到处一片欣欣向荣,老百姓刚过上好日子,谁肯再起战祸,即便让他招了兵马,也不过是乌合之众。

大齐兵士南征北战多年,慕容鸿统驭的乌合之众,岂是对手,到时打起来,倒霉的还不是老百姓。

皇上是慕容鸿的亲爹,只要慕容鸿不造反,就不会把他置于死地,所以,一切到目前还有得救,只要慕容鸿把藏宝图交出去,他仍是大齐的二皇子。

碧青忽然想到,或许皇上早就知道藏宝图在他手里,此次南征才让崔九监军,就是想给慕容鸿最后一次机会。

崔九心性仁厚,颇顾念手足之情,即便当初疑心慕容鸿勾结南蛮散瘟疫的时候,崔九也一口一个二哥叫着,可见在他心里,慕容鸿多坏也是他哥,更何况,慕容鸿根本也不是坏蛋。

碧青说了这些话之后就去睡了,得给慕容鸿时间让他自己想明白,以他如今的处境,拿到宝藏也无济于事,既无兴致又无胜算的必输之局,赌个什么劲儿,还不如保住自己的命要紧…

第105章

天亮的时候,碧青被慕容鸿推醒了:“沈姑娘,孟十一的船来了,就在前头。”

碧青迷迷糊糊睁开眼:“孟十一?什么?孟十 一…”碧青猛然清醒过来,就算记性不好,这个孟十一碧青还是记的,当初献计于贺鲁帐下的,就是此人,自己儿子手里把玩的那把西域弯刀也是此人的,他是南 蛮孟氏的十一子,故称孟十一,此人是个彻彻底底的恶人,视人命如草荠,用人撒播瘟疫,早已泯灭了人性。

碧青一想到孟十一之前做的那些事儿,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忍不住从心里恐惧,瞪向慕容鸿:“他怎么来了,这里还是大齐的疆域,他南蛮人怎会跑来。”

慕容鸿十分抱歉的道:“对不住,我也不知道,大概那些侍卫有人给他传递了消息。”

碧青心都凉了:“你的侍卫怎会不经你同意,就给敌国传递消息?”

慕容鸿:“他们是我外公的人,因宝藏所在的地点是南蛮境内,孟氏手里还攥着另一半藏宝图,故此,我外公跟孟氏有过盟约,共同寻找宝藏。”

一半?碧青道:“这么说,你手里的藏宝图并不全。”

慕容鸿点点头:“外公说藏宝图一共由四十二张图组成,我手里有三十六张,孟氏手里有六张,当初他曾经见过孟氏手里的六张。”

碧青心都凉了:“你见过孟十一?”

慕容鸿道:“前些日子孟十一曾到过京城。”

碧青道:“这么说,你绑架我的事儿是他授意的?”如果真是如此,自己必死无疑,而且,会死的凄惨无比,她可以考虑直接从这儿跳河了。

慕容鸿却摇摇头:“他并不知道你是谁?我跟他也只有一面之缘。”

碧青道:“你那些侍卫可知道我的身份?”

慕容鸿继续摇头:“他们不知冀州的事儿,只当你是我在冀州府收的宠妾。”

碧青松了口气,那些侍卫一个比一个坏,什么死士,简直一群畜生,之所以甘心为慕容鸿驱使,估计也是为了那些宝藏,有道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为了宝藏,这些人什么都做的出来。碧青相信,如果慕容鸿跟自己找到了宝藏,那么头一个死的就是自己跟慕容鸿。

碧青又问:“这是何处?”

慕容鸿道:“再走一天就到番禹城了。”

碧 青记得崔九说过,南蛮孟氏曾据守番禹城,自封领南王,后被大齐军驱逐,才退居南蛮,虽说番禹属大齐国境,可孟氏曾在此据守百年之久,到了番禹还不等于落到 了孟氏之手吗,不用想也知道,孟十一之所以前来,定是为了宝藏,估计一直对慕容鸿礼遇有加,也是因为慕容鸿的算学本事,想让他破解藏宝图。

自己跟慕容鸿如今的处境,简直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稍有不慎就会死在孟十一手上,当前只有一个字,拖,拖到大郎大破南蛮,再找机会从孟十一手里逃出去。

碧青小声问:“那些题你解开了几道?”

慕容鸿道:“你写的那些公式颇有用,昨儿晚上又解开了五道。”

碧 青道:“待会儿孟十一问你,你就说只解开了一道,说你研究了这么久发现,这些题都是前后相连,互为条件的,把这些题都放到一起才能解开,你用手里的三十六 道算题,去换孟十一的六道,并且坚决许诺宝藏是共同的,你跟孟十一对半分,如此,或许会消弭他的戒心,咱们再找机会逃,还有,你就说我是你的宠妾,不舍得 丢在冀州,这才带了过来,记得,一定不要露出破绽,不然,你我的命就都交代了。”

慕容鸿异常惭愧的道:“实在对不住…”

碧青挥挥手:“什么时候了,还说这些,快去准备,对了,你船上的船老大跟哑仆是什么人?可信得过?”

慕容鸿道:“他们是当年我阴错阳我救下的,这些年始终跟着我。”

碧青点点头:“如此就好。”

两人刚商量好,就听舱外一个声音道:“孟十一来迎接二皇子,二皇子还不出来,可辜负在下的心意了。”

汉话说相当好,带着些岭南的口音,可声音却有些阴鸷,碧青道:“出去吧。”慕容鸿点点头,整整衣裳,走了出去。

碧青竖起耳朵听着外头的声音,慕容鸿道:“不知孟兄到来,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孟十一透过未掩住的舱门,往里瞟了一眼,正瞄见斜卧在榻上的碧青,不禁道:“我说二皇子不出来呢,原来是佳人在怀,舍不得这温柔乡啊。”

慕容鸿道:“孟兄见笑了,把青儿一人留在冀州,心里难免挂念,想这一路南行,怎么也得有个铺床叠被之人,就让她在跟前伺候了。”

青儿?孟十一手里折扇摇了摇笑了一声:“光听名儿就知道是个美人,二皇子好艳福。”两人客气了几句,声音渐行渐远,估计是嫌慕容鸿的船不方便,去了孟十一船上。

哑仆进来,碧青跟她比划着要衣裳,碧青之所以知道慕容鸿绑架自己筹谋已久,就是因为这船上什么都有,衣裳,首饰,甚至内衣,鞋袜,用的帕子都一应俱全,只不过,衣裳有些俗艳,估计是慕容鸿叫人准备的,鲜亮的居多,而碧青最不喜欢穿鲜亮的。

走到这儿已经热了起来,她原先厚重的棉衣,早就穿不得了,只能从船上的衣裳里挑两套替换,碧青选的都是相对样式简单的,而且,并不戴首饰。如今客串慕容鸿的宠妾,无论如何都得打扮打扮,才不会引起孟十一的怀疑。

哑仆服侍了碧青十天,碧青的大致爱好,也知道了一些,给她拿过来的衣裳都是素净的,碧青无奈只,得过去自己找,从里头找出一套俗气的桃粉色衣裳套在身上,叫哑仆给她梳了一个还算精致些的发髻,首饰盒子里的首饰插了好几样在头上,碧青都觉自己脑袋沉了好几斤似的。

一眼看见手腕上大郎买给自己的镯子,虽说粗劣,却一直戴在手上,孟十一是个识货的,若让他看见,难免会疑心,想一个皇子的宠妾,怎会戴着如此廉价的玉镯,想着,把镯子褪下来用帕子包好放起来,从收拾盒里挑了个金镶玉的桌子套在手腕上,对着镜子照了照。

铜镜内照见的影子有些陌生,碧青看了会儿才认出是自己,臭美的说,真挺漂亮的,平常不怎么打扮,这一打扮起来,客串一回皇子的宠妾,也挺像那么回事儿,怪不得她家蛮牛总说自己好看呢。

想起蛮牛,碧青不禁叹了口气,不知他知不知道,自己也被绑到了南境,距他不过咫尺,却仿佛隔着天涯,更不知道家里如何着急呢,但愿不要宣扬,要是被孟十一知道,自己是大郎的老婆,可就麻烦了。

想起这些,不禁暗暗埋怨慕容鸿,你自己一个人糊涂找死就罢了,却偏偏牵连上自己干什么,害得自己还得帮着他演戏。

碧青不知道,家里何止着急,都快疯了,碧青带着冬月顺明去了冀州柳泉居贺寿,这一去人就没了,柳泉居的老掌柜说没见人来,还说二少爷小,姑娘离不开呢。

王小三道:“哪儿啊,姑娘早进了冀州城,到铺子里待了一阵子,瞧着时辰差不多了,才去的柳泉居,还是俺亲自送上车呢,咋能没去呢。”

老 掌柜也慌了神儿,二郎小海急的不行,小海见找不着大姐,顿时慌了神儿,就要回去告诉他爹娘,被二郎一把拽住:“老人家年纪大了,可禁不住吓唬,回头吓出病 了,更麻烦了,你听我说,回家就说深州的铺子出了点急事,来不及家去,从冀州府直接赶去深州了,你叫冬时收拾行李衣裳拿过来,记得,莫露出一点儿破绽,嫂 子可是咱王家的主心骨,要是嫂子没了的事儿传出去,可是大麻烦。”

小海眼泪都快下来了:“二郎哥,我,我怕做不到,我这心里头比谁都怕呢,我怕大姐…”小海话没说完就被二郎厉声喝住:“不许胡说,嫂子没事儿,从嫂子嫁进俺家那天起,俺就知道,嫂子是我们王家的福星,嫂子不会有事,不会…”

小海被二郎的厉声吓了一跳:“二郎哥,你也怕是不是?”

二郎极力稳住心神:“不,我不怕,嫂子不会有事,你先回家稳住老人,我这就进京。”

小海道:“大姐是在冀州没的,二郎哥进京做什么?”

二郎道:“我觉着这件事不简单,嫂子做了那么多善事,在冀州的百姓心里,嫂子就是活菩萨,没有嫂子,哪有如今的好日子,心里恨不能供着嫂子呢,谁会绑架嫂子。”

小海道:“莫非是周家?”

二郎摇摇头:“嫂子不计前嫌,让承安承业入武陵源的学堂念书,周家再混账,也分得出好歹吧,更何况,凭周家还不敢做这样的事儿,倒是闫子明,近一年跟二皇子走的颇近,就前头南蛮人散播瘟疫的事情来看,二皇子跟南蛮恐有牵连 。”

小海脸色都变了:“二郎哥是说南蛮人绑架了大姐,来威胁姐夫退兵?”

二郎摇摇头:“目前还不知道,可我确信,有本事从冀州府绑走嫂子的人,即便不是闫子明,也跟闫子明脱不开干系。闫子明是冀州知府,咱们动不了他,太子殿下能。”

小海道:“若是九皇子,此事不难,可太子殿下…怎会帮这个忙?”

二郎:“殿下会帮,就凭嫂子当年捐出的那二十万两军饷和赈济深州百姓的青苗,太子殿下也不会袖手旁观…”

第106章

深州待惯了的杜子峰,越发不喜欢回京,可过年还是得回来,如今杜子峰在府里的地位,跟前些年不一样了,万岁爷亲自赐了匾,称赞杜丞相教子有方,杜丞相在京里露了大脸,一边儿欢喜,一边儿也有些忧虑。

儿子是出息了,却越发难以控制,过去走出多远,也攥在自己手心儿里,可这一转眼的功夫,翅膀就硬了。

杜相头一次觉得自己老了,从进腊月就遣人去叫儿子回京过年,堪堪到了大年三十,才见着人,问他怎么这么晚才回京,他说深州还有些公事未了。

这些借口糊弄别人行,杜相什么人,光知府就干过几任,岂会不知怎么回事儿,过了小年万岁爷都封笔了,难道他这个知府比万岁爷还忙,子峰是不想回来。

杜相也知道他心里想什么,却子峰娘不过一个外室若进了杜家祠堂,岂不是笑话吗,可不答应,眼瞅着子峰一天天跟杜家疏离,杜相是怕自己百年之后,子峰不会再顾念杜家。

嫡子不成器,杜家族长的位子,早晚的交给子峰,到那时谁还拦得住他娘的灵牌进杜家祠堂,一个外室若是进了杜家祠堂,岂不是乱了宗法,自己怎么才能拦住他,真让杜丞相颇费了一番心思。

末了真想出个法子,给杜子峰娶妻,来缓和子峰跟自己夫人赵氏的关系,子峰外放到冀州之前,他前头的妻子就病死了。病死也好,那个小门小户的丫头也着实配不上杜家的门第,当初是赵氏做的媒,赵氏当时存着小心思,生怕子峰的亲事压过长子,赶着给他娶了一个进来。